2013年化学实验探究专题

合集下载

2013实验探究复习专题

2013实验探究复习专题

2013实验探究复习专题1、市场上有一种自热米饭,其饭盒中有一小包粉末,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铁粉、镁粉和氯化钠。

小明利用这包粉末,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1)验证并分离铁粉的最简单的物理方法是。

(2)若要进一步分离镁粉和氯化钠而得到干燥的镁粉,要进行的操作是:溶解、、洗涤、干燥。

在前两步实验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填一种)。

(3)在(2)所得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使固体完全溶解。

对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小明作如下猜想:猜想1:溶质只有硫酸镁。

猜想2:溶质有硫酸镁和(填化学式)。

经查阅资料:硫酸镁溶液酸性极弱。

若要检验猜想2是否正确,能不能选用无色酚酞溶液作为试剂?(填“能”或“不能”)。

小明选用一种金属单质进行实验,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从而肯定了猜想2是正确的,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山把一标有“生石灰干燥剂”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

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1)(2)既然干燥剂中已有Ca(OH)2,小山又猜想还可能有另一种物质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山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西认为步骤②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

(4)愉快的小组活动结束了,除以上猜想及实验,你还想对该干燥剂的成分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究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

请看图回答问题:A B C , D E F(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E中的实验现象是。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试题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试题

初三化学总复习实验、推断题专项训练1、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CO2和水蒸。

气。

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混合气→( ) ( )接 ( ) ( )接 ( ) ( )接 ( ) ( )接 ( ) ( )。

(2)确认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其理由是2、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

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1)做出假设:;(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4)实验: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此现象说明,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装置E 的作用是 。

(5)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3.小强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CO 的有关性质,根据图回答问题:(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弹簧夹①还是②, ,为什么?理由:;实验结束时,是先夹上弹簧夹①还是②, ,为什么?理由:;(2)实验现象:A ,反应方程式是 ;B ,反应方程式是 ;C 。

(3)B 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4)实验中在导管a 、b 处都需点燃,其目的是否相同? ;理由是 ;(5)上述实验可以总结CO 的性质a b 活 鼠 C B CuO A 澄清石灰水②①CO有:、、。

2013年中考化学化学基本实验热点专题(二)

2013年中考化学化学基本实验热点专题(二)

专题复习—化学基本实验(二)1.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蒸发皿⑤烧瓶,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①③④ 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2.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一发生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冷静地处理。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C.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扑灭D.不慎将白磷洒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3.正确的操作是保证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稀释浓硫酸 D.收集氧气4.下列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 mL量筒量取5.36 mL稀H2SO4B.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C.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53 D.用托盘天平称取14.7 g CuO粉末5.实验室加热约 2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①②③④⑤⑥A.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7.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8.一氧化氮在常温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9.现有氢气、甲烷、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如果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除用一盒火柴外,至少还需要下列试剂中的A.浓硫酸 B.蒸馏水 C.酚酞试液 D.澄清的石灰水10.N2中混有一定量的H2、CO2、CO、H2O,欲得到干燥纯净的N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试剂:①浓硫酸②灼热的CuO ③NaOH溶液④澄清石灰水,气体经过的最佳顺序是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加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试剂及操作A CO2HCl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 CaCO3粉末Na2CO3粉末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C Na2SO4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适量稀盐酸D FeCl2溶液CuCl2溶液加入适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1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在此温度下,将50 g氯化钠固体放入50 g 水中,可配成质量分数为50%的氯化钠溶液B.用50 mL水和50 mL酒精配制成100 mL酒精溶液C.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12D.将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 g水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的盐酸13.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A.B. C. D.14.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测试第十章 第1讲 评价与探究型实验题.pdf

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测试第十章 第1讲 评价与探究型实验题.pdf

第1讲 评价与探究型实验题 热点一 有关物质组成的评价与探究性实验题 【例1】 已知某白色粉末中含有CuSO4、K2SO4、NH4HCO3、NH4Cl、Na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请完成下述探究混合物组成的实验。

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镊子;红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1 mol·L-1硫酸、1 mol·L-1硝酸、1 mol·L-1盐酸、1mol·L-1 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a.初步探究 取适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

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过量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1)用________(填实验仪器名称)取白色粉末于烧杯中。

(2)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SO4、NH4Cl的溶液呈酸性,有人认为二者属于酸,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

b.进一步探究 (4)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

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5)写出所有探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设计与评价试题中,有关检测物质组成的实验设计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考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子检测、气化后的成分检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离子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先后顺序,防止各成分检验过程中的相互干扰。

解题思路: ①取少量固体试样溶于水 检测固体中的阴、阳离子得出实验结论。

(2013届专题训练)专题五:综合化学实验题强化训练(潮阳一中黄佩藩)2013.5.1

(2013届专题训练)专题五:综合化学实验题强化训练(潮阳一中黄佩藩)2013.5.1

专题五:综合化学实验题强化训练(1)2013.5.16 一、常考点归纳cyhpf@破口,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基本知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液、蒸发蒸馏、溶解度、酸碱中和滴定、计算等,考查考生综合应用化学主干知识和实验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

二、审题方法1、明确实验目的、掌握试题信息、理解题意、理清解题思路。

目的、原理要画出记号。

认真分析相关:原理、材料(信息)、变量、结果;实验题中对答题方式、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试剂、方法、数量浓度等是否有限制。

2、优化思维模式、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学生能够对考题分析,用规范语言严谨的、有逻辑的把整个实验设计方案漂亮完成,多思考经典高考题可以训练我们的“有序思考”思维模式。

考试时能做到有序思考,解题速率和准确度必然大大增加。

①实际问题解决中,某反应是否适合用于物质的鉴定是依具体情况而定的,主要思考的问题是现象是否明显、是否有干扰、操作是否简便,而不是首先考虑是否为常用方法。

利用沉淀反应时应防止其他离子也生成沉淀;利用氧化性(还原性)时防止有其他氧化性(还原性)物质干扰;预处理时防止新引入物质造成干扰,防止破坏待测物质造成干扰。

有干扰而又无法通过变换方法来排除,则必须进行干扰物质的分离。

②试剂的用量和浓度本质上决定于操作的目的。

若为混合物分离(除杂)则应过量,以保证完成分离,避免影响后续操作或鉴定;若为化合物或离子的检验,考虑到待检验物质的含量可能较少,一般要控制加入少量或几滴检验试剂,一方面是鉴定操作的规范性要求,另一方面加入的试剂过量有可能导致颜色变化不明显或者鉴定失败;若需要观察褪色的,则试剂应稀一些确保能反应完;若需要观察产生颜色或沉淀的,试剂应浓一些确保现象明显;若目的是调节pH等,试剂应稀一些;若不希望溶液被明显稀释,试剂应浓一些。

银镜反应实验的探究

银镜反应实验的探究

银镜反应实验的探究作者:贾晓丽杨玉贵马晓英贾艳娟贾彦钢来源:《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01期摘要:银镜反应是中学及大学有机化学的一个典型反应,在许多教材中明确指出醛与硝酸银的氨水溶液共热,醛氧化成相应的酸,银离子被还原为金属银,沉积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在同样条件下,酮不起反应,因此利用这个反应可以区别醛酮。

但在学生实验中却发现,某些酮、酸甚至酯可以和硝酸银的氨水溶液作用产生银镜,而某些含有醛基结构的化合物却不发生银镜反应,就此现象,作者通过实验以及文献查阅,探讨了不同类型有机物发生银镜反应的原因及条件。

关键词:银镜反应;醛;酮;酸;酯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1-0089-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37醛类化合物因醛基氢较活泼,可被弱氧化剂如银氨溶液氧化为羧酸,同时银氨络合物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银镜反应[1,2]。

在中学化学以及大学有机化学中,这个反应主要用于鉴定醛,特别是用以区别醛和酮。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酮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却发现不仅是酮而且许多其它有机物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本文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探索了银镜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对发生银镜反应的原因及规律也做了一定的探索与分析。

一、实验部分1.银氨溶液的配制[3]银氨溶液亦即Tollen试剂,可分为加碱Tollen试剂(指加NaOH)和不加碱Tollen试剂两种,分别记作Tollen甲和Tollen乙。

Tollen甲的配制:取0.02mol·L-1硝酸银溶液2.0mL于一洁净的试管内,加入1滴10% NaOH溶液,不断振摇,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其沉淀刚刚溶完为止,这时测得其pH值为11-12。

Tollen乙的配制:除不加NaOH溶液外,其它操作与Tollen甲相同。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B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C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2.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实验步骤B .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C .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D .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3.(2013•沈阳)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 .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 CO=====高温Fe + CO 2 D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4.(2013•日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经数小时实验后,U 形管A 、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 .A 处下降,B 处上升B .A 、B 两处都下降C .A 处上升,B 处下降D .A 、B 两处都不变5.(2013•镇江)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6.(2013•佛山)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B.试管a中的铁片不易被腐蚀C.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D.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7.(2013•安徽东至一模)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铜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硝酸铵和水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⑤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

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实验性质实验

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实验性质实验

课题:《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姓名: 王思氩学号: 1011155015时间: 2013年10月22日化教 论实验报告册《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实验性质实验》一.实验目标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为探究型实验,通过实验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验证,首先查阅资料进行知识储备,再在实验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验证:1 .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为:大理石加稀盐酸制备。

2.二氧化碳的性质:⑴物理性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没有毒性,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⑵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但是镁带在二氧化碳内燃烧生成碳与氧化镁。

;●易溶于水并生成碳酸。

这是碳酸饮料基本原理,也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Ca(OH)₂)变浑浊3.关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

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三.实验流程大纲图四.实验知识储备2.检验气密性2.思考:启普发生器在什么条件下适用?答:①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中用于制取气体时适用。

②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只适用于常温反应③块状固体在反应中很快溶解、或变成粉末时,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④典型实例:------用稀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3.如何检验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①漏液检验:打开导气管的活塞,从球形漏斗口注入水至充满半球体,检查半球体的下口塞是否漏水。

若漏水,则将塞子取出,擦干、涂上少许凡士林,塞紧,或更换塞子后再检查。

若不漏水,再检查是否漏气。

②漏气检验:将导气管的活塞关闭,使整个容器处于密闭状态从球形漏斗注入水至液面到达球体漏斗1/2处时,停止加水,并标记水面的位置,静置然后观察水面是否下降,并保持30秒。

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4.思考:怎样对启普发生器的药品进行填3.装固体样品装?①填装固体样品:取出球形漏斗,让容器横放在桌面上,将适当大小的固体从大口装入球形体内,不要使固体落入半球体中。

2013高考化学实验五大专题真题归纳

2013高考化学实验五大专题真题归纳

2013高考化学实验五大专题真题归纳高考化学实验专题【说明】化学实验约占高考总分的20%,分析历年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查: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二、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四、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大题已经成为高考理综试卷唯一固定的题型。

实验题多考查无机实验,但从2012年开始,又大胆的采用有机化学实验的命题方式,有机实验或将成为实验大题命题趋势。

实验专题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2012·浙江理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2.[2012·天津理综,4]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3.[2012·山东理综,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4.[2012·福建理综,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0 mol·L-1碳酸钠溶液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5.[2012·安徽理综,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6.[2012·重庆理综,8]对实验:①中和滴定、②中和热的测定、③实验室制备乙烯、④乙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必须加热 B.②③必须隔热C.①②必须用指示剂 D.③④必须用催化剂实验专题二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1.[2012·广东理综,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2.[2012·浙江理综,1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中的若干种离子。

2013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结论】

2013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结论】

2013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结论)
【注意事项】
1.实验B1和B4:测定溶液pH时,玻璃棒用滤纸或面巾纸拭擦干净,不用抹布拭擦了!
2.实验B3:①组装闭合电路后,不用再拆开;
②点燃镁条后,另一只手立即盖灭酒精灯。

3.程序:进入考场→填写考题序号→回忆操作步骤→做实验→写结论并仔细检查→交给化学老师→整理器
材。

B1、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
NaOH溶液pH=10(注意:必须是大于7的整数值!)
NaOH + HCl =NaCl+ H2O
2NaOH +CuSO4 == Na2SO4+ Cu(OH)2↓
B2、鉴别氨水、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
样品1:澄清石灰水;
样品2:NaOH溶液;
样品3:氨水;
Ca(OH)2+Na2CO3=CaCO3↓+2NaOH
B3、金属镁的性质探究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有导电性;
O
2Mg2点燃
O
Mg
2
Mg+ 2HCl=== MgCl2 + H2↑
B4、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样品1:Na2CO3溶液;
样品2:NaOH溶液;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 + HCl =NaCl+ H2O
Na2CO3溶液pH=10(注意:必须是大于7的整数值!)。

白磷和红磷燃烧条件探究及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组合实验

白磷和红磷燃烧条件探究及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组合实验

白磷和红磷燃烧条件探究及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组合实验
作者:付小勤
作者单位:江西省修水县散原中学 332400
刊名:
化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13,34(7)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5条)
1.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2012
2.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2012
3.张欣荣,王彦昌,杨承印简便、准确测定空气中含氧量的方法[期刊论文]-化学教育 2010(4)
4.熊言林白磷的制取及其系列实验新设计[期刊论文]-化学教育 2005(7)
5.翟正河白磷和红磷着火点比较的演示实验改进[期刊论文]-化学教育 2000(6)
引证文献(2条)
1.胡海铭"燃烧条件"实验的绿色化改进[期刊论文]-化学教学 2015(10)
2.刘瑜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改进[期刊论文]-化学教育 2015(11)
引用本文格式:付小勤白磷和红磷燃烧条件探究及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组合实验[期刊论文]-化学教育 2013(7)。

201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及实验探究(含答案)

201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及实验探究(含答案)

201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及实验探究(含答案)一、认识常用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1、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②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

2、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取用粉末、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缓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缓缓直立起来;②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缓立”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或容器)口后,再把试管(或容器)缓缓地竖立起来。

3、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步骤: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倾倒液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瓶塞要倒放;b.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着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②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使用方法是:滴加时,胶头滴管在容器口的正上方垂直滴入。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

③取用定量液体: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时,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液体的体积。

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仰视和俯视读数都不准确(如图下图所示)。

三、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工具,使用时应注意“两查、三禁、一不可”。

2013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例题有解析,习题有答案)

2013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例题有解析,习题有答案)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考纲展示】1.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了解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理解化学实验研究中的重要应用,综合应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问题。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③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④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基础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安全 与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对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溶液的配制实验设计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要点扫描一、重要仪器及使用方法 名称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托盘天平①托盘天平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调节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③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NaOH ),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④托盘天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量筒 ①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②量筒上无“0”刻度。

③量筒上标有使用的温度值。

④量筒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容量瓶①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②常见容量瓶规格有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几种,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体积的溶液。

高考二轮化学复习化学实验

高考二轮化学复习化学实验

物质的分离、提 纯、检验和鉴别
浙江卷T8
新课标全国卷 ⅠT13、T26, 新课标全国卷T7, 新课标全国卷 广东卷T9,浙江 ⅡT26,福建卷 卷T8,天津卷T9 T10,山东卷 T30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化学实验基础
► 考点一 化学实验重要仪器、药品保存与基本操作 1. 重要仪器 (1)基本仪器物质的分类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高考指南】 分析近几年课标高考试题发现,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与基本技能在高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占分值明显增 加, 命题形式主要以选择题和Ⅱ卷综合实验题中的填空 和简答为主。考查内容主要为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实验 基本操作等,包括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等。除考查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外, 还向细节和实际应用方面考查, 如 2013 年课标全国卷Ⅰ26 题考查了碎瓷片的补加、分 液漏斗中上下层液体的取出等。
返回目录
) A.用润湿的 pH 试纸测稀碱溶液的 pH,测定值偏
高考真题再现
[解析] B 用润湿的 pH 试纸测稀碱溶液 pH 时, 碱
溶液被稀释,溶液 c(OH-)减小,测定值偏小,A 项正 确;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浓 度偏大,B 项错;滴定管终点读数时由于气泡的存在, 显然所测溶液的体积偏小,C 项正确;测定中和热时, 将碱缓慢倒入酸,导致热量散失大,所测温度值偏小, D 项正确。
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
专题十三 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 综合实验与探究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易 错 归 纳 整 合
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
返回目录
主干知识整合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1 . [2013· 天 津 卷 ] 下 列 实 验 误 差分 析 错 误的 是 ( 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 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 所测体积偏小 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 将碱缓慢倒入酸中, 所测温度值偏小

2013年化学实验专题一

2013年化学实验专题一

专题一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________________烧瓶洗气瓶量筒容量瓶__________铁架台、铁夹、试管夹、镊子干燥管口进气例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固体②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1 mol/L NaOH溶液③量筒、滴定管、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容量瓶等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水④烧瓶、坩埚、烧杯等仪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灯上灼烧⑤用量筒量取4.26 mL盐酸⑥用25 mL酸式滴定管量取15.00 mL KMnO4溶液⑦量筒的“0”刻度在最下面⑧用温度计测量出酒精的沸点为78.5℃考点2。

几种基本实验操作技能1.溶液的配制(l)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例2:配制100g 25℅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所需仪器;;;(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例3:配制250ml 4.0mol/L NaOH溶液①配制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所需仪器注意定容操作: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 1~2cm处,改用逐滴加入,直到溶液凹液面的与相平。

例4: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0.2 mol/L的稀H2SO4。

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托盘天平⑧药匙。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填代号)。

(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

现有①10 mL ②50 mL 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应选用的量筒是(填代号)。

(3)将浓H2SO4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_____________mL的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玻璃棒。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能引起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填代号)。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化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 安 息香 的 合 成 与 表 征专 业 班 级 生 物 工 程 112 班同 组 人 员 钟坤 徐再鸿 何德维 刘洪念 熊泽雨学 号1108110391 1108110375 1108110384 1108110379 1108110389指 导 老 师 郭 妤 老 师实验时间:2013年12月5日安息香的合成与表征前言1943年Ukai等发现噻唑盐具有和氰负离子相同的催化性能,同样可以用作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维生素B1(VB1)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噻唑盐,因此容易获得的VB1可作为催化剂用来进行安息香缩合反应。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VB1催化反应产率低且不稳定,重复性差。

何强芳通过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pH值、VB1用量、反应物料加入方式对糠偶姻合成的影响,改进了VB1催化糠醛缩合生成糠偶姻的反应条件:常温下糠醛与VB1的质量比为20∶1-15∶1,滴加2.5mol/L NaOH使溶液pH 值为8-9,然后65-75℃回流反应60-90 min,产率可达74.16% -76.19%。

安息香缩合反应一般采用氰化钾(钠)作催化剂,是在碳负离子作用下,两分子苯甲醛缩合生成二苯羟乙酮。

但氰化物是剧毒品,易对人体危害,操作困难,且“三废”处理困难。

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B1代替氰化物作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以维生素B1作催化剂具有操作简单,节省原料,耗时短,污染轻等特点。

芳香醛在氰化钠(氰化钾)作用下,分子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α-羟酮,称为安息香缩合反应。

氰离子几乎是专一的催化剂。

反应共同使用的溶剂是醇的水溶液。

使用氰化四丁基铵作催化剂,则反应可在水中顺利进行。

安息香缩合最典型、最简单的例子是苯甲醛的缩合反应。

2 C 6H 5CHO-252C 6H5OH O C 6H 5这是一个碳负离子对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氰化钠(钾)是反应的 催化剂,其机理如下:C 6H 5C O-C O -H CNC 6H 5COH C 6H 5CNC 6H 5CH OH C O C 6H 5C OH C 6H 5CN C O -C 6H 5O -C 6H 5C OH C 6H 5+ CN -除了CN -外,噻唑生成的季铵盐也可对安息香缩合起催化作用。

2013年化学实验专题三

2013年化学实验专题三

专题三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一、常见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与装置1.过滤:分离固体与液体互不相溶的混合物,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BaSO4。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滤纸低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上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过滤器中盛有硫酸钡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沉淀洗涤的方法是:检验沉淀是否洗净:(除去硫酸钡沉淀上附着的NaCl)2.萃取和分液: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注意事项: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到,再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入另一烧杯。

萃取剂选择: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比原溶剂大得多且不反应。

3.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互溶的两种液体,如石油的分馏。

注意事项:蒸馏烧瓶中需加沸石防止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冷凝水从冷凝管口进口出。

4.蒸发:加热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如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NaCl。

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不断搅拌,以免局部过热,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5.固体灼烧:除去固体物质中含有的易升华、易分解物质或除去结晶水合物的结晶水等。

如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6.渗析: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如除去Fe(OH)3胶体中的盐酸。

7.盐析:常见皂化液中分离出肥皂、甘油。

8.洗气: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可通过洗气瓶除去,如CO2中混有HCl,可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阳离子的检验:①NH4+——取少量待测溶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浓溶液、并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该溶液中存在NH4+②Fe3+——取少量待测溶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证明该溶液中存在Fe3+③Fe2+——取少量待测溶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无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氯水(或双氧水),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证明该溶液中存在Fe2+④Al3+——取少量待测溶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若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证明待测液中含有Al3+【例题1】、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如何鉴别Fe2+的存在?【例题2】、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

2013年化学实验专题2

2013年化学实验专题2

专题二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一、气体制备装置的设计(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进行实验二、常见几种气体实验室制备的反应原理1.O2:2.NH3:3.H2:4.CO2:5.SO2:6.NO2:7.NO:8.Cl2:快速制备O2、Cl2、NH3的反应原理及方程式三、常见气体制备的具体步骤1.发生装置。

SO2、NO、 NO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2)加入的液体反2. 净化装置(包括除杂和干燥)(1)装置基本类型:液体除杂剂(不加热)如图1所示;固体除杂剂(不加热)如图2(1)、2(2)所示;固体除杂剂(加热)如图3所示。

图1 图2(1)图2(2)图3(2)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如等;不能干燥碱性气体或者HI等还原性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用来干燥碱性或中性气体,如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但不能干燥NH3,因二者易结合生成CaCl2·8 NH3。

3. 气体收集装置①装置基本类型:②气体体积的测量方法4.尾气处理装置(1)直接吸收(2)防止倒吸装置(3)燃烧处理四、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基本步骤:若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而装置本身明显是非气密性的,则第一步要将其处理成一个密闭体系, 第二步,想办法使密闭体系内产生压强变化,并以一定现象表现出来。

(1)手捂法:(2)液差法:例题:如何检验右图装置的气密性向D 装置的烧杯中加水,将导管插入水中,向B 装置的长颈漏斗 中加水至浸没漏斗的下端管口,打开B 装置的活塞 K ,关闭A 装 置的分液漏斗的活塞,用酒精灯在A 装置的烧瓶底部微热,若导管 口有气泡产生,撤走酒精灯,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一段时间 内不下降,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探究专题练习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探究专题练习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MnO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到底MnO2是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以及还有哪些因素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呢?(2015秋片区期中考)【小组讨论】小明同学观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有关;小红同学观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有关;小峰同学观点:化学反应速率与MnO2的用量有关.(1)请你写出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正确的。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E.②和⑤(3)由(2)的实验能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则反应速率越快。

(4)加入MnO2后,H2O2分解的速率大大提高,为了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必须检验其质量没有改变,可通过(填一操作名称),将其分离出来称量,同时还应检验其没有改变。

你了解生活中通过加入某种催化剂来降低反应速率的事例吗?请列举一例。

2.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2013昆明)【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和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评价】(1)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拓展】(1)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E.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属于糖类(2)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

关于稀硝酸作酸化试剂检验SO42-的实验探究

关于稀硝酸作酸化试剂检验SO42-的实验探究

关于稀硝酸作酸化试剂检验SO42-的实验探究作者:敬瑞玲丁伟来源:《化学教学》2013年第10期摘要:文章对文献中“检验SO24-的最佳方法是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钡”的结论提出质疑。

认为文献未对稀硝酸的浓度范围进行探究,对于教学实践缺乏指导意义。

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两组实验,对检验SO24-时稀硝酸的最佳浓度范围和适用条件做了进一步探究,以便为中学化学检验SO24-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检验SO24-;定性分析;实验探究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044–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1 引言SO24-的检验是高中化学物质检验章节的一个典型例子,其中上海高中现有教科书[1]对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的方法描述为:常常先用盐酸将溶液酸化,排除CO23-等离子可能造成的干扰。

再加入BaCl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SO24-存在。

学生在学习SO24-的检验时,常常会质疑能否用稀硝酸作为检验SO24-的酸化试剂。

中学教师对此问题多解释为稀硝酸仍然具有氧化性,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所以稀硝酸能够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干扰实验。

但是笔者查阅相关文献[2~4]后,发现已有文献对SO23-存在下检验SO24-能否用稀硝酸作酸化试剂进行了探究。

文献作者首先设计两个空白试验,证实实验中的亚硫酸钠未变质,用于配制稀盐酸的浓盐酸(分析纯)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在盛有亚硫酸钠的4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0 mL 4.8 mol/L硝酸、10 mL 2 mol/L硝酸、10 mL 4.8 mol/L盐酸和10 mL 2 mol/L盐酸,充分振荡后滴加4滴BaCl2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显示,加入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均缓慢出现白色浑浊(约1 h~70 min),而加入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则迅速出现白色浑浊(约30 s~ 2 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提示】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误差分析、物质的除杂和检验等内容依然是高三复习的重点,也是我们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37.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33](17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

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操作Ⅱ为。

分液,蒸馏
(2)无色液体A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现象是。

甲苯,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

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

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 产品,配成100ml 甲醇溶液,移取25.00ml 溶液,滴定,消耗KOH 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 。

产品中甲苯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0×10-3×122×4)/1.22;96%
28.(13分)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处理后的铅膏
(主要成分为PbSO 4)发生反应:PbSO 4(s)+CO 2—3(aq)PbCO 3(s)+SO 2—
4(aq)。

某课题组用PbSO 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⑴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______。

⑵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 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_______溶液中PbSO 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___________。

⑶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 2PbCO 3·Pb(OH)2 ],它和PbCO 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 。

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 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为PbCO 3;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②定量研究:取26.7 mg 的干燥样品,加热,测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

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24
23(S O )(C O )
c c --
⑵ Na 2CO 3 相同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溶液中,前者c (CO 2-
3
)较大 ⑶全部为PbCO 3·P b (O H )2 PbCO 3与PbCO 3·P b (O H )
2的混合物
⑷①
②同意 若全部为PbCO 3,26.7 g 完全分解后,其固体质量为22.3 g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及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文字表达分析解决问题过程并做出合理解释
的能力。

⑴根据反应方程式容易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423(SO )(CO )
c c -
-。

⑵HCO -3难电离,相同浓度时,Na 2CO 3溶液中CO 2-3浓度远大于NaHCO 3溶液中CO 2-3的浓度,CO 2-
3浓度越
大,越有利于PbSO 4的转化。

⑶根据信息及假设一,不难得出假设二和假设三分别为全部为PbCO 3·P b (O H )2、PbCO 3与PbCO 3·P b (O H )2的混合物。

⑷若全部为PbCO 3根据PbCO 3

PbO +CO 2↑,26.7 g 全部分解得到的PbO :26.7 g 267 g ·mol -1
﷨﷨)×223 g ·mol -1
=22.3 g ,而实际质量为22.4 g ,因此假设一不成立。

46. [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28](15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按以下合称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

在b中小心加入4.0 mL 液态溴。

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气体。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

装置d的作用是。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3)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
【答案】:(1) HBr。

吸收HBr和Br2; (2) ②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③干燥
(3) 苯; C (4) B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学生在学习苯与液溴的反应时,上述问题老师基本上都会讲到,不知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是什么?高考化学中学生较为顾忌的实验题反成了拿高分的试题,很怪异的感觉。

25. [2012·江苏化学卷21B实验化学]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

以Na2SO3、SO2、HCHO 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烧瓶中(装置如右图所示)加入一定量
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
溶液。

至溶液pH 约为4,制得NaHSO
步骤2:将装置A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

向烧瓶
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
在80~90益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
抽滤。

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 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

(2)①步骤2中,反应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
施是。

②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 外还有 (填化学式)。

(3)①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 (填仪器
名称)。

②滤渣的主要成分有、 (填化学式)。

(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以上发生分解。

步骤3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NaOH溶液
(2)①快速搅拌②HCHO
(3)①吸漏瓶布氏漏斗②Z n(O H)2Z n
(4)防止产物被空气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