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劳保局监察网格化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精品
2023年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
2023年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____年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
为了加强对劳动保障领域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提高劳动者权益保护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二、基本原则1.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网格划分的大小和数量,保证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2. 责任到人:明确监察工作责任的具体分工,确保每个网格的责任人能够全面负责,按照要求完成监察工作。
3. 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确保各网格之间可以共享信息,便于形成整体监察力量。
4. 效率优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效率,提高对劳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方案内容1. 网格划分方案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划分为不同规模和数量的网格,以确保监察工作能够精确到位。
(1)省级网格划分:按照省份划分,每个省份设立一个省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
(2)市级网格划分:按照城市划分,将每个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市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
(3)县级网格划分:按照县区划分,将每个县区划分为若干个县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
2. 网格责任人的确定(1)省级网格:省级网格的责任人由省劳动保障监察局负责确定,负责该省所有市级网格的协调与指导工作。
(2)市级网格:市级网格的责任人由市劳动保障监察局负责确定,负责该市所有县级网格的协调与指导工作。
(3)县级网格:县级网格的责任人由县劳动保障监察局负责确定,负责该县所有网格的协调与指导工作。
3. 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1)建立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平台,将各级网格的监察结果、违法行为情况等信息进行统一录入和共享。
(2)制定监察标准:制定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标准,明确各级网格的监察要求和工作内容,确保监察工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加强技术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设智能化的劳动保障监察系统,提高监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024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
2024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化程度较低、监察力量分散、监察效率不高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高监察效能,我部决定在2024年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
该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监察力量网格化配置、监察管理数据化、监察过程数字化,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二、工作思路:(一)建设信息化平台:1. 建立全国性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监察数据资源的集中、标准和共享;2. 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平台,实现监察力量的网格化配置和监察活动的监控;3. 推动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提高监察工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二)实现监察力量网格化配置:1.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网格化分布机制,确保每个地区都有一定数量的劳动保障监察人员;2. 根据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需求和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调整监察人员的网格分配。
(三)推进监察管理数据化:1. 将劳动保障监察数据纳入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2.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保障监察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炼监察重点和热点。
(四)实现监察过程数字化:1. 在劳动保障监察活动中推广使用移动执法工具,实现监察过程的数字化记录和监察结果的实时反馈;2. 强化对劳动保障监察活动的监控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监察工作流程。
三、具体措施:(一)建设信息化平台:1. 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推进全面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进度;2. 建设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平台,包括网格化配置、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等。
(二)实现监察力量网格化配置:1. 根据全国范围内各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需求,合理分配监察人员的网格;2. 加强和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提高监察力量的综合效益。
(三)推进监察管理数据化:1. 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制定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技术标准,推动监察数据的深度利用。
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方案
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山西省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阳泉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平定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强化辖区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优化劳动保障监察流程,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的全面覆盖,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职责、划分区域监管职责和责任划分劳动保障所对辖区内的企业和建筑单位全面监管,根据本镇实际情况,划分片和片,两个片设立联络员和责任人:东回片联络员为马山片联络员为管理职责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等。
2、掌握本联络辖区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联络辖区内的监察员、协察员的基本情况,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和上报,其他情况的及时处理和上报等。
3、采集所监管单位的基本数据,建立劳动保障数据库。
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职工人数及分类、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就业培训、劳动保护、工作时间、工资支付、社会保险情况等。
基本数据的采集工作主要依靠劳动保障书面审查、专项检查或日常巡查,以及收集劳动保障方面各有关科室及单位的现有社会保障、合同备案等数据。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输录或建立手工台帐。
4、要根据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情况,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对被监管对象要确定检查重点、检查方法和检查频次,制定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日常工作计划。
5、日常巡查、年度资料审查、投诉、举报及各项专项检查,按监管单位实行对口负责.二、建立劳动保障监察预警机制劳动保障监察预警是指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前,认为用人单位可能存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时,对其发出《劳动保障监察预警通知书》的行为。
劳动保障监察预警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惠:1、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局面审查;2、进行劳动保障监察主动巡查,发出《劳动保障监察预警通知书》3、实施工资保障金制度4、聘任用人单位协察员发出《劳动保障监察预警通知书》应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前10个工作日内送达,同时告知监察用人单位在正式实施劳动监察之前,自查本单位是否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方案
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方案一、前言劳动保障所是我国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对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监管和调解,确保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劳动保障所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需要采用网格化管理方案来对其进行管理。
本文将基于此提出一种可行的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方案,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概念网格化管理是指将一个大区域分成若干小区域,分别由各小区的网格员负责管理,从而达到管理精细化的一种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是将一个大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小系统,实现全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三、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流程1. 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分为二级管理和三级管理。
其中,二级管理负责对各区域的网格员进行统一管理;三级管理则负责对各个区域进行管理。
二级管理部门主要实施对三级管理部门的督导、制定规范等;三级管理部门则主要负责对各自辖区实施网格化管理。
2. 劳动保障所根据辖区面积和人口密度,制定出各个网格区域,确定一个网格区域后,按照工作职责和任务分配网格员。
一个网格员应负责一个网格区域的管理工作。
3. 建立网格员考核评估制度,评估网格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和弱势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促进劳动保障所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四、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1. 优化劳动保障所行政区划设计,将行政区域按照人口密度、就业情况、劳动争议率、工作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出合理的辖区划分方案。
2. 制定网格化管理的办法和细则。
并与各级政府、企业和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和协调,实现各方的共识和配合。
3. 进行网格员的招聘和培训工作,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技能和管理技巧,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4. 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监控各个网格区域的情况,及时预警并灵活应对状况。
5. 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检查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保证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高效、可持续实施。
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方案
4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方案网格化管理,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里已经转了十年。
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如今的成熟运用,我见证了它从一个新鲜事物成长为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4劳动保障所网格化管理方案。
一、网格划分1.以街道为单位,将劳动保障所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涵盖一定数量的社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2.按照网格大小、人口数量、企业类型等因素,合理配置网格管理员,确保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
3.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格内劳动保障数据的实时更新、共享和查询。
二、网格管理员职责1.负责网格内劳动保障工作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劳动者权益问题。
2.对网格内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
3.收集网格内劳动者意见和建议,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4.定期对网格内企业进行检查,确保其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5.协调相关部门,处理网格内劳动保障纠纷。
三、工作流程1.网格管理员接到劳动者投诉或巡查中发现问题时,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2.调查过程中,网格管理员要详细记录情况,收集证据,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3.对于重大劳动保障问题,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
4.处理结束后,网格管理员要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劳动者,确保其权益得到保障。
5.定期对处理情况进行回访,确保问题不再反弹。
四、资源整合1.充分利用社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资源,建立劳动保障信息共享机制。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劳动保障工作。
3.引入社会力量,如律师事务所、劳动保障志愿者等,为劳动者提供专业服务。
4.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等,提高劳动保障工作效能。
五、考核评价1.建立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对网格管理员进行量化考核。
2.定期对网格化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策略。
3.对表现优秀的网格管理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
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试点的意见》(人社部发[2009]4号)精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基层基础建设,建设三级劳动监察网格,实施网格化、网络化劳动监察执法模式,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效率,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用人单位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机统一,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机制,突出监察手段,完善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果,实现劳动保障监察范围的无缝覆盖和高效运行,实现由被动反应式监察转变为主动预防式监察,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就业的稳定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稳定。
把全区作为一级网格,镇、街道办事处作为二级网格,社区(村)作为三级网格,根据实际需要在每级网格内配置相应数量的劳动保障监察专兼职监察员和劳动保障协管员,调查掌握辖区内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并利用劳动监察软件系统,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各级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对比、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主要功能的劳动保障监察监控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监管一体化,对网格内用人单位实行动态监控,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领导机构为确保我县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决定成立泽普县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和实施我县的“两网化”管理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最新版】
精选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深入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下同)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根据《××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县劳动保障分类监管的实际,就全面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推动我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以强化基础信息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为手段,以执法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为目标,充分延伸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实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执法规范化、维权人性化、监管科学化。
(二)总体目标。
依托现有县、乡镇、村三级分类监管网络平台,科学划分劳动保障监察基础工作管理网格和执法监督责任区域,进一步整合、充实监察协管力量;依托现有劳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即金保工程),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和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对比和动态监控;在原有分类监管基础上形成覆盖广泛、动态监管的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新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为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执法保障。
二、主要任务和管理措施(一)建立基础工作管理网格。
网格化监察是指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按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进行管理。
各乡镇辖区内可划分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内确保一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承担劳动保障基础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是: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基本信息,建立统一的电子信息档案,并做到及时更新;宣传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根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事项开展排摸,接受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投诉,协助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做好调查处理工作等。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劳动保障监察是指国家对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劳动时间等劳动关系方面的合法权益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扩大和劳动关系的复杂化,传统的劳动监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监察的需求。
为此,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应运而生。
一、网格化管理方案的介绍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是指将传统的行政区划体系,按照工业园区、街道、社区等经济社会区域划分为一个个网格,每个网格安排专业的劳动监察人员,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的机制,实现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全覆盖和及时监管。
二、网格化管理方案的优势1、实现劳动监察的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将劳动监察区域化,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对于劳动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的全覆盖监管。
通过设立劳动监察网格,每个网格对应一个专业的监察人员,负责监察网格区域内的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实现全方位的劳动监督。
2、提高监察效率网格化管理方案实现了劳动监察地域化、专业化管理,节省了资源和时间成本,避免了劳动监察人员跑冤枉路和盲目检查的现象。
同时,较为轻松地获取数据,进行直观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在数据支撑下,实现精准监管和高效稽查。
3、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网格化管理方案通过对各个劳动监察网格的覆盖,实现了对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的保障。
在发现违法现象时能够快速处理,及时纠正,保证劳动者能够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工作保护、工作时间等基本权益。
4、信任劳动监察工作网格化管理方案会使劳动监察人员更加针对性地检查,消除了不必要的干扰。
通过提高检查的针对性,监察人员得到了合理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工具,人际关系问题得以解决,劳动监察人员也能够更加专业,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网格化管理方案的实施方式1、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全面登记和数据更新。
包括工作时间、工资、工作保护等数据的监测、处理、记录和分析,并能够快速生成报表,以便监察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精准检查。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
4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网格化管理,这个概念一闪现在脑海,我就知道它对于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效率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咱们先来个概述,再具体聊聊实施步骤和策略。
一、方案概述1.目标:通过实施4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实现监察范围的全面覆盖,确保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责任担当,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察效能。
3.任务:搭建网格化管理平台,明确各级监察职责,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升监察人员素质。
二、实施步骤1.搭建网格化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的搭建是基础,咱们得把它搞得既实用又高效。
具体步骤如下:(1)划分监察网格:按照行政区划、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等因素,将监察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
(2)建立信息数据库:将监察对象的基本信息、监察情况、违法违规行为等纳入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3)开发管理系统:整合监察业务流程,实现监察信息的实时、更新、查询和统计分析。
2.明确各级监察职责(1)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制定网格化管理方案,组织协调各级监察力量,开展监察工作。
(2)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监察工作,对网格内的企业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3)村(社区)劳动保障监察联络员:负责协助乡镇(街道)监察机构开展监察工作,收集网格内的劳动保障信息。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1)设立举报:鼓励群众举报劳动保障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监察机构能够及时掌握信息。
(2)建立应急预案:针对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监察机构能够迅速应对。
(3)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提升监察人员素质(1)开展培训:定期组织监察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2)加强交流:开展监察人员交流,促进各地监察工作的经验交流和借鉴。
(3)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监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
三、策略与措施1.强化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法律意识。
2023年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范文
2023年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范文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摘要:为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效率和监督能力,便于实现全面有效监察,本方案提出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
该方案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按照区域进行划分,并在各个区域设立监察网格,实现对劳动保障问题的全覆盖和精准监管。
通过采用网格化管理,可以加强监察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临着监察范围广、工作量大、人力资源有限等问题。
传统的劳动保障监察方式存在着监察范围不明确、效率低下、监察空隙等问题,需要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效率和监督能力。
二、方案介绍1. 网格划分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按照地理区域进行划分,设立监察网格。
每个监察网格负责该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包括对用人单位的登记备案、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支付情况的核查、劳动时间和休假的管理等。
2. 网格管理每个监察网格设立专门的网格管理员,负责监察网格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网格管理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监察工作特点,能够独立完成网格内的监察任务。
3. 网格监察每个监察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监察人员,负责网格内的监察工作。
监察人员根据网格内的用人单位数量和劳动者人数进行分配,定期对网格内的用人单位进行监察,核查劳动保障情况。
4. 网格协作各个监察网格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协作,通过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实现网格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
各网格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共同解决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的问题。
5. 监督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劳动保障监察督导机制,每个监察网格设立监察督导组,对网格内的监察工作进行督导。
监察督导组由专门人员组成,对网格内的监察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方案优势1. 全面覆盖通过网格化管理,可以实现对劳动保障问题的全面监察,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范围扩大到每一个监察网格,确保每个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得到有效监管。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通知.doc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通知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a)指导思想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落实社会保障体系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标,以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为手段,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创新劳动保障监督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责任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总体目标依托现有的乡镇(街道)行政管理系统和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划分劳动保障监察基础工作管理网络和执法监察责任区,进一步整合、充实监察协调力量;依托现有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系统,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和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开展信息采集比对和动态监控;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形成了覆盖面广、动态监管的新型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效保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2、主要任务和管理措施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标准化是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将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管辖范围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明确标准化监察的人员、职责和任务,实时收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和情况,形成相关用人单位和劳动用工数据的工作方法。
推进我区劳动保障监察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执法监督责任区划分全区以乡镇、村(街道)为单位划分为22个一级劳动保障监察单位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以2-5个一级区为监察区域,实行主办监督员制度,具体协调和指导责任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2)基础工作管理框架的建立根据企业的数量,每个一级电网中有几个二级电网(即每个城镇、乡镇和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应至少配备一个二级电网。
有更多雇主的城镇(街道)可能被分成多个网格。
在2-5个二级电网中应实施一个监理。
人员一般从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中队中选拔,也可以从社区和行政村中确定。
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部门的指导下,协助承担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基本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是:1。
收集各用人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基本信息和劳动就业信息。
2023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
2023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持续扩大,劳动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对劳动保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水平,需要建立高效的监察机制。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2023年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旨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现对全国各地劳动保障工作的全面覆盖和精细管理。
二、原则和方法1. 原则(1)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通过网格化管理,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 加强监督力度: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对劳动保障工作的全面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 突出问题导向:通过网格化管理,侧重解决劳动保障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
2. 方法(1) 网格划分:将全国劳动保障工作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个监察组负责,确保监察工作的全面覆盖和精细管理。
(2) 网格内工作:每个监察组负责所辖网格内的所有劳动保障工作,包括检查、调查、处罚等,以及接受来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投诉和举报。
(3) 网格间协作:各监察组之间建立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及时共享工作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加强工作合力。
(4) 智能化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传递和工作智能化。
三、具体措施1. 网格划分根据各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至多个监察组负责。
网格划分应充分考虑距离、人口密度、劳动力市场规模等因素,以实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高效和精细化。
2. 网格内工作每个监察组负责所辖网格内的所有劳动保障工作,包括对劳动用工和劳动条件的检查、对涉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投诉和举报的调查等。
重点关注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工资支付问题、劳动合同问题、职业病防护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 网格间协作各监察组之间建立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强对跨区域、跨网格的大型劳动保障案件的协调和处理。
最新 劳动保障维权网格化管治方案-精品
劳动保障维权网格化管治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深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法律法规为抓手,以创新管理体系为关键,以整合资源为手段,以提供保障为重点,促进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劳动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用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全面发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建立起一套“属地化管理、网格化操作、立体化监督”的劳动保障机制,更好地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为实现“中部崛起”的伟大战略目标提供良好的劳动保障环境。
二、目标任务1、建立网格以每个村(居)为单位建立网格,全镇划分28个管理网格,对所有用人单位按所处地域确定对应管理网格,建立数据档案,确保网格具体化。
2、明确任务依托村(居)劳动保障服务站,掌握网格地域内所有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及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并进行信息采集和动态监控,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督查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具体要求1、加强领导镇成立维权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牵头,镇政府分管劳动保障工作的副镇长负责,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全镇劳动保障维权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各单位也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加强组织,健全网络,确保工作顺利展开。
2、落实责任⑴、镇劳动保障所负责具体工作,并由劳动关系管理科负责日常工作。
市劳动监察大队中队、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院派出庭配合劳动保障所劳动关系管理科开展工作。
⑵、各网格由所在村(居)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负主责,各村(居)劳动保障服务协管员为维权协理员,负责具体工作。
对网格内的用人单位进行信息采集、更新,动态记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并进行监督检查,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案件及时报劳动关系管理科按流程处理。
劳动保障两网化管治工作方案
劳动保障两网化管治工作方案劳动保障两网化管治工作方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 ___》精神,为做好我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到年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制,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用工监控网,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系和监控管理平台,保障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两网化”管理分别指“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
(一)“网格化”管理是指根据以镇行政区域为基础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一网格至少配备1名劳动保障监察员,2名以上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明确职责和任务,包括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招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城乡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
(二)“网络化”管理是指在网格化监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集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中整合开发运用具有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主要功能的劳动保障监察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监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
(一)建立“网格”监察体系。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试点 ___》(琼人社发200号)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市、镇两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
全市建立一、二级网格14个,其中一级网格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二级网格的划分以镇为单元划分,全市共划分12个镇和兴隆旅游经济区二级网格,共计13个二级网格。
(二)建立“网络化”监察体系。
充分利用劳动保障 ___络平台,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以及各镇二级网格进行联网,依托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进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监察。
2023年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
2023年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和隐患。
为了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高监察效能,2023年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决定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
二、网格化管理的概念网格化管理是指将辖区内的相关单位和场所划分为不同的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专职或兼职的监察人员,负责该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现全面监管。
三、网格化管理的目标1.提高监察效能: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对每个网格的全面覆盖,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加强协作联动: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不同网格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强信息共享,提高整体监察工作的协同性和连贯性。
3.精准施策:通过网格化管理,对不同网格的行业特点和问题进行精准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监察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效果。
四、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步骤1.网格划分:根据辖区内的行业类型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将辖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
每个网格应包含具体的街区、社区、企业等,尽量缩小网格范围,方便监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2.人员配置:根据各个网格的具体情况,配置相应的监察人员。
监察人员可以由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兼职的从业人员组成。
对于大型企业和重点领域,可以配置专职监察人员。
3.培训和指导:对监察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保障知识和技能。
同时,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经验交流和指导,确保各个网格的监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监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不同网格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同时,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形成协同监管,提高监察工作的效能。
5.工作协调: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应定期组织各个网格的监察人员开展工作协调会,加强工作衔接和协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6.效果评估:定期对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监察工作的效果。
五、网格化管理方案的意义1.提高监察效能:通过网格化管理的全面覆盖,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劳动保障问题,加强监察力度,提高维权效果。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开展好我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试点的意见》(人社部发〔20__〕4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主线,以执法重心下沉为目标,以强化基础信息管理和创新执法监管方式为手段,全面整合劳动监察力量,延伸劳动监察网络,优化配置劳动监察资源,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劳动保障服务效能,保障全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系,实现由被动反应式监察向主动预防式监察转变,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提高就业稳定性。
依托现有行政管理体系和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以镇乡(街道)为单位,设立若干网格,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相应的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等方面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建立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平台,全面掌握网格内各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分类监管、动态监控,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及时维权提供服务,切实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三、组织机构为加强对*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人劳局,龙选芝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许传胜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杨朝刚、胡劲松、樊焕佳。
四、实施内容(一)建立网格根据《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试点意见》(人社部发〔20__〕4号)要求,将*区所辖区域设立一级网格,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总体负责管理。
劳动就业局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劳动就业局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劳动就业局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确保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的监管,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
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XX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以下简称“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系,实现由被动反应式监察向主动预防式监察转变,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
目标:XX年底,要在本地区建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机制;加大街道(乡镇)一线监察执法力量,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重心下移;建立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平台,全面掌握城乡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分类监管、动态监管,有效预防和查处违法行为,确保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
二、实施内容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是指根据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规定,按照管辖区域内用人单位的数量和监管难度,以街道(乡镇)为第四级基础网格,每一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监察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包括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城乡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
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是指在网格化监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集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自治区、市、县(区)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中整合开发运用具有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主要功能的劳动保障监察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监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
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一、前言劳动保障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保障劳动者的工作权利的重要职能。
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就业问题日益增多,传统的劳动保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劳动需求,而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的提出和实施,被广泛认为是符合新形势、新思路的管理模式。
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单元,将相关的劳动保障管理人员和服务资源归并在一起,实行网络化管理的一种劳动保障管理模式。
本文就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提出了以下的管理工作方案:二、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的管理架构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管理架构是由政府、企业、工会等劳动保障单位参与的,它将各个层级之间的工作联系整合了起来,提高了劳动保障的实效,加强了劳动保障方针的制定与推进,其具体的组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网格化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各级政府(社区)应当建立完整的工作体系和服务设施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更为高效的培训、就业和安置服务。
立足于网格化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基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资源整合的目的。
2、信息管理系统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的建设应以一个可视化、可交互的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将各类信息进行归集、分类、分析、储存等,对劳动保障体系的工作实效性进行评估与反馈,实现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
3、政策支持机构政府通过制定发展政策以及优惠政策等方式来支持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沟通,进一步提升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管理架构中,各个机构之间应建立严密的联络与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劳动保障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如通过政策制定、信息共享等方式展开交流,不断完善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管理机制。
三、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网格化劳动保障体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就业形态、劳动需求、服务内容和管理要求等,可以选择不同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保局监察网格化建设管理实施方案
为加快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效率,逐步实现劳动保障监察全覆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第423号令)及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现有乡镇行政管理体系和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为基础,依托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按乡镇、村(居委会、社区)行政区域设定劳动保障监察网格责任区,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任务,在每个网格责任区配置相应的劳动保障监察兼职助理监察员、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协理员,调查掌握网格内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
建立县、乡镇、村(居委会、社区)一级执法、三级管理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管理服务体系。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利用劳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进行管理,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的管理机制。
二、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建立网格。
以全县17个乡镇为基本单位,建立17个劳动保障监察网格,以网格内的村(居委会、社区)行政区划为单位建立253个劳动保障监察网格信息联络责任区。
(二)建立信息库。
各乡镇、村(居委会、社区)在确定网格的基础上,建立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动态记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
信息库内容包括辖区网格内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名称、住址、性质、经营范围、经营网点分布)、单位代码、法人代表、电话、传真、员工基本信息(职工名册及变动情况)。
(三)落实人员。
聘任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为劳动保障监察兼职助理监察员;在乡镇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内的村(居委会、社区)工作人员中选聘1名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协理员。
劳动保障监察兼职助理监察员、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协理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发证上岗。
(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的工作思路,探索试点单位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工作的经验做法,通过试点引路,在全县基本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
三、工作职责
(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责
1、负责全县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