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致尧传
曾公亮《曾公,讳致尧》阅读答案及翻译
曾公亮《曾公,讳致尧》阅读答案及翻译《曾公,讳致尧》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曾公,讳致尧,抚州南丰人也。
少知名江南。
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及第,为符离主簿,累迁光禄寺丞、监越州酒税。
数上书言事,太宗奇之,召拜著作佐郎。
使行视汴河漕运,称旨,迁秘书丞,为两浙转运使。
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恃旧恩,多不法,吏莫敢近。
公劾其状以闻,太宗惊曰:“是敢治魏庠,可畏也!”卒为公罢庠。
洛苑使杨允恭以言事见幸,无不听,事有下,公常厝不行。
允恭以诉,太宗遣使问公,公具言其不可。
公既绳其大而人所难者,至其小易,则务为宽简。
岁终,其课为最,徙知寿州。
寿近京师,诸豪大商交结权贵,号为难治。
公居岁余,诸豪敛手,莫敢犯法,人亦莫见其以何术而然也。
公于寿尤有惠爱,既去,寿人遮留数日,以一骑从二卒逃去,过他州,寿人犹有追之者。
再迁主客员外、判三司盐钱勾院。
是时,李继捧以银、夏五州归朝廷,其弟继迁亡入碛中为寇。
太宗遽遣继捧往招之,至则诱其兄以阴合,卒复图而囚之。
自陕以西,既苦兵矣。
真宗初即位,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使听约束。
公独以谓继迁反覆,不可予。
继迁已得五州,后二年,果叛,围灵武。
议者又欲予之,公益争以为不可。
言虽不从,真宗知其材,将召以知制诰①,而大臣有不可者,乃已,出为京西转运使。
王均伏诛,奉使安抚西川,误留诏书于家。
其副潘惟岳教公上言“渡吉柏江舟破亡之”,以自解。
公曰:“为臣而欺其君,吾不能为也。
”乃上书自劾,释不问。
其后惟岳入见禁中,道蜀事,具言公所自劾者,真宗嗟叹久之。
继迁兵既久不解,丞相张齐贤经略②环、庆以西,署公判官以从。
公曰:“西兵十万,皆属王超。
超材既不可专任,而兵多势重,非易可指麾。
若不得节度诸将,事必不集。
”真宗难其言,为诏陕西听经略使得自发兵而已。
公度言终不合,乃辞行。
会召赐金紫③,公谢曰:“臣尝言丞相某,事未效,不敢受赐。
”由是贬黄州团练副使。
公已贬,而王超兵败,继迁破清远军,朝廷卒亦弃灵州。
曾氏家谱整理
曾氏排辈诗文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据《曾氏彰户族谱》(四修)整理天下曾姓,自古同宗。
作为中国的四大圣裔,曾氏子孙从六十三代“宏”字辈开始,用与孔、颜、孟统一的字辈。
据《曾氏彰户族谱》(四修)记载,将曾氏班次如下彰户房曾姓四十六世祖曾泰谕公的老班次为:泰延文仲德承仕思友子时克欣永原蒙正大光明显志德功成,大字班,实宗圣公六十三派,今谨遵御赐班字于大字班,以后班字悉为更易。
”明熹宗皇帝天啟四年御赐班次十五字(自宗圣六十三派起宏字班):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清仁宗睿皇帝嘉庆二年御赐班次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清光绪三十四年,宁乡总局拟定班次正心诚意知定静安家齐国治康阜熙咸派者分也,行者同也。
祖、孙、父、子名,兄、弟、叔、姪之分,自古有之。
只有区别层次,才能以礼相称。
全国曾氏起源之说基本一致,然而,曾氏繁衍至数代后,在全国各地文形成无数派行,各派又有各派字辈。
虽然清圣祖仁皇帝(康熙)为孔、颜、曾、孟赐了统一的名派,但仍有一些派行没有使用钦定派语。
至清代著名“中兴”名臣曾国藩(派名:传豫)方从曾参第六十四代起达到全国统一。
武城派行从曾参至六十二代无全国统一派行,自六十三代以清圣祖仁皇帝所赐“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15字,为圣裔排行命名,故谓之名派。
其它各派行先人定的字句,以之取字,故谓房派。
孔氏从六十一代始用此15字为名派。
“弘”因敬避改作“宏”,曾氏尊孔从六十三代始用此字,迭至“祥”字则是七十七派。
“继”字因曾族避太宗讳名改作“纪”。
因此,后来全国各派行统一使用名派15字是: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年间,宣宗皇帝又续赐名派20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
民国元年(1911年)大总统袁世凯还续赐名派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尔、常、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
安徽省鼎尖名校(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时期的人兽一体像通常表现为人首与兽头相叠合,或某部位形变为兽态(禽态),动物或以整体或以器官重组的方式与人体组合,呈现诡异狞厉之感。
西周时期,人兽一体形象明显减少,人兽相伴形象明显增多,诡谲神秘的氛围明显减弱。
这一变化源于A.宗法观念已经基本瓦解B.青铜铸造工艺长足进步C.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D.社会思潮发生重大变迁2.春秋时期,“闻言”进谏较为流行。
贤臣大夫往往通过“臣闻(之)”规劝君主。
“闻言”主要涉及德、礼、历史经验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劝谏君主率先垂范、以德抚民、恪守礼制。
但是,最终结果多为“王不听”。
“闻言”进谏的遗憾A.反映了以德治民的正统思想B.折射了诸子争鸣的思想潮流C.昭示了礼崩乐坏的时代特征D.体现了贵族政治的日趋没落3.汉初法律规定:“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
至汉元狩时,又规定“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注:煮盐器具)……敢私煮盐者,缺左趾(用脚镣锁住左脚),没入其器物”。
据此推知,汉朝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财政收入B.践行休养生息思想C.削弱藩国力量D.镇压地方豪强势力4.《晋书·慕容载记》记载,352年,慕容偶的部下建议:燕政权获得天命,取代晋朝执掌天下,应该实行夏的历法,用周的官冕,旗帜崇尚黑色,祭祀用的牲畜应为玄黑色。
2019高考文言文翻译1
翻译下列句子:
词类活用,名作动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一词多义,横渡
译:不是会游水,却横渡江河。
通“欢”,欢聚
献出
2.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译:请结束今日的欢聚,在您面前死去 。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换古代词语,将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 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正确理解 翻译;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请将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是时,李继捧以银、夏五州归朝廷,其弟继迁 亡入碛[qì]中为寇。太宗遽[jù]遣继捧往招之,至 则诱其兄以阴合,卒复图而囚之。自陕以西,既 苦兵矣。真宗初即位,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 使听约束。
【考译文】
(宋真宗) 更加想要用恩德使李继迁归顺,答应归还 他的地盘,让他听从朝廷的管理。
古今异义
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判断句、
固定句式
1、2018年全国卷Ⅰ(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 驱。 得分点: “以”、“出征”、“以为”、“先驱”各1分,
句意1分。
译文: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兵征讨,鲁 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偏义复词,删去息
2.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译:日夜勤劳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 语。具体情况: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的词或结构倒装的标志。 ③凑足音节的助词或个别连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7.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23制作)
学生作业:
数上书言事,太宗奇之,召拜著作佐郎。
• 他屡次上书大事,太宗对此感到奇特,征召他
并授予佐郎的官职。
4分
• 多次上书叙述事,太宗认为这样很奇怪,征召
拜读他的著作并辅佐皇帝。
2分
• 曾多次上书说这件事,太宗以上书这件事为奇,
征召授予他作佐郎的官职。
4分
数上书 事,太宗奇之,召拜著作 佐郎。
学习目标
1.了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高考要求 2.翻译文中的句子的原则和技巧 3.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在对文中的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确“理解”: 1.领会某一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文言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3.理解文言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
这时,李继捧拿银、夏五个州归顺朝廷,他的弟 弟李继迁逃进沙漠做了盗匪。宋太宗急忙派李继 捧去招降他,李继捧到了以后,李继迁就用假合 作诱骗他的哥哥,最终又达到了目的,囚禁了李 继捧。自陕地以西,又陷入了兵祸之苦。
学生作业:
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使听约束。
• 更加想来回报恩情,答应归还他的土地,
让他听从管理。
2分
• 更加想给他恩德,允许他回家乡,让他听
从并遵守约定。
0分
• 更加想要用恩德来感化他,答应归还他的
土,使他听命于自己而受到约束。 4分
• 更加想要来感激恩德,答应返还其他的地
方,让他听从他的约束管理。 2分
请将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是时,李继捧以银、夏五州归朝廷,其弟继迁 亡入碛[qì]中为寇。太宗遽[jù]遣继捧往招之,至 则诱其兄以阴合,卒复图而囚之。自陕以西,既 苦兵矣。真宗初即位,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 使听约束。
吉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吉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人工智能程序已经能够自动或者半自动地生成新的类人类文学文本,在写作上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自主性。
传统的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写作,需要预先设置基本的写作程序,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程序能够生成单一风格的作品。
目前的联结主义人工智能,应用了机器学习技术,程序可以在半监督或者无监督情况下进行学习和生成,人们只需要输入足够多的文本数据,程序就可以自动地生成新的文本,如微软小冰写诗和IBM写诗程序等。
当前的人工智能,并不具有真正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性”。
主体性依赖于一种纯粹的意识结构——意向性。
哲学家塞尔认为,由于机器不是生物体,所以它无法拥有“意向性”。
如果没有这种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性”,是否就意味着人工智能不能成为创作的主体呢?笔者认为,能否赋予人工智能生成文本以文学作品的地位,不能仅仅看作品的生成主体和接受客体,还要从文本的艺术本质来探讨人工智能文学是否具有可能性。
从语言的功能划分来看,人工智能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基本的编码语言和程序语言,是机器运行的基本程序和指令。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用0、1二元编码来模拟人的神经系统的两种基本阈值。
第二层是人工智能生成的自然语言。
计算机专家马纳利斯将自然语言处理定义为“研究在人与人交际中以及在人与计算机交际中的语言问题的一门学科”。
自然语言是人们所用的日常交流语言,计算机中的自然语言则是人机交互的基础,因此也被认为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
第三层是人工智能模拟人类的艺术语言等,如人工智能文学的基础——文学性语言。
小冰、九歌等程序生成的诗歌似的语言属于这一层次。
文学和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逻辑。
阿多诺认为,艺术有自己的“审美逻辑”,这种逻辑与普通逻辑、概念的普通外延逻辑无关,也不应理解为因果机械逻辑;相反,它是一种特殊的逻辑。
宋大儒曾巩神道碑 译文及原文
宋大儒曾巩神道碑译文及原文撰文:宋·韩维译文:先生姓曾,名巩,字子固。
祖先是鲁国人,后世子孙迁到豫章,就在江南安家。
从他的四世祖曾延铎开始,才成为建昌郡南丰县人。
他的曾祖叫曾仁旺,被追赠为尚书水部员外郎;他的祖父叫曾致尧,曾任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被追赠为右谏议大夫。
他的父亲名曾易占,官任太常博士,被追赠为右银青光禄大夫。
他自己的履历与所行之事,在国史和墓志铭文中都有记载。
曾公生来便机警聪敏,从小读书作文,都卓然独立,超出常人很多。
嘉祐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法参军(宋司法参军掌管议法断案)。
年末,被召回京城编修校订史馆书籍,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任判官告院,又任英宗实录检讨官。
后来外调出任越州通判(今绍兴),这一年正赶上闹饥荒,曾公调动积存的粮食,救济饥民,治下老少安心,没有流离失所的灾民,百姓们都得以吃饱了肚子愉快生活。
曾公被提升为齐州知州(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民风强悍,豪族大姓良莠不齐,其中特别恶劣的,甚至集众抢劫,以此发家暴富,官吏们都不敢正视。
曾公把百姓编为治安队伍,谨慎探察,严格要求执法吏役,一边抓捕罪犯一边引诱强盗;强盗们一旦动手就被抓到。
市井之中再无抢掠之事,房舍再无被毁坏的了,甚至货物放在路边(也不会丢失),狗儿晚上都不再(被惊动)吠叫了。
后来曾公调任为襄州知州(今襄阳市),襄州有个大案子,久久不能审定结案,曾公一看卷宗,知道了案中冤情,将相关人等全释放了,一郡之人都称赞他断案如神。
曾公又改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那年洪州出现了严重的疫情,曾公储存药物、饮食用品,在官府内发放给染病的人,百姓因此免于死亡。
朝廷大军出征安南途经江西的部队,有近万人,曾公悄悄准备好接待用品,军队经过江西就像到了家里一样(受到了周到的接待),大军已经离去了,城里民众还有不知道大军来过的。
曾公被提升为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兼任福建路兵马钤辖,并被赐予五品官服。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试卷综析】本套试题有以下特点:语言知识与运用:本份试卷依然采用前几年的做法。
基础知识部分5小题共10分,分别考查语音、字形、熟语、病句和排序,考虑到高一注重基础和积累的要求,前三题材料多选自课内,后两题取材于课外。
既能考查学生平时的积累,又能检测他们语言运用的实践能力。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兼顾了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培养。
考查内容涉及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和断句,总体难度适中。
诗歌欣赏选材较好,舒亶的《虞美人·寄公度》在同类诗歌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诗眼”是常规考法,“诗骨”富有创意,可使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题表现手法是当前诗歌鉴赏题的考查热点。
现代文阅读理解:小说《乡村英文》,兼顾课内外是命题的要求。
考查的能力点涉及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
最后一题是一道带有开放性的题目,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向社会、生活迁移,这是该考点命题的一个特点。
写作:本次作文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对高一学生而言难度可能略高,但材料蕴涵丰富,耐人寻味,且与高一学生联系密切,这会让每一位同学有话可说,在这个前提下,比较学生认识程度的深浅和写作水平的高低,符合考场作文的命题原则。
第I卷阅读与鉴赏(80分)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4、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5、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6、,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答案:1.一尊还酹江月 2.料峭春风吹酒醒 3.揾英雄泪 4.佛狸祠下5.有暗香盈袖6.梧桐更兼细雨解析:注意“酹”“峭”“揾”“佛狸”“盈”“赢”等易错字的书写。
日志《南丰曾氏家族》
日志《南丰曾氏家族》临川文化区域的才子群落——南丰曾氏家族中国抚州网南丰县的曾氏家族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曾巩家族,根据抚州师专周世泉老师的考证,将其家族情况介绍如下。
从太平兴国八年至宝祐元年(983-1253)271年,曾氏祖孙登进士第者共55人,解试41人,荐辟19人,在朝为官过百人,他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建树,功名显赫,而曾致尧、曾易占、曾巩、曾布、曾肇,则是这个家族的佼佼者。
曾致尧(950-1012),曾巩祖父字正臣,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是北宋开国后南丰第一个进士及第者,他历官著作佐郎、秘书丞、转运使、尚书户部郎中,后赠右谏议大夫、密国公,一生耿介刚直,不畏权势,勇言时政,为官清廉,一无私心。
任两浙转运使时,他敢弹劾权奸、苏州知府魏庠和贪官、越州知府王柄,太宗为其胆识、品节所惊骇。
寿州(今安徽寿县)向来视为难治之州郡,致尧到任后只用了一年多点的时间,就使诸豪敛手,莫敢犯纪。
他还于此任上尽力减轻人民负担,奏请朝延,罢免苛捐杂税130余条,百姓甚感其恩,在其离任调往他地时,全城的百姓都出来拦道挽留。
欧阳修、王安石为其所作的神道碑、墓志铭均述其事。
《同治南丰县志》载,一次太宗宴请群臣,言谈中颇得意府库财物之充实。
时值天下大旱,致尧避席对曰:“未及江南一夜秋雨之为富也。
”太宗听后,“为之动容”。
抚、建属地,曾氏素有“秋雨名家”之称。
致尧为宦一生,循母教,甚清贫。
他迁光禄寺丞,监越州酒税后,告归省亲,母亲周氏置酒园中,与会族亲均议其衣冠破旧,仆马瘦弱。
其母曰:“贫而见我,是我荣也。
若黩货而归,贻吾忧矣。
”致尧善文,《南丰县志》存其诗数首,《题东林寺壁》向称名篇,载于《江西通志·文艺》中的《云庄记》为饮誉全国的散文佳作。
著有《仙凫羽翼》30卷,《西垂要纪》10卷,《清边前要》50卷,《广中台志》80卷,《为臣要纪》3卷,《四声韵》5卷,总178卷,皆刊行于世。
)曾易占(989-1047),曾巩父,字不疑,天圣二年(1024)进士。
《列传-卷六十一》(宋史)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宋史》列传·卷六十一关于宋史《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卷六十一原文王臻鱼周询贾黯李京(吴鼎臣附)吕景初(马遵附)吴及范师道李绚何中立沈邈王臻,字及之,颍州汝阴人。
始就学,能文辞。
曾致尧知寿州,有时名,臻以文数十篇往见,致尧览之,叹曰:"颍、汝固多奇士。
"举进士第,为大理评事,历知舒城、会昌县,通判徐、定二州,以殿中丞知兖州,特迁监察御史。
中使就营景灵宫、太极观,臻佐助工费有劳,迁殿中侍御史,擢淮南转运副使。
时发运司建议浚淮南漕渠,废诸堰,臻言:"扬州召伯堰,实谢安为之,人思其功,以比召伯,不可废也。
浚渠亦无所益。
"召为三司度支判官,而发运司卒浚渠以通漕,臻坐前异议,降监察御史、知睦州。
道复官,徙福州。
闽人欲报仇,或先食野葛,而后趋仇家求斗,即死其处,以诬仇人。
臻辨察格斗状,被诬者往往释去,俗为之少变。
又民间数以火讹相惊,悉捕首恶杖之,流海上,民乃定。
仁宗即位,迁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历三司户部、度支副使,擢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累迁尚书工部郎中。
奸人伪为皇城司刺事卒,吓民以取赇,臻购得其主名,黥窜三十余人,都下肃然。
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建言:"三司、开封府诸曹参军及赤县丞尉,率用贵游子弟,骄惰不习事。
请易以孤寒登第、更仕宦书考无过者为之。
"又言:"在京百司吏人入官,请如《长定格》,归司三年。
"皆可其奏。
未几,卒。
臻刚严善决事,所至有风迹。
鱼周询,字裕之,开封雍丘人。
早孤,好学。
举进士中第,为大理评事,历知南华、分宜、静海三县,迁太常博士、通判汉州。
城中夜有火,部众救之,植剑于前曰:"攘一物者斩!"火止,民无所失亡。
曾氏家谱——精选推荐
曾⽒家谱曾⽒曾姓位列我国百家姓第385位,是当今中国姓⽒排⾏第三⼗⼋位、台湾第⼗六位的⼤姓,⼈⼝众多,约占全国汉族⼈⼝的百分之零点四九。
⼀、姓⽒源流曾(Zēng)姓源出有⼆:1、出⾃姒姓,为夏禹的后裔,以国名为⽒。
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因梦⾷薏苡⽽⽣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
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最⼩的⼉⼦曲烈封于⼀个叫“鄫”的地⽅,在今⼭东省苍⼭县西北。
少康的这⼀房⼦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约相袭了近两千年,⼀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
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
其后代⽤原国名“鄫”为⽒,后去⾢旁,表⽰离开故城,称曾⽒,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直流传到今天。
2、据有关资料所载,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数民族中⼟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曲烈(鄫侯)。
在远古帝舜时期,鲧的妻⼦因梦⾥吃了薏苡⽽⽣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
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曲烈封于“鄫”地(在今⼭东省苍⼭县西北)。
从此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约相袭了两千多年,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并灭。
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后去掉⾢旁,表⽰离开故城,称为曾⽒。
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曾姓最初发源于今⼭东省苍⼭县西北⼀带。
先秦时期,逃⾄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遍布于⼭东、河北等地。
秦汉期间,曾姓⼈因⼀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声名显赫,家族昌盛。
曾参长⼦曾元⼋世孙曾乐,曾为西汉⼭阴县都乡侯,曾乐之⼦涣有⼆⼦:旃、光。
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东省淄博市东北)。
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东南迁⾄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
曾巩和王安石的深厚友谊
曾巩和王安石的深厚友谊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交往几十年,从最初的惺惺相惜到最后的疏远别离,是他们各自遵崇的儒家和法家思想分歧,还是因为王安石非前人过多呢本文将为你一一讲述。
曾巩和王安石是同乡,两家还有姻亲关系。
王安石夫人吴氏的祖母曾氏,是曾巩祖父曾致尧的女儿。
曾、王两家有着密切来往,曾巩的父亲曾易占曾与王安石的父亲王益研习学问。
但两人童年、少年并无接触。
直至景佑三年(1036),曾巩赴京赶考,才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彼此倾慕,结成挚友。
这年曾巩18岁,王安石才16岁。
庆历元年(1041),曾巩入太学。
写信给欧阳修,受到欧阳修的赏识。
但他科场并不顺利。
转年,王安石先登进士第。
庆历四年,曾巩祖母卒,就州学。
作《上欧阳舍人书》推荐王安石。
庆历六年,曾巩作《再与欧阳舍人书》,言: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
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王安石者上少也。
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
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
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
再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
这期间,王安石在《同学一首别子固》和《答段缝书》,也高度评价曾巩的文章,说: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
这一时期,王安石已在地方任职。
庆历七年起知鄞县,很有政绩。
皇佑二年,30岁的王安石知鄞三年,秩满离任。
皇佑五年、通判舒州。
至和元年,王安石自舒州赴京,特授集贤校理,辞不受,九月除群牧司判官。
而曾巩那么屡次参加科考都不顺利,感慨自己多难而贫且贱,学与众违,而言行少合于世。
公卿大臣之门,无可藉以进,而亦不敢辄有意于求闻,但这也是他也用心于载籍之文,以求古人之绪言余旨,以自乐于环堵之内,在学业上大有进展。
而且文章名气也越来越大。
总之,这段时间王安石作为一个成功的地方官员,积累了行政经验,名声也越来越响,而曾巩科场、仕途不如意,但却得以潜心于儒家经典的研习,两个人各有收获。
王安石长期的官员经历,让他对当代政治现实有更深刻的了解。
而曾巩那么缺乏这种了解。
曾巩家族的越州情缘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第38卷第3期2019年9月Vol. 38 No. 3Sep. 2019曾巩家族的越州情缘夏老长(江西省南丰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江西南丰344500)摘要:曾巩家族中五世四代为官越州,与越州结下殊缘。
曾巩祖父曾致尧曾任监越州酒税,清正敬业;曾巩父亲曾易占曾任越州节度推官,显示了出色的吏治才干;曾巩本人曾任越州通判,任内推行新法、组织救荒、重视水利,治绩显著,一直为后人怀念;曾巩孙子曾恵曾任监越州三江寨,铁骨铮铮,不肯屈服,合家死金 人之难,独曾卷四岁幼子曾密幸免于难;后曾密居越州,为越州曾氏祖。
研究表明,南丰曾氏一脉五世四代为官一地,实属罕见。
关键词:曾巩;家族;结缘;越州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3512(2019)03-0248-04夏老长.曾巩家族的越州情缘[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3) :248-251.Xia Lao-zhang. The sentimental bond of Zeng Gong's clan with Yuezhou [ J ].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 ,2019,38(3) :248-251.越州即今天的浙江绍兴。
这是一座有着2 500 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千百年来,司马迁、王羲之、李白、范仲淹等一大批 杰出人物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迹痕,与越州结下了 殊缘,为历史留下了无比丰富、可歌可泣的史料和华章。
江西南丰的曾巩家族与越州有着不解之缘,其 五世中就有四代曾为官越州:曾巩祖父曾致尧、曾巩父亲曾易占、曾巩本人、曾巩的孙子曾恵,且曾恵之子曾審“为会稽曾氏祖,,[1]o1曾致尧任职越州曾致尧(947-1012),字正臣,后追封密国公,年少时就以文学才华闻名于江南一带。
南丰县曾巩纪念馆展览提升方案7-18
南丰县曾巩纪念馆展览提升方案2014.7设计单位:上海诚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升说明1、原展览于2001年制作展出,时至今日已十余年,由于当时经费所限,加之展馆房屋漏水潮湿,已破烂不堪,无法正常接待观众。
2、本次提升,侧重于突显曾巩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文化名人、为官典范,以及曾巩文化现象对当代的影响;3、为使南丰曾巩文化资源与民共享,这次提升还注重展示手段多样化,并运用绘画、雕塑、多媒体手段制作相关历史场景和形象化的动漫,展示一个栩栩如生的文化名人,进一步宣传南丰历史上这张亮丽的文化名片;4、充分利用现展馆曾氏公祠的组合建筑,将原展示面积扩大,并充分考虑其接待服务功能;5、在确保提升质量的前提下,本着节约经费的原则,做到展览既大气又简朴。
新的展示手段1、文字精炼,图文并茂,按要点组合式展示,更吸引观众眼球;2、打破展览单一化状况,采用壁雕、浅雕、浮雕、绘画、场景再现、触摸屏、电子翻书、电子动漫、影视播放等艺术手法,形象而生动的展示曾巩及其家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深刻影响,为官思想与业绩,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及后人对其永远的追思;3、充分营造展馆内外氛围,通过古代生活用具的点缀和现代多种色彩的光源运用,造就昔日历史风貌;4、进一步扩大曾巩展示思路,展示桑梓传承盛况,突出南丰县委县政府弘扬、传承曾巩文化的科学决策和重大举措,将曾巩文化做强、做大,使之成为曾巩文化园的一个寻根溯源的重点景区。
曾巩纪念馆展示大纲小序厅正面展标:唐宋八大家(字小)---南丰曾巩(字大)(壁塑字、像)《国史》对曾巩评价: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之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宋史·曾巩传》左侧面: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汉江星之斗。
------王安石《赠曾子固》右侧面:醉翁门下土,杂沓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苏轼《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第一展室(左右两间)曾巩家族展第一篇:郡邑望族秋雨名家导言南丰曾氏为耕读世家。
2025届金太阳百万联考(吉林内蒙古)高三9月联考语文答案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 页共"页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 项"#联结主义人工智能是传统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发展的最终目标$无中生有%&项"#不 能从作品的生成主体和接受客体的角度来探究$错"原文是#笔者认为"能否赋予人工智能生 成文本以文学作品的地位"不能仅仅看作品的生成主体和接受客体$%' 项张冠李戴"原文是 #尤尔将艾略特的诗歌和计算机诗歌进行比较$&
江西文人故事50字
江西文人故事50字1、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曾巩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
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
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
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了解曾氏家教家风
了解曾氏家教家风曾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正宗传人,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其孝道、修身等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至今仍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了解曾氏家教家风曾子简介: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孔子著名弟子,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在儒家"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传承链条中,单子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被后世尊为"宗圣”。
曾氏家族介绍:曾子育有三子,曾元、曾申、曾华,三人学习曾子修养,不负庭训,皆成为先秦时期的杰出人才。
曾元,仕鲁,任兵司马;曾华,仕齐,为大夫;曾申,学《诗》,推儒学。
从曾子一直到十五代前,曾氏世居嘉祥南武城。
由于有着良好的家教传统,其后代成才颇多,仕宦不断。
曾子十五代孙曾据,身处西汉末年,率一千余族人渡江南下,隐居庐陵吉阳,即今江西吉水。
因此,曾据被称为曾氏南迁之祖。
南迁之后,曾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分衍各地。
曾氏族人秉承曾子修身家风,相接于仕途,宦游日繁,人文鼎盛,盛况空前。
曾子四十一代孙曾致尧,是北宋开国后南丰曾氏第一个进士及第的人。
曾致尧为宦一生,遵循母教,以清贫自守。
当曾致尧迁光禄寺丞、监越州酒税后,回乡看望母亲,他的母亲置酒园中,亲族乡邻看到曾致尧衣冠破旧、仆马瘦弱,都议论纷纷。
但是曾致尧的母亲却非常欣慰,说:“贫而见我,是我荣也。
若黩货而归,贻吾忧矣。
”母亲的深明大义和谆谆教诲,对曾致尧影响颇深。
淳厚家风,福泽绵延。
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熏陶下,曾致尧的七个儿子,全都学有所成,登进士第。
曾致尧之孙曾巩,着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而且政绩斐然,始终做到“当官不与民争利”,被后世尊称为“南丰先生”。
南丰曾氏77年间,出了19位进士,可见家风家教之功。
曾子四十四代孙曾公亮由布衣至公相,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编纂《武经总要》,功勋卓着。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曾致尧(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曾致尧(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曾公讳致尧,抚州南丰人也。
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恃旧恩,多不法,吏莫敢近,公劾其状以闻。
太宗惊曰:“是敢治魏庠,可畏也!”卒.为公罢庠。
洛苑使杨允恭以言事见幸,无不听,事有下公,常厝不行。
允恭以诉,太宗遣使问公,公具言其不可。
公既绳其大而人所难者,至其小易,则务为宽简。
岁终,其课为最。
徙知寿州。
诸豪大商交结权贵,号为难治。
公居岁余诸豪敛手莫敢犯公法人亦莫见其以何术而然也。
公于寿尤有惠爱,既去,寿人遮留数日,以一骑从二卒逃去,过他州,寿人犹有追之者。
是时,李继捧以银、夏五州归朝廷,其弟继迁亡入碛中为寇。
太宗遽遣继捧往招之,至则诱其兄以阴.合,卒复图而囚之。
真宗初即位,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使听约束。
公独以谓继迁反复,不可予。
继迁已得五州,后二年,果叛,围灵武。
议者又欲予之,公益争以为不可。
言虽不从,真宗知.其材,将召以知制诰,而大臣有不可者,乃已。
王均伏诛,奉使安抚西川,误留诏书于家。
其副潘惟吉教公上言“渡吉柏江舟破亡之”以自解。
公曰:“为臣而欺其君,吾不能为也。
”乃上书自劾,释不问。
其后惟吉入见禁中,道蜀事,具言公所自劾者,真宗嗟叹久之。
继迁兵既久不解。
公曰:“西兵十万,皆属王超。
超材既不可专任,而兵多势重,非易可指麾。
若不得节度诸将,事必不集。
”真宗难其言。
公度言终不合,乃辞行...。
(选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材料二:曾致尧字正臣,抚州南丰人。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三迁著作佐郎、直史馆,出为两浙转运使。
尝上言:“去岁所部秋租,惟湖州一郡督纳及期,而苏、常、润三州悉有逋负,请各按赏罚。
”太宗以江、淮频年水灾,苏、常特甚,所言刻薄不可行,诏戒致尧毋扰。
致尧性刚率,好言事。
真宗即位,迁主客员外郎、判盐铁勾院。
张齐贤荐其材,任词职,命翰林试制诰,既而以與议未允而罢。
(选自《宋史·曾致尧传》,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王均伏诛,奉使安抚 西川,误留诏书于家。 其副潘惟岳教公上言 “渡吉柏江舟破亡 之”,以自解。公曰: “为臣而欺其君,吾 不能为也。”乃上书 自劾,释不问。其后 惟岳入见禁中,道蜀 事,具言公所自劾者, 真宗嗟叹久之。
王均被诛灭,曾致尧奉命安 抚西川,误把诏书遗留在家 里。他的副手潘惟岳让曾致 尧对皇帝说“过吉柏江时船 破丢失了诏书”,来自我解 脱。曾致尧说:“做臣子却 欺骗自己的君主,我不能这 样做。”于是上书弹劾自己, 朝廷放下此事没有过问。这 以后潘惟岳进入内宫觐见皇 帝,提起西川的事情,详细 介绍了曾致尧弹劾自己的情 况,真宗听后慨叹不已。
9.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事有下,公常厝不行 厝:放置 B.公既绳其大而人所难者 绳:纠正 C.若不得节度诸将,事必不集 集:集合 D.上疏论事,语斥大臣尤切 切:激烈
9.C(集:成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①允恭以诉,太宗遣使问公 B①具言公所自劾者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太子及宾客知 其事者 C①公度言终不合,乃辞行 D①超材既不可专任, 而兵多势重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 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 恃旧恩,多不法,吏 莫敢近。公劾其状以 闻,太宗惊曰:“是 敢治魏庠,可畏也!” 卒为公罢庠。洛苑使 杨允恭以言事见幸, 无不听,事有下,公 常厝不行。允恭以诉, 太宗遣使问公,公具 言其不可。公既绳其 大而人所难者,至其 小易,则务为宽简。
• 谏议大夫魏庠在苏州做知州,依 仗皇帝对他的恩宠,干了很多违 法的事情,官员们没有谁敢过问 这些事的。曾致尧弹劾他的罪状 让皇帝知道,太宗吃惊地说: “这人敢管魏庠,令人佩服!” 最终因为曾致尧罢免了魏庠。洛 苑使杨允恭凭借进谏受到皇帝的 宠幸,他的建议皇帝没有不听从 的,他提议的事情安排下来,曾 致尧常常搁置一边不去执行。杨 允恭把这事上告给皇帝,太宗派 人问曾致尧,曾致尧详细说了事 情不可执行的原因。曾致尧对那 些事关重大并且人们感到为难的 事情严加纠正,对那些小事,要 求就非常宽松。
• 这时,李继捧拿银、夏五个州归顺朝 是时,李继捧以银、夏 廷,他的弟弟李继迁逃进沙漠做了盗 五州归朝廷,其弟继迁 匪。宋太宗急忙派李继捧去招降他, 亡入碛中为寇。太宗遽 李继捧到了以后,李继迁就用假合作 遣继捧往招之,至则诱 诱骗他的哥哥,最终又达到了目的, 其兄以阴合,卒复图而 囚禁了李继捧。自陕地以西,又陷入 囚之。自陕以西,既苦 了兵祸之苦。宋真宗刚刚登上皇帝位, 兵矣。真宗初即位,益 更加想用恩惠使李继迁归顺,答应归 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 还他的地盘,让他听从朝廷的管理。 使听约束。公独以谓继 唯独曾致尧认为李继迁反覆无常,不 迁反覆,不可予。继迁 可归还土地。李继迁在得到五个州后, 已得五州,后二年,果 过了二年,果然反叛,包围了灵武。 叛,围灵武。议者又欲 议事的大臣又要把灵武给李继迁,曾 予之,公益争以为不可。 致尧更加争执,认为不可。他的话虽 言虽不从,真宗知其材, 然没有被听从,但真宗了解了他的才 将召以知制诰①,而大 能,打算征召他做知制诰,可是有大 臣有不可者,乃已,出 臣不同意,于是这事就算了,出任做 为京西转运使。 了京西转运使。
• 曾致尧被贬过了一年, 又做了户部员外郎, 泰州知州。上奏疏议 论国家事务,言语斥 责大臣特别激烈,当 时都不高兴,又调任 鄂州知州。后来在扬 州知州任上,因为失 误多支取了一个月的 俸禄,虽然自己曾主 动说明,还是被贬为 监江宁府酒税。因为 朝廷封禅的恩惠,多 次升官为户部郎中。 大中祥符五年五月某 日,死在官任上,享 年六十六岁。
• • 曾公,讳致尧,抚州南丰 人也。少知名江南。太平 兴国八年,举进士及第, 为符离主簿,累迁光禄寺 丞、监越州酒税。数上书 言事,太宗奇之,召拜著 作佐郎。使行视汴河漕运, 称旨,迁秘书丞,为两浙 转运使。
曾致尧,是抚州南丰人。 小时候在江南就很出名。 太平兴国八年,科举考试 中了进士,做了符离县的 主簿,后连续升官做光禄 寺丞、监管越州的酒税。 多次向朝廷书面提出自己 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宋太 宗看了感到很惊奇,征召 授于他著作佐郎的官职。 让他巡行视察汴河运输的 事宜,他做的非常合太宗 的心意。升职做了秘书丞, 又做了两浙转运使。
12.D(不是“因言辞过于激烈而触怒了皇上 ”,而是曾致尧不接受皇帝的赏赐,驳了皇帝 的面子。)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数上书言事,太宗奇之,召拜著作佐郎。(3分) (曾致尧)多次向朝廷书面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 宋太宗看了感到很惊奇,征召授予他著作佐郎的官职。 (2)诸豪敛手,莫敢犯法,人亦莫见其以何术而然也。 (3分) 那些富豪收手,没有谁敢触犯法律,人们也没看见他用什 么办法做到这样的。 (3)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使听约束。(4分) (宋真宗)更加想用恩惠使李继迁归顺,答应归还他的地 盘,让他听从朝廷的管理。
• 李继迁兵患已长时间不能解除,丞相张 继迁兵既久不解,丞相 齐贤掌管环、庆以西的军务,朝廷任命 ② 张齐贤经略 环、庆以西, 曾致尧凭判官的身份随从。曾致尧说: 署公判官以从。公曰: “西兵十万,都归王超指挥。王超的才 “西兵十万,皆属王超。 能不可让他独自一人担任要职,而且兵 超材既不可专任,而兵 力多势必导致权势过大,到那时就不容 多势重,非易可指麾。 易指挥了。如果不能调动指挥各位将领, 若不得节度诸将,事必 事情一定不会成功。”真宗对他的建议 不集。”真宗难其言, 感到很为难,下了诏书,也只是让陕西 为诏陕西听经略使得自 听从张齐贤的指挥,让张齐贤能自己调 发兵而已。公度言终不 动军队罢了。曾致尧考虑到自己的建议 合,乃辞行。会召赐金 最终不会被采纳,于是就告辞出发了。 ③ 紫 ,公谢曰:“臣尝言 恰逢朝廷对众高官进行赏赐,曾致尧拒 丞相某,事未效,不敢 绝说:“我曾为某丞相进言,但事情没 受赐。”由是贬黄州团 有凑效,不敢接受赏赐。”因此被贬为 练副使。公已贬,而王 黄州团练副使。曾致尧被贬后,不久王 超兵败,继迁破清远军, 超兵败,李继迁攻破清远军,朝廷最终 朝廷卒亦弃灵州。 也只好放弃灵州。
11.C(②表现曾致尧有惠政,深得民心; ③表现曾致尧有远见卓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议大夫魏庠在苏州任上,多有不法行为,别人不敢 言,曾致尧则进行弹劾,受到宋太宗的肯定,魏庠最终被 罢了官。 B.曾致尧在寿州担任知州期间,颇有政声,离任时,百 姓再三挽留,几天不能成行,最后只能单骑带二卒,逃离 了寿州。 C.曾致尧在奉命安抚西川时,误把诏书忘在家里,他不 肯编谎话为自己解脱,而是上 书 弹劾自己的过错,宋真宗知情后感叹不已。 D.在对待李继迁的问题上,曾致尧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 却因言辞过于激烈而触怒了 皇上,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 岁终,其课为最, 徙知寿州。寿近京 师,诸豪大商交结 权贵,号为难治。 公居岁余,诸豪敛 手,莫敢犯法,人 亦莫见其以何术而 然也。公于寿尤有 惠爱,既去,寿人 遮留数日,以一骑 从二卒逃去,过他 州,寿人犹有追之 者。再迁主客员外、 判三司盐钱勾院。
• 年终,他的考评是最好的, 调任寿州做知州。寿州离京 师很近,那些富豪大商与权 贵结交,以难管著称。曾致 尧在寿州过了一年多,那些 富豪缩手,没有谁敢触犯法 律,人们也没看见他用什么 办法做到这样的。曾致尧对 寿州特别有惠政和爱心,离 任时,寿州百姓拦阻挽留好 几天,最后他一人骑马,带 着两个兵卒逃离,路过别的 州县,寿州人还有追赶他的。 又升职做主客员外、三司盐 钱勾院通判。
• 公贬逾年,复为户部员外郎, 知泰州。上疏论事,语斥大臣 尤切,当时皆不悦,又徙知鄂 州。坐知扬州误入添支俸多一 月,虽尝自言,犹贬监江宁府 酒税。用封禅恩,累迁户部郎 中。大中祥符五年五月某日, 卒于官,享年六十有六。 (选自《欧阳修文集》卷二十, 有删改)【注】(1)知制诰: 官名,北宋时朝廷的文字秘书。 (2)经略:①筹划治理大略、 要略,②官名,掌管一路或数 路军、政事务。(3)金紫: 唐宋的官服和佩饰,指“金印 紫绶 ”,借指高官显爵。王 均(?-1000)北宋川峡士兵 起义领袖。 娆雪语文网
10.A(A项,①②均为介词,把。B项,①代词, 指“……的情况”;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 项,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折,可是,却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曾致尧性格刚直 的一组是C ①公劾其状以闻 ②既去,寿人遮留数日 ③后二年,果 叛 ④为臣而欺其君,吾不能为也 ⑤事未效,不敢受 赐 ⑥语斥大臣尤切,当时皆不悦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