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夕可死”的社会逻辑——论刘慈欣的小说《朝闻道》
读刘慈欣《朝闻道》有感
读刘慈欣《朝闻道》有感真理,历来都为人们所向往。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就没有停止对真理的探索。
因为真理,无数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也是因为真理,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朝闻道》这篇小说中,一个个科学家面对真理的诱惑,不但可以抛家弃子,甚至不惜以生命作为交换,而这换来的,却是一个自己极想知道的问题答案和生命的最后十分钟。
一个个愿为真理付出的人类中的精英,在亲人憔悴的目光中,庄严地走上真理祭坛,当得知自己一心向往的答案后,兴奋地不知所措。
十分钟后,他们化成了一个个火球,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中。
他们因真理而献出生命,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似乎他们就是为真理而生,而真理就是为他们而存在。
《论语·里仁》中说到,“朝闻道,夕死可矣。
”简单地说,就是早晨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晚上就算死去,也值得了。
这是古代学者的最高境界,往深说,就是懂得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歌白尼为了捍卫日心说,被教会烧死在十字架上;鲍尔·海斯德为了研究出一种抗蛇毒药,将蛇毒注射到自己身上,忍受病痛和折磨,最终制出抗毒药,救治了很多生命……“朝闻道,夕死可矣”,有时中是一瞬间的事。
飞蛾扑火,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飞蛾向往光明,对它们来说,那就是真理。
当它们用尽全力向那闪耀着光芒的地方冲去时,却不知道那是死路一条,但它至少在那一刻不觉得黑暗,它至少享受了短暂的光明,有这些就是足够了。
飞蛾都能这样,那作为自然界最高等的生物——人来说呢?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他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究,使世界不断进步,让人类不再活在愚昧中。
他们是时代的引领者,是时代的先谴队员,他们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为人类点亮前行的灯光。
向这些英雄们致敬!写后小记:真理何尝不是一个个坟墓,埋葬一个又一个聪明绝顶的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选择了牺牲自己。
真理,祭坛,两者密不可分,前者令人向往,后者令人胆颤心惊,只有那些不怕风雨的弄潮儿,才能正视这一切,攀登上真理的高峰。
最新 “朝闻道,夕可死”的社会逻辑——论刘慈欣的小说《朝闻道》-精品
“朝闻道,夕可死”的社会逻辑——论刘慈欣的小说《朝闻道》在诸多思想家那里,人类社会的进程无疑是一种理性化的进程,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符合其自身目的的。
比如说,马克思提出的原理、等价交换和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等。
诸多基于逻辑、基于理性的观点被大众认可,也运用这些理论来观察、分析、研究我们所处的社会。
但是巴塔耶却是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人。
他并没有用一种自洽的、理性主义的某些观点,而是提出了一套与之想反的观点,看到了社会行为中的那些非理性行为。
耗费,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不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的“非生产性”消费。
“耗费”理论的提出,是站在一种整体的角度来反思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的。
这与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谋而合的。
本文将借助巴塔耶的“耗费”理论,来解读《朝闻道》。
巴塔耶提出“耗费”理论的过程中,仔细考察了人类历史上的诸多行为,他发现许多行为都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消费,例如奢华、祭祀、竞赛、等,其中,当他谈到祭祀时,提到其本质上就是一种耗费,在人类原始时期,祭祀所用的人和动物的鲜血,既是神圣的也是无用的,而且其神圣性来源于其功能的缺失,也就是一种无用性。
在原始部落中,他研究分析了阿兹特克人对太阳神的崇拜,其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建造了金字塔,在金字塔封顶时他们会用活人献祭,这样的献祭是一种耗费,这种耗费就是要把剩余的能量耗尽,以此来维持系统的平衡,不至于像现代企业一样,通过不断地非耗费性的扩大再生产积聚大量的财富,从而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平衡。
《朝闻道》这篇小说,在三个维度上试图回应这样一种关于献祭的观点。
首先,那一批一批家、古生物学家、物家……无限盼望能够接近宇宙的真理,计算这种接近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尤其对社会是毫无积极价值的。
但他们为了这种终极真理,宁愿舍弃生命。
科学家为了自己的事业奉献一生,这样的叙事故事常常是被社会盛赞的,但是,赞扬的是他的奉献带来了该领域的突破和促进整个社会科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是他的牺牲。
「小说精读」刘慈欣:《朝闻道》
「小说精读」刘慈欣:《朝闻道》编者寄语刘慈欣经典科幻小说《朝闻道》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冷酷的冒险故事:人类建了一个超大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在即将启动它去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毁了加速器,他在告诉科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但却因为“知识密封准则”不能道出真相。
而科学家们想到“两全其美”的办法——用生命换取想知道的真理,于是排险者答应并修建“真理祭坛”,即使各国领导人以国家利益、人类命运相劝阻,这些科学家的亲人用生命挽留,这群科学家们都义无反顾,认为“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终目标和归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面对这生命与真理的抉择,面对生死的考验与灵魂的洗礼,鱼与熊掌,孰轻孰重?试问为探寻宇宙奥秘,你愿拿命去换吗?文本研读(注:>>>处为文章精析)朝闻道>>>化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早上听到了大道,就算晚上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这彰显的是“大道”的价值。
在此“道”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暗示科学家的选择——“为真理、为正义事业不惧代价”的主题思想。
刘慈欣前情介绍:男主人公是位未来世界的物理学家,名叫丁仪。
幻笔写作,借助人类已经建立了一台环绕地球一周的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物理学家们将实现上世纪最后的梦想“建立宇宙大统一模型”。
这个模型实际也象征着科学家们对于宇宙终极奥秘的寻求。
后来一位自称“排险者”的宇宙人到来并表示,加速器将做的实验,会给宇宙带来灾难,为了避免宇宙的毁灭,他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
但因为有“知识密封准则”,他并没有说出大一统模型的真相。
直到……“你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我,然后毁灭我。
”三天前,当排险者答应了丁仪的要求后,事情的发展令世界恐慌:在短短一天时间内,有几百人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这些要求用生命来换取真理的人,都是他们所在学科的刀锋,是科学界精英中的精英。
朝闻道刘慈欣读后感
朝闻道刘慈欣读后感《朝闻道》的整体风格独特而多变,每一个故事都犹如一颗世界的种子,在短短的篇幅内构建了一个完备的世界观。
而每一次的阅读,都能让人感受到刘慈欣的深邃思考和文学构思的力量。
以下将通过分析几个故事,来展示刘慈欣在《朝闻道》中所揭示的思想和文学魅力。
首先,我想聊一聊《朝闻道》这个篇名的由来。
《朝闻道》一词来自古代的《周易》一卦,“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为求学如吸墨之饮,一朝得之,使人能继续茁壮成长。
这也是这本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之一,即追求知识,不断成长和进化。
正如刘慈欣在书中的序言中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是朝向了一个方向,是有追求有目标的。
读书的时候追求延长生命,延长一天、一年,只希望这个人活得能长一点。
”在《朝闻道》中,刘慈欣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我们带入到了各种奇幻和科幻的世界。
例如在《朝闻道》这个短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被黑暗笼罩的世界,人类社会在科技的进步下却失去了互相关怀和温暖。
这个故事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展开,通过描写一名普通的工人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工友之间的关怀和帮助,再加上神秘的天象,刘慈欣巧妙地将这个小故事与整个世界的情感联系起来。
通过这个故事,刘慈欣告诉我们:当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怀。
而在《超新星纪事》这个中篇小说中,刘慈欣则展开了一个关于时间旅行和宇宙间隙的神秘冒险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通过一台时间机器进入了未来,见证了地球大陆升起的一颗新星。
在这个新星出现前的几年里,主人公和他的伙伴们通过探索、研究和寻找宇宙间隙,最终成功找到了新星的来源。
这个故事结构紧密、情节曲折,使人不禁读下去。
而在故事的背后,刘慈欣融入了对现代科技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他在书中通过类似于新星的意象,表达出对现代科技可能带来的危机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除此之外,《朝闻道》中还有一些篇幅较短但思想深度却不容忽视的作品。
例如《成佛偈》这个短篇中,刘慈欣通过描述一个科学家与一个僧侣的对话来探讨“成佛”的意义。
刘慈欣的《朝闻道》读书笔记
刘慈欣的《朝闻道》读书笔记宇宙的意义是什么源于刘慈欣(朝闻道)小说里霍金的“意义”是人类的概念,或者说是智慧生物的概念,因为思考是智慧生物的标志,宇宙就是无意义的。
从无意义到产生意义就是生命的本质。
如何评价刘慈欣的《朝闻道》一种哲学是靠而已。
感慨一下刘慈欣的想象力,反正我不认同,却没有办法反驳他。
(这就是我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啊)朝闻道的内容简介著名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以“朝闻道”为题,在著名杂志《科幻世界》的2002年1月号上发表过一篇科幻小说,在科幻迷们中拥有巨大的反响。
《朝闻道》讲述的是来这样一个故事: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并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在告诉科自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后却因为“知知识密封准则”没有说出大一统模型的真相于是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他们,然后毁灭他们排险者答应了并且在戈壁滩上制造了一个“真理祭坛”,科道学家们在上面得到自己要知道的真理,然后就被毁灭…朝闻道刘慈欣中心思想是什么你好他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一个人早上能达成了一直坚持的理想。
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中心思想:人要为了自己的理想(仁政)奋斗《朝闻道集》读后感[《朝闻道集》读后感]《朝闻道集》读后感指导思想之我见阮耀钟我最近读了周有光老先生写的《朝闻道集》,感慨万千,《朝闻道集》读后感。
因为我的语文只有高中水平,不,有许多已还给老师,现在的实际水平已不到高中,我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慨。
因此我先转载了闵良臣先生的六篇读后感。
闵良臣先生的六篇读后感写得很好,照理我己无话可说,但总觉得还是应该说几句。
我读了周老先生的《朝闻道集》,第一个感觉这是一本讲真话的书,周有光老先生现年106岁,健在。
2009年104岁的周老先生还在写文章,“华夏文化的复兴”和“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就是周老先生104岁时写的。
刘慈欣 朝闻道 读后感
《朝闻道》是刘慈欣的一部科幻短篇小说,它探讨了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追求以及知识和真理的本质。
在这部小说中,刘慈欣通过一个奇特的时间旅行者群体,展示了人类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
这个群体可以穿越时间,但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而且不能改变过去。
通过这个设定,刘慈欣对人类的历史和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在小说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当时间旅行者们面对一个可以揭示宇宙奥秘的“排险者”时,他们却发现这个排险者只能给出两个选择:要么保留宇宙的安全和稳定,但人类将永远无法知道宇宙的真相;要么揭示宇宙的真相,但宇宙将因此变得不稳定并可能毁灭。
这个场景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的代价和责任。
此外,刘慈欣在小说中也探讨了科学和信仰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科学和信仰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
科学可以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而信仰则可以给予人们精神寄托和意义。
在小说中,一些角色通过信仰来面对宇宙的真相和人类的命运,这让我对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的来说,《朝闻道》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的科幻小说,它让我对人类的认知、追求和信仰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同时,刘慈欣的科幻想象力和文笔也让我深深地折服。
刘慈欣对朝闻道的理解
刘慈欣对朝闻道的理解
每一位科幻作家,在书中所写的书中,往往都会写出一些看似天方夜谭的未来可能。
刘慈欣就是其中的翘楚,他的作品《朝闻道》也不例外。
在这部作品中,他在形象的、通俗的、激动人心的方式下,展示了未来的可能性——人类如何和外太空的宇宙接触,并进而改变未来的郁悒。
对于刘慈欣而言,《朝闻道》系列书籍超越了机械的宇宙飞船和未来社会,而是在由一个可爱的大手伸向一个未知的宇宙时所表达的一种恳切的思维和追求。
通过书中的一系列冒险,我们探讨未来的可能性,了解更多的新技术,让普通人也能够拥有超越紧紧缚的空间技术,进而进行新的宇宙探索。
因此,《朝闻道》的意义不仅在于探讨未来,而且在于告诉我们,未来象征着想象力,只有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思考,一定的中庸之道,即使是在最深黑的深渊,也能拨云见日。
最后,《朝闻道》既是提醒,也是挑战,它提醒我们要坚信,未来有太多可能性,所以要抓住机会,勇于担当责任;同时它也挑战着我们,要不断研究未来的科技,进而服务于世界的未来。
总而言之,刘慈欣《朝闻道》这一系列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力和未来希望,它既展示了未来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也让我们开拓未来,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
朝闻道 刘慈欣读后感
朝闻道刘慈欣读后感《朝闻道》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天宫,地球已经成为一片荒凉的废墟,人类被迫逃离地球去太空居住。
天宫成为了人类生存的最后一线希望。
小说以一个叫陈遥远的先天失明的青年为主人公,通过他的视角,展示了科技在人类社会中的力量和意义。
在天宫中,陈遥远担任着信息中心的工作,他通过超前的技术和智慧,成为了解开未知秘密的关键人物。
小说的开篇便给予读者强烈的冲击,通过对地球的荒芜描绘,刘慈欣将人类社会交付给科技的未来表现得非常逼真。
他通过描绘人类在太空中的生活,展示了高科技时代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挑战。
人类社会在科技的引领下,变得高度发达和智慧,但也因此面临着人类本质的困境和挑战。
在故事的发展中,陈遥远得知了天宫并非人类第一次太空居住的地方,而是早在地球毁灭之前,发达文明的人类就已经拥有了如天宫这样的生活环境。
通过遥远的人文传承和承担着解救人类的重任,陈遥远所体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令人惊叹。
小说中的陈遥远和其他角色一样,都是复杂且充满人性的。
他们有欢笑和悲伤,有迷茫和无畏。
刘慈欣通过对小说形象的描绘,将科技与人性进行了巧妙而深刻的结合,使得小说的世界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
《朝闻道》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它所涉及的思考和探索是所有读者都可以获得的。
小说中探讨的科技与人类的命运问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逐渐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但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需要反思科技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与科技共存。
刘慈欣通过对科技和人类命运的描绘,激发了我对科技发展和未来社会的思考。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科技的进步?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应该如何平衡?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朝闻道》还向我们展示了刘慈欣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小说中的人物在面临困难和危机时,不仅仅是依靠科技解决问题,更多的是通过对内心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追问来寻求答案。
朝闻道刘慈欣阅读理解
朝闻道刘慈欣阅读理解《朝闻道》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被称为“道客”的神秘组织,通过探索宇宙中的“道”,寻找人类繁荣的未来。
读完这篇小说,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人类的前途命运以及科技与道德之间的纠葛。
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的一个夜晚,全球范围内的人都在聚会中翘首以盼,希望亲眼见证“朝闻道”的奇迹。
而我作为读者,也充满了好奇心,想要了解这个神秘的“道客”组织以及他们面对的道德困境。
故事中的“道客”组织凭借先进的科技手段探索宇宙,寻找宇宙中的“道”。
他们着迷于科学,相信科学能够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可能。
然而,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也十分巨大。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战胜艰巨的科学难题,还需要面对伦理道德的考验。
在小说中,道客们发现了一个“超时空映照”装置,通过这个装置,他们可以窥探到过去某一刻的景象。
这让道客们陷入了一个道德的困境。
因为在窥探过去的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个过去。
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探索过去,发现对人类发展有利的信息,以此指引人类的未来。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道客们发现,即使是一丝微小的影响,也可能导致未来的截然不同。
他们纠结于是否应该介入过去,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去改变未来。
这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争论,使我也感到思绪万千。
故事中的主角道顶私自操作了“超时空映照”装置,并改变了宇宙的未来。
他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幸福,却也导致了社会道德的堕落。
这让我深思,道德是否能被科技所取代?人类的前途命运是否应该由科技来决定?在现实世界,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改变,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伦理是人类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它不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消失,而是需要适应科技进步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只有在道德的约束下才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福祉。
回到小说中,“道客”组织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他们决定尊重宇宙的自然规律,不再介入过去。
这给我启示,科技发展虽然重要,但不应该超越人类的本性,也不能背离伦理道德的原则。
朝闻道刘慈欣阅读理解
朝闻道之深入解读朝闻道刘慈欣阅读理解《朝闻道》是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通过对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过程的描绘,展现了科学探索的道德困境、人性的矛盾与复杂性、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等方面。
本文将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
一、科学探索的道德困境在《朝闻道》中,科学家们为了追求宇宙的真理,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违反了道德原则。
其中最突出的是文洁为了得到更高清度的图像而私自贩卖机密,但最后发现其原本的照片在自己从未看过的别人的影集中。
这反映了科学探索中面临的道德困境,即在追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牺牲他人的利益或违反道德原则。
二、人性的矛盾与复杂性在《朝闻道》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人性的矛盾与复杂性。
文洁是一个为了科学事业不惜一切代价的科学家,但她在生活中却陷入了情感困境。
这些矛盾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即人在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物时,往往会忽略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求。
三、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在《朝闻道》中,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科学家们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进行科学实验,这使得他们在时间与空间上产生了相对性。
这种相对性使得科学家们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对同一事物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科学探索和发现。
四、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朝闻道》中,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得到了深入的探讨。
科学家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仅关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也关注整个人类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这种关注使得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的未来和命运,从而更加努力地探索科学知识。
五、科学进步的哲学思考在《朝闻道》中,作者通过描绘科学家们的探索过程,对科学进步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
这种思考不仅关注科学的本质和目的,也关注人类在科学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种思考使得作者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的未来和命运,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索科学知识。
六、知识的力量与责任在《朝闻道》中,知识的力量与责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科学家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但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朝闻道刘慈欣阅读理解
朝闻道刘慈欣阅读理解摘要:1.刘慈欣简介2.《朝闻道》的创作背景和意义3.阅读《朝闻道》的感受和理解4.《朝闻道》的启示和价值正文:1.刘慈欣简介刘慈欣,原名刘锐,1963 年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科幻作家。
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和想象力,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代表人物。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涉及多个领域,如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等,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文学性。
2.《朝闻道》的创作背景和意义《朝闻道》是刘慈欣的一部科幻小说,该作品讲述了一位科学家通过一种名为“朝闻道”的设备,实现了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
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我国在科学研究和发展方面的不断努力和进步,展现了我国科学家为探索宇宙奥秘而付出的辛勤努力。
3.阅读《朝闻道》的感受和理解阅读《朝闻道》,首先被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力所吸引。
刘慈欣通过描绘“朝闻道”这一设备,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和未知的宇宙世界。
同时,作品中对科学家的刻画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为追求真理和探索未知,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朝闻道》所传达的科学精神。
这种精神表现为科学家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严谨和勤奋。
这种精神不仅值得科学家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追求。
4.《朝闻道》的启示和价值《朝闻道》作为一部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品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只有不断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朝闻道》还让我们意识到,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科学家们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
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只有不断追求,才能不断进步。
总之,《朝闻道》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科学精神的作品,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科幻文学的魅力,还能领略到科学家们为追求真理和探索未知所付出的努力。
朝闻道夕死可矣读后感
朝闻道夕死可矣读后感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一篇讽刺小说,作者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在故事中,主人公生活在一个虚伪、贫穷、无法相信的社会中。
他的亲戚朋友都没有真心对待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而主人公自己也是一个自私、懒惰、没有原则的人。
他通过欺骗、欺压他人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无论是偷盗还是抢劫,他都不择手段。
最终,由于他自己的行为,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原谅了他并对他心生感激。
这个故事让人感到愤怒和懊悔。
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却折射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虚伪和利益驱使的世界中,这种世界会促使人们不择手段地追逐利益,不关心他人的感受。
而作为我们中的一员,我们也时常被这种环境所影响,我们也时常会去欺骗和欺压他人。
通过阅读《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可以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意识到,虚伪和利益驱使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东西。
我们应该追求真诚、善良和友善,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我们应该关心他人,帮助他们,而不是伤害他们。
总之,《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小说,它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提醒自己要追求真诚、善良和友善。
这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朝闻道》读后感想300字
《朝闻道》读后感想300字
《朝闻道》是一篇富有哲理和启示的文章,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向读者传达了追求真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文章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保持一颗谦卑和求知的心,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文章中提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渴求和对知识的敬畏。
作者认为,人生短暂,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无限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不仅能让个人的生命得到升华,还能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章中的人生哲理和启示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启发。
首先,我们要学会谦卑。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知道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断学习,追求更高的境界。
其次,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
时间是无情的,一去不复返。
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不断丰富自己。
最后,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
只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最终抵达真理的彼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践行“朝闻道”的精神: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管年龄多大,都要保持一颗求知的心。
2.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虚心接受批评和指导。
4.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知识的价值。
总之,《朝闻道》这篇文章让我们认识到,追求真理、不断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使命。
只有抱着朝闻道的心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闻道夕死, 《朝闻道》中的殉道者赏析—— — 以刘慈欣《朝闻道》为中心
闻道夕死,《朝闻道》中的殉道者赏析———以刘慈欣《朝闻道》为中心作者:阮梦迪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9期摘要:传统文学中“殉道者”形象自孔子在《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流传至今,而在科幻文学中如何塑造描摹这一人物形象呢?刘慈欣继续展示了他的“硬科幻”典型范式,在科学背景下塑造人物,勾勒出一个不同的“殉道者”形象,赞颂了人类的求知精神。
注重科学技术的描写,对于人性在危急时刻的刻画,吸收借鉴了包括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在内的西方科幻大家的经验与理论,融入中国科幻的本土特色,刘慈欣创作出不同寻常的科幻故事。
关键词:科幻刘慈欣殉道者科学技术“殉道者”这一形象类别自古至今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无论是主流文学,还是通俗文学中都占有一定比例,这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殉道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刘慈欣却以他特有的科幻思维点染这类形象,用他特有的科幻笔法勾勒生存与求知的两难选择。
《朝闻道》中充满了哲学意味和宗教意蕴,对于宇宙最深处真理的探寻,对于人类求知精神的礼赞,这些内涵丰富意味深长的内容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外壳之下,进行思维的碰撞与纠葛。
刘慈欣总是将人物放置在一个极端的环境下,在刀尖上舞蹈,他习惯于构建一个“末日灾难”的宏大图景,在非此即彼、你死我亡的选项中进行抉择,利用数目繁多的科学元素和细致的技术构造一个“最糟的宇宙”,以此来衬托一个“最好的地球”。
这是主流文学无法做到的,在严酷的环境中凸显人性,这种环境不是二维的,是三维甚至是四维的,环境越是宏大越是残酷越能彰显真理的可贵。
在《朝闻道》中刘慈欣创设了严酷的“知识密封准则”,排险者不能向人类传授超出地球现有文明水平的知识,要想获取真理,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面对真理,他们变身为狂热的宗教徒,在“朝圣”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在化为灰烬的那一瞬间,在宇宙光点的明灭间得到了救赎。
他们本可以享受充裕的物质、温暖的家庭,但他们却主动放弃了。
“道”的形而下义考——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例
“道”的形而下义考——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例
刘君莉
【期刊名称】《沧桑》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道"多被认为是道家或道教的核心范畴,其实它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
个重要哲学范畴,但是孔子所理解的道更多是一种形而下层面的伦理政治规范,他所
追求的道是以礼德为特征的理想社会。
本文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例,通过对何晏、朱熹、刘宝楠和杨伯峻历代注家的分析,最后揭示出"道"的形而下义,这也与韦政通对"道"的解读相互印证。
【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刘君莉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主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3.1
【相关文献】
1.读《同舟》,“朝闻道,夕死可矣” [J],
2.朝闻道,夕死可矣 [J],
3."朝闻道,夕可死"的社会逻辑r——论刘慈欣的小说《朝闻道》 [J], 周含
4.试析“朝闻道,夕死可矣”中“道”的哲学意涵 [J], 赵帅淇
5.试析“朝闻道,夕死可矣”中“道”的哲学意涵 [J], 赵帅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th)高.62.读刘慈欣《朝闻道》有感。
读刘慈欣《朝闻道》有感《朝闻道》塑造了一个对科学的迷恋远胜过人间亲情的科学狂人式的物理学家丁仪,他和与他类似的其他物理学家建造的用来探索更深层的物理定律的加速器因为将引发宇宙的真空衰变(对全宇宙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灾难),而被早已获知这一后果的外星文明中的“排险者”所摧毁。
“排险者”拒绝向地球文明透露宇宙大统一模型,引发了一位日本物理学家的哀叹:“在一个不可知的宇宙里,我的心脏懒得跳动了。
”最终,“排险者”满足了由丁仪提出、地球上其他的顶级学者响应的愿望——让他们了解现在还不知道的科学真理,然后把他们杀死。
科学家们来到他们将为真理献身的祭坛上,“排险者”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后,他们化作火球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霍金是最后一个提问者,他问排险者,“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排险者却回答不出了。
霍金最终没能得到答案,下了祭坛。
尾声中,丁仪的女儿长大,也对宇宙之美有着执着的追求。
她问天空,“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她又问母亲,“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全文在丁仪妻子迷茫地喃喃自语中结束。
在十之八九科幻小说都在反科学的情况下,刘慈欣借此文宣扬了科学主义,认为真理是可以超越一切的终极追求。
就如小说中的排险者所说的:“最后,当生存问题完全解决,当爱情因个体的异化和融和而消失,当艺术因过分的精致和晦涩而最终死亡,对宇宙终极美的追求便成为文明存在的惟一寄托……”一代一代科学工作者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的,不正是宇宙的终极?万物的真理?他们求的就是一个清醒。
完全了解了这个世界,或者完全了解了自己所沉迷的领域的清醒。
他们以这种追求为信仰,超脱一切。
故而,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种信仰之诚挚,即使亲人以死相逼亦不回头的坚定,令读者也动容。
(且假使追求真理超越一切。
)然而,霍金的一问,却使我有了别样的看法。
他问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此问一出,我便觉得前头的科学家们着实狭隘了些。
真理是追求不尽的,“道”外还有“道”。
今日求的这个“道”在明日或许便能解决,科学总是在不断进步。
《朝闻道》读书笔记1500字
《朝闻道》读书笔记1500字飞蛾逐火,亦不为失——读《朝闻道》有感提起这本书,你可能闻所未闻;但一说起它的作者,你便会了然于胸——刘慈欣,相信其代表“地球往事”三部曲已使他的名字人尽皆知。
但我想说的是,在《朝闻道》这样的短篇小说中,依然有令人震撼的科学想象与直击人心的社会现象存在,现在便与我一同走进它吧。
《朝闻道》取名于《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思是,先前知道了大道真理,之后即可从容赴死。
也许有些人会说,这些只不过是儒家思想中比较疯狂的一部分,但在《朝闻道》中,无数科学家竟真的以身践之。
不妨让我们来谈谈这本书的内容:本书以第三视角贯穿全文,以主人公丁仪为首的一一众科学家企图通过排险者得知真理,代价即是他们的生命。
然而在这些科学家仙逝多年之后,J仪的女儿依然从事了他父亲的职业。
那么再来说说这本书的背景: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大刘这样的深爱硬科学的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是“书呆子”,然而大刘却用他的笔,他的成就,打破这样的思想固式:“那些刚形成的星云逐渐聚合聚合成形丁仪看它有些眼熟,后来发现那是妻子的眼睛。
”这倒与北《回答》中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是5000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是最震撼人心的,其中- -件即是天上的星空,依此说法,那《朝闻道》即使是使我们仰望星空的力量。
在书的开头,丁仪曾携妻女在"爱因斯坦赤道”中作环球旅行,对于女儿“什么也没看见”的说法,丁仪却不以为然——“只有当你用想象力和数学把整个宇宙在手中捏成一个玩具,你才能看到真正的美”,他这么对女儿说。
正是这一席话,不仅对文文,对像我一样的成干.上万科幻读者,都是一次心灵震撼,一次思想的启迪。
再者,刘慈欣既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字里行间总少不了硬科幻的成分,无论是真空衰变,抑或是大统一模型,更甚于费尔玛猜想与哥德巴赫猜想,信手拈来,毫不违和。
每次读到,又是一次对科学之火的渴望。
读刘慈欣的《朝闻道》有感
读刘慈欣的《朝闻道》有感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标题起得太他妈好了,不仅切题还别有韵味,我先起立鼓掌三分钟。
好,坐下了。
这篇背景铺陈得很多,但都是为了让最后的“闻道而死”有理可循。
首先我是很佩服这种写作的,他一条一条说得头头是道,最后能够说服我“闻道而死”在这个故事里是有理的选择,是物理学家一定会这样地选择,甚至若我身在其中,我也愿意为了追索那个秘密而献出生命。
讲到这就忍不住讲一点题外话。
现在很多文字都做不到“说服”,包括我,都铺垫不出某种展开为什么是必然的,因此令人觉得牵强。
刘的文字就特别在乎这种说服的过程,一定要让你一步一步意识到,非这么选择不可,非这么发展不可。
这种文字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不会让人爽完之后意识到逻辑错误而觉得尴尬,反而越回味越觉得他说得对。
这是很强大的同化力量。
物理学家们的选择受三方势力影响:排险者提供的“答案”,zf 的施压,家人的求情。
先是排险者提供了足够的诱惑作为动力,然后他们真的能够无视施压和求情,他们连生命都愿意付出,哪怕他们只能带着真理再活十分钟。
原因也很值得品味:“科学研究就是拿着公款满足我们变态的私欲,现在终于有人相信这一点了。
”“女儿,你最想去的就是那个动物园,而摆在爸爸面前的是一个极大的动物园,爸爸真的很想去,错过这一次就没有以后了。
”真是有理有据啊,这换了我也得这么干啊!最令人惊喜的一点,还是霍金的出场。
我没想到会来个真正存在的人出场,而且还放在最后一个。
他也愿意闻道而死,但他好像一开始就不打算死;他并不和其他物理学家一样好奇宇宙的秘密,仿佛他早就知道了那个秘密一般。
但霍金带来的,是一个更加终极的问题。
这可真的是惊喜!前半部分作者一直把排险者塑造得几乎全知全能,人类仿佛只能跪拜在他脚下,而在此刻,霍金的出现忽然使得人类与他平等了起来。
不对,是霍金使得更高维度的排险者“降格”成了人类。
即使是更高维度的生命体,即使他们近似于全知全能,可生命怎么可能没有疑惑呢?霍金像一把刀直接戳中了排险者,使他降格为人,拥有与人类相同的疑惑。
朝闻道故事梗概25字
朝闻道故事梗概25字
朝闻道,夕可死。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味着明白了道理,人生便有了方向,即便面临生死,亦无憾。
这是一个关于追求真理、探索人生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年轻的士人,在一次远游途中,意外听闻了一位道士的智慧。
他被道士从容恬静的气质所吸引,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主人公跟随道士学习,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主人公与道士一同面对生死考验。
在一次山洪暴发中,道士为救主人公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主人公在悲痛之中,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可贵,以及道士所传授的道理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故事的结局是主人公继承了道士的遗志,传播道义,让更多的人受益。
他的人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即使面临困境,也能坚定前行。
这不仅是对主人公的历练,也是对读者的启示。
朝闻道,故事虽短,却寓意深远。
它告诉我们,认识了真理,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遵循道义,才能无愧于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刘 慈欣 ; 《 朝闻道 》
中 图分 类 号 :I 2 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7 ) 0 1 — 0 2 5 6 — 0 2
在 诸 多 思想 家 那 里 ,人 类 社 会 的进 程 无 疑是 一 种 理 而 不是 他 的牺 牲 。例 如 ,居 里 夫 人在 化 学 领域 做 出 了杰 性 化 的 进程 ,人类 的许 多 行 为都 是 符 合其 自身 目的 的 。 出 贡献 , 最 后 因为长 期接 触放 射 性射 线而 患 白血病 死亡 。 比如 说 ,马 克 思提 出 的经 济学 原 理 、等价 交 换 和 生产 与 但 是小 说 中的 科学 家 是 不符 合 这 样 的叙 事 逻 辑 的 ,因为 消费 的辩证 关 系等 。诸 多 基 于 逻辑 、基 于理 性 的观 点被 他 们 的牺 牲 没 有 换来 相 应 的 社会 价 值 。各 国的 总统 都 来 大众 认 可 ,也 运 用 这些 理 论 来 观 察 、分 析 、研 究 我们 所 了 ,试 图 阻止 、劝 说 这 些一 意孤 行 的科 学家 。但是 站 在 处 的社 会 。但 是 巴塔 耶却 是 一 个反 其 道 而行 之 的人 。他 理 性 的 角度 ,为 了社 会 生 产 功用 的劝 说 都是 没 有 用 的 。
第 三 ,从 整 个 时 间 、空 间存 在 的宏 观 角度 上来 讲 ,
始 时期 ,祭 祀 所用 的人 和 动物 的鲜 血 ,既是 神圣 的也 是 不 单单 是 巴塔 耶说 的人 类社 会 中存 在这 样 一 种无 理 性 的 无 用 的 ,而 且 其神 圣 性 来 源 于其 功 能 的 缺失 ,也 就是 一 消 费 ,在 刘 慈欣 看来 ,其实 整 个 宇 宙 、所 有 的智 慧 生 命 种 无用 性 。在 原始 部 落 中 ,他 研 究分 析 了阿 兹 特克 人 对 都 被 这样 一 种 献 祭 的想 法 驱 动着 。为 了获 得 终极 真 理 不 太 阳神 的崇拜 ,其拥 有 高度发 达 的文 明 , 建造 了金 字 塔 , 顾 一切 , 不 顾 自身 、 不顾 所 生存 的整个 宇 宙灭 亡 的后果 。 在 金字 塔 封 顶 时他 们 会 用 活人 献 祭 ,这样 的献 祭是 一 种 而 且所 有 的智 慧 文 明都 是 如 此 ,小说 中写 到 的 星云 文 明 耗 费 ,这 种 耗 费就 是 要 把 剩余 的能 量 耗尽 , 以此来 维 持 就 是 这样 灭 亡 的 ,而 这 是他 们 自愿 的 。这 整个 星云 文 明 系 统 的 平衡 ,不 至 于像 现 代企 业 一 样 ,通 过 不 断 地 非耗 何 尝 又不 是 一 种 献祭 ? 在 这个 层 面 上还 隐含 了一个 可 怕 费 性 的 扩大 再 生 产 积 聚大 量 的财 富 ,从 而破 坏 了整个 社 的观 点 ,虽 然 这个 观 点 表 面 上被 认 可 了 ,但 是从 未 被 人
某种 意义 上是 不谋 而合 的。本 文将 借 助 巴塔 耶 的 “ 耗费” Leabharlann 理论 ,来 解读 《 朝 闻道 》。
宇宙 这个 系统 的平 衡 , 从 而保 证这 个 系统不 再重 蹈覆 辙 ,
再 次遭 受 湮 灭 的命 运 。宇 宙 排 险员 就 像 是 原始 部 落 的 巫
巴塔 耶 提 出 “ 耗 费 ”理 论 的 过程 中 ,仔 细考 察 了人 师 、 祭师。 他 建 造 的真理 祭坛 显然 就是 现代 人 的 “ 金字 塔 ” ,
个人 一旦实现 了自己的终极 目的,生命就 没有 意义 了,就 可 以死去 了。在 刘慈欣 的短篇 小说 《 朝 闻道 》里 ,便
写 了这样 一群知识分 子 ,在 宇宙排 险员到来后 ,愿 意 以死换取 自己研 究领域 的终极真理 。小 说似乎是在 叩 问人 生 的 目的,和宇 宙、世界 的 目的,这 与讨论物 的意义和人类 生存 方式 的 “ 耗 费”理论 ,在某种 程度上 ,是 可 以相互
类 历史 上 的诸 多行 为 ,他 发 现 许 多行 为都 是 一 种非 生 产 而终 极真 理就 是 现代 被献 祭 的 “ 太 阳神 ” 。 这 种对 应关 系 , 性 的 消 费 ,例 如 奢华 、祭 祀 、竞 赛 、艺术 等 ,其 中 ,当 在某 种程 度上 是合 适 的 。
他谈 到祭 祀 时 ,提 到 其 本 质上 就 是 一 种耗 费 ,在人 类 原
目的的 “ 非生 产性 ” 消费 。
其 次 ,站 在 宇宙 的高 度 ,宇 宙 排 险 员用 这 些 地球 上 高精 尖 的 科 学家 向终 极 真理 献 祭 ,让 他 们 死亡 ,是对 当
“ 耗 费 ”理论 的提 m ,是 站在 一 种 整体 的角 度 来 反 时科 技 有 生力 量 的耗 尽 ,而 这 种耗 尽 又 不带 任 何 为 了促 思社 会 现 象 、社 会 行 为 的 。这 与刘 慈欣 的科 幻小 说 ,在 进 宇 宙 或 者人 类 进 步 的 目的 ,其 唯 一 想 法 就是 为 了维 持
并 没 有 用 一种 自洽 的 、理 性 主 义 的某 些 观 点 ,而 是 提 出
巴塔 耶认 为 的献 祭就 是 一 种 对社 会 过 剩 能源 的无 功用 性
了一 套 与 之想 反 的观 点 ,看 到 了社 会 行 为 中 的那 些 非理 目的 的 消 耗 。 性行 为 。耗 费 ,简 而 言之 ,就是 一 种 不 以扩 大再 生 产 为
《 戏剧之家 》 2 0 1 7 年第 O 1 c 上) 期
第2 4 1 期
‘ ‘ 朝 闻道 ,夕可死” 的社会逻辑
论刘慈欣 的小说 《 朝闻道 》
周 含
( 海 南大 学 人 文传 播 学 院 ,海南 海 口 5 7 0 2 2 8)
【 摘
一
要 】“ 朝 闻道 ,夕可死。”这是 中国的一句谚 语 ,原话 出 自 《 论语 ・ 里仁 》。现在通俗 的理解 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