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气温及气温特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中国气温特征及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中国气温特征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dd1e9cbdaef5ef7ba0d3c7f.png)
20.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
月均温(℃)等值线图,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
的主要原因是:
B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影响等温线分布特征的因素
①纬度因素:全球等温线分布图上,数值从低纬度 向高纬度递减。 ②海陆因素:纬度相当的地区,深居内陆则夏季向 高纬度弯曲,冬季向低纬度弯曲。 ③地形因素:纬度相当的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 低。 ④洋流因素: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等温线 向高纬度弯曲,寒流降温减湿,等温线向低纬度弯 曲。 ⑤下垫面状况:裸地、森林、沙漠、湖泊等,及城 市热岛效应影响。
(1)利用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 受太阳辐射因素影响,无论1月、7
月,北半球气温总体趋势由南向北 递减,南半球由北向南递减。
(2)判读海陆位置: (3)判断月份、季节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
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 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 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 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 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 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青藏高原以东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热带 >8000
滇、粤、台的南 部和海南省
一年三熟
高原气候区 <2000 青藏高原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
一年一熟
作物
早熟春小麦、 大麦、马铃薯 春小麦、玉米、 大豆、谷子 冬小麦、玉米、 谷子、甘薯
水稻、油菜
水稻
青稞
3、我国温度带分布
习题2:
Q:为什么回归线以南的一些地区,应为热带,而实际上是亚 热带?
小结:
【地理】高考地理:中国气候类型及特征(看图更容易)

【地理】高考地理:中国气候类型及特征(看图更容易)一、气候(一)冬季气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①南暖北寒②南北温差大:漠河一月均温约–30℃.西沙群岛一月均温约22.9℃.南北温差50℃上.(2)影响因素①纬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
②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加剧寒冷。
(二)夏季气温(1)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青藏高原相对低温其它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影响因素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北方虽然比南方小.但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
(三)我国的温度带二、降水(一)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二)降水的时间分布①季节变化: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少雨。
②年际变化: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最大。
(三)降水的时空分布取决于季风活动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与季风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东南地区距海近,受东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西北地区距海远,受东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夏季风的强弱,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
都决定了降雨量的长短,以及降雨量的多少。
此外,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也对降雨量分布有一定影响。
(四)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旱地区,干旱地区。
三、我国气候(一)我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二)影响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
东部较湿润雨热同期,便于农作物,树木,牧草生长。
夏季南北温差小,喜温作物(如水稻)可在我国较高纬度东北地区种植。
(三)气象灾害1、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
严寒、大风、霜冻。
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2、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气旋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3、旱涝灾害:我国的旱涝灾害与当年夏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迅速北移,长时间滞留在北方,造成北涝南旱,反之,则南涝北旱。
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及特征

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及特征
2021-03-06
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
高原高山气候:冬季严寒夏日清凉降水分布不均。
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及特征
国国土辽阔,从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几种
不同的气候带。
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约占70.5%,并拥有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高寒区。
南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和云南南部各地,全年无冬,四季高温多雨。
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
北部的黑龙江等地区,冬季严寒多雪。
广大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东冷夏热,气温变化显著。
西南部的高山峡谷地区,依海拔高度的上升,呈现出从湿热到高寒的多种不同气候。
此外,中国还有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具体气候。
中国气候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其基本特点。
主要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一、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
二、降水分布很不均匀。
主要表现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比差为40:1。
在季节分配上,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且年际变化很大。
三、冬夏风向更替十分明显。
冬季的冷空气来自高纬度大陆区,多为偏北风,寒冷干燥。
夏季的风主要来自海洋,多为偏南风,湿润温暖。
第4节 中国的气候

最高温
成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5)地形:背风坡,易形成焚风效应而增温 32℃
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昼长、天气) (2)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大气环流:冬季风、夏季风、副高等 (4)地形:海拔;迎(背)风坡;阳(阴)坡 (5)下垫面性质:裸地、绿地、植被、水面 (6)洋流:暖流、寒流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绿地公园;植树造林
例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 分表示雨带)
1、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 A. ③①④②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B) A
D. ③①②④
2、当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 雨带位置示意为图(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季节分配、年际变化)
特 点: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漠河
最低温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白昼短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白昼长
南海诸岛
最高温
(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 点: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外)
24℃
吐鲁番 地形:海拔高,气温低
(1)太阳辐射: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8℃ (1)虽然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白昼 ( 2)地形: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因 16℃ 时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 (3)下垫面性质:多沙漠,地面吸热增温快 (4)海陆性质:深居内陆,夏季增温快 最低温
B
(三)我国的温度带划分
(2 1)温度带的划分 )活动积温:≥10 (依据热量) ℃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寒温带
(≥10℃的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1600℃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都是什么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都是什么
世界上有13中气候类型,那什幺中国的气候类型是其中的哪几个,都分布在哪些省市,他们的特征又是什幺呢,本文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中国
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
1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1、热带季风气候。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
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1600-- 34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8℃、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但超过25℃的已很少见。
4、温带大陆性气候。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
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5、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青藏高原及一些高山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
气温日较差大而
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中考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特征

中考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特征中国气候特征成因气候类型冬、夏气温特征及成因温度带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干湿地区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温度带〔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成因:①纬度因素;中国位于北半球,越往北太阳辐射角越小,辐射越弱。
冬季越往北白昼〔日照〕时间越短,所以北方温度越低;②冬季风因素: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冬季时特别寒冷。
〔2〕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
成因:夏季虽然越往北太阳辐射角越小,辐射越弱。
越往北白昼〔日照〕时间越长,累积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多,所以北方的夏季温度也较高。
〔3〕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及成因〔1〕降水地区分布规律:降水地区差异大,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降水时间分布规律:中国降水的时间分配很不均匀。
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年际变化大。
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最少的地区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中国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中国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成因〔1〕中国主要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2〕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4、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1〕多特殊天气寒潮:时间:冬半年,影响:寒潮南下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梅雨:时间:夏初,范围:江淮流域。
台风:时间:5-10月,影响: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台风登陆后,带来得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沙尘暴:时间:春季,范围:北方时间:夏初,范围:江淮流域。
地区。
〔2〕多旱涝灾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的自然灾害。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3.中国的气候

• 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的 湟水谷地。它们相对青藏高原的其他地区来说,主要有海拔较低, 热量相对充足,气候更为优越;地势更为平坦;土壤更为肥沃; 水源较为充足。
知识点一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
• 一、我国的气温分布及温度带 • 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 2.温度带与农业 • 二、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 • 1.降水的空间分布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中温带
温度带 分布范围
寒温带
黑龙江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
高原气候区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10℃ 积温(℃)
作物熟制
<1600
一年一熟, 林业为主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非季风区 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 明显的地区 ---- 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 不明显的地区 ---- 非季风区
大兴安岭 ---- 阴山 ---- 贺兰山 ---- 巴颜喀拉山 ---- 冈底斯山
• 补充: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既有来自太平洋的_东__南__季风、 也有来自印度洋的_西__南__季风。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中温带
温度带 分布范围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高原气候区
暖温带
≥10℃ 积温(℃)
4500~8000
亚热带 热带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表面上一定时期内的大气状态,由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湿度等因素组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气候特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国气候知识点。
一、我国气候带及特点1. 热带气候我国南海诸岛及台湾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高温多雨,夏天多热带季风影响,气温高,降雨充沛。
而冬季则多受到冬季季风影响,气温适中,降水较少。
2. 亚热带气候我国南部、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适宜的降水,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3. 温带气候我国东北部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春季风沙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中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4. 寒带气候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寒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夏季短而凉爽,冬季长而严寒,降雪丰富,冰雪天气较为明显。
5. 藏区高原气候我国西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平均气温较低,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冰雪覆盖。
二、我国气候的季风特点季风是指一定季节内,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
1. 东亚季风中国东部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大陆季风。
夏天冷暖空气交汇,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为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雨水,利于农作物生长。
冬季则受到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没有降水。
2. 南亚季风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南地区,夏季为南亚季风,冬季为逆季风。
夏季受孟加拉湾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降水,而冬季则由于印度次大陆的高压势力带来了干燥的天气。
3. 西风季风中国西北地区受西风季风的影响,夏季为西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气温高,降水充沛。
而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降水较少。
三、我国气候变化及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造成了重大影响,加剧了自然灾害,而我国的气候变化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中国的气候带与气象特征

中国的气候带与气象特征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多种气候带和丰富的气象特征。
这些气候带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中国各地的气候条件,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中国的气候带与气象特征展开论述。
一、东部沿海地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温暖,降水分布较为均匀,年均降水量较多。
同时,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气温变化较为稳定,且这一区域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风力较大。
二、西部内陆地区中国西部内陆地区主要属于大陆性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极端干燥和明显的季节变化。
这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且昼夜温差较大。
由于地处内陆,远离海洋,缺乏水源,降水量非常有限,加之高原地形的影响,使得这一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现象。
三、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气候类型主要以高原季风气候和山地季风气候为主。
这里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多,夏季雨势猛烈。
由于地形起伏,山脉纵横,气温和降水在短距离内出现明显的差异。
同时,气候湿润也为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条件,形成了丰富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四、华北地区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度变化较为明显。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同时,这一地区还常常受到来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气的影响,导致气温骤降,刮起大风。
五、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属于中国的沙漠区,气候干燥,年均降水量极低。
这里夏季炎热短暂,冬季寒冷漫长。
由于地处内陆,受到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影响,这一地区形成了干旱荒漠的特征,植被稀疏。
六、台湾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降水充沛。
这里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多雨。
受到海洋的调节,气候相对稳定,气温和降雨分布比较均匀。
综上所述,中国的气候带和气象特征多种多样,地域广阔的中国形成了丰富的气候景观。
了解和研究这些气候带和气候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天气、合理利用资源,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我国季风气候特点

考点名称:中国的气候,季风€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月。
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一线分布。
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月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温度带划分对比: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nI0弋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降水分布与时间对比€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为温润区。
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一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区域地理—中国气候

中国降水分布图
降水最少的地区
-托克逊(我国的 “旱极”—深 入大陆的内部)
我国的“雨极”
(位于迎风坡,所以降水多)
雅鲁藏布江 大拐弯处
印 度 洋
雨 极 火 烧 寮
太
平
洋
新疆吐尔孜麻扎土屋(屋顶平)
江南水乡 的斜顶屋
四、中国干湿地区划分
干旱地区 新疆、内蒙古高原 西部、青藏高原西 北,气候干旱,主要 为荒漠
印 度 洋
400mm
半干20旱0m地m 区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和 青藏高原大
部份气候较 干燥,主要 为草原
半湿润地区 800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
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气候较湿润,草原和太森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 D.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五、中国气候特征
一)复杂多样
西北部为干旱 半干旱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南部青藏 高原区为独 特的
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为 季风气 候
我
春小麦、大麦、马铃薯 一年一熟
国
的
温
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
度
一年一熟
带
和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
农 业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水稻,油菜、冬小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及时巩固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我国地域辽阔,纬度跨度广,因此在不同地区的冬夏气温分布特征也有较大差异。
根据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主要的温度带,分别是寒温带、温带、暖温带、热带和亚热带。
寒温带位于我国的北方边境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非常寒冷,气温极低,常年冰雪覆盖,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夏季虽然相对较短,但仍然是凉爽的,气温适宜。
温带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华北、黄淮和长江流域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我国冬夏季温差较大的地区之一。
冬季气温通常在0摄氏度左右,夏季气温则在30摄氏度左右,四季分明。
暖温带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包括江南、华南和福建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较为温暖,气温很少降到冰点以下,夏季炎热潮湿,气温高达35摄氏度甚至更高。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是这个地区最宜人的季节。
热带位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温一年四季都很高,冬季也很温暖,气温很少低于10摄氏度。
夏季炎热潮湿,气温常常超过35摄氏度,是我国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亚热带位于我国的中南部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温较高,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四季分明。
冬季气温很少低于5摄氏度,夏季常常超过35摄氏度。
总的来说,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征是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
同时,由于地形和气流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西北地区的气温较低,年降水量较少,干燥寒冷;西南地区的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多,湿润炎热。
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旅行、居住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提供参考。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的准备,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中国 三大气候区

3 .气候复杂多样 (1)表现:多种多样的温度带
四种干湿地区 地势和地形
(2)评价: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极 为丰富
提醒:我国气候的不利影响为
(1)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夏涝春旱
(2)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3)冬季寒潮、霜冻,夏秋季节的台风会 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4)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面积大,水热 配合不好,不利于农业生产;
3.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
4.全球降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掌握各带降水多或少的原 因、降水类型和干湿状况)
①.赤道多雨带: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以对流 雨为主。 ②.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地区 (季风区除外),下沉气流为主。
③.温带多雨带: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 区,多气旋雨和锋面雨。
降水的类型
类型 成因
特点
对流 雨
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 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 成降水。
强度大,历时 短,范围广, 常伴有暴风、 雷电。
地形 雨
暖湿空气前进时,遇山地 阻挡,被迫沿迎风坡爬升, 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锋面 雨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 持续时间长,
暖湿空气爬到冷空气上面, 范围广,强度
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秦岭淮河以北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一月均温大于0小于0干湿状况湿润地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小于800毫米河流结冰冬季河流不结冰冬季河流结冰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耕地类型水田旱地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经济作物甘蔗油菜棉花甜菜大豆棉花赤道附近是没有台风或者飓风的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也就形成不了气旋更不用说台风或飓风
④.极地少雨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 流,少雨。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一、知识要点1、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②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③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课本P35图)自北向南有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2、降水的特点①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少。
②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课本P38图)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③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二、跟踪训练(益阳)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1.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D )A.哈尔滨B.上海C.北京D.广州2.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C )A.哈尔滨北京B.北京上海C.上海广州D.广州哈尔滨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3~5题:3.下列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雨季最长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三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4.“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B )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5.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D )A.①—甲;②—乙;③—丙B.①—乙;②—丙;③—甲C.①—丙;②—乙;③—甲D.①—丙;②—甲;③—乙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回答6~7题:6.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 C )A.东北季风B.西北季风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7.四川盆地有季风之利而无季风之害的原因是( D )A.只受夏季风的影响B.只受冬季风的影响C.夏季风影响弱,冬季风影响强D.受地形影响8.【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1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气温特征及影响因素
1.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1月 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要原因: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 方;②北方白昼短于南方;③北方 近冬季风源地
2. 夏季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不大
要原因: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 南方;②北方白昼长于南方;③ 方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晴 多,气温回升快
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喜温
季风 气候
作物——水稻、玉米等种植地 区向北扩展;②雨热同期,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利
我
显著
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生长
影
国
①降水过度集中在夏季,春旱、
响
气 候
雨热
夏涝现象严重;②降水的年际 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③寒
不利
我 国
的 三
同期
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 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的 农
大 特 征
类型 复杂
①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 其丰富;②利于发展农业的多 种经营;③农业发展回旋余地 大
有利
业 生 产
多样
存在大面积的高原、干旱气候 区,制约农业经济的均衡发展
不利
二、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1. 空间分布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东南部距 海近,受 夏季风影 响大,越 向内陆, 受夏季风 影响越小
2. 时间分布 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夏季受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冬季受寒冷干燥的冬 季风影响
降水年际变化大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不同
三、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多样性丰富的国家,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区域和气候条件。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进行概述,从北方的寒冷冬季到南方的湿润夏季,带您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
一、北方的气候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部分。
这些地区通常在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而潮湿。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寒冷且漫长,最低气温经常低于零下30摄氏度。
华北地区的冬季也相当寒冷,尤其在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气温可达零下20摄氏度甚至更低。
西北地区则以干燥和大幅温差闻名,冬季气温骤降,夏季则非常炎热。
二、南方的气候中国的南方地区包括华南、华东和西南三个主要部分。
这些地区通常比北方更温暖,夏季湿润。
华南地区的气候温暖而潮湿,夏季降雨充沛,气温一般较高。
华东地区也有类似的气候,但相对更为平均,冬季较寒冷,夏季较热。
西南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地势复杂,从亚热带到高原气候都有涵盖,因此该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在不同地区和季节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三、中国的季风气候中国的气候主要受到亚洲季风的影响,分为冬季季风和夏季季风。
冬季季风来自亚洲内陆的干燥高压系统,使得中国北方地区的冬季干燥而寒冷。
夏季季风则带来了来自东南亚的湿润气流,为中国南方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雨。
季风气候在中国展示出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给当地的农业和水资源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四、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变化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和多变。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尤为显著。
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包括干旱、洪水、暴雨等。
这些事件给中国的农业、城市规划和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和缓解这些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因其地理特点而多样化。
无论是北方的寒冷冬季还是南方的湿润夏季,中国的气候呈现出巨大的变化。
了解这些气候特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我们的生活,还可以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中国气温分布

2010-9-9 5
课堂作业(3)
读《一幅等温线 图》,回答: 1、右图中F、H两 地气温比两侧地区 高的自然原因是 河谷地形 。 2、右图中丹江口水库出 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 差约为 8 ℃,其原因主 要是 纬度差异 。
课后作业(2)
读《我国某地区一月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分 析下列关于乙处的叙述正 确的是… 【 C 】 A、气温比同纬度偏低, 是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乙处的地形区可能是阴山 C、和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有差别可能是受地形影响 D、乙处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春小麦产区
2010-9-9 9
2010-9-9 3
课堂作业(1)
读右图说明这种 等温线分布的主导 因素是… 【 B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2010-9-9
4
课堂作业(2)
读《两幅等温线图》,回答:
1 1、左图中曲线沿 东西 方向延伸,影响气温分布的主 要因素是 纬度 。由图中温度分析该地正值 冬季。 图示东部等温线向东北方向延伸说明受 海陆位置 影响较大,图示西部等温线向西南方向延伸,是 受 地形 因素的影响。 2、分析右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并解释成因。
2010-9-9
6
课堂作业(4)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 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 诸山,晴岚可爱;北顾 但寒沙衰草……”据此和 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 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 (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 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2、图中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处相距最近的 交点地理坐标是 115°E,41°N 。 作者北顾的是 内蒙古高原 的深秋景色。
中国东部气温极端特性及其气候特征

中国东部气温极端特性及其气候特征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气温极端事件作为气候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尤其是中国东部地区,由于区域特征和人口密集度的原因,更加容易受到气温极端事件的影响。
本文将对进行探讨。
中国东部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华东和南部沿海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分明,夏热冬寒。
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中国东部地区的气温极端事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首先,夏季高温天气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常见的气温极端事件之一。
夏季高温天气在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都很常见,尤其是城市和沿海地区。
在夏季高温天气中,气温往往超过30摄氏度,甚至超过35摄氏度,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人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夏季高温天气的出现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陆海气候特征有关,陆地受到阳光直射的影响更加强烈,而海洋则起到了调节作用,减轻了高温的程度。
其次,冬季寒冷天气也是中国东部地区常见的气温极端事件。
冬季寒冷天气主要发生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气温往往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甚至更低。
这种寒冷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对农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冬季寒冷天气的出现主要与温度逆温层和冷空气的活动有关,冷空气南下,造成了气温的急剧下降。
除了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中国东部地区还经常发生其他形式的气温极端事件,如强降温、干旱寒潮和连阴雨等。
这些事件对当地经济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强降温会导致作物冻害和人体健康问题,干旱寒潮则会对农业和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连阴雨则会导致洪涝和灾害等问题。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气温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正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夏季高温天气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有所增加,冬季寒冷天气的频率和强度也有所增加。
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不仅对当地经济和生活带来了挑战,也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气温
1.总体特征:
由于纬度的影响,中国气温大方面的特征是:南高北低。
(东部受纬度影响显著,西部受地形影响显著)<这一点从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就可以大致得看出来>
1.年平均气温:
首先请大家看这张《中国年平均气温图》,它反映的是我国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状况,先
看图例: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温度范围,从浅蓝到橘黄,对应的温度不断上升。
再看地图,从南到北,颜色从橘黄色逐渐向蓝色过渡,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那么它所对应的年平均气温也是不断降低,由此得出一个规律:
a.中国气温北冷南热,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再看看地图,有没有发现这一块(指向青藏高原)它的气温和全国总体态势不是很一致呢?——它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明显低了很多——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这里正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而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的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在这一地区,它的年平均等温线和等高线大致平行,呈现垂直(高度)地带分布规律。
而东部地区,主要为平原丘陵,它的等温线从图中看出,和纬线大致平行——呈现出了纬度地带分布规律,由此得出另一个规律:
b.我国平原暖,高原冷,东部年平均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受纬度因素影响显著;而西
部地区,年平均等温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显著。
c.最后,注意一下,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青藏高原的五道梁(-5.8)
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在南海西沙(26.4℃)
2.一月份七月份的气温分析:
一月份:
特点:
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
(等温线密集)
一月份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
(原因):
a.纬度因素:一方面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另
一方面北方昼长比南方短。
b.北方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
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率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七月份:
特点: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等温线稀疏)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原因):
a.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
白昼却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b.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懂,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北雨季长阴雨
天多,日照时间短。
3.其他:
a.夏季我国最热在吐鲁番盆地的原因:
1.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
成焚风;
2.沙漠广布,吸热快;
3.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