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防护知识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ppt
加强科研机构安全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和 培训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
THANKS
[ 感谢观看 ]
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详细记录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以便进行跟踪管 理和预防干预。
3
档案更新与维护 及时更新档案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职业病防治与健康促进
职业病防治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如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有害物
质的暴露等。
健康促进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 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 培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CONTENTS
目录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概述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基础知识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 个人防护与职业健康管理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案例分析
CHAPTER 01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概述
施的有效性。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历史与发展
01
历史回顾
从早期的X射线应用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辐射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
护措施。
02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发展,放射医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辐射安全防护措施也得
到不断改进和完善。
03
未来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辐射安全防护将更加重
视个体差异和人性化服务,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辐射安
。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理论考试
对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 行考核。
实践操作考核
评估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 水平。
问卷调查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PPT课件_OK
有效剂量适用于辐射防护领域随机效应 危险度评价。
38
5、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A)是指一定量放射性核素 在时间间隔dt内自发核衰变的次数dN与此 时间间隔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核衰变的 次数。 A= dN/ dt
39
放射性活度简称活度或强度。在国际制 (SI)单位系统内,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名称 为贝克勒尔,即每秒一次衰变。符号为: Bq。专用单位为居里(Ci)。
46
放射防护基本标准(GB18871-2002)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
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不超过下述 限值: 1、连续5年的平均有效剂量:20mSv; 2、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50mSv; 3、眼晶体年剂量当量:150mSv; 4、四肢或皮肤年剂量当量:500mSv。
47
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实践使公众中有关人群成员所受的平均剂 量估算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8
加速器产生的辐射可分为瞬时辐射和剩 余辐射两类:
瞬时辐射—包括初级辐射(被加速的带 电粒子)及其与靶材料或加速器的结构材 料相互作用产生的χ射线和中子等次级辐射。
瞬时辐射在加速器运行时产生,关机后 即可消失,它是加速器辐射屏蔽、防护和 监测的主要对象。
9
剩余辐射—是指加速器的初级辐射和次 级辐射在加速器结构材料及环境介质(空 气、屏蔽物等)中诱发生成的感生放射性, 它在加速器停止运行后继续存在。
43
2、职业照射: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所 受的电离辐射。
3、事故照射:非自愿接受的照射。 4、其它照射:消费品中的人工辐射源所 致的照射等。
44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受照 类型 诊断 治疗 核医学 工业探伤 核工业 其它 合计
年均个人剂量(mSv/a)分布(%)
38
5、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A)是指一定量放射性核素 在时间间隔dt内自发核衰变的次数dN与此 时间间隔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核衰变的 次数。 A= dN/ dt
39
放射性活度简称活度或强度。在国际制 (SI)单位系统内,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名称 为贝克勒尔,即每秒一次衰变。符号为: Bq。专用单位为居里(Ci)。
46
放射防护基本标准(GB18871-2002)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
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不超过下述 限值: 1、连续5年的平均有效剂量:20mSv; 2、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50mSv; 3、眼晶体年剂量当量:150mSv; 4、四肢或皮肤年剂量当量:500mSv。
47
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实践使公众中有关人群成员所受的平均剂 量估算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8
加速器产生的辐射可分为瞬时辐射和剩 余辐射两类:
瞬时辐射—包括初级辐射(被加速的带 电粒子)及其与靶材料或加速器的结构材 料相互作用产生的χ射线和中子等次级辐射。
瞬时辐射在加速器运行时产生,关机后 即可消失,它是加速器辐射屏蔽、防护和 监测的主要对象。
9
剩余辐射—是指加速器的初级辐射和次 级辐射在加速器结构材料及环境介质(空 气、屏蔽物等)中诱发生成的感生放射性, 它在加速器停止运行后继续存在。
43
2、职业照射: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所 受的电离辐射。
3、事故照射:非自愿接受的照射。 4、其它照射:消费品中的人工辐射源所 致的照射等。
44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受照 类型 诊断 治疗 核医学 工业探伤 核工业 其它 合计
年均个人剂量(mSv/a)分布(%)
[课件]放射基本知识(放射防护学)PPT
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radionuclide);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
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
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radioactive decay)。
2018/11/30 12
二、基本衰变类型
1. 衰变
+ + + + + + + + +
Stability Unstability
9
Z>20 N/Z>1 Stability
• P>83的核素,核力不能与质子间的斥力保 持平衡,故全是不稳定的放射性核素。
• P<82的核素,天然的放射性核素很少,多 由人工生产。
2018/11/30
10
100
Proton rich nuclei
2018/11/30
放射药物
放射性测量 放射生物效应 辐射防护的原理与措施 放射卫生管理
放射线的监测
X 射线、超声的防护 2018/11/30
3
第一章
放射基础知识
2018/11/30
4
第一节
原子核结构
原子核
中子
+ ++
质子 电子
2018/11/30
原子结构
5
原子核结构:
X为元素符号 Z为质子数 N为中子数 A为质量数
2. 衰变
发生原因——母核中子或质子过多
β- 衰变
32
β+ 衰变
13 7N
32 S + β- + Ue + 1.71MeV P → 15 16
(radionuclide);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
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
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radioactive decay)。
2018/11/30 12
二、基本衰变类型
1. 衰变
+ + + + + + + + +
Stability Unstability
9
Z>20 N/Z>1 Stability
• P>83的核素,核力不能与质子间的斥力保 持平衡,故全是不稳定的放射性核素。
• P<82的核素,天然的放射性核素很少,多 由人工生产。
2018/11/30
10
100
Proton rich nuclei
2018/11/30
放射药物
放射性测量 放射生物效应 辐射防护的原理与措施 放射卫生管理
放射线的监测
X 射线、超声的防护 2018/11/30
3
第一章
放射基础知识
2018/11/30
4
第一节
原子核结构
原子核
中子
+ ++
质子 电子
2018/11/30
原子结构
5
原子核结构:
X为元素符号 Z为质子数 N为中子数 A为质量数
2. 衰变
发生原因——母核中子或质子过多
β- 衰变
32
β+ 衰变
13 7N
32 S + β- + Ue + 1.71MeV P → 15 16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ppt
(二)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未按照规 定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放射性标志的。
5. 应当制定防范和处置放射事件的应急预案; 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救援和控 制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1.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影像以及放射诊 疗专业知识,经过权威机构放射防护知识和技能 培训考核合格,体检检查通过,持有《放射工作 人员职业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条例》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 线装置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 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2万元以 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进 行评估或者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的;
4.各种事故处理以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 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 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
三、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污法》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
使用、转让、进口、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以及装 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或者吊销 许可证;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 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 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 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应当制定防范和处置放射事件的应急预案; 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救援和控 制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1.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影像以及放射诊 疗专业知识,经过权威机构放射防护知识和技能 培训考核合格,体检检查通过,持有《放射工作 人员职业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条例》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 线装置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 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2万元以 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进 行评估或者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的;
4.各种事故处理以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 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 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
三、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污法》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
使用、转让、进口、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以及装 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或者吊销 许可证;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 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 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 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辐射防护方法ppt课件
3 X射线机房的防护: X射线机工作时辐射 场有三种射线,即有用射线、 X线管防护 套的漏射线、经散射体后产生的散射线。 防护设计原则即有效控制漏射线、散射线 的量以及有用射线的合理安排,国内外对 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都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查阅执行。
趋利避害 正当使用 优化措施 加强检测 保证质量
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
检查投 加拿大 照方式
胸片PA 0.17 腰片AP 6.20颈锥AP Nhomakorabea1.80
胸椎AP 3.20
腰椎AP 5.20 LAT
_
意大利
0.69
_ _ _
12.3
_
波兰
2.0 27.0 16.8
_
27.7
_
英国 美国
0.22 0.21
8.4
6.2
2.2
_
6.2
6.8
7.5
_
64.2 _
中国
1.07 14.7 3.4 10.2 6.51 15.9
第六章 辐射防护方法
§3. 医疗照射的防护
1 防护宗旨: ①提高质量; ②减少剂量;
③最低消费。 2 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原则:
① X射线检查的正当化与最优化; ②X射线工作者与受检者防护兼顾; ③固有安全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 ④合理降低个体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率。
第六章 辐射防护方法
§3. 医疗照射的防护
第六章 辐射防护方法
§1. 内照射防护与外照射防护
一、 内照射防护
1、降低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 防污染 通风 2、降低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 按规操作 及时清理 3、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4、加速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排出 误入体内需速排出
查阅执行。
趋利避害 正当使用 优化措施 加强检测 保证质量
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
检查投 加拿大 照方式
胸片PA 0.17 腰片AP 6.20颈锥AP Nhomakorabea1.80
胸椎AP 3.20
腰椎AP 5.20 LAT
_
意大利
0.69
_ _ _
12.3
_
波兰
2.0 27.0 16.8
_
27.7
_
英国 美国
0.22 0.21
8.4
6.2
2.2
_
6.2
6.8
7.5
_
64.2 _
中国
1.07 14.7 3.4 10.2 6.51 15.9
第六章 辐射防护方法
§3. 医疗照射的防护
1 防护宗旨: ①提高质量; ②减少剂量;
③最低消费。 2 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原则:
① X射线检查的正当化与最优化; ②X射线工作者与受检者防护兼顾; ③固有安全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 ④合理降低个体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率。
第六章 辐射防护方法
§3. 医疗照射的防护
第六章 辐射防护方法
§1. 内照射防护与外照射防护
一、 内照射防护
1、降低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 防污染 通风 2、降低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 按规操作 及时清理 3、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4、加速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排出 误入体内需速排出
《放射防护》课件
3 公众意识和认识
提高公众对于放射防护的意识和认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应对辐射危害。
放射防护原则
1
时间、距离、屏障
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时间、增加距离,使用适当的屏障来阻挡辐射。
2
个人防护用品
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和面具。
3
安全操作流程
遵守标准的放射防护操作流程,确保安全且有效执行防护措施。
放射防护措施
标记和固化
对放射性物质进行正确标记和 固化,以防止意外泄漏和散播。
放射防护的管理
标准和法律规定
遵守相关放射防护的标准和 法律规定,确保合规性。
管理实施
制定有效的放射防护管理方急预案,应对放射防 护事故,确保安全和及时处 理。
总结
1 重要性
放射防护对于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至关重要。
2 应用和发展前景
未来放射防护将在核能领域、医疗设备和太空探索等方面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放射防护》PPT课件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放射防护的重要性、原则、措施、实施和管理,以 及对公众意识的提高和未来发展前景。
什么是放射防护
定义
放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和环境 免受放射性物质辐射危害的 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常见类型
放射性物质包括放射性同位 素、核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等。
危害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包括辐射 疾病、细胞损伤和遗传突变 等。
环境监测
对放射性物质的环境进行定期 监测,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
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遵守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注 意事项,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放射防护的实现
设备和材料
使用专门设计的放射防护设备和 材料,如防护墙壁和防护眼镜。
提高公众对于放射防护的意识和认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应对辐射危害。
放射防护原则
1
时间、距离、屏障
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时间、增加距离,使用适当的屏障来阻挡辐射。
2
个人防护用品
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和面具。
3
安全操作流程
遵守标准的放射防护操作流程,确保安全且有效执行防护措施。
放射防护措施
标记和固化
对放射性物质进行正确标记和 固化,以防止意外泄漏和散播。
放射防护的管理
标准和法律规定
遵守相关放射防护的标准和 法律规定,确保合规性。
管理实施
制定有效的放射防护管理方急预案,应对放射防 护事故,确保安全和及时处 理。
总结
1 重要性
放射防护对于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至关重要。
2 应用和发展前景
未来放射防护将在核能领域、医疗设备和太空探索等方面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放射防护》PPT课件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放射防护的重要性、原则、措施、实施和管理,以 及对公众意识的提高和未来发展前景。
什么是放射防护
定义
放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和环境 免受放射性物质辐射危害的 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常见类型
放射性物质包括放射性同位 素、核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等。
危害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包括辐射 疾病、细胞损伤和遗传突变 等。
环境监测
对放射性物质的环境进行定期 监测,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
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遵守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注 意事项,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放射防护的实现
设备和材料
使用专门设计的放射防护设备和 材料,如防护墙壁和防护眼镜。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共33页
2. 建立并保存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个人剂 量监测和考核培训档案,由院预保科专职人员负 责跟踪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3. 个人剂量牌检测每三个月一次,由预保科放 射防护管理人员定期送市疾控中心检测;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4. 放射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 和法律知识培训(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年)以 及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知识培训(两次培训时间间 隔不得超过4年);
1. 新增放射装置或新设放射诊疗项目时,需 向预保科报告,由专管人员向卫生行政部门及环 保局申请,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发给许可证方 可使用;
2. 放射装置产品说明书等由院档案室保管,建 立仪器监测报告档案由预保科负责,维修纪录由 放射技术人员负责。
二、辐射事故应急处置
辐射事故
辐射事故: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 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异常照射。
放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4. 放射工作人员需正确使用射线装置,穿戴防 护服,佩戴个人剂量牌,无诊疗活动时关闭有放 射线的仪器,防止误照以及射线泄漏;
5. 应当制定防范和处置放射事件的应急预案; 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救援和控 制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1.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影像以及放射诊 疗专业知识,经过权威机构放射防护知识和技能 培训考核合格,体检检查通过,持有《放射工作 人员职业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辐射事故应急处置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 GBZ130-2019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目录
一、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总则
1. 为加强对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管理,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工作 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国家、 省、市有关规定制订本规定。
3. 个人剂量牌检测每三个月一次,由预保科放 射防护管理人员定期送市疾控中心检测;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4. 放射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 和法律知识培训(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年)以 及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知识培训(两次培训时间间 隔不得超过4年);
1. 新增放射装置或新设放射诊疗项目时,需 向预保科报告,由专管人员向卫生行政部门及环 保局申请,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发给许可证方 可使用;
2. 放射装置产品说明书等由院档案室保管,建 立仪器监测报告档案由预保科负责,维修纪录由 放射技术人员负责。
二、辐射事故应急处置
辐射事故
辐射事故: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 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异常照射。
放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4. 放射工作人员需正确使用射线装置,穿戴防 护服,佩戴个人剂量牌,无诊疗活动时关闭有放 射线的仪器,防止误照以及射线泄漏;
5. 应当制定防范和处置放射事件的应急预案; 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救援和控 制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1.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影像以及放射诊 疗专业知识,经过权威机构放射防护知识和技能 培训考核合格,体检检查通过,持有《放射工作 人员职业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辐射事故应急处置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 GBZ130-2019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目录
一、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总则
1. 为加强对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管理,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工作 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国家、 省、市有关规定制订本规定。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
技术政策与指南包括放射性废物管理、辐射监测、应急响应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操 作规范。
通过这些技术政策与指南,可以确保在放射医学实践中采取科学、合理的辐射安全 防护措施,降低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潜在风险。
CHAPTER 05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
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放射科医师、技师、护士及相关管理人员。
0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 放射性设备,避免误操 作导致辐射泄漏。
03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 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延长使用寿命。
04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 备的购置、使用、维修 等情况,便于追溯和管 理。
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布局与设计
01
02
03
04
合理划分工作区域,将放射性 操作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确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是规范放射 医学行为和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依据 。
重要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 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 。
法律法规规定了放射性物质的管理、 使用、处置等要求,以及违法行为的 处罚措施。
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与指南
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与指南是指导实践操作的重要文件。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薄弱环节进行 补充培训和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同 时完善培训课件和教学方法,提高 培训效果。
CHAPTER 06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放射性设备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概述 事故原因 处理措施 经验教训
某医院在使用放射性设备进行诊疗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导致 辐射泄漏。
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物的处理和 处置,确保废物得到安全、合法、有 效的管理。
通过这些技术政策与指南,可以确保在放射医学实践中采取科学、合理的辐射安全 防护措施,降低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潜在风险。
CHAPTER 05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
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放射科医师、技师、护士及相关管理人员。
0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 放射性设备,避免误操 作导致辐射泄漏。
03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 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延长使用寿命。
04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 备的购置、使用、维修 等情况,便于追溯和管 理。
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布局与设计
01
02
03
04
合理划分工作区域,将放射性 操作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确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是规范放射 医学行为和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依据 。
重要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 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 。
法律法规规定了放射性物质的管理、 使用、处置等要求,以及违法行为的 处罚措施。
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与指南
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与指南是指导实践操作的重要文件。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薄弱环节进行 补充培训和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同 时完善培训课件和教学方法,提高 培训效果。
CHAPTER 06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放射性设备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概述 事故原因 处理措施 经验教训
某医院在使用放射性设备进行诊疗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导致 辐射泄漏。
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物的处理和 处置,确保废物得到安全、合法、有 效的管理。
《放射防护》PPT课件
2007.4.1 2007.4.1 2002.6.1 2002.6.1 2002.6.1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1. 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危害和利益相比
2. 放射防护最优化 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并按操作情况进行气体或气溶胶放射性浓度的常规检测以及必要 的特殊检测,应注意对放射性碘在操作人员甲状腺内沉积的防护。 (5) 在控制区和监督区内不得进食、饮水、吸烟,也不得进行无 关工作及存放无关物件。
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2
(6) 工作人员操作后离开工作室前应洗手和作表面污染监测,如其污 染水平超过GB18871规定值,应采取去污措施。
(10) 放射性物质的贮存室应定期进行放射防护检测,无关人员不得 入内。
(11) 贮存和运输放射性物质时,均应使用专门容器。取放容器中内 容物时,不应污染容器。容器在运输时应有适当的放射防护措施。
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3
(12) 存储的放射性物质应登记建档,登记内容包括: 生产单位 到货日期 核素种类 理化性质 活度 容器表面放射性污染擦拭试验结果
① 年有效剂量:6 mSv; ②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50 mSv ③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 年龄低于16岁的人员,不得接受职业照射 孕妇、年龄低于18岁的人员:不得接受应急照射
个人剂量限值----探视、慰问者:
知情、自愿条件下:
医疗照射
在护理、探视期间所受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
核医学治疗中特殊患者防护原则
孕妇 一般不宜施用放射性核素治疗 考虑终止妊娠。
对育龄妇女 胚胎受到1mGy作为可否怀孕的控制限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1. 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危害和利益相比
2. 放射防护最优化 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并按操作情况进行气体或气溶胶放射性浓度的常规检测以及必要 的特殊检测,应注意对放射性碘在操作人员甲状腺内沉积的防护。 (5) 在控制区和监督区内不得进食、饮水、吸烟,也不得进行无 关工作及存放无关物件。
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2
(6) 工作人员操作后离开工作室前应洗手和作表面污染监测,如其污 染水平超过GB18871规定值,应采取去污措施。
(10) 放射性物质的贮存室应定期进行放射防护检测,无关人员不得 入内。
(11) 贮存和运输放射性物质时,均应使用专门容器。取放容器中内 容物时,不应污染容器。容器在运输时应有适当的放射防护措施。
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3
(12) 存储的放射性物质应登记建档,登记内容包括: 生产单位 到货日期 核素种类 理化性质 活度 容器表面放射性污染擦拭试验结果
① 年有效剂量:6 mSv; ②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50 mSv ③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 年龄低于16岁的人员,不得接受职业照射 孕妇、年龄低于18岁的人员:不得接受应急照射
个人剂量限值----探视、慰问者:
知情、自愿条件下:
医疗照射
在护理、探视期间所受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
核医学治疗中特殊患者防护原则
孕妇 一般不宜施用放射性核素治疗 考虑终止妊娠。
对育龄妇女 胚胎受到1mGy作为可否怀孕的控制限
放射卫生防护课件ppt课件
16
眼和晶状体的年当量剂量 四肢(手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16-18 岁 年有效剂量 实习生 眼和晶状体的年当量剂量 剂量 四肢(手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2019 -
特 殊 情 况
★依据审管部门的规定,可将职业照射剂量限值所规定 的连续5年破例延长到 10个连续年;并且在此期间内, 任何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应超过 20mSv,任何单一年份不应超过50mSv;此外,当任 何一个工作人员自此延长平均起开始所接受的剂量累 计达到100mSv时,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审查。 ★剂量限值临时变更应遵循审管部门的规定,但任何一 年内不得超过50mSv,临时变更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剂量
-
阈值
剂量
7
放 射 卫 生 防 护
目的 一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确定一个低于阈剂
量的剂量限值,使人员在一生中或者全部工作时间所受的照射 剂量都不会超过这个限值,就可以杜绝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二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 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1 可接受水平:把辐射带来的危险,降低到不超过或者等同日 常生活中正常可以承担的危险,这就是可接受水平 2 辐射危险度和权重因子:
2019 8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1)实践的正当化 (justification of practice)
(2)防护的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可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原则(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3)剂量限值(dose limits)
2019 24
二 开放型放射性 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
2019
-
25
眼和晶状体的年当量剂量 四肢(手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16-18 岁 年有效剂量 实习生 眼和晶状体的年当量剂量 剂量 四肢(手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2019 -
特 殊 情 况
★依据审管部门的规定,可将职业照射剂量限值所规定 的连续5年破例延长到 10个连续年;并且在此期间内, 任何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应超过 20mSv,任何单一年份不应超过50mSv;此外,当任 何一个工作人员自此延长平均起开始所接受的剂量累 计达到100mSv时,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审查。 ★剂量限值临时变更应遵循审管部门的规定,但任何一 年内不得超过50mSv,临时变更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剂量
-
阈值
剂量
7
放 射 卫 生 防 护
目的 一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确定一个低于阈剂
量的剂量限值,使人员在一生中或者全部工作时间所受的照射 剂量都不会超过这个限值,就可以杜绝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二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 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1 可接受水平:把辐射带来的危险,降低到不超过或者等同日 常生活中正常可以承担的危险,这就是可接受水平 2 辐射危险度和权重因子:
2019 8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1)实践的正当化 (justification of practice)
(2)防护的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可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原则(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3)剂量限值(dose limits)
2019 24
二 开放型放射性 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
2019
-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
2020/6/26
3、常用的辐射量及其单位
照射量(X)
照射量是表征X射线或伽码射线与空气相互作用使空气电 离时产生电离大小的物理量,用于描述X射线或伽码射线 辐射场的性质。只适用于几千电子伏到3兆电子伏的X射 线和伽码射线。
照射量的国际制单位是库仑每千克, C•kg-1 ; 原来的单位是伦琴,R。 1 R=2.58x10-4 C•kg-1
γ射线 是原子核内释放出来的高能光子流,是核从高 能级越迁至低能级或基极时放射出的电磁辐射,及电 磁波。
γ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达几百米。它的穿透能力很大。 比α射线 大50~~~100倍 比β射线 大10000倍
外照射时,需要有密度大的材料制成的特殊防护装置。
6
.
2020/6/26
2.射线分类及危害
18
.
2020/6/26
辐射量用途比较
活度:表示放射源的强度
吸收剂量:物 体吸收的能量
照射量:X、伽瑪射线的量
有效剂量:与 射线种类及危 害相联系
19
.
2020/6/26
二、放射卫生法规与标准
放射卫生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
国务院令60号
与职业病防治法相配套的法规目前有
---国务院第44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 条例》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号
4、《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卫生部、公安部发布)
5、《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17号)
三、放射源保存、运输等有关规定
2
.
2020/6/26
1.基础概念
放射性 指物质自发地放出射线的性质
放射性同位素 某些元素中发生衰变的同位素(三个 重要特点:1、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常见的有α、β、γ 三种射线。2、有一定的半衰期T1/2。)ຫໍສະໝຸດ 核电厂核事故 应急管理条例
放射 工作 卫生 防护 管理 办法
放射防 护器材 与含放 射性产 品管理 办法
放射 工作 人员 健康 管理 规定
放射 事故 管理 规定
卫生 部核 事故 医学 应急 计划
.
管核 理设 规施 定放
射 卫 生 防 护
21 2020/6/26
二、放射卫生法规与标准
1、放射卫生标准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其标准 发生作用的范围或标准的审批权限,分为:
放射卫生防护培训
1
.
2020/6/26
主要内容
一、放射性基础知识
1、基础概念
2、射线分类及危害
3、常用的辐射量及单位
二、放射卫生法规
1、《职业病防治法 》
2001年
国务院令60号
1、《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52号)
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随机性效应:其发生的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的效应;无剂量阈值;
遗传效应:辐射所致的显现在受照者后代身 上的有害效应。
10
.
2020/6/26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手段
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 屏蔽防护
11
.
2020/6/26
放射性标志
12
.
2020/6/26
放射性同位素可根据需要制成放射源,在任 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一直放射出射线
16
.
2020/6/26
3、常用的辐射量及其单位
吸收剂量(D)
吸收剂量是当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用来表 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其 概念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任何物质。
国际制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 ; 专用名称是戈瑞,Gy。 原来的单位是拉德,rad。 1 Gy =100 rad
17
.
2020/6/26
3、常用的辐射量及其单位
有效剂量 (H)
有效剂量是用适当的修正因数对吸收剂量进行加权,以 便更好地和辐射所引起的有害效应相联系的物理量。 H=DQN
D,吸收剂量; Q,品质因数,是估计辐射效应的因子; N,其它修正系数的乘积,ICRP指定为1。 Q值与射线种类有关
中子 是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的不带电荷的粒子。
中子象γ射线一样,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
使用中子源时,工作人员可能遭到外照射。 对它的防护必须采用由含氢、硼或特殊金属比例很高 的材料来支撑屏敝物。
7
.
2020/6/26
2.射线分类及危害
不同射线的穿透能力
8
.
2020/6/26
2.射线分类及危害
放射线的危害
13
.
2020/6/26
射线装置 只有在通电状态下产生射线!
14
.
2020/6/26
3、常用的辐射量及其单位
放射性活度(A)又叫强度
表征放射性核素强度特征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是在单位时间间隔内核素的原子核发生衰
变的数目。 国际制单位是贝克(Bq), 1 Bq=1次衰变/秒=2.703X10-11 Ci 。 原用单位是居里(Ci) 1 Ci=3.7X1010 Bq (次衰变/秒)。
---卫生部第17号令《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卫生部第18号令《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 理办法》
---卫生部、公安部第16号令《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卫生部第52号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20
.
2020/6/26
放射卫生法规框架
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 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α射线无危险性,离人体10-20厘米的地方或由纸、铝、 玻璃或其它材料支撑的最简单屏蔽,就足以全部吸收。
β射线 实际上是高速运行的电子流,它是原子核内 一个中子变成质子时放出一个带负电的电子。
β射线应用专门的屏蔽或增加离开辐射源的距离都能 避免β粒子的外部照射。
5
.
2020/6/26
2.射线分类及危害
危害机理:
X、 γ射线及其它带电或不带电粒子作用于组
成人体的原子,引起电离或激发,使人体中生物
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DNA分子和酶) 的结构破
坏,进一步影响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时
导致机体死亡。
.
9 2020/6/26
2.射线分类及危害
放射线的危害
确定性效应: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 效应;有剂量阈值;
同位素分为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两种。
辐射源 能发射致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物质
3
.
2020/6/26
1.基础概念
密封源 一种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 放射源
非密封源 不是密封源的放射源
放射工作人员 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属于放射 工作的人员
4
.
2020/6/26
2.射线分类及危害
α射线 就是带有两个正电荷和质量树等于4的氦原子 核,通过物质时,它与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使其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