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银行实施集约经营的思考
中国农业银行县域支行的发展思考
中国农业银行县域支行的发展思考随着工、中、建三大国有银行在县域的战略性收缩,农行县域支行在网点、人员等方面形成相对优势,然而,原来从农行脱离出去的农村商业银行异军突起,已对县域农行形成全面冲击。
如主体业务、客户基础、社会影响等都受到冲击。
1管理机制是软肋农行实行一级法人制度、授权经营管理模式,体制机制的统一性、规范性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灵活性、多样性形成反差,难以满足广阔县域市场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一是授权偏紧。
特别是在信贷授权上,农行实行网上作业后,县级支行除农户小额贷款和低风险信贷业务外,没有其他审批权限。
相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放权、放开、放活”的“三放”信贷政策,农行的信贷授权制度趋紧。
二是考核机制不灵活。
考核指标多而杂,且实行全行“一把尺子”,看似公平,实则脱离了区域的差异性和经济发展的独特性,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重点、保护了后进、挫伤了经营积极性。
而农村商业银行重点考核存贷款业务,能够集中精力突破主体业务。
三是资源配置政策相对粗放。
在信贷规模上,向县域倾斜不够,差异性不强;在网点建设上管得过死,投入不足;在资费管理上向重点业务和区域倾斜不够,影响营销积极性和效率。
而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资费合一”管理,鼓励员工“多劳多得”,并设立主任(经理)营销基金,用于与业务发展相关的费用开支,有效调动了基层网点的营销主动性;四是业务流程优化不够。
出台制度政策多以风险控制为中心,从客户的角度考虑不够,影响服务效率。
对现有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创新缓慢,适合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优质小企业的拓展。
对农村和县域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大中城市基本没有差别,不同县域之间也无差异,难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
2活力不足是根源总体上看,目前县域农行干部员工队伍素质偏低、年龄偏大,流动不足、活力不够。
一是员工进出渠道不畅,尚未建立有效的员工进退机制,导致员工新老结构调整难。
二是员工晋升渠道不畅。
深化农业银行经营转型思考
的价值创造作用 , 推动银行价值的持续增长。加强客户价
值管理,实现客户让渡价值最大化 。加强银行价值管理 ,
实现银行价值回报最大化。不片面追求经营规模和单纯的
市场份额最大化 ,而是追求 发展 质量最优 、价值 回报最 高 、市场潜力最大的优质市场份额。加强员工价值管理 , 实现员工职业价值最大化。二是能动创新的理念。仓 是 惭 企业发展的羽翼。农业银行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和同业竞争 形势 ,大胆推进理念观念 、思路方法、体制机制 、制度流 程、业务产品等各个方面创新 ,以此增强经营活力和综合 竞争力 。三是资本约束理念。要摒弃单纯的 “ 速度规模情
户 的金 融服务 需 求更加个 性化 、综 合化 与复杂 化 。要 求农业银 行 深化经 营转 型 。中 国经 济 目前 处 于结构 转
要实现银行发展的可持续化,就必须建立系统性、全流
程、常态化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将风险管理涵盖所有领 域 ,落实到每个行、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和每个 岗位 ,真 正做到人人关注风险、全员管理风险 。六是以人为本 的理
务 的 需求 复杂 化 、多 元 化 ,对 银 行 传 统 业 务 提 出挑
战 。农业 银行 必须 以经济 结构 调整 为导 向 ,全 面实施
时要以员工为最终依靠 , 全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
并使员工与银行共创财 富 ,共享 成长 。七 是现代 服务理
战 略转型 ,积极 服务 实体 经济 ,走一 条差 异化 、集 约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既要有足够的业务种类、全面的经 营范 围、适 当的增长速度 、合理的规模效应 、有利的市场
地位 ,又要彻底摆脱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 ,切实解决好资
源配置的结构和效率问题 。五是风险管理理念。农业银行
银行集约化运营改革方案
银行集约化运营改革方案引言近年来,电子金融技术和互联网革命对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传统银行在面对新形势下,势必需要进行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的转变,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这就需要对银行的运营进行集约化改革,以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迎接新挑战。
一、集约化运营概述银行的集约化运营是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业务运营的最大化效益。
集约运营的核心是提高业务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使得银行的各个业务板块能够高效协作,共享资源,并实现业务增长和成本控制的双管齐下。
银行集约化运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 业务流程优化: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梳理和优化,消除冗杂环节,提高流程效率和灵活性。
2. 信息化建设: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业务的全面集约化管理,包括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数据共享系统等。
3. 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人才的有效流动和利用。
4. 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业务的稳健运行和风险控制。
二、银行集约化运营改革方案1. 业务流程优化(1)制定流程再造计划:对银行各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设计新的流程图和标准操作流程,以提高业务效率。
(2)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引入先进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PM),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和监控,对流程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3)加强业务流程协同:通过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协同,降低信息传递的成本和时效。
2. 信息化建设(1)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将银行的各项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对全行业务的统一管理和监控行政管理。
(2)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客户需求和业务趋势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业务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3)构建数字化渠道:推动银行的业务向数字化渠道转型,提高客户的自助办理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体验。
农业银行对公业务经营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树立科学务实的对公业务经营理念近几年来营销改进及经营转型过程证明,对公业务不断创造价值、稳步提高竞争能力必须有正确的经营理念。
深化对公业务经营转型,应深化以下经营理念:客户是我们基业常青、持续发展的基础。
客户至上就是想客户之所想,为客户创造价值,银行收入的增长实际是对客户自身价值增长的分享。
“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不仅仅前台部门必须坚持深化,中后台部门也必须深入贯彻这一基本思想,在营销与管理行为中切实体现农业银行前中后台一体化的银行产品和服务。
所有对公业务,包括客户营销与服务、产品推广与应用等,都必须最终能为银行带来效益,能获得最大化的客户让渡价值,这是衡量对公业务好坏的最终标准。
在对公业务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应防范狭隘的“价值为本”理念,即防范单纯追求即期考核价值或单纯追求价格准入。
应加强对客户成长价值与综合回报为农行带来可持续发展价值的研究和机制创新,实现由一方逐利向多方共赢的价值转变。
政策在变,市场在变,客户在变,对公业务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对接政策、对接市场、对接客户。
在这个“大服务”时代,服务是银行业竞争的唯一产品,农业银行要在同业激烈竞争中实现服务制胜,就必须在前中后台各部门大胆推进理念观念、思路方法、体制机制、制度流程、业务产品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创新和引导性创新。
通过创新进一步做好服务,通过创新进一步提升价值回报。
积极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决定对公业务经营转型快与慢、到位与否的直接因素。
农业银行风险偏好通常相对保守,“安全第一”的风险管理理念更多体现在风险回避,而回避是风险防控的基本手段,并非风险的“管理”。
“安全第一”的理念,一方面要体现守法与合规的职业习惯,即使对需突破制度的事项也要合规突破、合规办理;另一方面要体现风险认知精准度和防控措施可行性的能力水平,对行业及客户的信息认知对称,对客户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的技术测算有效,对风险补偿手段的选择可行。
农行湖北分行对公业务客户至上的理念。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研究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中国农业银行在运营管理体系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保持竞争力,中国农业银行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运营管理体系。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在充满挑战和变革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中国农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对中国农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优势、挑战和发展趋势,对于提升银行管理水平,推动中国农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的分析,揭示其运作机制与管理体系的内在规律,为中国农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透过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农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有效建议,促进中国农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农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体系,分析其特点、优势、挑战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的梳理和分析,旨在揭示其在金融行业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为提升中国农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探索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的组成结构和运作机制,以揭示其内在运行规律和管理模式;分析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剖析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其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研究分析,旨在全面了解中国农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农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管理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运营管理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经营管理)关于加强集约化经营管理的思考最全版
(经营管理)关于加强集约化经营管理的思考关于加强集约化运营管理的思考张叶艺所谓基层中国银行的集约化运营,就是通过运营要素组合方式的合理调整,实现运营资金配置最优化,运营效能最佳化,运营利润最大化的壹种运营方式。
其运营要素的内涵构成,应包括资金、机构、人员、设施和科学技术等。
集约化运营是对粗放运营的否定。
前者是“精耕细作”,即注重内涵“质”的前提下,去扩张外延的“量”,而影响内涵的“质”。
因此,作为具有悠久历史、重要地位、以及外汇外贸专业特色的中国银行,在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加强集约化运营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集约化运营管理,必须实现运营资金配置的最优化资金是银行运营的基础,是运营诸要素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资金银行便无法运营。
但有了资金,配置不合理,也会给运营带来困难。
因此,组织好资金,营运好资金,最有效地配置货币资金资源,提高资金的收益,是我们中国银行须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壹个首要问题,也是加强集约化运营管理的基础。
1、大力组织存款,在增加资金总量的同时,注重结构的合理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运营要素中决定性的因素。
我们中国银行国内支行由于建立较迟,资金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又面临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存款立行的指导思想,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组织存款,不断增加资金总量,这无疑是对的。
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新形势下,不注意资金的成本,片面追求资金的总量,忽视低成本资金的增加,不但不利于资金的运用,而且不利于运营效益的提高。
因此,要客观认识加强内涵性集约运营和外延性同业竞争的矛盾,正确处理大力组织存款和调整存款结构的关系。
实现的抉择是,在继续坚持“存款立行”、大力组织存款、保持总量增长、扩大同业占比的前提下,提高活期存款、对公存款和外汇存款的比重,使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短期存款和长期存款、外币存款和本币存款保持适度的比例,使存款总量的增加建立在逐步优化结构、逐步降低成本的基础上。
对农行集约化经营的几点认识
年第
2
期
J
o u r n a
lo f N
南
京 金 a J 运g H n
专
堪h
学
r
e
报 n a
e e o
F i n
le g
e
总第
期
对 农 行 集 约 化 经 营 的 几 点 认 识
::: 派扮井 沐 燕 热热抓燕 祥洛井燕 热抓热 热热 粼东 瞬 寒 雄鞍毅滋 澳
目前 我 国商业银行 是 以 公有 制为 基 础 在服
。 , , , , , , 、
遵 循流 动性 安全 性 效 益性 的三性 原则进 行最 佳 配 置 合理配置 资 产结 构 其 投 在各 种资 产 上 的
,
人
比 例应 最终决定 于银行 自身 的 目标 盈 利率 和 负债
.
的结构 以 及 投资对 象的信 用 状况等 首先
, ,
二 是开 拓 进 取 确 保储 蓄存款稳步增长
, , .
和制约 切 不可 以盈 利为 由 以资产多元化为棍子
, , 、
,
,
,
以 存款 贷款
不讲风 险 不 讲 约 束 盲 目从 事信托 投 资 股 票业 务 投资非 自 用 不动产及其它资产业务
, , , , , .
各科 目之 间对 称原则为基础 讲求 它的数量 期限 利率三者 之间对 称关 系 既 要避免 长来 源短运 用
, 、 , 。 , , , , , , , , , .
管理 看 利 润作为 综 合指标 是考 核 经 营好 坏 的 最 终体现
,
农行作 为企业 进 行 商业 化 经 营 的最 终 目
.
的 是取 得利润的最大化 如 何实 现 利润最大化 也 就是提高信 贷资产的效 益 资 产 的最佳配 置起 着举 足轻重 的作 用
中国农业银行集中采购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业银行集中采购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内大型金融机构,集中采购是其重要的运营环节。
目前在集中采购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采购流程繁琐、供应商管理不规范以及采购成本过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优化采购流程、加强供应商管理并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升采购效率、降低成本并改善供应商关系。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农业银行需要不断完善集中采购机制,以适应市场变化并保持竞争力。
这些举措的实施将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效益,提升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研究中国农业银行集中采购现状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农业银行、集中采购、现状问题、对策、采购流程、供应商管理、采购成本、优化、降低、总结、展望未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拥有着庞大的客户群体和金融资产。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不断地加大对技术和服务的投入。
而作为金融机构,采购环节的效率和成本控制对于银行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集中采购是一种高效的采购方式,可以帮助银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中国农业银行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障碍,如采购流程繁琐、供应商管理不规范、采购成本过高等。
对中国农业银行集中采购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提升银行的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的落地将有助于中国农业银行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为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中国农业银行集中采购的现状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发现集中采购存在的症结所在,解决采购流程繁琐、供应商管理不规范、采购成本过高等问题,从而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银行集中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业银行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业银行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农业银行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金融业务已成为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其金融业务也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变革,农业银行金融业务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缺乏创新、服务不够个性化等等。
本文将对农业银行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农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农业银行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1. 服务内容单一农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主要是传统的储蓄、贷款和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
这样的服务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的今天,用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农业银行应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2. 创新能力不足农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在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
缺乏创新能力意味着农业银行将错失更多的商机,也将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但农业银行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并不是很先进。
这不仅影响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更关键的是,也制约了农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和业务拓展的步伐。
4. 风险控制不到位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管理也愈发重要。
但是,农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风险定价不合理、风险监控能力不足等问题。
5. 服务体验有待提升在金融服务过程中,客户的体验感受也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农业银行的服务体验有待提升,这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和服务方式等方面。
三、对策研究1. 多元化金融服务农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提升技术水平,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理财、证券投资、保险服务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 优化管理结构、鼓励创新农业银行需对内部管理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决策效率,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鼓励员工参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动金融业务的升级和变革。
农行运营管理原则有哪些
农行运营管理原则有哪些农行(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业金融机构之一,拥有广泛的业务范围和庞大的客户基础。
为了高效运营和管理银行的各项业务,农行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营管理原则。
本文将介绍农行运营管理的核心原则。
1. 客户导向农行始终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以客户为中心开展业务。
农行运营管理原则强调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行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和分析,不断改善和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 风险管理农行注重风险管理,通过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农行运营管理原则要求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农行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资金安全和客户利益的最大化。
3. 创新驱动农行鼓励员工创新和创业精神,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农行运营管理原则强调要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农行通过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和创新的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
4. 人才培养农行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认为人才是银行最宝贵的财富。
农行运营管理原则要求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农行通过人才引进和内部选拔,建立高素质的团队,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5. 合规经营农行运营管理原则要求合规经营,遵守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
农行注重规范运营和风险合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
农行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工作,保障业务运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6. 社会责任农行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农行运营管理原则强调要关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并通过金融服务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企业。
农行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和社会创新,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7. 协同合作农行注重内部协同和外部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的协同开展。
农业银行学习心得(5篇)
农业银行学习心得近年来,农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理念和业务,我特意进行了深入学习,并通过参观实地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全面了解。
在此过程中,我对农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营销策略以及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贡献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学习和调研成果,从几个方面表达我对农业银行的学习心得。
一、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农业银行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
在建国初期,农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金融需求不断增加,此时农业银行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过改革和转型,农业银行逐渐从单一的农村信用社转变为整体化的经营机构,业务范围也从农村拓展到城市和其他地区。
二、农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农业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农、支农、稳农的经营理念。
它的经营目标是全面支持农村的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业银行始终坚持突出农村特色的发展定位,注重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
凭借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专业的金融团队,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建立了广泛的金融服务网络,实现了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全覆盖。
三、农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业务特点:1. 农村信贷业务发达:农业银行是我国农村信贷业务最完善的银行之一。
通过完善的信贷政策和机制,农业银行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贷款产品,并且按需定制,方便农民的生产经营。
2. 农村金融产品多样化:农业银行不仅提供传统的贷款、存款等金融产品,还推出了许多适应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如农民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农业投资基金等。
中国农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
中国农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农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是对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中各项资金和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方案、组织、调节和控制的总称,是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监管的加强,国有银行的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力也逐渐加强。
同时,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资银行的开放,也意味着银行业必将引入国际竞争,面临这一严峻态势,银行业要真正实现向国际化商业银行转轨,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
但从目前农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看,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科学地使用财务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农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财务管理在农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一〕加强财务管理是实现银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需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在经济和社会开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企业所不能替代的,农业银行作为企业,其价值最大化仍然是其主要的经营目标。
从农业银行日常业务经营的角度来说,就是银行效益的最大化和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最优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盈利性、平安性和流动性的统一。
〔二〕加强财务管理是提高农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农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上下,必然影响其自身财务状况。
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银行效益的提高和风险控制。
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不仅能使农业银行创造最正确的经济效益,而且能为农业银行的开展壮大奠定坚实的根底,从而提高银行竞争力。
〔三〕加强财务管理是适应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需要随着金融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银行业盈利减少,风险加大,竞争力下降。
农业银行开始转变为以提高资本收益率为中心的目标,将以往注重外延式开展的战略转变为注重内涵式开展的战略,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农业银行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来到达增加资产收益,降低资金本钱和费用,控制风险,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目的,进而实现银行效益性、平安性、流动性的经营目标。
关于对银行金融集团集约化运营的几点思考
金融经济FINANCIAL AND ECONOMIC关于对银行金融集团集约化运营的几点思考张爱军中国建设银行业务处理中心摘要:股改上市以来,商业银行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经济增长、人口红利及银行自身的改革与努力。
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转型升级,银行金融集团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一是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收窄,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盈利空间。
商业银行传统的依靠高和以贷款为主的盈利模式必将难以为继。
二是金融脱媒,使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直接融资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通过在二级市场上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企业可以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三是互联网金融崛起,进一步蚕食了银行的存款、贷款和支付等传统业务。
本文分三部分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介绍银行金融集团集约化运营的背景及现状;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集约化运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转变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合理界定运营职能范围以及落实组织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银行金融集团;集约化运营;思考一、银行金融集团集约化运营的背景及现状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
(一)背景股改上市以来,商业银行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经济增长、人口红利及银行自身的改革与努力。
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转型升级,银行金融集团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一是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收窄,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盈利空间。
商业银行传统的依靠高和以贷款为主的盈利模式必将难以为继。
二是金融脱媒,使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直接融资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通过在二级市场上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企业可以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三是互联网金融崛起,进一步蚕食了银行的存款、贷款和支付等传统业务。
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近年批露的年报可以看出,从2009年以后,商业银行的净利润逐年下滑,从最高年增长20%-30%左右,下降到2016年零增长或负增长。
对目前中行集约运营的建议
对目前中行集约运营的建议一、引言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银行业务不断更新换代,集约化运营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此背景下,对中国银行集约运营的改进建议如下。
二、中行集约运营的现状分析1.业务范围中国银行集约运营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企业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多个领域。
在业务拓展方面,中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2.运营模式目前,中国银行采用总分联动、母子协同的运营模式。
总行与分行之间、母子公司之间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3.存在的问题然而,在集约运营过程中,中国银行也面临一些问题。
如:业务创新能力不足,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竞争力;运营成本较高,影响了盈利能力;部分地区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等。
三、改进建议1.优化业务布局针对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中行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拓展跨境业务,提升国际竞争力。
2.创新运营模式中行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运营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业务处理速度。
同时,深化线上线下融合,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线上线下服务。
3.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加强客户隐私保护,提升客户信任度。
4.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分析,防范潜在风险。
同时,加强对子公司和分支行的监管,确保业务合规运营。
四、结论总之,中国银行集约运营在业务范围、运营模式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在创新能力、服务质量、风险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
农行如何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农行如何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引言运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通过对资源的协调和指导,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农业银行(农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农村金融机构之一,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亦需要不断提升其运营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农行如何提升其运营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1. 加强内部流程管理1.1 流程规范化农行可以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来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和统一性。
例如,针对不同的业务环节,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相应的管理规定。
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管理,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流程冗余,提高工作效率。
1.2 引入信息化系统农行可以将信息化系统应用于运营管理中,以提高内部流程的协同和监控能力。
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自动化和标准化各项业务流程的执行,并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农行可以加强对运营管理的监控和控制,从而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2.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2.1 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农行可以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收集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通过定期分析客户反馈数据,农行可以了解客户需求和关注点,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2 加强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服务素质,因此农行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金融知识、沟通技巧、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以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2.3 推行客户关系管理农行可以引入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帮助管理客户信息和需求。
通过CRM系统,农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CRM系统还可以帮助农行建立客户群体分类和管理模型,以便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和销售计划。
3. 创新业务模式3.1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农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推出更加便捷和适应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农行还可以探索农村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浅谈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
浅谈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浅谈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关键词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研究论文摘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农业银行应以服务“三农”为重要目标以县域为基础实行城乡联动挖掘现有农村金融资源使潜在的金融资源逐渐变为利润来源一、农村金融机构比较农行只有认清现状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才有可能实现自己“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真正做到服务三农与商业化运作的和谐共存农行与农信社农信社在将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是三农发展中的重要金融机构特别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撤出农村县域市场以及农信社与农行在行政隶属关系上的脱钩农信社几乎已经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了垄断成为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支农机构然而产权不清、体制不顺及缺乏政策扶持等问题使信用社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其经营状况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相对于农信社农行实力雄厚实现股改后管理机制将更加合理下一步农行将上市不论从融资渠道还是从运行机制方面都是农信社无法比拟的此外通过网点网络建设高科技的发展农业银行能够为所有客户提供更加统一、快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农行与农发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银行目前的投资领域基本限制在农副产品收购、储备、补贴资金的拨付等范围内所以农业生产单位很难与其直接建立联系而农行是商业性银行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业务更加多样化操作更加市场一、二级分行设立涉农业务管理部门承担统计分析、其他部门涉农业务协调、政策制订等职责;各前台部门应在已有职能范围内细分相应涉农业务;调整县级行内设机构加大以贷款为重点的综合营销力度同时由农行参股或牵头来组建独立法人的村镇银行把大银行的优势与小银行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有效增加农行网点的设置对策之二农行应将服务产业集群经济作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核心首先农行要明确服务产业集群经济的客户优选机制实行分层信贷服务将产业集群经济内的20%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扶优扶强;将30%的企业作为适度信贷介入对象重点支持企业临时性流动性生产资金需要;将其它50%列入积极关注对象在信贷授信机制方面一方面要对单个集群经济授权总量进行科学的规划既要支持集群经济发展又要控制好信贷防止盲目扩张另一方面选择一批集群内的优秀企业由省分行或总行对其进行公开统一授权提高农行服务集群经济的效率提升农行服务产业集群经济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快对产业集群经济的信贷流程农行要加快服务集群经济的信贷流程研究和创新步伐可尝试建立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方式打造高效的信贷业务办理平台同时增加一级分行对集群客户业务创新的自由度适当放开县支行对集群客户的贷款定价权通过规定定价区间由经营行选择以提升竞争力对策之三加快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经济的重要支撑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导致土地集约经营程度高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务工经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运输、调销以及辅助原材料的生产中小企业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所以确立农行在县域金融市场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农行信贷建设直接面向中小企业优秀民营、个体私营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不仅是当地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也是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农业银行要大力支持那些资质好、信誉高、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努力满足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和就业使优质民营、个体私营企业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旗舰农行还应该大力支持农产品深加工、运输、储存及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是农行金融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现实选择此外特色产业、产品的发展也要受到农行的重视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拥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对策之四: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服务“三农”最终应体现在对人的服务上农行应该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农村消费市场带来了巨大活力激活农村的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解决投资与消费发展不平衡等结构性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如何支持农村消费市场建设把农村消费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将是农业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农行目前已确定零售银行业务作为零售银行发展战略重点农行应该在个人理财领域下大功夫积极地向广大农民群众导入科学的理财理念大力营销储蓄、国债、保险、基金等个人理财业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帮助其管好钱理好财全心全意为农民朋友做好理财服务从而使农行有所为农民有所得此外在农村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情况非常普遍家中留守老人和孩子,需要按时交纳各种费用例如水费、电费等针对各种各样的生活方面需求,农业银行应该开发活期定时定额自动供款业务这类业务可满足各类客户每月固定支出的需要,也可以利用活期账户或卡账户向外地就学的子女划付生活费或交纳房租金等,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银行的周到服务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市场定位与制度安排中央确定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向以后如何从制度构建的层面设计农行“面向三农”和商业化运作的政策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极具探索性的课题最近我们组织开展专题调查结合湖南实际实证研究了农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面向三农”的战略定位及其制度安排问题一、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长期以来农业银行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农村专业户等信贷业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加上网点、资源优势和长期服务“三农”的品牌和信誉农行具备发挥县域商业金融重要渠道的经营基础按人民银行统计口径2007年8月末湖南省农业银行涉农贷款(包括农业短期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农网改造贷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总额325.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5.5%占湖南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额的22.6%.按照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思路农行股改要稳定和发展涉农业务发挥城乡联动业务优势妥善处理好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的关系同时准确进行农村金融市场定位从市场定位思路看农行的市场定位应立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合理分工与市场细分考虑到自身特点及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分工协作农行的市场定位应有别于主要为农民传统农业生产及农村中小企业(零售业务)服务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不同于主要承担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开发性业务的农业发展银行而宜以县域有效需求为目标市场重点做县及县域以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等现代农业公司(批发)业务并以此促进农业深加工及农业人口向城镇、城市进行梯级转移从而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向县域支柱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气、路、通讯、市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二是向县域优势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以拓展就业岗位;三是向农村人口由村向镇、由镇向城市转移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其目标区域应与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向一致即集中在县城及大、中心集镇从市场定位策略看农行定位要根据农村有效市场和客户特征找准切入点将服务“三农”与提高农行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农行支持“三农”不是盲目地、不讲效益地支持必须选择有效需求市场确保信贷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益因此农行在选择支农切入点时应与各级政府在区域内的产业政策相衔接与地区资源特色、经济支柱和经济增长点相契合依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行)业和特色资源(如矿产、能源等)开展金融服务寻求控制风险与有效创利的动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农行股改上市之后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股东、市场的强大约束农行经营可能偏离“三农”方向因此应把农行支农的内容纳入农行股改制度设计中事先制定好游戏规则从制度层面明确其市场定位二、农业银行改革中的城乡双层经营管理模式设计由于农行股改方向界定其“面向三农”进行商业运作而农行现有的城市业务已具备一定规模如湖南农行城市业务占比达55%如要其放弃城市金融市场完全置身于农村市场似非理性做法也有悖于商业银行的性质特征必然遭到股东或今后引进的战略投资者质疑因此农行未来发展仍会处于农村与城市业务并存的局面为协调平衡好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关系农行股改要科学设计好城乡双层经营管理模式重点解决好涉农组织架构设计问题根据对涉农业务的研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特点和农行经营实际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种方案可供选择1、建立相对独立的专门经营管理框架由省分行或二级分行开始往下彻底分开由此可能形成城市业务和涉农业务组织二元化2、按照准事业部模式形成条线式或挂靠式的相对独立框架成立专营涉农业务的上下贯通、自成体系的条线式或挂靠在各层级行的准事业部模式同时现有各层级行运营机制不变(保留现有各层级行体制)事业部在总行总体战略与投资框架内享有充分与明确的自主权是受总行直接控制的利润中心3、作为各分支行的职能部门新设涉农业务部这一部门主要承担具体协调、统计和政策制订职能其原有职能部门设置不变经营管理职能不变4、根据一定标准把所有涉农业务与其它业务分开按现有经营管理职能分工方式分别挂靠相应前台部门5、参股或牵头组建独立法人的股份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等由农行作为主要发起人在部分信贷需求旺盛的乡镇设立股份制村镇银行在限定区域内从事金融业务;同时可引进其他企业或个人入股促进完善公司治理通过对组织目标、运营成本、效率效益、协调运转等多方面权衡分析我们认为模式选择应充分考虑某一阶段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应强求全国统一比如湖南这类农业占比高、经济金融相对落后地区宜选择第三、四、五种方案相混合的模式即在一、二级分行设立涉农业务管理部门承担统计分析、其他部门涉农业务协调、研究和政策制订职责各前台部门应在已有职能范围内细分相应涉农业务;调整县级行内设机构增加网点的客户经理加大以贷款为重点的综合营销力度同时由农行参股或牵头组建独立法人的村镇银行把大银行的优势与小银行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农村行网点稀少的问题选择上述模式主要基于三点理由一是相对组织成本较低易于过渡不会造成大的震荡而第一、二种模式易形成“行内有行”组织成本高可能造成城乡联动阻隔二是城市业务和县域业务在经营方式、管理手段和业务需求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不宜将涉农机构与其它机构物理隔断否则不利于城乡联动与资源整合三是从运转效益来看条线物理隔断的方式将增加新的协调难度而单纯新设统管部门也不可能管理所有涉农业务保留现有部门设置有利于对涉农专业部门形成支撑在外部运营环境逐步成熟(达到利润中心的要求)以后或农村经济比较活跃已经达到利润控制中心要求的地区可按实际需要选择第二种方案实行准事业部制三、“三农”贷款风险定价与内部转移支付农行要在“面向三农”中实现商业运作必须通过市场化风险定价以高收益覆盖高风险同时通过内部转移支付的调控机制保证资源向目标市场流动1、“三农”贷款风险定价可行性分析调查显示农行通过科学衡量风险合理风险定价基本可以覆盖“三农”贷款产生的信用风险一方面县域客户对定价的承受能力较强农行利率定价空间较大目前县域客户主要关注贷款获取的难易程度对定价水平的高低敏感度相对较低农行的传统优势在县域市场与大中城市和大型客户相比县域市场的客户开发和维护成本较低在产品定价上具有主动权而且农行贷款定价拥有较大提升空间统计监测显示湖南农行近两年新放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37%平均上浮幅度仅4.48%远低于农村信用社另一方面用足定价空间收益基本能够覆盖风险湖南农行近两年新放涉农贷款(包括新增贷款和新增信用)平均损失率1.994%目前存款成本率2.226%(存款付息率1.266%存款应分摊费用率1%)存款准备金调节系数0.385%贷款费用率0.801%税负成本率为0.385%按预期损失率1.994%、最低回报要求的收益率1.3%测算一般定价水平应达7.091%.按目前利率水平如保持上浮10%以上的定价空间不但可以保证定价的市场竞争力相应支撑县域信贷投放而且可以部分覆盖信用风险较好地兼顾面向“三农”和股东资本回报目标2、贷款风险定价机制的构建在进行贷款风险定价时应根据各客户主体的行业风险、经营规模、管理成本、保证方式和同业竞争度全面推行与农贷风险相对称的分层、分类、分客户差异化定价构建与“三农”金融风险相对称的贷款定价机制发挥贷款定价的价值创造、风险抵御、结构调整功能3、内部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及具体调节手段内部转移支付即通过系统内利率、利润修正以及考核指标及其权重设定等手段以城市或发达地区业务弥补、助推农村和不发达地区业务的一种调控机制在以风险定价为主要创利手段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内部转移支付是农行“面向三农、商业经营”的战略需要农行内部转移支付应主要发挥好两种功能一是通过内部转移支付用城市业务利润消化落后地区机构的不良贷款和亏损挂账;二是作为达到市场定位目标和上级行调控意图的良好手段因此转移支付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真实转移支付如价格转移主要考虑各地发展环境差异为指导各行因地制宜发展通过利率内部市场价格对缺乏有效信贷需求的机构设定较高的上存资金利率对有效信贷需求充足的机构设定较低的借款利率二是模拟转移支付主要是考虑农村条件艰苦、资源稀缺财务成本相对城市较高为发展涉农业务实施的一种激励机制四、农业银行经营机制的改善与服务创新像农业银行这样的大银行如何“面向三农”、服务好小客户完善经营机制是关键农行要在遵循主要风险点可控的前提下实施制度创新与工具改进通过整合再造业务流程与组织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过去沿袭下来的信贷运作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一是实行分级经营、分层管理二是改进授权方式三是改进决策模式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拓展涉农贷款的挂钩考核力度要加快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一是按贷款用途、主体、额度、担保等要素从准入、流程、权限等环节对各类信贷品种进行重新设计和制度创新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尝试允许农民以土地、山林、池塘等经营权或收益权作为贷款抵押物有效解决农户大额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抵押物缺失问题三是创新信贷准入标准注重客户的偿还能力和抵押物的价值及变现能力将准入审查由侧重第一还款能力转向侧重第二还款能力免评级将授信、用信环节合二为一五、服务“三农”的政策补偿及配套机制建设对金融支农进行政策补偿在许多国家有成功范例国家应从财税政策及资金支持上给予适当风险补偿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农行为“三农”服务实行财政专项补贴运用财政杠杆建立对农业信贷投入的补偿机制在银行商业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间谋求平衡对农行发放涉及粮棉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涉农贷款由中央财政根据核定的数额对农业银行进行政策性补偿财政补贴到位后由总行统一核算实行税收优惠待遇用税率杠杆鼓励农行增加对县域的信贷投入可根据农行支持“三农情况核定优惠税率如新增存款一定比例以上用于支持”三农“财税部门可分档次对其实行优惠税率;对农行设立在指定地区的营业税予以减免同时可比照农信社的做法对农行涉农业务执行3%的营业税优惠税率直至全免;企业所得税按县域或产业进行减免或采取区域与产业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减免范围对支农税收减免部分可按正常税率提取留给农行用做贷款损失拨备并专户管理对股改前和股改过程中消化历史包袱如固定资产损失、房改损失、案件和抵债资产损失应简化税前扣除的审批流程放宽审批条件实行优惠存款准备金率为支持农业银行将农村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农村地区可考虑将农行涉农存款参照执行农村信用社缴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促进其增强放贷能力健全农业信贷风险保障机制引导农村保险与农业信贷相结合建立联系机制共同解决经营风险和农民投保的承受力问题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组建全国性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对农业信贷提供信贷保险和风险补偿在政策性保险缺位的情况下应通过招标的形式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财政部门根据承保与赔付的情况对保险公司补贴。
银行卡业务的集约化经营
银行卡业务的集约化经营
李展
【期刊名称】《中国信用卡》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银行卡的集约化经营,就是注重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通过经营要素的增加、集中、组合方式的调整,最大限度增加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
本文就银行卡业务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问题略抒己见。
一、银行卡集约化经营应解决的问题 1.思想观念还没有适应集约化经营的要求。
突出表现在一些基层行的领导对银行卡业务重视不够、认识不高,而且受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李展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江苏省大丰市支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49
【相关文献】
1.对加速发展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的深度调查与思考——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襄樊市分行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调研 [J], 伍华农;黄相奎
2.我国银行卡业务收费现状研究——基于27家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资费标准及持卡人用卡情况的调查 [J], 施诗韵;曹彧;曹苏菲
3.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发展梗阻现象及对策——基于对济宁市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现状的调查 [J], 王书央
4.银行卡业务发展需制度先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述评 [J], 刘泽华
5.银行卡业务集约化经营策略 [J], 沈喜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加强集约化经营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集约化经营管理的思考张叶艺所谓基层中国银行的集约化经营,就是通过经营要素组合方式的合理调整,实现经营资金配置最优化,经营效能最佳化,经营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经营方式。
其经营要素的内涵构成,应包括资金、机构、人员、设施和科学技术等。
集约化经营是对粗放经营的否定。
前者是“精耕细作”,即注重内涵“质”的前提下,去扩张外延的“量”,而影响内涵的“质”。
因此,作为具有悠久历史、重要地位、以及外汇外贸专业特色的中国银行,在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加强集约化经营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集约化经营管理,必须实现经营资金配置的最优化资金是银行经营的基础,是经营诸要素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资金银行便无法经营。
但有了资金,配置不合理,也会给经营带来困难。
因此,组织好资金,营运好资金,最有效地配置货币资金资源,提高资金的收益,是我们中国银行须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也是加强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基础。
1、大力组织存款,在增加资金总量的同时,注重结构的合理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经营要素中决定性的因素。
我们中国银行国内支行由于建立较迟,资金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又面临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存款立行的指导思想,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组织存款,不断增加资金总量,这无疑是对的。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新形势下,不注意资金的成本,片面追求资金的总量,忽视低成本资金的增加,不但不利于资金的运用,而且不利于经营效益的提高。
因此,要客观认识加强内涵性集约经营与外延性同业竞争的矛盾,正确处理大力组织存款与调整存款结构的关系。
实现的抉择是,在继续坚持“存款立行”、大力组织存款、保持总量增长、扩大同业占比的前提下,提高活期存款、对公存款和外汇存款的比重,使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短期存款与长期存款、外币存款与本币存款保持适度的比例,使存款总量的增加建立在逐步优化结构、逐步降低成本的基础上。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从分析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入手,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状况,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提出几点看法。
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自1994年组建以来,在贯彻执行国家农业金融政策,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也应看到,农发行在业务经营中始终存在着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入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农发行应如何充分发展其职能作用,成为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深化的重要一方面。
一、当前农发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筹资成本较高。
目前;国务院规定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资本金,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发行金融债券,财政支农资金,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境外筹资等。
从表面上看,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筹集具有多元化特征,实际上,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当前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向中央银行借款。
即:由农发行总行负责向人民银行统借统还,各基层行则通过直接向总行申请系统内借款满足资金需求。
在主要依赖中央银行供应资金的情况下,一方面加大了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农发行的资金运营成本,制约了其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的空间,长期看,不利于农发行的生存和发展。
2.贷款投向单一,且资产规模呈萎缩之势。
农发行成立之初,其信贷资金运用曲工商业贷款和开发性贷款两大部分构成。
1998年以来,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国务院决定将开发性贷款和粮棉加工企业贷款从农发行划出,农发行的职能变成了单一的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农发行成为事实上的粮食收购银行。
不仅如此,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农发行的粮油贷款业务萎缩现象日益突出。
粮食市场放开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独家经营的格局被打破,其他经济主体也参与市场收购,粮食购销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必然导致粮食收购量减少;同时,农发行独家供应收购资金的格局也逐渐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