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重点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复习(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复习一、《鱼我所欲也》(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

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患避②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赐骄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

(4 分)4.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 3 分)二、《邹忌讽齐王纳谏》(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诸将效①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②山陵,前左水泽。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③,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

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④士大夫⑤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注】①效:贡献,呈献,②倍:通“背”,背向,背着。

③陈:通“阵”,布阵摆开阵势,④拊循:抚慰,安抚,引申为受过训练,听从指挥。

⑤士大夫:指一般将士(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诸将效首虏,毕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B. 顾诸君不察耳/元方入门不顾C. 置之亡地而后存/且焉置士石D.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今非昔比(2)请用三“/”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3)你认为韩信用兵有什么特点?背水之战这一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答案】(1)A(2)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3)特点:不拘泥古法,实事求是;通晓士卒心理、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启示:①遇到艰难处境时,要敢于拼搏、不冒险;②处于逆填时。

如果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就难以摆脱困境。

【解析】【分析】(1)A项,两个“毕”都解释为:全、都。

B项,第一个“顾”:不过、但是;第二个“顾”:回头看。

C项,第一个“置”:置于;第二个“置”:放置。

D项,第一个“今”:这次。

第二个“今”:如今、现在。

故选A。

(2)这句话的大意是:况且我所率领的并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这即是所谓的‘驱赶着街市上的平民百姓去作战’,势必非把他们置于死地,使他们人人为各自的生存而战不可!所以应该这样停顿: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3)韩信带领的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因此他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战法;并且他把战士置于死地,让他们为各自的生存而战,可以看出他通晓士兵心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一、[2024·长春阶段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乙】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①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

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冈,上青龙寺门。

门高出绝寰埃②,宜写目放抱③。

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

日既夕,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

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谓雪光射来,复开门偶立,见沍云④驳尽,太虚真气如帐碧玉。

有月一轮,其大如盘,色如银,凝照东方,辗碧玉上征,不见辙迹。

予喜方雪而望舒复至,乃与友生出大门恣视。

(节选自舒元舆《长安雪下望月记》,有删改)【注释】①玉花:指白玉一样的雪花。

②出绝寰埃:超越凡尘。

③写目放抱:放眼远眺使心胸开阔。

④沍云:寒云。

1.【甲】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

2.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莫说相公痴”中的“相公”是丈夫的意思。

D.“月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13.【乙】文中有关长安雪景和月色的描写很有特点,试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都展现了文人的高雅情趣,请概括两位作者的雅趣。

二、[2024·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天镜园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

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

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

②樾(yuè):树荫。

③兰荡:湖名。

④明瑟:明净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

⑥牙人:商人。

⑦枻(yì):船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字俱.碧鲜俱:都(2)每岁.春老岁:年飞出轻舠:小船(3)轻舠..(4)无可名.言名:说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无可名.言名.之者谁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猛浪若.奔C.一.泓漾之而或长烟一.空D.破塘笋必道.此道.不通,度已失期(解析:A.说出/命名;B.好像;C.数字“一”/全;D.经过/道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这笋)形状像象牙,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

4.选文描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读书堂中、仆人捞笋两个场面。

流露出作者对天镜园的喜爱,以及沉醉于美景的愉悦之情。

附参考译文:天镜园的浴凫堂,(有)高耸的槐树,茂密的竹子,树荫层层叠叠,面对着兰荡湖闲坐,(只见)一泓(湖水)微波荡漾,水清木秀,游鱼飞鸟,还有那水中的藻荇,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

我在里边读书,绿色满头满脑地向我扑来,在幽静的窗边打开书本,好像每个字都是碧绿新鲜的。

每年春末,(载着)破塘笋(的小船)必定经过这里。

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的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并向园中人叫道:“捞笋!”然后划桨飞一样离开。

园丁划着小舟把笋拾起来。

【精品】中考语文九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精品】中考语文九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九下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一)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①又何间.焉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①忠之属.也②属.引凄异C.①战则请.从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D.①故.逐之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①肉食者谋之.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①可以.一成②以.君之力C.①战于.长勺②所患有甚于.死者D.①登轼而.望之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3.用现代双悟写出下面甸子的意思。

(4分)(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②上犯禁③,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注释】①奚以:凭什么、为什么。

①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

①犯禁:触犯禁令。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里之.城夫环而攻之.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凡治国.之道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必先富民.D.民富则.安乡重家入则.无法家拂士2.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标出停顿。

(每个句子限断两处)(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4.下面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论述了战争的重要性,是借政治谈战争。

孟子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B.甲文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C.乙文中管子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认为富民对治理国家有着巨大的作用。

D.乙文一方面讲“民富”,另一方面讲“民贫”,从这两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要治理好国家,则要先富民。

初三九年级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有答案】

初三九年级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有答案】

初三文言汇编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2)小惠未遍.(_____________)(3)小信未孚.(_____________)(4)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也显示出他的自信。

B.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护,显示出他的“鄙”。

C.曹刿是一个既普通又平凡的老百姓,但正是有了他,才会有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的奇迹。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4.根据下文(链接材料)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

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赵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阅读甲乙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

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

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

【参考译文】【乙】范仲淹担任将领时,号令明确,爱护士兵。

羌人各部有来归降的,都能推心置腹地接纳他们,并不疑心,所以金人不敢轻易侵犯边境。

王举正怯懦不能担任大事,谏官欧阳修等人便进言说范仲淹有当宰相的才能,请求罢免王举正任用范仲淹,于是让范仲淹改任参知政事。

范仲淹说:“执政大臣能因为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他)坚决推托不接受任命,表示愿意与韩琦一同出京去巡视边疆。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或.异二者之为或:(3)先.天下之忧而忧先:(4)仲淹为.将为:(5)固辞.不拜辞:【答案】(1)探求(2)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在……之前(4)担任(5)推脱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何时而乐耶?(2)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答案】(1)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2)执政大臣能因为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3.【甲】文中,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具体表现是“”;【乙】文中,范仲淹面对欧阳修的举荐,其态度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4.范仲淹一生都在践行【甲】文中的政治理想,【乙】文中的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乙]
荀崧①小女灌,幼有奇节。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千人,逾城②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督厉③将士,且战且前,及入鲁阳山获免④。自诣⑤石览乞师;又为⑥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节选自《晋书·列女·荀灌》,有删改)
【乙文】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①,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②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明史·张溥传》)
【注①皲: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②斋:书房或学舍。
1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D.乙文庄周以比喻的方式阐明拒绝的理由,其实庄周的志趣是回归自然,逍遥自得。
10.《逍遥游》塑造了积极进取的鲲鹏的形象,这是否与道家思想矛盾?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理解。
【甲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C.《口技》中对犬吠,妇人欠伸,夫呓语,儿啼,夫醒,大儿醒且絮絮不止一系列细节的描写,使听众如临其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重点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重点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重点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陈涉世家(一)(甲)陈胜者。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官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比至陈()(2)被坚执锐()(3)刑其长吏()(4)皆来会计事()(5)客出入愈益发舒()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复立楚国之社稷B、或说陈王曰或以为亡C、故天下传之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①原因:②启示:(二)【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

徐(安徽县名)令(县官)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

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口才)而涉猎(广泛地阅读)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班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试范围:九年级上、下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盖神农为耒耜①,以利天下。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晁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节选自《齐民要术》)【注】①耒耜(lěi sì):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杂然而前陈者(2)宴酣之乐(3)要在安民(4)慈母不能保其子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一日不再食则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则素湍绿潭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4.【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乙】文引用晁错的话重点强调了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练习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10.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shǔ)B.浩浩汤汤(dàng)C.长堤一痕(dī)D.强饮三大白(qiáng)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百废具兴(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余拏一小舟( )(4)客此(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3.【甲】【乙】两文作者都借景抒情,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四、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出师表》和《三国志蜀志》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出师表》和《三国志蜀志》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出师表》和《三国志·蜀志》含答案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出师表》)4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躬.耕于南阳躬:鞠躬B.当奖.率三军奖:鼓励C.至于斟酌损益.益:增加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4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8.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寓情于事,追述三段回忆: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B.诸葛亮上表的用语极为得体,语言率真质朴,情感恳切忠贞,令人感动,时时不忘先帝,处处为后主着想,既不失臣子的身份,也符合长辈的口吻。

C.“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抒发对先帝的感激,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复汉室的决心。

D.这篇表文被视为表的代表作,受到高度赞扬。

其高明之处在于用先帝的权威形象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轻描淡写的文字中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否定。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陈涉世家——陈胜》和《资治通鉴——陈涉》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陈涉世家——陈胜》和《资治通鉴——陈涉》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陈涉世家——陈胜》和《资治通鉴——陈涉》含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司马迁《陈涉世家》节选)【乙】初,陈涉既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

妻之父亦往焉,陈王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

妻之父怒曰:“怙①乱僭②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

陈王跪谢,遂不为顾。

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额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王以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

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①hù:仗恃。

②僭号jiàn:冒用帝王的称号。

③颛zhuān:愚昧。

4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陈涉既.为王既:既然B.诸将徇.地至徇:攻取C.为天下唱.唱:同“倡”,倡导D.比.至陈比:等到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陈王以.众宾待之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诸.故人皆自引去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C.不辞而.去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辄系而罪之.怅恨久之.4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4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3)不可具.状()(4)公退之暇,被.鹤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B. 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烟云竹树而.已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①处江湖之.远 D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竹工破之.②子声丁丁然.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2)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2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docx

2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docx

出师表(—)【甲】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蒂选自《出师表》)【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干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干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

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由雄感激()⑵先帝不以臣単做)⑶遂张先帝以驱驰()(4)天下必以王另能市马()9.下劝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苟全性命于乱世/况贤于隗者乎B.受任于败军之际/臣闻古之君人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千里马常有,而们乐不常有D.遂许先帝以驱驰/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10.用“ /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士争凑燕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1)三顾臣于草庐Z中,咨用以当世Z事译文:(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译文:12.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Z处(2分)(二)甲]侍中侍郎郭攸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晏子为齐相,Ilio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 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对比练习集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对比练习集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比照练习集附参考答案目录一?湖心亭看雪?与?满井游记?练习二?湖心亭看雪?与?江雪?练习三?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练习四?五柳先生传?与?醉翁亭记?练习五?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练习六?岳阳楼记?与?小石潭记?练习七?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八?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九?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十?送东阳马生序?与?孙权劝学?练习十一?饮酒?与?爱莲说?练习十二?桃花源记?与?结庐在人境?练习十三?三峡?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十四?爱莲说?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五?与朱元思书?与?桃花源记?练习十六?桃花源记?与?岳阳楼记?十七?岳阳楼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九?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二十?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练习二十一?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二十二?三峡?与?岳阳楼记?练习二十三?爱莲说?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二十四?陋室铭?与?爱莲说?比照阅读二十五?爱莲说?与?与朱元思书?比照阅读二十六?三峡?与?湖心亭看雪?练习二十七?钱塘湖春行?与?满井游记?练习二十八?童趣?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二十九?岳阳楼记?与?爱莲说?练习三十?小石潭记?与?大道之行也?练习三十一?钱塘湖春行?与?满井游记?练习三十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三十三?鱼我所欲也?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三十四?唐雎不辱使命?与?公输?练习三十五?出师表?与?隆中对?练习一、?湖心亭看雪?与?满井游记?练习〔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晏子春秋》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晏子春秋》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晏子春秋》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3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孰.视之(2)私.我也(3)闻.寡人之耳者3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景公春夏游猎,又起大台之役。

晏子谏曰:“春夏起役,且游猎,夺民农时,国家空虚,不可。

”景公曰:“吾闻相贤者国治.,臣忠者主逸。

吾年无几矣欲遂吾所乐卒吾所好子其息矣。

”晏子曰:“昔文王不敢盘于游田①,故国昌而民安。

楚灵王不废.乾溪之役,起章华之台,而民叛之。

今君不革,将危社稷,而为诸侯笑。

臣闻忠臣不避.死,谏不违罪。

君不听臣,臣将逝矣。

”景公曰:“唯唯,将弛罢之。

”未几,朝②韦囧③解役而归.。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盘于游田:在野外打猎。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嗟夫!我曾经寻求过古代仁人的心,或者说是这两种心中的哪一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居高位于庙堂之上,也会为民众忧虑;在远离江湖的地方,也会为君主的安危忧虑。

所以说,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会感到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先为天下的忧虑而忧虑,后为天下的欢乐而欢乐。

”唉,这样的人,我该归附于谁呢?时间是公元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曾经担任将领,他的号令明确,对士兵十分关爱。

当羌人各部有归降的人前来投降时,他们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范仲淹,因此金人也不敢轻易侵犯边境。

相比之下,王举正则是一个怯懦不堪的人,不能担任大事。

谏官欧阳修等人认为范仲淹有当宰相的才能,请求罢免王举正,改任用范仲淹,于是让他改任参知政事。

范仲淹说:“执政大臣能因为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任命,表示愿意与韩琦一同出京去巡视边疆。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寻求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先天下之忧而忧:在。

之前就为天下的忧虑而忧虑4)仲淹为将:担任将领5)固辞不拜:推脱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感到快乐呢?2)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

执政大臣能因为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3.【甲】文中,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具体表现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乙】文中,范仲淹面对欧阳修的举荐,其态度是“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4.范仲淹一生都在践行【甲】文中的政治理想,【乙】文中的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

请选取两个事件加以概括。

①范仲淹担任将领时,爱护士卒。

②真诚对待归降的少数民族。

③辞官不做,自愿到边疆巡视。

一】1.连续三天大雪,湖中行人和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重点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重点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重点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答案陈涉世家(一)1.略2.B3.(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

4.(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

5.(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

(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二)1.《史记》司马迁《后汉书》2.C 3.C 4.你如果停止以……为耻陈涉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略详比喻7.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

8.幼时都有远大抱负。

儿时就应该有远大理想为将来做打算(三)8.(2分)A.会:适逢,恰巧遇到。

B.唱:同“倡”,倡导。

C.谓:告诉;对……说。

D.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

(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9.10.(朝廷)征发九百名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11.第一件事:鱼腹藏书(置书鱼腹)第二件事:篝火狐鸣12.C13.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1)①素:向来②比;等到③将:统帅,率领④亡;逃亡(2)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3)甲文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

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4)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

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意思对即可)隆中对(一)17.①器重;②去拜访③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④停止18。

左右皆笑之19.(1)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

将军难道不愿意见风他吗?(2)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20.通假字:研本字: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重点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答案
陈涉世家(一)1.略2.B3.(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

4.(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

5.(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

(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二)1.《史记》司马迁《后汉书》2.C 3.C 4.你如果停止以……为耻
陈涉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略详比喻
7.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

8.幼时都有远大抱负。

儿时就应该有远大理想为将来做打算
(三)8.(2分)A.会:适逢,恰巧遇到。

B.唱:同“倡”,倡导。

C.谓:告诉;对……说。

D.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

(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9.10.(朝廷)征发九百名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11.第一件事:鱼腹藏书(置书鱼腹)第二件事:篝火狐鸣12.C13.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1)①素:向来②比;等到③将:统帅,率领④亡;逃亡(2)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3)甲文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

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4)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

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意思对即可)
隆中对
(一)17.①器重;②去拜访③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④停止18。

左右皆笑之19.(1)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

将军难道不愿意见风他吗?(2)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20.通假字:研本字:砚。

21.相同之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

乙文大部分都属正面描写,“左右皆笑之”是侧面描写。

不同之处: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

(二)15.A.已,通“以” B.物资 C.拜访 D.已经16. A.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来迎接将军你呢?B.亲自在田野耕种,不希求闻名显达17.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18.A.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B.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C.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19.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孙权“贤能为之用”,刘备“总揽英雄”。

(1分)②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1分)
出师表
(一)8.(1)此(或“这”,或“这件事”)(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答应(4)买9.B10.士/争凑燕11.(1)三次到我住的草庐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天下大(2)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12.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

(二)答案:16.(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共2分。

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17.(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共4分,每句2分。

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8.D(2分)19.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三)1、①寄:托付②攘除:铲除③宜:应该④适:正好,正逢2、D 3.A 4、①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5、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四)1.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受遗诏。

2。

答案:①早晚:②比喻才能平庸。

③委托,交付。

④辅助,协助。

3.答案: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4、答案举例:①忠心耿耿。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④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

等等。

(五)1.发扬光大;罚;昭示;恩赐。

2.(1)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2)(钜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

目的在引导学生将阅读读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获得一定的认识。

学生回答的内容必须围绕两段选文的中心;为人做事应处以公心。

(六)1.留给;善良;好;像狼一样。

2.(1)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对官员善恶的表扬和处罚,不应该有不同的标准。

(2)我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府中,发现他任用人才,都能尽量发挥别人的本领。

即使是小事,也能尽到自己的责任。

3.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4.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

(意思对即可) 5.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贤远佞”来答即可。

评价郗超能扣住“发现人才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广”来答即可。

(七)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全部10.D1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2.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

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八)21.①躬:亲自,亲身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③约:克制④悉:全部,都22.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23.D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25.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