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四五级站农水工程
关于印发灌区工程工作方案
关于印发灌区工程工作方案一、背景灌区工程是指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的工程设施,通过科学的灌溉方式,使得农作物获得充足的水源,从而提高农田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加强灌区工程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工作目标1. 加强规划设计,科学布局灌区工程项目,提高农田灌溉水平;2. 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提高农田用水效率;3. 强化灌区管理,建立健全的灌溉管理体系,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4. 改善农田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工作内容1.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当地农田水利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土地利用,制定灌区工程规划方案,确定灌区工程项目的建设范围和布局。
2. 加强技术研究开展灌溉技术研究,推动水肥一体化、滴灌、喷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灌区管理体系,包括灌溉水源管理、设施维护管理、农田用水管控等,保障农田灌溉水平。
4. 加强协调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资源共享,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田的灌溉水平。
5. 开展宣传教育开展关于灌区工程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灌溉工程的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意识,推动农民参与灌区建设。
四、工作要求1. 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各级领导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灌区工程建设工作,明确责任,推动工作的落实。
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制定灌区工程规划方案时,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当地的农田水利资源分布情况和土地利用情况,确保项目建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 加强宣传,推动落实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灌区工程建设的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意识,推动农民参与灌区建设。
4. 强化监督,保障质量加强对灌区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质量,保障农田灌溉水平。
水利工程等级划分标准
水利工程等级划分标准水利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工程。
它涉及到水资源的调配、灌溉、防洪、供水、排水、发电等方面,对于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维护国家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评估,制定了水利工程等级划分标准。
首先,水利工程的等级划分主要是根据其功能、规模、技术指标和服务对象等方面进行评定。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功能和重要性。
一级水利工程通常是指规模较大、功能较为全面的水利工程,如大型水库、重要的灌溉工程、国家重点防洪工程等。
这些工程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旦发生问题将会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设计、建设和管理上都要求严格。
二级水利工程一般是指中小型水库、一般性的灌溉工程、地方性的防洪工程等。
虽然规模和功能不及一级水利工程那么大,但仍然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灾害防范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维护。
三级水利工程则是指小型的水利工程,如小型水库、小型灌溉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
这些工程规模较小,但对于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也需要得到重视和管理。
总的来说,水利工程等级的划分是为了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评估,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
不同等级的水利工程在设计、建设和管理上都有着相应的要求,只有做好了管理和维护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要根据水利工程等级划分标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安全运行和有效利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水利工程等级划分标准是为了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管理和评估,不同等级的水利工程在功能和重要性上有所差异,需要得到相应的管理和维护。
只有加强管理和技术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水利考点水工程建筑物类型及相关要求
库容水库总【考点】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必会】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和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 I 、II 、III 、IV 、V 五等。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 防洪治涝灌溉供水 发电工程 工程 等别 规模大(1) /108m³/104 人保护农田面积 /104 亩保护区当量经济规模/104人 治涝面积(104亩)灌溉面积 (104 亩)供水年引 对象 水量 重要/108m³ 性 特别Ⅰ≥10 ≥150 ≥500≥300≥200 ≥150 型重要≥10 ≥1200大(2) Ⅱ 型Ⅲ小(1) Ⅳ型小(2) <10,≥1.0 <1.0, ≥0.1 <0.1, ≥0.01 <0.01,<150,≥50 <50, ≥20 <20, ≥5 <500, ≥100 <100, ≥30 <30,≥ 5 <300,≥100 <100,≥40<40,≥ 10 <200, ≥60<60, ≥15 <15, ≥3 <150, 重要≥50 <50, 比较 ≥5 重要<5, ≥0.5 一般 <10, ≥3 <3, ≥1 <1, ≥0.3 <1200,≥300<300, ≥50 <50,≥ 10 Ⅴ 型 ≥0.001<5 <5 <10 <3 <0.5 <0.3 <10注 1:水库总库容指水库最高水位以下的静库容;治涝面积指设计治涝面积;灌溉面积指设计灌溉面积; 年引水量指供水工程渠首设计年均引(取)水量。
注 2:保护区当量经济规模指标仅限于城市保护区;防洪、供水中的多项指标满足 1 项即可。
注 3:按供水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工程等别时,该工程应为供水对象的主要水源。
【注意】对于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应按其中的最高等别确定。
对拦河水闸、灌排泵站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单个建筑物时不再单独确定工程等别,作为独立项目立项建设时,其工程等别按照承担的工程任务、规模确定。
【例题 1】下列库容的水库中,属于中型水库的是( )。
灌区2024年工作计划
灌区2024年工作计划一、项目背景灌区是指流域内的一片土地,用来灌溉农田或者供应城市的饮用水。
灌区工作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工作之一。
2024年,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灌区工作,确保灌溉农田和城市供水的顺利进行。
二、目标与任务1. 提高灌溉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和设备,提高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保护水资源。
2. 提升供水质量:加强水源保护工作,提升供水质量,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3. 完善灌区基础设施:对灌区内的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和改造,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 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对灌区的管理与监督,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5. 促进农业发展:通过灌溉工作,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业产量。
三、具体工作安排1. 提高灌溉效率:开展灌溉设施改造工作,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灌溉管理,提高灌溉效率。
2. 提升供水质量:加强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水质监测,及时处理水质问题,确保供水质量。
3. 完善灌区基础设施:对灌区内的水利设施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 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灌区管理制度,加强对灌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行为。
5. 促进农业发展: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水资源保障。
四、工作保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水资源保护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
2.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灌区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技术培训:组织灌区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4. 加强合作交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灌区工作的开展。
五、工作成效评估1. 提高灌溉效率:比较2023年和2024年的灌溉用水量和农作物产量,评估灌溉效率的提高情况。
2. 提升供水质量:对2024年的供水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供水质量的提升。
3. 完善灌区基础设施:对灌区内的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水利灌区工程施工
水利灌区工程施工一、水利灌区工程施工流程1. 勘察设计阶段水利灌区工程的施工首先需要经过勘察设计阶段,确定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材料选用等内容。
在勘察设计阶段,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确定设计方案,绘制施工图纸。
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是水利灌区工程施工的关键阶段,主要包括确定施工队伍、编制施工计划、准备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工作。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搭建施工临时设施,保障施工队伍的安全。
3. 开工阶段开工阶段是水利灌区工程施工的正式开始阶段,施工单位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工程施工。
在开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大体整理,确定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4. 施工过程阶段施工过程阶段是水利灌区工程施工的重要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各项工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5. 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是水利灌区工程施工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验收工程质量,对工程进行验收。
在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指标、工程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工程符合验收标准。
二、水利灌区工程施工要点1. 施工质量要求水利灌区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把控,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2. 安全生产在水利灌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施工管理水利灌区工程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单位要配备专业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4. 环境保护水利灌区工程施工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施工单位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灌溉分级管理制度内容
灌溉分级管理制度内容一、灌溉分级管理的原则1.科学合理: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土壤类型、作物需水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的标准。
2.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作物种植状况等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在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标准时,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调整。
3.合理节水:在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标准时,要注重合理节水,避免过度灌溉和水资源的浪费。
4.统一规范:建立灌溉分级管理制度,要遵循统一规范的原则,确保各地区、各农田在灌溉管理上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二、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内容1.农田分类:将农田按照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分类,确定不同农田的灌溉分级管理等级。
2.灌溉水量标准:根据农田土壤水分状况、作物需水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不同等级的农田的灌溉水量标准。
3.灌溉时间标准: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等因素,确定不同等级的农田的灌溉时间标准。
4.灌溉设备要求:根据不同等级的农田的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标准,确定相应的灌溉设备要求,确保灌溉效果。
5.灌溉管理责任:明确灌溉管理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建立健全的灌溉管理机制,保证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
6.灌溉水质监测:建立灌溉水质监测机制,定期对灌溉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灌溉水质符合农田灌溉要求。
7.灌溉效益评估:建立灌溉效益评估机制,对不同等级的农田的灌溉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指导灌溉管理的改进和提高。
8.信息共享:建立农田灌溉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传递农田灌溉管理的政策、技术和信息,促进农田灌溉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三、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1.制定实施方案:在建立灌溉分级管理制度之前,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灌溉分级管理的内容、实施步骤、责任分工和考核评估等内容,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2.推动政策支持: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等,促进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4.07.05•【文号】办农水〔2024〕211号•【施行日期】2024.07.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办农水〔2024〕211号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农村供水工程事关亿万群众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灌区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主阵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
近年来,各地农村供水和灌区工程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工程体系不断完善,但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个别工程也暴露出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设计和施工质量不达标、建设监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为进一步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要求,加强农村供水和灌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各方责任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各地强化农村供水、灌区工程建设监管,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承担首要责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单位分别对工程的勘察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监理质量、咨询服务质量负责。
检测、监测单位以及原材料、中间产品、设备供应商等单位依据有关规定和合同,分别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
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
二、加强项目法人管理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农村供水和灌区工程项目法人的组建和监管,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不得直接履行项目法人职责,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项目法人单位任职期间不得同时履行水利建设管理相关行政职责。
由社会资本方组建的项目法人,组建方案需按照国家关于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经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同意。
水库及灌区工程施工方案
水库及灌区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概况根据国家水利部门规划,为了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保障城市供水需要,我国开展了许多水库及灌区工程。
本文以某水库及灌区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该水库及灌区工程位于某省某市,总占地面积3000亩,包括一座水库和相应的灌区。
水库总库容为8000万立方米,可以保证当地多年干旱情况下的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需要。
灌区则覆盖了10个乡镇,涉及农田面积达20000亩。
2、施工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水库的地质勘察、主体工程施工、灌区的土地平整、引水渠道的铺设等内容。
二、施工方案1、水库地质勘察在进行水库主体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水库周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
勘察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质层位、地下水位、岩性和土质等。
依据勘察结果,确定水库的地基处理方案。
同时,还需要对周边村庄和人员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挖掘水库坝体、堤顶工程、溢洪道和泄洪设施等。
首先进行坝基平整,然后进行坝体的填筑和成形。
同时,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施工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灌区土地平整土地平整是确保灌区灌溉水平均分布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土地平整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灌排制度,制定合理的平整方案。
同时,还需要对土地进行排灌改良,确保土地的排水顺畅。
在土地平整的同时,还需要对灌区内的配套设施进行安装和调整,如灌溉管道、灌溉泵站等。
4、引水渠道铺设引水渠道的铺设是确保水库水能顺利输送至灌区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引水渠道铺设前,需要对输水渠道进行勘察评估,确定最佳的输水线路。
同时,还需要对输水渠道进行适当的加固和保护,以确保输水渠道的使用寿命。
三、施工流程1、水库地质勘察水库地质勘察包括计划勘察、现场调查和资料整理。
勘察人员应对勘察区域的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季节变化等进行全面了解。
同时,对地下水情况和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评估。
灌区等级划分标准
灌区等级划分标准按照《灌区工程技术标准》(GB50203—86),灌区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个等级。
一般地,灌区可划分为三级,即小型、中型、大型三类灌区。
在中国水利工作中广泛使用的灌溉面积,通常按其所具有的灌排能力或供水保证率进行划分。
在农业生产中通常将灌溉面积分为三个等级,即水田、旱田(包括水田自流灌溉和自流排水灌溉)和旱地。
一、一级灌溉能力(或供水保证率)在0.75~1以上的,称为一级灌区。
一级灌区灌溉工程建筑物,包括田间渠系和田间建筑物两大部分。
其中田间建筑物是用来控制和调节水量,实现自流或排水的工程设施。
一级灌区应具有一定的灌排能力或供水保证率,即能在一年内完成规定面积的灌水或排水作业,在干旱时能够满足灌溉需要且不影响生产的灌区。
如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一级灌区有:江西万载、安徽广德和德安一带,福建龙岩新罗一带,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等。
这些地区由于土地贫瘠,又缺少灌溉水源,而主要依靠天然降水或人工引水灌溉。
一级灌区在中国水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
二、四级灌区工程技术标准:四级灌区的灌溉水源主要依靠地表水,灌溉水源有保证的只有天然降水,因此,四级灌区在灌区渠系工程中要求按一定的原则布置。
(1)以灌溉为主,兼顾排涝和发电;(2)设计流量为100~500立方米/秒;(3)设计灌排流量应满足不同农业生产类型要求的需要;(4)保证有效灌溉率达到95%以上,其中有一条以上灌排渠道可达50%。
四级灌区的特点是灌溉水源单一,主要依靠地表水灌溉,而在旱田、中田和水田灌区中都有渠道,因此要兼顾这三种用水类型在灌区中的分布情况。
三、一般地,按照渠首取水的方式和干渠或支渠提水时的水深进行灌溉面积分级。
灌溉能力:一级灌溉面积为5万亩以下,二级灌溉面积为10万亩以下,三级灌溉面积为10万亩以下。
干渠或支渠的设计提水水深≥4m时,可视为二级灌区;当干渠或支渠设计提水水深≥3.5m时,可视为三级灌区。
灌区工程实施方案
灌区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
灌区工程是农田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田的水资源利用和农作物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灌区工程的实施方案需要科学合理,确保农田灌溉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就灌区工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
二、工程背景。
灌区工程实施的背景是确保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我国,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而灌区工程的实施方案将直接影响到农田灌溉的效果。
因此,科学制定灌区工程实施方案,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方案。
1. 灌溉系统建设。
灌区工程的核心是灌溉系统的建设,包括水源、输水管道、灌溉设备等。
在实施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灌区的地理条件、水资源状况和农田的需水量,科学设计灌溉系统,确保灌溉水能够有效覆盖农田,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需求。
2. 水资源管理。
灌区工程实施方案还需要考虑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
在农田灌溉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管理水资源,确保农田的需水量得到满足,同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因此,实施方案需要明确水资源的管理措施,包括水源保护、水资源调度等内容。
3. 技术支持。
在灌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包括灌溉设备的安装调试、灌溉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灌溉技术水平,确保灌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4. 管理与监测。
灌区工程实施方案中,还需要考虑灌区的管理与监测。
包括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相关的管理责任和权利,确保灌区工程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灌区的监测系统,对灌溉水量、土壤湿度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总结。
灌区工程实施方案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田灌溉的效果和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灌区的地理环境、水资源状况和农田的需水需求,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与监测,确保灌区工程的正常运行。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灌区分级标准概述
灌区分级标准概述标题:灌区分级标准概述介绍段:灌区分级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要求,将灌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的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灌区分级标准的概述,包括其定义、目的、评估指标和在灌区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您将对灌区分级标准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正文:一、灌区分级标准的定义灌区分级标准是一套评估灌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将灌区按照其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的状况划分为不同等级。
通过灌区分级标准,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灌区的管理目标,为灌区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灌区分级标准的目的1. 保护灌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等级的灌区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分级标准,可以确保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较高的灌区进行重点保护和管理,确保灌区的持续可持续发展。
2. 优化灌区利用效益将灌区按照生态环境状况划分等级,可以更好地指导灌区规划和利用,使灌区的开发和利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优化灌区利用效益的目的。
3. 基于科学评估的灌区管理灌区分级标准提供了科学客观的评估指标,为灌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标准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灌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灌区分级标准的评估指标1. 水资源状况指标评估灌区内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浓度、水源供给等。
2. 气候环境指标评估灌区内的气候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
3. 植被生态指标评估灌区植被分布、物种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状况,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植物物种组成等。
4. 土壤质量指标评估灌区土壤的肥力、土壤结构和含水量等性质,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水分保持能力等。
5. 生物多样性指标评估灌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和保护状况,包括动植物种类丰富度、种群数量、濒危物种保护情况等。
四、灌区分级标准在灌区管理中的应用1. 灌区规划和用地管理通过灌区分级标准的应用,可以指导灌区的规划和用地管理。
20世纪60年代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
20世纪60年代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标题:20世纪60年代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引言: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着快速的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挑战,为了提高灌区的管理效率和农田的灌溉水平,中国政府出台了一套大、中、小型灌区划分的标准。
本文将对这一划分标准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其深度和广度,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1. 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的背景与意义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旧有的灌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
政府决定划分大、中、小型灌区,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益和农业产能。
2. 大、中、小型灌区的定义和划分标准2.1 大型灌区大型灌区是指灌溉面积大、农田布局合理、水资源供给充足的灌区。
按照划分标准,大型灌区的灌溉面积应在10000亩以上,水源稳定可靠,灌溉基础设施完善。
2.2 中型灌区中型灌区是介于大型和小型灌区之间的灌区类型。
按照划分标准,中型灌区的灌溉面积应在5000-10000亩之间,具备一定的农田布局规划和水资源供给能力。
2.3 小型灌区小型灌区是指灌溉面积较小、农田分布分散的灌区。
按照划分标准,小型灌区的灌溉面积应在1000亩以下,由于面积较小,其管理和维护相对简单。
3. 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的优势与挑战3.1 优势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在多个方面体现了其优势。
它能够根据不同的灌溉规模和水资源供给情况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
划分标准能够使得灌区管理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效果。
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也为灌区规划和农田布局提供了有力依据。
3.2 挑战然而,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也存在一些挑战。
资源的分配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不公平性,特别是在大型灌区需要大量水资源的情况下。
划分标准的实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灌区的划分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我持有积极的态度。
全国大型灌区简介
全国大型灌区简介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灌溉工程的建设也逐渐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型灌区是指建有大型灌溉设施的农业用地,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全国大型灌区的概况、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
一、全国大型灌区概况全国大型灌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地。
其中,黄河流域的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等省份,长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珠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省份。
据统计,全国大型灌区总面积达到了1.5亿亩,其中耕地面积占到了1.2亿亩。
大型灌区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全国大型灌区建设情况1. 黄河流域大型灌区黄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灌区,也是全国大型灌区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黄河流域的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等省份,其中以山西省的大型灌区最为著名。
山西省的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运城、临汾、吕梁等地,占到了全国大型灌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运城市的大型灌区是全国最大的灌区之一,总面积达到了500万亩,是山西省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2. 长江流域大型灌区长江流域是我国第二大的灌区,也是全国大型灌区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长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其中以湖南省的大型灌区最为著名。
湖南省的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岳阳、常德、益阳等地,占到了全国大型灌区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其中,岳阳市的大型灌区是全国最大的灌区之一,总面积达到了200万亩,是湖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3. 珠江流域大型灌区珠江流域是我国第三大的灌区,也是全国大型灌区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珠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省份,其中以广东省的大型灌区最为著名。
广东省的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肇庆、惠州、梅州等地,占到了全国大型灌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
其中,肇庆市的大型灌区是全国最大的灌区之一,总面积达到了150万亩,是广东省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
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一、引言灌区划分是农田灌溉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灌区的划分需要根据不同的因素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
本文将讨论大中小型灌区的划分标准,并探讨相应的划分依据和主要考虑因素。
二、大中小型灌区的定义为了更好地进行灌溉管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将灌区划分为不同规模的大中小型灌区是必要的。
大中小型灌区的划分可根据其规模、灌溉面积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界定。
2.1 大型灌区大型灌区是指灌溉面积较大、水资源利用较为充分、灌溉设施较为完善的灌区。
大型灌区的面积通常在数千至数万公顷之间。
2.2 中型灌区中型灌区是指灌溉面积适中、水资源利用较充分、灌溉设施较为完善的灌区。
中型灌区的面积通常在数百至数千公顷之间。
2.3 小型灌区小型灌区是指灌溉面积相对较小、灌溉设施相对简单的灌区。
小型灌区的面积通常在几十至数百公顷之间。
三、大中小型灌区划分标准的依据大中小型灌区的划分标准应该基于一些关键因素,主要包括灌溉面积、水资源利用情况、灌溉设施状况以及农作物特点等。
3.1 灌溉面积灌溉面积是划分灌区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情况下,灌区的灌溉面积越大,所需要的水资源和灌溉设施投资就越大。
因此,可以根据灌溉面积的大小将灌区划分为不同规模的大中小型灌区。
3.2 水资源利用情况水资源是农田灌溉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灌区的划分也具有重要影响。
水资源的充足程度和利用率可以反映灌区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因此可以将水资源利用情况作为划分灌区的重要依据之一。
3.3 灌溉设施状况灌溉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灌区的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
灌溉设施包括渠道、水泵、喷灌设备等。
灌区的灌溉设施越完善,其灌溉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将灌溉设施状况作为划分灌区的重要依据之一。
3.4 农作物特点不同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同,对于灌区规模的划分也有一定影响。
一些特殊作物,如水稻等水耕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需要相对较大的灌区规模进行灌溉。
灌区分级标准
灌区分级标准灌区分级标准是针对不同规模和用水需求的灌区进行统一划分标准的一种制定方法。
此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灌溉系统的管理水平,优化用水资源配置和节约灌溉水资源。
其具体实施目标如下:1. 在保证农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灌溉水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2. 根据灌溉水资源的供应情况和作物需水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灌区不同级别;3. 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和管理规程,使得灌区灌溉工作有序开展。
具体灌区分级标准根据灌溉水源的类型、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以水源类型为例,在区分灌区的级别时,一般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灌区:以水库或河流为主要供水源的大型灌区。
这类灌区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档次上比较高,具有投资较大、管理和维护成本高等特点,灌溉面积一般在5000亩以上。
第二类灌区:以中型塘坑、水窖等为主要供水源的中型灌区。
这类灌区具有投资成本较低、管理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灌溉面积介于1000~5000亩之间。
第三类灌区:以地下水、积雪融水等为主要供水源的小型灌区。
这类灌区具有水多地少、分布较分散、节约水资源等优点,一般灌溉面积在500亩以下。
此外,针对不同作物需水量和水文地理条件等不同的因素,还可在灌区内部进行二次划分,以进一步提高灌溉效果和管理水平。
总的来说,灌区分级标准是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划分不同等级的灌区,以实现农业灌溉系统的高效利用和水资源的节约为目的。
通过合理的灌溉制度和管理规程,可以使灌区的灌溉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愿今后越来越多的灌区能够根据科学合理的标准进行划分,以提高整个农业灌溉系统的效益和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分级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工程规模分级标准建设工程类别计量单位大型中型小型水库枢纽工程库容 (亿米3)≥ 11~<装机 (MW)≥ 300300~50< 50水力发电工程装机 (MW)≥ 250250~25≤ 25河道治理工程堤防等级 1 级2、3 级4、5 级引调水工程流量 (米3/秒 )≥ 55~<灌溉排涝工程面积 (万亩 )≥ 3030~3< 3城市人口 ( 万人 )≥ 5050~20< 20工矿企业货币指标(亿≥5050~<防洪工程元 )保护农田面积 (万亩 )≥ 100100~30< 30围垦工程面积 (万亩 )≥ 55~<拦河水闸过闸流量 ( 米3/秒 )≥ 10001000~100< 100灌溉 /排水泵站装机流量 ( 米3/秒 )≥ 5050~10< 10装机功率 (MW)≥ 1010~ 1< 1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综合治理面积 (公顷 )> 50005000~1500< 1500治沟工程库容 (万米3)> 100100~50< 50水库等级划分大、中、小型水库的等级是按照库容大小来划分的。
大〔一〕型水库库容大于10 亿立方米;大〔二〕型水库库容大于 1 亿立方米而小于 10 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亿立方米而小于 1 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0 万立方米而小于1000 万立方米;备注库容或装机货币指标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两者均满足要求装机流量或装机功率指单站指标小〔二〕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 万立方米而小于 100 万立方米。
河流等级划分大、中、小型河流的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的。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 万亩;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 万亩之间;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 1 万亩。
有众多支流汇入的是上游水量稳定且较高的是中游水量有所减少或转如地势低平地区的是下游上中游分界线一般是最后一条大支流的汇入地点中下游分界线一般是地势低平地区的边缘GB50286-堤防工程等级依据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确定,依据堤防工程设计标准〔1998〕,堤防工程分为 5 级,详见表 2。
【专业知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划分的方法
【专业知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划分的方法一、单位工程的划分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发挥作用或独立施工条件的建筑物。
单位工程通常可以是一项独立的工程,也可以是独立工程中的一部分,一般按设计、施工部署和便于质量管理等原则来划分单位工程。
1.水电站及水库工程。
一般以每座独立的建筑物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当规模大时,可将一个建筑物中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一部分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如泄洪冲砂闸、进水闸、引水渠、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主厂房、副厂房、大坝填筑、溢洪道等。
2.堤防工程。
按招标标段或工程结构划分单位工程,规模较大的交叉联结建筑物及管理设施,以每座独立的建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3.灌区节水改造(隧洞)工程。
(1)按渠道级别,干渠、大、中型隧洞按招标标段(或洞径)划分单位工程。
支渠、斗渠及小型隧洞工程以年度批复的建设项目,每一条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2)田问配套工程,将同年同一灌区的田间配套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3)高效节水工程,将同年同一灌区、同一类型的高效节水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4)机井工程,将同年同一灌区所有机井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按单项批复的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作用和独立施工条件的部分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
二、分部工程的划分分部工程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能组合发挥一种功能的建筑安装工程,是组成单位工程的各个部分。
在分部工程中,将其对单位工程的安全、功能或效益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分部工程称为主要分部工程。
分部工程划分时应注意:同一单位工程中,同类型(如同是混凝土分部工程)的)各个分部工程的工程量不宜相差太大,一般不超过50%;不同建设类型(如混凝土分部工程、砌石分部工程)的各分部工程的投资不宜相差太大,一般不超过50%;每个单位工程中的分部工程的数目一般不宜少于5个。
1.水电站及水库工程。
土建部分按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划分。
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程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组成功能划分。
2.堤防工程。
灌区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
灌区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摘要:灌区供水工程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和城镇供水,并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的灌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用水需求也不断增加。
虽然我国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导致我国用水紧张。
针对这种情况,灌区供水工程便成了国家供水工程的首选。
如何加强灌区供水工程管理,做到最大限度给城乡居民用水,是摆在工程建设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灌区供水工程维护管理建议根据我国水利行业的标准的有关规定,水利灌区面积控制在2000hm2(30万亩)以上的灌区为大型灌区,灌区控制面积在667~20000hm(1~30万亩)之间的灌区为中型灌区,灌区控制面积在667hm2(1万亩)以下的为小型灌区。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拥有大型灌区400多处,中型灌区5200多处,小型灌区1000多万处。
这么多的灌区工程,分布在不同的地里环境中,结构不同,大小不同,它的供水量是非常庞大的,供水系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还是非常复杂的。
那么这些灌区供水工程是如何管理和维护的呢?一、灌区供水工程定义灌区一般是指将可靠的水源通过引、输、配水渠道系统与相应排水沟道三者组合起来的灌区总面积,是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灌区是一个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它依靠自然环境提供的光、热、土壤资源,结合了人工栽培的作物和农作物种植比例等人工调控手段,组成的一个具有很强社会性质的开放式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灌区工程负责协调水库、渠道、田地、作物四者之间的关系。
在目前,我国的灌溉区管理工作主要有灌区管理局负责,部分地区有农民自行组成的用水管理协会,参与灌区工程的管理工作。
二、灌区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灌区供水工程众多,但大多数还是兴建于20世纪50~70年代。
由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也有限,加之维护管理的不到位,年久失修,多年来一直处于疲劳带病运行状态。
新建、扩改建灌溉与排水工程工程等级划分
新建、扩改建灌溉与排水工程工程等级划分
2.0.1 蓄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总蓄水容积的大小,按表2.0.1确定。
引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引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0.2确定。
2.0.3 提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单站装机流量或单站装机功率的大小,按表
2.0.3确定。
当提水枢纽工程按单站装机流量和单机装机功率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等别
时,应按其中较高的等别确定。
2.0.4蓄水、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级别,应根据所属枢纽工程的等别与建筑物重要
性,按表2.0.4确定。
2.0.5灌溉渠道或排水沟的级别应根据灌溉或排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0.5确定。
对灌排结合的渠道工程,当按灌溉和排水流量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级别时,应按其中较高的级别确定。
应根据过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0.6确定。
表2.0.6 灌排建筑物分级指标
在防洪堤上修建的引水、提水工程及其它灌排建筑物,或在挡潮堤上修
建的排水工程,其级别不得低于防洪堤或挡潮堤的级别。
2.0.8倒虹吸、涵洞等灌排建筑物与公路或铁路交叉布置时,其级别不得低于公路或铁路的级别。
2.0.9蓄水、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位置特别重要,失事后将造成重大灾害,或采用新型结构、实
践经验较少的2~5级主要建筑物;2~5级的高填方灌排渠沟、大跨度或高排架渡槽、
高水头或大落差水闸、倒虹吸、涵洞等灌排建筑物,其级别经论证后均可提高一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扬水工程西五级部分设备改造、西六级站建设,由马崖扬水工程管理处设计室设计。
本工程主要项目共分为三段,分别为:引水渠、进水池及厂房结构等,工程项目区均有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编制原则以人为本,提高机械施工水平的原则:按照多用机械少用人的思路,坚持以机械施工为主加大机械设备投入,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增强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的积极性,确保施工过程中劳力资源及机械设备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需要。
精耕细作、质量第一的原则:认真贯彻:“精心施工、规范管理、优质高效、信誉为本”的质量方针,针对工程特点和质量、进度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意图,创一流工程。
抓住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本工程重点,技术难点,矛盾焦点和地质疑点,统筹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并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
依靠科技、开拓创新的原则:根据工程特性及环境采用四新技术,推广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和新设备及科学管理方法,使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标准。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编制可行的施工计划,确保工期按合同要求完工,并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1、施工布置原则: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在业主指定的地点布置,生产生活采取集中布置,便于管理的原则,具体布置见《施工平面总布置图》2、场内外交通:对外交通主要是完成本工程所需三材、燃料、施工机械、渠填筑土料、砂石料和生活用品的运输。
公路位于此工程旁,施工区对外交通方便。
对内交通:场内施工交通道路可利用原路基施工临时道路,另需沿引水渠新建、修整一定数量的临时施工道路。
3、生产生活区布置本工程施工生活区在渠线附近居民区内租用民房,生活区主要设有:办公室、宿舍、食堂等。
照明和通迅系统:4、照明和通迅系统:用水:生产生活用水由我项目部自配车拉送。
用电:居民区附近有电网通过,我项目部人员与供电所协商,供电所为我们提供电源,另外自备1台3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通迅:在办公室配备1部移动电话,另外管理人员每人均有移动电话,以满足施工过程中内外通迅的需要。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为加强本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以质量求生存,以速度求发展的宗旨,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组织精干人员,成立项目部,具体负责该标段工程各项工作的组织管理。
1、施工总体规划原则由于不同分部分项工程的结构不同,施工难度也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和管理资源配备情况,施工总体规划及施工方案确定以下原则:根据工程量以总工期、工程质量目标、安全目标控制为主控项目。
2、施工总体规划及施工方案:2.1工期计划安排本工程2010年12月23日计划开工,2011年2月28日计划竣工。
施工总工期为68日历天,总体计划上将整个施工过程分为三个施工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3日至2010年12月27日,此段时间主要完成水准点复核、测量放线、临时设施及施工道路修建等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阶段:2010年12月27日至2011年2月20日为施工阶段,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立即进行引水渠施工,2010年12月27日~2011年1月2日完成引水渠挖方、填方及60mm现浇砼浇筑;2011年1月3日~2011年1月10日完成前池、进水池砼浇筑;2011年1月11日~2011年2月20日完成厂房主体、装修施工;到2月20日完成本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并达到初步验收条件。
竣工验收阶段:全部工程完工后进入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进行工程现场清理及工程不合格部位的修整,最终进行竣工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使每个阶段的工程施工力求达到均衡,以获得在整个施工阶段的连续性、均衡性,使得各工序之间形成平行交叉流水作业施工,充分利用施工工作面。
3、施工方案引水渠施工工序:渠基清理→渠道填筑→渠道夯实→基底碾压→渠基开挖→现浇砼引水洞施工工序:土方开挖→洞底夯实→抗渗砼→砖砌体→砖拱顶→洞顶土方回填碾压→洞身、洞底防水前池、进水池施工工序:土方开挖→基础夯实→底部、侧壁钢筋绑扎→进水管埋设→砼浇筑。
厂房施工工序:土方开挖→3:7灰土垫层→基础砌砖→基础梁钢筋绑扎、砼浇筑→墙体砌筑→砼屋面→屋面找坡砌砖→机瓦→门窗制作安装→地面及墙面施工→外墙涂料。
引水渠施工要点:(1)渠基开挖:用白灰撒出边线,然后采用机械的方法清除基面上的腐料至开挖断面。
(2)基底碾压:采用打夯机对基底进行夯实。
引水洞施工要点:(1)砖拱顶施工要点:砖弧拱砌筑时,模板应按要求做成圆弧形。
砌筑时应从两边对称向中间砌。
灰缝呈放射状,上宽下窄,在拱底灰缝宽度应不小于5mm,在拱顶灰缝宽度应不大于25mm,砖弧拱的底部模板,应待灰缝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50%以上时,方可拆除。
前池、进水池施工要点:(1)机械挖土:①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和原建筑物状态。
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做好基槽的支撑准备。
②开挖基坑时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或扰动原土层,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标高位置时,可暂留100mm厚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③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由人工配合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铲走。
④修边和清底,在距坑底500mm坑壁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检验坑底标高。
同时由边轴线检查坑边尺寸,确定坑边标准,以此修整坑边。
最后清除底土方,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5,并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⑤开挖出的基坑土方,留足回填用的好土,其余杂土及余土全部外运,并在弃土场内配备一台推土机以集中土方。
(2)①本工程采用钢模板,结合部分木模组合拼装,支撑采用钢架管和部分木料。
②严格检查模板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及支撑结构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及相邻模板的高差,验收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
③池壁两边侧模必须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允许偏差不大于5mm。
(3)钢筋工程①严格按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统一下料后进行复审。
②钢筋在现场加工(包括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绑扎)、钢筋型号、品种、规格、类别、力学性能物理性能要经过严格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中规定取用,扎丝必须绑扎三点且牢固;对常用的电弧焊接长度,应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规定取用,必须事先加工成通心弯,必须控制好焊缝厚度和宽度,焊缝表面应平整,无凹陷,无焊瘤气孔等缺陷。
④严格按验收规范进行制作、安装,安装完毕请甲方、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厂房施工要点:1、厂房主要采用钢模板,结合部分木模组合拼装,支撑采用工具式钢顶柱、钢架管和部分木料。
圈梁模板采用硬架支模,现浇板模板采用工具式钢顶柱、钢架管,不符合模数的配制木模板。
2、严格检查模板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及支撑结构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及相邻模板的高差,验收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
3、钢筋工程①严格按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统一下料后进行复审。
②钢筋在现场加工(包括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绑扎)、钢筋型号、品种、规格、类别、力学性能物理性能要经过严格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中规定取用,扎丝必须绑扎三点且牢固;对常用的电弧焊接长度,应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规定取用,必须事先加工成通心弯,必须控制好焊缝厚度和宽度,焊缝表面应平整,无凹陷,无焊瘤气孔等缺陷。
④大梁、屋面板的钢筋绑扎,箍筋末端应作成135度弯钩,弯钩平直部分≥10d,箍筋开口应在受压区相互错开,且箍筋加密区的长度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4、混凝土工程4.1搅拌:混凝土配合比依据实验室出具混凝土的配合比通知单,再根据现场砂子、石子的含水情况调整后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搅拌机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的最短时间以出料量和塌落度来确定。
4.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应产生离析现象,当有离析现象产生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应按规定的坍落度配制,在运输过程应减少颠簸振动,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不漏浆、不吸水,并应防止曝晒和雨淋。
4.3混凝土浇筑及捣实: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进行检查,清除模板内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对模板缝隙和孔洞应予以堵严,对木模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结构的整体性,要保证钢筋及预埋件位置正确,模板及支架不应松动或超过允许的变形,在浇筑竖向结构砼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两米。
5、砖砌体工程①复测龙门桩,并根据龙门桩弹出墙身线,以及门窗洞口尺寸位置。
②摆砖时,要在保证门窗洞口位置尺寸以及横墙间距尺寸的前提下,使灰缝均匀,满足规范要求,尽量减少砍砖,加快砌筑速度。
③皮数杆沿房四周设置,中间间距5—10m立一根,要绝对保证其±0.000对准房屋底层±0.000相应标高,并确保垂直度和稳定性。
④为了保证角的垂直度,平整度,严格执行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为了进一步保证角的方正,平直、垂直度,我们采用经纬仪引线,随时检查的办法,以便更好地控制整个楼房角的垂直、方正。
⑤砖墙大面积施工必须立好角,挂线砌筑,严格遵照施工规范及工艺砌筑。
注意门窗洞口的高度,与电线配管配合,或留出线槽,留出接线盒口,砖要经试验室抽样合格方可使用,砂浆严格按配合比拌制,每次搅拌的砂灰必须在四小时砌完。
对于构造柱处严格留五进五出先退后进的大马牙槎。
⑥每天砌筑高度不大于一步架的高度,每层每段完后,组织有关人员检测评定,不合格,未达预控要求的当即返工处理,确保砌筑质量六、拟投入的施工机械、测量、试验仪器及劳动力计划1、拟投入本标段测量、试验仪器2、拟投入本标段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七、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合格。
2、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3、质量保证措施①建立健全技术保证和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和项目经理部成立以工程师为首的二级创优领导小组。
建立总公司质量部、分公司质量科、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小组及作业班专职质量员,实行“三级质量管理系统,四级检查制度”,对本工程质量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管理体系,形成自上而下的工程质量管理网络。
建立严格的质量承包责任制,采取挂牌制和样板制,强化工程质量。
②在本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质量体系的要求,编制针对本工程实际的质量计划和施工作业指导书,指导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施工。
质量员要按照程序文件规定,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