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教学行为,为美潜生开辟创美乐土

合集下载

感受美 感悟美 创造美——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感受美 感悟美 创造美——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8月 下旬刊 体育·美育217· ·么,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悉心引导了。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着急给学生直接讲解水墨画的绘画技巧,而应该先拿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先以欣赏为主导,如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大师们的艺术风范,体会水墨画的文化神韵。

让学生对水墨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吸引学生积极地关注水墨画,了解水墨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的特征,找一些适合他们的,比较简单明了的,学生容易接受的画,让学生熟悉其具体的内容。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注意对其画法的讲解,比如:如何用笔,如何调节墨汁,如何把握轻重,如何掌握浓淡,这些技巧,老师结合画,做好讲解和示范,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水墨画的神韵,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树立学生的信心。

2.展开多元化教学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水墨画教学时,不能单纯的让学生临摹,要展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既要让学生学得开心,又要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要领。

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带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漫步于校园。

很多画家是很重视写生的。

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体验自然界的神奇之处。

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感知大自然,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那么在画画的时候也就有了灵感,也会变得更加投入。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引导学生做一个细心的人。

然后教师带学生回到课堂。

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后再开始练习,练习要创造一种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感受到画水墨画的快乐,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和教师共同完成水墨画的创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上水墨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学生的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教师也会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愉快。

提高中学生水墨画的水平不仅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多元化的教学,还要做到在实践中让学生感知水墨画的奇妙之处。

合理开发美术教学资源做快乐的教育者

合理开发美术教学资源做快乐的教育者

合理开发美术教学资源做快乐的教育者刘伟(庐江中学实验初中安徽庐江231500)摘要:发展美术教育,对于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自身出发,从教材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合理开发美术课堂教学资源,这无疑会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合理开发美术课堂教学资源呢?本文作了如下探讨:一、利用学生对新领域知识的好奇心理,精讲欣赏课。

二、利用学生爱“显摆”的心理,加强手工课教学。

三、利用好的教学方法,注重“快乐式”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们期待我们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接受更多的美术知识,受到更多美的熏陶*关键词:新领域欣赏课人格魅力改革2002年9月我正式参加工作,如今已是第16个年头了,我教过小学,也教过初中,一直担任的都是美术课教师,因为,我从内心里热爱美术这门学科&目前我执教的学校基础设施比较齐备,有多媒体教室,有班班通,上起美术课来更觉顺手&虽说美术课一直被当成副科中的副科,不被家长和社会重视,但是孩子们喜欢,我喜欢,这就足够了&对我来说,美术课就是正课,每周一节的美术课孩子们喜欢学,我也就喜欢教了。

当然,孩子们的这个喜欢不乏包含玩的成分、好奇的成分……,那我为何不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做个“推销员”,投其所好,传授学科知识。

这也符合新课标的思想,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快乐&那么如何实施呢?根据多年来我个人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了解以及不同学段美术课本的知识结构,我总结出三点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案&一、利用学生对新领域知识的好奇心理,精讲欣赏课。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对未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险心理。

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推销”经典美术作品。

大部分孩子平时对美术类作品接触比较少,课本中大师们的杰作,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看到,他们也是听说这幅画好,听说很值钱。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案例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案例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案例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适于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课文很多,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发美的情趣。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诱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

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相应的开掘。

2.树立美的意识。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

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

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

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

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3.增强美的感受。

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

比如课文《春》,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坚韧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

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

有位大家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

如《荷塘月色》语言优美、流畅、生动,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情绪都是通过对月光的描写传达来的。

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途径与方法6篇

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途径与方法6篇

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途径与方法6篇第1篇示例: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而美育教学作为美术教学的一部分,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下面将结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学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绘画创作,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想法、情感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意义。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绘画素材和题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美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艺术修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艺术的理解、鉴赏和感悟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史、名家作品和当代艺术展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展和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和视野,加深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在美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体绘画、合作创作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生活、社会和环境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美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在美术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教学、多样化任务设计和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美启智,智美融合,构建智美课堂教学模式

以美启智,智美融合,构建智美课堂教学模式

以美启智,智美融合,构建智美课堂教学模式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操和洗涤心灵的教育。

高中美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趣味、胸襟,激励学生奋斗,帮助其实现梦想。

随着美育的不断推进,高中美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受到高考升学率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美育融入课堂教学进行智美课堂的构建,营造灵动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常熟之虞山尚湖风景区,虞山沉稳、尚湖灵动,美丽的山水与美丽的校园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画卷。

2005年学校整合本市练塘高中等四所高中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内涵日趋丰富,办学特色日渐鲜明。

多年来全校师生践行“铺筑成才之路,成就生命之美”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审美教育办学特色、尚美德育特色和智美课堂特色。

其中智美课堂是具有美育特色,凸显学生发展自主性,坚持学生发展全面性,注重学生发展差异性,追求课堂本真、灵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智美课堂的理论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高中教育的现状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来看,学校要将美育融入学科教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的整个过程,让高中学生汲取中华优秀的文化精髓,在富有浓郁民族情感的土壤中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认为美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激发学生想象力、创新力的重要内容,是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促进且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美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美、教学环节美、教学手段美、教学语言美、教学板书美、教学灵动美等都是值得我们探索实践的。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善美育的课程体系之外,构建以美启智、智美融合课堂教学模式,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甚至高效教学的途径之一。

打造最美课堂,彰显生态本色

打造最美课堂,彰显生态本色

打造最美课堂,彰显生态本色作者:石岩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5年第02期【摘要】当今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教育中功利色彩和社会中人心浮躁的现象。

为此,教育工作者们加强了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在培养学生知识、力求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强调了学生生命的教育,更进一步的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地位。

“生态课堂”的理念随之诞生。

本文是笔者在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之谈,从语文课堂对美的追求谈起,阐述了美在预设,美在习惯、美在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以便对今后的生态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课堂预设习惯交流有人说,语文教学中对美的追求是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而生态课堂正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的一种自然的、本色的课堂。

所以,笔者想和大家一起,结合语文教学实践的所见所闻所行,从三个方面去感受、探讨语文生态课堂之美。

一、美在预设生态课堂要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想打造最美的“生态课堂”,必须要在课前充分、科学、有效的“预设”,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质疑辩论,在碰撞里寻求方法、规律。

教师要做一个智慧的引领者,给学生的只是一个方向、一个范围、一个方法、一个前进的目标,让学生爱上思考,主动探究,才能体现生态课堂的自然、本色。

1.在新课导入的预设上,注重语文和各种艺术的融合之美。

记得在上《小提琴的力量》一课时,笔者预设了让学生欣赏小提琴曲《圣母颂》并在课件中附上课文中一段话这一环节。

学生通过欣赏图文并茂的小提琴曲,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顺着这些学生的哲思妙语,笔者也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入了新课。

我们会发现,职校的学生们,也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迸发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创造出很多美妙的语言来。

2.在探究案的预设上,注重锻炼学生发现事物美的能力。

以美导行 为美好人生奠基

以美导行 为美好人生奠基

小学教学参考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想象、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志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

下面,就如何发挥音乐美育功能,以美导行,谈几点体会。

一、在唱游学习中感受美,以美塑形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是音乐形象的反映及形体艺术的表现。

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其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的美感,给人带来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锵,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如小学低年级唱游教材歌唱表演《大雁大雁天上飞》和集体舞《东北秧歌》。

前者音乐旋律抒展优美、节奏相对稳定,其动作形态显得平稳、圆滑、轻柔、舒展大方,显现出学生从小要学习大雁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本质;后者音乐旋律奔放,节奏活泼、兴奋、红火热烈,其动作形态则跳跃、顿挫、轻快、情绪欢快激昂,呈现出集体性的广场民间艺术那欢快热烈的场面。

通过上述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律动作品与相应的形体动作组合的教学,无疑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感受、理解、想象、创造和演绎的广阔空间,真可谓见而有形、听而有声、声而有物、物而有景、景而有情。

学生在参与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开发了潜力,丰富了情趣,培养了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在歌曲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悦情学习唱歌和歌曲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习者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

当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

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到他们的心扉。

如歌曲欣赏教材中《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而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

实施美的教育奠基美丽人生

实施美的教育奠基美丽人生

实施美的教育奠基美丽人生作者:黄凌云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6期内容摘要:中学艺术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就目前来看,艺术教育还是停留在器乐学习阶段,美育的审美性和人文性以及对学生人格养成的作用尚未形成社会共识。

飞速发展的今天,诸如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进军人类社会时,如何让人类的创造性与文化基因传承,如何探索中学艺术与美育的发展性道路,成为了教育理想回归的思考点。

南昌市实验中学在总结多年艺术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课堂为阵地、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构建充实“美的教育”,陆续开展一系列的艺术特色学校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在美的德育、美的教育课程体系、美的校园文化、美的教育评价四个方面落实发展思路。

关键词:艺术美育美的教育教学模式人机围棋大赛,阿尔法狗先后多次战胜世界冠军,智能教育机器人与六名高考状元同台挑战,开启了机器人进军人类世界的诸多猜想。

人们很难想象十年之后的机器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类教育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当售货员、服务生、公交车司机、会计、快递小哥等等都是机器人时,人类做什么?李开复先生曾说过,未来什么都有可能被替代,唯独艺术和娱乐不可能被替代。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在贵州峰会上说,过去艺术不能当饭吃,未来不学艺术就会没饭吃。

为什么呢?他认为,艺术是一种体验式的智慧,不是考出来的知识,机器人通过数据输入,能把知识全背完还不忘记,却没有创造性的智慧。

人类要与机器竞争,就得有智慧、有体验、有创造力。

而学习艺术是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最好的方式,是孩子情商提高和人格形成的主要途径。

人类的出路在艺术、在美的教育。

这是人类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具有思考和创造力的方向,这也是机器人难以攻陷的领域。

历史告诉我们从有人类活动开始,艺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从来不会过时。

博物馆里的艺术品有几百岁的、上千年的,今天看来仍然充满生命力。

可以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艺术发展的缩影。

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它在未来的作用也许远远超越今天我们所能想到的、所能谈到的。

构建生态化课堂 提升美术教学品质

构建生态化课堂 提升美术教学品质

构建生态化课堂提升美术教学品质随着生态化社会的来临,教育系统的生态化转变、教学课堂的生态化构建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生态化课堂是指通过生态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整合系统中的多个因素,使其具有关联性、动态性和平衡性,实现多元共存、和谐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引入生态化理念,能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具系统性和持续性,激发美术教学的活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践行生态化教学理论(一)加深理论认识,明确生态化原则生态化课堂的构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平衡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关系,以生态多样性为重要指标,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开放性原则营造宽松、和谐与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倡开放性的生成教育。

2.整体性原则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的良性作用构成整体、和谐的生态化课堂,各要素间是统一共生的关系。

3.动态平衡原则通过师生交往、同伴互动、共同发展等实现生态化课堂的动态平衡。

4.多元共存原则承认教师、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

例如,以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走进春天》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生态化原则。

①开放课堂。

释放学生的天性,给学生提供自由想象、大胆思考的空间。

教师可以播放春天相关图片、音视频等鼓励学生踊跃表达感悟、生成个性化内容;②整体和谐。

师与生、教与学、目标与方法、内容与手段、课内和课外等都要强调整体性,才能形成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③互相帮助。

教师、学生、师生关系等都处在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转换中,要通过互助共学,实现课堂的动态平衡,如个体认知存在差异,每个学生对春天的印象不同,通过相互交流、共同讨论,能促进资源、信息、情感由不平衡走向平衡;④尊重个性。

教师、教师间、学生、学生间、师生间的多元关系会影响个体的发展,要承认教师和学生的多样性,保留个体的个性。

小学美术生态化课堂的构建要以生态化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加深理论知识学习、明确生态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设施、学生情况和教学经验进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生态化教学,为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提供基本的前提和保障。

五育并举 德育为先

五育并举 德育为先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作者:张雁来源:《幸福家庭》2022年第15期作为美育和德育融合实践的最佳载体之一,美术课程不仅能够使德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能使美育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二者具有互相影响和互相渗透的关系。

对于教育工作而言,最终的目标是为我国培养大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当下,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应该积极践行五育并举,将德育与美育充分整合,这也是现代社会对美术课程的全新要求。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全面优化导入环节成功的课前导入是确保美术课程有效开展的前提,可以使学生在导语的引导下,赞叹艺术之美,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相关内容的好奇心。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前导入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课堂环境,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增强,有效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

如,在“静物写生”的教学过程中,绘画构图是此部分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主要是因为绘画构图抽象性较强,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因此,教师必须对绘画构图相关内容的教学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浓厚情感氛围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全面激发,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在设计此节课的导入环节时,教师可以加强对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展示与狼牙山五壮士有关的短视频或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要抓住机会向学生提问:“我们都学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你能根据视频内容和图片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你阅读这篇文章时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并积极参与问题的分析与解答。

如有的学生回答:“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被五名壮士的行为所感动,我要将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

”也有的学生回答:“五名壮士的大无畏精神使我受到了震撼,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学习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接着,教师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问学生:“作者在创作這幅作品的过程中,为了使五名壮士英勇杀敌的经典场面震撼到观众,在画面上采取了怎样的布置方式?作品整体构图形式具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其他构图形式替代,是否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快速察觉这幅作品的构图形式类似一座大山,作者采用的是三角形构图方式。

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

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

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美而生是一个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创造美的环境和培养美的品质,促进儿童全面卓越的发展。

在美而生的学校实践中,教育者积极创造美的环境,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认知、社交和身体发展,使儿童能够不断前行并展现卓越的个性和才能。

在美而生的学校实践中,教育者积极创造美的环境。

这包括设计美观舒适的教室和校园,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艺术品,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育者还注重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欣赏和创造美。

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体验,培养儿童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美的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能够提升儿童的情绪状态和健康水平。

在美而生的学校实践中,教育者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认知、社交和身体发展。

情感培养是美而生的核心要素之一,教育者通过关心、尊重和理解儿童,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育者还通过游戏、绘画、音乐等丰富的美育活动,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情感,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认知培养方面,教育者注重开展有趣的探索活动,激发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社交培养方面,教育者注重学习小组和社团活动,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身体发展方面,教育者注重体育运动和舞蹈等美育活动,促进儿童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美而生的学校实践中,教育者致力于引导儿童全面卓越的发展。

教育者既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又要帮助每个儿童发挥自己的才能。

他们会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潜力,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培养方案。

教育者还会激发儿童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通过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教育者希望他们能够在各个领域实现卓越,为社会做出贡献。

创美课堂教研活动总结语

创美课堂教研活动总结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本学期的创美课堂教研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全体教师秉持着“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共同推动了我校美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此,我们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活动回顾1. 主题研讨,明确方向本次教研活动以“创美课堂,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明确美育工作方向,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活动期间,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课例展示,交流心得为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我们组织了多节优秀课例展示活动。

通过观摩优秀课例,教师们对美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

3. 案例分析,提升能力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美育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们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4. 专家引领,共谋发展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莅临我校,为教师们进行专题指导。

专家们针对美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校美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活动成果1. 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美育教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学生审美素养得到提高在创美课堂的熏陶下,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生们在艺术欣赏、创作实践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能力,为我校美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学校美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本次教研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美育工作的开展,使我校美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三、反思与展望1. 反思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教师对美育教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部分学生的审美素养还有待提高等。

向美而生 为美而行——记太仓市沙溪实验“汇美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向美而生 为美而行——记太仓市沙溪实验“汇美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向美而生为美而行记太仓市沙溪实验“汇美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长有约聆听民声国际交流扩展视野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坐落于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始建于2000年,是一所年 轻的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构筑“汇美”文化主题,构建“大美育”课程,以“传 承、融合、创新”为主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方融 心、审美力的时代学子,实现“向美而生,为美而行”的办学理念3◎开发“美学”校本课程,打造“沙实”特色品牌学校毗邻千年古镇一•沙溪,并以此为依托,聚焦文化建设,开发美育课 程,相继成功申报了苏州和省美育课程基地先后设立滚灯舞蹈、评歌演绎、竹编等41个美育社团,实现“以美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汇美教育”主张◎变革“汲美”课堂教学,探索‘‘沙实”教学范式学校积极寻求课堂教学变革,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制定《“阳光少年微笑成 长”三力律动评价体系》,打造“数学探究创新项目”,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 数学之美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聚焦“汇美”、倡导“汲美”的教学观念◎养成“寻美”健康人格,涵养学生美好品格着力于全员、全科、全程德育实施路径,打造“生生不息”的生命教育体 系。

以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学科德育等重难点课题为抓手,引导 学生体验和感悟,形成学生健康人格,不断提高德育实效◎建设“仁慧"教师团队,打造"沙实”师资队伍围绕“汇美教育”基本理念,重点抓好“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敬业爱生 的班主任队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型教师队伍”,积极实施“名师” “青蓝”工程,践行“仁慧”教师文化,逐步建立了 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 爱岗敬业、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打造"印溪学影"校园环境,升华“沙实"文化品牌学校沿用沙溪古称“印溪”,形成了以“溪水”为特设的文化元素。

创设了 “印溪学堂” “印溪好厨” “印溪小楼”等校园氛围硬环境;搭建了“种子农 场” “溪水润物” “鱼菜共生” “鱼鸭共生”等学生实践软环境,实现了校园环 境的一体化内涵式建设。

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

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

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项目旨在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便他们将来能够适应一个更加多样化和创造性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该项目将在教育领域引入一些新的实践方法和教育模式。

该项目将以儿童的兴趣为导向,提供多样化的学科选择,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该项目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外,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考察、实验研究和社会实践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该项目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各种创新项目,例如科学发明、艺术创作和问题解决等。

通过这些创新项目,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该项目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各种团队合作项目,例如小组讨论、团队作业和社区服务等。

通过这些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实施该项目,儿童俱乐部将与学校、教师和家长等教育相关方合作。

儿童俱乐部将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并与学校共同制定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课程设置。

儿童俱乐部还将与家长积极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

儿童俱乐部推出的“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提供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兴趣导向、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等教育模式的引入,该项目将为儿童的教育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每个儿童都能够向美而生,展现自己的卓越潜力。

对改进学校美育教学策略的思考

对改进学校美育教学策略的思考

基础教育参考·2019/19叶圣陶认为,“美育是帮助学生自然生成美好天性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

因此,学校教育应当以美育人,立德树人,切实改进美育教学策略,提升美育教学质量。

在此,以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华实高中)为例,阐述学校美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学校积极开发新媒介素养校本课程,强调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性,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学习行为、增强课程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多感官的体验方式领略世界文化的多元魅力,启迪学生发展多元的想象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展。

学校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落实“明理尚美,多维发展”的课程理念,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遵循艺术的感知规律,全面实施有机教育,通过艺术感受、艺术鉴赏、艺术表现、艺术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同时为学生构建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学校还充分挖掘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崇高美、壮丽美、悲情美和欢乐美,用对艺术独特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美育人,以情感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学科教学和美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激励学生创造美。

例如,教师以创新实践为初衷,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在民歌《茉莉花》的表演中有机融合西乐和民乐,贯穿人文主线。

教师以恢弘大气的花腔主旋律,配以学生富于动感的说唱,使经典与现代相融合,打造了建校十周年庆典上深受师生欢迎的《茉莉芬芳》。

时尚化、年轻化的《茉莉芬芳》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有机融合,展现了丰富的音乐层次,表达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音乐与文化的致敬和传承,促进了学生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刻内涵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追求理想与和谐,赋予生命以明亮的基色。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艺术课“学堂乐歌———那些留在校园的记忆”时,笔者从学堂乐歌教学和民族精神教育两个角度向全校师生进行了展示,由学校草莓合唱团的学生们或吟或诵或唱,既诵出了学堂乐歌的意境,也使全校师生感受到了古诗词的丰富精神内涵和汉语特有的形象之美、韵律之美、情感之美,获得了全校师生的赞赏。

以美润德——让艺术在校园流淌,让美育渗透德育

以美润德——让艺术在校园流淌,让美育渗透德育
以美润德——让艺术在校园流淌,让美育渗透德育
有效的德育活动方式是“寓教于乐”,教育者要善于挖掘出“乐”背后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而成功的美育活动应当是“以乐为教”,教育者要在学生对审美对象美的内涵、美的形式的创造性感受、体验、领悟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教育。
一、校园,美的氛围——感受美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也在晨光的照耀下,变得美丽起来。启睿是八年级的一名学生,他每天都是带着笑容迈入外国语那富有西方文化元素的大门的。那新建的、宏伟的大门以厚重的欧式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启睿心中的骄傲。进入校园,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气息还未散尽,学校的校园里、走廊中、墙壁上,都还悬挂着同学们和老师们挥毫泼墨的书法作品、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陈列着精致美观的手工作品。步入教学楼,“叮叮咚咚”,清亮像泉水似的琴声,在大厅里流淌着,时而湍急、时而缓慢。美的环境、美的氛围,感染着启睿。学校将艺术的种子,撒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无声地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他行云流水般的演奏获得了本次大赛的第一名。他对美的感受也淋漓尽致地通过钢琴大赛表现了出来。
同时启睿在艺术节上尽显才华;在科技节上手脑并用;在体育节上强身健体;在读书节中滋养心灵……校园活动精彩纷呈,师生共同参与,各展风采、其乐融融,启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悦情冶志,提高素养。
六、放学,音乐广播——欣赏美
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在研究学校的德育工作时,要将美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审美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融合,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完整体系,为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服务。
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一系列的美育校本课程,如钢琴社团、“雏燕之声”合唱社团、“艺彩”美术社团、体育舞蹈社团、英文歌曲演唱与欣赏课程、经典影片赏析课程等。使启睿和他的同学都可以找到他们喜爱的课程,让他们的生活因丰富的课程而精彩起来。

初中教学论文提升美术教育品质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

初中教学论文提升美术教育品质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

提升美术教育品质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21世纪的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使美育越来越成为教育进步的重要性标志,并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造就创新人才、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根本因素。

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学生中,一些同学对自己喜爱的歌手顶礼膜拜却说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对交响乐只知道那是高雅艺术,却不懂怎样欣赏评价。

许多中外名画,如《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等,许多学生也不知其所以,更不用说什么审美感受或是体验了,而且因为缺少审美教育,所以更容易良莠不分,把社会上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带进自己的生活,侵蚀身心。

这与现代社会所需的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极不和契合的。

实际上这也是当下,我们全社会提倡重视素质教育的原因。

以往的课程内容又深又专,不适合面向全体,新课改之后,美术课专业性受到削弱,但是知识的内容及其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学科间的界限被打破,教材中添加了一些新鲜、有趣的课题,如:《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造型载体》,《艺术多元化》、《艺术与科学》,《人文奥运》等,从而将美术学科作为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美术课的作用及地位得到了肯定,美术的内容知识,也因为融入了社会科学人文等知识,拥有无限的广度。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它的特点是直观的和形象的。

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首先要使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保证课程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花些小心思,使些小手段,弄些小花样,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有时候夸夸其谈,天马行空,好像和课程毫无联系,实际上关系厉害。

学生们总是充满好奇,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欣喜,所以满怀期待。

例如《敦煌》一课中,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学习时会有一定难度。

对于敦煌石窟艺术,他们可能会感觉离自己较为遥远,对石窟中的造型感觉不是很好理解,对其所传达出的审美情感感悟不到。

要使学生对享誉世界的敦煌艺术产生敬仰,热爱,对其伟大成就有充分的认识,就要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的改变与知识内容的拓宽,使学生能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德育融入美术,让课堂更精彩

德育融入美术,让课堂更精彩

德育融入美术,让课堂更精彩发布时间:2021-02-19T10:02:03.1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上作者:张雯箐[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美术教学的内容不仅是绘画与鉴赏的相关课程,还要将德育教育进行融合渗透,才能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课堂。

教师应当在美术教材当中将的元素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合,并且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主要对德育融入美术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华南实验学校张雯箐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美术教学的内容不仅是绘画与鉴赏的相关课程,还要将德育教育进行融合渗透,才能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课堂。

教师应当在美术教材当中将的元素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合,并且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主要对德育融入美术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德育;美术;融合策略新课标要求德育需要在各个学科的环节中进行渗透,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当中,需要将德育和美术教学进行融入和渗透。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当中,部分教师缺乏美属于德育融合的教学意识,只是将美术当作纯粹的艺术课程进行教学,使得德美术教学呈现出了枯燥性和单一。

除了在美术课堂当中,美术的艺术性可以感染学生之外,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通过融入一些道德理念和爱国教育理念,才能够更好地将德育融入到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

1、认识美术课堂结构,全方位融入德育教育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相关的法纪法规,首先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并且还要在日常当中进行实践。

美术教学包含了智力、身体、思想情感等全方面的内容,通过将德育融入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思想觉悟,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上美术课之前需要进一步了解美术课程的相关结构,根据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和呈现的特点,贯穿德育教育。

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

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

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学校实践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塑造儿童未来的关键环节。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了重要的责任。

如何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卓越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学校在实践中如何向美而生,促进儿童卓越前行的相关实践。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校应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

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如科技创新竞赛、艺术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课外辅导机构、兴趣小组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动力。

二、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学校在实践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文精神等。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德育课、校本课程、素质拓展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责任意识等。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条件。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改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教学管理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社团组织等,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为他们的卓越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四、倡导终身学习学校应该倡导终身学习,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让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适教学行为,为“美潜生”开辟创美乐土【摘要】本文践行“适性”教学理念,着力于调适教学的行为,阐述了关照美潜生个别差异的途径、策略,提出了营造宽松环境、诱发自信智慧、授予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创造“因性适学”的环境,充分发挥美潜生学习主动性,享受同等发展的机会。

同时,总结了目标分层、方式匹配、评价跟进等具体的个别化教学有效策略,适分教学层面,“因能导学”有针对性地合理补偿导引,进行特别关注的个别化辅导“扶弱助学”,促进美潜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行为调适分层个别化一、美术潜力生学习难之归因分析现实教育教学中,学困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

在美术学科中,同样也存在着这么一些学生,他们智力正常,却由于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问题,导致在课堂上无法正常参与学习,学习成效与同龄学生差距悬殊。

(见学生作业比较图1、图2)。

图1:一年级美术能力对比图2:六年级美术能力对比虽然,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精心教学,也采用提醒、奖励、批评教育等方法,但还是无法抑制这些学生的美术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差距越来越大。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尊重差异、承认差异的前提下,仍然需要积极反思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我们是否真正关注了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否采用的恰当的方式激发了孩子的潜能?是否让他们获得了美的熏陶、心灵的滋养?排除学生个体及家庭社会等其他诸项因素,聚焦课堂,分析现状,笔者认为导致美术潜力生掉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难易不调——美术教学要求与美潜生学习需求没有有效对接这些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消退,美术学习信心丧失,美术创作能力不不如低年级学生等问题存在的诸多因素,可归结于学生的学习被动,教材的目标要求划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等原因,但是首要的原因是美术教学目标和达成要求,对于个性能力差异大的美潜生可能是弱的吃不了,优的吃不饱,教学内容方式不和口味等与美潜生学习需求相左,如何实现教学要求与学生需求有效对接是美术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牵牛过河”——教师教学的主导与美潜生学习被动不协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常态教学,美术教师精心设计直观课件,课堂欣赏讲解,技法演示示范……,但是美潜生为什么还是跟不上群体呢?因为教学目标往往只是教学生学会教材中给定的一种方法,教师心中只有知识技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之教师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学生,生怕学生听不懂,看不会,于是不厌其烦地示范,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代替学生学的活动,忽视了美潜生的学习能力,这些,对于本来不善于接受信息,注意力易分散,思维漫游,学习自信缺失的美潜生并不奏效。

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发挥主导的同时,如何培养这些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是教师需要急待改善的问题。

3. “大豆小豆一锅炒”——面向全体与照顾差异没能巧安排豆子个体差异的存在,一锅同时炒势必造成大的不熟,小的焦碳的现象。

但是现行的班集体授课制决定教师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需要针对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

而美潜生作为个别现象,个体行为,需要教师特别关注,融个别与集体,兼顾共性与个性,如何合理地分开分类炒,需要教师付出教学智慧解决小班化教学理念缺失,缺乏对个体关注的问题。

二、美术教育中如何关照个别差异的思考“‘面向每一个’是小班化教学的核心理念,小班化追求的是对每一个独特个体提供“适性”的教育,提倡尊重并立足学生的个别差异,主张教育适合并顺应学生的个性特征,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汪笑梅小班化教学应用性研究 [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1.)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美潜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减,对教学方法适当变更,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切调整,对教学实施时间精心合理安排,对教学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考虑,从而调适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善学习方式,才是改变美潜生现状的根本出路。

1. 用“开小灶”满足个别需求美潜生往往是个性独特,趣味与众不同,不同寻常性格的小群体,那么我们教师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小灶,提供多几种口味“菜肴”,诱发学生学习的“食欲”,学生怎么不全身心投入学习呢!2. 学会自主学习中培育自信“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只会教出更多的思维停滞,无法应对变化的笨学生;只会成为离开老师的示范,就不会画,只会模仿,不会创新,没有主创能力的“假小画家”。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猎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关键。

而美潜生更是如此,如果一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会成为美术学习的低能儿。

教师从整体改变教学行为的同时,要针对美潜生的个体差异,从扶到放,逐步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3. 全面关照和特别关注有机结合面向多数学生教学始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心,但是“不放弃任何一个”的教育教学职责,需要教师解决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协调问题。

教师全面关照的同时,要在课前热身,新课学习,巡回指导,评价反馈等环节刻意安排时间,采用相应的措施,营造相应的环境,给予美潜生特别的关注。

关注他们是否倾听,能否参与互动,是否理会方法等。

三、调适教与学的行为,为美潜生开辟创美乐土(一)因性适学:调适教师主导行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美潜生因诸多原因而在学习上表现被动,甚至抵触学习,因而造成游离于多数同学之外,成为与众不同的如何独特的小群体。

如何引导其主动学习,让其在集体中有自我发展的“沃土”呢?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勤“松土”宽氛围,释放美潜生的“灵性”美潜生往往被定位为课堂教学最不稳定因素或是被遗忘的角落,其状况往往在压抑中存在、要不大张旗鼓反抗,要么关闭心灵成为沉默的羔羊,囚禁自我,拒绝抵制信息接收。

怎么办?平等观:为美潜生心理“松土”。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美潜生不仅有行为问题,大部分都伴随着畏惧或是对立,逆反,焦虑等心理问题。

美术教师首先要以平等观与学生相处。

避免以上压下,单方面判断和处理问题。

【案例】攻击型潘学生,碰到一点小事情就会大打出手,带着火气和抵触心理上课。

其它学科也是如此。

无视课堂纪律,对同学的报复心很强,甚至对于告状的同学。

抓住一切可能去打他。

美术课堂很多时间是在敌视和报复心理活动中,学生人聪明,但不在学习状态,美术能力发展停滞不前(见图3)。

图3:潘学生作品与同学作品比较以这个学生的能力,完全可以达到最优秀的水平,可是作画不够用心,画面比较简单,应付成分比较多。

孩子的行为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班主任反馈是:家庭宠爱,对其行为的控制,家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有些天不怕地不怕,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贴他人,家长来校交流多次,表示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对于这样的学生,一般的批评教育已经很难奏效。

必须要消除心理抵触。

于是教师需要放下身段,以童心相待,课间与潘学生一起玩游戏,解决美术学习的困难。

公平处理他与同学的矛盾,不用有色眼睛去看待他,慢慢地潘学生的眼睛露出友善。

在班主任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下,用尊重,信任,正确行为支持和同理心让孩子产生安全感,逐渐从对他人的心理防御和抵触中,平和起来,学会去接受他人,主动参与学习。

民主观:营造人本化的管理环境。

美术的艺术特性较其它学科更需要创设开放,民主,相对宽松的课堂创作环境,才能让学生放开思维,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但是宽松不等于放弃严格的课堂管理。

赫尔巴特指出:“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如何能放能收,温和地抓住“风筝”的绳子呢?那就需要调适课堂教学管理为科学、民主、人本化管理。

民主制定和规范美术课堂管理制度,采用小干部自主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

每个学生对于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怎样的行为是不对的,都非常明了。

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科学、公平、公正,合理,既一视同仁又要因人而异,对美潜生特设有进步奖,鼓励奖和特殊贡献奖等,适宜的批评和惩罚措施,辅助矫正其偏差行为。

(美术课堂民主科学管理制度已经有效实施多年,在此不在展开阐述)2.适“浇水”亲赏识,开启美潜生的“慧根”曾在一本书中读到过这句话:孩子是带着“慧根”来到这个世界的。

美潜生因其个体差异而在美术能力等方面落后于正常的同学,但是,他们都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如何开启他们的“慧根”呢?策略一:尊重呵护,增强自信。

台湾蒋勋教授关于“每个生命他们是用自己的方法在完成自己”的观点,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每个人,每种个性的人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与社会与环境互动,在社会中共同生存,我们不可以鄙视,应该更多的是尊重和接纳。

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有活泼好动的,有调皮捣蛋的,有喜欢打架的,有爱占小便宜的,有智力落后的,我们都要尊重、呵护与接纳,我们都要尊重、呵护与接纳,因为生命的生长,繁荣,凋零总蕴含有美和善的一面,我们要发现其存在的优势。

【案例】对潘学生的亮点发现:◇期末评语“潘学生:你调皮活泼,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黑亮的眼睛里总是透出自信的目光。

你热爱班级,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每次接力赛总是一马当先,奋勇拼搏,……。

希望你更自觉地遵守纪律,在与小朋友相处时多些宽容与大气,那么你将会更加出色与优秀。

”从评语中提炼孩子的亮点: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

◇日常观察:5月12日美术课堂教师批评一位朱学生上课随意走动,不遵守纪律,潘学生立即就跑过去打他,打得他哇哇大哭。

从潘学生的行为表现中,发现孩子有正义感,但是处理方式不正确。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要寻求各种喜欢美潜生的理由,更让美潜生有更多的理由喜欢自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去发现美潜生的不是优点的优点,甚至要善意地制造优点,由衷表扬美潜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巧用亲切的动作,温和的目光,手势暗语,美术形象的图等非语言表扬他们。

善意的呵护,合理的赏识越多,产生的信心越足,越亲近老师,对美术学习就越有兴趣。

策略二:兴趣诱发智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丰富的色彩,灵动的线条,可以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课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很多其它学科表现困难的学生,在美术学科中获得很好的表现和发展。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审查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是否用心,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等。

如果多数学生学得很有趣味,但是个别美潜生却没有兴致,美术教师就要关注美潜生个体的兴趣点,比如:有的美潜生喜欢用水粉调和玩着画,就要从工具选择把握好兴趣点。

有的不喜欢老师给的内容,喜欢表现游戏,卡通内容,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好的美术教学情境,提供美术资源,将美潜生的兴趣集中到美术学习中。

以尊重呵护生命的高度赏识学生,采用激发兴趣手法诱导主导参与学习,开启美潜生的“慧根”,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