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 语文测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复辟.(pì) 恫.吓(hè) 着.(zhuó)人送还谬种流传能曲能伸B.给.(jǐ)养诨.(hún)名曲学阿.(ē)世互相厮拼背景离乡C.包扎.(zā) 炮.(páo)制呱.(guā)呱坠地翻然觉醒毕恭毕敬D.摒.(bìng)弃骨殖.(shi) 书声琅琅..(láng) 决无妥协共克时艰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米考伯太太告诉我,“她娘家的人”认定,米考伯先生可以_ 破产债务人法,请求释放。

②例如,老古·冯·居利希在自己的枯燥的材料汇集中的确____了能够说明无数政治事实的大量材料,可是他的著作又有谁读过呢!③今天,要____“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④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____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

⑤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____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

⑥革命导师们____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____,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

A.援用搜集制服制定权力既……又B.使用搜集制伏制订权力既……又C.援用收集制伏制定权利不仅……而且D.使用制服制订权利收集不仅……而且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

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

②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身临其境....的。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导语】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

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学习路上,无忧考网为你加油!【一】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

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宁夏银川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宁夏银川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宁夏银川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

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

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

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

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

”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

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

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

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

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

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

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

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震耳欲聋B. 青涩油光可鉴C. 莲步轻移震古烁今D. 惊鸿一瞥融会贯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 环保意识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强烈。

C.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使全体同学深受感动。

D.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让她感到非常高兴。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表达生动的一项是: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下列作家中,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是:A. 莫言B. 巴金C. 郭沫若D. 老舍5.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狐假虎威C. 画龙点睛D. 指鹿为马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

C.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

D.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B. 她的声音如黄鹂般清脆。

C.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D. 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8. 下列词语中,含有“水”字的一项是:A. 河流B. 沙漠C. 森林D. 高山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中的花朵在微笑。

B. 风儿在轻轻吹拂着湖面。

C. 月亮在夜空中闪耀。

D.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她的歌声美妙动听。

C. 他的力量大得惊人。

D.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2019 年底,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 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有的则因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

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一致。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

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

“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经济泡沫一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鲁迅的散文抒情性浓郁,具有能穿透岁月的美感力量。

在那夜气如磐的年代里,鲁迅用他的文章表达对革命者和先驱们的崇仰与缅怀,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热烈向往。

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让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这是鲁迅散文抒情的主要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在“说(写)”还是“不说(不写)”之间徘徊,往返起伏。

这构成了整篇文章内在的心理线索,也形成了“文气”的跌宕。

鲁迅的内心始终交织着两种情感欲求:一方面是情感喷发的冲动,另一方面却是克制激情的欲求。

正是这情感的喷发和反抑的内在冲突所形成的张力,赋予了鲁迅情感表达形式上一波三折的曲折性。

如第一节所显示的:将欲发,又觉“无话可说”;仿佛已是“痛定之后”,却因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平添阵阵“悲凉”;决心显示“最大哀痛”,又顾及于“非人间”的“快意”;直至无可逃遁,才拼将一腔悲痛,全数掷出,化作灵前至哀至烈的声声哭诉。

情感的热流与冷流交错对流,汇合成了心灵的大颤动。

将感情渗入叙事,在极平静的叙述中,表现出最强烈的感情是鲁迅散文抒情的又一个特点。

他并没有身临其境,却能以雄辩的细节,描绘出现场感,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

这就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

极强烈的情感包裹沉淀在极严峻冷静的写实中,出之以中国气派的简洁凝练,也就构成了鲁迅前期作品所特有的美学风格。

它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和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道路的艰难。

鲁迅还善于运用多样的抒情手段,形成丰富多变的抒情风格。

他的情感,有时如火山奔突,瀑布直流;有时如清泉流水,细波微澜;有时又如深山幽谷,沉郁顿挫。

如果说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汪洋恣肆的激怒与哀痛,形成了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那么,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却把那动人心魄的感情力量蕴藉在心,出之于笔端的,是深沉的纪实。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绝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

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现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

“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

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

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

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有答案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有答案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对于汉末的“清议”,刘勰从中吸取了重视人物操守的所谓“骨鲠”的观念。

对于魏晋的人物品藻。

他吸取了“骨”与人的气质、个性、才能相关的思想,并且直接把人物品藻中的“风骨”这个概念引入了文学理论。

但是,刘勰所赞赏追求的“风骨”不是魏晋玄学所追求的那种超脱玄远、不以俗务经怀的“风骨”,而是由《易传》而来的崇尚“刚健”的“骨”。

刘勰一反玄学的理想,把“刚健”与“风骨”结合起来,高扬了一种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审美理想。

这是他的“风骨”论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重大贡献。

刘勰所说的“风骨”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来看,极大地发扬了儒家美学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的精神。

刘勰最为服膺的儒家思想,是荀学——《易传》这个分枝的思想。

也正是在这一分枝中。

儒家的入世精神得到了它可能得到的最为积极、健全的表现。

当然,刘勰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脱离孔、孟,但由于刘勰实际是站在荀学这一分枝的思想立场上,因此他的思想又和孔、孟有所不同。

自汉代以来,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

但在另一方面,刘勰的“风骨”论赞美“翰飞戾天”的鹰隼的“骨劲而气猛”,称赏“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

刘勰对“风骨”的“刚健”“骨鲠”的要求,显然同孟子赞美“浩然之气”的“至火至刚”以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有关,但两者又有不同。

这种不同,实际也就是荀学与孟学的不同。

站在荀学立场的刘勰称赏感性物质的自然界的丰富多样的美,鲜明地要求美与真的统一,与轻视外在物质世界,强调通过主体心灵的活动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孟子很不一样。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默写(15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2)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3)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4)楼船夜雪瓜州渡,。

(陆游《书愤》)(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 ,渔粱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其二)》)(8)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9)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10)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1)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1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1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14) ,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15)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二、文言文阅读(2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题。

(一)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里仁》)(2)故有之以为利,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第十一章)(3)__________________,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提问时,指出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是“恕”,并指明其具体的行事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各项语言表达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2分)A.《红楼梦》后四十回历来被世人所诟病,因为它是后人续写的,B.宝玉只要与整个封建家族决裂,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

C.《红楼梦》是人们公认的经典,所以被高中教材选定为必读书。

D.“金陵十二钗”都以悲剧结局收场,只有李纨、巧姐得以幸免。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在2023年新一轮榜单中,上海老字号数量依然名列全国各省份榜首。

但仍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上海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

由此,如何与时俱进地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依旧是上海老字号难以回避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要求老字号所构建的文化认同,必须与当下的审美认知和物质需求相统一。

①然而文化认同难以维系当代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联系②消费者对于老字号的文化认同来自民俗活动的开展和生活观念的承袭③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所属文化的价值肯定和心理上的归属感④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存在过时土气的刻板印象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防疫与疫苗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分法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

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它每次大规模发生都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

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夫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密丹”,他将这种方法称为“以类治之”,通俗一点说也就是以毒攻毒,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黄帝内经》认为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的药治不好病。

虽然古代的人们对疫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难以从机理上全面揭示疫病并提出科学的防疫措施,但以毒攻毒的免疫观仍然具有朴素的科学道理。

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些先天性免疫功能,被归结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得到“获得性免疫”,它虽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但通过感染某种病原体或接种该病原体的疫苗可以产生针对该种疫病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的效果。

法于“以毒攻毒”的免疫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该书主要记述了各种急性病症及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蟠等的描述都属首创。

《肘后方》载有“治卒有狗犬凡所咬毒方”,也就是狂犬病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

”这种方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了不患上某种同样的疫病,人们用捣碎、研磨等物理办法把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等制成“药物”,其作用相当于原始疫苗。

这种办法虽然原始,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兰橑.(liáo)澧.浦(lǐ)金钿.(diàn)西澨.(shì)B、剡.溪(shàn)訇.然(hōng)羸.弱(léi)渌.水(lǜ)C、阴霾.(mái)车毂.(ɡǔ)玉枹.(páo)躐.余行(liè)D、酒馔.(zhuàn)恣.肆(zì)沽.取(ɡū)岑.夫子(cé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粉黛白薠缓歌慢舞九重城阕B.薜荔金樽含情凝睇流水孱湲C.鹧鸪绸谬袅袅秋风临邛道士D.楫桨岩扉芳馨庑门逍遥容与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着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境凄凉。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C.元嘉三大诗人之首的鲍照生于乱世,身份地位极其卑微,但他才高八斗,志可凌云,功名之心尤其强烈,森严的门第观念与其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D.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圣”。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群人,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土地,用汗水浇灌着希望,他们是农民。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作,默默奉献,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农民的形象却逐渐模糊,甚至被一些人误解和轻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农民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情感。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土地,用汗水浇灌着希望”中的“丈量”,指用步子量土地,形容农民辛勤劳作,热爱土地。

B.“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农民的形象却逐渐模糊,甚至被一些人误解和轻视”中的“甚至”,表示农民形象模糊这一情况进一步加剧。

C.“农民的形象却逐渐模糊”中的“模糊”,指农民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变得不清晰,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D.“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作,默默奉献”中的“默默”,形容农民辛勤劳作,不为名利。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讲述了农民在我国大地上辛勤劳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B.文章通过对比,展现了农民形象在现代社会中的模糊和被轻视的现象。

C.文章旨在呼吁社会关注农民,尊重农民,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D.文章中并未提及农民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3)下列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农民形象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

B.文章运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C.文章运用了描写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D.文章运用了抒情手法,表达了对农民的敬佩和关爱。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农民这一群体的认识。

(5)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应该如何关注和尊重农民?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高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语文上册

高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窥视沉湎毛遂自荐B. 漫不经心贻笑大方窃窃私语C. 豁然开朗恣意妄为欣欣向荣D. 奋发图强纵情任性真心实意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与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

C.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D. 他对这个问题已经了解,但还不敢确定自己的看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超凡的技艺,令观众叹为观止。

B. 她的性格很内向,总是默默无闻地帮助别人。

C. 这篇文章语言流畅,内容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

D. 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这次考试更是名列前茅。

”B.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梦想。

”C.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

”D.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我非常喜欢它。

”5. 下列各句中,下列句子表达效果最差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同阳光一样温暖,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B. 她的声音如同夜莺一样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 他的智慧如同大海一样深邃,让人敬佩不已。

D. 他的爱心如同春天一样温暖,让人感到生命的希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背影》一文中,父亲送别儿子时,背影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答案:父爱如山,深沉而伟大。

7. 《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答案:荷叶、荷花、露珠、月光。

8. 《离骚》中,屈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对理想的追求。

9. 《赤壁赋》中,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答案:比喻、夸张、对比。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6分)(1)子曰:“,。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老子·第三十三章》)(4)《大学之道》中认为天下所有人都应该重视修身的句子是,。

2.按要求选择。

(4分)(1)小明打算给自己远在他乡的好朋友寄送一张明信片,下面诗句适于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一项是()(2分)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C.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D.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现在定了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对的。

历史上多次失败的情形,不能再继续了,也决不能让它再继续了,而要使它转变为胜利。

那么,现在已经转变了没有呢?没有。

这一个转变,现在还没有到来,现在我们还没有胜利。

但是胜利是可以争取到来的。

抗日战争就要努力达到这个由失败到胜利的转变点。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5.4)①现在中国的革命正在前进着,正在向着胜利前进②几十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革命屡次地失败了,这种情形,现在要来一个转变,不是再来一次失败,而是要转变到胜利的方面去了③“五四”至今已有二十年,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这件事含着一个重要的意义④就是说,它表示我们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快要进到一个转变点了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③④②①D.①③④②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6题。

(12分)今夜天使不休息——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夜班见闻①记者就读医科大学时,曾有过在医院值夜班的经历,懵懵懂懂的临床实习生活并未对“夜班急诊”一词有过太深的记忆。

然而,时隔近10年后,我有幸在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急诊外科度过了18个小时夜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尚书》中,“天”已不是人所不能认识的东西,反而是人能认识它,并在行动中达到自已的目的。

到了与《尚书》不同的《周易》及先秦诸子出现后,天人观的内涵才实现了人文理性的转向。

这其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主要流派,基本上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涵。

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道数将为天下裂”,三人都在言说“道”,可见那时“道”已经成为当时思想的主题。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

”这里的道,老子认为是不可以命名的,也即无法用概念来加以界定的,一旦给它强行取了名字,那就不是“道”了。

也就是说,“道”是不可以用概念来确切把握的,天不再是最高的存在,而是要师法道,即“天法道”。

由此,天成为从属于道的范畴,从而获得了形而上的哲学意义。

可以说先秦诸子思想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面貌。

这一时期,先秦诸子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道”,用以沟通天人,摆脱原始巫术和传统天命观的束缚,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而由此形成的“天人”关系被视作一种新的“天人合一”,“道”正式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主题和核心范畴, 一切都要以“道”为本源依据和最终旨归。

而由于这种“道”是祛魅后的形而上的范畴,使得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实现了人文的转向,而且形成了沟通天人、物我的媒介。

无论是哪一种思想,天人关系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其发展确实是经过原始宗教的信仰阶段而逐步发展到形而上的理性层面。

经过先秦诸子的改造,天基本上脱去了其神秘外衣,呈现出更多人文理性的色彩。

但不论是具有神秘意义的天,还是自然意义上的天,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并指导人事活动的依据,其最终目的都是明吉凶顺人事。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比象(比拟象征)”思维,就被赋予了更多政治伦理层面的内涵。

语文高二上期末考试卷

语文高二上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潜移默化沧海一粟B. 蹉跎岁月情深似海C. 谦逊有礼胸有成竹D. 雕梁画栋指点江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场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

B. 由于他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提高学习效率。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寓意深刻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风马牛不相及B. 胸无点墨C. 眼高于顶D. 水落石出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唐僧。

C.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被称为“桃园三结义”。

D. 《水浒传》中,宋江是梁山泊的领袖。

6. 下列词语中,与“得心应手”意思相近的是()A. 轻车熟路B. 水到渠成C. 马到成功D. 一帆风顺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A. 这朵花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

B. 他是我们班上的学霸,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天空中的星星像无数颗闪亮的钻石。

D.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8.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比喻修辞的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 那个小伙子像一座山一样高大。

C. 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动听。

D.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

9.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城市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C. 他的演技十分精湛,让人印象深刻。

D. 这本书的内容空洞无物,毫无价值。

10. 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B. 他一边走路,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全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满分42分,第Ⅱ卷满分108分,全卷满分150分。

150分钟完卷。

第Ⅰ卷(42分,每小题3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A.摆.布纵横捭.阖败.笔甘拜.下风南辕北辙.B.秕.谷比.肩接踵鄙.薄惩前毖.后金碧.辉煌C.凋.零雕.虫小技吊.销掉.以轻心南腔北调.D.信笺.作茧.自缚间.或自惭.形秽流水潺.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专诚见危受命笼络人心置于死地而后生B.牌坊穷源溯流却之不恭不敢越雷池半步C.尝试深闭固拒贪天之工是可忍孰不可忍D.勘误势均力抵墨守成规哀莫大于心死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家庭每年倒掉的垃圾总共有2亿吨,美国人“生产”的垃圾按人头算几乎是德国和日本的两倍。

B.陈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C.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安定团结。

D.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京珠高速公路的建成,促进了南北更快的交流。

②刚刚走出校门,踏上新的,觉得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③今年南方某省高等院校招生3万人,可使全省高考录取率与去年持平。

A.物资里程大致B.物质里程大概C.物资历程大概D.物质历程大致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似乎从没有见过他的音容笑貌....。

B.他俨然像个大款,头上冠冕堂皇....,身上大衣笔挺,脚上皮鞋锃亮。

C.新瓶装旧酒的改革是换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不换药D.他慷慨激昂....地把多年的积蓄捐献给希望工程。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正因为阻力极其微弱,空气极其稀薄,所以这里是远程火箭和人造卫星活动的好场所。

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惟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到290美元以上。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解读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从8月3日起,正式成为第29届奥运会会徽。

据北京奥委会介绍,“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四项含义:其一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

以印章为主题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涵浓重的中国韵味。

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

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源远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另外,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代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这个标志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

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员欢聚北京,生动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传统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涵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其二是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的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

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的目的,与标志主体图案的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中使用现代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其三是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中国印、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

每一部分独立使用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其四是有利于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

国际奥委会知识产权注册机构认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主体图案具有作为独立商标注册的条件,在城市景观布置、场馆环境布置等方面蕴涵着巨大的潜力。

(选自2003年8月4日《中国青年报》)7.下列有关“北京奥委会会徽肖形印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的是肖形印,是会徽的主体图案,基准色是红色,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

B.印章出现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C.这枚“中国印”仍代表着古老的、至今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意义。

D.选用“中国印”这种特殊的样式,主要是表达中国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8.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巧妙结合了中国、北京和奥林匹克三个标志性地区名词。

B.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地设计了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

C.三个部分的独立结构与整体结构的比例合理协调。

D.对形象景观的应用和市场的开发都是很有利的。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国印”的神韵,是借助于印章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和运动特征来体现的,也是通过由艺术变形而幻化成的奔跑舞动的“京”字人形来表现的。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汉代竹简文字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中,简洁、自然、流畅,与图案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

C.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有其文化特定背景,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而“中国印”之色则传达了喜庆、热烈的文化气氛。

D.运动的人形、奔跑舞动的开放姿态、艺术夸张的变形“京”字,以及鲜艳的红色共同表明中国热情真诚地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体的设计主要处于市场开发的目的和为了避免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B.“中国印”中变形的“京”字,是一个运动员的造型,其核心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从知识产权注册的角度看,“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可独立注册商标,其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前景乐观。

D.“中国印”中的运动人形,蕴涵着中国文化的友善、刚柔相济的特点,十足的动感充分展示了北京奥运会的主体风格“更快、更高、更强”。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杜重威,朔州人也。

其妻石氏,晋高祖①之女弟。

高祖即帝位,封石氏为公主,拜重威舒州刺史,以典.禁兵。

重威出于武卒,无行而不知将略。

破镇州,悉取府库之积及重荣(敌将名)之赀,皆没之家,高祖知而不问。

及出帝与契丹绝好,契丹连岁入寇,重威闭城自守,属州城邑多所屠戮。

胡骑驱其人民千万过其城下,重威登城望之,未尝出救。

重威居镇州,重敛其民,户口凋敝,又惧契丹之至,乃连表乞还京师。

未报,亟.上道,朝廷莫能止,即拜重威为邺都留守。

三年秋,天下大水,霖雨六十馀日,饥殍盈.路,重威兵行泥潦中,调发供馈,远近愁苦。

重威退屯武强。

契丹寇镇、定,重威西趋中渡桥,与虏夹滹沱河而军。

偏将宋彦筠、王清渡水力战,而重威按军不动,彦筠遂败,清战死。

转运使李榖教重威以三脚木为桥,募敢死士过河击贼,诸将皆以为然,独重威不许。

契丹遣骑兵断重威军后。

是时,重威已有异志,而粮道隔绝,乃阴遣人诣契丹请降。

契丹大悦,许以中国与重威为帝,重威信以为然,乃伏甲士,召诸将告以降虏。

诸将愕然,以上将先降,乃皆听命。

重威出降表使诸将书名,乃令军士阵与栅外,军士犹喜跃以为决战,重威告以粮尽出降,军士解甲大哭,声震原野。

汉高祖②定京师,拜重威太尉、归德军节度使,重威惧,不受命。

遣高行周攻之,不克,高祖乃自将攻之。

遣给事中陈同以诏书召之,重威不听命,而汉兵数败,围之百馀日。

初,契丹留燕兵千五百人在京师,高祖悉诛于繁台,其亡者奔于邺。

燕将张琏先以兵两千在邺,闻燕兵见杀,乃劝重威固守。

高祖数遣人召琏等,琏登城呼曰:“繁台之诛,燕兵何罪?既无生理,请以死守!”重威食尽,乃遣判官王敏及其妻相次请降,高祖许之。

重威素服出见高祖,高祖赦重威,拜检校大师、守太傅、兼中书令。

悉诛琏及重威将吏,而录.其私帑,以重威归京师。

(选自《新五代史·卷五十二》)臣光曰:汉高祖杀幽州无辜千五百人,非仁也;诱张琏而诛之,非信也;杜重威罪大而赦之,非刑也。

仁以合众,信以行令,刑以惩奸,失此三者,何以守国!其祚运之不延也,宜哉!(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七》)注:①晋高祖:即后晋皇帝石敬瑭。

②汉高祖:即后汉皇帝刘知远。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重威舒州刺史,以典.禁兵(掌管)B.亟.上道,朝廷莫能止(屡次)C.霖雨六十馀日,饥殍盈.路(充满)D.悉诛琏及重威将吏,而录.其私帑(记录、没收)12.下列各组句子中,相关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①以上将先降,乃皆听命①乃伏甲士,召诸将告以降虏A.以B.乃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①其亡者奔于邺①重威已有异志,而粮道隔绝C. 其D.而②则或咎其欲出者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杜重威“无行”和“不知将略”的一组是()A.①亟上道,朝廷莫能止B.①重敛其民,户口凋敝C.②诸将皆以为然,独重威不许①军士解甲大哭,声震原野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重威由于其妻是晋高祖的妹妹的缘故,被委以重任,打仗时缴获的敌方的财务,也敢收归自己所有。

B.杜重威在契丹连年入侵的危急情况下,只顾自己的安危,而不管州内其他城镇百姓的生死,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

C.杜重威后来禁不住契丹允诺他做中原皇帝的引诱,带领全军将士投降于契丹。

D.作者认为要想让国家长盛不衰,作为国君,一定要有仁得之心,讲诚信,赏罚分明。

第Ⅱ卷(共108分)四、(18分)15.翻译下面文中划线的句子。

(8分,每小题4分)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无垣墉,毁伤无器用,无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郁离子》)⑴是非若所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