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在小趣活上做文章

合集下载

语文课堂因趣而活论文

语文课堂因趣而活论文

持趣方法三:寻找兴奋点
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文中最能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话题展开讨论,寻找到话题的兴奋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例如《三个太阳》一课,题目“三个太阳”是最先吸引学生眼球的,在地球上而言,大自然只有一个太阳,文章为什么用三个太阳为题呢?学生想“不想”都难。但在课文中,对“三个太阳”的含义却不讲明,这三个太阳到底象征什么呢?笔者便让全班同学讨论,大家各抒已见,开始时有些是不着边际的,再提示他们联系上下文,扣住南极人的精神来理解。经过热烈讨论,各种见解纷纷出炉:有认为“三个太阳”分别象征女画家、她父亲、儿子,女画家希望一家三代都能为南极建设作贡献;有的认为“三个太阳”分别象征过去、现在、将来,她希望南极工作获得新的突破,获得圆满成功:有的认为三个太阳是温暖的象征,女画家认为南极工作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有的认为是南极工作者火热的工作激情。整个课堂探讨得炽热昂扬,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迸发、跳跃。
3.音乐激趣引入。如上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用音乐引入,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体验诗中的情境,进入学习理解词的主旨及思想情感。
4.有时可用迷语激趣引入。如教授《松鼠》这一课时,可用猜迷语的方式来激趣引入:“同学们想不想猜一下迷语吗?”(自然都想啦!)“身子真灵巧,穿件灰皮袄,尾巴当棉袄,白天睡大觉,晚上树上跑。”学生七七嘴八舌地猜了起来。学生的情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形成良性互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课堂;兴趣;学生
卢梭在《爱弥尔》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持趣”,课末“增趣”,营造一个充满“磁性”,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环境,语文课堂自然就“活”起来了。

语文教学要在“趣”字上做文章

语文教学要在“趣”字上做文章

怎样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高要求。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技能,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获得情感体验,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历史,并能利用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的知识进行社会交往。

因此,语文教学再不能“以本为本”了,而应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这就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可见,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在“趣”字上做文章。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

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探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正如于漪老师说的:“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之火,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热情的“我要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实践表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改进教学方法,激活沉寂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要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获得最高、最理想的效益,教师的“教”就应该灵活多样。

传统的语文教学执行的是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教学过程模式化,教学方法千篇一律。

教师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而是把功夫花在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他们往往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沉闷,语文课令人厌烦。

因此,教学方法必须改进。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跟学生学”,“如果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文从趣中来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文从趣中来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文从趣中来人教版新课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我们大部分学生对锻炼写作能力不但不感兴趣,还认为写作文是一种痛苦和负担。

通过观察了解不难发现,对于作文学生感到最痛苦的就是没米下锅,无话可说;最害怕的就是遭到否定和嘲笑,最渴求的就是得到鼓励和赞许。

作为语文教师,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变痛苦为快乐呢?一、精心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对于一些传统的命题作文,学生往往感到缺乏材料,无话可说,对于教师呆板的指导,学生也常会感到单调乏味。

学生往往喜欢做游戏,喜爱活动,尤其是具有新意的游戏。

抓住这一特点,利用迁移原理,把他们的兴趣中心引向写作,并及时加以巩固,他们形成持久的、稳定的、广泛的而又有中心的兴趣爱好。

如在一次写活动的作文指导课时,我在上课时宣布,本节课我们先来进行跳绳比赛,学生顿时欢呼起来。

待学生情绪稳定后,我把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要求、活动时间作了具体要求。

充满欢乐、笑声而带有紧张气氛的游戏活动把学生的兴趣提到最大程度,当学生情绪仍处于亢奋状态,我及时将学生的兴趣中心引导迁移:游戏玩得开心不开心?谁能把刚才比赛中热烈欢快的场面、参赛者的紧张、可笑的动作、神态说给大家听一听。

问题一提出,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刚才活动的场面描述下来,这时,我才揭示本次作文题目:《记一次跳绳比赛》,告诉大家作文就是把刚才的活动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难不难?学生齐声回答:不难!我三言两语交待了习作的要求与注意点以后,学生便愉快地进行作文。

这样由游戏激发兴趣,利用兴趣迁移,指导写作,扫除了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学生学得愉快,作文普遍较好。

二、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由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了解,缺乏对事物的分析思考,写作题材的选择与确定,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习作指导课怎样引导学生对事物观察了解分析与思考呢?创设情境是有效方法之一。

诱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利用迁移,诱发叙述写作的兴趣,从根本上讲能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兴趣。

关于趣实的新活的论文

关于趣实的新活的论文

关于趣实的新活的论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趣实新活。

前人探讨成功的教法很多,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科学继承,灵活应用,更在于不但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新?笔者在此例执已见------“趣、实、新、活”。

“趣”,即情趣,乐趣。

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主动进入角色,设法与课堂教学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这种“情趣”教学适时用于小说的阅读和欣赏,用于习作的指导和语文活动的开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目的在于沟通学生学习内容以及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整个课堂形成和悦的气氛,促成学生更好地实践、领悟、掌握和运用。

试想,如果板着面孔去引导学生分析一尊滑稽的人物形象,或欣赏一篇文质兼优的抒情散文,或指导学生写一件“趣事”,其预期效果也是很难达到的。

“实”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踏踏实实。

从教师的角度,钻研大纲和教材要实,了解学生学情要实,教学方法选择符合学生学情要实。

从学生的角度,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一丝不苟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要通过精选教法和学法抓实读、写、听、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是教师创新教学的具体体现,“实”是学生创新学习品质的可靠载体。

“新”,教法、学法要时时更新,要有创造性。

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就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主要体现在课堂结构的创新和引导学生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上。

教师应挖出课文或作品的“创新点”,追求做到“每课一个模式而不是课课一个模式”。

我在教茅盾的《自传》时采用“逆教程教法”。

由“自传”在生活中的实用意文引出“终极目标”写一份《自传》----“终极目标”达成活动提示“自传”写作要领----自读课文悟写法----运用“研悟”进行写作----落实“过程目标”分组交流写作体会----组级体会集体交流----教师评价强调及补正----检查“终极目标”达成度据交流所得修改《自传》----当堂抽查讲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论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趣味性教学策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趣味性教学的理论基础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趣味性教学正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建构知识。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趣味性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策略1.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游戏等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难度适中、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重视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氛围。

5. 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实施差异化教学。

四、实践案例与反思以《荷塘月色》一课为例,教师通过以下环节进行趣味性教学:1. 创设情境:以一首描绘荷塘月色的诗歌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多媒体展示:运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美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创作展示:鼓励学生创作以荷塘月色为主题的绘画或作文,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1. 趣味性教学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

2.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性教学中受益。

四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论文

四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论文

四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让孩子始终喜欢学习语文,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让他们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呢?概况起来就一个字“趣”。

一位语文教师要善于设计课堂,让学生在每个四十分钟内兴趣盎然,这样才能演奏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难忘的乐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我潜心钻研,在语文课上巧用“四趣”,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围绕课题——引趣要促进学生对作文有兴趣,教师应从学生出发,以文章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疑问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所以,我,尊重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友好相处,切实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成为学生的助手和朋友,赢得他们的信任与热爱,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唤醒,学生才敢于发表各种见解,才能将个体的力量充分地释放,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教《飞夺卢定桥》这课时,我让学生围绕课题设计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2)说的是一件什么事?谁和谁夺卢定桥?(3)双方是怎样夺桥的?为什么用“飞夺”?(4)到底是哪方夺取了卢定桥?对于他们设计一连串问题,我给予肯定与支持,对于不是紧扣题意的问题也给予鼓励。

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

并且,我在课堂中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要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鼓励标新立异、鼓励异想天开。

这样,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独特的见解就会层出不穷,他们从中获得了思考问题的乐趣。

二、欣赏文章——品趣1.欣赏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为了让学生更切身地品味到课文中的情趣,我针对一些描写得优美的词句进行品评。

如我在教《海上日出》一课时,就着重让学生品趣,有的同学认为“太阳像负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这一句描写得好。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论文八篇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论文八篇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论文八篇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论文八篇第一篇: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一、根据造字规律,运用义形音相结合的识字方法汉字的内涵十分丰富,义、形、音三者互相联系,明显呈现出汉字的特点。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并且在其中根据汉字的特点加以讲解,达到字词不相离,词句不相离,句篇不相离的目的,使识字效率提高。

1.采用形象识字法讲解象形字。

人们以事物的形状为依据,创造了许多古老的汉字,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象形的影子。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兔、鸟、羊、田、月、日”等,讲解此类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实物图像加以观察,明确事物的特点,寻找图形和象形字之间的相同点,从而加深自己对字形的记忆。

2.采用归类识字法讲解形声字。

形声字是汉字的组成部分之一,声旁表音,部首表意。

该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记忆形声字。

例如教授“青、情、清、请”四个形声字时,教师可先讲解“青”的韵母为“ing”,表声,接着在学到“情、清、请”时,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生字中表声和表形的部分,接着采用换部首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如果能恰当运动归类识字法,长此以往,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采用结构组合法讲解会意字。

作为汉字的造字法之一,会意就是以部件的含义为依据,将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字。

所以对此类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的有效途径就是分析并组合其各个部件。

例如,“木”本意是树木,两个“木”形成了“林”,再加一个“木”则形成了“森”;“休”则表示一个累了的人在树旁边靠着休息。

4.采用字义联想识字法讲解指事字。

参考指事造字规律开展识字教学的方法之一就是字义联想法。

例如,在讲解“本”字时,可看作将一画指示符号添加在“木”字下部而来,表示树根的部位,而“本”的涵义正是树根,表示事物的根本。

又如,“不”与“正”连起来就是“歪”字,土粒很小就可称为“尘”,用“一”盖住“火”就是“灭”等。

在讲解此类字时,教师应先说明偏旁的意思,接着说明各偏旁间存在的关系,理顺之后延伸出新的字义。

小学语文作业要“活”“趣”“动”

小学语文作业要“活”“趣”“动”

小学语文作业要“活”“趣”“动”作者:陈红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6年第02期摘要: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要使作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业设计不能只定位在“巩固”和“强化技能”上,还要在“活”“趣”“动”上做文章。

即强调“活”,“活”中求新;体现“趣”,“趣”中求新;追求“动”,“动”中求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活” “趣” “动”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反馈的主要渠道。

我们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要使作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业设计不能只定位在“巩固”和“强化技能”上,还要在“活”“趣”“动”上做文章。

一、强调“活”,“活”中求新作业的形式要“活”。

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激情投入,以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语文作业不能只是单一枯燥的读读背背,而应该是充满童趣,富有色彩的。

它需要学生多方位地体验,有一种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在教学《三顾茅庐》后,笔者布置学生自主地去搜集《三国演义》里其他精彩的故事,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小组里展示。

第二天,有的画出《桃园三结义》的思维导图,有的同学和好朋友合作表演独幕剧《空城计》,还有的同学编写了关于《三国演义》的知识问答……这样的作业,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学生兴趣盎然,教师也乐在其中,甚至有的家长也参与了孩子的作业,真是一举多得!这道作业给了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调动学生多感官体验,并运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发掘、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继而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全面提升了参与学习的能力,获得了许多愉悦而难忘的生活体验。

小学语文趣味性论文

小学语文趣味性论文

小学语文趣味性论文概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

实践证明,趣味语文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接力日记”是学生轮流写日记,操作很简单:就是在班级放一本或者几本日记本,由学生轮流记。

一日只写一篇,主要写的是以后学生的视角记录发生的点点滴滴,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感,然后每日固定时间全班朗读交流;接力日记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笔者是这样操作的:将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6个同学形成一个齐心协力的竞争体。

每组的组员给自己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小组之间有了竞争,学生的积极性跟高。

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集体的利益,日记不再是负担,而是交流感情的平台,展示自己最佳水平的好机会。

接力日记让学生拥有自由的空间,因为这种习作没有统一的格式,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学生可以把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写成文,还可以写成诗。

笔者要求学生每次在动笔之前先认真阅读前面同学的习作,然后对前一个同学进行点评,学会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会更好。

如今,通过相互交流,学生的取材范围广范了,词汇丰富生动了,写出来的文章更有水平了。

另外,除了生生互动,我们还有师生互动。

接力日记用特别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了成就感和上进心,而接力日记的诀窍就在于抓住了孩子的这种上进心,从而让学生爱写、乐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力日记,笔者班上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也没有再听到有学生抱怨写作文了。

一、举行“一站到底”活动大家都很熟悉江苏卫视的综艺栏目“一站到底”,学生们也非常喜欢。

为了营造学习语文的氛围,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笔者班上举行“一站到底”语文知识竞赛。

本次知识竞赛的规则参照江苏卫视的综艺栏目“一站到底”,以PK的方式进行比赛,比赛过程尽可能将第一轮比赛变成决赛场面,呈现给观众较好的视听享受及紧张的20秒答题,比赛氛围尽量接近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

语文教学论文:巧用激趣 兴趣写作

语文教学论文:巧用激趣 兴趣写作

巧用激趣兴趣写作生活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它本来是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是抒写生活的“活水”,只有做到了让学生写生活作文,而不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不是闭门造车,才会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与作文交融一体的新鲜感,让他们随心所欲,自由大胆地去写,启动他们的写作兴趣,享受写作带来的喜悦。

一、写作兴趣的激发(一)社会意义激趣。

明确写作的社会意义是认识兴趣的重要条件。

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懂得,从小学习写作,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不仅在当前能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并有助于学好其他各门功课,而且对将来走向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种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的远景性的正确写作动机一旦形成,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具有较大的稳固性和持久性,不易为情境中的偶然因素所改变,可结合阅读课文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确。

(二)具体意义激趣。

每一次作文,学生只有明确其具体意义,才能产生向往与追求的意向。

如果学生不明确为什么写而勉强去写,写作就成了枯燥乏味的“苦差事”。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让学生作文,学生难免处于被动的局面。

要变被动为主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使他们懂得为什么写,以引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心爱的**》,在板书作文题后说:“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心爱的东西,现在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一件。

这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和用处?你为什么这样喜欢它?看谁叙述得清楚、具体,让大家听了你的介绍后,也像你一样爱上它。

”这样启发诱导,学生很快明白了这次作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介绍一件自己心爱的东西,让大家也爱上它。

孩子们很乐意这样做,他们不仅感到这次作文有话可写,而且跃跃欲试,非说不可。

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写作兴趣的维持(一)实用法。

小学生作文,如果面临某种实际任务,容易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例如,开展学习先进人物优秀事迹的活动后,可指导学生写《***顽强学习的故事》。

先不命题,而是给学生布置任务:“学校要开展讲‘***顽强学习’的故事比赛,不知有没有同学愿意去参加?”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报名。

小学语文论文:在小趣活上做文

小学语文论文:在小趣活上做文

在“小趣活”上做文章走在七彩课程开发的路上——“明日之星”剧团诞生记【摘要】在“课改”大背景与学校“七彩社团”文化的“碰撞”中,“明日之星”剧团微课程应运而生。

本文从课程开发者的角度,回顾和总结了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阶段性成果,试图为行走在课改一线的教育者提供真实鲜活的案例,“抛砖引玉”,以资借鉴。

【关键词】课改拓展性课程规划实践评价反思“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

”当前,一场轰轰烈烈的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正在浙江大地上全面开花。

其核心是“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这股改革的热潮来到了我们的校园,我们立足本真,以“阳光文化”为统领,以“七彩课程开发”为抓手,通过“七彩社团”等建设途径,实现校园文化的创生共融,和谐发展。

一时之间,各科教师团队纷纷行动起来,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出发,催生了一大批异彩纷呈的拓展性课程:指尖上的舞蹈、天音诵读、弈林棋社、西点军校、数学好玩……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童真学子快乐园”的蓬勃态势。

这就是——◆“课改”大背景与学校“七彩社团”的“碰撞”——剧团微课程的缘起看着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们都纷纷有了自己的社团,我和同组的陈青英老师开始着急了:“我们两个语文老师能开发什么呢?吹拉弹唱?不会。

文学欣赏?已经被人捷足先登……”我静下心来沉思:我们的社团应该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既要受到学生的欢迎,也要能发挥我们语文老师的特长,就从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找突破口吧!在热烈的讨论中,我俩的观点渐渐地一致了:低中学段有一些适合表演的课文,但由于时间关系,总是匆匆走个过场,而到了第三学段,这样的机会几乎为零,何不利用社团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好好过把瘾?一直以来,我们对戏剧教育这个领域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探索,其实儿童教育戏剧是欧美发达国家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之一,英美国家将戏剧教育视为一种普及教育。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课堂需要“趣、实、活”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课堂需要“趣、实、活”

语文课堂需要“趣、实、活”几年前曾听过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一篇关于春天的课文。

课伊始,教师播放春天的多媒体课件,欣赏完已经花了大约五、六分钟时间。

匆匆教了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后,就开始请学生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同伴,合作画一画美丽的春天。

于是学生就开始了“漫长”的“找伴”过程,找到伙伴后,然后分配每个人画画的任务,一切都商量妥当,就开始你一笔我一划的作画。

新课程改革开展初期,类似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为少数。

众多一线教师(包括笔者自己)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新课程就是让我们加强综合性学习,淡化学科界限,课堂上要“热闹”一点,“花样”要多一点,所以就拼命地把美术、音乐、科学常识等都往语文课里塞,结果把语文课上成了“四不像”,还美其名曰“新课程讲究学科整合”,而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冲淡了语文味。

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最大限度地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率,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呢?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应该追求“趣、实、活”,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乐学、真学。

一、“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同样,一堂有“趣”的语文课,吸引了孩子们,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其学习效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一)课始“趣”来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假如在课开始教师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就成了学生快乐的事,他们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去求学。

孙双金老师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时的精彩开头,直到现在还让我难以忘怀: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的《好汉歌》。

雄壮、豪迈的歌声在剧院里回荡。

歌曲结束,师生进行课前交流。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趣味并重 ——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趣味并重 ——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

趣味并重——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新课程如同一股春风,吹活了课堂。

几年来,在与课改同行的日子里,笔者实践过、苦恼过,并不断地求索着。

长期来,低年级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对象的年龄特点,容易出现“老师激情澎湃,学生无动于衷”的情况。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课堂教学就应在“味”、“趣”、“乐”三字字下功夫,无论是识字教学、拼音教学、还是阅读教学、说话写话训练,教师都应贴近学生,采用直观生动,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中感悟语文内涵(即语文味),进而追逐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兴味盎然----原来语文这么简单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的重心应落在语言这一思想内容的载体上。

于是有些老师为了凸显语文课的特点,不停地解词、说词,反复地分析、强调,反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意。

因为这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生吞活剥,强行施教,于是乎学生害怕语文了。

这一怕,吓得学生连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语文课堂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要想课堂有“语文味”,则要抓好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那么要注意以下两点:1、抓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把握教才内容,降低学习门槛。

一些教育界的前辈很早就指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笔者将之理解为:从学生出发,根据学情用活教材。

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针对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语文。

比如,二年级上册《识字8》仅8个词,如何有效识字及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是本篇识字的难点。

在教学中,笔者结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采用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利用不同形式不断重复再现词卡、图片,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事物的表象,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达到有效识记。

由于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老师不失时机地播放我国嫦娥一号升空的壮观场景,画面一播出,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啊”声不绝,有的同学还小声地边观看边给同桌介绍。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小豆芽儿3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小豆芽儿3

小豆芽儿 (连篇)2月5日星期三阴转多云(1)1月29日那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年夜饭。

爷爷和奶奶准备了许多我喜欢的菜,可好吃了!吃好了饭,我见墙边有一大袋蚕豆。

就问爷爷:“爷爷,能不能种一些蚕豆呢?”“可以啊,为什么不行呢?”爷爷说道。

然后,我就精心挑选了3颗长得饱满的完整的豆子。

我怕不够,就又添加了两颗豆子。

现在,我想道:如果我们一人代表一颗豆子,那这些豆子不也就成了一个……“吴亦杨,咱们回南浔了!”“啊!这么快啊?!”我喊道。

没办法,我只好跟妈妈回南浔,走之前,我对爷爷说:“一定要照顾好小豆芽儿哦!一定要照顾好哦!”“知道了!”爷爷喊道。

(待续……)2月4日星期二晴(2)2月3日,我又回到了马腰去看望豆子“一家”。

我刚刚走到了豆子“一家”的旁边,就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一点绿色的小叶儿,我心想难道豆子已经长出小小的叶儿了?我疑惑的自言自语。

急急忙忙地跑了过去一看,发现在这五天五夜里,小豆芽儿竟然已经长出了嫩嫩的叶儿!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现在,我对小豆芽最大的期盼就是:你一定要快快长啊!小`!豆!芽儿!(待续……)4月20日星期天晴(3)还记得“小豆芽”儿吗?至今,它们都已经长到15厘米高了呢!但让我最高兴的是:小豆芽儿开花了!以前的小豆芽也长得挺高的,但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三个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我的“小豆芽”已经不是“小豆芽”了而是“大豆芽”了。

因为它们已经度过了长叶的环节,而是开花的环节了(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枯萎、死亡。

)。

当我看到小豆芽的时候,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因为小豆芽不仅长得高,而且开的花不是一两朵,而是七八朵了呢!我在想,小豆芽什么时候能长出果子呢?于是我就问爸爸:“爸爸,什么时候能长出果子呀?”“大概还要过三个星期吧。

”“啊!?还要过那么久啊!”“吃饭喽!”奶奶说道。

“哦!知道了!”于是,我就听奶奶的话,去吃饭了。

浅谈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论文

浅谈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论文

浅谈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论文浅谈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论文小学语文活动课是指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进行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实践活动。

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做语文游戏、进行语文知识和能力竞赛、开故事会等。

不管采取那种形式,都要遵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这一原则。

让学生乘着兴趣之舟在学海中遨游,而不能一味地灌输。

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认真深入地分析研究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乃至每一篇文章,寻找学习规律,求得新知。

在这个自觉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一、采用生动、活泼、有趣味性的形式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散精力。

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始终能在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的活动中学习。

在上《消灭“害虫”》这一堂活动课时,我采用了做游戏、竞赛和表演等多种形式。

我把错别字比作害虫,让学生做“捉虫”游戏。

单个错别字是树干里的害虫;句子中的错别字是草丛里的害虫;词语中的错字是梨子里的害虫;小朋友写的错别字是学习中的“害虫”。

让学生们扮演啄木鸟、山雀、小公鸡进行表演。

把他们分成红、绿、蓝、紫四个组进行捉虫比赛。

比赛的形式有集体赛、个人赛,也有抢答、必答,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着活动内容的轴心转。

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兴趣也随之升温。

二、选择有趣味性的内容兴趣与求知欲是密切相关的`。

小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在上《消灭“害虫”》这堂活动课时,就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来纠正错别字。

在纠正错别字之前,我首先出示了一棵生了虫子的大梨树教具,并对学生讲:“这棵梨树本来很美,而且结满了果实,可它身上却长了许多害虫,如果不消灭这些害虫,那么这棵梨树将会怎样?”这个问题犹如一块大石投入湖中,立时掀起了波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在“趣”字上做文章——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趣”字上做文章——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趣”字上做文章——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学生作业多,对学习没有兴趣的现象比较普遍。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可喜变化,在这里,我想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具体谈谈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在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体会。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一、开端引趣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一种。

上课伊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备课时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

如我在讲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首先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学生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从而迫切了解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等。

这样的引入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

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

除开端引趣“设疑”外,我还根据不同课型和内容采用“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等。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开始的趣味性很重要。

二、教学中引趣1.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表现欲很强,非常愿意同学老师注意自己表扬自己,因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论文趣味性作业让孩子乐于学习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趣味性作业让孩子乐于学习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趣味性作业——让孩子乐于学习人教版新课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因此课程改革必须寓教于乐,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情感的体验,必然会产生乐做的兴趣。

低年级的作业更应该如此,因为他们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

现行的新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创新作业训练的空间。

我们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在“玩”中构建新知识体系。

这样儿童学才更有兴趣,求知欲才会更强。

我在趣味性作业时是这么设计的:1、画一画孩子是天生的画家,他们喜欢画画,因此我们可以布置一些画画的作业。

比如说我在教学《四季》一课时,上完了课本内容,我让孩子们画一画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孩子们有的画了秋天的雪景,有的画了春天的花园,还有的画了夏天的游泳池……他们用他们的笔画出了他们最喜欢的季节。

在上完《欢庆》一课后,我结合国庆节这一契机让孩子们注意观察在大街上看到的情景,然后画一幅节日的画,回来以后张贴在展示栏里。

这样,学生借助想象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静态的文字变成了优美生动的图画。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编一编可以引导学生编字谜、编儿歌、编故事、编小报。

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到课外去识字。

从一下开始,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把你从报纸上或包装纸上认识的字剪下来,贴在纸上,编成一份小报。

起初他们的小报比较粗糙,但是几次下来,孩子们的小报渐渐地规范起来,美观起来了,它们有一个主题,排版啊、色彩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编字谜,渐渐地我发现孩子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他们也在想办法,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该字。

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慢慢地在自觉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这样做,不仅扩大了孩子的识字量,也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们喜欢看图,抓住这一特点,我引导孩子们进行看图说话,把图画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同时要求家长合作,请孩子说,家长帮着记下来,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这项作业孩子只要说,不要写,因此他们对这项作业仍有很大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趣活”上做文章走在七彩课程开发的路上——“明日之星”剧团诞生记【摘要】在“课改”大背景与学校“七彩社团”文化的“碰撞”中,“明日之星”剧团微课程应运而生。

本文从课程开发者的角度,回顾和总结了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阶段性成果,试图为行走在课改一线的教育者提供真实鲜活的案例,“抛砖引玉”,以资借鉴。

【关键词】课改拓展性课程规划实践评价反思“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

”当前,一场轰轰烈烈的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正在浙江大地上全面开花。

其核心是“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这股改革的热潮来到了我们的校园,我们立足本真,以“阳光文化”为统领,以“七彩课程开发”为抓手,通过“七彩社团”等建设途径,实现校园文化的创生共融,和谐发展。

一时之间,各科教师团队纷纷行动起来,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出发,催生了一大批异彩纷呈的拓展性课程:指尖上的舞蹈、天音诵读、弈林棋社、西点军校、数学好玩……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童真学子快乐园”的蓬勃态势。

这就是——◆“课改”大背景与学校“七彩社团”的“碰撞”——剧团微课程的缘起看着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们都纷纷有了自己的社团,我和同组的陈青英老师开始着急了:“我们两个语文老师能开发什么呢?吹拉弹唱?不会。

文学欣赏?已经被人捷足先登……”我静下心来沉思:我们的社团应该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既要受到学生的欢迎,也要能发挥我们语文老师的特长,就从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找突破口吧!在热烈的讨论中,我俩的观点渐渐地一致了:低中学段有一些适合表演的课文,但由于时间关系,总是匆匆走个过场,而到了第三学段,这样的机会几乎为零,何不利用社团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好好过把瘾?一直以来,我们对戏剧教育这个领域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探索,其实儿童教育戏剧是欧美发达国家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之一,英美国家将戏剧教育视为一种普及教育。

例如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用大量篇幅如实描述了其在语言课上和学生一起排练戏剧的案例。

戏剧教育不是舞台明星技巧的训练,也不是职业取向教学。

运用戏剧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语言素养的培养,是进行智力开发、性格养成、身心锻炼相结合的良好方式。

戏剧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活动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这不正是“适合学生的教育,只有在被教育者、教育者的不断选择中才能发现、才能实现。

努力把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授课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教育权交给学校,让教育的内在发展活力更充分地涌流和迸发出来。

”这一课改精神的诠释和体现吗?于是,我们的“明日之星”剧团应运而生。

◆“小”而精——剧团微课程的规划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当“选择”成为教育的活性元素,学生就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终极梦想,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管理制度就真正走向了深度改革。

我们的社团从成立之初就践行着自主选择的教育理念:一、“我的课堂我做主”之自主报名“让学生学会选择”是课改的重要目标。

让学生有机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的拓展学习和各种活动,及早了解自身的特长和潜能,同时从社团本身的属性要求出发,我们在本年级广泛宣传,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一批热爱语言艺术,喜爱舞台表演的学生自发报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自主报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我的课堂我做主”之自主设计社徽社徽是社团特色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社徽的设计过程也是团员们寻找归属感,增强社团成员之间凝聚力的最佳时机。

很快地,社徽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交流中成型了。

笔触虽稚嫩,但贵在一片赤诚。

此时此刻,我相信语言艺术的种子已在学生的心中扎根、萌芽。

在此基础上,我们和学生一起完成了学校制订的《七彩社团申报登记表》,并顺利获得了开班许可。

七彩社团申报登记表◆“趣”而多——剧团微课程的实践剧团成立之初,我们就开始思考课程的逻辑结构、功能定义和教育意义,为每一位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精心设置课程内容。

随着课程的逐步开展,我们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有特色的课程文化,在完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边实践边调整,最终形成了一套分层次、有梯度的系统性课程。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欣赏与模仿中夯实基础为了让团员们尽快熟悉语言和戏剧表演的各种常识,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语言节目或舞台剧供他们欣赏、学习。

还记得,《欢乐喜剧人》中的哑剧表演让同学们在捧腹大笑之余陷入深思,获得人生启示;还记得,《笑傲江湖》中表演者精湛的独角戏技巧让同学们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还记得,《闪天下》中编剧将经典的童话故事进行加工再创造,打造出的全新舞台剧深深吸引着我们……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激起社团学生的表演兴趣和积极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第一目标顺利打成。

二、“趟着石头过河”——在尝试和积累中摸索前行他人的舞台经验积累多了,我们想让学生也来上台“牛刀小试”,就选择了较为简易的《小稻秧脱险记》作为首演的试验品。

这个课本剧讲述了一群小稻秧在与杂草的营养之争后,面黄肌瘦,最终在喷雾剂大夫的帮助下,战胜杂草,茁壮成长的故事。

团员们积极进行剧本策划,自主申领角色,稍事排练后即刻进行表演。

台上的演员演得投入,台下的观众看得认真。

在交流评价环节,大家纷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如“表演的时候要面朝观众”“表情可以更生动一些,还可以加一些动作”“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道具,服装也可以因地制宜”……通过这场“首演”,同学们集思广益,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静待花开”——在自信和创造中自由绽放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上台一展身手。

《包公审驴》这一剧本大受学生欢迎,人人都想参演。

我顺水推舟,建议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竞赛,得分最高的小组被评为“明日之星”。

从第一次的个别表演到人人参演,我们达到了质和量的提升。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第一次排练时间过短,台词不够熟练”的建议,我们适当延长了准备的时间,保证学生对剧本更熟悉。

分组排练过程中,各组组员献计献策,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设计舞台动作,加入了许多原来剧本中没有的桥段,让演出更加精彩。

这次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纷纷在日记中记录下自己的心声:【朱钰玮《有趣的七彩社团活动》片段】又到了社团活动时间了。

等同学们都坐好,老师便开始播放有关这次舞台剧《包公审驴》的影视素材。

素材中讲述的是包公运用他的聪明智慧将偷盗王五的驴的盗贼给缉拿归案的故事。

我们组由我来当包公。

排练过后,就轮到我们上场了。

表演的道具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还有一个当惊堂木用的黑板擦,我端坐在“官椅”上,重重地一拍惊堂木,大声说:“升—堂—”旁边的两位衙役压低了声音,说“威—武—”“堂下何人还不快快报上名来!”早就呼之欲出的“王五”急忙喊道:“大人,草民王五,今早……”看着他那仿佛生来就是用来搞笑的脸和那油腔滑调的声音,我还是忍不住轻声笑了出来。

这时,我的护卫碰了我一下,说:“到你了。

”我赶紧说词:“你的情况本官已经都知道了,就是那头瘦驴,是他掉包了你的驴。

来呀,给我把这畜生拖进地牢,三天后再审。

退堂。

”“威—武—”“三天”后,我重新升堂,一上堂,就把那头“瘦驴”给拖上堂。

“来呀,给我打四十大板。

”那“驴”惨叫着,蹦跶着走了。

我轻声对左右护卫说:“跟着他,找到真的凶手。

”左右护卫心领神会,从门外牵出准备好的另外一头“驴”,让“王五”领走了他的“驴”。

故事圆满结束,全场对我们小组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也很满意。

你们有这样有趣的社团课吗?【刘晨岩《小角色大体验》片段】今天,社团的老师准备让我们演包公审驴这个故事。

我和五班的同学是一组,我的角色是那只毛色黯淡的瘦驴。

刚开始排练的时候,我很嫌弃我这个角色,总是不专心演这个故事。

排练的时候,我并不是认真看着他们,而总是看着窗外。

当我要出场时,他们要拍一下我,我才清醒过来,才知道这个故事又被我不专心搞砸。

后来,在一次一次的排练中,我发现自己竟然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角色。

我开始专心起来,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

该轮到我出场了,我也自然而然地就上场了。

刚开始,我有些紧张,总是想着:“万一在台上有什么失误,那就糟了。

”后来,等到他们说道:“把那匹瘦驴给带上来。

”话一完,我就上场,我把自己当成舞台上的一员,每一个动作,例如,蹲、跑,我都演得很专心。

我心想:“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要认真演戏。

”后来,我们的戏演得非常的出色。

迎接我们的,是响亮的掌声。

经历了这次上台,我懂得了:即使演的只是一个小角色,也要认真去演,才能更出色!从模仿——个别示范——人人参演,充分体现了这一拓展性课程的层次性,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它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谐交融。

这种课程设置,对于教师来说,最终是能够更有效地落实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到舞台上当演员,或是去表演。

对于学校课程设置的目的来说,戏剧教育内容的注入,其宗旨并不在于戏剧人才的培养,而是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学科教育的效果。

这一点,和《语文课标》(2011版)中所倡导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一核心理念极其契合。

◆“活”而实——剧团微课程的评价剧团微课程的实践活动考验着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微课程的评价也需要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朴实作风。

我们遵循《指导意见》中指出的“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情况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

拓展性课程的学习评价应视学段和课程的不同,采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种方法,以适应拓展性课程的多样性特点。

”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采用了以下两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的方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口头评价在每一次或每一组表演完毕,教师都要及时作出评价:在充分肯定表演成果的同时,提出中肯的建议,为学生今后的表演指明方向,有的放矢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快速成长。

2.荣誉表彰制作“明日之星”奖状,颁发给取得最高票数的表演者,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

二、学生对课程和老师的评价学生可随时向老师提出表演方面的建议,无论课上、课后都可以,如向老师推荐剧本,指出教师上课过程中的疏漏,提出改进意见等等。

其实,学生评价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课程的一部分,在评价中,学生学会了编排剧本,创造性地表演,全面地考虑舞台调度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