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优秀教育论文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篇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篇篇1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 深入了解学生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不同学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不相同,班主任需要通过观察、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2.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包括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设立心理咨询角、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
3. 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应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1. 尊重学生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选择,避免对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
尊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加强沟通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
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耐心、细心,善于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倾听与理解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并试图理解学生的感受。
倾听是表达关心和支持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释放压力。
4.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1. 融入日常教学班主任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2.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3. 个别辅导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对于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要注重集体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关于班主任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关于班主任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班主任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引导学生确立目标,并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首先,应要求学生为自己订立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与目标,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指个体依靠思想、语言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法。
积极的自我暗示,对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意志,乃至能力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当学生缺乏信心时,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如告诉自己:“我能行,我肯定能做好”;当学生过于紧张时,引导学生对自己说:“不用紧张,深呼吸,我可以调整好”;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引导学生鼓励自己“不要气馁,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等,有助于学生克服暂时的困难,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利用校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辅导
根据班内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规律,确立适当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充分利用校班会,系统扎实地开展心理教育,通过重点传授一些心理知识、心理调整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会自己去合理解决。
此外,可结合讲解辅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统一,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与治防心理问题相结合。
力求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调整方法,如出现焦虑、焦躁、灰心等不良情绪时,首先能意识到。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例(共5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例(共5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素质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必要环节。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1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关键在于把语文课程中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教给学生,并使之有所感悟、有所认知、有所升华,既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更要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理解。
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多年来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把小学语文的直接教育转变为对学生心灵和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研究中较好地实现了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
一、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通过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小学生不断、悦纳自己,逐步提高他们对研究、生活的适应能力,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正确的研究态度,以及开朗、向上、乐学、XXX、自信、独立的健康人格。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程总目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态度和持久的研究热情,树立研究信心,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在语文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小我的体验与发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头脑感情”。
在语文教材中也到处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只要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就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
譬喻,在《瑞恩的井》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讲话、学生讨论等体式格局,让学生发现XXX的善良和真挚的爱心,从而变得更有同情心;《寻找幸运花瓣》一文让学生感受到,心中充溢美好的希望并为之努力,是人生中一件幸福的事;《无言的爱》让学生在感受植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的同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更应当和谐相处。
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教育学及心理学原理,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学校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基地,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一块很重要的基石。
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做真人”,就要在学校从一点一滴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
班主任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269-0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做真人”,就要在学校从一点一滴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
学校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基地,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一块很重要的基石。
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所任教的高中三个年级都开设了心理课程,并且学校配置专业的心理老师,还设置了心理咨询室。
学生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电话预约,在每天下午的自习课上去向心理老师咨询。
五年的班主任带班经历,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点点心得。
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班主任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巨大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无形的,它通过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班级的学风、班风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和评价。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作为年轻班主任,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我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不区别好学生和差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要公平。
记得魏红老师在讲座中说过:“学生第一需要班主任做到的是公平。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篇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篇篇1范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部分。
作为班主任,我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肩负着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者班主任应当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者。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一次以“认识自我、关爱心灵”为主题的班会,通过互动游戏和讨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2. 心理困惑的倾听者班主任需要成为学生心理困惑的倾听者。
在学生遇到情感、学业等压力时,班主任应当提供支持,倾听他们的心声。
例如,可以设立班级心理信箱,鼓励学生以匿名方式倾诉自己的困扰,班主任则及时回复,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3. 心理健康活动的组织者班主任应当积极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剧表演、心理测试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增进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一次心理剧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学习如何应对压力和挑战。
三、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1. 尊重与理解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首先需要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
在学生犯错误时,不以严厉的批评来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而是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2. 平等与沟通平等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班主任应当与学生平等对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定期的班会、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则认真倾听并积极回应。
3. 关注与支持学生需要班主任的关注和支持。
班主任可以通过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例如,可以定期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支持和资源。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7篇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7篇第1篇示例: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班主任的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班主任作为学生身边的引导者和指导者,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学业上的问题,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教育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而班主任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关键的一环。
我们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很多学生在应对考试、人际关系和家庭问题等方面存在着困扰和焦虑,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干预,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那么,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体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的倾诉对象和心理支柱。
在学生面临困难和挫折时,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还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蛛丝马迹。
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举止,班主任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干预和帮助。
班主任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活动等方式,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正确应对心理问题,培养健康的心理素养。
除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还应该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
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班主任往往需要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和情感压力。
如果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主任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2篇示例:作为班主任,除了教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有效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心态,使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全面发展。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概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
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班主任应该尽力让每个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班集体的温暖,促使他们的心理状态更加健康。
班主任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一切工作中,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疏导。
同时班主任也要引导学生利用心理健康知识剖析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促使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阶段,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困扰。
首先,小学生存在厌学心理。
由于很多学校秉持“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主要根据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非常大,再加上教师和父母过高的期望,导致他们心理负担过重,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形成厌学心理。
他们缺乏有效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
其次,小学生存在孤僻心理。
有些小学生受到特殊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不会与其他同学相处和交流。
这种孤僻的心理使其对其他学生和教师存在戒备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再次,小学生存在自卑心理。
有些学生成绩不好,导致他们性格软弱,自卑心理严重,甚至缺乏学习和生活的勇气。
最后,小学生经常会有较大的情绪波动。
小学生心理不成熟,他们容易出现低落情绪,同时也容易出现心烦易怒的情绪,但是他们却无法找出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
这一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让他们不顾后果做出过激行为。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会造成影响,班主任需要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解决问题。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放松心灵。
小学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促使其心灵得到净化。
班主任心理论文范文2篇

班主任心理论文范文2篇班主任心理论文范文一:浅谈班主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发挥这一管理核心的作用,组织和协调内外各种心理教育的力量,最有效地发挥班级的凝聚力,是每位班主任关注的问题。
下面是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两点体会:一、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灵的培养者。
1.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学习征途上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机遇和竞争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挫折与困难时时会与奋斗同行。
要教育小学生增强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自制能力,树立起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具备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小学生应有的健全的人格。
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在群体的活动中进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陶冶纯真、美好心灵的摇篮。
活动中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板报设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节目、收集剪贴文章、开主题班会、参加文体活动等等。
集体生活中去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的力量,经受挫折的磨炼,学习他人对待胜利与失败的坦然态度和沉着应付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受己爱人,尊己尊人,相互帮助,培养群体意识和集体观念,学会生存、做人、处世、善解人意,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竞争,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2.个体的区别的教育。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全体一起的常规的教育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个体的区别的教育。
家庭出身富裕者,要对他们讲述他们父母创业的艰辛,我们的学生家长做生意者居多,他们的父母在生意场上拼搏,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同时风险与顺利的机遇不时的交差而过,有的血本无归也是经常要发生的,居安思危,富而不奢,才是应该的。
父母的钱,是父母辛苦赚的,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自己去走,许多国外的孩子也有一些国内的孩子,他们完全不依赖家庭本身的经济积累,而是自己长大了去开辟自己的天地,认为依靠父母是可耻的,因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士。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6篇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6篇篇1范文:引言在教育事业中,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
因此,班主任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是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能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促进的。
班主任可以通过日常工作和活动组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心理教师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四、实施策略与建议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 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班级氛围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3.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班主任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 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班主任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与心理教师、家长等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3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型,逐步迈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是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
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高速变化期,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发生共振,使他们处于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困惑与外在社会群体心理矛盾冲突的焦点上,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这一影响表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就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扮演着种各样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有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分不清现实与虚拟。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能是呼风唤雨的侠客,他们能够协调与各种角色的关系,但现实中他们沉默寡言,不愿跟人交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出现了人格分裂。
我们观察到很多问题学生都特别依赖网络,很多心理问题往往伴随着网瘾的影子。
3.畸型教育的必然结果。
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学校教育的片面发展。
(1)家庭教育缺失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许多家长对心理健康几乎一无所知,有些家长其自身的心理甚至也是病态的。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许多家长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或者没时间陪孩子,他们能够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却没能给孩子安全、归属、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2)社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认识不到位。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他们无限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
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
”在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影响下,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针对的仅仅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摘要: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小学生易出现孤独、自闭、依赖等心理健康问题,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积极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存在问题近年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数量增多,孩子受到父母过分的溺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小学生处于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小学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缺少专业人员,部分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许多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德育副校长、班主任等监管,谁有时间谁抓,但是他们基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培训,在工作中难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难以帮助小学生改变性格上的缺陷,造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是齐抓共管,统筹兼顾,实际上都是表面文章,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小学班主任论文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_通用版

小学班主任论文-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通用版心理辅导包括以下几点:一、乐观乐观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特征,它能排遣和挫败一切痛苦与烦恼,给你的生活带来勇气、信心和力量。
研究认为,愉快的情绪能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调节脑细胞的兴奋和血液循环。
二、大度大度使酿造生活美酒的蜜,是消除隔阂,沟通感情的法宝。
人生在世,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和不快,如果一遇到问题就针锋相对,怒气冲天,虽获得一时痛快,但既激化矛盾,又不利于健康。
三、多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任何事物都不是单方面的,同样一件事,有的人怒不可遏,而有的人则欣然接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就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比如说春天郊游吧,这时下起了小雨,有人会认为自己真倒霉,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还赶上个坏天气;但有的人就想,下雨了好啊,空气清洁,更有浪漫情调。
所以,你多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你的心理就美容了。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买雨伞的,二女婿则靠买草帽为生。
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
”可一道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又没有人买草帽了。
”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不开心。
一位邻居觉得好笑,便对老太太说:“下雨天你想想大女儿的伞好卖了,晴天你就去想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
可见,同样的事情,我们选择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四、幽默幽默是人的一种健康机制,是心理美容的良方。
幽默风趣的言行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欢快的情绪,而且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是生活的调味品和润滑剂。
它可以使烦恼化为欢畅,能让痛苦变成愉快,将尴尬转为融洽,化干戈为玉帛。
还可在欢声笑语中忘掉忧愁,赢得无穷的乐趣。
一个人被抢匪枪击,生命垂危。
在医院的手术台上,他看见医生脸上凝重的神情,知道他们信心不足,当医生问他对什么过敏时,就大声说道:“我只对子弹过敏。
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优秀科研论文报告

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优秀科研论文报告摘要: 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小学阶段还不健全, 他们的身心健康备受家长教师的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教学课程。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就是关注学生的未来和成长, 关注学生的人生发展。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 推动教育不断进步。
因此,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育人为先,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帮助学生改善不良心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策略;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 教育在改革之下, 其实对于学生的要求和标准在逐步拔高, 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僅仅掌握和运用专业的语文数学英语知识, 更加看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社会带给家长、学校压力的同时, 也带给了学生特别大的压力, 导致小学生在压力之下产生了一些列不良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们共同去解决。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根据研究显示, 现当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 主要表现在冲动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和焦虑问题。
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因为社会、学校、家庭给学生地压力造成的。
现代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很高, 学生不仅要在学校进行全天候的学习, 还要经常参加各种补习班, 学习各种特长, 接受考试和比赛, 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会受到责备。
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 容易在压力和责备之下产生问题。
而且,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 会更加不愿意接受家长的安排,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寻求帮助但自己又无法解决, 长期下来得不到排解会产生心理问题。
其次, 学校教育的忽视。
教学当中, 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习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所阻碍。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并对学生进行排解。
另外是关于家庭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基本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比较受宠, 在家里从来不做家务, 家里所有人都围着这个学生转, 导致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从不在意其他人的想法的态度, 而且不愿意克服困难、不愿意坚持, 抗拒团队合作和让步协调, 比较任性, 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
班主任论文 心理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自身受的家庭教育,小范围的社会影响以及短时间的学习氛围的熏陶,形成了他们各异而又特定的心理特征。
从整体上看,学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强,他们希望别人尤其是师长能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学习和人格。
我们要用心关爱学生的方方面面。
我们经常说以心换心,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深刻感觉到这一点。
作为班主任,最重要的就是关心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其他方面。
对他们要一视同仁,不忽视每一个学生。
在工作中,要经常和学生们搞一些文体活动,陪学生聊聊天,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辅导。
我们也要教会学生交往与合作的技巧。
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
教育学生在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心怀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愿望;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人;消除偏见或成见;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替别人着想;克服羞怯;豁达大度、克制忍让、温和亲切、正直诚实、委婉含蓄……我们还要发挥榜样的力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
班主任也应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才能够为人师表,行为示范。
我一直在试图通过自己的改进和表现来影响学生。
工作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始终都应以满腔的热情坚持工作,无论是境遇顺利还是遭受挫折,在学生面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状态,对待学生总是要满面笑容,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动作,流露出对每个学生都寄予了希望和真诚的信任,殷切地期望他们不断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安康教育研究论文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局部。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融入相关的心理安康教学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小学生形成安康的心理及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小学生学习根本的汉字、词语的用法及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理解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贯穿心理安康教育,是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开展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强,自制力差,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不善于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善于应对压力等。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开始阶段,其心理安康状态将会影响其后的学习和生活。
语文作为小学时期的主要课程,除了教会小学生根本的语言知识以外,还要积极进展小学生的心理安康教育。
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一项关乎人的开展的课程,而且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文章,小学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文章背后的道理,用来对小学生进展科学的心理安康教育。
小学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为心理安康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这个特点来设计教学课程,特别是要注重教学设计中的以下细节:1.确定心理安康教育目标。
要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进展心理安康教育,首先就要确立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语言能力、德育以及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安康教育素材,不过它需要教学工作者去挖掘开发,进而把它定为教学目标之一。
比方在学习《丑小鸭》一文时,先给小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然后引导小学生进展思考———“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再后要引导小学生明白:只有朝着目标一往无前,不惧困难险阻,不断努力,才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教诲小学生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切不可半途而废。
2.关注心理安康教育。
在详细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心理安康教育。
一篇课文中可以用作心理安康教育的因素很多,老师要结合当时当地的详细情况来选择某些素材作为重点进展讲解。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以下是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相关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全文如下:班主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初探笔者所在学校为川北地区一所医学类高校,该校基础医学院负责了临床低年级本专科、法医、预防及药学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础医学院在结合本校实际的情况下设置了针对每一个教学小班的班主任职位,并制定相关工作规范、考核办法等。
我校班主任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对班级进行直接管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密切。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亦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心理健康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培养完善的诊断手段和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班主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通过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个人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班主任和学生的联系十分密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班主任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行为特征,还应该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发展趋势,与任课教师相比,班主任的辅导具有针对性较强的特征,容易和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联系,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欢,班主任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自身的建议和意见,避免在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误会,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赢。
第二,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密切,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家长进行配合,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通过和网络等方式,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同时,家长应该尊重班主任的工作,和班主任探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第三,班主任可以和任课教师及时协调,了解学生在学习各个学科时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班主任在不同的学期阶段向任课教师介绍班级情况,任课老师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向班主任反馈,便于班主任掌握情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班主任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班主任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摘要】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为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
本文阐述了班主任在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提出了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现代的教育观,不仅包括个人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包括个人人格的健康成长及潜能的充分发挥。
在此当中,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当代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并且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
十几年,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路走来,已经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并且已经成为提高德育实效的一个有效突破口与生长点。
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为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
因此加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人的紧迫任务。
1.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教育学和德育对班主的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早有很多的论述。
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却少有涉及。
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优势:1.1能及时觉察学生心理的需要与困惑每到开学前,教导主任就会把班级学生的名单给班主任时,同时也把教育与心理辅导的责任放在了她的肩上。
自此班主任与几十个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算一下,一周有五天,小学生到校时间是从早上8到下午4点,整8小时,5天共40小时在校。
中学生到校时间从早上7点半一直到晚上8点,整13:30小时,5天共66.5小时住读生和高中的学生几乎要到晚上十点半才离开教室,整十五个小时,5天共76.5小时。
周末两天共48小时,中小学生除开睡眠16小时小时,在家的时间仅为32小时。
这32个小时,很多中小学生是在补习班,书桌前度过。
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直接的接触,发现父母没有了解的方面,比如学习的困惑与不适应,同学交往的需要与矛盾,对老师的爱心、关注的渴望等等。
小学语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

小学语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摘要:目前,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俨然成为班主任职责的新要求。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石,小学班主任应主动参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以方法为指导,在班级管理中采用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在潜移默化下塑造小学生完整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A A :(2021)-09-283引言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状态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在未成年人中,出现抑郁、叛逆、偏执等倾向的越来越多,对不少学生来说,心理状态上已经亮起了红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学校教育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全面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中的管理者、陪伴者,更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完善班主任工作内容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属于班主任管理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师生大多是命令者与被命令者的关系,在这种生硬的关系下,师生距离远,在管理中也会出现更多问题。
如果教师能从少儿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规避很多问题,同时也能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增强班主任各方面的能力。
(二)丰富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育人目标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建设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引导,可以转变班主任的育人观,将学生的道德教育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于自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丰富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育人目标,为更好地实施德育做足了准备工作,同时也为班主任工作的成效转变提供了新途径。
二、小学语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一)紧密结合班级管理班主任可以考虑在班级内部设置“心理辅导小天地”,在日常班级工作中,语文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普及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日常行为中有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城乡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祖父母等几辈人的爱集中指向一个孩子,造就了一大批“小太阳”、“小皇帝”,这种缺乏科学的教育的方法,使“新生的一代贵族”骄傲、任性、自私、胆小、懦弱,心理问题也相应地增多,给学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搞好教学工作,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获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少年儿童正还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世界观的阶段,他们有许多特点:富于幻想,兴趣广泛,喜爱新鲜事物,然而好说、好动,幼稚,思考问题简单;善于学习、模仿,然而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接受教育,然而不易坚持、巩固等等。
他们正在成长,个性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
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了解学生心理
了解学生心理,对症下药,才能具体施教,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常常通过谈话、问卷、写信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心理。
如我班有一名学生,总爱对同学动手动脚,告他状的同学很多,而他还是不断惹出事来。
批评和讲道理都无济于事。
于是我和他作了一次谈话,了解到他不在别人身上动手动脚,就心里难受。
为了纠正他的这种心理现象,我替他想了一个办法:手背上印染一个圆印,在动手时以引起注意,从而克服攻击心理。
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效果不错。
若不是从学生的心理上去了解根源,一味地采用硬性的手段,这名学生恐怕就会变成班主任的“眼中钉”,从而把他推向教育的反面。
二、要矫正学生不良心理
学生由于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会通过学生的语言、行为表现出来。
这种表现又往往不受其他同学的欢迎。
如班上一名女生,特别爱笑,老师提问同学,她笑;同学答错问题,她笑;同学有事请假,她笑;同学穿了新衣服,她也笑,无论男女同学,都不愿与她同桌。
我从侧面对她的家庭情况做了了解,原来,她是超计划生育出生的,从小就把她寄养在外婆家。
这样的身世,影响了她的心理,其实她爱笑同学完全是一种自卑心态下滋生的畸形表现。
为此,我采取和她谈话,给她写信的方式,告诉她应该怎样和同学相处,从而使她克服了不良心理,并能与全班同学融为一体。
三、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别人,评价别人,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我总觉得别人比自己聪明,我太笨。
”这是一名学生在信中对自己的评价。
对这种认识,我除了向学生讲明人的智力有差别外,更主要强调人的聪明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使自己不断聪明起来。
四、要发展学生与人交往的心理
不善交际的怕羞心理,在学生行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教师节来临,学生买一束花,想献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然而,学生不是大大方方地来到老师面前将花献给老师,而是把花猛地扔到老师桌上,掉头就跑。
害羞心理虽然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不是少数。
如学生自己本人在学校,有事要请假,可给班主任送假条的却是别的同学;自己的作业自己不来交,让别人来交等等。
对于这种心理表现,都有必要向后全体学生做出分析,让学生明白人与人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
五、要保护学生心理
学生心理,好似一株刚刚出土的幼芽,如不用心去保护,就会受到伤害。
如有一名学生,前任班主任说他有偷东西的毛病,提醒我要注意。
还没等我注意,他就有了“行动”,班上丢了一支钢笔。
在同学的指正和他的争辩中我分明感受到他那颗稚嫩的心,实在担负不起偷钢笔的“贼名”,了解到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便向他做出保证:只要他将钢笔还同学,决不公开他的所为。
同时为了帮助他彻底杜绝这种好拿别人东西的心理,我又将教室钥匙交给他,这种信任彻底改变了他的行为和习惯,使他兢兢业业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具备一种责任感,就是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者,要及时预见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理需求和心理发展,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要给予充分的关心与指导,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长大后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才。
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魏书生说过:“班主任的职责,是在于帮助学生坚守住内心深处追真、向善、求真的阵地,坚守住积极、乐观、进取的阵地。
”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之伟大与神圣。
班主任是特殊类型的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明显不同于课任教师,其辛苦、繁琐有目共睹。
所以有不少教师不愿当班主任,还有不少教师庆幸自己不是班主任,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在暗地里嘲笑那些默默耕耘、不辞劳苦的班主任。
相比之下,班主任确实比其他课任教师要劳累许多,校园里,有学生的地方就有班主任的身影。
通常班主任比其他教师起的都要早,睡的都要晚,操的心都要多,这显然已成铁打的事实。
似乎班主任永远都只能戴上一顶“神圣”的帽子而一味吃力不讨好,甘做老黄牛吗?其实不然,班主任所拥有的潜在的幸福是非班主任无法体会的。
班主任工作是给人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班主任是把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起来的人格和智慧的桥梁,班主任的劳动铺就了一条学生成才之路,班主任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培养成才后,因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受到职业乐趣和人生欢愉,从而产生成就感。
班主任总是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岁月消逝了他们的青春,劳累熬白了他们的鬓发,他们义务反顾,无怨无悔。
班主任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当他的学生走向四面八方时,他体验到播种者的幸福;班主任在为人类传递文明,当他的学生以出色的表现回报社会时,他体验着奉献者的幸福。
正如陶行知先生名言:“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既是我们班主任的职责,更是我们班主任的幸福。
我参加工作的头一年没当班主任,加上自己工作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管理学生,更不知道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所以经常导致课堂管理失控,教学成绩很不理想,这也好让我苦恼了一段时间。
后来我像班主任那样,每天早晨都到教室辅导学生,检查作业,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聊天、谈心,甚至唱歌、玩游戏。
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动态,而且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我便能在课堂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我与学生彼此信任默契,他们在我的课上表现的尤为积极,课后又能主动学习我所教的学科,作业认真仔细,显然学习成绩提高的很快。
那些年自己未曾担任班主任,但自己忙前忙后,做了与班主任同样多的事情,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充实,觉得快乐。
三年来,我与那群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毕业时那依依惜别的场景至今仍记忆深刻。
到现在我仍能收到他们的问候与祝福,尤其是在自己忙碌与烦恼的时候,他们那充满关心
与温馨的问候会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如今,我已是一名有两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班主任了。
在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中我继续沿用以前的经验,不过更注重深入了解学生,用心与学生沟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生氛围,默默地付出着,缓缓的幸福着。
记得去年学校艺术节上,我班获得团体总分二等奖,文艺节目一等奖,同学们望着教室墙壁上挂着的用汗水换来的一张张奖状,他们个个喜气洋洋、神采飞扬。
高兴之余我为学生买了许多好吃的糖果,奖励他们为班级争了光,表扬了他们视班为家、团结合作的精神。
同学们乐乐呵呵的吃着糖果,气氛甚是融洽,一男生按捺不住其兴奋劲,说道:“宿老师,我们班太好了,我们很幸福!”听到这句话,酸楚、激动与幸福一起涌上心头,我忍着泪应了一句:“老师也很幸福!”
更值得庆幸的是班主任专业化指南为我们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家把班主任工作由“副业”转为“主业”,我们将更有信心当好班主任,教育好学生了。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我们班主任生活的主题,其中有付出之乐,也有收获之乐。
只要我们不放弃对职业幸福感的追求,就会把心融入其中,就会把感情和智慧融入其中,就会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班主任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由勤劳和努力换来的。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当你眼中流出感动与开心的泪水,你还会感到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