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2.1正数和负数2.1.2有理数教案3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1-1 正数与负数 教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1-1 正数与负数 教案

第二章有理数2.1 有理数2.1.1 正数和负数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体会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如:0,1,2,3,…,,.2.下面的温度怎样表示?【教学说明】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初步认识到以前学过的数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1.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量:如: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像这样的日常生活中描述温度的零上多少摄氏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水位的升高和_______,现金的收入和_______,商品的买进和_______等类似的数量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问题:你能再举几个其他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教学说明】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意义相反;(2)同一种量.3.定义: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的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如:在表示温度时,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即零上10℃表示为10℃,零下5℃表示为-5℃.(1)正数小学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5.5等,都是_______. 为了加以强调,_______前可加上“+”(读作正)号,但一般省略不写.如5可以写成+5, +5和5是一样的.(2)负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读作负)号的数是_______.“-”号不能省略.如:-5,-0.36.(3)0既不是_______,也不是_______(0不再仅仅表示“没有”,也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教学说明】通过归纳总结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举出实际例子加深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特征及表示方法.例1 填空:(1)出口货物500吨记作-500,进口货物262吨记作_______;(2)如果产量增加20%,记作_______,那么产量减少3%记作_______;(3)向东前进30m记作+30,向西前进10m记作_______.【教学说明】让学生先观察记法,找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用正负数来表示.例2 把下列叙述改成使用正负数的方法(1)向南走-20 m,即_______;(2)飞机下降-200 m,即_______;(3)飞机上升-3000 m,即_______;(4)商店赢利-1000元,即_______.【教学说明】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掌握它的表示方法.1.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入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负数的产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进一步理解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课本习题1.1。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1.1 与数学交朋友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学习重难点:重点:加强数学意识;难点:数学能力的培养。

学习过程:一、与数学交朋友1、数学伴我们成长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天就遇到数学,数学将哺育着你的成长。

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你变得更聪明了。

从生活的一系列人生活动中,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

另外,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2、人类离不开数学自然界中的数学不胜枚举。

如:蜜蜂营造的峰房;电子计算机等等。

从生活中的常见的天气预报图,从经济生活中的股票指数,到某些图案的组成: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数学并不神秘,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学好数学,只要通过努力,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学好数学要对数学有兴趣,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要善于独立思考。

学好数学还要关于把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

二、激发训练:三、作业巩固: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1.2 让我们来做数学学习目标:1、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学习重难点: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难点: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

学习过程:一、让我们来做数学:1、跟我学要正确地解数学题,需要掌握数学题的方法。

例:如图所示的33 的方格图案中多少个正方形?2、试试看例:在如图中,填入1、2、3、4、5、6、7、8、9这9个数,使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为15。

例:在上图中,已经填入了1至16这16个数中的一些数,请将剩下的数填入空格中,使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为34。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教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在生活中识别并应用它们。

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包括符号和读写。

3.学会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理解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

4.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

三、教学难点1.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2.掌握正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展示正数和负数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2.数轴模型,用于直观展示正数和负数的位置关系。

3.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整数知识,并引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通过生活实例,如气温、海拔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应用和意义。

2. 探究新知(1)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包括符号和读写方法。

重点强调“+”表示正数,“-”表示负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实际意义,如收入与支出、升高与降低等。

(3)引导学生观察数轴,并理解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明确正数在零点的右侧,负数在零点的左侧,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尝试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并指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给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关的量,并解释其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讨论正数和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4. 课堂小结(1)总结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2)强调正数和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正数和负数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2)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实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其实际意义和应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1有理数2.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1有理数2.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

1.1正数和负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负数的过程,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并及时点拨,让学生从实例之中自得知识。

2.学生学法:研究实际问题→认识负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负数的引入。

3.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电脑)、自制活动胶片、中国地图。

六、教学设计思路教师通过投影给出实际问题,学生研究讨论,认识负数,教师再给出投影,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提出问题:举例说明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些数?看谁举得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学生们互相补充,可以回答出: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奇数,偶数……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没有物体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教法说明】学生对小学学过的各种数是非常熟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回忆、回答,这时教师注意理清学生的思路,点出小学学过的数的精华部分。

提出问题: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的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学生活动:学生们思考,头脑中产生疑问。

【教法说明】教师利用问题“有没有比0小的数?”制造悬念,并且这时学生有一种急需知道结果的要求。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师: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看两个实例(出示投影1)用复合胶片翻四次在冬日一天中,一个测量员测了中午12点,晚6点,夜间12点,早6点的气温如下:你能读出它们所表示的温度各是多少吗?(单位℃)学生活动:看图回答10℃,5℃,零下5℃,零下10℃。

新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附教学计划(全册)

新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附教学计划(全册)

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书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己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内容:走进数学世界: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感,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有理数:理解有理数、数轴、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认识科学记数法,了解近似数的意义。

会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整式的加减:了解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系数与次数及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区别,并能按某个字母的升、降序排列;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法运算。

图形的初步认识:认识并会画立体图形以及其展开图,了解几何体、平面、直线、点等几何概念,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认识角并能比较角的大小,会计算角的和、差,掌握余角、互为补角、同角(等角)及之间的关系。

学会用圆规和直尺准确的画出线段和角。

相交线与平行线:了解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会识别;会作平行线,并且学会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第一课时一、课题§1.1 数学伴我们成长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 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难点: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四、教学手段交互一体机、剪刀、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天就遇到数学,数学将哺育着你的成长。

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你变得更聪明了。

2.1.2有理数 导学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1.2有理数 导学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1.2 有理数导学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知识回顾在数学中,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有理数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也可以用整数形式表示。

1. 整数整数是自然数、负自然数和0的集合。

例如:-3、-2、-1、0、1、2、3等都是整数。

2. 分数分数由一个整数作为分子和一个正整数作为分母构成,分子与分母之间用一条横线表示。

例如:1/2、3/4、5/6等都是分数。

3. 有理数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可以用分数形式或整数形式表示。

例如:1/2、3/4、-2、5等都是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比较1. 数轴在数学中,我们常常使用数轴来表示有理数。

在数轴上,0点是整数的分界点,数轴的左边是负数,右边是正数。

我们可以用数轴来直观地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2.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正数大于负数,即正数比负数大。

•正数大于0,即正数比0大。

•负数小于0,即负数比0小。

对于有理数相等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判断:•如果两个有理数的数值相等,并且它们都是正数或负数,那么它们是相等的。

•正数和负数不相等。

•0与任何有理数都不相等。

三、有理数的运算1. 加法与减法有理数的加法可以遵循以下几个规律:•正数与正数相加等于两个正数的和。

•负数与负数相加等于两个负数的和。

•正数与负数相加等于两个数值的差,结果的符号取决于数值的绝对值大小。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通过加法来进行运算。

例如:a - b 可以看作 a + (-b)。

2. 乘法与除法有理数的乘法可以遵循以下几个规律:•正数与正数相乘等于两个正数的积。

•负数与负数相乘等于两个正数的积。

•正数与负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值的积,结果的符号取负。

•0与任何有理数相乘等于0。

有理数的除法可以通过乘法来进行运算。

例如:a / b 可以看作 a * (1/b)。

四、练习题根据上述知识回顾,试着解决以下练习题:1.比较 -3 和 -4 的大小。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1正数和负数2.1.1正数和负数教案2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1正数和负数2.1.1正数和负数教案2新版华东师大版
表示方法:正数:15或+15 读作“15”或“正15”.
负数:-5 读作“负五”.
练习:
1.快速抢答题: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5,+30, -3.14,120,-1.732
2.你能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吗?
【探究2】零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知道:0表示没有,0不能作除数,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3.正常水位为0m,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m记作______,低于正常水位0.3m记作________.
4.乒乓球比标准质量重0.039g记作________;比标准质量轻0.019g记作________;标准质量记作________.
5.下列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0.3 ,52 ,+3 ,-1 , 0 ,-4 ,2015
课题
正数和负数
授课人




知识技能
1.在了解相反意义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正负数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数学思考
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0不仅仅表示没有,0 ℃不是没有温度,而是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在实际意义中,0往往表示基准,比如海平面、警戒水位等,有着丰富的内涵.
总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探究3】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写下的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其中,悲与欢、离与合、阴与晴,都是自然世界、人类生活中截然相反的状态的真实描绘,这些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营造出了和谐而真实的氛围.在大千世界中,有上就有下,有赢就有亏.

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有理数2.1正数和负数2.1.1正数和负数教案3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有理数2.1正数和负数2.1.1正数和负数教案3华东师大版

整数和负数4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

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

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

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7.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8.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9.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二、教材的特点:1。

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本章教材注重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运算技能。

同时引进了计算器来完成一些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地把握.3。

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工具,尤其要使学生善于借助数轴学习、理解。

4.本章的导图是天气预报图,是引入负数的实际情景。

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导图与导入语,使学生对相反意义的量,对负数有直观的认识。

三、课时安排:本章的教学时间大约需要23课时,建议分配如下:§2。

1正数和负数———-—-—-—--——--2课时§2。

2数轴--—————-——--—-———----——--2课时§2。

3相反数—-——---—-——--——-—-——————1课时§2.4绝对值-------————---—-———-——1课时§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2。

6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2。

7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2.8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2课时§2.9 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2章第1节正数和负数教案(第1课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2章第1节正数和负数教案(第1课时)

【教案背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在发生着变化,如何确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教师教学为主导”的教学观,影响着一线的教师。

【教学课题】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2章有理数§2.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

【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学习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体会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导学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数的产生和发展:由于计数的需要,就产生了1,2,3,4等数以及表示“没有”的数0(我们称它们为);为了解决测量、分配中遇到的将某些量进行等分的问题,人们引进了像12、314、0.35……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们为或);为了表示各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以及满足记数的需要,人们又引进了新的一种数(我们称它们为负数)。

二、解读教材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日常生活中描述温度的零上多少摄氏度和,水位的升高和,现金的收入和,商品的买进和等类似的数量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注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意义相反;(2)同一种量。

2、正数小学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5.5等,都是 正数 。

为了加以强调, 正数前可加上 “+” (读作正)号,但一般省略不写。

如5可以写成+5, +5和5是一样的。

3、负数 在正数的前面加上 “-”(读作负)号的数是 负数 。

“-”号不能省略。

如:-5,-0.36。

友情提示:0既不是 正数 ,也不是 负数 (0不再仅仅表示“没有”,也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4、正和负的相对性: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正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 表示。

如图所示,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则放学后小明回家走了 km,小英回家走了 km ;如果规定向西为正,则放学后小明回家走了 km,小英回家走了 km 。

但是,有些是约定俗成的。

初中数学华东师大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章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教案

初中数学华东师大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章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教案

《正数和负数》教案教学内容: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负数的写法和读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2、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通过描述性定义认识正数、负数和“0”。

教学过程:•一、感受相反方向的数量,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

•课前谈话:“上下”是表示什么的词?再如“胜负”,你能举出哪些意思相反的一组词呢?词汇真丰富,说明你们的语文学得好。

今天,是数学课,离不开“数”。

•1、出示信息:•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1)妈妈在银行存入1300元, 1300元;(2)电梯30米,下降30米;(3)小红向北走30米,向走30米.(4)淘气昨天数学作业,做对5道,做___5道。

2、指名读信息,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数带上了相反意思的方向词,就成了“方向数”。

你能把这件事情说得更简单些吗?请大家把意思为相反方向的数记录在本子上,但是数字前面的文字不能照抄,你得创造另外的方法记录,要求既简单,又明白。

3、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去记录,大家说得也都有道理。

可是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表示,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要想让大家都明白,数学家们制定出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那你认为数学家们会怎样表达呢?4、总结正负数(1)这些数很特别,都带上了符号,它们是一种“新数”。

-1300、-80等都叫负数;+1300、+80等都叫正数。

你会读吗?请你读给大家听。

注意“-”叫负号,“+”叫正号。

(2)读给你的同伴听。

(3)把你新认识的负数再写两个读一读。

下面让我们走进正数和负数的世界,进一步了解它们。

(板书课题)二、借助实际生活情境的直观,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2.1正数和负数2.1.2有理数教案1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2.1正数和负数2.1.2有理数教案1华东师大版

有理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将有理数正确分类.过程与方法:感受有理数的广泛应用,并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信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有理数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引入,复习旧知识,让学生感受数的分类方法.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将数的范围扩大了,那么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学生回答即可,教师在黑板上写.师:我们将这三位同学所说的数做一下分类.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如果可以,应该为哪两类?学生讨论交流.活动2:明确概念,探究分类设计意图:通过对有理数的分类,让学生感受分类思想、体验数的分类方法.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师:上面的分类标准是什么?还可以怎样分类?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活动3:练习巩固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分类的体验,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感受分类的原则. 教师出示问题:1.任意写出三个数,标出每个数的所属类型,同桌交流验证.2.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圈内:-18,,3.141 61,0,200,1,-,-0.142 857,95%.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完成题目解答,加深学生对各类数的认识,能准确地识别出每个数的特征.每名同学都参照前一名学生所写的,尽量写不同类型的,最后由下一个同学补充.活动4:课堂小结1.学生小组内交流本堂课的学习收获、感受.2.每一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前面同学总结过的内容尽量不要重复.3.教师点评.活动5:课堂作业教材第13页练习.【板书设计】活动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活动2:明确概念,探究分类有理数有理数活动3:练习巩固活动4:课堂小结活动5:课堂作业【备课资料】负数的出现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那时候还没有纸,计算时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例如378摆成||| ,6 708摆成⊥,等等,这些小竹棍叫做“算筹”.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账时会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粮数时,有进粮食,出粮食,为了方便,就考虑用具有相反意义的数——正负数来记它们.把余钱记为正,亏钱记为负,进粮食记为正,出粮食记为负等等. 我国三国时期魏国学者刘徽,在建立正负数方面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义各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以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刘徽第一次给出了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黑色的棍摆出的数来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棍来表示负数,用正摆的棍表示正数.用不同颜色的数来表示正负数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一般用红色数表示亏钱,表示负数;报纸上有时登载某某国家经济出现“赤字”,表示这个国家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上亏了钱.。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教案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教案3

课题 有理数的除法【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利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和分数的化简;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的相互转化,体会转化思想和辩证观念;3.通过学生合作,使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学习重点】正确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学习难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法指导:1.一个数的倒数的符号与这个数的符号一样; 2.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用1去除以这个数即可; 3.求真分数的倒数,只需将分子、分母对倒一下; 4.带分数求倒数时一定要化为假分数; 5.小数求倒数时一定要化成分数.做这一类题应注意: 1.首先确定积的符号; 2.根据除法则将除法化为乘法; 3.约分,求出结果.做这一类题应注意: 1.分数可以转化为除法;2.可以直接由负号的个数决定分数的性质符号.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答: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2.根据乘法法则口答下列各题:(1)(-3)×4=__-12__; (2)3×(-13)=__-1__;(3)(-9)×(-3)=__27__; (4)0×(-2)=__0__;小学我们已经学过数的除法,那么有理数的除法应该怎么进行呢?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倒数阅读教材P 53~P 54,完成下面的内容.归纳:小学里学过倒数,对于有理数我们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因为0作除数(或分母)无意义.范例:-79的倒数是-97;113的倒数是34;-0.4的倒数是-2.5.变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__±1__,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__0__,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_0或正数(或非负数)__.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除法法则 阅读教材P 54例1,完成下面的内容.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及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么8÷(-4)什么意思?商是多少? 答:8÷(-4)表示一个数与-4的乘积是8,商为__-2__.即(-4)×(-2)=8.所以,乘法与除法是互为逆运算.又8×(-14)=-2,所以有8÷(-4)= 8×(-14)=-2.请同学们再举几个例子试试.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上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 范例:计算:(1)(-36)÷9; (2)247÷⎝⎛⎭⎫-223. 解:(1)原式=-(36÷9)=-4; (2)原式=-187÷83=-187×38=-2728.知识模块三 分数的化简范例:化简下列分数:(1)-427; (2)-8-12.解: (1)-427=(-42)÷7=-6; (2)-8-12=(-8)÷(-12)=8÷12=23.变例:若x >0,则||x x =__1__;若x <0,则||x x =__-1__;若x ≠0,则||x x=__±1__.学法指导:1.在知道范围的情况下化掉绝对值的符号才可以约分; 2.不知道字母的范围应分类讨论; 3.同级运算应自左向右进行.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学会求有理数的倒数,0没有倒数;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知识模块三展示重点在于利用有理数除法法则对一个分数熟练地进行化简;知识模块四展示重点在于运用乘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知识模块四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或同时进行),最后求出结果,同时灵活运用运算律来简化计算.范例:计算:(1)⎝⎛⎭⎫-313÷245÷⎝⎛⎭⎫-318×⎝⎛⎭⎫-113;(2)⎝⎛⎭⎫-36910÷9. 解:(1)原式=-103÷145÷258×43=-103×514×825×43=-3263;(2)原式=⎝⎛⎭⎫-36-910×19=-36×19-910 ×19=-4-110=-4110.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 倒数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除法法则 知识模块三 分数的化简 知识模块四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学习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 2.让学生学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3.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学习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知识链接: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两个负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做这一类题应注意:1.要求学生要严格按照过程书写; 2.注意“∵”“∴”的用法;3.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一般要通分化为同分母.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我们已知两个正数(或0)之间怎样比较大小,例如0<1,1<2,….我们又知道,有理数有正、0、负之分,那么,任意两个有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下面是一周天气预报,给出了每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周一0℃~8℃,周二1℃~7℃,周三-1℃~6℃,周四-2℃~5℃,周五-4℃~3℃,周六-3℃~4℃,周日2℃~9℃,其中最高的是__9__℃,最低的是__-4__℃.2.在数轴上是怎么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答: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和0;负数小于一切正数和0;0大于一切负数而小于一切正数.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阅读教材P 25~P 26,完成下面的内容.将“情景导入”中周一到周日的温度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我们发现,负数―1,―2,―3,―4到原点的距离分别为1,2,3,4,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数轴从小到大排列为:―4<―3<―2<―1.归纳: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由此可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只需比较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就可以了. 范例: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1与-0.05; (2)-821与-37. 解:(1)∵||-1=1,||-0.05=0.05,且1>0.05,∴-1<-0.05; (2)∵⎪⎪⎪⎪-821=821,⎪⎪⎪⎪-37=37=921,且821<921,∴-821>-37. 变例: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1)-(+1)和+(-2);(2)-(-0.3)和⎪⎪⎪⎪-13;(3)-⎝⎛⎭⎫+19和-⎪⎪⎪⎪-110. 解:(1)化简:-(+1)=-1,+(-2)=-2.∵||-1=1,||-2=2且1<2,∴-(+1)>+(-2);学法指导:多个有理数比较大小,应根据法则进行,先分清正数、负数和0.做这一类题应注意:先弄清所给的数是正数、负数,还是0,对于能够化简的一定要先化简.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会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会用数轴和绝对值两种方法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化简:-(-0.3)=0.3,⎪⎪⎪⎪-13=13≈0.33.由正数的比较法则知:-(-0.3)<⎪⎪⎪⎪-13; (3)化简:-(+19)=-19,-⎪⎪⎪⎪-110=-110. ∵⎪⎪⎪⎪-19=19=1090,⎪⎪⎪⎪-110=110=990且1090>990,∴-(+19)<-⎪⎪⎪⎪-110.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归纳: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1)利用数轴,在数轴上把所给的数表示出来,然后根据“数轴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来比较;(2)利用比较法则: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范例:用“<”连接下列各数.|-2|,0,-0.25,-32,-||-5,―(―3).解:-||-5<-32<-0.25<0<||-2<―(―3).变例:已知a ,b ,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作出c 的相反数;(2)用“<”把图中五个数连接起来. 解:(1)如图所示;(2)c <b <0<2a <-c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2.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 3.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提高学生正确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应用. 【学习难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指出下列各幂是正数还是负数. 38,(-1)3,(-2)4、⎝⎛⎭⎫326、(-7)8、(-8)7. 答:正、负、正、正、正、负. 2.我们学过了有理数的哪些运算律?答: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我们已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知道了它们的运算顺序.现在又多了一种乘方运算,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阅读教材P 61~P 64,完成下面的内容. 下面的算式中有哪几种运算?(1)2+32×(-6); (2)3+50÷22×⎝⎛⎭⎫-15-1. 归纳:(1)这两个算式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它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①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②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③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学法指导:有理数混合运算口诀:混算并不难,符号记心间;同乘取正号,异乘取负号;同加取同加,异加取大减;除数改倒数,顺序讲先后;乘方乘除后加减,巧学多练无难题.做这一类题应注意:首先确定运算顺序,然后逐步计算.做这一类题应注意:减法转化为加法,除法转化为乘法后就可以用运算律了.学法指导:1.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负号; 2.变例实质上是倒数的逆用.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能确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能熟练地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用运算律,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 范例:计算:(1)-215×⎝⎛⎭⎫13-12×511÷(-0.75); (2)||3.14-π+(-2)5×0;(3)[⎝⎛⎭⎫1-132-⎝⎛⎭⎫-123÷⎝⎛⎭⎫-118]×⎝⎛⎭⎫-1123. 解:(1)原式= -115×⎝⎛⎭⎫-16×511×⎝⎛⎭⎫-43=-115×511×16× 43=-29; (2)原式=π-3.14+0=π-3.14;(3)原式=⎝⎛⎭⎫49-53×89×⎝⎛⎭⎫-278=49×⎝⎛⎭⎫-278-53×89×⎝⎛⎭⎫-278= -32+5=72.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运算归纳: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运用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运用有以下两种形式:①把乘积形式化成和的形式,如(a +b)c =ac +bc ;②把和的形式化成积的形式,如:ac +bc =(a +b)c.范例:计算:-33×⎝⎛⎭⎫-59+827. 解:原式=-27×⎝⎛⎭⎫-59+827=-27×⎝⎛⎭⎫-59+(-27)×827=15-8=7. 仿例:计算:⎝⎛⎭⎫145-256+3710-4815÷⎝⎛⎭⎫-130. 解:原式=⎝⎛⎭⎫95-176+3710-6815×(-30)=95×(-30)-176×(-30)+3710×(-30)-6815×(-30)=-54+85-111+136=56.变例:计算:112÷⎝⎛⎭⎫113-56-14. 解:∵⎝⎛⎭⎫113-56-14÷112=⎝⎛⎭⎫43-56-14×12=43×12-56×12-14×12=3,∴原式=13.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模块二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运算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能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计算;3.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学习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计算.【学习难点】异号两数如何相加的法则.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法指导:在数轴上表示所走的路程时,可以用箭头表示方向,从数轴上可以看出相加的结果.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有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答:有理数按定义分为整数和分数;按性质分为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2.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0的加法运算,引入负数后,也要研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那么两个有理数相加会有哪些情形呢?答:正+正、正+负、负+负、负+正、0+0、0+正、0+负.3.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运算,那么其他情形的有理数相加的结果与两个加数有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在实践中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阅读教材P28~P31,完成下面的内容.借助数轴来探讨有理数的加法: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左运动为负,向右运动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1)如图,一个物体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两次共向右走了__8m__,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__(+5)+(+3)=+8__.(2)如图,一个物体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两次共向左走了__8__m,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__(-5)+(-3)=-8__.(3)如图,一个物体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两次共向左走了__2__m,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__(-5)+(+3)=-2__.利用数轴,继续求以下情况时这个物体运动的结果:第一次第二次最终结果用算式表示(4)向右走5m向左走3m向右走了__2__m(+5)+(-3)=+2(5)向右走5m向左走5m向右走了__0__m(+5)+(-5)=0(6)向左走5m向右走5m向右走了__0__m(-5)+(+5)=0(7)向右走5m原地不动向右走了__5__m(+5)+0=+5(8)向左走5m原地不动向左走了__5__m(-5)+0=-5知识链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也可以总结成为一首小诗从而方便记忆:同加取同加,异加取大减,互反加得零,与零加得本.做这一类题应注意:观察两加数的关系,并比较绝对值的大小. 有理数加法的步骤: 1.判断两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当是异号时要判断哪个加数的绝对值较大; 2.依据法则确定和的符号; 3.用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或差确定和的绝对值.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推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掌握;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__加数__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__相加__;(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绝对值较大的加数__的正负号,并用__较大的绝对值__减去__较小的绝对值__;(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零__;(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__这个数__.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应用范例:计算:(1)(-7)+(-3);(2)(+4)+(-6);(3)⎝⎛⎭⎫-213+⎝⎛⎭⎫213;(4)(-3.2)+0. 解:(1)原式=-(7+3)=-10; (2)原式=-(6-4)=-2;(3)原式=0; (4)原式=-3.2.仿例:计算:(1)(+2)+(-11);(2)(+12)+(-12);(3)⎝⎛⎭⎫-112+⎝⎛⎭⎫-23;(4)(-3.4)+4.3. 解:(1)原式=-(11-2)=-9; (2)原式=0;(3)原式=-⎝⎛⎭⎫112+23=-⎝⎛⎭⎫136+46=-216; (4)原式=4.3-3.4=0.9.变例:丽丽家开了一个小商店,前两天盈亏情况如下(亏为负,单位:元):28.3,-29.6,则小商店这两天的盈亏情况是__亏了1.3元__.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知识模块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应用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依据:有理数减法法则;2.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可以表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学习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的统一与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学习难点】在有理数加减法的统一的过程中符号的省略.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法指导:在有理数中,符号“-”号有三种含义:减号、负号和相反数的符号.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的作用.学法指导:在运算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正数和负数分别相结合;2.同分母分数或比较容易通分的分数相结合;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结合;4.其和为整数的两数相结合;5.带分数一般化为假分数或整数和分数两部分.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请同学们做以下题目.(1)(-8)-(-10); (2)(-6)-(+4).解:(1)(-8)-(-10)= (-8)+(+10)=2;(2)(-6)-(+4)=(-6)+(-4)= -(6+4)= -10.2.在上题中,你是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答: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的.把两个算式(-8)-(-10)与(-6)-(+4)之间加上加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阅读教材P 38~P 39,完成下面的内容.归纳:(1)在一个和式里,我们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式子(-8)-(-10)+(-6)-(+4)可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__-8+10-6-4__.这个式子仍可看作和式.(2)读法:①把-8+10-6-4中的符号看作性质符号可读成:负8、正10、负6、负4的和;②把-8+10-6-4中的符号看作运算符号可读成:负8加10减6减4.范例:把(+3) +(-20)-(-5)-(+7)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解:原式=(+3) +(-20)-(-5)-(+7)=(+3) +(-20)+(+5)+(-7)=3-20+5-7.读作:3、-20、5、-7的和,也可读作:3减20加5减7.仿例:把-23+(-16)-(-14)-(+12)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__-23-16+14-12__,读作__-23、-16、14、-12的和或负23减16加14减12__. 知识模块二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阅读教材P 39~P 40,完成下面的内容.归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①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②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③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④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做这一类题应注意:1.分别让题中的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结合计算;2.在计算过程中,适当运用一些运算技巧,可以简化计算.知识链接:AB =右-左.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 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质就是统一为加法运算,并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运用加法运算时律; 知识模块三展示重点在于了解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范例:计算: (1)(+14)+(-4)+(-2)+(+26)+(-3);(2)312-⎝⎛⎭⎫-214+⎝⎛⎭⎫-13-0.25+⎝⎛⎭⎫+16. 解:(1)原式=14-4-2+26-3=(14+26)+(-4-2-3)=40-9=31;(2)原式=312+214-13-14+16=⎝⎛⎭⎫312+214+16+⎝⎛⎭⎫-13-14 =2+313=513. 仿例:计算:⎝⎛⎭⎫-710+(+2.3)+(-0.1)+(-2.2)+710+(+3.5). 解:原式=-710+2.3-0.1-2.2+710+3.5 =-710+710+2.3+3.5-0.1-2.2 =5.8-2.3=3.5.知识模块三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归纳: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b ,则线段AB =||a -b .范例: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2、-6,求AB 的距离.解:AB =|-2-(-6)|=|-2+6|=|4|=4.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一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知识模块二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知识模块三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2.1.1 正数和负数教案1(新版)华东师大版-(新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2.1.1 正数和负数教案1(新版)华东师大版-(新

1.1 正数和负数内容简介1.《正数和负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2.“正数与负数”是“有理数”一章的第一节课,引入负数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需要.本节先回顾数的产生和发展,然后通过引言中温度、产量增长率、收支情况的实例,引出负数,进而给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定义并进一步介绍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2.负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负数,要多采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理解由于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并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4.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观察、想象、归纳与概括的能力.6.通过正负数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2.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策略1 / 81.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展示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出现“负数”应用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引入“负数”.2.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和研讨,让学生自己完成对负数概念的引入.3.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资源1.教具:电脑、PPT课件(或相应图片)、投影仪.2.学具:地图册等.3.多媒体教室.教学时数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1.1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能区分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2 / 8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76米,体重74.5千克,今年3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请同学们看教材(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二、分析问题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负)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入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建议教师以本章引言中的实例加以说明.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然后师生交流.也可以让学生阅读本章引言中的实例,并思考上面的问题.明确:上述问题中,表示温度、产量增长率、收支情况时,既要用到数 3,%,3.5 等,还要用到数-3,%,,等,它们的实际意义分别是:零下3摄氏度,减少%,支出元,亏空元.我们知道,像3,%,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这样在正数前加符号“-”(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有时,为了明确表达意义,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3 / 8三、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入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四、实例演练深化认识教科书第3页例题.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 kg,小华体重减少1 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德国增长%,法国减少%,英国减少%,意大利增长%,中国增长%.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 kg. 小华体重增长-1 kg,小强体重增长0 kg.(2)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美国 %,德国 %,%,英国 %,%,中国 %.五、小结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1.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入负数,这样数的X围就扩大了.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本课作业:教科书第5页习题第1,2,4,5题.4 / 8本课评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入负数是数的X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第2课时教学内容1.1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0”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3.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5 / 8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教学难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深化理解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X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学生思考并讨论.(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

2.1.2 有理数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会对一个有理数进行分类判别;2、在数的分类中,要加强对负数的理解及对零在数分类中的特殊意义的理解。

重点: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对一个有理数进行分类判别;2、在数的分类中,应加强对负数的理解及对零在数分类中的特殊意义的理解。

难点:加强对负数及零的重视,明确两者在有理数集的地位与作用。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疑-23,0.25,32-,-5.18,18,-38,10,+7,0,+12 1.在以上各数中,哪些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哪些是在初中里学过的数?2.在小学里学过的数中,有没有哪类数在上面没有出现?请举例说明.3.引入负数后,整数除了小学学的整数外,还包含其它的整数吗? 分数除了小学学的分数外,还包含其它的分数吗?二、自学设疑 自学P18至P19,完成下列问题。

(一)探索新知:(阅读教材)1.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称为数集; 叫做有 理数集。

叫做整数集; 叫做正数集; 叫做负数集; 叫做自然数集;想一想: 叫做非负数集。

(二).探索应用:1、①正常水位为0m ,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m 记作 ,低于正常水位0.3m 记作 。

②乒乓球比标准重量重0.039g 记作 ,比标准重量轻0.019g 记作 ,标准重量记作 。

2.一个物体沿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它们的运动,如果向东运动4m 记作4m ,向西运动8m 记作 ;如果―7m 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m ,那么6m 表明物体怎样运动?3、下面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正分数,哪些是负分数? +6 -121 3.8 0 -4 -6。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正数和负数 2.1.2 有理数教案2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正数和负数 2.1.2 有理数教案2 (新版)华东师大版-(
-18, ,3.1416,0,2001,- ,,95%.
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体验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拓展提升】
例2 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括号内:
29,,2002, ,-1,90%,3.14,0,-2 ,,-2,1.
(1)整数集:{ …}
(2)分数集:{ …}
(3)正数集:{ …}
2.一个物体沿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它们的运动,如果向东运动4m记作4m,那么向西运动8m记作________;如果-7m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m,那么6m表明物体怎样运动?
通过练习,起到复习知识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
问题1: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的数有哪些?请你说出两个你认为不同的数.
有理数 例题
数集 练习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根据小学所学对一组数进行分类,进而初步感悟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接着经历讨论、探索、交流、合作等过程获得新知,并能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课题
有理数
授课人




知识技能
理解有理数的含义,能够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数学思考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能够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问题解决
通过探索有理数的分类,领悟到分类的方法要领,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学生小结有理数的定义和两种分类方法。
七、课后作业
课本:P14:Βιβλιοθήκη 、2、3、4八、课后反思:
(10)负有理数集合:{―5.5,―1,―2 ,―0.01,―2,…}
注:要正确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首先要弄清分类的标准。要特别注意“0”不是正数,但是整数。在数学里,“正”和“整”不能通用,是有区别的,“正”是相对于“负”来说的,“整”是相对于分数而言的。
五、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②先将有理数按“正”和“负”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整”、“分”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注:①“0”也是自然数。②“0”的特殊性。
4.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set of number)。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分数集合;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有理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零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
有理数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会根据要求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
3.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难点: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目标:
直接导入课题
学习目标:
会根据要求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
二、自学指导(课件出示)
1、阅读课本11—13页
2、有理数的概念
3、如何对有理数分类
4、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②“―2”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③自然数就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3)―100不是( )
A:有理数B:自然数C:整数D:负有理数
(4)判断:
(1)0是正数( )(2)0是负数( )
(3)0是自然数( )(4)0是非负数( )
(5)0是非正数( )(6)0是整数( )
(7)0是有理数( )(8)在有理数中,0仅表示没有。( )
(9)0除以任何数,其商为0( )(10)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
①零是整数;②零是有理数;③零是自然数;④零是正数;⑤零是负数;⑥零是非负数。
A:①②③⑥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理数中,零的意义表示没有B: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C:0.5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而它不是有理数
D:零是最小的非负整数,它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4)负数集合:{―5.5,―1,―2 ,―0.01,―2,…}
(5)正整数集合:{29,2002,1,…}
(6)负整数集合:{―1,―2,…}
(7)正分数集合:{ ,90%,3.14,…}
(8)负分数集合:{―5.5,―2 ,―0.01,…}
(9)正有理数集合:{29,2002, ,90%,3.14,1,…}
整数集 有理数集
例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括号内:
29,―5.5,2002, ,―1,90%,3.14,0,―2 ,―0.01,―2,1
(1)整数集合:{29,2002,―1,0,―2,1 …}
(2)分数集合:{ ―5.5, ,90%,3.14, ―2 ,―0.01,…}
(3)正数集合:{29,2002, ,90%,3.14,1,…}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②“―2”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③自然数就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要求学生区分“正”与“整”;小数可化为分数。
3.有理数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有理数进行不同的分类:
①先将有理数按“整”和“分”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正”、“负”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5.例题;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
―18, ,3.1416,0,2001, ,―0.142857,95℅.
正数集 负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解:
,3.1416,2001, 95℅. –18, ,―0.142857
正数集 负数集
―18, ,3.1416,0,
―18,0,20012001, ,―0.142857,95℅
(11)―3.5是负分数( )(12)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数( )
(13)0.3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此它不是有理数( )
(14)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
答案:1.A;2.D;3.B;4.×;×;√;√;√;√;√;×;×;×;√;×;×;×。
六、课后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独立认真看书。
四、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1.数的扩充:
数1,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数 , ,8 ,+5.6,…叫做正分数;― ,― ,―3.5,…叫做负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