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历史(全国)一轮复习课件:选修一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8版高考历史(全国)一轮复习课件:选修一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限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
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
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 复和发展 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 盾,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
整顿
吏治
俸禄制 掠夺,巩固了政权 办法,实行_________






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
迁都 公元493年,孝文帝 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
洛阳
以“南伐”为名迁都 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促 洛阳 进了洛阳的繁盛,使之成 为国际性商业城市 封建化 , 汉制 与移风易 促进了北魏的________ 实行______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商鞅变法 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
考点一 一、时代背景
商鞅变法
宗法制 瓦解、战国七雄形成,社会结构处于 1.政治格局:_______
大变动之中。 2.经济: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社会变革;各国先后进行变 法。 4.思想文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 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5. 条件: 秦国国君的大力支持; 商鞅个人的才能和主观努力。
二、变法的措施
县制 。 1. 政治: 实行什伍、 连坐制度; 废除分封制, 在全国推行_____ 土地私有制 ;奖励耕织, 2.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实行___________
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3.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4.风俗:“塞私门之请”;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分异 令”。
(2)拓跋部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经济 为主的定居生活。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精品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 精品

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
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 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 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 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 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 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 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 , 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 政体系的近代化。
3.性质: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革运动。 4.评价:
(1) 进步性 :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
后又成立商部、巡警部和学部。1906年重新制定官制 “巡警为民政之一端,拟正名为民政部。户部拟正名为 度支部,以财政处、税收处并入。兵部图拥虚名,拟正 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 焉……”这样,传统的三省六部制开始解体,中央各部 各司其职。 ——据《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整理
【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的特 点及影响。 提示:特点:①官吏的管理和调整与官僚机构的调整并 举;②应时而调,即适应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例 如“外务部”“练兵处”等。
(4)结果:失败。 ①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②原因: 维新派势力弱小 , 守旧势力过强。维新派采用 的方式及手段有误。
(5)历史影响。 ①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思想得以 广泛传播。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的迅速到来。
【纵横联想】俄国近代化改革的成败经验对中国改革 的借鉴意义 (1)从背景看,历史向前发展,改革是时代的必然,只能 迎不可拒。 (2)从目的看,必须体现民生需求,获取人民的支持。 (3)从过程看,及时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维护社 会稳定。

(全国通用)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通关真知大演练课件选修1

(全国通用)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通关真知大演练课件选修1

“如果没有一支相对过硬的官员队伍去执行……再好的政策 也出不了朝堂”归纳为抓住要害(整顿吏治),根据材料“财 政问题只是表象,改革还面临着更多的深层次问题”归纳为 循序渐进。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答案:(1)内容: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 政治上进行变革,整顿吏治。 (2)成效: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社会经济 新形势,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整顿吏治,稳定了统治 秩序。 特点:抓住要害(整顿吏治);循序渐进。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和特 点。
解析:(1)根据材料“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通令在 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归纳为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改革 赋税制度;根据材料“在张居正眼里……吏治因循”归纳为 政治上进行变革, 整顿吏治。 (2)第一小问成效, 根据材料“清 查土地、追缴欠款”归纳为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财政收 入,根据材料“需要极大工作力度和组织纪律才能完成的 事……恐怕也只是一纸空文”归纳为整顿吏治,稳定了统治 秩序,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适应社会经济新形势,有利 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角度归纳;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
答案:(1)内容:统一币制;禁止民间铸造货币;成立专门的 铸造机构。(言之成理即可) (2)意义: 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 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 币制与钱币重量挂钩,有利于物价稳定;方便流通,有利于 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长期的标准性币制。(任答三 点,言之成理即可)
3.(2017· 保定、唐山摸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武则天至唐玄宗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平顶山三市调研)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行八铢钱,又行五分钱。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2讲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2讲

2.维新内容 (1)政治:废除旧的封建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①“废藩置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 (2)经济:改革币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殖产兴业”政 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并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的发展。 (3)文教生活: 倡导“文明开化”; 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 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行西化。 (4)军事: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历史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 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 图实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这符合历 史发展趋势。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 民的觉醒。 ④戊戌变法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 财富。
4.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小农经济为主导, 社会背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 民族危机深重,顽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景 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 量 依靠主 阶级 明治新政府 资产阶级维新派
无实权的光绪帝

项目 具体 措施
明治维新 涉及政治、经济、军
戊戌变法 发布大量改革上谕,但由于 顽固派的反对,无法推行
(3)高潮——百日维新 ①开始标志: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 ②内容、作用
内容 政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 治 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开 经 办工厂,奖励创新发明;设立矿 作用 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有机会参 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
了维新派的
有利于中国民
考点三 戊戌变法 1.变法背景 (1)社会背景 ①民族危机加深: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 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阶级矛盾、 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 舞台。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共65张PPT)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共65张PPT)
第4部分
选修部分
专题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73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点74 外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点73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法1 商鞅变法 考法2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法3 王安石变法 考法4 戊戌变法 考法5 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改革(选修内容命题的基本模式之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法1 商鞅变法
盾更加尖锐 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03 主要内容
富国之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 税法;青苗法;免(募)役法;市 易法;均输法 强兵之法:保甲法;设军器监; 保马法;将兵法 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整顿太 学;惟才用人
王安石
对王安石变法的分析
01 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
01 背景
经济: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局部推广
政治:诸侯割据混战;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 思想: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其变法的理论武器
军事: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诸侯兼并统一战争频繁
教育:私学兴起 借鉴: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为其提供经验 客观: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变法 统治者支持:秦孝公的支持
生了重大影响
消极影响 ① 轻罪重罚,轻视教化
② 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暴政
③ 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④ 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08 启示(借鉴)
改革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顺 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
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与反对,甚至会付出沉重代价,但是只
03 特点
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 上层建筑方面,比较全 面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 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课件 选考部分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课件 选考部分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③文化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 设立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留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 间创立报馆;设立译书局。 ④军事上:裁汰旧军,编练新军。 (4)影响:是一次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 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下一页
2014· 全国 魏 晋 的 法 律 张晋藩《中国 特 点 类 、 作 用 类 (8 次 ) , 注 重 对 学 生 南 朝 的 山 泽 赵冈《中国历 管 理 制 度 改 史上生态环境 革 之变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2013· 全国 Ⅰ卷
晚清的戊戌 变法与清末 新政
《 清 德 宗 实 比较类、原因 录》 类、实质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4)影响和评价 ①增加了政府收入。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二、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内容 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教育、军事方面的改革。
高三一轮总复习
知 识 系 统 归 纳 整 合
高 考 备 考 方 略 荟 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 考 冲 关 即 时 演 练
高三一轮总复习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一、古代中国的改革 1.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 356 年。 (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六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 变法。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3.作用: (1)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2)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
(3)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 为隋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王安石变法 1. 背景: 国家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 , 阶级矛盾、民族采购物资。 ②市易法:限制了豪商大贾控制和操纵市场。
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 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 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
义。(9分)
【解析】第(1)题,从衡法的转变、货币的币值和重量 的脱钩等角度解答。第(2)题,结合唐代币值改革的内 容,可知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 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 了条件;依据材料信息“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 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可得出“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
③青苗法 : 青黄不接时 , 政府分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户。 ④募役法(免役)法:纳钱代役。
⑤农田水利法 : 兴修水利工程 ,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⑥方田均税法:重新清丈土地,按肥瘠收取赋税。
(2)军事上强兵之法。 ①将兵法:精简裁并军队,设置专门操练军队的将官。 ②保甲法:把农民进行保甲编制,兵农合一。 ③保马法: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百姓养马。 ④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制造。
(3)政治上取士之法。 ①科举改革:以经义策论取士。 ②改革学校制度:改组太学,撰注教材。
3.作用: (1)积极作用。 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②农业生产发展 , 使财政收入增加 , 改善“积贫”的局 面。 ③使军队战斗力增强,改善了“积弱”的局面。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十四:第3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课件 (共40张ppt)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十四:第3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课件 (共40张ppt)
第3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核心考点 考纲要求 考纲解读
本专题在高考中所占分值为15分,全部以非选 择题的形式出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几乎没有 考查考纲所列的6项改革,而是以改革的材料 为载体,全面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对改革规律 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实现历史学科人文教育与 思维能力的完美结合。能力要求的层次一般 是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考查改革 的内容、特点等;第(2)问一般是分析、比较和 探究问题,多集中于影响、经验的分析。命题 立意多从改革中总结经验、教训,虽然不会直 接迎合某个社会热点,但廉政、法治、“三农” 等改革角度是长效热点
考点解析 四、结果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1、失败原因: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商鞅实行 秦孝公 死后,商鞅失 的酷刑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视;_________ 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2、成功原因: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___________ 地主阶级
的要求;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商鞅不惧权贵,执法如山,使 新法得以顺利进行。
用人不当 ,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宋神宗 在变法过程中,由于_____________ 司马光 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死后,________ 封建地主阶级 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自救运动。 性质:___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考点解析
庆历新政 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3)___________
(4)_________ 宋神宗 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5)王安石锐意改革并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考点解析 二、内容 (1)_________ 经济 上: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几种货币并行于市”“将各种铜钱 取消,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 三官铸”等关键语句概括其内容。第(2)问,从稳定物价和社会秩 序、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其意义。 答案:(1)内容:统一币制;禁止民间铸造货币;成立专门的铸造 机构。(言之成理即可) (2)意义: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 制与钱币重量挂钩,有利于物价稳定;方便流通,有利于商品经 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长期的标准性币制。(言之成理即可)
2.(2017· 日照模拟)材料
西晋末年,为躲避战乱,黄河流域“幽
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江淮”。据考证, (东晋时)总数约90余万,约占政府领民的1/6。东晋政府没有把 南迁侨户编入正式户籍(黄籍),而编入专为侨户设臵的临时户 籍(白籍),白籍人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由于战乱、灾 害、暴政,又使不少人被迫成为无土可依、漂离就食的流民。 大批流民的长期存在,不只意味着国家租税赋役的减少,更使 统治者感到“流民散则转民为盗”的威胁。魏晋南北朝,世家 豪族地主阶级对于人口的吞噬能力是非常惊人的。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 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 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2)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选修一
第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一)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 时期。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选修模块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63张)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选修模块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63张)
第二部分 导学设计与素养培优
选修模块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Nhomakorabea基础梳理 考点一 梭伦改革
一、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危机 (1)贵族政治下,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 (2)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经济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平息矛盾,结束动荡。 3.形势紧迫 (1)雅典社会动荡使经济发展迟缓。 (2)周围城邦实力增强,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作用 措施 均输法 市易法 青苗法 募役(免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将兵法 作用 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 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 府收入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限制隐田漏税行为,增加政府收入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二、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误区警示 “解负令”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 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 民的威胁;另一方面使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 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的雅典公民,但雅典并未废除奴隶 制。
三、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经济上: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1)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 城邦。 (2)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经济实力增强,为雅典民主政治的转变奠定了经 济基础。 2.政治上: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1)“解负令”使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形成。 (2)以财产多寡确定公民政治权利的规定,使下层平民也获得了一定的公 民权利。 (3)恢复公民大会等国家权力机构改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 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2.历史作用 (1)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 盾。 (2)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统一 创造了条件。 (3)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 误区警示 容易误认为均田制是一种完美土地制度。其实均田制下的农民土地不足, 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破产逃亡。地主依然大量 兼并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转化为私有土地。正因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实施 以后不久即被破坏。

2018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十五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共60张PPT)

2018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十五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共60张PPT)

4.思想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制订秦律。
5.社会风俗方面: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继续学习
高考帮·历史 高考帮·化学
知识全通关 4
第二十五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
五、特点 1.全面性:变法涉及方方面面,是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2.进步性:是一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地主阶级改革,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3.彻底性:以法律形式推行改革,手段严厉,具有明显的彻底性。
高考帮·历史 高考帮·化学
考情精解读 3
第二十五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
考纲解读
1.命题分析 具有社会过渡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
命题规律
新),推动近代化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
命题趋势
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考查重点。
返回目录
高考帮·历史 高考帮·化学
考情精解读 4
第二十五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
考纲解读
2.命题趋势 (1)命题重点仍将集中在中国历史上 影响较大的改革上。
命题规律
(2)命题范围会从以往教材中的重大改革转向课外
命题趋势
历史上其他重大改革上。 (3)命题内容多侧重于探究改革的成败得失及对我 们当今改革的启示意义。 (4)从命题方式上看,多选取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创 设新角度,强调材料与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4.持久性:其深远影响是战国时期任何改革、变法所不能比拟的。
继续学习
高考帮·历史 高考帮·化学
知识全通关 5
第二十五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含解析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含解析

1.(2016·山东济宁期末)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重,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

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2)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四句话,第一、二句为内容,第三、四句为影响,从中归纳总结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二“免而耻”“严刑峻法”“恐惧和贪欲”等方面分析.答案(1)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六国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影响:功利之风盛行;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道德观念淡薄;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形成,容易导致暴政。

2。

(2016·黑龙江大庆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孝文断北语而改姓元,是亡其祖也,不惟失德,实非吉兆.——乾隆帝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材料二鲜卑族“尚勇、纯朴,好射猎"的性格,造就了他们团结、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正是由于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品质,造就了强盛的北魏王朝.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改革的断胡语、改胡姓、禁胡服,不仅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摒弃,更是对其民族精神的摧残。

孝文帝不顾民族差异想通过改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来“中夏正音",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践踏和否定。

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一
专题整合
知识盘点 高考密码
-3-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 革开放。 2.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社会矛盾等)、外患(民族危机)— —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选修一
专题整合
知识盘点 高考密码
-4-
3.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 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①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 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 去分析。 ③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④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⑤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选修一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专题整合
知识盘点 高考密码
-13-
考点 分布 中国 古代 史上 的改 革 中国 近代 史 上的 改革
试题年份 2016 年 2015 年 全国 乙,45 全国 丙,45 课标全 国Ⅰ,45 课标全 国Ⅱ,45
2014 年 课标全国 Ⅰ,45 课标全国 Ⅱ,45
2013 年 课标全国 Ⅱ,45
选修一
专题整合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1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1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中期,出现 “三冗 ”(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 ) 现象,阶级矛盾尖锐,边境危机严重。 (2)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 青苗法 、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方田均税法 、 市易法等,减轻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 收入。
1
2
3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 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 293个家族, 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的影响,将当时只 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 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 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 2 3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答案 解析
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
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从改革的标准、观念、目的等方面回答。
1
2
3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答案 解析
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积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 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 矛盾。
二、孝文帝改革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1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1
国军事的近代化;根据材料中“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
的组织迅速扩大”可得出新军后来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要力量。
1
2
3
2.(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 年1 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
“ 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9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内容索引
排查基础 础知识 明确考向 探究命题规律 试题仿真 提升解题能力
排查基础
自主落实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 农奴制 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 (2) 克里米亚战争 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2.内容 高价赎买 (1)“二一九法令” :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农奴得到一块须_________ 的份地;农民仍受“ 村社 ”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2.内容 (1)政治:允许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精简机构 等。 (2)经济:鼓励发展 农工商业 等。 (3)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 (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 八股 。 3.结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4.评价 (1)性质:是一场 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社会生活上: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1
2
3
3.(2014· 山东文综)[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 空疏迂谬之弊。 材料二 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 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措施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1)经济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统一度量衡。
(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 贵族建立军功。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 (3)政治②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③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4)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①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 ②推行秦律。
2.概况 措施 具体内容 意义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 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 均田 配给农民,农民向政 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
制 府交租,并承担一定 税和徭役,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
的徭役和兵役 复与发展 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使 三长 设邻、里、党三长, 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 制 直属州郡 以完善,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 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考点三
1.背景
王安石变法
(1)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②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统治者集中军权、财政和 行政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 积贫积弱局面。 ③封建统治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思维导图
王安石变法
考点四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政治:俄国农奴主的剥削和压迫激起农奴的反抗,阶级
矛盾激化。 (2)经济: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3)思想: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反对沙皇专制,主 张废除农奴制。 (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5)主观:亚历山大二世军事 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 思想 ①教育:民间办学兴盛。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文化 ③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各国变法
a.管仲在齐国改革,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 ①春秋 b.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
a.李悝在魏国变法:发展农业生产,推行 “平籴法”,制定《法经》。 ②战国 b.吴起在楚国变法:限制贵族权力,裁免无能多余 的官吏,奖励军功,整顿吏治。
①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2)局限性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思维导图
商鞅变法
考点二 1.背景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 (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第1讲 基础过关课
考点展示 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
变法。4.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 变法。
考点一
商鞅变法
1.时代背景
(1)时代特征
特征 经济 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①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农、工、商业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阶级关系的变化 ①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②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 发展的要求
局面
将兵法 军器监 改革科举制度 在各路设“将” 监督制造兵器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 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
取士 之法
培养 变法 整顿太学 惟才用人
人才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 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 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基础 重改革、破成规
3.评价
(1)作用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积贫局面 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① 的改革 c.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5)社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3.评价
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 封建国家机制,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 (1)积极性 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概况
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 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纳钱代役 作用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 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 政收入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 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募役(免役)法 富国 之法 改变 积贫 局面 市易法
整顿 实行俸禄制;考核官吏决定 吏治 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
吏治有所好转
政治上,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
迁都
洛阳
公元493年迁都洛阳
治,更便于经略南方;经济上,
满足了对粮食的需求;军事上, 远离了北方的骚扰,稳固了政权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禁穿
移风 易俗 胡服,改穿汉服;改鲜卑族 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 促进北魏的封建化,加快民族融 合
积弱局面 a.节省了军费开支。 ② 的改革 b.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①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 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 (2)教训 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通婚,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
婚;学说汉话
3.作用 (1)促进了经济复苏与繁荣。 (2)加速了政权封建化。
(3)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
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名师点睛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条件下进
行的。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实行均
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 化进程,有利于汉族、鲜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融 合。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在东京设市易务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 僚、地主也不例外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 远”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均输法
保甲法 改变 积弱 保马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 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强兵 之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 的质量和数量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