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承诺、肥尾效应和监管范式——基于Agent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仿真研究
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 第九届(2023年)案例征集活动拟入库案例
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第九届(2023年)案例征集活动拟入库案例摘要:一、背景介绍二、案例一:山东工商学院何圆、辛孟婷、闫恒俐《阳光之下:阳光城交叉保护条款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三、案例二:湘潭大学刘长庚、袁璟曦、沈子龙《制造业供应链掘“金时刻”——三一重工持金票“入场”》四、案例三:湖南大学周再清、李德鑫、方沁月、周钰、肖佳雯《好风如水,基建涛波,盐港坐浪头——基于红土创新盐田港REIT的案例分析》五、案例四:合肥工业大学陶爱萍、黄紫嫣、李飞霞、韦安康《建“新设”异——建设银行场景金融革新之道》六、案例五:南京农业大学彭澎、张海燕、朱丽、吴梦奇、吴敏慧《瓦解“的瑞士堡垒”:瑞士信贷破产的启示》七、总结: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在第九届案例征集活动中的成果与意义正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日益迅速,金融专业学位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举办了第九届(2023年)案例征集活动。
本次活动共收到了1116篇参评案例,经过严格筛选和评审,最终选出了5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金融、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借鉴意义。
二、案例一:山东工商学院何圆、辛孟婷、闫恒俐《阳光之下:阳光城交叉保护条款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该案例以阳光城集团为例,分析了交叉保护条款在企业债务违约事件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通过对阳光城集团的债务结构、交叉保护条款的约定及实际操作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为我国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案例二:湘潭大学刘长庚、袁璟曦、沈子龙《制造业供应链掘“金时刻”——三一重工持金票“入场”》此案例围绕三一重工的供应链金融实践,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在面临市场波动和资金压力时,如何运用供应链金融手段缓解融资难题。
案例分析了三一重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举措,为同行业企业提供了借鉴经验。
四、案例三:湖南大学周再清、李德鑫、方沁月、周钰、肖佳雯《好风如水,基建涛波,盐港坐浪头——基于红土创新盐田港REIT的案例分析》该案例以红土创新盐田港REIT为例,分析了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关于中国实施“区块链应用”的政策监管建议
第20卷㊀第6期2020年㊀㊀12月中国发展China Development Vol.20㊀No.6Dec.㊀㊀2020收稿日期:2020-12-02作者简介:汤玮晨,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㊁财政学等方面的研究㊂E -mail:zgtangweichen@关于中国实施 区块链应用 的政策监管建议汤玮晨(致公党中央,北京100120)摘㊀要:2019年是区块链技术发展新十年的起点,也是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DECP 的研究㊁数字货币政策的推动,将发展区块链技术上升至中国国家战略的地位㊂目前中国的区块链项目多还在探索阶段,监管政策有待完善,各种衍生的乱象由于其新颖性对各国监管部门提出了比较严峻的新挑战㊂该文主要以美国为案例剖析其监管体系,并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监管方面建议㊂关键词:区块链应用;区块链监管;区块链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4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1-2404(2020)101-0089-04㊀㊀2009年,比特币的诞生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揭开了帷幕㊂近十一年来,区块链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与各行各业碰撞擦出火花,经历过各类虚拟币价的疯狂震荡,这一尚在发展中的科技产物持续引发着大众的广泛关注㊂在刚过去的2019年,区块链的世界里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件:Facebook 推出Libra㊁ 10.24学习会议 ㊁央行研究DECP㊁US-DT 暴跌㊁嘉楠耘智上市等㊂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界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回顾,进而厘清思路,看清未来㊂对中国而言,2019年是区块链技术发展新十年的起点,也是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DECP 的研究㊁数字货币政策的推动,将发展区块链技术上升至中国国家战略的地位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这意味着在中国对于区块链的监管更加成熟㊂同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习总书记指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将区块链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㊂总体而言,中国政府鼓励探索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以加速区块链技术的落地,服务实体经济,构建新型数字经济㊂然而,目前中国的区块链项目多还在探索阶段,监管政策有待完善,各种衍生的乱象由于其新颖性对各国监管部门提出了比较严峻的新挑战㊂由于各国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程度各不相似,各国的监管目标与手段也不一而同,下文主要以美国为案例剖析其监管体系,并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监管方面建议㊂1㊀出发点:美国的多部门联动的监管体系美国作为区块链技术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最长的发展历史和目前最多的应用市场场景㊂既有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支付网络应用,也有以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网络应用,还有以Ripple 协议为代表的金融清算优化应用,除此之外在产权保护,食品安全,数据存储优化,网络安全等方面也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应用,同时美国也有世界上几家世界上最大的虚拟币交易市场(如Coinbase,Polyniex 等),可以说美国是区块链监管需求最丰富国家㊂自2014年起,美国以定义虚拟资产(Crypto Assets)性质为开端,逐步完善其多层次区块链监管体系㊂现阶段美国主要的监管参与者为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FinCEN),期货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美国证监会(SEC)和美国税务局(IRS)㊂其主要态度为谨慎积极,既承认区块链的技术地位同时,又同时辅以严格监管手段㊂为了提高虚拟货币的监管透明度,2020年3月9日,美国议会提出了2020年虚拟货币法案,将虚拟资产分为三类并任命对其负责的机构㊂第一是虚拟货币,由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负责,2019年5月9日,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发布了 关于涉及可兑换虚拟货币的非法活动的建议 ,巩固了之前发布的有关虚拟货币的业务的规定;同年9月,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再次宣布将修改金融领域的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TF)规则,这表明对于在交易98汤玮晨:关于中国实施 区块链应用 的政策监管建议段可能产生的洗钱行为和恐怖主义融资,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给予强力监控,同时对加密货币公司和交易所的监管会有所加强㊂第二是虚拟大宗商品,由美国期货商品交易委员会负责,2020年10月21日,期货商品交易委员会对期货佣金商发布了关于持有在独立账户中持有虚拟货币的指南,提高了虚拟货币市场的透明度㊂第三为虚拟证券,由美国证监会负责㊂对于ICO行为,美国证监会则是相对比较积极的监管参与者,现阶段进行个例审查,对于潜在的诈骗行为不给予通过,并且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自2016年到2020年,美国证监会对27个已完成的ICO提起了诉讼(不包括正在进行的调查及未公开的调查)㊂而对于已经存在于市场上的项目,如果产生违规现象的也将予以制止,如勒令停止发币的融资行为,暂停目前项目的运行(如Bit-connect项目因运行过程中涉嫌庞氏骗局而在上市三年后被叫停)㊂另外国土安全部的科学与技术局(S&T)作为辅助监管者,会对主要监管参与者遇到技术问题的时候予以支持,同时也会通过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去对研究可应用于政府管理的区块链创业企业进行补贴㊂除了联邦政府,各个州政府也在积极制定和推出相关的州立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㊁承认区块链是一种合法的电子记录:如科罗拉多州的两党一致通过了一项法案,促进将区块链技术用于政府档案记录中;纽约州将审核承认基于区块链的记录和合同为电子签名的法案㊂2㊁为区块链技术征税或免税:俄亥俄州成为全美首个允许用比特币缴税的州,而怀俄明州通过了一项为数字加密货币免税的法案,该州被视为全美对数字加密货币立法最友好的州,纽约州将制定针对 分布式账本技术 开发人员施行税收抵免的法案㊂3㊁对于数字加密货币的立场: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和新墨西哥州在内的至少10个州,发布了禁止采用数字加密货币进行投资活动的警告㊂纽约州已经通过了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实行监管的法案㊂2019年,美国已有28个州陆续推出了区块链相关政策,共有27条法案开始生效执行㊂此外,2020年9月15日,美国州银行监管协会(CSBS)宣布将在2021年完成货币服务企业(MSB)联网监督计划,超过40个州的金融科技公司和货币服务行业将由此计划统一监管,而非接受之前每一个州的各自不同的管制,简化合规工作,让加密货币企业更容易跨州开展业务㊂美国税务局则对交易所产生的税收方面征收比较严格监管,责令交易参与者予以积极报税㊂2019年,美国国税局(IRS)官方发布了新的用于计算持有加密货币的应缴税款的指南,用于计算持有加密货币的应缴税款;2020年,美国税务局持续关注虚拟货币税收遵从性,计划通过第三方审计报告㊁明确虚拟货币交易纳税范围㊁对虚拟货币公司进行合规管理等方式减少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偷税漏税的行为㊂同年10月,美国司法部税务司对杀毒软件公司McAfee 创始人John McAfee提起公诉,指控McAfee 将其收入以被提名人的名义存入银行账户和加密货币兑换账户,以此逃避纳税义务㊂2019年以来,美国各政府机构对区块链的发展和监管愈加关注㊂2019年7月9日,美国参议院㊁科学和交通委员会批准了‘区块链促进法案“(Blockchain Promotion Act of2019),要求在联邦政府层面成立区块链工作组,旨在推动区块链技术定义及标准的统一,防止区块链技术在认知㊁管辖㊁立法等方面在州级层面碎片化,推动区块链在非金融领域更大范围的应用,指导美国商务部对 区块链 进行标准定义,并为未来的区块链技术监管设置框架,从而促进区块链技术创新,稳定美国高新技术在全球的领先地位㊂同年6月,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计划发行一种由美元㊁英镑㊁欧元和日元这4种法币计价的追求实际购买力相对稳定的加密数字货币,随即美国国会及监管机构如美国参议院银行㊁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㊁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于7月16日㊁17日和30日对Facebook虚拟货币及其监管召开了多场听证会,各方认为虚拟货币的发展将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应该对其创新和监管上领先,建立监管框架㊂同时,也对该虚拟货币提出质疑:其一,Libra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对于其货币㊁支付工具㊁基金等多种法律身份的定义不明确,这大大挑战了包括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内的美国现行联邦监管体系;其二,Libra协会的总部在瑞士设立,这可能使得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对Libra的监管受到限制;其三,参议院㊁众议院对大型科技平台发展成为金融机构的争议较大,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㊁加州民主党人Maxin㊃Waters提议通过禁止大型科技平台成为金融机构的法案,也有议员讨论设立一个专门针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机构㊂2020年3月4日,美国众议院举办 建立区块改变,区块链技09汤玮晨:关于中国实施 区块链应用 的政策监管建议术对小型企业的好处 听证会,与之前主要关注大型虚拟货币监管不同,此次听证会主要发掘了区块链技术对小型产业的积极影响㊂2020年9月10日,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召开立法听证会,听证会报告了‘区块链创新法案“和‘数字分类法法案“两项法案,旨在解决区块链通证监管透明性问题㊂同一天,美国众议院召开‘美国竞争法案“听证会,该法案旨在确保美国在区块链技术上对中国具有竞争力㊂结合2018年美国国会发布的‘2018年联合经济报告“中提出的建议近两年来,美国政府机构在进一步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的同时,相互协调,明确连贯的政策框架,定义和管辖权,加强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监管,提高本国竞争力㊂2㊀中国的应对策略与步骤中国现阶段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较美国更为审慎,区块链的监管自 去伪 转向 存真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着手推动国家数字货币发展,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探索 区块链+ 在民生领域的运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㊁更加便捷㊁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自此,国家各部委高度重视区块链产业发展,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强调各领域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2020年4月,区块链正式被列为新型基础设施中的信息基础设施㊂其中,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央行数字货币DECP的设计㊂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ECP从2014年开始研究,到2018年已经趋于成熟㊂总的来说,DECP的设计相对保守,短期内还是以替代流通中的现金为主,尽量不要在短期内冲击商业银行及整体金融生态㊂日前,国务院印发北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设立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和数字金融体系,依托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形成贸易金融区块链标准体系,加强监管创新,建设金融科技应用场景试验区,建立应用场景发布机制㊂未来,数字人民币将在深圳㊁苏州㊁雄安㊁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㊂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意味着国家层面对区块链技术的高度重视,未来中国区块链技术标准化进程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区块链将在更多场景和产业当中得到应用㊂根据全球知识产权第三方机构IPRdaily联合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上半年全球企业区块链发明专利排行榜“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区块链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公司中中国就有7家,排名前100的企业中,中国占比46%,是全球数量的近五成㊂专利数量的显著提升,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区块链行业正在以一种创新健康的步伐稳步前进,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企业在区块链产业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活力需要秩序的制约㊂当前,中国政府对区块链的态度十分明确,改变了2018年偏消极的监管方案,在积极鼓励区块链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应用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严厉打击数字货币投机行为㊂在这样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仍需面对一系列挑战,诸如监管体系建设,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严管投资者的身份验证以及提高参与门槛,将其限制于区块链项目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引入合格投资者的概念㊂鉴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殊性,公链的开发存在发行代币(即虚拟加密货币)的需求,以用于租用其基础设施区块链的交易凭证,同时保证链上流转的有效率㊂这就要求中国禁止虚拟资产交易的政策在未来逐步放宽㊂但其开放亦将可能产生币价操纵投机,资本脱离监管外流的隐患㊂因此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借鉴发展较早的互联网监管经验,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改进监管手段,以此来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稳定性㊂第二,卯定虚拟加密资产的法律性质,定期申报所持有虚拟加密资产的使用情况,以防止其被用于资本转移㊂随着Facebook提出加密货币Libra概念后,各国政府愈来愈重视数字货币发展㊂与去年中国证监会的表态 不监管比特币,只监管交易证券型代币平台 有所不同,今年监管政策中所有涉及交易数字资产的平台均须在新的发牌框架监管下运行㊂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障㊂第三,区块链本身是一种协议技术,即建立某种信息记录加密协议以供其他应用基于此协议进行有序运行㊂沿用这种思路,中国应继续着力建设国家区块链项目,鼓励企业参与统一区块协议的基础建设㊂这样可以降低监管环境的复杂程度,也是监管去中心化的一种体现,让企业也作为监管过程中的参与者,相互规范行为,群策群力以提高区块链的安19汤玮晨:关于中国实施 区块链应用 的政策监管建议全性和实用性(区块链存在巨大的规模效应)㊂第四,美国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带给中国的启示就是区块链的监管并非某一职责部门的任务,而是一个牵扯到多个部门的体系㊂中国也应当明确可能涉及的部门的相关职责(如证监会,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建设有层次的监管体系㊂另外,基于中国现有的科技水平,我们建议正本清源,回归技术本身,以国家统一开发(区块链)基础设施为出发点,走和欧美不同的以技术部门为主导的路线㊂第五,应当多与业界第一线参与者进行沟通,了解发展趋势与应用,切忌闭门造车㊂不同于传统的金融资产,区块链加密资产如采用传统的监管方式往往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效应㊂因而,中国应当创新金融监管方式㊁加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㊁深入业界内部,从而适应未来加密资产监管的需求㊂第六,结合DECP,区块链技术主要可以应用于数字货币钱包地址的管理㊁交易信息监管以及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㊂中国在电子支付(如支付宝㊁微信支付等)基础设施㊁用户基数和运营经验方面优势显著㊂因此,在数字货币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中国应充分观照相关领域的经验,发挥优势,吸取教训㊂参考文献[1]㊀郭笑春,汪寿阳.数字货币发展的是与非:脸书Libra案例[J].管理评论,2020,32(8):314-324. [2]㊀李文红,蒋则沈.分布式账户㊁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发展与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8(6):1-12. [3]㊀习近平.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9-10-26(001).[4]㊀徐忠,邹传伟.区块链能做什么㊁不能做什么?[J].金融研究,2018(11):1-16.[5]㊀姚前,汤莹玮.关于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2017(7):78-85.[6]㊀Chod,J.,Lyandres,E.A Theory of ICOs:Diversification,Agency,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J].ManagementScience forthcoming,2020(1).[7]㊀Foley,S.,Karlsen,J.R.,Putninš,T.J.Sex,Drugs,andBitcoin:How Much Illegal Activity Is Financed throughCryptocurrencies?[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9,32(5):1798-1853.[8]㊀Nelson,Bill.Financial stability and monetary policy issuesassociated with digital currencie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18,100:76-78.Proposals for Supervision Policies on China s Adoptionof Block chain ApplicationTANG Weichen(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hina Zhi Gong Party,Beijing100120,China) Abstract:The year2010is a beginning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of block chain technology,as well as a vital turning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lock chain industries in China.The research of DECP and the drive of digital monetary policies elevate developing block chain technologies to a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At present,Chi-nese block chain projects are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and many supervision policies are to be perfected.Many rising questions pose new challenges to the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for every country.This paper,taking the example of the United States,analyses its supervision system,aims to offer suggestions on supervision considering China s cur-rent development.Key words:block chain application;block chain supervision;suggestions on block chain policy29。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1)(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1)(3)商业银行面对冲击的应对策略 (2)(4)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 (2)2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2)参考文献 (4)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与国外网上银行的研究相比,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始于2013年,但作为后来者,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世界刮目相看,并在该领域掀起了热潮,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金融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战略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早在2012年初,谢平教授就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名词,他解释这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在社交网络、移动支付、搜素引擎和网络计算等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应用,同时也会猛烈冲击从前传统的金融模式。
到了2014年,谢教授对这个名词给出了更为详细的定义:他指出互联网金融不单是代表某种业务,而是一种多维度多种类的存在,是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上的多种金融业务的结合。
在2020年的时候,赵元有了另一种新的解释: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业务上做出了新的改变,是时代技术飞速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创新,它使用网络技术和计算大数据,并以此来开展金融业务。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商业银行毋庸置疑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曾经一直以“高姿态”面对客户的银行第一次真真正正感受到威胁。
因此,有许多国内的研究人员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
2013年,梁璋、沈凡利用主要成分分析计算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有一种“长期结构性效应”,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会使银行的系统风险变大,而国内银行的中长期系统性风险所受的影响不大。
相反,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
金融数学毕业论文题目(698个)之欧阳家百创编
毕业论文(设计)欧阳家百(2021.03.07)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二〇一五毕业年三月毕业二十日金融数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论文说明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浅析反证法思想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金融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数学的教学与改革关于金融数学教学的思考将经济数学与金融专业课程有效结合以培养金融类“应用型”人才本科生“金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讨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金融数学方向建设的几点建议金融数学研究最新进展综述数学专业拓办金融数学方向教学改革的探索新建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讨金融经济分析应用经济数学的探讨复制资产策略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金融数学介绍金融数学概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方向建设教学改革探索——浅谈在高校数学系开设金融数学本科专业金融数学教学初探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浅析金融理论发展对数学化的依赖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思考浅谈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新探金融数学在西部高校的融合式教学发展研究金融数学专业“概率论”课程教学例题选题研究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分析金融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数学的教学与改革金融数学模型浅谈金融专业数学教学的改革金融类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应解决的几个问题案例教学法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金融数学研究综述及其前景展望“金融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电子化浅析金融经济分析中经济数学的应用金融数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及其发展前景浅析数学建模教育在金融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对策针对金融数学专业进行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金融危机中企业受波及的数学模型金融数学财经院校金融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当前行为金融研究中数学建模应用的价值分析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以辩证的观点浅析数学金融研究金融数学概述及其展望金融数学研究综述与展望金融数学概述浅谈金融与数学金融数学的教学与研究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数学:历史与现状金融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践以就业为导向的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对“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金融数学研究前景展望金融危机与金融数学高校数学系金融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金融类院校经济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浅谈数学建模教学与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中数学模型对实践的影响:过去、现在和未来金融数学方向《随机过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论数学模型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浅谈数学模型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论金融经济学的数学化比较教学法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金融数学的发展及其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应用金融数学本科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刍议金融工程与金融数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类金融数学方程解的适定性研究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的一些体会数学在金融领域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金融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及金融工程简介金融数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我国金融数学的发展及前景谈如何运用金融数学技巧进行期权定价20世纪金融数学的若干进展及前瞻金融数学介绍结合学科特色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金融院校为例基于数学模型的金融系统分析研究数学金融中的经验与洞察我国金融数学教学工作改进分析计算机技术在金融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数学建模教育与金融人才培养金融数学专业会计课程设置及实验教学思考金融专科生提高数学素养的思考金融数学的研究与进展金融数学及金融工程学──公司理财和金融风险防范的高新技术金融数学模型概述谈谈成人学校金融专业数学教学内容改革金融数学引论研究性教学探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形势下的本科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初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金融数学人才培养的思考金融数学中两个基于高等数学的证明金融数学专业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地方高师院校金融数学教学模式初探金融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关于金融数学深入认识的几点思考中职学校金融类专业数学选择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培养研究地方高师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对金融数学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金融市场收益率离散数学模型及其定性分析对金融数学专业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成人金融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初探金融对数学方法运用的探讨金融数学教育与实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第六届全国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与学术研讨会”综述金融工程学的数学模型与方法非线性数学期望在金融风险中的应用论现代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的数学模型数学与现代金融投资理论非线性数学期望金融数学介绍金融定量分析中的数学方法金融数学关于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适应现代金融事业发展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数学教学模式初探浅谈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金融类院校经济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数学建模在现代行为金融研究领域的应用论金融风险监管中的数学模型方法金融工程学视角下的数学模型与应用金融数学发展综述应重视金融数学在外汇收支统计分析中的应用金融类院校数学建模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彭实戈:中国金融数学奠基人十年来我国金融数学的回顾和前景数学金融的分数次Black-Scholes模型及应用数学专业拓办统计与金融数学方向的教学改革一种借贷关系分析的数学方法和金融风险防范数学方法的金融应用初探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金融数学课程上的应用实践——以房贷按揭问题为例金融数学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制及其数学建模机理的可拓性分析金融数学的发展及其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应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兼论金融数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完善数学建模教育与金融学科人才培养金融理论研究中的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在金融投资风险分析中的应用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应用数学(数理金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解读金融数学专业实变函数教学方法探析金融风暴下的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3+1”培养模式下《金融数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金融数学》课程对大学人才培养的作用金融数学培养方向实验项目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在《金融数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金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金融数学专业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安排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角色: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思考概率论和金融学的结合——金融数学的现代发展综述金融数学的研究与进展金融衍生品和信用风险定价的数学模型山东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证券方向)人才培养研究金融危机内在成因的数学建模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金融数学专业数学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三模块”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基于ADDIE模型的金融工程和金融数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研究第九届全国微分方程暨金融数学学术会议在延边大学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统计与金融数学系)承办“3+X统计学及其应用Workshop 2011”提高金融院校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ahref=""/yxdetail.aspx?filename=PPTT20150 6020AQ&dbname=CAPJ2015"" target=""_blank"">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形势下的本科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初探"金融危机发生时资金运作的数学模型研究多媒体技术在金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改革金融数学基础课程解析几何考试模式培养实践能力经济类院校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探讨——以山东轻工业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为例浅谈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评价策略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评价的数学模型浅谈金融数学试论数学分析在金融研究中的作用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金融数学专业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教学探讨泛系资源泛通论:交通·通信·金融·数学——计算机·网络·智能·科技史新论识2007年全国金融数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基于神经网络的金融相关比率(FIR)数学模型的建立期权如何定价?──金融数学拾零浅析金融数学模型金融类院校中经济数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金融数学模型及其非参数估计问题风险与回报:银行业中的数学(上)中国金融数学的先行者——金融数学领域彭实戈侧记金融系统数学模型的机理分析与控制金融数学中的欧式期权定价方法非线性数学期望,模糊下的最优停时原理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开展金融数学研究为金融事业决策服务关于地方院校新办金融数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金融工程:久期模型及其数学分析基于金融数学模型方法的电力衍生产品的定价研究国际金融法研究的切入点与数学方法期权类衍生金融工具的多期二项式定价数学模型非线性数学期望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谈金融专业学校数学教学的改革金融数学拓荒人——记著名金融数学家、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彭实戈教授非线性数学期望的性质及其在金融风险中的应用大数据时代金融专业数学的发展趋势浅议金融工作者数学素养的培育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数学模型破产理论研究及其在金融数学中的应用数学在21世纪的金融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研究金融经济学中的组合数学问题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受波击的数学模型转变点在经济、金融、计量经济学中的数学建模卓越金融本科人才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金融危机中企业受波及的数学模型的定性分析金融数学的崛起金融数学本科生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Brown运动首达时在金融数学中的应用经济与金融中的“数学显微镜”基于数学规划模型的金融资源配置测算分析浅谈影响新建本科人才培养与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以哈尔滨金融学院数学教学为例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数学模型与案例分析》浅谈数学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及应用基于正规金融信贷选择的一个数学博弈分析金融投资类线性规划及其数学模型的MATLAB求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数学描述及其在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应用模糊数学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金融数学专业概率统计研究性教学的探索期权定价—数学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浅议金融和金融数学研究新兴的交叉学科——金融数学数学工具处理金融问题在金融写作中要注意正确运用数学概念最优控制的若干问题及其在金融数学中的应用浅谈数学金融学的变革与发展浅论数学金融学中关于期权定价的问题美国的金融风暴,源自美国失败的数学教育?金融控股集团资本金重复计算问题的数学分析一个有关咨信公司在金融市场中作用的数学分析数学模型在商业银行管理领域中的应用Knight不确定金融投资决策与风险度量研究“金融大厦”离不开数学支撑浅议数学在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与作用金融投资中的数学方法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和金融数学芝加哥大学数学系的金融数学学位"多维球面模型及其在股市分析中的应用——金融数学的新思考在金融院校高数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的研究金融数学第一人——访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彭实戈民族地区金融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有趣的金融数学金融数学的现在和未来金融数学帮您钱生钱经济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地方高校金融专业教学中数理分析能力的强化与培养重视金融数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结合模糊数学与信息扩散法的Logit模型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金融中的数学——读《数学与金融》地方高校金融人才数理分析能力的强化与培养连续时间证券投资组合<ahref=""/yxdetail.aspx?filename=ZXDB2015 060902Q&dbname=CAPJ2015"" target=""_blank"">金融数学专业概率统计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彭实戈:中国金融数学第一推动人随机理论在连续时间金融市场模型中的应用信用风险分类评级数学模型的研究非线性数学期望的性质等比数列在金融领域中的一个应用研究突发事件:数学金融学的重要课题当代金融技术发展的趋势不相关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优化模型探讨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中国“入世”对金融服务业影响的模糊数学模型分析有限离散时间金融市场模型金融数学中的若干极限定理容度极限理论和非线性数学期望在金融中的应用港鲁两校在数学领域的合作企业金融资产管理数学模型金融,也是科学和数学的事业──由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引发的思考投资选择及资产定价数学模型研究陕西财经学院198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试题(金融专业用)陕西财经学院198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试题(金融专业用)碳排放权交易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与数学模型开放教育金融专科“经济数学基础”教与学模式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估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税收问题研究非线性数字期望基于模糊数学中S型隶属函数的风险度量VaR股票投资风险管理的数学模型研究关于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建议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与遏制数学金融学与微分对策(英文)关于柱形H-半鞅的算子值随机积分及其在金融上的应用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角色: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思考金融市场预测中数学的使用、误用和滥用威尔士斯旺西大学基于仓单质押的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山西票号金融稽核创新与研究金融模拟实验课程的建设与实践金融市场风险测量模型—VaR及基于VaR的证券组合选择探索数理之美构建艺术化金融教学模式基于过度自信的金融市场委托-代理模型研究资本监管标准与金融安全机理探讨基于经济增长偏好的地方政府金融行为研究在经济数学课程中实施参与型教学法的研究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及其在金融与双曲型方程柯西问题中的应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经济数学研究分会第七次年会”综述随机利率情况下期权定价问题研究及应用分层目标教学法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摧毁”华尔街的数学公式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协调性及其测度PPR数学模型在通胀成因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现代金融理论的进展综述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金融先导战略研究复杂适应系统软件平台SWARM在金融体系中的博弈仿真研究高师院校数学类各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从股票期权看数学科学金融衍生证券定价数值估计的理论分析金融专科学校高等数学课内容设置的构想基于分形的期权定价及风险价值计算静态利率期限结构的数学模型与算法的研究基于跳跃——扩散过程的最优消费投资组合问题研究金融统计教学的创新与实践20世纪经济数学的若干进展经济学向何处去——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学反思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吉林大学金融学院上市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金融经济学的现代进展银行业数学化探讨一种基于高阶矩的金融危机预测方法物流金融业务风险评价方法研究采用自学教学法是金融教育必由之路数学模型在商业银行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欧式看涨期权定价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求解方法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研究金融工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风险的测度研究──对偶方法数理统计与现代金融关系评论数字是经济管理的支柱用模糊数学评判信用社经营效益的初步研究组合投资数学模型发展的研究封闭方程组约束下的国际金融琼斯模型地方本科大学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经济数学教学提高职业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探究中国利率市场化若干问题研究金融计划简易概率网络模型金融工程学教学方法新探伊藤过程理论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外汇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分析试用数学方法研究储蓄在非线性情形下的一些大偏差结果以及在金融中的应用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统筹构建货币流通的模型试建一个金融资金流向流量优化模型金融分析师之路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下的欧式与美式期权定价研究股票价格的期权定价模型三中全会后金融改革趋势展望一类扩散过程的最优停止金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实践一类基于MATLAB程序的线性规划及数学模型的求解浅谈金融学中的数学委托-代理关系的数学描述及应用分析市场易变性与期权理论定价数学模型的比较金融市场化测度与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研究数学金融学中的期权定价问题跳跃点统计检测的小波方法及其在金融汇率中的应用进化金融及中国股市实证研究信用风险管理应避免滥用数学公式具脉冲影响的商品定价决策与金融调控问题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泊松过程理论在地震灾害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投资者有限理性与证券价格行为研究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期权的定价与应用基于JSP技术平台下银行金融信息系统开发风险管理研究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期权定价理论的起源:巴夏里埃股票价格为跳跃扩散过程的期权定价的研究与应用证券选择的多元化问题研究基于指数方差伽玛模型的金融衍生品定价中国金融结构制度变迁及动因分析非线性跟踪—微分器在VaR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的路径选择基于随机微分方程模型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的研究湖南省农村金融产品持续创新动力评价研究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研究基于多Agent模型的连续双向拍卖金融市场仿真实验研究经济心理与金融行为规范场理论和金融市场模型从学科交叉看金融工程学的发展首次穿过边界概率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英文)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下可换债券定价模型“金融和保险领域中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研究”青年科研创新团队介绍群体模型下的金融市场和资产定价研究金融衍生产品中美式与亚式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研究几类奇异期权的风险VaR度量Rijndael算法硬件实现的优化设计及应用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金融保险中的大偏差问题随机控制理论在金融和保险中的应用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价差期权定价方法的研究电力系统商业化运营优化模式的分析与研究分形维数的数学基础及对上海股票市场混沌、分形特性的实证分析实际利率法应用中关键数据逻辑关系分析——以应付债券后续计量为例经济与金融:最“人文”的经济随机微分方程在金融中的若干应用金融时间序列隐含模式挖掘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非正常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的VaR对比研究南京港物流发展研究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服务及风险防范研究金融泡沫运行与控制研究金融混业经营及其风险管理研究金融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绩效评价研究甘肃省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的协调性测度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性研究。
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 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一:[1]王俊秋,倪春晖.政治关联、会计信息与银行贷款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8)[2]冯延超.中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税收负担关系的研究[J].管理评论.2012(06)[3]田效先.企业所得税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4]殷枫,许颖星.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与出口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股权性质与制度环境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2(05)[5]陈守明,范嘉斯,余光胜.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06)[6]龚小凤.国有股权对本土及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不同影响:信息不对称[J].财会月刊.2012(06)[7]潘红波,余明桂.支持之手、掠夺之手与异地并购[J].经济研究.2011(09)[8]李四海.制度环境、政治关系与企业捐赠[J].中国会计评论.2010(02)[9]游家兴,徐盼盼,陈淑敏.政治关联、职位壕沟与高管变更-来自中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04)[10]贾明,张詰.高管的政治关联影响公司慈善行为吗?[J].管理世界.2010(04)[11]万华林,陈信元.治理环境、企业寻租与交易成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非生产性支出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0(02)[12]杜兴强,周泽将.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基于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01)[13]申香华.营利性组织财政补贴的成长性倾向及其反哺效应-基于2003年~2006年河南省上市公司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0(05)[14]李维安,邱艾超.民营企业治理转型、政治联系与公司业绩[J].管理科学.2010(04)[15]黄万华,陈伟.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契约经济学分析[J].理论导刊.2010(08)[16]张祥建,农卫东.中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成本、收益与社会效率[J].天津社会科学.2011(03)[17]杜兴强,周泽将.政治联系与审计师选择[J].审计研究.2010(02)[18]梁莱歆,冯延超,杨继伟.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与审计师选择-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02)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二:[1]崔宇.浅析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商贸.2012(06)[2]陈雪萍.从创业家到企业家-中国民营企业掌门人成功的路还有多远?[J].企业管理.2013(05)[3]张志鹏,和萍.国外管理学研究新热点职场灵性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1)[4]王先甲,刘伟兵.有限理性下的进化博弈与合作机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06)[5]段升森,张玉明.企业规模与成长性:基于非线性视角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经验数据[J]冲国科技论坛.2011(10)[6]胡海晨.基于不同人性假设认知视角下的管理模式探讨[J].职业圈.2007(08)[7]薛静.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3)[8]王璐,李亚.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从斯密到马克思[JJ.djffl财经大学学报.2007(01)[9]陈笛.“霍桑实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0(27)[10]贾殿村,骆克龙.资源基础论下的企业并购重组研究[J].商业时代2008(33)[11]王多祥,曾尔曼.内生技术进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理论前沿.2008(22)[12]于洋.企业成长理论中资源观与能力论的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13]蔡恒进,曹晓丽,黄政.为全民建立社会保障个人账户的构想-人民币升值红利的再分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01)[14]杜传忠,郭树龙.经济转轨期中国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15]郭忠华.劳动分工与个人自由-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思想的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6]张敬,张肃.熊彼特以来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J].商业研究.2012(06)[17]崔宇.浅析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商贸.2012(06)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三:[1]林润辉,张红娟,范建红.基于网络组织的协作创新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13(06)[2]赵永杰.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动态能力生成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3]解学梅,左蕾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03)[4]邱国栋着.公司发展战略[M].人民出版社,2005[5](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着,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6](英)克利斯•弗里曼(ChrisFreeman),(英)罗克•苏特(LucSoete)着,华宏勋,华宏慈等译.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李怀祖编着.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8]邱国栋,马鹤丹.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与互动研究:一个基于系统动力视角的理论框架[J].管理现代化.2011(04)[9]刘刚,熊立峰.消费者需求动态响应、企业边界选择与商业生态系统构建-基于苹果公司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05)[10]傅家骥等着.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1](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着,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12]李华伟等着.知识管理的理论与[M].华艺出版社,2002[13]杜兰英,陈鑫.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14]刁玉柱.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战略延伸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15]马鹤丹.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研究[D]冻北财经大学2011[16]张利斌,张鹏程,王豪.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与知识整合效能:人-环境匹配视角的分析框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5)[17]邱国栋,韩文海.基于隔离机制的竞合效益-以Nike等3组企业为样本的跨案例研究[J]冲国工业经济.2012(04)。
隐马尔科夫模型在金融领域的使用方法
隐马尔科夫模型在金融领域的使用方法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是一种用于建模时序数据的概率模型。
它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金融市场中,隐马尔科夫模型可以用于预测股票价格走势、进行风险管理、识别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等方面。
本文将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原理开始,深入探讨其在金融领域的使用方法。
隐马尔科夫模型是一种双重随机过程模型,它由两个随机过程组成:一个隐状态序列和一个可观察的输出序列。
在金融市场中,隐状态可以被理解为市场的真实状态,而可观察的输出则是市场上的行情数据。
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可观察序列的生成过程依赖于对应的隐状态序列,而隐状态序列则是一个马尔科夫链的输出。
通过对这两个过程进行建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内在规律和未来走势。
在金融领域,隐马尔科夫模型主要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建模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来预测股票价格的走势。
通过将股票价格的历史数据作为可观察序列,我们可以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来推断出隐藏在股票价格背后的隐含状态,从而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更为准确的交易策略,提高投资收益。
另外,隐马尔科夫模型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是非常复杂和难以预测的,而隐马尔科夫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对市场波动进行建模和预测。
通过对市场波动性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从而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和损失。
此外,隐马尔科夫模型还可以用于识别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
在金融市场中,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投资者很难准确地判断市场的变化和机会。
而隐马尔科夫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的市场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投资机会,为投资决策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使用方法需要结合金融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市场数据,包括股票价格、成交量、市场情绪指标等。
基于供需均衡理论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稳定性仿真分析
2023年第3期(总第524期)金融理论与实践摘要:金融生态稳定是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规避供应链金融中的合谋欺诈现象,促进供应链金融稳定健康发展,以生态学视角,将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模拟为生态系统中的供给种群和需求种群,基于种群相互依存的Logistic 生长模型,通过度量系统内供需种群的共生度和系统外信息化水平、信息共享程度、政策支持力度等环境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构建改进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稳定性模型,求解供需均衡状态下的稳定点,探究提高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策略。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提高供应链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系统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化水平能提高系统稳定性;共生增长系数σ决定了系统是否稳定,且环境容量越大,σ越大,系统稳定性越强。
此外,具备周期性特征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稳定性还取决于种群内禀增长率。
据此,提出构建“竞合共生”的产业生态、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巩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供需均衡;稳定性文章编号:1003-4625(2023)03-0001-10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秦颖1,2,白杨曦1,2,马世昌1,2(1.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2.建筑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北京100044)基于供需均衡理论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稳定性仿真分析收稿日期:2022-09-09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103018)、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20GLC04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规划项目(KM202110016006)、北京建筑大学金字塔人才培养工程(NO.JDYC202003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秦颖(1968—),女,山东潍坊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供应链金融;通信作者白杨曦(1997—),女,云南玉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供应链金融;马世昌(1988—),男,山东潍坊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建筑供应链金融。
互联网金融基础 (郭福春 第三版)课后思考在线练习(答案与解析) 第六章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互联网金g则》章思考课后思考1.简述信托业务特性与互联网特性差异。
2.信托投资公司与第三方网站平台合作营销业务特点。
3.信托产品收益权质押互联网平台融资业务特点。
4.互联网消费金融按消费资金支付方式划分什么模式?各有什么特点?5.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中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特点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答:一、信托业务特点:信托私募性质、非标准化、对产品不得进行公开宣传、投资门槛大多在IOO万、严格满足合格投资者要求二、互联网特点:资源共享、超越时空、实时交互、个性化、人性化、公平性三、两者融合:打通需求端和产品供应端、互联网为信托公司提供了绝佳的风险控制通道与合作创新平台、为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更优质的服务,完善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2.答:第三方互联网金融营销网站作为营销中介,与信托投资公司合作。
按照合作契约的约定,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为信托公司推介信托计划,并收取一定服务费用,但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承担任何投资风险,也不解决投资纠纷。
3.答:从目前市场中的产品看,以信托资产的收益权作为质押为信托合格投资人提供债权融资,是一个有效信托产品互联网化的方式。
这种模式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和信托业务良好的结合,降低了信托业务参与的门槛,也为信托受益人提供了融资服务,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良好的资产。
4.答:按消费资金支付方式划分分为消费者支付和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支付两大模式。
消费者支付模式是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先给消费者发放贷款,消费者在消费时自行支付给零售商,这种模式的产品主要有信用卡和综合性消费贷款,对于综合性消费贷款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难以控制消费者的资金流向。
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支付模式是消费者在进行相应消费时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直接向零售商支付,这一模式可以保证专款专用,但需要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拓展更多合作商户。
5.答: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由第三方支付公司对用户提供授信,并提供资金。
数字流量模式与企业融资约束
·金融与投资·数字流量模式与企业融资约束彭俞超,孙铭鸿,王舒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2206)摘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在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数字流量模式,加强企业资金利用进而获得发展红利。
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流量模式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流量模式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流量模式对银行贷款这一传统融资渠道具有替代效应,并通过改善盈利能力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流量模式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在企业为高成长性、内部控制质量高和媒体关注度高的情况下显著增加。
同时,当融资约束得到缓解后,企业更愿意加大生产经营力度,提高投资效率,增强资本密集度。
但是,数字流量模式会导致企业面临短期资金偿还压力,降低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增加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探索数字流量模式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为上市公司经营战略选择和政府监管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流量模式;企业融资约束;商业信用融资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3)12-0064-11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刻演变,数字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的比重提升至41.5%。
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变思路,依托数字流量模式推动自身经营和业务发展。
网贷市场中投资决策的模仿效应
从总体来看, 与传统借贷相比, 网络借贷仍 然处 于 开 辟 探 索 的 初 级 阶 段。 简 单 地 讲, Lin 等[1] 认为网络借贷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将手中的 闲钱通过网络平台借给那些需要筹钱的人群。 皮
天雷和赵铁[2] 指出网络借贷的借款利率要稍高 一些, 其主要表现有小额、 快捷、 无抵押和无担 保等优势特征, 不过, 网贷平台作为一种信息中 介, 需要做好对借款人提交借款资料的申请、 审 核、 信息认证和还款管理等工作。
对于网络借贷市场, 出借人在判断借款人的 个人信息和订单信息, 尤其是借款人的信贷等级 和违约风险时, 缺乏足够专业的知识和资源, 因
摇 摇 收稿日期: 2016鄄11鄄1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动态识别、 评价与防范研究冶 (14BJY194) 作者简介: 姚摇 博 (1988-) , 男, 河南南阳人, 博士后, 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研究。 E鄄mail: yaobo011@ 163郾 com 魏摇 玮 (1966-) , 男, 陕西丹凤人, 教授, 主要从事产业融资研究。 E鄄mail: wei_wei@ mail郾 xjtu郾 edu郾 cn
第 2 期 (总第 399 期) 2017 年 2 月
财经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摇
摇
摇
Number 2 (General Serial No郾 399) February, 2017
《基于WGAN和集成学习的银行信用卡欺诈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WGAN和集成学习的银行信用卡欺诈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信用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然而,信用卡欺诈事件频繁发生,对个人和银行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WGAN(瓦瑟斯坦生成对抗网络)和集成学习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的银行信用卡欺诈检测系统。
二、信用卡欺诈背景与挑战信用卡欺诈是一种利用信用卡信息进行非法交易的行为,其形式多样,包括盗刷、伪造卡等。
由于信用卡交易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和金融信息,一旦发生欺诈事件,将给个人和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
传统的信用卡欺诈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规则匹配和人工分析,但这些方法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欺诈行为和不断变化的欺诈手段。
因此,研究一种高效、准确的信用卡欺诈检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三、基于WGAN的欺诈检测模型WGAN是一种强大的生成对抗网络,具有生成高质量样本数据的能力。
在信用卡欺诈检测中,我们可以利用WGAN生成大量与真实欺诈交易相似的假交易数据,从而扩充训练样本,提高检测模型的泛化能力。
具体而言,我们使用WGAN的生成器部分来模拟欺诈交易的生成过程,而判别器部分则用于区分真实交易和假交易。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优化,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高效的欺诈检测模型。
四、集成学习在欺诈检测中的应用集成学习是一种将多个基学习器组合成一个强学习器的技术。
在信用卡欺诈检测中,我们可以利用集成学习将多个单一模型进行组合,以提高整体检测性能。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分类算法(如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作为基模型,通过集成学习技术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综合模型。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模型的优点,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五、系统实现与实验结果我们基于上述理论和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银行信用卡欺诈检测系统。
该系统首先利用WGAN生成大量与真实欺诈交易相似的假交易数据,然后使用集成学习技术将多个单一模型进行组合。
基于附加信任的TAM模型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研究
基于附加信任的TAM模型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附加信任的TAM模型对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的影响。
通过分析附加信任与TAM模型的整合作用,并研究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为个人互联网保险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附加信任对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AM模型在该领域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个人互联网保险的普及。
研究进一步发现,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品特性、价格、服务质量等。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完善该模型,并探讨更多影响因素,以提高个人互联网保险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个人互联网保险、附加信任、TAM模型、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假设、结果分析、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了解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探究附加信任和TAM 模型在个人互联网保险领域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个人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附加信任和TAM模型的整合分析,可以为个人互联网保险公司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指导他们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服务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基于附加信任的TAM模型对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的影响,通过分析附加信任和TAM模型在个人互联网保险领域的应用情况,探讨两者的整合机制及其对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
通过建立相应的研究模型和假设,旨在揭示附加信任和TAM模型在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完善个人互联网保险产品设计、推广和服务提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个人互联网保险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个人互联网保险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个人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通过将附加信任理论引入TAM模型,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个人对于互联网保险的信任和使用意向之间的关系。
基于蛙呜博弈的网络舆情与政府监管的模型浅析
一
我们 把 “ 蛙” 换成 “ 网民” ,“ 鸣叫” 换为 “ 转发”, 即传播 自 己所看 均衡以外 , 还有市场 、 政府、 集 团机构 之间的力量 参与, 所以我们需 要构 到 的消息 , 我们 不知道这个消 息是非 法的谣言还是 真实的情况 , 因此 就 建一个更加具有适 应性的有限 理性 和具 有复制动 态的进化稳 定策略。 用中性词 “ 转发 ” 来定义它。 其 中网民我们设 置为有一定理性 的 自 然人 , 由蛙鸣博弈 的理论 基础我们可 以根据 一般公式得 到 : 根据 该复制动态 方程 , 不难求 出其三个不动点 , 也 就是可能 的稳定 在见到别人转 发给他的信 息后有两个选择 , 即转 发和不转发 。 如 果转发 了, 就有可 能面临 一些道德 或法律上 的风险 , 因为他 不是 完全 理性的 , 状 态点 ( 具 体数值与P 、 m、 n 、 z 的大小 有关) , 令d x / d t = O , 得到 的解分 , =1 , =。 往 往不能 鉴别消息的 真伪 , 因此可能 因为 传播谣 言受到处 罚, 即政 府监 别为 =0 管 对他产生的 决策成本z 。 由于他 转发了这条消息 , 所以他应该倾 向于消 令, 根 据微分方程 的稳 定性定 律和进 化稳 定策略 的条件 , 当, 为进 息所表 达的观 点, 那 么他获 得心理上 的满足或 实际的利益 ( 比如进行市 化 稳定策略 ( e v o l u t i o n a r i l y s t a b l e s t r a t e g y , E S S ) 。 1 . 当O < ( m— z ) / ( m+ n — P ) <1 时, 也 就是 m> z 、 P - z <n 同时成立 , 即 场 营销 公关、 打击对手信 誉等活 动) , 即是他的 得益u 。 根 据蛙 鸣博 弈的 思想作出得益矩 阵 , 如 图1 所示 : P - n < z < m, 上述 进化 复制 动态的三个稳 定状 态都 是合理 的 , 因为都处 于0 ≤x ≤1 的范 围, 不难 看出 , 其中只有= 是进 化稳 定策略 。 这表 明相关
Agent仿真技术在科技政策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Agent仿真技术在科技政策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赵剑冬;黄战
【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
【年(卷),期】2012(032)002
【摘要】目前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gent- 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建立的人工社会模型大多是概念模型或者演示模型,还不能针对现实中的具体对象进行解释和分析.首先讨论采用ABMS方法建立人工社会模型的思路,然后采用ABMS方法针对具体的广州软件产业集群进行建模,并给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仿真描述,最终建立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可以应用于分析政府税率、创新回报率、研发周期、社会网络和研发投入比例等因素对整个软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科技政策制定决策支持.
【总页数】5页(P156-160)
【作者】赵剑冬;黄战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暨南大学计算机系,广东广州5106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Agent技术在水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J], 全力娜;樊立萍
2.多Agent协同工作模型在基于Web的群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J], 林杰;薛华
成
3.多Agent在群决策支持系统生成器中的应用研究 [J], 陈晓红;毕文杰
4.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中的管理和协调Agent及其应用研究 [J], 林菁;孟波
5.动态图形仿真技术在港口生产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 真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数据时代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监管效率评价———基于DEA 模型
大数据时代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监管效率评价———基于DEA 模型潘亦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大数据时代随着网络的全民化普及,网络监管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
我国政府针对网络监管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旨在通过实施网络监管提高网络安全,但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网络的监管效率如何,学界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
为此,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简称DEA)对2010年-2017年我国政府主导的网络监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运用LENGO14.0软件对所选取的投入、产出的指标数据进行求解,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建议,旨在以数理分析的方式为我国提高网络监管效率提供建议。
[关键词]网络监管;效率;DEA 模型[中图分类号]F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18)07-0118-03第2018年第7期(总第503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7,2018Total No.503[作者简介]潘亦欣(1995-),女,江西上饶人,2017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贸易经济学。
一、引言2018年4月Facebook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因8700万Facebook 用户资料泄露一事被美国参议院商业和司法委员会联合指控,网络监管的安全问题又一次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增长迅速。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庞大的网民数量使网络监管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出新的管理办法,旨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2017年6月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首次以针对性法律的形式将网络问题纳入我国政府的监管体系。
但如何对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进行有效的监管,仍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种基于社会承诺的Agent组织模型OMSC
一种基于社会承诺的Agent组织模型OMSC
焦玉玺;李洪涛;张伟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8(044)001
【摘要】多Agent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是解决开放异质的多Agent系统中自治Agent间的协调问题.多Agent为了协调它们之间的活动,需要进行交互.社会承诺作为一种通信和交互机制,为自治的多Agent提供了一种协调的途径.然而,仅靠交互难以实现多Agent间的协调.Agent组织作为一种协调模型可以有效地控制多Agent间的交互与合作.论文将社会承诺和Agent组织两种协调机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社会承诺的Agent组织模型OMSC,分析了Agent如何用社会承诺进行推理以及基于社会承诺的多Agent系统并给出了一个实例,为多Agent间的协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总页数】5页(P35-38,41)
【作者】焦玉玺;李洪涛;张伟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5;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5;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
【相关文献】
1.基于使命的Agent组织模型 [J], 李宪港;李中学
2.一种基于时间-效用的Agent社会承诺机制 [J], 张谦;邱玉辉;陈璐
3.基于π演算的一种Agent组织模型 [J], 王一川;石纯一
4.基于Agent图的三级多Agent系统组织模型 [J], 马守明;程显毅;徐照财
5.基于承诺的一种Agent会话模型 [J], 黄健强;白英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gent的预测支持系统的设计
基于Agent的预测支持系统的设计
胡代平;刘豹
【期刊名称】《管理科学学报》
【年(卷),期】1998(001)004
【摘要】】agent是在一定环境下能独立自主运行的实体,它具有自己的知识、目标和能力.多a-gent系统(Multi-AgentSystem)中的agent都服务于同一个目标,各个agent相互磋商与合作,以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利用多agent系统设计预测支持系统,是将每一种定性或定量的预测方法都设计成一个预测agent,各个预测agent都有预测求解方法、知识处理及同其它agent通讯合作的能力.随着系统的运行,各个agent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页数】5页(P82-86)
【作者】胡代平;刘豹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94
【相关文献】
1.基于Agent的水产品价格预测支持系统 [J], 张小栓;张键;傅泽田;穆维松;田东
2.基于多媒体多智能Agents系统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化设计研究 [J], 李明星;刘翔;胡运权
3.基于Agent的组合预测支持系统的设计 [J], 石苑强;萧德云;郑大钟;刘震涛
4.基于多Agent的宏观经济智能预测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J], 毛海军;唐焕文;张杰
5.多agent股票预测支持系统的设计 [J], 胡代平;刘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gent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Agent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石鸥燕;杨文万;张菊芳
【期刊名称】《中国高教论丛》
【年(卷),期】2004(026)003
【摘要】Agent是人工智能及计算机软件领域内的一个新兴技术.本文探讨了Agent技术以及如何把Agent技术应用于网络教学中,以提高网络教学系统的智能性.并给出了智能Agent在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应用模式与实现方法.简要分析了Agent技术给网络教育带来的优点。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石鸥燕;杨文万;张菊芳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天津市30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
【相关文献】
1.CORBA和AGENT技术在网络应用模拟系统中的应用 [J], 汤阳春;陆余良;汪永益
2.CORBA和AGENT技术在网络应用模拟系统中的应用 [J], 汤阳春;陆余良;汪永益
3.Sakai网络教学系统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J], 雷变玲;王坤
4.智能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多Agent技术应用研究 [J], 李强
5.Multi-agent技术在海上船舶避碰决策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J], 邵俊倩;李成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2P网络中一种可信访问控制模型
P2P网络中一种可信访问控制模型
晏樱;李仁发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
【年(卷),期】2008(28)12
【摘要】信任模型强调成员以及数据的可信性,通过对网络中的不端行为进行通告和限制,为用户能够更加合理地使用网络提供保证.提出了一个基于相似度加权推荐的全局信任模型(GSTrust).在模型中,信任值的请求者使用推荐者和自己之间的节点评分行为相似度加权推荐意见,以节点评价行为的相似度加权其推荐度计算全局信任值,并提出了基于群组的激励机制作为信任模型的有效补充,仿真实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总页数】3页(P3194-3196)
【作者】晏樱;李仁发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软件学院,长沙,410083;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长沙,410000;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P2P网络中一种可信任的全局信誉模型 [J], 王堃;吴蒙
2.P2P中一种改进的可信模型 [J], 郑光勇;任晓慧;李肯立
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行为可信的访问控制机制 [J], 周鸣争;汪军;严楠;刘
涛
4.一种用于P2P网络的访问控制模型 [J], 徐巧枝;刘林强;宋如顺
5.P2P网络中一种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 [J], 曹建英;韦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 (t ) p (t ) Di (t ) p (t ) = Wi (t ) Di (t ) p (t ) + Cash i (t )
④接受投资。投资者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收益率表现,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ri (t ) = Di (t ) ⋅ ( p (t ) − p (t − 1)) Wi (t )
30
预先承诺、肥尾效应和监管范式
总第 32 期
预先承诺、肥尾效应和监管范式
——基于 Agent 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仿真研究
郝志运 黄 迪 1
摘要: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我国尚缺乏明确的规范,亟需通过适度监管引导 其明确权利与义务,同时兼顾风险与收益,平衡创新与审慎的关系。本文引入预先承诺制监管, 采用了计算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构建了基于 Agent 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仿真模型,模拟了收益与 风险导向、动态与持续、同质和异质的监管范式,在分析金融市场特征性事实“肥尾效应”和 判定宏观性指标的基础上,论证了实施监管的最佳选择,并提出以坚持前瞻指引、宏观审慎、 激励相容和包容增长应作为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预先承诺;基于 Agent 仿真;肥尾效应
Cashi (t ) = Cashk (t − 1) − [ Di (t − 1)] p(t ) + Fi (t )
Wi (t ) = Di (t ) p (t ) + Cashi (t )
(2) (3)
②资产买卖。其交易需求是根据价格偏差 m(t ) 来决定的:当 p(t ) 高于基准价值 V 时,投资 者会进行卖出操作,反之进行买入操作。公式如下:
m(t ) = V − p (t )
(4)
③银行贷款。 企业根据实际的资产需求量确定本期的资金贷款需求, 向银行提出贷款请求。 根据预先承诺制,监管部门为了控制风险,对企业设置一个监管上限 λi 实际风险资产比 λi (t ) 必须小于 λ
= λi (t )
Max i
MAX
,互联网企业承诺
,公式如下:
(1)
(1)式中, θ 表示金融机构的类型; h(θ ) 表示 θ 在金融系统中所占的份额;q 表示金融机 构的资产量,其收益服从概率密度函数 p(q | θ ) ;k 表示持有资本量 , 其单位成本为 r > 0 ;监管 机构对银行施以的处罚为 f ≥ 0 , 最大的罚金为 f , 对整个金融系统最大罚金为 F; u 表示金融 机构的理性约束,即接受监管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监管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 , 亦称之为 保留效用,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监管限额。其设置如果过高,则会打击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积 极性;如果过低,则金融机构会不顾监管而冒险违规。该目标函数是凸性的 , 而约束条件是凹 性的 , 故模型是一个有约束最小化的凸规划函数 , 可通过数理推导求得模型的最优资本、罚金 计划和最小的金融机构破产数量。 预先承诺制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和减少对互联网金融经营的干预,并赋予互联网企业在风 险内控建设上更多的主动性。在监管范式的理念上,预先承诺类似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所 实施的原则性监管 (principles-based regulation),都是以引导为主、关注最终监管目标实现结果 的导向式监管,即一般不对监管对象做过多、过细的要求 , 较少介入具体业务 ( 李媛,2010)。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预先承诺更多地强调在监管目标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和 风险内控目标,通过协调各方,协商设置最优的资本要求和罚金计划,从而实现准确地选择处 罚对象,合理地判断处罚时间,有效地锁定处罚金额。更重要的是,该范式激励互联网企业主 动进行信息披露,在保持适度监管的同时,有助于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并最终通过惩罚约 束方式,使更具风险偏好的互联网企业比稳健的企业面临更高的监管要求。 具体的实施措施, 可参考借鉴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监管要求和银监会的现行监管指标体系,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多种业务模式,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等指标设置不同的监管指标上限,一 旦触发,监管部门就介入并采取措施。以“人人贷”为例,2012 年其杠杆率极高,若坏账率 大规模出现,超出其自身偿付能力,会因流动性不足对网贷公司带来毁灭性打击。对此类潜在 的风险,就可通过杠杆率来进行预先承诺制监管:事先规定杠杆率上限,如若“踩线”就对其 进行惩罚。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以云计算、大数据、 移动支付、 搜索引擎等为代表的网络高新技术与传统 金融业态的有机结合,兼具普惠金融与跨业经营之双重特性 ( 安邦坤等,2014)。它是基于互 联网实现资源配置与优化的全新金融业务模式,日益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银行 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渠道和产品产生了冲击,加速了金融脱媒化、金融市场化改革和利率市场化 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其创新性的同时 , 我们更应正视其目前 在我国尚基本处于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因其业务模式复杂多样,信用风 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暴露在由互联网技术决定的特殊风险之下 ( 王汉君, 2013)。一味鼓励创新,单纯强调效率而置公平于不顾,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而过度监管, 则会打击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损害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因此,一方面要突出监管的灵活性和适 应性,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维护金融体系长期稳健运行的审慎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安排; 另一方面,鉴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刚起步的现实情况,监管要继续鼓励创新,加强市场约束
ⴁ㇑ᵪᶴ 亴 ݸ 䈪 ⴁ ㇑ ୶ъ䬦㹼 ⴁ㇑ ᮁࣙ 䇑ᨀᆈⅮԱъ Ա ...
䍧Ⅾ+䇑
എ ᣕ
ᣅ 䍴
ಚ༠Ӕ᱃㘵
ᣅ䍴㘵
图 1:基于 Agent 的资产购买模型的交互演化
34
预先承诺、肥尾效应和监管范式
总第 32 期
(一)模型的 Agent 及交互行为 1. 互联网金融企业 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指从事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每个企业 i 的属性如下: ①企业价值。市值 Wi (t ) 由资金量 Cash i (t ) 和资产价值 Di (t ) 组成,资产的市场价格为 p(t ) , 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的金额为 Fi (t ) 。公式如下:
32
预先承诺、肥尾效应和监管范式
总第 32 期
不相同的多家金融机构,构建了金融机构破产数量最小化的目标函数:
k (θ ) ≥ 0 , f ( q ,θ )
min
h(θ ) ∫ p (q | θ )dq ∑ θ θ
q + k ( )≤0
s.t.
_ (a )∑ h(θ ) ∫ q − f (q,θ ) p (q | θ )dq − ∑ h(θ )rk (θ ) ≥ u; θ θ q (b)0 ≤ f (q,θ ) ≤ f ; (c)∑ h(θ ) ∫ p (q | θ ) f (q, θ )dq ≤ F ; θ q (d ) ∫ p (q | θ )(q − f (q, θ )dq − rk (θ )) ≥ ∫ p (q | θ )(q − f (q, θ ' ))dq − rk (θ ' ) q q
_
_
2014 年第 8 期
33
三、基于 Agent 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仿真模型
传统经济学是以一般均衡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前提的, 如果将其用于“ 非理性、 非线性和 非均衡”演化的真实互联网金融市场就会力不从心。而基于 Agent 的计算经济学 (Agent-Based Computational Economics,简称 ACE) 则是在不确定性假说下发展起来的:它将金融市场视为 包含多个有限理性的 Agent 的演化系统,Agent 依赖经验进行决策并通过交互而呈现出系统的 宏观特性,这些特性又会反过来影响 Agent 的微观动机和市场的宏观效果。计算经济学就是通 过这种双向反馈机制的仿真,来揭示经济规律和预测经济现象的走势趋向。其显著特点是“微 观动机涌现宏观行为”。这不仅表现为研究手段和工具革新,更带来了经济学思维范式和方法 论的深刻变革,因而目前已发展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 (Farmer 等,2009)。 本文根据预先承诺制监管的理念,修正了 Thurner 等 (2009) 建立的基于 Agent 的资产购买 模型,提出如下假定。 假定 1:互联网金融市场上存在 6 个 Agent: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存款者、投资者、 监管机构和噪声交易者。其表现均具有有限理性,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 假定 2: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既互相竞争,争夺客户资源和利润空间(即存款者和投资 者),又利益相关,共同合作实现共赢,由此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产业链。监管机构对银行和 互联网企业都履行监管职能。它们的交互行为如图 1 所示。
二、预先承诺制监管范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改变金融本质,其追逐利润的天性既能打破垄断和信息不对称, 也可能凭借着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和技术优势制造新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壁垒。 诺思等 (2008) 制度经济学家认为 , 决定社会和经济演化的技术和制度变迁都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而互 联网金融按照何种路径影响或改变现有的金融体系,则需要监管机构采取适当的监管范式。现 阶段,P2P、网络信贷、第三方支付等部分机构,已由信息中介转为信用中介,但尚无明确的 监管与法律约束,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信息技术的安全隐患所产生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再加 上中国当前分业监管产生的九龙治水和监管真空问题,加强有效监管成为普遍共识 ( 张晓朴, 2014;魏鹏等,2014)。然而,如何既有利于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延续其服务实体经济 的普惠金融本质属性 , 又能有效维护金融秩序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监管范式选择面 临的难题。 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范式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中定量研究较少,定性分析居多,大致有三 类观点 ( 乔海曙等, 2014)。 第一类为从严监管派, 认为互联网金融大大增加了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监管机构应设置较高的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严格控制牌照发放,并尽早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 制;该观点还认为,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在打金融监管的擦边球,目前和银行处于不公平竞争 状态 ( 盛松成,2014),对其不但要管而且要严管。第二类为宽松监管派,认为互联网金融作为 内生性很强的新生事物,监管者不可叶公好龙 ( 吴庆,2013),应采取较为宽松的金融监管模式, 并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目前也基本持此种监管态度作为佐证。第三类为适度监管 派,认为应明确监管的任务是营造自由开放的创新市场环境和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金融 自由化和监管之间找到均衡 ( 吴晓灵,2014)。本文认为,对互联网金融以适度监管范式为宜, 具体而言,预先承诺制 (pre-commitment) 监管应是较佳选择。 预先承诺制是由美联储经济学家 Edward S. Prescott(1997) 提出的,其将新规制经济学理 论和激励相容理念有机结合,并有效应用于金融监管的具体实践中。预先承诺制基于监管机构 和被监管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提出由监管机构设计出一套使被监管者“说真话”的激励 规制制度,并将双方的目标有机结合,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并使效用最大化。具体来说,就 是在一定监管期间内 , 被监管者向监管机构承诺一个预定限额,在预定限额内监管机构不会介 入金融机构的具体经营活动,不必关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 VAR 模型是否精确、内部控制体系 是否完善; 但如果超出限额, 监管机构就会采取惩罚措施。 为此,Prescott(1997) 构建了有 约束最小化的预先承诺制模型。该模型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并假设市场上存在规模和收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