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真题实战演练

合集下载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3)郡县制 ①内容:“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 隶属于郡,县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②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 得世袭。 ③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 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2)弊端: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 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考向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例题】 (2011· 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解析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解析:“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最高执政权力传给各自的嫡长 子,并世代相袭。而郡县制用“皇帝任命制度”取代了分封制的 “等级世袭”制度。 答案:D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4.意义:“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 了基本格局。
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是实施暴政,而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并非是由
实行中央集权制所致。相反,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封建统 治,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

(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

(3)影响: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 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史论要点] 宗法制因贵族制的瓦解而走向衰落,但其一直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家国同治”的政治 理念;修族谱、建祠堂、敬祖宗、承父姓等社会习俗;家 和万事兴、“忠”“孝”伦理观念等。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 特点
目的 有效控制广袤国土,_拱_卫__王_室____,巩固西周统治
周武王将子弟(主体)、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做 对象
诸侯
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_世_袭___统治权(相对独立性)
义务
诸侯对周天子定期_朝__贡__并提供_军_赋__和_力_役__
封国 燕(东北最远)、鲁、齐(功臣)、宋(先代贵族)等
积极: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有 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影响 消极:后期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间强国兼并弱国, 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C项。
答案 C
练2 宗法制特征的史料解读考查
(2015·浙江10月选考)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
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解析 西周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即君臣之名分确
定),天子的尊严因此确立。宗法制确立了君臣的名分等级,
3.影响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2)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_多__元_一__体___格局 的形成。
二、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 1.郡县制的建立(地方)
(1)产生发展: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朝推行全国。 (2)内容:地方政权设有郡、县两级,“郡”是直属于中央 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县下设有“乡”“里” 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 动,不得世袭。

高考历史总复习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高考历史总复习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主要讲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演变。秦汉大一统建立起以皇权专制为核心的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形成到发展 再到衰落,这一演变过程的基本线索是:建立(秦朝 )→巩 固 (两汉 )→完善 (隋唐 )→加强 (宋元 )→强化并衰落(明清)。
网 络 感 知
第1讲
二、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权力、财产和________上的矛盾。 2.实质:按照________分配政治权力,维护 ________,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 (1)核心是 ________。 (2)周天子以 ________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 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按血统关系的 亲疏,形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 宗法等级。 4.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 ________和 ________地 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参考答案: 一、 2.子弟 鲁 6.政治秩序 二、 1.土地继承 关系 (2)嫡长子 2.血统关系 诸侯 政治秩序 卿大夫 士 3.(1)血缘宗族 4.垄断 特权 功臣 3.土地 人民 军赋 力役 5.齐
周天子
易错易混提示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有两层含义: 一是“嫡”,“嫡”是由母亲决定的,正房所生为“嫡”子, 偏房和妾所生为庶子;二是“长子”,嫡子中的长子为“嫡长 子”。
3.影响:不仅扩大了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 ________格局的形成。 二、百官公卿 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 “________”称号,自称 “________”,确立了皇帝 ________的地位。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专题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宏观 理 清 时 序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高考必考区间——精细研究
课下综合检测
知能
古代 走向
理 知 识体 系
背史论术 语
知 能 强 化 课 Ⅰ
NO.1 历史认知拓广度
——比“教材”多一点
返回
一、夏商政治形式
返回
历史 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实质
贵 族政治
郡县制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 下,按地域划分
官吏由皇帝和朝廷任免调 动 ,不能世袭,官吏只有 俸禄,无封地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 对 服从中央
辖 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 对 土地无管理权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 国家的统一
官僚政治
返回
返回
返回
NO.3 核心素养上高度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政治 宗法制与政权机构密切结合,制定了贵族之间的组 影响 织 关 系,也确定了政治上的等级隶属关系
婚姻 礼仪
宗法制使一妻多妾制成为宗周社会婚姻的基本形态, 并使聘娶婚成为婚姻的合法程序。宗法制婚姻满足 了宗法政治的需要,使婚姻政治化
姓氏 姓氏是建立在血缘关 系基础上以父权和族权为 象征 方面 的,是带有阶级 等级的宗法制的反映
信仰、 宗法制调节 人际关 系,规范伦理道德,促使中国文 观 念 化成为伦 理型文化。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NO.2 历史理解求深度
——比“初学”深一点
返回
一、血缘宗亲影响下的中国早期政治体制
返回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提示:根据材料中六枚御玺的名称,可以看出皇帝处于 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 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 秦汉政治
结束
[应用贯通]
1.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 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 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 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 C.保证皇位世袭 ( B.体现皇权独尊 D.震慑割据篡权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 秦汉政治
结束
2.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 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 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 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基点盘查]
冲关提能演练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 秦汉政治
结束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2)内容: ①分封对象: 子弟 、功臣、先代贵族。 ②主要封国:鲁、齐、燕、宋、晋等。 ③诸侯权利:在封国内享有 世袭统治权 。 ④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 军赋 和 力役 。 (3)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保持西周政治文化的 稳定性和 延续性 。 ②消极:后期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 趋于瓦解。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空坐标】【认读要领】一个核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两大阶段: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条线索: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演变。

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梳理·基础知识]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1.西周的分封制【史论要点】图示中晋、卫、鲁、燕等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直观反映分封制“拱卫王室”的示意图。

2.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①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核心。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除周天子外,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小宗服从大宗。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

(3)影响: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史论要点] 宗法制因贵族制的瓦解而走向衰落,但其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家国同治”的政治理念;修族谱、建祠堂、敬祖宗、承父姓等社会习俗;家和万事兴、“忠”“孝”伦理观念等。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史料大宗、小宗示意图(见下图)[识图解史] 结合图示,试从宗法制运行的基础、大小宗的相互关系、联系纽带等角度谈谈宗法制的基本特征。

提示: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划分依据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及嫡庶之别;等级森严等。

要点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史料一(2017·浙江4月选考改编)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与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与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与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基础过关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西周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2.主要内容:周王将和分封于各地做诸侯,最北的封国是国,最东的封国是,亲周的商朝贵族被封于(地区);这一制度开始瓦解于.诸侯在封国内享有权;诸侯要承担对周天子定期并提供的义务。

3.影响: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地区;有利于稳定当时的;但后期出现了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宗法制:1。

含义:是按照关系分配政治权利,在政治权利上实行制度(即核心内容),从而在形成周王朝“-—————”金字塔结构的等级关系,各等级之间形成了与小宗的关系。

2.影响:(1)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

(3)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家谱、祭祖)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秦朝的统一1.经过:(1) ——年,灭六国,统一中原(2)北击,收回河套、修长城和“”加强北部边防;(3)修人工运河,沟通水系和水系,平定岭南(包括、、三郡)(4)在西南夷,开“”,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2.统一的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格局的形成。

(二)地方设郡县1.基本内容(1)“郡”:直属于,设、郡尉、监御史等官职分掌职权;(2)“县”:隶属于,下设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3)“道”:设置于聚居地,其地位相当于;2.特点:形成了中央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任免调动,不得.3.影响:是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中央推行皇帝制与三公九卿制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自称“”,确立了皇帝的地位.2.三公九卿制度(1)三公是指、和。

其中,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官员是,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是,主管军事的是。

(2)九卿是指中央个重要部门的。

主要有宗庙礼仪和教育的,郎中令、卫尉、太仆、主管司法的、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的、宗正、主管国家财政的、少府.(四)西汉的政治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为“";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设置了和,防止地方分裂势力。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

【快乐考生】2015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真题实战演练人民版[命题视角透析]1.从近年来的高考题来看,对分封制、宗法制的考查比较集中,复习中要注意分封制的内涵及其历史作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对于宗法制要理解宗法制是一项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对中国社会政治造成了深远影响,又要理解宗法制对中国文化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的影响。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试题难度不大。

对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注意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及作用,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实行的历史意义。

[真题实战演练]1.(2013·浙江卷)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解析: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图中①是灭楚路线,②是灭韩路线,③是灭魏路线,④是灭赵路线,⑤是灭齐路线,⑥是灭燕路线,故A项正确。

答案:A2.(2013·课标Ⅰ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秦国率先打破了分封制对墓葬等级的规定,形成君王墓葬独大的局面,说明秦国率先由分封体制向集权统治演变,故C项符合题意。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D项错误。

答案:C3.(2013·广东卷)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能被称为“百姓”,战国以后,普通民众也可以被称为“百姓”,这实际上反映了贵族地位的下降,其实质是宗法制的衰落,故选B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返回 ①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 (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分封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西周封国内居住着 几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即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军队、殷遗民、 专业技工等,他们同住在一个城市内,谓之“国人”。封地所在 的一些土著族群,其首领及封君与国人相互通婚。还有一些土著 居住在郊野,成为“野人”,他们往往是东部古老的族群。在封 国之内还有其他的不同族群。他们构成一个多元的复杂社会,推 动了文化大融合。
返回
②人才的流动方式。春秋战国时期,为图强争霸的需要,各 诸侯国 尚贤 思想流行,传统的世卿世禄制被打破,出现许多布
衣卿相,如管仲、苏秦、吕不韦等。各国盛行养士之风,用人唯 才,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
③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流行,有计划打压奴隶贵族(如楚国吴 起、秦国商鞅等)、以定额的俸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 户齐民转变等,都在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宗法制的作用。
(5)诸侯权力和义务: 诸侯享有在封国内世袭统治、对 下属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诸 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等义务。
(6)发展演变:
返回
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 已经难以考证。史料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 溯源 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 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分封制
了宗法政治的需要,使婚姻政治化
姓氏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以父权和族权为象征
方面
的,是带有阶级等级的宗法制的反映
信仰、 宗法制调节人际关系,规范伦理道德,促使中国文
观念 化成为伦理型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题主线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专题概述(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由此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秦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从汉至元,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逐步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4)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1.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权利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诸侯义务向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初期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3)维护工具:礼乐制度。

(4)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西周的疆域。

(5)局限:诸侯国拥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权力过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到西周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

西周的“共同体意识”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扩展,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

这种“大一统”的“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2.宗法制渊源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影响①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②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贵族政治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应考能力提升人民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应考能力提升人民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013·高考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体现了秦国已经走向集权,C 项正确。

A 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B 项表述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D 项表述本身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遭到破坏。

【答案】 C(2017·高考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与文化认同。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解析】 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 项正确。

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 项错误,排除;C 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A■练真题———————————————————1.(2016·高考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高考历史一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高考历史一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遍 过
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


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4.历史遗存影响: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祭祀、修订家
集 训

考 法
谱、追根寻缘等社会习俗。



返 首 页
32
►探究三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础 知
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
返 首 页
30




宗法制的影响

遍 过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 课

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
集 训

考 法
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返 首 页
31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


法 全
集权制度。


返 首 页
12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天下归宗

遍 过
1.实质:按_血__缘__宗__族_关__系__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课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限 时
高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集 训

考 法
3.最大特点:_嫡_长__子__继__承__制__。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世袭统治权
朝贡
军赋 力役
(3)影响
①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_____黄__河__中__下__游_地区。
②有利于稳定当时的___________。
③后期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政形治势秩,序_________的权威逐渐
削弱。
周天子
3.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按照____________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 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 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 完成,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 ①帝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_____皇_”帝称号,自称“始皇
②确立了皇帝____________的地位。
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血缘关系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 管理制度。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王位世袭 制,形成“家天下”局面;分封制、宗法制将族权与政 权结合,形成“家国一体”局面。
3.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高度集中。
(2)三公九卿制 至高无上
①三公:丞相职责是___________处理政事,______主管
军事,御史大夫负责____协__助__皇__帝__。 ②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太尉
③议政:以“_____”等方监式察讨系论统国家军政要务,由皇帝
裁决。
朝议
4.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汉初形成“____”“____”并存的局面。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部“______”和司隶校尉,加强了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

【步步高】(福建专用)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 人民版专题概览[考纲要求]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考点一 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内容⎩⎪⎨⎪⎧对象: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影响⎩⎪⎨⎪⎧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 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消极: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 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4.崩溃:诸侯在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楚王问鼎”是其表现。

名师助学 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二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二、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 国是大宗,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特点:嫡长子继承,等级森严,强调血缘关系。

4.影响⎩⎪⎨⎪⎧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崩溃一、分封制史料一 封建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解读 史料反映出实施分封制的目的是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被分封的诸侯有拱卫王室的义务。

2015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作业 人民

2015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作业 人民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2013·某某质检)“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解析: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

故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答案:D2.(2013·某某联考)古代某法规定,亲属相容隐,亲属之间相互告发会导致其丧失继承权。

这说明该法( )A.鼓励亲属之间纵容某某行为B.立法保护家庭人伦关系C.注重消除亲属之间的隔阂D.以财产继承权作为维护家庭关系的唯一纽带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法律,意在考查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A错误在“鼓励”,C 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错在“唯一纽带”,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3.(2013·某某某某、某某一模)《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

受德乃纣也,甚少矣。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故纣为后。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B.商纣因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

由材料信息“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可知,微子启和中衍为“妾”生的庶子,而纣则为“妻”生的嫡子。

材料中微子启不可以成为太子,纣可以成为太子,是根据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确定的,这说明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故选D。

答案:D4.(2013·某某诊断)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1课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1课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

【创新设计】(四川专用)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1课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统一”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历史阶段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西周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法制、地方分封制到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萌芽的演变历程(1)神权与王权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汉至明清(公元前221~1840年)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中华文明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2)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国家分裂,但孕育统一(3)隋唐时期(581~907年):中华文明走向成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4)宋元时期(960~1368年):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5)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华文明由繁盛到出现危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走向衰落(1)以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皇权至上、凸显人治和专制色彩(2)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矛盾之一,斗争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3)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央政府内部的一对基本矛盾,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第1课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四川考纲】 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①秦的统一;②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③郡县制。

【课标提示】 1.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西周的分封制(1)背景: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2)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3)概况⎩⎪⎨⎪⎧①对象: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考生】2015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真题实战演练人民版
[命题视角透析]
1.从近年来的高考题来看,对分封制、宗法制的考查比较集中,复习中要注意分封制的内涵及其历史作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对于宗法制要理解宗法制是一项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对中国社会政治造成了深远影响,又要理解宗法制对中国文化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的影响。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试题难度不大。

对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注意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及作用,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实行的历史意义。

[真题实战演练]
1.(2013·浙江卷)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
解析: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图中①是灭楚路线,②是灭韩路线,③是灭魏路线,④是灭赵路线,⑤是灭齐路线,⑥是灭燕路线,故A项正确。

答案:A
2.(2013·课标Ⅰ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秦国率先打破了分封制对墓葬等级的规定,形成君王墓葬独大的局面,说明秦国率先由分封体制向集权统治演变,故C项符合题意。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D项错误。

答案:C
3.(2013·广东卷)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能被称为“百姓”,战国以后,普通民众也可以被称为“百姓”,这实际上反映了贵族地位的下降,其实质是宗法制的衰落,故选B项。

战国以后,分封制、井田制日益瓦解,故排除A、D两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B
4.(2013·浙江卷)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禅让制实行于夏朝之前的原始社会,排除①。

周代世系略图体现了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世官制(贵族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世卿世禄)、宗法制(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诸侯、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是大宗)。

本题选D。

答案:D
5.(2013·山东卷)《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由题干材料可知王城建筑平面布置方整、对称、有序,从而形成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故答案为B项。

A、D两项在周代并未出现;C 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

答案:B
6.(2012·海南卷)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皇帝制。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皇”和“帝”的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与地位。

因此,他把“皇”和“帝”的名称合为“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

可见,其首要目的是突出个人功业,故选C。

答案:C
7.(2012·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秦晋可婚,晋鲁不可婚;教材中有如下表述“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

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中位居最东……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宋地”。

可见,鲁、燕为姬姓周贵族,宋为非姬姓商贵族。

答案:C
8.(2011·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解析: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选项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分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血缘分封,选项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

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

答案:C
9.(2011·四川卷)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
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解析:史学家赵翼认为西汉初年的君臣出现了源自下层百姓的现象,故开启了“布衣”将相的新局面,因而是秦、汉间“天地一大变局”的体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正是这一变局的写照。

A、B、D三项中的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故C项正确。

答案:C
10.(2011·北京卷)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分析材料,说明“天之变局”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解析:由材料“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可作答。

答案: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11.(2011·浙江卷)材料:(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解析:解答时注意分析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从西周政治制度受血缘关系的影响和秦朝中央集权的特点角度分析说明其差别。

答案: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主要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2.(2013·安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

”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

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

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

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新唐书·狄仁杰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历史因素,实际上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结合商周政治的相关内容总结即可。

答案:父系血缘关系或“家天下”政治等;礼乐制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