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脏腑辨证
肝系病变
总结词
肝阴虚、肝阳上亢、肝火旺盛、肝郁气滞、肝脾不和。
详细描述
肝阴虚会有目涩、头痛、面色暗淡的表现;肝阳上亢则有头痛、眩晕、耳鸣的症状;肝火旺盛常常表 现为面红目赤、口干苦、胁肋疼痛;肝郁气滞有心烦、易怒、乳房胀痛的症状;肝脾不和会有胁痛、 腹胀、便溏的症状。
脾系病变
总结词
脾胃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脾气下陷。
血分证:里证、虚证、寒证 瘀斑,出血等 多由热邪深入血分,或阴血耗伤所致
三焦辨证
上焦病:心肺病变、温病初期 发热,咳嗽,心悸胸闷等
多由上焦气机不畅,或温热之邪侵袭上焦所致
三焦辨证
中焦病:脾胃病变、温病中期
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 泄等
多由中焦气机不畅,或温热之 邪侵袭中焦所致
三焦辨证
下焦病:肝肾病变、温病后期 腰膝酸软,遗精阳痿等 多由下焦气机不畅,或温热之邪侵袭下焦所致
根据脏腑辨证理论,对患者 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疾病的 轻重、发展趋势、疗效等。
通过评估病情,可以及时发 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病 情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6
中医脏腑辨证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
中医现代化与脏腑辨证
现代科技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脏腑辨证可以借助生物医 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手段,更深入地揭示人体 生理和病理机制,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现代中医诊断学在传统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和技术 ,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诊断方法。
02
脏腑辨证的核心理论
脏腑生理功能
脏腑定义与功能
脏腑是中医对内脏的总称,包括心、肝、脾、肺、肾等,各有其 特定的生理功能。
脏腑辨证意义的认识
脏腑辨证意义的认识
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中医理论对脏腑功能状态的辨别,以及通过脏腑功能状态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的一种方法。
脏腑辨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脏腑功能状态的辨别,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首先,脏腑辨证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脏腑对应不同的病理变化,通过观察病人的脏腑功能状态,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评估和处理。
其次,脏腑辨证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病人的脏腑功能状态和病机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脏腑功能状态的辨别,可以更准确地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脏腑辨证还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根据中医理论,脏腑功能状态的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脏腑功能状态的辨别,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防止疾病的恶化。
总的来说,脏腑辨证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还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中医诊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脏腑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人的各项生理活动均是脏腑功能协调的结果,而各种病理变化则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所以,疾病的发生、发展,多数是脏腑功能发生异常所导致的。
脏的含义:又称藏,藏于内的意思,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属于阴、属于里。
人体有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其总体功能特点是“藏而不泻”。
腑的含义:又称府,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属于阳,属于表。
人体有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其总体功能特点是“泻而不藏”。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肝为里,胆为表),脾与胃相表里(脾为里,胃为表),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为里,小肠为表),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里,大肠为表),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里,膀胱为表)。
奇恒之腑:即异于正常之腑,故名。
奇恒之腑有五,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根据脏腑功能发生变化时的症状表现,进行归纳、分析,从而确定病位、了解病性、寻求病因、推究病机及正邪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
它在众多的辨证方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唐容川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王清任说:“著书不明脏腑,无异于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脏腑辨证,首先要明确脏腑的生理功能,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的变化,为辨证提供依据。
第一节心与小肠的辨证1.心脏的解剖位置:心居于胸中,两肺之间,心的经脉起于心,下络小肠,出腋下,循臂内,入手掌。
2.心脏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
心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如果心气不足,推动无力,可发生血脉运行迟滞等病变,如胸痛、手臂酸痛等。
(2)心藏神。
心主宰人体一切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所谓主宰生理活动,是说全身各种功能活动,如肺之呼吸,肾之气化,脾之运化等,无一不是在心脏功能的主持下而完成的,所以《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如果心的功能失调,则五脏六腑的病变随之出现。
所谓心主心理活动,是指心脏有主宰人体神志活动的作用。
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脏腑辨证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它主要包括五脏和六
腑的辨证。
五脏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心、肝、脾、肺和肾。
每个脏器都有其特定
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气机,肾主水液。
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它们是五脏之外的器官,承担着
运化、排泄等功能。
胆主疏泄,胃主受纳和消化,小肠主分清浊,大肠主传导粪便,膀胱主储存尿液,三焦主气化水液。
脏腑辨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进行判断和诊断的方法。
根据
辨证的结果,医生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舌苔颜色来判断肺脏功能的健康状态。
如果患者
有咳嗽、气促、咳痰等症状,并且舌苔厚重,可能表明肺脏功能受损。
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判断脏腑的阴阳盛衰、寒热虚实等。
例如,肝脏主
疏泄功能,如果肝阳上亢,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口苦等症状。
肾脏主水液代谢,如果肾阳不足,可能引起腰膝酸软、畏寒等症状。
总而言之,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辨别患者的症
状和体征来判断脏腑功能的健康状况,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这一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维护人体健康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和手段。
中医学PPT第六章第2节 脏腑辨证课件
姜某,女,36岁,家政服务员。就诊时间:×X××年7月5日。 主诉:情志抑郁,胸胁胀痛,月经不调近一年。 述因家庭、工作诸多因素,近年来情志抑郁。刻诊:善太 息,胸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觉咽中如有物阻.吞 之不下吐之不出,伴经前乳房作胀疼痛,经色暗红有块,小 腹疼痛。症状轻重与情绪变化的关系较为密切。舌苔薄白, 脉弦。
近三年月经常有淋漓量多,曾大出血两次。近两月来因劳 累过度又见月经淋漓不止,量多色淡质稀。刻诊:面色淡白, 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证名:脾不统血证。
12:14:02
39
胡某,男,58岁,干部。就诊时间:X×××年5月6日。 主诉:胸胁胀痛,腹痛便溏三年。
近三年来常情志抑郁,每逢不随愿之事则急躁易怒。 到诊:胸胁胀满不适,太息之后则舒畅.腹痛溏泄反复 发作便溏,且腹痛腹泻加剧,泻后痛减,纳差,舌淡红, 苦白润,脉弦。
诊断为: ( ) 2.白带清稀量多,食少腹胀,形寒肢冷,舌淡胖。最宜诊断为:
() 3 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肢体肿胀,舌苔白滑。最宜诊
断为: ( ) 4 腹胀,食少,便溏,伴头身困重,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证属: ( )
(9—11) A.瘀阻心脉 B痰阻心脉 C气滞心脉 D.寒凝心脉 E 心火亢盛 9.心悸怔仲,胸闷心痛,遇寒痛剧,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
第六章 辨证
第二节 二节 脏 腑 辨 证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viscera
★脏腑辨证的含义:通过四诊收集的资料 ,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 纲、病因、气血等理论,对疾病的证候进 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病位、病 性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2013.10护理部讲课——脏腑辨证
心与小肠辨证 生理病理特点 主血脉
病变
心
藏神明
病变
阳气不足,阴血亏虚 ——心悸怔忡, 脉结代或促 心脉瘀阻 ——心痛 心神不宁 ——心烦,失眠多梦,健忘 心神狂乱 ——神昏,神识错乱
开窍于舌
病变
舌痈,舌疮
心与小肠相表里 病变
小肠主泌别清浊
主要表现大小便失常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及心阳暴脱 是指心阳气虚弱,功能减退、甚至阳气暴脱所致的病证。 素体虚弱
脾与胃辨证
主运化 病 变
水谷不运——纳少腹胀或痛,便溏 水湿不运——浮肿尿少,肢体困重
脾
病变 升清阳——清阳不升 ——内脏下垂
统血液——脾不统血 ——出血,月经量多,崩漏 胃
受纳、腐熟水谷异常 胃失和降 脘痛,食少、呕吐 喛气,呃逆等
病变
脾气虚证 ——由于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饮食劳倦 忧思日久 禀赋不足 年老体衰
大肠湿热
热迫肠道 ——暴注下泻,便色黄而秽 臭,肛门灼热 湿热内盛 ——身热口渴,尿短赤, 红苔黄腻,脉滑数
以下痢或泄泻及湿热征象为审证要点。
肺与大肠病护理
• • • • • • • •
1.病情观察 1.1咳嗽、气喘等症状 1.2痰的色、质、量、气味 1.3咯血的先兆 2.生活起居护理 2.1慎起居,避风寒 2. 2保持空气新鲜 2.3平时加强身体锻炼
肺与大肠辨证 司呼吸 ——呼吸不利 ——咳嗽,喘促。 肺 调水道 ——水道不通 ——水肿尿少或痰饮。 病变 主发音 ——音系不利 ——喉痛,声音变异。
病变 窍于鼻 ——肺窍不利 ——鼻塞流涕或鼻翼煽劲。 病变 病变
大肠 ——主传导,排泄糟粕 ——便秘或腹泻
病变
肺气虚证 ——由于肺机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 虚弱证候。 久病咳喘 脾胃失调 禀赋不足
中级班专业知识第一章-第二节-中医脏腑辨证分型方法
小结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的 ③ 肝阴不足: 性质:虚证。 症状: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
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 舌象:舌红少津。 脉象:弦细数。 ④肝阳上亢: 性质:本虚表实。 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
2:病情反复、缠绵难遇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暑邪 炎热、升散兼湿
(1)暑为阳邪,其性炎上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3)暑多夹湿
燥邪 干燥、收敛
(1)燥性干燥,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内伤致病:
七情内伤:
怒者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乱、忧则其郁
饮食施宜
劳逸适度
八纲辨证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统领其他六纲
二、实证
概念: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 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
成因:外邪入侵人体,或内脏功能失调,病理产物堆积 (痰饮、水湿、瘀血等)导致的邪盛而正气未衰少的病 变。
临床表现: 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 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 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 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是 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 证。其中脏病辨证是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由于 临床上单纯的腑病较为少见,多与一定的脏病有 关,故将腑病编人相关病中进行讨论。脏腑的病 变复杂,证候多种多样,本节仅介绍临床常见的 一些证候。
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 【临床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
中医学-脏腑辨证ppt课件
肺阴虚证
• 阴津不足,肺失濡润所表现的证候。多 由肺病日久,耗伤肺阴所致。
•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粘不易咯出, 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喑哑,潮热 颧红,或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 病机:肺阴亏耗,阴虚火旺。 • 治法:养阴清肺 • 方剂:百合固金汤
大肠津亏证
• 年老体虚,津液亏损,或久病伤阴,不能濡 润大肠所出现的以便秘为主的证候。
• 临床表现:大便干结如栗,腹胀,拒按,口 干欲饮,内热心烦,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 苔黄而干,脉细数。
• 病机:肠道津亏,传导失司。 • 治法:润肠通便 • 方剂:麻子仁丸
大肠实热证
• 饮食不洁,过食辛辣、肥甘,热邪蕴结 肠道,导致腑气不通所致的实热证。
•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腹胀 痞满,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而干,脉沉 实有力。
中医学-脏腑辨证
概述
❖ 脏腑辨证,是运用脏 腑的生理病理理论, 对四诊所收集的病情 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判断疾病的部位、病 因病机、性质和邪正 盛衰的辨证方法。
心与小肠辨证
功能:主血脉—血液运行障碍 主神明—神志异常
心开窍于舌,与小肠互为表里 症状:心悸、心前区疼痛、心神不安、失眠多
梦、谵语。 虚:心气、心血、心阴、心阳虚衰;
寒凝胃脘证
❖ 寒邪损伤胃气,胃失和降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 临床表现:胃脘冷痛,痛势急剧,呕吐清水,
形寒肢冷,喜温,喜热饮,苔白,脉弦紧。 ❖ 病机:寒凝胃脘,中阳不运。 ❖ 治法:温胃散寒 ❖ 方剂:良附丸
胃热炽盛证
❖ 由胃经蕴热、胃火偏盛所表现的胃实热证。 ❖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发
• 病机:实热内结,腑气不通。 • 治法:泻下热结 • 方剂:大承气汤
脏腑辨证与护理
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情况,采取了以下护理 措施
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 饮食习惯。
脾与胃辨证护理案例
饮食护理
建议患者多食用健脾和胃的食 物,如山药、扁豆等。
用药护理
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汤 剂,观察病情变化。
运动护理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 散步、太极拳等。
护理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胃 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得
饮食护理
建议患者多食用疏肝理气的食 物,如山楂、柑橘等。
用药护理
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汤 剂,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胁 痛、口苦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情绪逐渐稳定。
脾与胃辨证护理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刘某,女,28岁,因长期饮 食不规律,出现胃痛、腹胀、食 欲不振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脾胃
肾阳虚
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护理要点: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可食用羊肉、韭菜等温补肾阳 的食物。
PART 04
脏腑辨证在护理中的应用 案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心与小肠辨证护理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李某,女,58岁,因长期高血压、 心悸、失眠等症状就诊,中医诊断为 心气虚证。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运动护理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 等。
用药护理
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汤剂,观察病情 变化。
护理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咳嗽、气喘、便 秘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肾与膀胱辨证护理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王某,女,42岁,因长期腰膝酸软、夜尿频 繁等症状就诊,中医诊断为肾阳虚证。
脏腑辨证
10 大肠液亏证
概念 大肠液亏证是大肠津液不足,传导迟滞之证
机制
温病后期 产后失血
素体阴亏
表现·分析
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数日一行 --- 肠道液亏,
传导不利
口燥咽干 --- 津亏口腔失润
或口臭,头晕 --- 腑气不通,浊气上犯
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 燥热津亏 辨证要点 大便干燥 + 津亏见症
辨证要点
纳少腹胀便溏 + 阳虚见症
3 中气下陷证 概念 机制
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详见“脾气虚证” 脾气不足,升清失职之证
表现·分析
头晕目眩 --- 脾虚清阳不升 久泄久痢,便意频数 --- 脾虚清阳下陷 脘腹坠胀,胃下垂, 子宫脱垂,脱肛等 --- 脾虚举托无力
脾气虚证:症、舌、脉
辨证要点 内脏下垂 + 脾气虚见症
-- 风热犯肺,清肃失职
表热证: 症、舌、脉
辨证要点 咳嗽 + 表热见症
7.热邪壅肺证
概念 热邪壅肺证是邪热内壅于肺,肺失清肃之证
外感热邪 风寒入里化热
机制
表现·分析
咳嗽息粗,痰黄稠 --- 邪热犯肺,肺失清肃 甚则鼻煽 --- 热壅于肺,宣降不利 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 --- 肺热壅盛,灼伤
表现·分析
干咳,或痰少而粘,难咯出 --- 肺阴亏,清肃不利
或痰中带血 --- 虚火灼伤肺络
音哑 --- 肺阴虚咽喉失养 阴虚证: 症、舌、脉 辨证要点 干咳,或痰少而粘+ 阴虚见症
3 风寒束肺证
概念 风寒束肺证风寒犯肺,宣降不利之证
机制
外感风寒
肺 失宣
表现·分析
本症: 咳嗽,痰清稀,鼻塞流清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
病因:
五志化火、火热之邪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脉象 脉数 有力
内侵、过食辛辣等
5 心火 亢盛
病机:
火热内炽、扰乱心神 迫血妄行 上炎口舌 心热移小肠
1、轻证: 舌尖 红绛 发热、失眠、心烦 +吐衄 +舌赤生疮 +尿赤涩灼痛 2、重证 狂燥谵语、神志不清 (热扰心神、或热闭心神)
常见症状
病因:
舌象
舌淡苔白
脉象
脉缓 或弱
1 脾 气 虚
食少、腹胀、便溏 寒湿侵袭,饮食不节 + 耗伤太过 气虚症 病机: 或+水湿泛溢症 脾气不足,运化失职 (浮肿、或形体肥 胖)
病因:
2 脾 虚 气 陷
脘腹重坠、内脏下 垂 脾虚进一步发展 久泄久痢,劳累或妇 + 女经产过多失于调养 气虚症 病机:
舌苔白腻 脉滑
病因: 气郁化火,炼液成痰
8 痰火 扰心
热邪煎熬,灼津成痰 病机: 痰火交结,扰闭心神
神志异常(神志狂燥,神 昏谵语) + 痰火内盛症(吐痰黄稠, 喉间痰鸣;胸闷不舒;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舌红苔黄 脉滑数 腻
辨证要点 病因病机 常见症状
心中烦热,口渴喜凉 饮,口舌生疮,小便 赤涩,尿道灼痛,尿 血。
怒
筋
爪
目
泪
常见 病理 表现
1、肝失疏泄 精神异常:抑郁、烦躁 气机逆乱:胸胁,少腹胀痛,头晕目 眩、巅顶痛 消化障碍:(见脾病) 2、肝不藏血,全身失养,筋膜失濡 月经不调,肢体震颤,手足抽搐 3、肝经所过部位病变: 胸胁、少腹疼痛,巅顶痛,睾丸疼痛
抑 郁 、 烦 躁
肢体 震颤 , 手足 抽搐
呼吸气短而喘
齿摇 发脱 耳 鸣 耳 聋 , 二 便 异 常
病因病机
常见症状
病因:
辨证要点
舌象 脉象
1 肾 阳 虚
腰膝酸软冷痛,性 舌淡 脉沉细无力, 苔白 尺脉尤甚 素体阳虚,年老久病 欲减退,夜尿多 房事太过,他脏及肾 + 病机: 阳虚症(面色胱白, 肾阳亏虚,机体失去 形寒肢冷)
病因:
外感湿热
6 湿热 蕴脾
脾虚湿阻,湿郁化热 嗜食肥甘,酿成湿热
病机:
湿热内盛,脾失健运
纳呆、腹胀、便溏 舌红,苔黄 脉滑 腻 数或 + 濡数 湿热内蕴症(肢体困 重,口甘,苔腻,脉 滑+身热不扬,汗出 不解,舌红苔黄,脉 数)
辨证要点 病因病机
常见症状
胃脘嘈杂、隐隐灼痛,饥不欲食 7 胃阴亏虚, + 阴虚内热症 胃阴虚 胃失和降
头痛,急躁易怒,耳鸣, 舌红苔黄 胁痛 + 火热症(口渴,尿少便结, 舌红苔黄,脉弦数)
脉弦 数
病因:
5 肝阳 上亢
素体阳盛或阴虚阳亢
病机:
肝阳亢于上,肝肾阴
亏于下
肝阳上亢症(眩晕耳鸣, 舌红少津 头目胀痛,面红目赤, 急躁易怒) + 肝肾阴虚症(腰膝酸软)
脉弦 有力 或弦 细数
病因病机
辨证要点
病因 宿有痰疾,感寒引动 外感寒湿,化为痰湿
7 痰湿 阻肺
脾阳不足,寒痰内生 病机 痰浊(寒饮)阻肺,肺失宣肃
咳喘,痰多 + 寒痰症(咳白痰,量 多易咳——寒饮者咳 痰清稀、痰浊者咳痰 稠)
舌淡 苔白腻 或白滑
脉弦或 滑
病因病机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脉象
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 舌红苔 脉沉数 里热炽盛, +里热症(发热,高热,或日 黄厚而 (或迟) 8 伤津耗液, 有力 晡潮热,汗多口渴,尿少便秘, 燥 肠热腑实 肠道失润, 舌红苔黄,脉数) 腑气不通。
病因:
脉细数
2 心 阴 虚
思虑劳神暗耗心阴 温热火邪灼伤心阴 肝肾阴虚累及心阴
病机:
心与心神失养 虚热内扰
病因病机 3 心 气 虚 4 心 阳 虚 5 心 阳 虚 脱
病因: 素虚、久病、先天不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脉象
脉虚
足、年老体衰 病机: 心气不足,鼓动无力
病因: 心气虚发展而来 他病及心 病机: 心阳虚衰,鼓动无力,
1、主运化 运化水谷、运化水液 2、主统血 3、主升清 4、喜燥恶湿 1、运化水谷失职 纳少、腹胀、便溏 2、运化水液失职 浮肿 3、脾不统血 慢性出血 4、脾不升清 内脏下垂,头晕目眩 5、脾为湿困 肢体困重
联属功能 其华 开窍 在液
生理 功能
思
肉
唇
口
涎
常见 病理 表现
病因病机
辨证要点
第二节 脏腑辨证
概念
运用脏腑学说理论,对四诊所收集到的 临床资料进行辨别、分析,从而确定疾病所 在脏腑,病因、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的一种 辨证方法 适用范围 内伤杂病 分类 ① 脏病辨证 ② 腑病辨证 ③ 脏腑兼证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联属功能 心 主要功能 在 志 在体 脉 结、代、 促 其 华 面 开窍 舌 舌痛、舌疮 在 液 汗
舌象
脉象
舌苔薄白 脉浮紧
舌尖红, 脉浮数 舌苔薄黄
舌苔薄, 脉浮数 干燥少津 (温燥)
脉浮紧 (凉燥)
5 燥邪 犯肺
风温之邪化燥 病机 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病因病机
病因: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咳喘,痰多黄稠 + 肺热炽盛症
舌象 舌红 苔黄腻
脉象 脉滑数
6 痰热 壅肺
肺热灼津成痰 宿痰内盛,郁而化热 病机: 痰壅热蒸,肺失清肃
脉象 脉弦缓
脉弦数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联属功能 肾 主要功能
在志 在体 其华
开 窍 耳, 二 阴
在液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生理 2、主水 功能 3、主纳气 1、肾不藏精:
腰膝酸软,或疼痛 阳痿遗精,精少不育、经闭不孕
骨 惊恐 (齿)
发
唾
常见 2、肾失气化,水液代谢失常 病理 水肿 表现 3、肾不纳气
舌象
脉象
舌红少 脉细数 苔乏津
8 胃热 炽盛
胃脘灼痛,消谷善饥 舌红 + 苔黄 火热壅滞, 实火症(口渴喜冷饮,尿少便结, 胃失和降 舌红苔黄,脉滑数)
脉滑数
四.肝与胆病辨证
联属功能 肝 主要功能 在 志 在体 其华 开 窍 在液
1、主疏泄
调气机、助消化、调情志、调生殖 生理 功能 2、主藏血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4、肺气虚,卫外不固:
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2、宣降功能失常:
病因病机
病因: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脉象
1 肺 气 虚
咳嗽无力、气短而 久病咳喘,耗伤肺气 喘、自汗 脾气虚弱,呼吸减弱 宣降失常,卫外不固
舌淡苔白 脉弱
病因:
2 肺 阴 虚
干咳、痰少而粘 燥热伤肺、耗伤肺阴 + 久病咳喘、耗伤肺阴 阴虚症 病机:
辨证要点
病因病机
病因:
常见症状 共同症状 常见特色症状
舌象
舌暗,有 青紫斑点
脉象
脉细涩 或结代
心悸怔忡 瘀阻心脉: 瘀血、痰浊、阴 心胸憋闷 刺痛
寒、气滞
痰阻心脉: 苔白腻 病机: +瘀血症 闷痛+体胖痰多, 心阳不振,运血 (疼痛, 身重困倦 无力,而致气滞、 舌色紫黯 6 舌淡苔白 瘀血、痰浊、阴 有青紫斑 寒凝心脉: 心脉 寒等邪气痹阻, 点,脉细 痛势剧烈,突然 心脉瘀阻 痹阻 发作,得温痛减, 涩或结代) +畏寒肢冷 本虚标实
爪甲 不荣
目 疾
病因病机
病因: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脉象
脉细
1 肝 血 虚
肝血失养症(视力 舌淡 减退、肢体麻木、 脾虚,化源不足 失血、久病重病、失 爪甲不荣、月经量 少) 治误治耗血 + 病机: 血液亏虚,肝失濡养 血虚症(面白无华, 头晕,舌淡,脉细)
病因:
2 肝 阴 虚
肝阴失养症(头晕、 舌红少苔 目涩、胁痛、手足 乏津 情志化火伤阴 蠕动) 热病伤阴 肾阴不足,水不涵木 + 阴虚内热症(五心 病机: 阴液亏损,肝失濡润 烦热,潮热盗汗, 阴不制阳,虚热内扰 舌红少苔乏津,脉 弦细数)
心悸、胸闷 舌淡 +气虚症(气短神疲、 自汗,活动后加重, 面色淡白无华)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 舌淡胖或 脉弱或 +阳虚症(畏寒肢冷、 紫黯,苔 结代 气短自汗神疲、面色 白 胱白或面唇青紫) 心悸胸痛、冷汗、肢 厥 +心阳虚症 舌青紫 脉微欲 绝
虚寒内生
病因 心阳虚发展而来 寒邪暴伤、痰瘀阻心 失血亡津 病机 心阳衰极,阳气欲脱
脉弦 细数
病因病机
病因: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情志抑郁(病情与情绪 变化密切相关) + 胸胁或少腹胀痛
舌象 舌苔薄白
脉象 脉弦
3 肝郁 气滞
精神刺激,情志不遂 病邪阻遏,他病影响
病机: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
病因:
4 肝火 炽盛
情志不遂,肝郁化火 火热内侵,他脏累肝
病机:
肝火炽盛,气火上逆
气滞心脉: 胀痛,发作与精神有关 +胁胀,善太息
脉沉滑 或沉涩
脉沉迟 或沉紧
脉弦
辨证要点
病因病机 常见症状
病因: 湿浊酿痰,阻遏气机
舌象
脉象
7 痰蒙 心窍
情志不遂,气郁生痰 痰浊内盛,夹肝风上扰 病机: 痰浊上蒙,神明失司
神志异常(神志抑郁,错 乱,痴呆、昏迷) + 痰浊症(面色晦滞,胸闷 呕恶,舌苔白腻,脉滑)
病机:
脾气虚弱,统血失职
各种慢性出血 + 脾气虚+血虚症
舌淡
脉细 无力
病因病机
病因: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脉象
纳呆、腹胀、便溏 舌淡胖,苔 脉缓 白滑或白腻 弱或 外感寒湿内侵 + 沉细 内生寒湿停滞 寒湿内盛症(头身困 5 内生湿浊,困阻脾阳 重,或浮肿、尿少, 寒湿 病机: 身目发黄晦暗,妇女 困脾 寒湿内盛,中阳受困, 白带量多+口淡不渴, 舌淡胖,苔白滑,脉 脾失温运 缓弱或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