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育观念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育观念摘要作为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青年学生,在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在进行人格塑造、人生设计的过程中,必然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发展方向,理应蕴含对美的追求。
本文从美育这个角度来谈谈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美育一、美育的内涵和作用美育从理论上来说,从属于美学;从实践来上说又从属于教育。
在教育学上对美育的概念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美育又称“艺术教育”,也就是通过艺术的理论的学习和文艺作品的鉴赏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理解力和评价能力的教育。
而广义的美育,又可简单地称为“美育”,他是指在正确审美观的指导下,通过审美活动实践,培养提高人们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并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使情感得到净化。
本文主要研究广义的美育。
中外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美育的教化作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把学校教育分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他认为,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可以安上治民,而进行美育的“乐”可以移风易俗。
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把两者放于“六艺”前列。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继承我国礼乐并重的传统,并从近代西方哲学中吸收了美育的思想,给美育赋予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以美育陶养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突出了美育的重大社会作用。
德国著名作家席勒也认为:“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之间的联系虽然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性质、侧重点以及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仍旧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1.两者目的相同。
美育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和美的创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操,使学生能够敏感地捕捉美,正确地鉴赏美,具备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并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审美指导,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高中《音乐鉴赏》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究
高中《音乐鉴赏》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究高中《音乐鉴赏》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究引言:课程思政是当前高中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旨在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而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音乐鉴赏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探讨高中《音乐鉴赏》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明辨是非、追求美好。
一、以情感教育引领思想品德培养音乐艺术作为表达情感的媒介,可以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感受音乐魅力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例如,在进行音乐鉴赏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中所流露的情绪,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意图以及作品所想传达的情感信息。
通过对作品情感氛围的分析与理解,使学生产生共鸣与情感交流,提高自身情感素质。
此外,音乐鉴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选取和解读,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追求。
例如,引导学生欣赏某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艺术风格,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不同音乐形式的喜好和欣赏能力。
通过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对美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使其能够主动追求高尚的艺术品味。
二、以价值观教育引领学生人生意义追求音乐鉴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不同音乐作品背后所表达的人生思考,启发学生反思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例如,通过欣赏古典音乐中充满朝气和豪情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年轻时的激情和追求是人生的一部分;通过欣赏抒发内心痛苦和矛盾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困惑与选择。
通过音乐鉴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介绍曲作者的人生经历与作品创作背景,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坚持追求梦想、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通过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等价值的解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的品质。
围绕美育课堂思政课堂美术与思想品德课堂例文450字
围绕美育课堂思政课堂美术与思想品德课堂例文450字案例一:1、从思想上正视美育教育。
美学教育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并常备忽略。
但是,美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健康的思想政治上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
因此,如何让美学教育深入人心,必须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思想观念,正是美学教育的地位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所以,正视美育,是教学任务的关键。
如:教师可以从美育的理论着手,理论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让学生接受美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对其审美修养有一定的积极因素。
为此,开展与美学相关的课程,促进学生全新的、认识美学,是引导学生将美学理论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的一大重要举措。
2、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深化美育的教学内容。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在此过程中难免要讲述一些颇为空泛的政治理论、政治概念等,其含义都比较抽象,学生往往觉得难以学透并认为思想政治费时、费力、费解。
因此,将美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将古板乏味的知识点艺术化,从抽象转变成感知,让学生在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学习思想政治,让思想政治知识变得具体和形象。
以影视作品为线索,逐渐探索出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国成长过程的思想政治变化,也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要让他们知道,中国未来的思想政治,有他们参与的一部分。
案例二:1、以美育的反面教材来讲述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
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少事例去折射出一些消极的、低俗的、恐怖的事件,为此,教师应重视起来,以美育的反面教材来向学生介绍和讲述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发展需要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报复社会等消极因素,要给予法律的惩罚、道德上的谴责。
以美育的发面教材一步步反推思想政治的学习内容,让课堂内容更具生动、形象,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有莫大的积极影响。
2、将思想政治教学返璞归真。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强调于社会、时事政策,而常常被忽略的是自然。
艺术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精选资料】
艺术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儋州市八一中学朱礼1981年1月,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既要重视培养专门艺术人才,也要注意普通教育中的美育,各级文化教育部门必须把艺术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第35条规定:“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九条规定指出:“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进一步落实音、体、美课程,并积极在普通高校和高中阶段开设艺术选修课,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
”从以上条例可以看出,“陶冶情操”与“提高艺术修养”均为艺术教育的首要目的。
那么,怎样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特点进行德育?我想谈几点个人看法:一、艺术教育德育化――纳艺术教育入德育把艺术教育纳入德育范畴,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确立为艺术教育的目的,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审美目的。
在人们脑中,总认为“艺术课能陶冶学生品德,能反映现实,与政治结合,并且在思想教育上比别的课程来的快。
”这样的观念,让我们感受到艺术教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思想教育的需要,脱离了艺术的本质,成为“为思想政治教育而生”的一门教育。
一位美术老师在他的一堂《革命历史画》欣赏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中写到:“革命历史画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本欣赏专题集中选择了《血衣》、《地道战》、《蒋家王朝的覆灭》、《开国大典》等四幅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作品,《血衣》是对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集中的形象概括;《地道战》反映了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的顽强斗争;《蒋家王朝的覆灭》表现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垮台的伟大史实;《开国大典》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庆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宏伟场面和昂扬振奋的精神与热情。
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修改版]
第一篇: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王婷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存在美术教学专业化的倾向,造成“只重视技法、技能,忽视了德育教育”等现象。
美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因此,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多参加一些艺术观赏和健康的娱乐活动,以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美术的德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与艺术的美感融为一体。
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的著名画家的作品数不胜数,这给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
教师应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在进行审美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下面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寓思想教育于情感体验中。
美育具有动情性特征,可以利用其感情语言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优势,互相补充来积淀学生的道德素质。
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会区分什么是美,什么不是美,让他们欣赏美的作品,鼓励他们画出美的作品。
单纯的讲授技能技巧,和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这一新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的人格。
积极探索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个性化的现代美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理性思考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理性思考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技能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高校美术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如何将美术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高校美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理性思考,旨在为促进高校美术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而“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课程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校美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审美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融入“课程思政”可以更好地解决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实现学科间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也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双赢的效果。
探讨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理性思考,对于完善美术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字数:234】2. 正文2.1 美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美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思政教育则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这两者之间并非是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
美术教育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和表现形式来传达思政教育的内容。
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通过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美术教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
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美术教育在教学改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学科,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绘画技巧,更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美术教育课程,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思政元素融入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教育的美与人生、美与道德、美与历史的关系密不可分。
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绘画技巧的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美的内涵,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接触到更多的人文、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
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使学生在审美的更加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思政元素如何融入美术教育1.结合时事热点在美术教育中,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对社会、对国家、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深入人文历史美术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教育者可以通过美术教育课程,深入人文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通过绘画作品了解历史传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历史的传承者,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开展美术作品赏析开展美术作品赏析活动,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赏析那些具有思政意蕴的作品,让学生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四、教学改革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美术教育的挑战1.教育资源不足当前美术教育资源还存在短缺和不均衡的现象,一些学校仍然存在美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
2.学科整合困难要实现思政元素融入美术教育,需要跨学科的教育资源整合和交叉授课。
以美育人携美共进——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美育人携美共进——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艺术课程标准》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倾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在学生道德品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艺术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更好渗透其德育功能,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和培育价值观。
因此,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四渗透”。
一、以美育人,生动形象地渗透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可以有效影响学生的思想、意志和情感,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
”因此,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美术课程内容丰富,其中第一单元安排的都是欣赏课。
通过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劳动人民的质朴、灿烂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优美和深沉。
同时,美术教育也属于情感教育,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
如:在教学五年级欣赏课《艰苦岁月》时,我先给学生介绍雕塑的背景,然后给学生讲在国内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里,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主题。
虽然战争残酷,环境恶劣,但并未摧毁他们的意志,反而使其更加坚强,对和平、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
随后让学生欣赏图片及节选视频,适时播放音乐,很多学生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欣赏完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同学说:“一定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好好学习。
”还有的同学说:“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抓紧时间学习。
浅谈音乐教学与美育的关联性
浅谈音乐教学与美育的关联性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归结于审美教育。
“美育”是一种追求,它最终表现为人的情感、品格、和修养,声乐教学作为实施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审美中完成教学。
音乐课教学如何渗透美育?应该根据音乐教学的规律,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予以体现。
一、在审美中进行专业知识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就无法进行各种音乐作品的演示,无法感受并表现音乐作品包含的丰富情感,并由此获得的审美体验。
培养学生驾驭音乐的基本能力,并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技能训练转变为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需要上来,以内涵吸引学生对美的体验的追求,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于此,音乐教学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愉悦性。
音乐的技能掌握对和音乐知识的了解,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美育的精神。
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体会音乐的美,从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和快乐。
师生之间和谐情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审美功效的首要标志。
师生彼此沟通情感体验,使情感交流创造最佳的审美情境。
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美的[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代写,欢迎您的光临熏陶。
②形象性。
即由旋律、节奏等音乐语言组成的音乐形象。
它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具有声态、形态、动态、情态等系列形象化特征,并借助这些可感形象来启发和感染学生。
把技能技巧的学习与训练,放在学生感受和理解的音乐意境和艺术形象中,比离开音乐形象的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③量力性。
即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接受能力以及生理条件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让学生驾驭自己的对音乐的表现形式,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欢乐,获得美的享受,进而发现学好音乐课有无限的美的享受。
所以,教师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要“量”学生的“力”而行。
二、在审美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音乐教学对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身心具有独特的陶冶作用。
谈谈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专长
初中思品二班级学习简报第4 期主编:张成林2011 年12 月22 日钟启泉教授指出:教师之所以称为“教师”,更多的是自我塑造(self-made ),而不是被塑造(be made谈谈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专长从事政治教学已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对政治教学有过不少思考和感悟。
我觉得:中学政治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下面我准备从教学语言、教育机智、审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反思刘文科京当九年制学校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反思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和师生互动性的特点,作为一线的初中政治教师,如何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真正克服过去枯燥而机械地照本宣科的弊病,让学生乐学,好学呢?网上学习了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学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下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反思。
我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用录音机播放歌曲、或学生表演、创设情景等然后让学生回答来导入。
教学环节二讲授新课:第一步,首先让几位学生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课本上提供的四个小故事,然后组织学生思考问题,第二步,把全班同学若干小组,用抢答的形式,看哪组学生说出的问题最多,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教学环节三课堂讨论:老师指导学生表演由教材插画改编的小品,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反思问题,自己该怎么做等等。
教学环节四知识反馈:通过知识抢答、小测验等形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借助音乐,漫画,多媒体制作的动画等艺术手段,精心设计,积极营造教学的艺术点,努力挖掘教学的兴趣点,充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力争教出思想品德课的浪漫情调来。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发挥。
如采用学生展演才艺的教学形式,不仅能挖掘学生的多种才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展演思想品德课的浪漫。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美育观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社会实践等方便进行审美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
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
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
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
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审美教育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其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审美教育作为人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
体会思想品德的美———浅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力是指对美的事物的鉴别与评价 , 它不仅
更重 要 的 是要 《 品德与社会 》 课 程标 准指 出 : “ 教学 表 现 在 对 自然 美 的 鉴 赏 上 ,
情恰性 的人文关怀 形式 与 以往 单纯培养 活动体现 学生生活经验、 知识学 习与社会 正确地 鉴别 与评价社 会生活 中的美 和艺
教学不但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行为训练 ,
更 重 要 的 是 把 所 学 到 的 道 德 知 识 内 化 到 学 生 心 灵 中去 , 以 指导 自己 的 行 为 。 活 动
故事 , 向我们展示 了一幅幅社会 生活 的画 卷, 孕育 了一定 的生活哲理 , 使我们感受、 领略 到社会 生活中处处 充满 了人情美、 劳
助于开发智力 , 对 于 促 进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具 有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 ” 一位 教 育 家说 过 :
江、 黄 河、 秀峰 屹立的长 江三峡 ……看到
事 实证 明 , 空洞的说教只会让学生失 去兴趣 。只有从 多角度、 多层面 引导学生 受到美 好, 才能内化成 良好 的道德品质。 三、 构建学习。 为学生培养鉴 赏美 “ 对于我们 的眼 睛 , 这世界 不是缺少 美而是缺 少发现 。” 意大利雕塑 家罗丹 的 于我们能否拥有一颗发现美、 感 知美 的心 灵。世界上任何事物不一定都是美的 , 只
美的感受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 从 而发 展 和
社会 主义精 神文 明和 培养 全面发展 的一 祖 国美吗?美在哪里?我们应该 怎样对待
作为教师 ,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 这 句名言告诉 我们 , 美 无处不 在 , 关键在
培养 学生优 良的品德。
二、 析疑 明理 , 让 学 生 感 受社 会 美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它在学生的成长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进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当今美术课程开展道德层面渗透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这一内容进行讨论分析。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艺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各地区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而通过将道德教育渗透到美术教育中来实现这一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个好的美术作品通常能让人感同身受,运用美术的魅力来进行小学道德素养的教育,能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一、小学美术教育渗透德育的优势随着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在我国的贯彻落实,教育界已经慢慢意识到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小学阶段的道德素质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美术是小学课程教学中较为特殊的一门课程,在新课标背景下进行教学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艺术的赏析能力以及艺术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从而确保美术课程教学质量,使每一名学生都具备艺术赏析能力。
基于此,小學美术教师要分析美术审美教学中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小学美术作为一门有着陶冶情操属性的课程,在小学阶段的道德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之中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更好地融合德育内容,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德育的开展,为德育的落实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授课内容涵盖了山川、人物、花鸟、手工、传统文化等各个方面,教师能非常方便地找到切入点进行道德教育。
并且,美术教育课堂气氛活跃,非常有趣,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与课堂之间的互动性,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进行德育能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最后,小学美术课堂具有多元性,能够为德育教育的融入创造有利的条件,能保证德育教育与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性,保证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对德育教育的融会贯通。
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71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任艳冰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棠澍小学摘要: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我国基础教育现已正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
立德树人成为了教育的重中之重。
小学美术教学对德育的渗透有独特的优势。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使教学内容、形式、策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渗透”二字上下工夫,实现美术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德育渗透2016年9月,我国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现已正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
立德树人成为了教育的重中之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所以,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实现德育渗透,使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在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而事实证明,小学美术教学对德育的渗透有独特的优势。
那么,在核心素养时代,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呢?一、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殊性,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探究教材中美育与德育结合的切入点。
在传授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德育教育在美术的学习互动中的有效实施,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升华。
1、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一个重要的方面,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是教育的目标之一。
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以美育人陶冶情操实践报告
以美育人陶冶情操实践报告德育和美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
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它具有形象性,利于认识和理解;具有情感性,容易以情动情,使人们从审美中受到陶治和教育;具有愉悦性,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愉快,在享受中受到教育。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外表美更有内在美的人才,必须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
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把德育摆在了首位。
不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就不利于新世纪现代化人才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有句话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先学做人”。
教书先育人,各学科的教学都不能脱离思想品德教育。
作为美术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
”怎样引导学生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中把握自己,不迷失方向?美术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更应该利用它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一、教师以身作则,注重身教育人教师素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称,为人师表,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长。
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诚实好学的师德、风趣儒雅的风度和虚怀若谷的气度对学生的自觉德育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加强师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随时随地给学生作榜样。
例如有些美术老师为追求个性,喜欢穿奇装异服、留长发、不注意个人卫生等,这些在中学校园里都是不文明的,不和谐的,应该坚决制止。
其次,我觉得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科本领。
特别是美术教师除了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能力,还要增强绘画动手能力,随时在课堂中能给学生做示范。
小学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
小学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在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提升学生素质。
小学教育是基础性阶段,教育要从基础抓起。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主要途径,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从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本文探讨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一、小学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两者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美育和德育的发展,音乐教育通过艺术性的音乐课本作品,对学生的审美心理、情感等产生影响,涤荡人的心灵,促进人们对美的享受,激起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向往。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两者有着融合之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能单独人为割裂开。
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利用挖掘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有效资源,在审美的同时,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学生。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具体策略教师不仅要增强审美意识,还要提高对音乐教育中思政内容的感知力,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促进两者的融合。
音乐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中的美,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要能够紧贴现实,敏锐感知到音乐资源中所透露出的思政内容,教师才能更好地挖掘这些资源,促使资源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服务,做到既教书,增进学生理论知识,又实现育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产生影响。
教师深挖教材,联系资料,结合现实进行延伸拓展,明确育人目标。
教材是进行教育的主要手段,在音乐教育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具有深刻思政教育的学习内容,比如表现爱国情怀、民族团结的作品,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歌颂党、歌颂祖国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促使学生感受美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欢腾的节目》中,在学生欢唱歌曲的同时,也可让学生感受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对民族的团结与友爱。
将审美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范畴的可行性分析
将审美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范畴的可行性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及网络的普及,人们固有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审美教育最具形象化的育人功能,它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致的,在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文章拟从审美教育的功能性和实施途径两方面,阐述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审美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大潮冲击及网络普及,特别是在21世纪初期,的概念大有一种“风卷怒涛”之人们固“后现代”有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
也势席卷着学生的身心,并且以之为标榜来炫耀。
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审美教育也被在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表现为对外在虚华的提上议事日程。
审美教育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好的学风、校追求,而追求深层次精神境界的同学却寥寥无几。
有的甚至追风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拟从审美教育的功能性和实施求“无厘头”的噱头以夸耀自己的“先锋”意识等。
久而久之,周途径两方面,阐述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可行性。
围就形成了不辨美丑、不论是非、不分好坏的”审美观”,甚至对一、审美教育功能性分析“求真”逃之夭夭,对“炫丑”趋之若鹜。
有的学生在校铺张浪费,(一)纯净功能美丑的标准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调整,但大致的范围和核心的审美教育有净化社会环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功概念往往具有可持续性,很多习惯被称为传统,就是因为它们的能。
美是社会“人”的素质因素。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美无限延续和历史传承。
这个在很多前贤时彦的论述中早有不同育,它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具有感深度的讨论,兹不赘述。
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是思想道德教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界存在着严重的学科壁垒,这也往往成育应有之义,我们应把它列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我们忽视美育在德育实践中的纯净功能的一个外在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课堂
21
■ 范青 春
人的发展是完整 、 面的。任何教 育都应 着眼 全 于人的全面 、 平衡 、 健康地发 展 , 眼于人 潜能 的充 着 分发挥和提高 , 使之具备健康的体 魄 、 丰富的知识和 能力结构 、 良好的道德修 养 、 尚的审美情趣 , 高 即在 德、 、 、 、 智 体 美 劳等方面得到全面 、 和谐 的发展 , 真正 成为富有生机活力 的生命个体。而审美教 育正是 以 人为研究对象 , 把培 养个体 的审美 修养作 为领域 目 标, 把个体 的 自由 、 面、 全 和谐 的发展作 为 自己 的终 极 目标 。 我再进行总结 , 同学 的发言和 我的总结 有助 于引发 学生思考 , 从而激发 了学 生 向上进 取 的精神和创 造
材 内容 , 并且思考 : () 1校园中男生女 生在一起 学 习和开展 各项活 动对各 自身心的成 长和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 2 我们应该 怎样 看待男生 和女生的正常交往? 政治课堂教学 中渗透美育 。 十分 钟后 , 同学们争先 恐后地 举手 回答 以上两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用美包围学生 个问题 , 了书本 中阐述 的内容外 , 除 有的同学还结 合 卢梭 在《 爱弥儿》 中曾描绘 :如果一个人在 干燥 自己的所 闻所见 : “ 男女 同学互相 学 习、 互相 支持 、 互 的原野上跑过 , 而他的脚从来 也没 有被灼热 的沙砾 相帮助 、 共同促进 、 取得 良好成绩的事情 ……教师 在 烫过 ; 如果他从未 领略过太 阳从岩石 上反射 出 的闷 教学 中灵活地 内引外延 , 拓展学生 的知识面 , 丰富了 热气息 , 么 , 那 他怎 能感 受 到美 丽清晨 的所 有 愉悦 教学 内容 ,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 中获得了知识 , 呢?在这里 , ” 卢梭实 际上提 出了培养人 审美感 受能 提高 了辨析是非的能力 , 导他们对美 好生 活的憧 引 力的方法之一——让 人投入 大 自然的怀抱 , 感受 去 憬。 事物 的生命运动模 式。为此 , 我在讲 人教版《 思想品 四 、 发 学 生 表 达 自 己的 审 美 感 受 启 德》 七年级上册 ) (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珍爱生命 》 , 时 播 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 实质上是人通过 自身 的审 放下列片段供学生欣赏 : 阳光下的沙漠 , 波涛翻滚的 大海 , 茫茫的草原 , 高耸 人云 的山峰 , 秀色 可餐 的漓 美 实践进行 主动 自我 建 构 的过 程。教师 运 用提 问 暗示 、 创设情景等 方式给 学生提 供线索 , 进行 与 江, 幽静 、 秀雅 的青城 , 春天 中的蝶飞蜂鸣 、 桃红柳绿 题 、 激发学 生喜 爱想象 的 引导学生去看 、 听 、 体验 、 去 去 去思考 、 感悟 。 去 主题相关形象的联想 与想象 , 我与 父 由此使他们懂得 : 地球从一个没有生命 、 原始荒凉 的 潜在优势 。在讲授人教版 八年级 思想 品德《 母交朋友》 , 时 在爱的探究的基础上对学 生进行情感 星球 , 逐渐 成 为今 天朝气 蓬勃 、 充满 生机 的生命 之 舟 。干百万年以来 , 种生 物相互依 存 、 各 相互制 约 , 升 华 。 要求 :1语言要简洁 、 () 有意义。 使 自然界的秩序逐渐 和谐 、 合理 。生物 是我们 的衣 () 2 内容可以是 各个 方面。 食之源 、 共存之体 , 是人类 的亲密朋友 。每种生命 都 学生的探探 究成 果 出来 了, 感受着 那一份 份饱 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 地球 的生物链 中 , 种 各 我震撼了 ! 生命共生共存 , 息息相 关。如果 随意践踏 地球上 的 含深情 滚烫 的爱 心 , 张雨说 :我要用 你们对 我的爱 , 撒亲情 的种 “ 播 生命 , 就是在破坏人类赖 以生存 的生态环境 , 最终 受 子 。 ” 伤害的还是人类 自己。 赵跃说 :我是世界上 最快 乐 的, “ 因为 我的家 是 二 、 设 宽松 的心 理 环 境 导 入 新 课 创 ” 在教学 活动 中, 主体特 定的心境 和情绪 能直 接 最 民主 的 。 决定教学增强效 果, 思想品德教学 同样需 要在轻松 、 孙雪红 i感谢你 1 年 的养育之恩 , “ 3 请看我 的行 ” 自由、 的气氛 中进行 , 活跃 青少年学 生在其 中能增 强 动 吧 ! 自信心并注重于体验和想象 。例如: 我在讲授初一教评 , 提醒学生用适 当的方法 , 选择恰 镇交管所门前有一幅标语 :幸福与安全两相连 , “ 生命 当的时机送 给父母 , 让父母有个惊喜。 与守法一线牵。就这幅标语 , ” 我设置 了两个问题 : 青少 年学生是祖 国的未来 。对他们运用美育进 () 1这幅标语体 现了我们所学 的哪些知识? 行思想 品德教育 , 让他们 感受社 会 、 他人 、 父母 对 自 () 2 这幅标 语对我们有何启示 ? 己的爱 。使他们深深体会 “ 人人 为我 ” 的氛 围 , 激发 我让学 生分组讨论 , 各抒 己见 , 由小组长代表发 他们承担“ 我为人人” 的责任 。 言, 然后将小组发言交给全班同学评议争辩 。最后 , ( 者 单位 : 苏省 铜 山 县 张 集 中心 中 学 ) 作 江
力。 三 、 迁 移 的 手 段 对 学 生 进 行 教 育 用
青少 年常常将 自己的情 感投射 到外 界事物上 , 产生移情作用 。他们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 心
和探究欲望。我在讲人教版《 思想品德》 同济携 中《 手共进》 一课 时 , 导学生 用 l 分钟 的时 间默读教 引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