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双学位考试复习重点简
国际贸易学双学位考试复习重点简 (2)
《国际贸易学》复习范围判断题10分,选择题3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30分,总分100分。
1、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恶化论:由于技术变迁,市场容量以及需求弹性,收入弹性等一系列条件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相对于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价格长期(下跌)恶化的趋势,这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
贫困化增长::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规避方法①稳定进口资源的价格②加快国民经济增长速度③增加有序竞争④推进技术创新及普及专业技能教育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含量2、对外贸易战略概念与分类概念:对外贸易战略是根据一国总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环境,对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国内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方式、对外贸易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等所作的全局性战略规划,是一国进行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
对外贸易,从商品移动方向,可分为三种贸易形式:出口贸易,是指一国将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出售。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凡一国向另一国出口的商品要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来讲,就是过境贸易。
二、总贸易、专门贸易以国境和关境作为标准对对外贸易所作的划分。
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以对外贸易的商品内容为标准对对外贸易所作的划分3、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结合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
保护幼稚工业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三大理论基础:国家经济学、社会经济发展五个阶段论及生产力理论。
其中生产力理论是核心。
建立在这三大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如下基本观点:动态分析(1)提出发展阶段论,批判比较成本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的特点。
(2)提倡生产力论,指出比较成本论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重点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重点国际贸易实务是自考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在备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对考试的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是自考国际贸易实务的复习重点:一、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 国际贸易的定义与特点: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以货物、服务和资本等为主要形式进行的跨国交换活动。
了解国际贸易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发展趋势和规律。
2.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等。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国际贸易中的不同现象和问题。
二、国际贸易政策与机构1.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了解各种贸易壁垒的种类和作用,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等,以及自由贸易的推动机制和优势。
2. 国际经济组织与协定:关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职能和作用,以及相关的自由贸易协定,如区域贸易协定等。
三、国际贸易方式与结算1. 出口与进口贸易:了解两者的操作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进出口贸易政策。
2. 贸易方式的选择:分析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的特点、利弊,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
四、国际物流与运输1. 国际物流的概念与组成:了解国际物流的流程和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等。
2. 运输方式与选择:熟悉不同的运输方式,如海运、空运、陆运等,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五、国际市场开拓与营销1. 国际市场的选择与评估:分析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优势,选择适合的市场,并进行市场评估和预测。
2. 国际营销策略与实施: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定价、渠道选择等。
六、国际贸易合同与风险管理1. 国际贸易合同的要素和特点: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要素,如合同形式、合同条款、合同补充条款等。
2.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包括合同履行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并了解相应的风险防范与处理方法。
七、国际贸易支付与金融1.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了解常见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如信用证、电汇、托收等,以及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各国利益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概念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与交易活动。
其主要特点包括:1. 跨国交易: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跨国交易,涉及到各种货物和服务的跨境流动。
2. 各国利益交融:国际贸易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利益交融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各自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和服务,实现国际分工和合作。
二、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2.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各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以实现贸易的互利效益。
3. 因素比较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克希尔·欧林斯提出的因素比较理论认为,贸易的决定因素是各国相对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4.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由雷蒙德·弗农提出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也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不同阶段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贸易模式。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1. 货物贸易:即商品的跨国买卖。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形式,涉及到各种产品的进口和出口。
2. 服务贸易:即各种服务的国际交流与交易。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越来越重要。
3. 直接投资:指企业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实体,进行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也被视为一种国际贸易形式。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机构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主要包括:1.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国际贸易的监管和协调机构,致力于简化贸易手续、降低贸易壁垒,并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
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在备考国际贸易方面,有一些关键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帮助读者准备国际贸易的考试或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原理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换活动。
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原理是备考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了解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等内容。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互补性原理和竞争性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指的是各国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存在差异,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互补性原理指的是各国的经济结构存在互补性,通过贸易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竞争性原理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贸易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竞争,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与组织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政策和相关的国际组织。
国际贸易的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政策、保护主义政策和贸易壁垒等。
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政策的定义、内容和影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的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组织的目标、职能和运作方式,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
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指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贸易活动,间接贸易是指通过代理商或交易平台进行贸易。
支付方式包括信用支付和现金支付等,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四、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
这包括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际运输与保险、关务与报关、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实务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加深对国际贸易知识的理解。
国际贸易学重点简答题汇总
1.亚当。
斯密的国际贸易观点与重商主义的观点有何区别? (3)2.举出一个数字的例子,说明生产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还能在其中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3.斯密和李嘉图都认为世界贸易的模式只能由供给条件决定。
请解释。
(3)4.比较成本的概念如何与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联系在一起的?说明不同形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怎样导致不同的机会成本。
(3)5.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增的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国的成本不变或递增? (4)6.什么因素决定了在国际基础上的专业化是部分的还是完全的? (4)7.贸易三角形的含义是什么? (4)8.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4)9.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有什么不同? (4)10.相互需求说的含义是什么? (4)11.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条件? (5)12.为什么两个国家国内成本比率限定了均衡贸易条件的范围? (5)13.商品贸易条件如何衡量贸易收益的方向? (5)14.运输成本是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 (5)15.试解释国家间的产品和要素的国际移动如何促进各国的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5 16.李嘉图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有什么区别? (5)17.里昂惕夫之谜是如何对要素禀赋论提出挑战的? (5)18.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是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 (6)19.如何区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620.何谓产业政策?政府通过何种方式在经济的朝阳产业部门创造比较优势?在应用产业政策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6)21.环境限制政策如何影响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6)22.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6)23.什么是从量关税、从价关税和混合关税?每种关税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624.区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这两个概念与国家经济福利有什么关系?725.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7)27.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 (7)28.当代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特征 (7)29.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动因 (7)30.当代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特征 (7)31.外汇储备的职能 (8)32.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8)33.WTO的基本原则 (8)34.经济一体化组织形成条件 (8)35.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8)36.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8)37.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及主要观点 (8)38.差异产品产生的原因 (9)39.里昂惕夫之谜 (9)40.绝对技术差异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9)41.生产要素禀赋论的核心思想 (9)42.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招致众多国家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9)43.论述在现实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
国际贸易学考试重点
国际贸易学考试重点1、总贸易与专门贸易:这是由对于进口与出口的统计标准的不同而分成的两种贸易类型。
在前者的体制下,是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认为凡是进入该国国境的商品一律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该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
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在后者的体制下,是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认为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凡是离开关境的商品都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
专门出口额加上专门进口额,即是一个国家的专门贸易额。
2、要素密集度: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根据商品所含有的密集程度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
3、斯托尔怕-萨缪尔森定理: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冈•斯托尔泊和保罗•萨缪尔森在1941年建立的。
在假设下,认为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降的行业(进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
其假设是:一国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每一种商品都不是另一种商品的投入物;有竞争;生产要素的供应量是给定的;两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运用;一种商品时土地密集型的,一种是劳动密集型的;两种生产要素在各部门流动但在各国间不是;开展贸易提高了其中一种土地密集型商品的价格。
定理:根据以上假设,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4、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了解国际贸易学的知识点,对于从事国际贸易或与之相关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和背景国际贸易是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它涉及到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和进口,以及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和制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之一。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指出不同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上具有相对成本优势,应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获得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采取的限制措施,包括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非关税壁垒等。
贸易壁垒的存在限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并对国际贸易的格局和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和应对贸易壁垒对于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四、国际支付和结算方式国际贸易涉及到跨国支付和结算,其中常用的支付和结算方式包括现金交易、信用证、托收、跨境电子支付等。
不同的支付和结算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和选择适当的支付和结算方式对于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五、国际贸易政策与组织国际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中起着引导和规范作用。
主要的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关税配额管理、贸易救济和贸易协定等。
国际贸易组织则是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构,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等。
了解国际贸易政策和组织对于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六、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国际贸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治环境和法律法规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规模、结构和效益。
了解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准确预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学复习要点梳理与解析
国际贸易学复习要点梳理与解析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学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掌握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对于了解国际经济发展和推动贸易合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学的几个重要要点进行梳理与解析。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形式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主要形式。
货物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的商品交换,而服务贸易则涉及到旅游、运输、咨询等各类服务的跨国流动。
二、国际贸易的动因和效益国际贸易的动因包括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需求差异等。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利用自身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来获得更多的福利。
规模经济则指的是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
国际贸易的效益表现在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三、国际贸易的政策工具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以保护本国产业或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其中最常见的政策工具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汇率政策和补贴等。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关税的调整可以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或刺激。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和贸易救济等手段。
汇率政策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出口和进口的成本和竞争力。
补贴是指政府给予企业或产业的经济支持,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四、国际贸易的机构和协议国际贸易活动有赖于一系列的机构和协议的支持和规范。
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它的目标是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并解决贸易争端。
此外,还有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等国际金融组织在内的相关机构。
而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如《关贸总协定》(GATT)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等,为国际贸易提供了规则和框架。
五、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挑战国际贸易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无形壁垒等。
贸易保护主义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
自考国际贸易备考复习重点
自考国际贸易备考复习重点国际贸易是自学考试经济类的考试科目之一,那么自考国际贸易科目有哪些复习的重点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自考国际贸易备考复习重点,欢迎大家学习。
国际贸易复习重点:重点章节(一)理论部分1、第一章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2、第二章第三节西方国际分工学说介评3、第五章第一节关税措施第二节非关税措施第三节其他贸易政策措施4、第八章第一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三节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与基本原则第四节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二)实务部分1、第九章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2、第十章第一节贸易术语概述第二节主要贸易术语第三节其他贸易术语3、第十二章第一节海洋运输第四节装运单据4、第十四章第一节支付工具第二节汇付与托收第三节信用证5、第十八章第一节包销与代理第二节招标投标与拍卖第三节寄售第四节补偿贸易第五节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国际贸易复习重点:重要考点1、四种西方国际分工学说(必考一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学说2、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中心—外围论3、如何计算关税4、如何计算有效保护关税和名义保护关税(要记住有关原材料的有效保护关税率的计算方法)5、各种关税措施6、各种非关税措施7、关税措施的各种效应和作用8、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9、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10、贸易条件的计算及描述11、关税同盟的各种效应(静态与动态)12、小岛清的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13、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名称14、主要贸易术语的内容及当事人双方的责任、义务15、净价、含佣价的计算16、溢短装条款17、各种支付方式的英文表示(尤其是信用证)18、各种提单(尤其是海运提单)19、各种支付工具20、不可抗力及其范围、例外21、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22、合同履行中的审核问题23、包销、代理、补偿贸易、对外装配加工业务的内涵24、重商主义的起源、发展等。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货物的买卖,还包括服务、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跨国流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比如,A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5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10 小时;B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8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6 小时。
那么 A 国在生产粮食上有绝对优势,B 国在生产衣服上有绝对优势,两国各自专注生产优势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就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贸易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来获利。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让商品自由进出口。
这种政策有助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2、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征收高额关税、设置进口配额等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比如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新兴产业或受到冲击的产业,会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三、关税1、关税的种类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进口税是最常见的,用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保护本国产业。
2、关税的影响对进口国来说,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福利下降,增加生产成本。
对出口国而言,可能会减少出口量,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非关税壁垒1、进口配额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上限。
2、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对进口商品设置障碍。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总结国际贸易知识点:1. 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2.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用以限制进口商品以保护本国产业。
3. 贸易顺差与逆差:顺差指出口额超过进口额,逆差则相反。
4.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应专注于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行贸易。
5.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生产自己最擅长的商品,并与他国交换。
6. 世界贸易组织(WTO):旨在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确保贸易规则的公平执行。
7. 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8. 外汇市场:国际贸易中货币兑换的场所,影响汇率波动。
9. 多国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公司,跨国经营。
10. 国际支付方式:如信用证、汇票等,保障国际贸易双方的利益。
简答题:1. 问:什么是最惠国待遇?答: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贸易优惠,不低于它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
2. 问:全球化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答: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降低了贸易壁垒,增加了跨国公司的投资,但也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环境问题。
3. 问:如何理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答: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税费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而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补贴、标准和法规等手段,用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4. 问: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监督和执行国际贸易法规、提供贸易谈判的论坛、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等。
5. 问:多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什么角色?答:多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的投资和生产活动,促进了技术的传播、资本的流动和市场的整合,是推动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国际贸易考试知识点整理总结
国际贸易考试知识点整理总结1.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解释了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生产领域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仍能通过专注于相对效率较高的产业进行贸易,从而获得利益。
-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之间贸易的基础在于生产同一商品的效率差异。
- 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认为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2.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
-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补贴、行政限制等,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影响其价格。
- 贸易协定:如自由贸易协定(FTA)、经济合作协定(EPA)等,旨在通过降低或取消关税壁垒,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3. 国际支付与汇率- 外汇市场:国际贸易中的货币兑换场所,汇率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国际收支:记录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经济交易的统计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流动等。
- 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爬行钉住汇率制等,不同制度对国际贸易有不同的影响。
4. 跨国公司与外国直接投资(FDI)- 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企业,对国际贸易和投资有重要影响。
- 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或个人在外国购买资产或建立企业,通常是为了长期利益。
5. 国际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 区域性贸易组织:如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旨在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
6.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潜在损失。
- 信用风险: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的风险。
- 政治风险:政治不稳定、政策变动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 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平台对传统贸易模式的冲击和改变。
- 供应链全球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的生产和供应链配置。
- 可持续发展:环保和社会责任成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际贸易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总结:1.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活动。
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可以是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等。
2. 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原因包括比较优势、规模经济、资源差异、技术水平差异等。
通过贸易,国家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获得经济发展。
3. 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国家政府制定的措施,目的是调整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保护本国产业或实现其他经济和政治目标。
4.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用于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模式。
5. 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于采取贸易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自由贸易主义则主张降低壁垒,鼓励自由贸易和全球化。
6. 贸易平衡与贸易逆差: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额为零;贸易逆差则表示进口大于出口,可引发一些经济和政治问题。
7. WTO(世界贸易组织):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则的有效执行。
WTO设立贸易规则、处理贸易争端和推动贸易谈判等。
8. 跨国公司和全球化: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进入其他国家市场,组织全球生产和贸易活动,推动了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9. 区域贸易协定(FTA):两个或多个国家达成的协议,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欧洲单一市场。
10. 跨境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跨国贸易活动,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全球市场机会,改变了传统贸易模式。
以上是国际贸易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的挑战与机遇。
国贸自考知识点总结
国贸自考知识点总结国贸自考知识点总结包括以下内容:1. 国际贸易的概念及原理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交换以及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的行为。
国际贸易的核心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其主要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绝对优势原理、互补原理等。
比较优势原理是指各国可以通过比较各自的相对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博弈和利益最大化。
绝对优势原理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特定的资源、技术或者劳动力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较好的竞争地位。
互补原理是指各国可以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互补性来进行国际贸易,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2.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制定的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法规,旨在调整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秩序,促进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汇率政策、出口补贴等。
关税政策是指各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通过调整关税税率可以调节国际贸易的规模与结构。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以外的其他限制性措施,包括配额限制、贸易许可制度、技术性壁垒等。
汇率政策是指各国对本币汇率的管理和调节,币值的变动会对国际贸易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各国都会制定相应的汇率政策。
出口补贴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出口而向出口企业提供的财政资助或者其他形式的支持。
3. 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环境是指国际贸易活动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条件。
国际贸易环境中存在一些因素和要素,包括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法律、国际贸易文档等。
国际贸易组织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等,这些国际组织对于国际贸易的规则制定和国际贸易秩序的维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规则是指各种国际贸易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包括关税税则、清关程序、出口退税政策等。
国际贸易法律是指各国法律对于国际贸易活动的规定和裁决,包括合同法、国际贸易仲裁法、国际贸易海关法等。
国际贸易文档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文件,包括发票、提单、装箱单、报关单等。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一、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应该根据比较优势来选择特定商品的生产和出口。
2.绝对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商品。
3.要素禀赋理论:由何斯勒·欧林斯基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贸易模式取决于其要素禀赋,即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4.新贸易理论:由保罗·克鲁格曼和温斯顿·诺瓦尔提出的理论,通过考虑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多样化。
二、贸易政策1.关税: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其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
2.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补贴、反倾销措施等,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增加其价格。
3.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国可以自主对第三国进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4.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并统一对第三国征收关税。
5.最惠国待遇:指成员国应当平等地对待来自其他成员国的商品,不歧视任何一方。
6.贸易保护主义: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政策。
三、贸易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主要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2.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是WTO的前身,旨在推动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
3.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已于2024年更名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USMCA)。
4.欧洲联盟(EU):是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盟,旨在推动欧洲内部的贸易自由化。
5.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的合作组织,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以上介绍了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组织。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影响,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竞争。
国际贸易考试知识点整理
国际贸易考试知识点整理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士来说,了解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考试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原则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自由贸易原则、关税原则、非关税壁垒原则等。
自由贸易原则是指国家应当遵循贸易自由化、无歧视、公平竞争等原则来进行国际贸易。
关税原则是指国家根据贸易政策对商品征收的关税。
非关税壁垒原则是指除了关税之外的其他障碍,如配额、进口许可证等。
二、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方和机构国际贸易涉及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
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贸易政策来管理和促进国际贸易。
企业和个人作为贸易主体,参与到国际贸易中。
国际贸易的监管和规范主要由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来执行。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规则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负责监督全球金融稳定和国际支付体系的机构。
三、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贸易条件国际贸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分别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买卖活动,而服务贸易是指各种服务的交换活动,如旅游、运输、咨询等。
国际贸易的贸易条件涉及到贸易价格、支付方式和贸易条款等方面。
贸易价格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它可以受到汇率和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
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托收和电汇等。
贸易条款则规定了双方在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
四、国际贸易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国际贸易的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而制定的对外贸易的政策。
常见的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等。
关税政策主要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款,而出口关税是指国家对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款。
国际贸易实务资格考试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实务资格考试复习要点国际贸易实务资格考试是对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的能力和知识的一种评估。
通过这个考试,考生可以证明自己在国际贸易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下面将介绍一些国际贸易实务资格考试的重点内容。
一、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在国际贸易实务资格考试中,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
例如,他们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包括互惠原则、公平原则和非歧视原则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规则和机构。
他们需要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职能和作用,以及其下属的贸易争端解决机构。
他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规则,如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市场准入原则等。
二、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国际贸易实务资格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各国的贸易政策和措施,以及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他们需要了解各国的关税制度、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救济措施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保护主义趋势。
他们需要了解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采取的自由化措施,如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
他们还需要了解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如提高关税和采取贸易救济措施。
三、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贸易合同是国际贸易实务资格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条款。
他们需要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程序和规定。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风险管理和争议解决。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在国际贸易合同中规避和管理风险,如货物质量问题和付款问题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合同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如仲裁和诉讼等。
四、国际贸易支付国际贸易支付是国际贸易实务资格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国际贸易支付的主要方式和操作流程。
他们需要了解信用证、托收和跟单结汇等主要支付方式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流以及这些交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学科。
它涉及到国际间的贸易政策、国际市场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为你总结国际贸易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贸易理论。
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的基础,是研究国际贸易的原理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中包括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的,强调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相对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认为国际贸易应该基于各国的相对优势而进行。
比较成本理论则是埃利·赫克歇尔和贾郝思提出的,认为贸易的益处来源于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第二,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是国际贸易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措施。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款,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保护国内产业。
配额则是限制进口数量的一种方式,通过限制产品进口来保护国内市场。
非关税壁垒包括补贴、贸易救济等措施,用于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第三,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是国际贸易的平台,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流的地方。
国际市场的特点包括全球化、自由化、竞争激烈等。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更加频繁,市场规模更大。
自由化指的是国家之间逐步取消贸易障碍,促进自由贸易。
竞争激烈则要求企业具备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第四,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是各国之间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的方式。
这种合作可以通过多边合作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来进行。
各国通过合作共同制定贸易规则、加强市场开放,以实现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
第五,贸易争端解决。
贸易争端解决是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程序。
国际贸易纠纷通常是由于贸易政策、贸易壁垒等引起的。
在解决贸易争端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争端解决机构等方式来处理。
第六,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发展。
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国际间的贸易发展,提高国际间资源配置效率。
国贸专业知识点总结
国贸专业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国际交易以自给自足和专业化原则为基础,资源配置与分工是交易的基础。
消费需求与生产能力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产业优势来选择出口产品。
而中国的专业是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日益凸显,使得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产生了更为广泛与深刻的影响。
国际贸易实务方面,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国际商法、国际结算与融资、国际物流、国际商务谈判等。
一、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是国际贸易专业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规范、政策、法律法规、管理方法等。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关于国际贸易活动的一系列规定的总称,包括关税税则、贸易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国际贸易管理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管理方法、技巧和策略。
二、国际商法国际商法是研究关于有国际商务方面的法律问题,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国际仲裁法等。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各国商事主体之间交往,往往要在一方国家之外履行合同。
因此,国际商法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国际结算与融资国际结算与融资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付款和融资问题。
国际结算是指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信用支付、付款保函、跨境担保、跨国贷款等。
国际融资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外汇贷款、进口押汇、出口信用保险等。
四、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指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活动,包括国际货运、仓储、保险、包装等。
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高国际贸易效率、保障国际贸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五、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商务谈判活动,包括商务谈判的技巧、策略、方法等。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贸易合作效果、保障商务合作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复习重点大全
国贸总复习第一章一、国际贸易的分类1、按货物移动方向不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进口贸易(import trade)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复出口和复进口,净出口和净进口2、按划分进出口标准的不同:总贸易(general trade)、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3、按交易对象区分,即有无第三方参加:直接贸易(direct trade)、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4,按运输方式区分:陆路贸易(trade by roadway)海路贸易(trade by seaway)空运贸易(trade by airway)多式联运贸易、邮购贸易5、按交易内容区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二、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专门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数额是不同的:关境和国境是不一致的;三、对外贸易依存度1、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外贸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贸易总依存度=对外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100 2、外贸依存度可以细分为: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对外开放程度大小的指标之一。
当一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时,外贸依存度则会提高。
一般说来,外贸依存度越高,意味着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四、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一)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外贸持续发展,外贸依存度也相应不断上升。
(二)经济全球化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三)贸易方式因素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直接原因(四)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结构性原因(五)加工贸易占的比重过高第三章一、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主要内容:各国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社会环境
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缘优势等,也使地理大发现的发生具有了客观的、有利的条件。
影响
1.商业革命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2.价格革命
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以物价上涨为标志的“价格革命”。
5、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
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或单独关税区组成的区内取消关税和其他非关税限制,区外实行保护贸易的特殊经济区域或经济集团。如北美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在该集团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另一方面,各个成员又各自独立地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所以,有人把自由贸易区称为半关税同盟。
自由贸易区>关税联盟。自由贸易区内进出口免税的。关税联盟主要对外设立统一税率。
6、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
基本观点: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应本着“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即各国只有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概念:对外贸易战略是根据一国总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环境,对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国内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方式、对外贸易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等所作的全局性战略规划,是一国进行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
对外贸易,从商品移动方向,可分为三种贸易形式:
出口贸易,是指一国将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出售。
9、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
⑴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是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申请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民事诉讼权等;不包括领海捕鱼 、购买土地、零售贸易等。
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根据某些条约规定的条文,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
⑵区别
10、地理大发现背景与影响
背景
(1)经济动因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②传统 Nhomakorabea路垄断。
③“寻金热”的出现。
(2)精神动因
传播基督教福音,宣扬自己文化的普世价值,对付穆斯林世界,是促成欧洲人完成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因。
(3)政治动因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希望开辟新航路来发展对外贸易,增加收入和扩张自己的势力。
3.世界整体化历史的启动
地理大发现发生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密切了世界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开阔了人类的眼界
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使科学和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随着西欧工商业的空前发展,又促进了日益腐朽的封建社会内部革命因素的增长。
关税联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关税联盟的主要特征是:成员国相互之间不仅取消了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还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关税联盟比自由贸易区的排他性更强一些。所以其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2.高速铁路运输的低碳、节能功能明显,对于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意义,这就吸引了外商投资在我国选择这一技术,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3.高速铁路对国家战略与安全的作用不可低估,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对外贸易。一方面,我国已有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对于资源、物资的输入输出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意义;另一方面,国际经验表明:作为交通运输主要方式的铁路是强化控制和保护领土的最有效工具。作为亚洲最大的陆权国家,必须从全球发展定位和国家经济发展角度、领土完整及国防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国铁路建设具有的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在国际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国内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战略层面上,铁路发展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安全作用毋庸置疑。发展高速铁路后,其意义更加突出和明显。
⑵立法目的在于防止美国产业因进口产品的不公平的竞争而遭受损害,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方面。
⑶国内企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规避“337条款”:
①出口企业应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以贴牌、代工方式出口的外贸企业,应注意下单的外商是否拥有该产品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等权利的证明文件。若外商既非权利人又无适当的授权证明文件,则应考虑法律风险,应在合同中订立任何有关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都应由该外商负责并赔偿己方损失的条款。
超保护贸易理论政策主张包括认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过时,反对自由贸易;鼓吹贸易顺差有益,逆差有害;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机和失业。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凡一国向另一国出口的商品要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来讲,就是过境贸易。
二、总贸易、专门贸易
以国境和关境作为标准对对外贸易所作的划分。
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
以对外贸易的商品内容为标准对对外贸易所作的划分
3、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结合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
ΔY = K * ΔI
8、对外贸易值和对外贸易量。
对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总额或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总额或总额。两者相加为进总额或进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对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
意义: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时至今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依然是围绕着比较利益理论展开的。
缺陷:没有说明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从而也就不能说明贸易利益是如何在两国之间进行分配的。
7、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论,又称H—O理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大柱石,其基本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广义的要素禀赋论包括狭义的要素禀赋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贫困化增长::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规避方法
①稳定进口资源的价格
②加快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③增加有序竞争
④推进技术创新及普及专业技能教育
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含量
2、对外贸易战略概念与分类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3)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古典学派的放任自由原则。
内容:①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②对外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该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李斯特把根据国民经济完成程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高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③主张国家通过关税干预对外贸易。
4、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5.促进世界一体化
在地理大发现以前的世界基本上处在封闭的状态,只有到1500年左右完成地理大发现之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
11、美国337条款
⑴主要内容是:“如果任何进口行为存在不公平竞争方法或者不公平做法(主要指侵犯美国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实用新型设计方案等知识产权),可能对美国产业造成抑制,ITC可以应美国国内企业的申请进行调查。”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保护幼稚工业论
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三大理论基础 :国家经济学 、社会经济发展五个阶段论及生产力理论 。其中生产力理论是核心。建立在这三大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如下基本观点:
动态分析
(1)提出发展阶段论 ,批判比较成本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