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会计核心课程群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的会计专业教学建模

基于建构主义的会计专业教学建模

业 。讲 究 理论 知 识 与实 践 能 力 的结
合 。立 足 会计 专业 的特 点 以 及 市 场 的需 求 ,中 职 会计 人 才 培 养 目标 是 培 养 为 企 业 生产 服 务 第 一 线 迫 切 需 要 的 技 能 型会 计 人 才 。然 而 。当 前 中职 会 计 专 业 教 学 效 果 并 不 理 想 , 学 生 的 技 能水 平 不 能 与 企 业 岗 位要 求 相 匹 配 ,严 重 地 影 响 了会计 毕 业 生 的 就业 和发 展 。 因此 ,剖 析 课 堂
用 的 是 大 学教 材 的结 构 体 系 ,讲究
理 论 知 识 的 系 统性 。缺 少 技 能 实 践
模 式 突 出 了学 生 的 自我 探 究 与
合 作 探 究 ,模 拟 职 业 情 境 ,让 学 生
小 组 共 享 的 ,因 此协 作 学 习是 小 组 共 同完 成 知 识 的 建 构 。
略 。 重 视 会 计 工作 情 境 的创 设 ,开 展情 景教 学 。合 理地创设 会计 工作情 境 .并在情 境 中设 计融 入理论 知识 的
的 基 础 上 .教师 组 织 学 生 进 行 班 级 交 流 ,引 导 学生 归纳 总结 ,从 而 使 学 生 建 构新 的知 识 结 构 。首 先 ,教 师 请 一 个 或 几个 小 组 展 示 小 组 学 习

中职 会计 专 业 教 学 问 题及
的组 织 和 引 导 下进 行 协 作 学 习 ,对
同样 的问 题 进 行 探 讨 。在交 流 中不
归 因
则 ,核 算方 法一 经 确 定 不 能 随 意 变
更 会计 方法 以操 纵 利 润 。 四 、 中 职 会 计 专 业 教 学 模 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及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及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及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会计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如何改进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

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及具体运用,分析其中的优势和挑战,以期为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部分为引言的开端,为后文展开论述打下基础。

1.2 研究意义中职教育领域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建构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研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不仅有助于丰富中职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职教育与实际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及分析。

通过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和中职会计教学的案例分析,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挑战。

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改革会计类专业课教学

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改革会计类专业课教学

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改革会计类专业课教学随着网络教育和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日益深入,作为其理论支撑的建构主义理论,近年来愈来愈受到教育界的推崇。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在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目前会计学专业的在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弊端,教学内容与经济活动脱节,教学方法陈旧,很难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

建构主义在知识的学习、理解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改革的理论原理。

一、构建以“学”为中心的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框架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研究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结构性分析处理,形成个性化的知识教学模块,对不同模块的知识进行教学方法设计。

采用“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观。

1.采用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例如在《审计学原理》的教学中运用幻灯片,播放美国《财富》500强排名第七的安然公司破产事件,该事件严重动摇了美国证券市场的信心,甚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安然公司的审计师――美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被指控丧失诚信,审计失败,其由盛至衰,如冰山消融,实在值得深思。

这一事件,引出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委托人及三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

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法律责任、审计的职能,完成了审计概念的框架建构,支点就是真实的事件。

利用这种方法设计课堂不但实现了以“学”为中心,而且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远远超过了设计预期。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三、 五学期进行校 内理论与模拟实训课程教学 ,
养模式 , 在优化课程体系 中重点突 出和强化专业实 第二 、 四学期构建校外 实践 以工作 流程 为基础 的教 践教学 , 培养学生 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会计 学课程。第一学期进行校 内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
实际 问题 的运 用 能 力 。 以 培 养社 会 急需 的 、 务 于 理论与实训教学 , 服 包括公共基础课 、 原始凭证编制与
服务 于 行业 , 盖 一定 会 计 岗位 群 来 满 足 市 场对 会 覆 计服 务 与管理 第一 线专 门人 才 的迫 切需 求 。

会审实 训中心 卜 I校内 . 外实训
孳 i 外 黎鑫 蔷翁 垫厂 翼薯謇 司 {
雠一 力_茗 广 吾 霭 一
耕 骠 ] 好 霹
图 1 会 计 与 审 计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结 构
同时 , 根据会计 与审计专业人 才培养模 式教学 特点 , 以会计与审计专业培养的会计核算能力 、 税务
代 理和 纳税 筹划 能力 、 务 管理 能力 和 内 部稽 核 能 财

以会 计工 作流 程构 建课 程体 系
标 采用“2 ” 3 1 工学相结合的课程 教学体 系。 根据社会和民营中小企业对高职会计与审计专 力为 目 , 第 业人才的要求 , 改革和优化对专业课程结构 , 以职业 即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基础设置和优化课程体 系, 岗位和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
河南职业技术师 范学院学报 ( 职业教 育版 )
20 09年第 2期
高职院校基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计工作过程 的 课 程 体 系构 建
关 行 , 鑫泉 赵
( 明职业大学, 黎 福建 泉 州 32 0 ) 60 0

高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探讨

高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探讨

高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探讨作者:王淑敏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期高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探讨王淑敏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摘要:高职院校在推进会计类专业教学工作的时候,开展教学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更多应用型的人才。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高职会计教学专业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使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会创新高职会计教学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框架,不仅能够提高高职会计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高职会计教学的质量。

本文笔者以高职会计教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3-0-01引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主动去接受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和主观性。

在使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工作的模式之下,教学教师应该善于与学生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来达到思想方面的共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全新的知识学习体系,能够运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到日后的工作中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概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传统的教学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全新的认识,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能够根据相关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而将传统的知识进行全新的整合。

在建构主义教学的过程中,其实并不存在永远的真理,传统的知识往往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在全新的知识体系之下传统的知识又会产生全新的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遵循学生的个体性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并且也比较强调学生学习的个人行为。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1.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框架为依据,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理论不主张知识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更新率。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孙甜来源:《现代企业》2020年第03期近年來,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会计类职业需求从财务类的“事后”会计转向更注重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的管理类“事前”会计。

但在高职会计专业中,管理会计类课程的教学推进却面临一些困难。

一方面,由于此类课程内容本身存在一定难度,较财务会计来说更复杂,更难以理解。

另一方面,从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来看,其学习需要和学习态度这两个内驱维度都较本科学生有所欠缺,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突破管理会计类课程建设难点,使会计专业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传统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托,结合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以《管理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全面预算》一章为切入口,合理设置基于SSCE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际效果,发掘其对于常态化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启示意义。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运用1.建构主义与新建构主义。

20 世纪初以来,对学习的认识观点经历了由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演变。

传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学习主要依靠学习者主动建构,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何克抗 2004)。

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王竹立2011)主张通过与网络建立联系,来进行知识的建构与创造。

该理论认为,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五大技能,即:如何搜索、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如何写作。

而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在课堂外基于网络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自主学习,并以课堂为平台进行分享和交流,选取共同兴趣点进一步协作探究以深化学习,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原知识片段的加工整合,完成学习目标。

2.教学中的运用。

当前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更多集中在理论层面,对于理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效果探究较少。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研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中职会计;课堂教学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职校学生 在学校学习会计知识主要是为了掌握会计专业技能, 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而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知识、技能 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 大多数课堂上,教师只顾传授知识,学生也仅仅被动地 接受所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建构主义理 论则为中职会计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三、中职会计课堂教学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
1.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探索新知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这是教师培 养学生的关键,也为学生以后发展打好基础。尤其是 会计这门专业,会计知识变化快,可能今年刚学的知识, 明年就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能 力,在财税政策变化的同时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信息进 行学习,让自己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能够可持续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是会不断变 化和更新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对原有知识再加工。 例如 自 2019 年 4 月 1 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6〕36 号印发)第一条第(四) 项第 1 点、第二条第(一)项第 1 点停止执行,纳税人取 得不动产或者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不再分 2 年 抵扣。此前按照上述规定尚未抵扣完毕的待抵扣进项 税额,可自 2019 年 4 月税款所属期起从销项税额中抵 扣。这个知识点就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己运用网络去查 找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处理,课堂上给学生几 个不同时间点的案例题让学生对不动产进行税额如何 抵扣进行处理,让学生自己根据查到的资料解决问题, 并分享给其他同学,教师适当点拨引导。这样每位学 生都参与到了课堂,也能够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还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丰富。 2.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过程中明确以学生为中 心。要将课堂上强调的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学习不仅仅是知识被吸收的过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中职会计课堂本就是培养会计职业人员的地 方,更直接面向就业,学生要对专业有兴趣,主动形成 自己的意义建构,才利于今后的发展。譬如在学习成 本会计时,涉及的题目都是告诉已知条件求未知条件, 而实际工作中,这些课堂上的已知条件却是需要学生 自己核算的,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中职校 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之前已经学习过简单的 计算机软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实践, 运用 Excel 表格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时通过不同 表格数据之间的钩稽专项课题一般课题《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研究》(课题编号 Szzjlx201820) 阶段性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①陈兆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江苏苏州215104)①本文系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苏教办职2016(10)号]———会计专业群建设成果。

[摘要]课程体系作为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模式,也体现了学校专业办学的定位。

高职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应面向会计职业岗位群,确定会计职业所需的基本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提炼出会计专业群的共享平台课程和独立专业模块课程,形成以“平台+模块”为主要形式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相互关联、彼此渗透、共享开放的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31-0082-02近年来,专业群已成为高职院校调整专业布局、强化内涵建设和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与以往单一的专业建设不同的是,专业群建设应对接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相对复杂,建设内容包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体系、教师团队、教学资源库等诸多方面,其中,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群建设的重中之重,需打破原有专业的界限,剖析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以此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推动群内教学资源、实训、师资等资源协同发展,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因此,探索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对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与办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应明确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务域”,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会计行业人才需求,确立会计专业群,其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一般为:会计核算岗位群、财务管理岗位群、审计与代理岗位群、金融服务与管理岗位群等,以此对应会计专业群内各个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

其次,根据服务区域产业经济的要求,对每个职业岗位群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

中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中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中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会计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未来就业起着关键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成为了引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来建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需求较为明显,而传统教学往往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指导中职会计教学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能力提升。

通过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引入,将为中职会计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方向,有望推动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的落地实施,将为中职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深入了解该教学理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

具体包括分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原则,探讨其与中职会计教学的契合点,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价来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

研究目的还在于总结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中职会计教学的意义,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可以有效引导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促进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深入探讨和实践。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当前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中职会计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注重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性,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和合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JIAOLIUTANTAO119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设计虎玲华张妙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摘要: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是财会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以工业企业为例,培养学生的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对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本会计;教学设计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成本会计课程学习者分析1.学习者的个性特点高职院校里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者均为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在家庭的支持下或个人的努力下,这些学习者手中都有一定的可支配的金钱。

有些学生通过开微店、兼职、做寒暑假短期工等形式赚取收入,维持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对于成本,尤其是生活成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学习者的知识基础高职成本会计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所以学习者为会计专业大一或大二的学生。

从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各专业的招生录取情况来看,会计专业学生在入学时的分数都名列前茅,这说明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扎实的。

经过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已经完成《基础会计》的学习,了解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知识,初步掌握了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填写方法,会写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包括最简单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形成的业务的会计核算。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及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

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要明确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从学生求职就业的角度来看,课程教学内容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技能为主线。

要通过对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成本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来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近三年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回访和用人单位调研资料,企业里的成本会计岗位一般要负责采购管理、成本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成本管理等工作。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及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及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及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指将学习视为一种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
探究来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以被广泛应用并取得
明显的效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信息,但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课外调研、群体讨论等方式来获
取更深入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设置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
发地构建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应收账款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实际的企业案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来了解具体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从而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结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他们在社会共同体中
建构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共同构建知识的氛围,让
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最后,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评价自己的学
习成果。

例如,在一节课程结束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在这节课程中的收获
和不足之处,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学习方向。

中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运用分析

中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运用分析

中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运用分析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互动合作,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素质,对中职会计教学的模式、方法等有重要影响。

文章主要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分析此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职会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运用;影响;存在问题传统的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较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压抑,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才能和开拓精神。

中职会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会计记账、报账、算账,“有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实践经验、良好品德的应用与技能型人才”。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培养社会需求的普通会计人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目前,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逐渐淡薄,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业务技能也变得单一。

中职会计主要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因此,使学生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是中职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课题。

“建构主义”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内部新旧知识及经验交互作用,从而达到超越新知识又改造旧经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合作学习,对团队意识的培养有重要启示,一个人的思维容易模式化,一个好的团队却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想法,而一个企业拥有好的团队才能成为一流的企业。

同样,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和交流,学生能提高自主性,表现自我的欲望也易被挖掘。

在实际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创立真实的教学情境,如把会计工作中的账簿运用到教学情境中,这样对于“换页”“红笔使用条件”“隔行”“跳页”等内容,学生就会一目了然。

显然,这种通过构建形成的新知识比传统教学获取知识的效果要好。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法”—“得出结论”—“知识迁移”,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程序,这一教学理论能培养中职会计严谨、细心的职业习惯,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王桂玲
【期刊名称】《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以完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为目标.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对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于高职会计教学的影响以及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提出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王桂玲
【作者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917
【相关文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J], 潘燕晶;
2.试论高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运用 [J], 徐兰君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J], 王玉林;
4.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及分析 [J], 许楠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J], 孙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是指人类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渐建构出自己的认知和理论系统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应该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通过积极参与和互动,不断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

中职会计教育是培养学生基础会计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

此外,中职教育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直接面向职业市场,教学意义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

因此,在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建构主义理论,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中职工作中,不断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在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把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共同建构会计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符合职业市场的需求。

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获得信息,积极参与学习进程。

其次,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在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背景和经验不同,教师应该通过个性化教育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操、实习等方式,帮助他们建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已有相关经验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引导其深入分析和思考,不断建构更为深入的理解。

最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社会化。

在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组织职场实践、工作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会计工作的实际存在,促进其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建构。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是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支撑。

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个体差异性以及社会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会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在职场中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会计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会计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会计学教学设计与实践摘要:建构主义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革命,基本观点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分析了建构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基础,并结合教学设计的定义,对会计学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会计学教学设计作为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观点是由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后经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和布鲁纳等人的补充和完善,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建构主义就在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

在会计学教学方面,建构主义更多的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于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二)国内文献建构主义理论进入到我国,立即引起了国内教育界、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

高文把国外大量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章介绍给国人。

陈琦、张建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建构主义进行了理论探讨。

何克抗阐述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孙苹丽、徐桂峰论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肖征羚分析了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改革会计类专业课教学;胡颖分析了基于建构主义设计会计电算网络课件的方法;黄明、郭大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为会计案例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为指导建立会计案例教学体系。

这些都为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创造了条件。

二、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建构主义的认识论、知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认知问题上。

对知识本质的确定是建构主义核心。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且只能是主观的,被认为是最客观公正的科学知识同样具有建构的性质,不必然是物质世界的真实反映,知识代表的是一个对人类来说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世界—经验世界,唯有经验世界是人类能真正把握的。

人类认识到的物质世界已经是经验化了的物质世界,是附着了人类发展历史的痕迹的物质世界,包含于经验世界之中。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思路(全文)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思路(全文)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思路(全文)一、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会计课程的理论教学存在不必要的内容重复与交叉每门会计课程的教材都试图从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出发,这样设计教材内容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课程的会计教材在内容上重复与交叉。

会计课程内容不必要的大量重复与交叉,既减少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又造成不必要的会计教学资源浪费。

2.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融合渗透性比较差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横向联合的步伐加快,经济管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已经成为客观现实和发展潮流。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仍然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不同课程、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还是各自为战,老死不相往来,既浪费会计实践教学的资源,又影响学生掌握会计的综合分析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大部分实践仅停留在单纯掌握财会知识,涉及各学科知识融合的实践项目很少,而与之紧密相关的财务、金融、税收、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更缺乏融合渗透,自然也就不能形成资源共享的综合性、开放性的会计实践体系。

这种实践教学的现状对培养学生的会计综合分析能力十分不利,会在2个方面严重影响会计教学效果:首先,在大学的教学管理中,相关院系的实践课程设计,无论是实践课程的内容还是实践课程的先后顺序,由于缺乏院系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导致不同的会计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衔接和利用。

手工模拟实验主要是仿真企事业单位日常的会计经济业务,用手工填写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各种财务报告。

分别开设手工模拟会计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会导致这两门实验课程之间的独立性强而融合性以及衔接性不够,也浪费了教学资源。

其次,在我国高校内部,院系之间的实验教学资源大都是采取条块分割管理,难以协调综合,而会计学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在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很难完全离开其它学科教学环节单独进行,也无法与整个经济环境相隔绝。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的教学理论,其主旨在于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人、集体以及社会的经验和知识,共同构建知识,促进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实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需要注重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教学环节和方式。

例如,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案例等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感知各种会计实际操作,观察企业内部会计系统并系统分析,从而构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知识的概念框架和思维模式。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

通过提问、探究、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并引导其尝试解决问题、协作互助等行动中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实际操作,让学生自主分工合作,相互学习、提高会计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对会计知识进行总结、评价以及运用。

最后,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成果,对其知识建构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之处,形成持续学习的主动意识。

例如,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考试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同时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会计核心课程群设计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为会计专业教学提供了更为新颖的视角,课程群理念则为其课程设置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江苏省高职院校注册招生体制的普及,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专业性强与学生学业能力相对有限的矛盾、课程设置重复交叉与教学课时相对有限的矛盾,重实践技能与实训环节薄弱的矛盾需要得到尽快解决。

因此,从课程设置到课程群落划分都要更加注重职业情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理论基础课程模块化,提高岗位技能课程比重,优化实训课程设置是一种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程群;会计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11-0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旨是在“高素质、高技能”的理念下,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生产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掌握会计必要理论,又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从事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性人才。

会计类课程由于专业性强,学生对其感性认识不足,学习入门难一直困扰教师和学生。

而随着高职生源的减少以及江苏省高职院校注册招生体制的逐步,大学新生的学业基础水平势必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使得课程学习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现有的“师讲生听、师写生抄、师考生背”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模最大的专业之一,对会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一个更为新颖的学习观。

该理论认为,知识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假设,学习的过程与其说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更不如说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对自己新旧经验进行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以自己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但在运用这些经验时,不是简单的提取,个体会根据新的环境对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造,一方面,通过“同化”将新的知识整合到旧的经验中去,新的情景是旧知识的补充,另一方面,通过“顺应”学习者以新的经验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原有的经验结构进行重构。

因此,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问题一旦出现,他们也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这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知识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的,而不是从外界被动吸收的,即认识具有主动性;(2)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不是去发现对应于他们头脑以外的知识世界,而是通过先前个人的经验世界进行重新整合,建构一个新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建构性。

(一)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借鉴课程群思想“课程群”的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原有的归属性,从学生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要解决目前会计教学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如何降低专业课程学习的坡度,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一定程度的感性知识和经验的前提下,较好地融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现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如《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实务》、《财务会计软件应用》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表面看起来相互独立,但在内容上相互关系密切,内容交叉、渗透、互补等特征比较明显。

因此,如果借鉴“课程群”理念,在充分研究课程联系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编制教学大纲,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也可以较好地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出现课程内容上的“断层”,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在此基础上,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来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实质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前,掌握一定的专业感性知识和经验,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循序渐进地融入专业课程学习,降低入门的难度。

两者双管齐下,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学习效果。

(二)准确定位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出发点和核心。

教学不能片面地看成是是知识的传递,学生的主动地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所以,在会计教学中,首先是调整长期以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教学中。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人。

会计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对于会计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对实验的进行、实验结果的解释,每个学生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

因此在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三)重视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会计学习活动这一主动建构过程也必然受到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为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二、我院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程专业性强与学生学业能力相对有限的矛盾会计类课程内容抽象,专业术语多,语言晦涩,规范性强,课程体系严谨而活泼不足,与经管类其他专业相比,无论是在理论内容还是案例的应用性讲解上,都显得相对具体而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使学生有较强的枯燥乏味感,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及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知识,这些知识和日常生活中所体验的问题区别很大,这些方法与日常的思路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复式记账法中的“借”和“贷”,与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借”和“贷”的含义完全不同。

而专业新生在中学阶段接触到的财会知识较少,相关背景基础知识较为缺乏,增加了课程的学习难度。

特别是随着江苏省注册招生录取的实施,高职教育门槛大大降低,新生的学业基础水平进一步下降,使得课程的入门难度进一步提高,给教与学等带来诸多不便,往往是教师硬着头皮讲,学生耐着性子听,稍有疏忽,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课堂气氛紧张、压抑、沉闷,一节课下来,教师与学生都很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课程设置重复交叉与教学课时相对有限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分重视学科体系,一直沿用大学课程体系,在知识编排上学科逻辑结构严密,系统完整,每门课程自成体系,课程划分过细。

由于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致使专业面设置过窄,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缺少横向联系,课程之间缺乏整合,导致一方面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出现空白,另一方面又交叉重复,内容繁杂。

例如在理论课程设置中,《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有部分内容重叠,学科内容交叉重复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且浪费了相对有限的课时资源,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重实践技能与实训环节薄弱的矛盾高职会计专业较其他培养层次更为强调实践性与理论性的兼顾,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课程实训或者校外实训来实现,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课程从总体上来说取得较大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理论内容偏重,由于缺乏足够的企业实例,大多数实训是授课教师参考各种版本的会计教材,设计出虚拟的企业会计业务,或者是购买相关的实训软件来进行,而这样做类似于练习题,很容易让学生误解为是某个理论知识点的强化训练,并不是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职业判断和分析。

比如,基本技能实训课程主要集中在学生做会计分录的练习上,及怎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上,而不是让学生进行具体的会计业务判断训练。

实训教学过程不能充分提现单据的传递流程,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略了会计监督和管理。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课程群设计(一)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经从过去对数量的要求转变为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因此,高职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应立足于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立足于岗位能力分析,明确岗位的工作技能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倒推出完成岗位任务所需的工作知识。

而这些知识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依据,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修订或选择适用的教材。

所要实现的目标是,针对典型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以现代会计学基础原理为核心,面向不同行业类型及对象的灵活的、多种类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构建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群的会计专业岗位课程群,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计遵循建构主义理论的原则,基础理论课程、岗位技能课程、实训课程按由易到难的梯度来设计,基础理论课程根据实际岗位需求,本着够用、实用的理念来设计和组织,岗位技能课程立足于基础课程而又高于基础课程,侧重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实训课程侧重于做,在实训情境上努力接近职业环境,既要提现会计工作流程,又要突破原来与实际工作要求相脱节的局面。

图1 课程群体系1、理论基础课程。

针对现有会计职业岗位群的需求,设置前后关联、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模块,如基本素质模块、基本能力模块、岗位基础模块、岗位核心能力模块等。

2、岗位技能课程。

岗位技能课程是根据基础理论课程各个分散的知识模块开设的课程,原来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由《初级会计实务ⅰ》和《初级会计实务ⅱ》;《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来承担,一方面这些课程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复现象,另一方面,不能较好地突出高职课程的就业导向性,为了更加突出课程的职业性,满足中小企业会计岗位“一人多岗”的特点,将上述分解为《出纳岗实务》、《财产物资岗实务》等7门岗位技能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不仅避免了专业课程设置过细,造成学生就业口径狭窄的问题,而且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实现了高职教学“适度够用”的理念。

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的知识。

旨在加深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理解,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为学生系统理解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专业课综合实训。

实践课程设置模式高职教育实践环节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低到高的过程,包括基础课程实训、会计岗位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

实践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设置好实践课程是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的关键。

对应于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实训课程从原来5个精简为3个,调整后的专业综合实训是对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的综合应用,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1]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90-93.[2]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2008,(14):17-18.[3]汤湘希,夏成才.谈会计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的改革[j].财会月刊,2002,(8):13-14.[4]孙晓娟.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财会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