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作者高明的科举情结及其成因

合集下载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从《赵贞女》到《琵琶记》时代的变迁与主题的变换悲剧意蕴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高明(1307?~1359),字则庆,号菜根道人。

浙江瑞安人。

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门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

任职期间,颇有能声,也意欲有所作为。

至正十一年(1351),从军南征方国珍起义,因与统帅论事不合,兼之目睹时政日非,在对现实生活失望的同时,感悟“功名为忧患之始”(元赵汸《东山存稿》卷二《送高则庆归永嘉序》),萌生了隐遁的念头。

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隐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并创作了《琵琶记》。

此外,据徐渭《南词叙录》,他还作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今佚。

诗文集《柔克斋集》共20卷,亦散佚,今存五十馀篇。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据记载,其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

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

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

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

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宋代戏文所写的蔡二郎,亦称蔡中郎,也就是汉代著名文士蔡邕,字伯喈。

戏中所写的情况,只是出于民间传说。

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可见该故事流传之广。

类似这种题材,在宋代说话、鼓词、诸宫调、杂剧等民间伎艺中,还有《王魁负桂英》、《陈叔文三负心》、《王宗道负心》等。

这表明书生负心婚变现象在当时相当普遍,书生贪新弃旧、攀龙附凤的行为尤其受到市民阶层的关注。

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考试中式,即可为官。

这为寒士发迹提供了一条捷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传奇之祖琵琶记赏析

传奇之祖琵琶记赏析

传奇之祖《琵琶记》赏析《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

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

共四十二出。

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作者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今浙江瑞安人。

他的生年约在1305年前后。

他的卒年有元末说和明初说两种说法。

持元末说者,认为卒于1359年。

持明初说者,认为卒于朱元璋开国以后。

高明四十岁左右中了进士,在杭州等地作过小官。

后来隐居在宁波城东的栎社镇,《琵琶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他的剧作除《琵琶记》外,还有《闵子骞单衣记》,已佚。

《琵琶记》戏演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

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

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

应试及第,中了状元。

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

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允,强迫其滞留京城。

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

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

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

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

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

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

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

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

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

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

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

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

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

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

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

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

科举在《琵琶记》中的戏剧性和创作用意

科举在《琵琶记》中的戏剧性和创作用意

66科举在《琵琶记》中的戏剧性和创作用意文/雷光高 王军涛摘要:科举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传统题材,因而被频频搬上戏剧舞台。

科举在高明的《琵琶记》中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试从其戏剧性入手,简单的探讨科举在《琵琶记》中的戏剧性和高明创作此剧的用意。

关键词:科举;《琵琶记》;戏剧性;创作用意一、科举与戏曲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取士以来,科举就成为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深刻地影响着古代读书人的生活、学习和前途命运。

科举这一社会制度也经常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反映出来,成为文学作品创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题材。

因此“从古典文学作品上看,唐代的传奇,宋元话本和元的杂剧乃至明清小说,无不带有科举的影子。

”[1]戏曲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在古代科举制的影响下也不能免俗,特别又以才子佳人为主角的戏为多,为泛滥。

几乎所有此类的戏剧都以男主角科举及第来设置一个妥协式的大团圆结局。

虽然,也有一些优秀的戏剧作品在戏曲中真实的反映现实,有的还借助戏曲来批判、讽刺现实中的人与事。

“科举社会的生动实例为戏曲创作提供了大量题材,戏曲内容也真实艺术地再现了科举社会的众生相。

”[2]因为,科举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日久,其流弊也日益显化,戏曲中随之出现大量对科举制度的挞伐之作,尤以明清时期为最。

采取插科打诨等方式,对科举考试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针砭时弊色彩浓厚,座上显贵未有不色变者。

”[3]而《琵琶记》正是这样一部既生动的反映现实生活,又深刻地批判科举制度的优秀作品,成为明清针砭科举制度弊端的一部先驱之作。

二、科举与《琵琶记》科举在《琵琶记》中是不可删削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贯穿全剧的始终的一条线索,是推动全剧剧情发展的重要一环。

《琵琶记》是作为一介文人的高明,以文人自己的立场向大众揭露科举制度弊端的“为文人立心”的一部“科举戏”。

《琵琶记》不仅是一部“科举戏”,从大的方面来讲,它也是一部“才子佳人戏”,所以上京赴试、金榜题名是其必有的情节。

高明及其《琵琶记》

高明及其《琵琶记》
并没 有 担 任 实 际工 作 。方 国珍 不 久 投 降 了元 朝 ,他 也 就 回 到家 乡 。后来 又 一度 出来 担 任 江 南行 台掾 、 福 建 行 省都 事 等 职 。在 1 3 5 6年 以后 , 他 避 乱 隐居在 宁波 城 东 的栎 社 , 开 始 创 作《 琵 琶 记》 。在 1 3 6 8年之 前 , 这 部戏 文 早 已写成 , 并 在 各 处演 出 了。朱 元 璋很 欣 赏 这 个
流露 了较深沉 的故 国之情 ; 也比较 同情人 民的疾苦 , 如《 游宝积寺》 诗 中所写 : “ 几回要 挽 银 河水 , 好 与 苍 生洗 汗 颜 。 ” 但 这 些 值 得 肯定 的思想 观 念 , 并 不 是很 强 烈 的 , 否则 , 他就 不 会去参加元军去镇压方 国珍 了 ( 这也许跟方 国珍的所作所为不像是能成就大业者不无关
系) 。可 是 , 这 只 是他 思 想 中消 极 的一 面 , 另一面, 他 多 年 隐居 的 生 活和 失 意 的 宦途 , 也 使 他 产 生 了菲 薄 名利 的思 想感 情 ; 元 代 末 年政 治 的 混 乱和 人 民的痛 苦所 给 予 他 的影 响 , 也 使 其 对 于忠 君 观 念 比较 淡 薄 。总之 , 这 位 作 家对 于封 建道 德 , 特 别 是 其 中 的关 于 家 庭伦 理 的
衰落 , 到 了顺帝时 ( 1 3 3 3 -1 3 6 8 ) , 戏剧界就有显著 的“ 亲南而疏北” 的倾 向, 这就逐渐地改 变 了只有北 曲杂剧才“ 有名人题咏” 的现象 , 一些有才情和 修养 的文士, 也开始从事于戏文
的创 作 了 。而 高 明 , 则 正 是 由于 写 了像 《 琵琶记》 这 样 杰 出 的戏 文 , 才 使 他 在文 学史 上 永 垂

第六章 《琵琶记》欣赏

第六章 《琵琶记》欣赏

赵五娘的唱词:
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 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白)丈夫, 你便是米么,(唱)米在他方没寻处。(白)奴便是 糠么,(唱)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 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前腔》)
蔡伯喈的唱词:
闲庭槐影转,深院荷香满。帘垂清昼永,怎消遣? 十二栏杆,无事闲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 , 又被翠竹敲风惊断。(《一枝花》)


蔡伯喈在京城生活这条线的人物,用的是文采语言,词 句华美,文采灿然,语言富于色彩,讲究字句的雕琢, 典故的运用,是一种高度诗化的语言,是一种高雅的语 言。 赵五娘这条线的人物,用的是本色语言。自然朴实,通 俗易懂,生活气息很浓。不讲究词藻的华丽,典故的运 用,词句的雕琢。这是一种接近于人民生活的语言。
第二十三齣 代嘗湯藥 第二十四齣 宦邸憂思 第二十五齣 祝髮買葬 第二十六齣 拐兒紿誤 第二十七齣 感格墳成 第二十八齣 中秋望月 第二十九齣 乞丐尋夫 第三十齣 瞷詢衷情 第三十一齣 幾言諫父 第三十二齣 路途勞頓 第三十三齣 聽女迎親 第三十四齣 寺中遺像 第三十五齣 兩賢相遘 第三十六齣 孝婦題眞 第三十七齣 書館悲逢 第三十八齣 張公遇使 第三十九齣 散髮歸林 第四十齣 李旺囘話 第四十一齣 風木餘恨 第四十二齣 一門旌奬
第一齣 副末開場 第二齣 高堂稱壽 第三齣 牛氏規奴 第四齣 蔡公逼試 第五齣 南浦囑別 第六齣 丞相教女 第七齣 才俊登程 第八齣 文場選士 第九齣 臨妝感歎 第十齣 杏園春宴 第十一齣 蔡母嗟兒 第十二齣 奉旨招壻 第十三齣 官媒議婚 第十四齣 激怒當朝 第十五齣 金閨愁配 第十六齣 丹陛陳情 第十七齣 義倉賑濟 第十八齣 再報佳期 第十九齣 强就鸞凰 第二十齣 勉食姑嫜 第二十一齣 糟糠自厭 第二十二齣 琴訴荷池

中国文学名著琵琶记导读

中国文学名著琵琶记导读

南戏绝唱琵琶记元末明初高明【作者简介】《琵琶记》的作者高明,字则成,自号菜根道人,瑞安(今属浙江)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弟,是理学家黄的弟子,是刘基(伯温)的好朋友。

至正五年中进士,先后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椽吏、浙东阃幕(统帅府)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平生为人耿直,“意所不可,辄上政事堂慷慨求去”,“论事不合,避不治文书”,官声很好。

晚年时,天下大乱,方国珍想强召他入幕府,他力辞不从,并从此隐居在宁波城东的栋社,以词曲自娱。

顾德辉《玉山草堂雅集》称其“长才硕学,为时名流”。

作有南戏《琵琶记》、《闵子骞单衣记》;《全元散曲》收其【二郎神愁怀】等三首;另有少量诗文传世。

【背景介绍】宋元时期,中国戏曲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从宋杂剧、金院本发展出的元杂剧,另有一支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流行的南戏。

南戏发展较晚,到元末才趋向成熟,后来演化为明清戏剧的主要形式—传奇。

南戏最初应该是在温州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

《南词叙录》说它“即村坊小曲而为之”。

温州是一座古城,又是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南戏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得以成长,并逐渐扩展到东南沿海一带,进入南宋都城临安。

元灭南宋以后,北方剧作家大批南下,造成了南北剧的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南戏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如改编杂剧的剧目,吸收杂剧曲牌联套的方法,采用杂剧的一些曲调,形成“南北合套”的形式等等。

南戏的艺术水准因而得到提高。

到元末,《琵琶记》等剧本出现,标志着南戏达到了成熟。

南戏的体制与杂剧有很大不同,它在各方面都要比杂剧来得自由,它的曲调配合可以根据剧情不需要作较为自由的选择:它的剧本结构以人物的上下场界线分场,可长可短;它的任何角色都可以唱,而且有接唱、同唱、多人合唱等形式。

由于南戏体制更自由,更便于展开复杂的剧情,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到了明代,杂剧渐渐衰微,从南戏发展而来的“传奇”取代了杂剧。

南戏的题材与杂剧有明显区别。

总的来说,它的民间色彩更浓,而文人气息较淡。

高明的《琵琶记》研究

高明的《琵琶记》研究

2021-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高明的《琵琶记》研究王秀娟(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2000)摘要:《琵琶记》是写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

这个故事早在民间流传,南宋时就已成为民间疆场文学和戏文的题材。

高明的《琵琶记》根据民间戏文改编,在内容上作了很大的变动,并且在最后以一夫二妻的大团圆作结。

在语言的运用上,《琵琶记》也比同时代的南戏显得成熟。

曲和白都较接近口语,富于文采。

关键词:高明;《琵琶记》;研究中图分类号:I20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5-0018-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5.008《琵琶记》写的是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

这个故事早在民间流传,南宋时就已成为民间疆场文学和戏文题材。

陆游曾在《小舟游近村舍步归》诗中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里列举了宋元南戏的传统剧目,其中有《赵贞女蔡二郎》并注明“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说它是“戏文之首”,但这个剧本没有保存下来。

我们根据北曲杂剧里所征引的故事,大致知道:赵五娘罗裙包土,替公婆筑坟,是个被歌颂的人物;蔡伯喈则是一个谴责的对象,他不顾父母,遗弃妻子,结果被暴雷震死。

高明的《琵琶记》根据民间戏文改编,在内容上作了很大的变动。

最根本的变动是:弃亲背妇的;蔡伯喈对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而不能祭”的“三不孝逆天最大”和再婚牛府的负义行为,用他不肯赴选,父亲不从,他要辞官,皇帝不从,他要辞婚,牛相不从的“三不从”来开脱,把负心归咎于客观的环境。

并且在最后以他一夫二妻的大团圆作结。

这种改变是由作者的世界观决定的。

作者在开场的曲子里就明确提出了“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文学创作主张。

他并且提醒观众对《琵琶记》要“这般另作眼儿看”。

看什么呢?“只看子孝共妻贤”。

《琵琶记》传诵原因另探

《琵琶记》传诵原因另探
模样 。
其为妻室 , 而且放马踹死赵贞女 。这一行为人神共愤 , 遂雷殛蔡伯喈。 其实在早期 民间小戏中这种以书生负心婚变为题
材的戏文颇为常见。今可考知名 目的即有 《 王魁负桂 英》 《 、张协状元 )《 、陈叔文三负心》 《 、李勉负心》 《 、崔君 瑞江天暮雪》《 、王十朋荆钗记》 等多种。《 张协状元》 是 今仅存 的一种也是与《 赵贞女蔡二郎》 故事 同一型 的。

时间与具体内容。因为它不似《 西厢记》 一开始便由文
人执笔而保 留了完整的材料 , 它却先 以盲词 、 民间小戏
的形态存在许多年 ,这样 的资料一般很少有人 会有意 识地收集与保存 。因而赵蔡故事如今只能从零星资料 中梳理而来 。 现可见较早 的记载是陆游 的《 小舟游近村
类是 曲学成就, 一类是故事本身原因。 赵景深等前辈
高明在创作琵琶记时必须要遵从赵贞女故事中许多约定俗成的情节与结果如中元人赘相府以及对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的结果又要为蔡伯喈开脱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挥舞拳脚自然顾应不周
第2卷 第2 5 期
2 1 年 2月 00
乐 山师 范学 院 学报
J u n l fL s a e c e sC l g o r a e h n T a h r o l e o e
葬, 罗裙包土, 修筑坟台。后来 , 天上 降下一面琵琶 , 贞
女便 怀抱 琵 琶 , 唱为 生 , 京 寻 夫 。但 伯 喈不 仅 不 认 弹 上
高明的 《 琵琶记》虽不尽如一般所传那么意义重
大 ,却确实发展并强化了赵贞女故事中符合伦常的部 分, 又将 “ 俗妄作 ” 俚 中的粗暴残 忍 的部分 掩去 , 以 冠 “ 维持风化 ” 之名 , 俨然有为人 生而艺术 (r f f 的 a ri ) to le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_《琵琶记》的艺术意蕴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_《琵琶记》的艺术意蕴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民间流传的各种有关赵贞女故事内容的文艺作品改编而成的。

作品通过蔡伯喈、赵五娘的家庭悲剧,抨击了封建科举和上层社会的专横统治。

但作者在批判的同时,又强调符合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风化”观,希望通过戏曲“动人”的力量,让观众受到教化。

因此,明太祖朱元璋曾赞赏道“高明《琵琶记》,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徐渭《南词叙录》)《琵琶记》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三不从”而展开的。

剧本第四出“强试”是冲突的开端。

蔡伯喈考虑到父母年老,无人照顾,在科考前夕,决意暂时放弃功名,谢绝了州司的推荐。

但其父蔡公却迫切期待儿子获得功名,强调只要儿子中举,改换门庭,他纵然死了,“一灵儿终是喜”,甚至责备蔡伯喈以尽孝为借口,其实是贪恋新婚的妻子。

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蔡伯喈,既不能违背孝道伦理,又不能违抗父命,只得离家赶考,向悲剧的境地迈开了第一步。

蔡伯喈得中状元,牛丞相执意招他为婿,皇帝也玉成其事。

蔡伯喈倒不想滞留京师,他在辞婚的同时,上表辞官,希望皇帝任命他为乡官“乡郡望安置。

庶使臣,忠心孝意,得全美。

”但朝廷的答复是“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可同志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

”君命难违,蔡伯喈有苦难言,有家难归,不得已入赘牛府。

荣华富贵始终无法消除他的内疚和痛苦。

另一方面,蔡伯喈家乡灾祸频发,蔡公蔡婆衣食无着,最后家破人亡。

就这样,一个努力按照封建伦理行事的“孝子”,却因伦理纲纪的不合理以及伦理纲纪自身的矛盾,成为可怜可悲的牺牲品。

封建伦理,是统治者赖以维持封建秩序的支柱。

儒家以血缘为基础,推衍出一套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以规范人的行为,要求人们按伦理纲常行事。

然而,伦理纲常本身是存在缺陷的。

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即是因为伦理纲常本身经常出现抵牾的局面。

蔡伯喈忠了朝廷,便照顾不了父母家庭;反过来,他要做“孝子”,便做不了“忠臣”。

至于个人的意愿,更是遭到无情的践踏。

这一来,努力按照伦理纲常行事的蔡伯喈,只能陷入两难的境地之中。

高则诚与《琵琶记》

高则诚与《琵琶记》

高则诚与《琵琶记》高则诚生于1305年,原名明,号则诚,又号菜根道人,瑞安阁巷人。

从小就受到父母和外祖父的影响,深谙南宋灭亡的痛史,同情广大人民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爱国爱民的思想。

元朝建立以后,高则诚考中进士,断断续续做了十来年的元朝官吏。

由于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生性耿直,刚正不阿,经常与上司意见不和,故常常辞官隐退,任职时间都不长。

在他任官期间,经常为人民着想,替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后专心致志从事他酝酿已久的《琵琶记》的创作。

大约花了三年时间,《琵琶记》终于问世了。

《琵琶记》上演以后,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元末的剧坛上成为一朵璀璨夺目的鲜花,六百多年,流传不衰,影响深远。

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名人,弘扬瑞安的优秀文化传统,近年来,瑞安市成立了高则诚研究会,并在高则诚的故乡――阁巷镇柏树村,修建了一座高则诚纪念堂。

瑞安地古属永嘉郡,故他常自署永嘉高明。

唐武德五年置东嘉州,人又称他为东嘉先生。

约生于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卒于明初。

高明出生在崇儒里柏树(今阁巷镇柏树)一个诗人、隐士家庭。

祖父高天锡、伯父高彦和弟高*都是诗人,父功甫早卒。

同里陈姓,与高家世有姻连。

高明祖母和妻子为陈氏女,而高明女孙复作陈氏妇。

陈族祖孙四世十五人,均是诗人,都能为文作诗,且有通晓音律者。

高明幼聪慧,得陈家人赏识。

进陈氏家塾,未曾多习举子业,倒是耳濡目染,杂学旁收,跟学有专长的长辈习各种知识,故而“自少以博学称”。

及长,从乌伤(今义乌市)宿儒黄*游,同门有宋濂、王*、戴良、陈基等。

复漫游江、浙一带,与友人觞咏唱和。

后回乡设帐授徒。

他前半生约40年,过着“师友一门兄弟乐”的隐士、诗人生活。

其《赋幽慵斋》一诗,可为此时期思想、生活之写照:“闭门春草长,荒庭积雨余。

青苔无人扫,永日谢轩车。

清风忽南来,吹堕几上书。

梦觉闻啼鸟,云山满吾庐。

安得嵇中散,尊酒相与娱。

”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下诏恢复种举考试。

高明在祖父督促和亲友催勉下,又自视为怀瑾握瑜之土,当从仕途上一展抱负:“入践廷宇,陪老成之谠议;出临郡邑,布恩德于罢氓;使殊功茂绩,炳然一时,以答清朝设科盛意,且非君平昔之志,而亦吾党所望于君者哉?”于是“叹曰:人不专一经取第,虽博奚为?乃自奋读《春秋》,识圣人大义,属文操笔立就。

琵琶记的另类的解读

琵琶记的另类的解读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琵琶记》的另类解读学院:文学院班级:09级汉语言文学四班学号:40902180姓名:郑福兴2011年11月6日《琵琶记》的另类解读摘要:作为“戏曲之祖”的《琵琶记》,历来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蔡伯喈和赵五娘这两位主人翁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在诸多学者的戏曲研究方面,《琵琶记》的双线结构也是不可突破的圭臬。

然而,作者高则诚在《琵琶记》中是否埋下了另一条线索和更深层次的思想?下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琵琶记》中的张广才这一人物形象,其在《琵琶记》中作为另一条线索存在,及其在戏剧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进行别样的探讨和浅要分析。

关键词:张太公施仁施义暗线自寓《琵琶记》,是元代南戏发展的顶峰,被誉为“戏曲之祖”。

作者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氏。

高明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元朝建立以后,高则诚考中进士,断断续续做了十来年的元朝官吏。

后辞官归隐,专心致志从事他酝酿已久的《琵琶记》的创作。

《琵琶记》讲述了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

共四十二出。

《琵琶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在第一出《沁园春》中,有如下记载:“赵女姿容,蔡邕文业,两月夫妻。

奈朝廷黄榜,遍招贤士;高堂严命,强赴春闱。

一举鳌头,再婚牛氏,利绾名牵竟不归。

饥荒岁,双亲俱丧,此际实堪悲。

堪悲赵女支持,剪下香云送舅姑。

把麻裙包土,筑成坟墓;琵琶写怨,径往京畿。

孝矣伯喈,贤哉牛氏,书馆相逢最惨凄。

重庐墓,一夫二妇,旌表门闾。

”琵琶记主要刻画了“全忠全孝”的蔡伯喈的形象和“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的形象。

但是,纵观全戏。

我们会发现还有一个在剧中不引人注目但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广才。

在《琵琶记》第一出的题目正名曰:施仁施义张广才。

那么,张广才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在剧中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又被作者赋予了什么样的感情?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剖析中国古典名剧《琵琶记》中另一重要角色——张广才。

论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消解方式

论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消解方式

论《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消解方式绪论元代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而又较为复杂的作品。

自作品问世以来,文艺界对《琵琶记》的争论此起彼伏,尤其是对《琵琶记》的主题意蕴的把握可谓“百家争鸣”。

但从大体上来说,《琵琶记》的主题意蕴又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琵琶记》反映并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第二种意见是《琵琶记》暴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第三种则认为《琵琶记》旨在宣扬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尤其是对孝道的褒扬。

这三种意见中,第三种认知是在学术界最为普遍也被最多人所接受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高明创作《琵琶记》的本意是通过塑造“全忠全孝蔡二郎,有贞有烈赵贞女”的形象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但我们透过文本看到的作品实际表现出来的主题意蕴却是“全忠未必忠”、“全孝未必孝”的伦理悲剧。

邱紫华在《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一书中在比较了世界各国的悲剧后指出:“中国悲剧作品的结局往往以大团圆方式淡化了悲剧性,削弱了人物的悲剧精神。

”①悲剧作品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悲剧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甚至是一大弱点,很多学者因此而认为中国没有悲剧。

显然,大团圆的结局消解了作品的悲剧性,但从文本创作的主体和客体来看,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身所传达出的意蕴来看,《琵琶记》的悲剧性的消解正是由于文本创作的主客体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文本在创作过程中脱离了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即宣传道德教化的目的,而形成了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

可以说,正是作者“不管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创作目的消解了《琵琶记》这部剧作本身体现出的深沉的悲剧意蕴。

一、《琵琶记》的悲剧意蕴高明在继承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的基础上本着“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创作原则创作了《琵琶记》,试图通过塑造孝子蔡伯喈,孝妇赵贞女,贤妇牛小姐等的形象来达到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尤其是孝道的目的。

高明在《琵琶记》中着力表现的孝道以及由此推衍出来的传统伦理纲常和生活情状,无疑是当时的社会家庭伦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时代的变迁与主题的变换悲剧意蕴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高明(1307?~1359),字则庆,号菜根道人。

浙江瑞安人。

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门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

任职期间,颇有能声,也意欲有所作为。

至正十一年(1351),从军南征方国珍起义,因与统帅论事不合,兼之目睹时政日非,在对现实生活失望的同时,感悟“功名为忧患之始”(元赵汸《东山存稿》卷二《送高则庆归永嘉序》),萌生了隐遁的念头。

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隐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并创作了《琵琶记》。

此外,据徐渭《南词叙录》,他还作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今佚。

诗文集《柔克斋集》共20卷,亦散佚,今存五十馀篇。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据记载,其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

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

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

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

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宋代戏文所写的蔡二郎,亦称蔡中郎,也就是汉代著名文士蔡邕,字伯喈。

戏中所写的情况,只是出于民间传说。

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可见该故事流传之广。

类似这种题材,在宋代说话、鼓词、诸宫调、杂剧等民间伎艺中,还有《王魁负桂英》、《陈叔文三负心》、《王宗道负心》等。

这表明书生负心婚变现象在当时相当普遍,书生贪新弃旧、攀龙附凤的行为尤其受到市民阶层的关注。

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考试中式,即可为官。

这为寒士发迹提供了一条捷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读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

读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

读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读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琵琶记》是元代剧作家高明的代表作,也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悲剧。

在这部戏文申,作者通过对赵五娘与蔡伯喈的爱情故事的描写,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愤怒鞭挞了争斗倾轧的封建官场和自欺欺人的封建科举制度,热情歌颂了生活在饿殍遍野的元末社会下被压迫妇女勇于献身,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和高贵品格。

从这出戏中,我们不难看到元末社会种种面影。

穷奢极侈的官吏生活,贫困潦倒的贫民境遇,科举制的昏庸、没落,被压迫妇女的善良、贤惠和自我牺牲等等。

这些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深广的艺术再现。

《琵琶记》所表现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政治意义,都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民间传说和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也为当时所有南戏所不及。

《琵琶记》的最大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明代王世贞在《曲藻》中说:“则成(诚)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啄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

其体贴人情,委屈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回答之际,不见扭造;所以佳耳。

”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写得逼真自然。

尤其是赵五娘这一典型形象,更是为广大观众和读者所喜爱。

这一形象之所以真切感人,不仅在于她屡遭灾祸、身世凄惨,更主要的是在她的身上凝聚着中国封建社会千百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

确实,赵五娘所受的痛苦可谓多矣,——连年灾荒,家境贫穷,丈夫出走,姑舅埋怨,……然而,在我们为女主人公悲惨命运一洒同情之泪的同时,更使我们产生强列震撼和激动不已的则是这一形象性格的闪光点。

赵五娘勇子承担苦难,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坚贞不渝的品格以及不受功名利禄引诱的纯朴的生活理想,无不闪耀着晶莹的光芒,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第二十一折《糟糠自厌》,是赵五娘性格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场戏,这场戏之所以重要、感人,在于剧作家在赵五娘的性格中,集中地反映了她自我牺牲、敬奉公婆的高贵品质和传统美德。

这一折一开始,作者直接将赵五娘所处的困境及其心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琵琶记》盛行全明原因探析

《琵琶记》盛行全明原因探析

龙源期刊网
《琵琶记》盛行全明原因探析
作者:马华祥
来源:《中州学刊》2005年第06期
摘要:高明《琵琶记》向被誉为“南戏之祖”,在整个明代一直走红。

学戏以《琵琶记》为先,作剧以《琵琶记》为样板,各声腔剧种纷纷移植《琵琶记》。

《琵琶记》盛行全明的原因至少有四点:第一,著名的正宗文人参与创作,从而大大提升了南戏的地位,掀开了文人创作南戏新的一页;第二,《琵琶记》立意好,八面玲珑,人见人爱,适合社会各阶层观众群体审美趣味;第三,《琵琶记》语言美,雅而不古,俗而不土,表现力强,富有韵味,雅俗共赏;第四,《琵琶记》带动了众多地方声腔剧种走向成熟、繁荣。

关键词:《琵琶记》;南戏;蔡伯喈;赵五娘;声腔剧种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琵琶记》 作者高明的科举情结及其成因

《琵琶记》 作者高明的科举情结及其成因

《琵琶记》作者高明的科举情结及其成因杨东兴【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4)009【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琵琶记》; 高明; 科举情结; 家学师承; 理学思想【作者】杨东兴【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3《琵琶记》作为南戏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南戏之祖”。

明清以降,文人推崇备至。

吕天成称之为“神品”[1]163。

当然,不只是文人对其喜爱之至,帝王将相更是赞不绝口。

据徐渭《南辞叙录》载,朱元璋曾说:“ 《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2]6不难看出《琵琶记》受欢迎之程度。

《琵琶记》讲述了蔡伯喈在父亲的强逼下,撇下年迈的高堂和新婚两月的妻子上京考试,高中之后,入赘牛相府。

期间赵五娘尽心侍奉双亲,双亲逝世之后,赵五娘罗裙包土,埋葬双亲,上京寻夫。

最后,蔡伯喈、牛小姐及赵五娘,一家三口团圆。

《琵琶记》思想内涵丰富,如对忠孝矛盾的揭示,蔡伯喈人物形象的分析等。

当然,高明的科举观一直以来颇受关注。

高明通过对蔡公、张大公与蔡婆科举观的揭示,对蔡伯喈被父强逼应试时和中状元前后矛盾心态的描写以及元代科举录取人数不符史实的记载,为我们展示了一种难以明言的科举情结。

一、《琵琶记》作者高明的科举情结关于《琵琶记》的主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其实,之所以能够产生争议,形成百家争鸣之局面,除了研究者视角、方法、理论的差异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琵琶记》自身所蕴含的复杂思想。

邓绍基主编的《元代文学史》对于《琵琶记》有这样一段论述:“也就是说,它确实宣扬了子孝妻贤或孝义这样一些封建道德,但它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的全部意义却更为丰富而复杂,其中包含了对于封建社会封建道德的暴露和批判。

作者的主观用心并不等于作品的客观意义,《琵琶记》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客观意义。

”[3]587事实的确如此。

元末·高明《琵琶记》: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全诗赏析

元末·高明《琵琶记》: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全诗赏析

元末·高明《琵琶记》: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赏析
出自元末诗人高明的《琵琶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赏析
“一举成名”必然要经历“十年寒窗”。

所谓厚积而薄发,不然怎么能“一举成名”呢?不过这是以前的逻辑,现在不一样了,“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人太多了。

“暴富”不一定要苦心经营,只要瞅准了机会,“成名”也不一定要“台下十年功”,只要抓住了幸运。

也就是说,只要瞅准机会、再走了好运,就能“一举成名”。

这些例子反映出“机会”和“运气”的重要性,但我们绝大部分人是没这种机会跟运气的,所以要“一举成名”,你就得“十年寒窗”,你就得勤学苦练、你就得厚积薄发,这是无庸置疑的。

《琵琶记》鉴赏

《琵琶记》鉴赏

《琵琶记》鉴赏“南戏之祖”《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作家高明大致保留了原来故事的框架,也保留了女主人公赵五娘“孝妇贤妻”的形象,但在作品的主题、蔡伯喈的形象和最后的结局上都作了很大的改动。

作家在《琵琶记》中对蔡伯喈的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把他从一个弃亲背妇、忘恩负义的反面人物改写成了一个全忠全孝、有情有义的正面人物,这说明了作家试图通过这个人物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也说明作家对这个人物寄予了同情、宽恕和理解。

但作家这种创作意图和善良愿望都不能削弱蔡伯喈这个形象的悲剧性。

蔡伯祯在剧本中的角色塑造主要是通过“三言三违”的故事情节,将蔡伯祯从一个抛弃亲人和妻子的穷书生的原始形象,转变为一个“忠孝、深情、正直”的人物。

作者深刻地刻画了他优柔寡断、软弱动摇的性格,以及矛盾、抑郁、痛苦和内疚的情绪。

辞试不从:蔡伯喈考虑到父母年迈,无人照顾,就谢绝了州司的推荐,决定暂时放弃功名,但蔡公强调只要儿子中举、获取功名,从此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自己就是死了也高兴,甚至责备蔡伯喈以尽孝为借口,其实是贪恋新婚妻子。

蔡伯喈服从“孝”的礼仪,无可奈何之下离开家门远赴京城参加科举。

这个情节写出了蔡伯喈为功名与孝道难以两全而深深苦恼,但又始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

辞职:蔡伯珍是高中第一学者。

牛总理坚持要招募他为女婿。

皇帝也想使这段婚姻成功。

面对皇帝的婚姻,蔡伯祯不愿意放弃他的老妻子,但当他在金銮堂演奏手稿时,他只说他会回家为父母服务,没有提到他家里有妻子。

因此,皇帝的诏书说:“他所讨论的婚姻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变成桃子。

”辞官不从:蔡伯喈要辞掉京官改任乡官,朝廷答复:“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蔡伯喈不敢违旨,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意愿。

蔡伯珍进入宰相官邸后,在他美丽的妻子陪同下召来奴隶和主教,变得富足而有尊严;成为尚一郎后,他也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他整天都很沮丧和悲伤。

他想念年迈的父母和妻子,但他不能放弃自己的财富;抱怨而无所作为,恐怕会冒犯牛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