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构建中弱势群体的权益诉求机制初探
关于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的调研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比如贫困人群、残疾人群、老年人群、妇女儿童等,他们的权益更容易被侵害。
因此,加强对于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针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调研对象我们对上海市内优秀律师事务所组成课题组进行了采访。
调研主要探究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是否有效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三、调研结果1.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法律机制不完善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法律机制存在缺陷。
以残疾人权益保障为例,尽管现有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框架,比如残疾人保障法、重残津贴、辅助器具补贴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执行部门的不作为或过慢的执行速度,导致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2.弱势群体的权益侵害现象普遍存在调研发现,弱势群体的权益侵害现象普遍存在。
比如老年人常因为身体虚弱被骗、妇女遭受性骚扰等等,严重影响了这些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地位,因此应该重视这些问题。
3.弱势群体的知情权和教育权得不到重视调研还发现,有些弱势群体的知情权和教育权得不到重视。
例如,部分残疾人由于文化程度低,对于自己的权益了解太少,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权利,也不知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四、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对策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1. 完善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应该尽快建立健全以保护弱势群体权益为目的的法律机制,推行严格、高效的监管考核制度,确保法律和政策的有效执行。
2. 加大惩治权益侵害的力度对于侵害弱势群体权益的行为,应该加大惩治力度,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加强执法部门的监管。
3. 加强底层服务我们应该增强对弱势群体的依托和支持,提高那些缺乏知识和技能的群体的能力和素质,尽量避免受害群体落入无法自救的境地。
民事诉讼中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探析
民事诉讼中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探析民事诉讼中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探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的建设,民事诉讼的制度也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与此同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弱势群体在民事诉讼中的处境越来越引人注目。
弱势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贫困人员、残疾人、妇女、农民工、少年儿童等,他们普遍面临着走进法庭就可能陷入不利局面的困境。
弱势群体面对民事诉讼过程,往往由于经济条件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心理素质不稳定等原因而面临到诉讼权利的弱化和被动,这使得他们在诉讼过程中的地位不平等,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应有权利。
这样的情况在某些特殊案件中尤其明显,如妇女家庭暴力案件、民工拖欠工资案件等。
在民事诉讼法的规范下,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机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加强矫正社会不公,推进社会公正地向前发展。
其保护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备。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因为经济上困难,不能负担诉讼费用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分为免费法律援助和部分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实施,有利于弱势群体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因为其建立起的是一整套互补、相互关联的法律援助框架,从而实现更低程度的法律援助覆盖。
尽管法律援助制度已经初步搭建起来,但由于执行难度大,一些弱势群体却更加缺少法律援助和保护,所以还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二、院内调解机制的严密。
现今社会,以调解为主的方法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诉讼方案。
调解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更可以在很大程度的降低自身受损的风险。
对于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可以分别安排专业调解员来协调案件,其中,真正能够执法的专业调解员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人员。
它既有法律资格,同时又能够协调解决案件,而且是由于其身份而显得严谨公正。
因此,举办人力资源培训,加强调解员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三、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建设。
为了更好的贯彻民事法律,让民众充分了解法律,还需要通过建立一些公开性的法律服务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些意义上的保护。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引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其中有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
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使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本文将从教育、就业、健康、法律、社会福利等方面探讨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保障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导致弱势群体权益受损的一个主要原因。
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政府应该优先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可以通过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和改进教育补贴政策等措施来实现。
2. 推行包容性教育除了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外,还应推行包容性教育,为有特殊需求的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例如,为残障人士提供辅助工具和适应教育环境的改造等。
3.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为了提升弱势群体的就业竞争力,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
通过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就业保障就业是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保护弱势群体的就业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禁止歧视行为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行为。
同时,加强对就业歧视行为的监管和执法,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
2. 扶持弱势群体就业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优先招聘、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和职业培训等,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3. 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政府应该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确保每个人的权益受到保护。
三、健康保障健康是人们生活的基本保障,但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往往更容易受到健康风险的威胁。
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健康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建立全面、普惠的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如何在社会中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如何在社会中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
那么,如何在社会中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要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首先需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涉及到了弱势群体的多个领域,如劳动、教育、医疗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法律制度,防止出现漏洞和空白,确保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二、提高社会意识和法治意识
除了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意识和法治意识也是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重要途径。
要使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等力量的支持,也需要每一个人理解和尊重弱势群体的权益,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避免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排斥。
三、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帮助
除了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的提高,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也是保障其权益的重要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为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捐款、志愿服务等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善生活;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成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所有人的共同参与下,才能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支持。
我们应当积极践行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行动,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论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机制
体 提 供 充 分 反 映 自 利 益 要求 的 常 规性 途 径 , 汁l 符
种不 I 叫意 见 币 对 立 性 情 绪 有 机 会 合 理 释 放 川 米 , 避 ¨ { 免 它 fJf断 累 积 而 造 成 口 收 拾 的 后 粜 它 小 仪 『/ r
众 利 益 诉 求 纳 入 制 度 化 、规 范 化 、 法 制 化 的 轨
・
3 ・ 8
维普资讯
《 中共 太原 市委 党校 学报 》o 6年 第 6期 20
满 足 各 种 利 益 主 体 解 决 利 益 纠 纷 的 多 层 次 需 求 ,不 断 提 高 化 解 利 益 冲 突 的 能 力 。 这 是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一 项 重 要 内容 , 也是 构 建 社 会 主义 和 谐社 会的客 观需求 。 地诉 诸 过 激 的 方 式 来 反 映他 们 的 利 益 诉 求 。 因弱 势 群体 利 益 受侵 害 而 引 发 的群 体 性 事 件 逐 步 增 多 ,他
俯 冲 突 的 利: , 会 是 一 个 有 能 力解 决 和 化 解 利 益 冲 突 , 并 由 此 实 现 利 益 大 体 均 衡 的 社 会 。 埘 于 民 众 的 权 利 干 利 益 , 最 有 效 的 维 护 手 段 足 创 造 … 利, 制 , u 机 让 民众 能 自 . . 达 、 自 主 维 护 、 自 主 实 现 。 利 益 诉 卜表 求 机 制 的 功 能 , 在 于 为 具 l‘ 同 利 益 诉 求 的 社 会 群 自不
途 径 ,井 具 有 法 i 芈力 量 保 障 利 益 诉 求 的 实 现 利 益 c 求 和 利 益 均 衡 的 最 终 日 的 ,足 化 解 各 种 利 益 矛 构 建社 会 主 义和 谐社 会 的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机制构建
法 国社 会学家 图雷纳将世 界社会转 型的特点概 括为体 制 、社会及文化上 的断裂 。当前,我 国正处 于一个全 方位 的社会转型期,这种断裂的集 中表现就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和 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 有经济利 益的贫 困性 、生活质量 的低层次性 、社会权利 匮 乏 性 和 承受 力 的 脆弱 性 的特 殊 社 会 群 体 。 当 前我 国 的弱 势群 体主要 包括 :城市 下岗失业人 员、进城农 民工、农村 贫困 人 口 等 。 世 界 银 行 最 近 发 布 的一 份 报 告 指 出 , 按 照 国 际标 准计算得出的中国消 费贫困人 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 ,仅 次于 印度 。长 期 以来 ,我 国弱 势群 体 的利 益诉 求 受到漠 视 , 其 利 益 得 不 到 保 障 ,不 仅 极 易 诱 发 各 种 社 会 危 机 , 而 且 会 严 重 降低 社 会 发 展 的持 续 动 力 ,加 大 改 革 和 发 展 的 成 本 。 为 适 应 我 国 社 会 结 构 和 利 益 格 局 的 发 展 变 化 , 需 要 “ 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 台,把群众 利益诉求纳入制 度化、 搭 规范化 、法制 化的轨 道 。 因此 ,为弱势 群体构 建有效 的 ” 利 益 诉 求 机 制 ,弥 合 社 会 的 断 裂 ,促 进 社 会 的和 谐 发 展 是
一
当前 弱 势 群 体 利 益 诉 求 机 制 的缺 陷 分 析 ( ) 弱 势 群 体 利 益 诉 求 机 制 相 对 虚 设 。 改 革 开 放 三 一 十 年 ,我 国 的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高 速 发 展 ,但 是 社 会 变 革 明显滞后 ,弱势群 体的利益诉求机 制 尚未健全 。我 国弱势 群体利益 诉求的制度化渠道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信访 对话 制度 、群众 自治组织等渠道 。但是 ,这 些渠道 中的某 些 组 织 形 同 虚 设 、 官僚 主 义 、漠 视 弱 势 群 体 的 利 益 ,使 得 弱 势群 体诉 求无 门、诉 求无 助 、诉 求无 方 。社 会上 流传 “ 人大 四化 ” 的顺 口溜 :“ 大权力 虚泛 化 ,人 大选 举 形 人 式化 ,人 大代表 荣誉化 ,人 大常委 老龄化 。 ”在 制度建 设 层面,我国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确实存在不够完善 的地方。全 国人 大是 以省为 单位 设 置代 表 凼 的, 大 代表 在 组成 上还 没 有 人 做到 各 社会 阶 层 的 均 衡和 广 泛 的代 表 性 。而 人 大 代表 作 为 单 个 个 体 参 与投 票 的 表 决 制 度 , 过 于 强 调 共 识 ,忽 视 反 映 弱 势群体 的多元需求 ,导致 弱势群体 的主体缺位 。作为符合 中国国情的信访制度,在 目前 也不能满足 日益多样化 的利益
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现状和对策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境。
首先,一
些弱势群体的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如儿童、老人、残疾人、性少数群体等;其次,一些弱势群体的权益遭受侵犯,如女性、农民工、环境受损群
体等;还有一些弱势群体的声音得不到听取和尊重,如少数民族、宗教群
体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提高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水平,保障其基本权益。
二、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认识和支持度。
三、加强权利救济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确保弱势群体的权利得到维护。
四、建立健全的社会组织和服务体系,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提高弱势群体生活水平。
五、加强监督和管理,对违法侵权行为及时处理,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六、推进人权文化建设,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关注和支持度。
论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
论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中地位较为薄弱,经济、文化、社交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或压迫的人群。
这些群体由于种种原因,如性别、种族、贫穷、残疾、性取向等,处于社会的边缘,缺乏强大的话语权力和影响力,因此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的权利保护问题。
本文将探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现状世界各地的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着不同的权利保护问题。
例如,妇女在很多社会中常常受到性别歧视,无法享有平等的工作机会和平等的教育权利,也难以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真正的平等对待。
少数民族则可能在文化和历史传承上受到压迫和排斥,没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和政治参与权利。
残障人士则在很多社会中依然受到社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不得不直面着存在障碍的生活条件。
这些群体的人们很难实现自身的生存需求和自我实现。
然而,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依然严重缺失。
一些国家不仅没有对这些群体的不平等待遇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文化唯一主义和社会排斥等问题。
在这些国家,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个人和团体经常面对的是缺乏保障的贫困、缺少公共服务、极端暴力和其他形式的不公正待遇。
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是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责任。
因为所有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人权,不管他们的种族、性别、年龄或其他身份特征如何。
因此,社会弱势群体应该享受到同样的尊重、权利和保护,包括言论自由、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工作机会,以及接受平等的法律保护等等。
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也具有实际意义。
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可以使他们更充满信心、更加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包容、进步和繁荣,使大家都受益。
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解决方案要解决社会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各种权利保护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其中一些关键措施如下。
提高社会意识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必须以改变社会意识为基础。
当代我国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问题浅析
当代我国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问题浅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主要由农民、老年群体、残障人群、失业人群等人群组成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权益常常受到公权力和强势群体的侵害。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主要措施有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制度,疏通、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大力发展弱势群体组织等。
标签: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分析在学者们的研究中,弱势群体一般是指基本权利受到了损害,在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生存和发展困难的底层社会群体。
也有学者说过:在当今社会,贫穷往往并非老弱病残所致,而是其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了剥夺和侵害所致。
弱势群体利益受侵害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考察弱势群体的现状、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一、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1.主要构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利益分配方式的重新构建,我国社会阶层也在重新分化,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弱势群体。
现阶段,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由农民、老年群体、残障人群、失业人群等构成。
(1)农民在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庞大的农村人口成为了我国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在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为80837万人,占国家人口总数的63.78%,而同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8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3.4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高达49.1%。
尽管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帮助农民脱贫,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扶贫工作十分艰巨等原因,根据《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8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仍多达4007万人(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占农村总人口的5.55%。
浅议弱势群体维权
浅议弱势群体维权随着现代社会飞速的发展,弱势群体利益遭受侵害的问题相当突出,由此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弱势群体维权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引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对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公众普遍认为弱者的权利,社会应予以强力的维护。
这主要是由于弱势群体缺乏基本权利的保障和有效的利益表达手段,他们在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中处于弱势地位。
充分实现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应当享有的权利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题中之义,尊重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亦是现代法制社会的一个根本目标。
尽管当前大家对弱势群体维权有了一个普遍的认识,但是弱势群体在维护自身权益时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第一,在维权中冲突事件频发。
在城市建设中,“野蛮拆迁”行为并不少见,“强拆”“血拆”事件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农村建设土地征用中,“强行圈地”行为也并非新鲜名词;在城市管理中“暴力执法”行为也很常见;在劳动就业中,明显或隐形的“性别歧视”也并不是什么新问题,更不用提“拖欠工资”“不买基本保险”等等一系列问题。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在四处“维权”未果的情况下,会衍生成一些大规模的群体事件,对社会安定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公正。
第二,维权方式极端。
本身弱势群体就缺乏基本权利的保障和有效的利益表达手段,关系到他们重大利益的正当维权,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后,不惜采取跳楼、自杀等极端方式。
类似事件的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或地方的有关维权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弱势群体利益的漠视。
作为一名法律人,以法律的眼光洞察社会,思考我国法治进程的点点滴滴,为推进依法治国竭尽自己所能。
同情并扶助弱者,始终坚持帮助那些还在为权利而抗争的人,是我应尽的义务,在这一问题上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政府和部门要依法行政。
现实生活中,很多直接损害弱势群体权益形成的热点问题,都与权力机关“恃权凌弱”和“与民争利”的不依法行政行为有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要继续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朝着建设法治政府的方向努力。
弱势群体权益如何得到保障
弱势群体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社会地位、身体状况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重要议题。
弱势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群、农民工、妇女儿童等。
这些群体在生活中往往面临着各种不公平待遇,如就业歧视、教育机会不均、医疗资源匮乏、社会保障不足等。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呢?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是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根本。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和不具体的问题。
例如,对于残疾人就业保障的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制定更加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明确弱势群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其次,加强教育和培训是提升弱势群体自身能力的关键。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更是如此。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培训项目。
比如,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和资助,让他们能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于残疾人,可以开展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对于农民工,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在城市中的就业竞争力。
再者,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重要举措。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包括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确保弱势群体在年老、患病、失业等情况下能够得到必要的帮助。
同时,要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比如,对于特困人员,要提供足额的救助资金和生活物资,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在现代社会中,存在许多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低收入者等等。
这些群体在生产生活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限制和压迫,因此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在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方面,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怀。
这包括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提供特殊的福利政策,以便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和发展。
例如,在教育方面,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使得弱势群体的孩子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教育。
在医疗方面,政府可以建立更多的公益医院和诊所,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其次,社会应该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
这包括改变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看法和态度,打破歧视、排斥、压迫等行为,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获得尊重和尊严。
在实际行动上,社会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促进他们的社交与交流,提升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第三,企业和组织也应该对弱势群体负起责任。
这包括在就业、培训、创业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机会,消除他们的就业难题和贫穷现象,增强社会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同时,在社会捐赠、慈善事业等方面,企业也应该承担一份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和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最后,弱势群体也需要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这包括增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克服自身的困难和局限,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潜力,在社会中尽可能地为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争取更多的权益和资源。
综上所述,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组织、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形成了一种人人关心,人人奋斗的共同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正、和谐和稳定的发展。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民生视野下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以我国妇女、儿童、老人权益保障为例
国外研究现状: 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自 19 世纪以来一直就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如注重人权保护的美 国学者罗尔斯、德沃金。罗尔斯在他的代表作《正义论》一书中指出了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自 由原则和差别原则。其中,差别原则规定了经济和社会福利领域的不平等权利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要求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应该对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最有利,是解决人们在面临
关键词:民生法治,弱势群体,妇女儿童老人,保护现状,保障建议
I
Abstract
On the care and 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is a social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Vulnerable groups as a special social group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rights under the process of weakening.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people's livelihood as the backgrou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of women, children, the elderly these physiological vulnerable groups. On women, children, the elderly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China's current interest in protecting these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problems and make some sound recommendations.
论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的开题报告
论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的开题报告一、背景和研究意义在现代社会,人权是全球性的灵魂,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
尤其是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人权保护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我国的发展还不完善,仍然存在着一些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基本的人权,如劳动者、妇女、老年人、儿童等。
因此,对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进行研究,对推动我国人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一些弱势群体的人权意识薄弱,不了解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
其次,一些劳动力不充分的地区的劳动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特别是跨国企业的员工常常遭受不合理的利润剥削,而政府监管力度仍待加强。
除此之外,妇女、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也面临着多种人权问题,如妇女遭受暴力、老年人无法获得养老保障、儿童纳入非正规就业等,这些人权问题都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现状,包括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实际运行效果等。
2.探讨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包括法律、社会、政策等多个层面。
3.提出改进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前两点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加强政策、改进法律、健全制度,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提高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水平。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政策、法律、社会或相关数据来阐明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际案例来探讨其原因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提高研究深度和广度。
同时,采用访谈法开展个案研究,以得到深层次的分析与解释,使研究结论更为可靠。
五、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获得以下成果:1.详细分析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我们总结和了解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状况;2.提出改进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完善法律、加强政策、健全制度、完善保障机制等,为改善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3.本研究在学术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如增强学者与政策制定者在人权保护事业方面的沟通,提高公众对于人权保护事业的认识和信心。
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理学思考的开题报告
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理学思考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和谐社会”是指各种社会力量和谐共处、和谐发展的社会状态,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公正合理、法治为基础的发展目标。
弱势群体是指在某些方面处于不利、劣势或受到歧视、排斥的群体,如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贫困人群等。
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对于推进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弱势群体面临的困境逐渐减少,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性别歧视、人口老龄化等。
在保障和弘扬公民权利的过程中,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显得尤为重要。
法律作为社会软性规则的体现,应在促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过程中,更多地涉及到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因此,本文选取“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理学思考”作为研究主题,探索法律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法理依据与法律落实,旨在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理学思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和界定当前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揭示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意义与社会意义;2、回顾我国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历史与现状,总结法律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经验与成果;3、理论思考弱势群体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的法理依据,研究法律制度对于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规定与实践;4、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法律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将探讨“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理学思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意义;2、我国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现状及表现;3、弱势群体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的法理依据与实践;4、法律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及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从法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基本原理、实践困境和对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 近 年 来 弱 势 群 体 维 权 实例 进 行 分 析 , 者提 出弱 势 群 体 通 过 非政 府 组 织 、 络 舆 论 、 笔 网 法律 援 助 等 权 益 诉 求路 径 或 机 制 , 实现 弱 势群 体 权 益 诉 求 的 同 时 , 弱 势 群 体 的公 民意 识 、 民 责 任 的 培 育 和 熏 陶 以 及 公 民社 会 价 值 理 念 在 对 公
W hl e l i he rg s a d b n ft ft u n r b e g o ps,we srv o c li ae t er cvc c ns ius e s,cv c d y ie r ai ng t iht n e e so he v l e a l r u z i t e t u tv t h i ii o co n s i ii ut
a d t omoe t er cvc s ca aue Al ft s lm e t a r vde a g o o ile vr nme tfrb l i g u ii n o pr t h i ii o ilv l . lo he e e e n sc n p o i o d s ca n io n o uid n p a cvl
vleal gop ol p el yN O ( o unrber u scuda pa b G nn—gvrmet ra i t n ,ntokp b co ii s ea a n t. oen n lo nz i ) e r u l pno ,l l i adec a g ao w i n g d
S u y o h g t p a e ha im n e n ng o he t d n t e Ri h s Ap e lM c n s Co c r i n t Dia V n a e r u s d i g t o e s o n t u tn v lS c e y s d a t g d G o p urn he Pr c s f Co sr c i g Ci i o i t
第2 9卷
总 第 12期 2
科 学 - 济 ・ 会 经 社
S ENCE ・ECONOM Y ・S CI OCI ETY
Vo . 9, S 12 um No. 2 1 2 No. 1,201 1
21 0 1年
第 1期 【 闻与传 播 Nhomakorabea 新 公 民社 会 构 建 中 弱 势 群 体 的 权 益 诉 求 机 制 初 探
scey n a w i h y ae as h be t erq i me t o o srcigs cait amo iu o it. o it ,a dme n hl te r lote ojci e ur ns fc ntu t o il i h r no sscey e v e n sc
sr tn i i s ce y And f lo d b he a a y e ft e c s sc m e u n e e e r tuc ig c vl o it . olwe y t n l s s o h a e o p i r c nty a s,t e a t rpon e utt tt e h uho it d o ha h
2 c ol f J un l m a d C m nc t n L nh u U i r t ,a zo 3 0 0, hn ) .S h o rai n o mu i i ,a z o n e i L nh u7 0 0 C i o o s ao v sy a
Abs r t Ba e n t e s ca u n r b e g o ps,t e p pe x l r s he e iy l ws i c a s i he prce s o o — tac : s d o h o i lv l e a l r u h a r e p o e t qut a ut me h nim n t o s fc n
Ke y wor ds: ii o i t h r niuss cey; ia va a e r p a e c a im cvls c ey; a mo o o i t d s d ntg d gou s; pp a me h n s l
的 弘扬 以期 为 我 国公 民 社 会 的构 建 提 供 良好 的社 会 环 境 。 这也 是 当前 我 国建 设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客 观 要 求 。
关 键 词 : 民社 会 ; 公 和谐 社 会 ; 势 群 体 ; 求机 制 弱 诉 中图 分 类 号 :4 3 F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85 2 1 ) l 0 5 0 10 2 1 (0 1 0 一 19— 5
CAO n ~ h a S Xio — s ng Lo g u . U a he
( .Sh o o hl oh n oil y L nh uU i rt,azo 3 0 0 C i ; 1 colfP ispya dS c o ,a zo n e i L nh u70 0 ,hn o og v sy a
曹 陇 华 苏晓 升 ,
( .兰 州 大 学 哲 学社 会 学 院 , 肃 兰 州 1 甘 摘 7 0 0 ;.兰 州 大 学 新 闻 与 传播 学 院 , 肃 兰 州 3 0 02 甘 700 ) 30 0
要 : 文 以 弱 势 群 体 为 着 眼 点 , 构 建 公 民社 会 为 历 史 时 空 背 景 , 究 在 此 过 程 中 弱 势 群 体 的权 益 诉 求 机 制 。 本 以 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