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社会应激与社会和谐的预警防范机制——以临床心理学为视角
社会建构论
特征
特征
1.反基础主义。认为心理学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 2.反本质主义。认为人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所谓人的本质是社会建构出来的。 3.反个体主义。 4.反科学主义。从主流心理学面临的批评和促进心理学家对学科自身的反思方面来说,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 取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其反实在论倾向和相对主义的科学观却是值得商榷的。
谢谢观看
在社会建构论形成的过程中,知识社会学家伯格和拉克曼1966年出版的《实在的社会建构》一书具有里程碑 的作用,被誉为社会建构论的“圣经”。
基本主张
基本主张
第一,知识既不是经验归纳的产物。传统上,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知识是经验观察的产品,这种观点已经被库 恩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所摒弃。知识并非我们关于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摹写或表征也并非通过所谓的客观方法 而作的“科学发现”。所有的知识皆为一种社会建构,是植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是人 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明”的,而不是通过所谓的客观方法“发现”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认识过程本身依赖 于某些概念和范畴,如果作为认识过程的观察本身依赖于这些先在的概念和范畴,又怎么能保证通过观察而获得 的不是“发明”而是“发现”呢?知识和知识的对象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更不是“反映和被反映”、“表征和 被表征”的关系。认识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同时,建构是社会性的,并非个体 的、内在的。人际互动、社会协商、共同意识决定了知识和知识的类型。
第二,实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所谓的心理现象,包括意识、情绪、认知等并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头脑 中的某个地方,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语言的建构。“对于现代主义者来说,世界简简单单地‘在那里(out there)’,以供观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的文本里,这种假设是没有理由的„„谈及‘世界’或‘心灵’等需要 语言,‘物质’、‘心理过程’等词语并非世界的镜子,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被我们 当成‘真实的’,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心理功能,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所以,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格、态度、情绪、认知等并非一种内在的实在。从社会建构的观点来看,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 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新时代心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88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8月下半月刊我国社会的发展已经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现在心理科学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学科,社会发展使心理科学的研究得以催生,心理学也在当今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时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使社会的发展更加稳定。
当前我国的社会心理学发展也正在面临着非常大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对多种学科进行普遍研究,例如,信息科学、遗传学、脑科学、行为和心理科学、集成社会科学。
对于我国在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上应该主要从文化、群体、个体等方面,研究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认知机制的问题以及一些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影响的心理因素。
一、心理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根植在社会发展中的时间应该比其他学科的时间更长,对于来自社会中的各种挑战也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主要表现在,现在正在接受教育的儿童几乎占整个人类的三分之一,他们正是由于心理学教育的渗透,所以成长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在全世界范围内差不多有四亿的精神病患者也是由于心理学研究出的新方法而使他们的病情得到缓解。
将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会使人类对于精神健康的问题更加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问题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在人造信息系统的回路中应该将人的因素进行适当的应用和考虑,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在信息化的改革中拥有独立性和尊严。
所以现在社会上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学来解决。
一些主要由心理学为代表的社会的行为科学在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时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使社会稳定发展得到了有效促进。
从二战结束后,战争对于人们在心灵上的创伤是非常大的,人们还要鼓起巨大的信心来面对灾后重建。
这个重要的时期心理学就发挥出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心理学得到非常重要的发展,电气化、信息全球化也逐渐实现。
但是在二十世纪中也发生了非常重大的灾难事件。
所以,在当今时期,心理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使命和根本的任务就是对人性的本质进行预测、研究和探索,对人们的行为、态度和动机进行引导。
建构社会应激社会和谐预警防范机制论文
论建构社会应激与社会和谐的预警防范机制摘要:从临床心理学视角构建社会应激和社会和谐的预警防范机制,是以社会心理应激事件为研究焦点,以心理应激多因素相互作用模型为理论依据,以信息采集机制、警级分析机制、应激人员辅导机制为技术手段而构建的一套效应机制。
其目的是对社会应激事件进行预警干预,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心理学支持。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应激;社会和谐;社会预警防范机制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75-02近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的同时,社会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着。
而党和全国人民一直努力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经过努力,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不仅政治上处于稳定的局面,经济上更是飞速的发展着,朝和谐社会的目标前进着。
虽然有相当大的成就,可是也仍然存在或隐藏着一些问题和矛盾。
而这些矛盾和突发事件会严重的影响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以至妨碍社会的和谐。
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只要处理好社会应激事件,建立起社会预警机制,这样的话即使矛盾激化,也可以迅速进入预定程序,矛盾会很轻易地得到化解。
因此建构社会应激与社会和谐的预警防范机制是非常必要且紧急的。
一、社会应激社会应激是个体应对外部事件时,感受到的压力和紧张状态。
关于应激理论,hansselye认为应激像是一种愤怒、恐惧、担忧和激愤的状态。
生活中的各种应激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导致焦虑、习惯性无助等严重后果,甚至产生严重疾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然而,虽然经济在高速发展着,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是在不断增多的。
在这诸多问题当中,最为突出的就数社会恶性应激事件的逐年增加。
社会恶性应激事件是指一种不良的社会后果,它是人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对一些事件采取了极端错误的应对方式而导致的。
构建社会应激预警机制的设想——从临床心理学视角
构 建辜 会应激预警机制的设想 土
从 临床 心 理 学视 角
许 晓琚 , 陈青萍
( 西师范大学 心理 学院, 陕 西安 7 0 6 ) 1 02
摘 要 : 临床 心 理 学 视 角构 建 社 会 应 激 预 警 机 制 , 以社 会 心 理 应 激 事 件 为 研 究 焦 点 , 从 是 以心 理 应 激 多 因 素 相 互作 用 模 型 为 理论 依 据 , 以信 息 采 集机 制 、 级分 析 机 制 、 激 人 员辅 导 机 制 为技 术手 段 而 构 建 的 一 套 效应 机 制 。其 警 应 目的是 对 社 会 应 激 事件 进 行 预 警 干 预 , 推 动 和 谐 社会 的发 展 提 供 心 理 学 支持 。 为
件 就成 为 摆 在 社 会 面 前 的一 项 重 要 课 题 。 临 床 心 理 学 角度 从
其次, 从社 会应激性危 机事件产生 的后果来看 , 其会 导
致个体或集体性的心理应激不 良反应 , 为下次应激 事件的 会
发生埋下种子 。近两年来 , 群体性社会心理应激 事件 的爆 发 便 留有许 多“ 遗症 ” 比如 : ・8 济铁路事 故直接受 害人 后 , 42胶 群 的心理应激 障碍 ( S 发生率 为9 3 5・2 川大地 震 A D) . %, 1汶 7 中灾 区群众A D S 发生率 为1 . %; 人为应激事件后发生 创 25 9 伤后 应激障碍 (T D) P S 的患病 率为2 %一 5 自然灾害后 的 5 7 %, P S 患病率为5 6 %;1 TD %一 o 1 因心理应激事件导致 的抑郁症 自 3 杀致死率 为1%一 5 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应激事件具有爆 发 0 1%。
态 下 , 一 些 事 件 采 取 了极 端 错 误 的 应 对 方 式 , 而 导 致 对 对 从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创新探索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创新探索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学生面临的各类心理问题的日益严重化,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心理危机干预往往局限于解决当下的心理困扰,对于更深层次的精神压力与自我认知等问题的干预不够充分。
因此,本文将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创新探索,旨在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如何树立积极心态、拥有积极品质以及提升幸福感与满意度的学科。
传统的心理干预往往侧重于修复与抗争,而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积极情绪等来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以下方面的创新探索:一是积极情绪的培养。
高校学生常常面临诸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消极的情绪,进而引发心理危机。
因此,干预者可以通过积极心理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培养正面的情绪,如乐观、自信等。
这些积极情绪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面对困难时的抗压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危机。
二是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许多高校学生存在自我认知偏差的问题,自卑、自责等消极的自我观念可能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干预者可以通过正向激励、个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例如,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潜力,帮助他们放下过度自责的包袱,从而摆脱心理危机的困扰。
三是注重个体的心理成长。
心理危机干预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更应该注重个体心理成长的长远目标。
干预者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挑战,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逆能力。
四是建立积极的心理支持网络。
高校学生常常感到孤独与无助,缺乏健康的心理支持系统。
干预者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心理支持网络,包括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与帮助。
心身医学重点笔记
心身:单选30,简答4*8',论述8',案例2*15'【简1】、什么是心身疾病?以及其特点、诊断和治疗的原则?心身疾病,亦称心理生理疾病。
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或病理生理过程。
狭义上即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而广义则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特点:1、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或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中是重要诱因。
情绪通常起引发作用。
2、心理社会因素在存在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时间上的相关性,病程的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成平行关系。
3、多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和体征,该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变化。
4、通常涉及的是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器官或系统、内分泌系统支配的器官。
5、在发生上和遗传、个性体征有一定的联系。
6、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7、不是神经症、精神病及心因性精神障碍。
诊断原则:1、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理社会因素,明确与其躯体症状有时间关系。
2、躯体疾病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变化。
3、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
诊断程序:病史采集(心理社会方面)、体格检查(心理行为反应方式)、心理行为检查、综合分析治疗原则:1、心理干预目标:A、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B、消除心理学病因;C、消除生物学症状。
2、心、身同治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治疗五阶段:1建立治疗的信赖关系,和自觉的治疗动机;2从应激状态下解脱,获得安定与症状消失的体验;3帮助患者对心身疾病相关的致病因素的理解;4学习掌握新的适应模式;5治疗和治疗关系告一段落。
【简2】心理应激常见的心理行为反应?心理应激,在某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个体觉察(认知评价)到客观需求与应对能力不平衡而做出适应或应对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包括:应激源(客观环境的变化)、中介(个体觉察的结果)、应急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心理行为反应)。
幼儿园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
幼儿园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之一,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了保障幼儿园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幼儿园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级预警:日常观察幼儿园教师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负责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
例如,幼儿出现留恋妈妈、不愿与其他幼儿玩耍、情绪波动等情况,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让幼儿摆脱心理问题。
第二级预警:幼儿园心理辅导师幼儿园应该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他们负责为幼儿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当教师无法解决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时,可以向心理辅导师寻求帮助。
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对幼儿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方案,帮助幼儿摆脱心理问题。
第三级预警:心理评估幼儿园可以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对幼儿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心理测评可以全面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幼儿提供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
心理测评可以针对幼儿的性格、情绪、社交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的干预方案。
第四级预警:专业治疗当幼儿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时,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幼儿园可以与专业的心理机构合作,为幼儿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幼儿的心理状态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帮助幼儿摆脱心理问题。
总结幼儿园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是为了保障幼儿心理健康而建立的,它包括日常观察、心理辅导、心理评估和专业治疗四个级别。
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目录1. 现状分析 (2)1.1 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现状 (3)1.2 现阶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结构 (4)1.3 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分布与配置现状 (5)2.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6)2.1 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8)2.1.1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9)2.1.2 服务需求增长与服务能力不足 (9)2.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11)2.2.1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12)2.2.2 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13)2.2.3 评估体系不完善 (14)2.3 服务机制不完善 (16)2.3.1 缺乏政府财政支持和引导 (17)2.3.2 社会资源整合不充分 (19)2.3.3 法律法规体系滞后 (20)3. 解决路径建议 (21)3.1 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 (23)3.1.1 构建国家层面的心理健康战略 (24)3.1.2 制定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政策文件 (25)3.2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27)3.2.1 推动心理健康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29)3.2.2 提高心理健康专业进修培训 (30)3.2.3 鼓励及支持人才交流与合作 (31)3.3 拓展服务渠道和模式 (32)3.3.1 推广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 (33)3.3.2 打造社区心理服务网络 (35)3.3.3 发展特色心理服务模式 (36)3.4 提升服务质量与规范化 (38)3.4.1 建立健全心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39)3.4.2 规范心理服务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40)3.4.3 鼓励心理服务技术创新 (41)3.5 加强社会资源整合与共享 (42)3.5.1 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协同机制 (43)3.5.2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心理服务 (45)3.5.3 促进跨部门合作,加强多方联动 (46)1. 现状分析服务供给不足与资源分配不均并存,尤其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匮乏,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心理学报》 2020 年第 52 卷总目录
《心理学报》2020年第52卷总目录1 认知和实验心理学汉语普通话声调感知的老年化效应:来自ERP 的证据·········································肖 容 梁丹丹 李善鹏 (1)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的脑网络分析:来自EEG 和ERP 的证据············孙 岩 薄思雨 吕娇娇 (12) 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的时间进程:基于同形语素的行为与ERP 证据····吴建设 常嘉宝 邱寅晨 Joseph Dien (113) 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的共同作用·····················王汉林 蒋泽亮 冯晓慧 鲁忠义 (128) 分类学习与混合学习下的注意促进效应比较···················································孟迎芳 叶秀敏 马慧姣 (139) 双通道分配性注意对视听觉返回抑制的影响···················································唐晓雨 孙佳影 彭 姓 (257) 情绪对联合行动中共同表征能力的影响机制·······································宋晓蕾 贾筱倩 赵 媛 郭晶晶 (269) 句法结构和动词重复对汉语句子口语产生中句法启动效应的影响····································于 宙 张清芳 (283) 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认知阶段分离·································································叶超雄 胡中华 梁腾飞 张加峰 许茜如 刘 强 (399) 汉语口语词汇产生的音韵编码单元:内隐启动范式的ERP 研究·······································张清芳 王雪娇 (414) 概念加工深度影响道德概念水平方位隐喻联结························王丛兴 马建平 邓 珏 杨众望 叶一舵 (426) 文化影响亲属词性别概念加工中的空间隐喻与重量隐喻——来自彝族、白族和摩梭人的证据·····································································································张积家 付 雅 王 斌 (440) 语言能力的老化机制:语言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吴翰林 于 宙 王雪娇 张清芳 (541) 长时联结表征对工作记忆的抑制效应················································张 引 梁腾飞 叶超雄 刘 强 (562)提取干扰对不同类型内隐记忆的影响····························································黄发杰 孟迎芳 严 颖 (572) 社会行为的效价信息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基于帮助和阻碍行为的探讨·············································································郑旭涛 郭文姣 陈 满 金 佳 尹 军 (584) 基于客体的一致性效应的产生机制···················································宋晓蕾 王 丹 张欣欣 贾筱倩 (669)动作理解因境而异: 动作加工中情境信息的自动整合····························杨亦松 林 静 何晓燕 尹 军 (682) 他人面孔情绪知觉中自我参照与母亲参照的一致性:来自ERP 的证据·············································································丁小斌 王 睿 康铁君 刘建邑 周嘉宁 (694) 目标探测对记忆提取的影响····················································································黄晏清 孟迎芳 (706) 他人在场条件下的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张 环 侯 双 王海曼 廉宇煊 杨海波 (716)面孔可爱度和客观熟悉度对婴儿面孔注意偏向效应的影响·····················雷 怡 夏 琦 莫志凤 李 红 (811)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大脑静息态低频振幅·····················周 衡 何 华 于 薇 王爱君 张 明 (823) 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对视听觉整合的影响···························唐晓雨 吴英楠 彭 姓 王爱君 李 奇 (835)音乐训练促进诗句韵律整合加工的神经过程·······································张政华 韩 梅 张 放 李卫君 (847) 外语焦虑、紧张情绪与认知负荷对外语说谎的影响:来自中−英双语者的证据·························································································张积家 陆禹同 张启睿 张金桥 (861) 中文阅读中长距离回视引导机制的眼动研究···················································杨 帆 隋 雪 李雨桐 (921) 快速与慢速读者的中央凹加工对副中央凹预视的影响···············张慢慢 臧传丽 徐宇峰 白学军 闫国利 (933) 自我相关性影响情绪词汇加工的时间进程··········································张 琪 邓娜丽 姜秀敏 李卫君 (946) 数学焦虑个体近似数量加工的神经机制:一项EEG 研究·····················································刘 洁 李瑾琪 申超然 胡小惠 赵庭浩 关 青 罗跃嘉 (958) 语境预测性对阅读中字词加工过程的影响:眼动证据·························刘志方 仝 文 张智君 赵亚军 (1031) 藏语阅读中中央凹词频效应及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影响········高晓雷 李晓伟 孙 敏 白学军 高 蕾 (1143) 编码强度对字体大小效应的影响·····················································赵文博 姜英杰 王志伟 胡竞元 (1156) 分析思维降低情感预测影响偏差································································耿晓伟 刘 丹 牛燕华 (1168) 预期交流与创造力的关系: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栾 墨 吴 霜 李 虹 (1178) 未意识到错误影响错误后调整的电生理证据·················································王丽君 索 涛 赵国祥 (1189) 科学发明情境中问题提出的脑机制再探········童丹丹 李文福 禄 鹏 杨文静 杨 东 张庆林 邱 江 (1253) 音乐训练与抑制控制的关系:来自ERPs 的证据············································陈洁佳 周 翊 陈 杰 (1365) 英汉双语者二语口语产生中音韵编码过程的同化机制·····································辛 昕 兰天一 张清芳 (1377) 自我关注重评和情境关注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及对随后认知控制的影响·····孙 岩 吕娇娇 兰 帆 张丽娜 (1393) A ct aP sy ch o lo g ic a S in i c a . All Rights Reserved.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5岁幼儿权力概念多重隐喻的认知发展··································································贺晓玲 陈 俊 (149) 音乐训练对4~5岁幼儿普通话声调范畴感知能力的影响···············································姚 尧 陈晓湘 (456) 语音记忆和中央执行功能在不同年级儿童解码和语言理解中的作用·········································赵 鑫 李红利 金 戈 李世峰 周爱保 梁文佳 郭红霞 蔡亚亚 (469) 友谊质量与青少年直觉进食:链式中介模型及性别差异····································陈曦梅 罗一君 陈 红 (485) 小学低段汉字识别和听写的发展轨迹:语素意识的预测作用······························李利平 伍新春 程亚华 (623) 2~4岁普通话儿童前注意阶段的声调感知机制·················································杨婉晴 肖 容 梁丹丹 (730) 学校资源对青少年早期幸福感发展的影响:意向性自我调节的纵向中介作用·············································································常淑敏 郭明宇 王靖民 王玲晓 张文新 (874) 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何晓丽 袁小龙 胡 铭 周丽晨 (971) 情节模拟对预期伴侣反应性及依恋安全感的影响·············································曹贤才 王大华 王 岩 (982) 小学高年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性别差异及学校支持的作用·····张景焕 付萌萌 辛于雯 陈佩佩 沙 莎 (1057) 基于即时反馈的反应抑制训练对青少年和成人执行功能的训练效应和迁移效应·······················································································王 元 李 柯 盖笑松 曹逸飞 (1212) 记忆的前向测试效应对老年人学习新事物的作用···········································王堂生 杨春亮 钟 年 (1266) 母亲消极教养、同伴侵害与FKBP5基因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田相娟 曹衍淼 张文新 (1407) 3 生理与医学心理学 急性应激损害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 ···········································罗 禹 念靖晴 鲍 未 张静静 赵守盈 潘 运 许 爽 张 禹 (26) 急性应激损伤错误监控与错误后调整························胡 娜 陈安涛 王宴庆 李 晴 许珍珍 龙泉杉 (162) 羽毛球运动重塑成年早期的大脑灰质和白质结构·····················白学军 邵梦灵 刘 婷 尹建忠 金 花 (173) 寻找丢失的自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周爱保 谢 珮 潘超超 田 喆 谢君伟 刘 炯 (184)咨询会谈中的人际互补及其与工作同盟、咨询效果的关系·································································倪 聪 朱 旭 江光荣 林秀彬 于丽霞 梁焕萍 (197) 注意线索对自闭特质个体疼痛共情的影响: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李 雄 李祚山 向滨洋 孟 景 (294) 共情对灾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感恩、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王文超 伍新春 (307) 不同相关线索下海洛因成瘾者的反应差异及反应抑制特征:来自ERP 的证据·····················································郑志灵 王鹏飞 苏得权 郭伟杰 孙 楠 麻彦坤 曾 红 (317)中国人心理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的元分析··········································任志洪 赵春晓 田 凡 闫玉朋 李丹阳 赵子仪 谭梦鸰 江光荣 (497)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在程序性运动学习中的作用·····················································曹 娜 孟海江 王艳秋 邱方晖 谭晓缨 吴 殷 张 剑 (597) 抑郁倾向对合作的影响:双人同步近红外脑成像研究···张丹丹 王 驹 赵 君 陈淑美 黄琰淋 高秋凤 (609) 经前期综合征与奖赏进程失调——来自脑电的证据··········································侯璐璐 陈莅蓉 周仁来 (742) 回避与趋近性负性人格特质对应激心血管反应模式的不同影响···················································吕 薇 (758)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内外源冲突时的表现:眼动的证据··················李垚锦 张 微 扶 蓓 周兵平 (777) 自我肯定缓冲新冠疫情引发的焦虑反应: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李世峰 吴艺玲 张福民 许琼英 周爱保 (886) 左侧眶额皮层在自动情绪调节下注意选择中的作用:来自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证据···········································································华 艳 李明霞 王巧婷 冯彩霞 张 晶 (1048) θ频段(4~8 Hz)的活动反映了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信息的加工···························蒋宇宸 蔡 笑 张清芳 (1199) 整合性学习观的动物行为模型探索·····························································尹 彬 武晓睿 连 榕 (1278) 睾酮素与反社会倾向未成年犯的攻击行为:敌意注意偏向的中介和皮质醇的调节作用····················································任志洪 赵子仪 余香莲 赵春晓 张 琳 林羽中 张 微 (1288) 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网络演化····················································梁一鸣 郑 昊 刘正奎 (130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韩毅初 温恒福 程淑华 张淳淦 李 欣 (1313)A c t aP s y c h o lo g i c aS in i c a . All Rights Reserved.4 管理与消费心理学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的影响·························罗 萍 施俊琦 朱燕妮 房俨然 (81) 社会拥挤对自我提升类产品偏好的影响····································································丁 瑛 钟嘉琦 (216) 建言采纳如何促进员工建言:基于目标自组织视角的整合机制····························章 凯 时金京 罗文豪 (229) 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下公共决策的社会许可机制:“一提两抑”····························张书维 申翊人 周 洁 (240) 信任以稀为贵?下属感知被信任如何以及何时导致反生产行为····陈 晨 张 昕 孙利平 秦 昕 邓惠如 (329) 冲突对绩效的影响:个体、团队宜人性的调节作用··················魏 薇 房俨然 李剑南 施俊琦 莫申江 (345) 能力还是热情?广告诉求对消费者品牌认同和购买意向的影响···········朱振中 刘 福 Haipeng (Allan) Chen (357) “一”人代言的魅力:品牌代言人数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冉雅璇 刘佳妮 张逸石 卫海英 (371) 最心安处是吾乡:本体安全感威胁对家乡品牌偏好的影响·········徐 岚 蒋怡然 崔 楠 张留霞 赵帅勤 (513) 新员工工作重塑会带来积极的结果吗?领导成员交换与个体传统性的作用·············胡巧婷 王海江 龙立荣 (659) 如何激发员工绿色行为?绿色变革型领导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作用···········································································彭 坚 尹 奎 侯 楠 邹艳春 聂 琦 (1105) 领导−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与员工建言:内部人身份感知与性别相似性的作用···············李树文 罗瑾琏 (1121) 拥挤影响消费者情绪和购物反应的元分析····················································柳武妹 马增光 卫旭华 (1237) 跨界行为对创造力影响的跨层次双刃剑效应··············朱金强 徐世勇 周金毅 张柏楠 许昉昉 宗博强 (1340) 外观新颖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自我建构与产品类型的调节效应 ·······································································朱振中 李晓君 刘 福 Haipeng (Allan) Chen (1352)5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王盼盼 何嘉梅 (38) “追名弃利”:权力动机与社会存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王建峰 戴 冰 (55) 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傅安国 张再生 郑剑虹 岳 童 林肇宏 吴 娜 黄希庭 (66) 童年亲子关系与“好资源”对未婚男性性开放态度的影响·····································王 燕 侯博文 刘文锦 (207)得失情境下他人参照点及心理距离对自我−他人利益权衡的影响··高 娟 王 鹏 王晓田 孙 倩 刘永芳 (633) “别人家的孩子”vs.平庸的自己:社会比较对独特性寻求行为的影响·································宫秀双 张红红 (645) 社会价值取向对自我社会奖赏加工的影响——来自ERPs 的证据·············李 琎 孙 宇 杨子鹿 钟毅平 (786) 有志者, 事竟成:内在动机倾向、创意质量与创意实施·················································董念念 王雪莉 (801) 社会价值取向对自我−他人风险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张银玲 虞 祯 买晓琴 (895) 天气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一项校园丢钱包的现场实验·························赵玉杰 高 扬 周欣悦 (909)群体认同对群际敏感效应及其行为表现的影响····································宋仕婕 佐 斌 温芳芳 谭 潇 (993) 传承动机对金融冒险行为的影响:未来自我连续性的中介·······························王 琳 陈增祥 何 云 (1004) 多元语言文化对个体情境下与社会情境下认知转换功能的差异性影响——来自锡伯族的证据···································································································郭人豪 王 婷 张积家 (1071) “涟漪效应”与“心理台风眼效应”:不同程度COVID-19疫情地区民众风险认知与焦虑的双视角检验···········································································温芳芳 马书瀚 叶含雪 齐 玥 佐 斌 (1087) 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过度进食的影响:基于生命史理论··························罗一君 牛更枫 陈 红 (1224) 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我和你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王天鸿 陈宇琦 陆静怡 (1327) 权力感对炫耀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姚 琦 吴章建 张常清 符国群 (1421) “仁者”还是“智者”:第三方惩罚对惩罚者声誉的影响··················································陈思静 徐烨超 (1436)6 心理统计与测量基于类别水平的多级计分认知诊断Q 矩阵修正:相对拟合统计量视角·······汪大勋 高旭亮 蔡 艳 涂冬波 (93) 计算机动态测验中问题解决过程策略的分析:多水平混合IRT 模型的拓展与应用····李美娟 刘 玥 刘红云 (528) 多维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对潜在加工速度多维性的探究····················詹沛达 Hong Jiao Kaiwen Man (1132) 基于基尼指数的双目标CD-CAT 选题策略········································罗 芬 王晓庆 蔡 艳 涂冬波 (1452)A c t aP s y c h o lo g i c aS ini c a . All Rights Reserved.。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介绍
社会建构论是活跃于当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场理智运动,它基于在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科当中形成的基础,借着在科学哲学领域的变革性发展,又在后现代浪潮的推动下,影响了整个社会科学领域。
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则是社会建构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在传统实验社会心理学遭到学科内外的重重批判和责难之时,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进入人们的视野。
它既将批判传统实验社会心理学作为主要使命,也为促进社会心理学领域的范式转换和方法论多元化作出贡献。
1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界定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有时被称为一场运动,有时也被称为一种立场、一种理论、一种理论取向或一种方法。
但与其说它是具有一致观点和倾向的理论流派,不如说它是一个标签。
在此标签下,潜藏着观点差异极大、倾向迥然不同的一系列社会建构论学说。
从强调社会因素对表征的影响,到声称社会世界是由社会过程和关系实践建构而成,不一而足。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者的一个较弱的共识是,人类心理过程受到语言文化实践和人类共同体结构的制约。
为了更加清晰地理解社会建构论的内涵和外延,首先需要了解建构主义与建构论的差异。
虽然建构主义也被用来指涉同一场社会建构论运动,但建构主义也被用来指涉皮亚杰的理论、一种认知理论以及20 世纪艺术界的一场重要运动。
为了避免混淆,并标示与伯格和卢克曼的《现实的社会建构》的关联,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格根将其思想称为社会建构论。
虽然广义而言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可以相等同,但狭义而言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二者也存在一些分别。
建构主义关注于个体如何通过认知过程在心智层面建构经验世界,而社会建构论则宣称知识和意义是通过社会过程和行动在历史和文化中建构起来的。
核心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认知,后者强调社会过程; 建构主义采用个体主义路径,而较少探讨社会互动、语境和话语等建构论主题。
但在实际应用中二者经常被混淆。
社会建构论者避免对其立场做根本性定义,因为这与其批判和开放的取向背道而驰。
权威期刊《心理学报》杂志
刊名: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主办: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0439-755XCN:11-1911/B邮发代号:82-12复合影响因子:3.032综合影响因子:1.55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心理学报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心理学报》杂志期刊简介《心理学报》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专业学术期刊,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国内统一刊号:CN 11-1911/B,国际刊号:ISSN0439-755X。
本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现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 TPC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被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录为心理学类核心期刊,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2011年版)。
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危机干预讲义
心理危机干预1964年,心理危机干预鼻祖G.Caplan在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研究之后,首次提出了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的概念。
他认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具体来说,就是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时,他先前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所面临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这时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2003年,美国心理学家Kristi Kanel对心理危机的实质和发展过程做了更为合理和清晰的解释,他提出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去定义心理危机,其实质都包括3个基本部分:(1)危机事件的发生;(2)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3)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失衡。
这种定义比较全面而准确的感括了心理危机的过程与实质,因而得到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认同。
应激事件表现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
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即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恐慌,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即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即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
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沮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常见类型心理反应①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
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
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社区心理学视角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启示
摘要社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区心理卫生运动背景下诞生的新兴心理学分支,与之前各流派重视干预的理念不同,社区心理学更加重视预防。
而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以来重视对存在障碍性问题的个体进行处理,却限于各种条件,忽视对更广大的学生群体对发展性问题的需求。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社区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教育与信息传播、社会支持与互助组、运动健身等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阐述引入社区心理学视角后,可能会给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心理健康信息传播互助组The Implication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to Native College Mental Health Work //Cui WeiAbstract 1960s witnessed community psychology developing as a new branch of psychology under the America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ampaign background.Differe nt from other view-point emphasizing on intervention,community psychology puts more attention on prevention.While native college mental health work focuses on abnormal individual for a long period,neglecting college students'developing problem needs due to realistic re-strictions.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notions focused by commu-nity psychology ,such as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social support and mutual-aid group,sports and exercises,and to elaborate the possibl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the new view.Key words community psychology;mental health;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mutual-aid group1社区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社区心理学被普遍认为诞生于1965年Swampscott 城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自成立以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预警机制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预警机制研究
概述
本文档旨在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三级预警机制。
心理健
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级预警机制
第一级预警机制是指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筛查和识别的措施。
在个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调查和
问题问卷,对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筛查。
同时,在集体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言语表达,及时捕捉到
心理健康问题的苗头。
第二级预警机制
第二级预警机制是指对已经发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进一步评
估和干预的措施。
在第一级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对疑似心理健
康问题的个体进行深入访谈和评估,以了解问题的具体状况和原因。
同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或专业人员的干预,为个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导。
第三级预警机制
第三级预警机制是指对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紧急处理和跟踪的措施。
当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对个体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时,应该立即采取紧急行动。
这包括及时联系心理专业机构或医疗机构,并为个体提供必要的紧急治疗和支持。
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三级预警机制对于识别和干预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可以在早期阶段发现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从而保障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研究》2023-10-26CATALOGUE 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机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对策与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01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其心理问题也受到互联网的深刻影响。
02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影响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这给传统的心理干预和预防机制带来了挑战。
03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探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点和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和预防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为高校和社会提供解决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通过研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其抵御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研究还将为未来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焦虑情绪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这些压力容易导致焦虑情绪。
人际关系问题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方式多样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出现问题。
学业问题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多样性,大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导致学业受到影响。
抑郁情绪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抑郁、自卑、无助等,这些情绪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原因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使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就业难、竞争激烈等。
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如父母的期望、家庭经济状况等。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机制建立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机制建立一、“心理危机”的含义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受到某些强烈刺激,自身力量又无法应对时出现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边缘的状态。
如出现情绪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比较极端的表现是自杀轻生、他伤等。
发生心理危机的个体容易对自身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同时对危机个体依存的环境也具有潜在的威胁,尤其是日常生活相对集中的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导致的对自我及他人的伤害性后果十分突出。
给学生的成长及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影响。
危机往往具有突发性,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心理危机发生前也会出现一些预兆,且与个体心理承受力、心理状态等因素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凡是心理压力超过个体应对能力、情绪障碍严重或行为失衡的个体,都极易出现有潜在伤害性的危机状态。
二、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和特征不同的学生因其个性特点成长经历和生活状况不同,在面临危机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明显的个性差异,但也会有一些规律性的表现和特征。
例如:1.个性较为内向、沉默,喜怒不形于色,心事较重,遇到一些问题不愿或无处向他人诉说;或个性过于暴躁,易怒者;2.近期家庭及学校生活中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如迁居、父母及亲属出现变故、家庭经济状况改变因犯规而受批评、人际关系中出现矛盾、遭受失败,由于转学而产生的心理不适应等;3.近期在学校言行和情绪表现有些异常,比如内向的突然变得外向起来,或更加封闭、沉静、沉默作文或作业中、与他人交谈中常谈到与死相关的话题或表达生活无意义感;外向的突然变得内向,不与人交流,有暗自流泪或与其他人留恋告别的言行等;4.成长经历中有过轻生的记录最近生活中又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者;5.在学校和医院门诊心理测试中抑郁倾向较高者、有狂躁倾向及反社会型边缘人格特点者。
三、中小学心理危机的典型种类及发生的条件(一)典型种类1、校园欺凌现象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
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
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研究
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正文部分分别阐述了高校心理危机的定义与特点、防范机制的现状、研究方法、国内外比较研究以及完善路径。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高校的心理危机防范机制,可以为我国高校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结论部分重点讨论了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研究、定义、特点、现状、方法、比较研究、完善路径、重要性、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的研究背景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大背景下,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例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常常成为导致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而高校心理危机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健康和发展,也会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校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必要对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进行研究,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健康的校园环境,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的研究意义在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如何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高校心理危机应对水平和防范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心理危机的定义与特点,可以帮助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更准确地了解和识别心理危机,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
研究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的现状可以帮助发现现有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高校心理危机防范体系。
比较国内外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的差异,可以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国高校心理危机防范水平。
试谈残疾人心理健康干预体系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
试谈残疾人心理健康干预体系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张晨琛;郭文斌;王庭照【期刊名称】《现代特殊教育》【年(卷),期】2018(0)16【摘要】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peopl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the disabled is generally lower, which can produce variou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 few researchers have realized that it is not comprehensive to stud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athological tendency to reflect the mental health situation of the disabl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ot only provides a more broad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idea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disabled in China, but also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generation of a more reasonable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tool, and to establish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ntervention system, thus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mental health of the disabled.%与健全人相比, 残疾人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 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不少研究者已经意识到, 只通过对病理性倾向的心理问题的研究来反映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全面, 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为今后我国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也有利于其生成更为合理精准的评价工具, 建立更为全面科学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从而为全面提高残疾人心理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总页数】7页(P44-50)【作者】张晨琛;郭文斌;王庭照【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60【相关文献】1.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调查分析 [J], 李自维;张维贵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创新与实践r——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 [J], 张丽琴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 [J], 张丽琴;4.农村社区居民积极心态培育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 [J], 郑学琴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索——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 [J], 李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构社会应激与社会和谐的预警防范机制——以临床心理学为视角摘要:从临床心理学视角构建社会应激和社会和谐的预警防范机制,是以社会心理应激事件为研究焦点,以心理应激多因素相互作用模型为理论依据,以信息采集机制、警级分析机制、应激人员辅导机制为技术手段而构建的一套效应机制。
其目的是对社会应激事件进行预警干预,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心理学支持。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应激;社会和谐;社会预警防范机制近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的同时,社会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着。
而党和全国人民一直努力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经过努力,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不仅政治上处于稳定的局面,经济上更是飞速的发展着,朝和谐社会的目标前进着。
虽然有相当大的成就,可是也仍然存在或隐藏着一些问题和矛盾。
而这些矛盾和突发事件会严重的影响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以至妨碍社会的和谐。
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只要处理好社会应激事件,建立起社会预警机制,这样的话即使矛盾激化,也可以迅速进入预定程序,矛盾会很轻易地得到化解。
因此建构社会应激与社会和谐的预警防范机制是非常必要且紧急的。
一、社会应激社会应激是个体应对外部事件时,感受到的压力和紧张状态。
关于应激理论,HansSelye认为应激像是一种愤怒、恐惧、担忧和激愤的状态。
生活中的各种应激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导致焦虑、习惯性无助等严重后果,甚至产生严重疾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然而,虽然经济在高速发展着,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是在不断增多的。
在这诸多问题当中,最为突出的就数社会恶性应激事件的逐年增加。
社会恶性应激事件是指一种不良的社会后果,它是人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对一些事件采取了极端错误的应对方式而导致的。
一些极端的社会恶性应激事件会对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恐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既然恶性社会应激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和谐和社会发展,那么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来遏制和打击这类的社会恶性应激事件。
那么,摆在我们眼前的是,采取什么措施来控制社会应激事件是急需要解决的事。
关于应对社会应激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
然而,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社会恶性事件都是人在应激状态下所引发的病态心理而导致的恶性结果,因此可以从心理层面来进行预警和防范。
本文试图借助于临床心理学的专业优势,来构建一套有实效的社会应激预警机制,从而对社会应激事件进行预测和干预,为保障社会和谐而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临床心理学的特点和表现临床心理学是以现代社会中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特殊人群的心理病理作为研究焦点,并且以预防和解决心理应激反应为研究意图,直面社会现实问题,阐明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异常的作用机制,来研究人类从健康到异常,又从异常恢复健康这样一个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的科学。
临床心理学的目标是矫正各种不和谐行为和问题,不仅关注人们发生了什么问题,更关注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问题,它了解当事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活动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注重对各种心理信息进行测量评估和教育。
因此,临床心理学作为防范社会心理应激事件的应答性专业,应当处于一线位置,来积极构建一套临床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应激预警干预机制。
三、社会应激的产生原因首先,从社会应激事件产生的根源来看,其人为因素占很重大的部分。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1986)可得出各种类型的社会应激性危机事件,主要有三方面的不和谐,即个体自身状态的不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与社会的不和谐。
其次,从社会应激性危机事件产生的后果中来看,会导致个体或集体性的心理应激不良反应,可能会引发下次应激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群体性社会心理应激事件的爆发一直都留有很多后遗症。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警干预措施,快速地将应激事件控制住,那么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相继反应,其恶劣的影响甚至会波及到更为广泛的区域,导致不可预计的严重后果。
由此,严峻的社会形势迫使临床心理学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措施。
四、临床心理学中的社会应激现象以临床心理学来构建社会应激预警机制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学术方面,临床心理学对于心理应激的性质和原因给予理论性解释且可以制定效能性综合矫正方案,这可以解决心理应激现象;第二,在预防方面,临床心理学的专业性质是追求正确目标的共同性,建立群体的规范意识与正确行为,从而减少个体行为上的偏差。
它可根据心理应激形成的原因和其机理,来提供一套较为完善的预防性对策,它不仅关注显在的和被意识到的心理应激问题,更能关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心理应激苗头,而进行及时地预防;第三,在教育对策方面,临床心理学一直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把人类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展示着其公共服务性,它着重于提高群众的社会规范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以达到优化全社会的目标。
有很多预警机制的研究是针对在应激事件发生过后,而对其严重后果进行一些补救措施。
本文认为,如果能在社会应激时间发生之前做到对心理应激事件进行预警和干预,那么会对社会安全更具意义。
故提出心理应激前提控制观点,即把注意力集中在消除产生应激问题的前提条件上,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预防应激反应的一些不良后果。
所以临床心理学应该建立以心理紧张度和应激评估为负性预警指标,以心理健康与应对行为为正性预警指标的社会应激预警机制。
五、社会预警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当社会问题激增,社会矛盾激化之时,社会应激事件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性。
而这种爆发对社会和谐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建构社会应激和社会和谐的预警防犯机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社会预警机制是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预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的预测来防范社会危机。
1.减少或消除应激源减少或消除应激源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控制确定性的、可预见的应激源;二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不可预见的应激源。
建立识别潜在的预兆信息机制十分重要。
临床心理学贴近社会现实的,它具有信息搜集的功能,临床心理学社会应激。
预警机制关注主要是社会动态中的弱势群体,且临床心理学可以使人们有提前控制的能力,即让人们有提前准备,这样事情发生时就不会觉得突然,就不会产生应激的心理。
所以,预警防犯机制必须在稳定客观因素的同时,抓住各种主观的心理信息,把这些信息与各种客观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对可能会发生心理应激的高危人群进行及时监控和援助,以期能够改变人们对应激事件的主观感受,将有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
这些就是临床心理学的社会预警干预机制的独特之处。
2.评定预警防犯的等级可以利用各种量表和问卷,如生活满意度量表(LSI)、症状评量表(SCL-90)、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和亲属应激量表(RSS)等,可以根据这些量表和问卷检测的结果来划分预警级别,通过建立的等级而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应激事件发发生。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与应激事件引起的身心反应最好呈负相关的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良的社会支持系统则能膨胀应激事件所产生的危害。
4.运用临床心理学对应激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应激预警机制着重于事前辅导,即在应激者思维混乱尚未转化为行为之前,就可以及时地介入来消除其可能出现的极端应激行为,从而避免只是在行为发生后才去干预。
对处于心理混乱状态中的应激人员的辅导,可以通过以下行为做到:一是建立应激人员电子心理信息档案;二是对应激人员进行强化社会支持援助,这在心理辅导中极为重要;三是对应激人员导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应激现象具有多发。
5.组织和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一些减压的方法,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对正处于应激边缘的特殊人群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把健康知识渗透到认识中,使其学会为社会稳定而调控自己行为的一些方法,是预警和防范社会心理应激事件的有效途径。
当然,从根本上预防社会心理应激事件的发生,还依靠社会环境的合理化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社会关系的协调运作临床心理。
学社会应激预警机制只有在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安全制度社会经济环境等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减少社会应激事件发生,实现社会和谐。
6.提高个体应对能力危机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对我们自身甚至是对于社会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很多人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能够很好地应对,造成身心的崩溃。
为防止危机事件对我们的威胁,也为我们能更好地应对和处理社会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其产生的后果,我们需要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
我们可以自己学习一些知识,收集一些资料。
学习对临床心理学的面谈技术,掌握心理应激的定性判断技巧,如此个体的分析能力会更可靠更准确。
总之,社会应激事件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建立社会应激与社会和谐的预警防犯机制是很必要和紧要的。
参考文献:[1]刘立民.在和谐社会下建立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9).[2]孙乐勇.论社会预警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共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3).[3]张振声.论警察心理应激与对策[J].公安教育,2002,(1).[4]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灾难中的心理应激干预——精神病学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09,(3).[5]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姜乾金.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综述)——20年来对心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探索[C].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2006.[7]王二平.基于公众态度调查的社会预警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8]梁其贵.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中州学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