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唐会要卷八十九.pdf
唐会要内容解析
唐会要内容解析一、什么是唐会要呢?唐会要可是一部超厉害的史书哦。
它就像一个装满了唐朝各种事情的大盒子。
里面有关于唐朝的政治呀,经济啦,文化之类的好多好多信息呢。
比如说唐朝的官员制度,它会告诉你不同的官职都负责啥,就像班长管纪律,学习委员管学习一样,唐朝的官员们也都有自己的分工,这些在唐会要里都能找到呢。
二、唐会要里的政治方面唐朝的政治那可是相当复杂又有趣的。
在唐会要里能看到皇帝和大臣们之间的各种故事。
有时候皇帝想做个啥决定,大臣们会出来反对或者支持,就像我们在班上讨论要不要举办个活动一样。
比如说唐太宗想攻打某个地方,有的大臣就会站出来说这个地方不好打,我们得再考虑考虑,然后大家就会讨论来讨论去。
而且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也很有特色,通过科举考试,让很多有才华的人有机会当官,这在唐会要里都有详细的记载哦。
三、文化方面的宝藏唐朝的文化超级繁荣,唐会要就像是一个文化大观园。
在里面能看到唐朝的诗歌发展,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呀,他们的诗歌风格为啥是那样的,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还有唐朝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比如说唐朝的宫廷音乐超级华丽,有好多不同的乐器演奏,这些在唐会要里都能发现踪迹呢。
四、经济方面的情况唐朝的经济也是很值得研究的。
那时候的商业很发达,长安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商铺。
唐会要里可能会提到唐朝的税收制度呀,是怎么管理商业活动的呢。
就好比我们现在有工商局管理商家一样,唐朝也有类似的管理办法。
而且唐朝的农业也很重要,有哪些新的耕种技术啦,水利工程啦,这些都能在唐会要里找到相关的信息呢。
五、从唐会要看唐朝的社会生活唐朝人的社会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
他们的服饰很有特色,男男女女都穿着漂亮的衣服。
而且唐朝人的娱乐活动也不少,像蹴鞠之类的,就和我们现在的足球有点像呢。
唐会要里说不定还会有关于唐朝人结婚习俗之类的内容,感觉很有趣呢。
唐会要-唐会要卷八十九_国学经典
唐会要卷八十九疏凿利人武德元年。
长孙操除陕东道行台金部郎中。
遂自陕东引水入城。
以代井汲。
百姓赖之。
七年四月九日。
同州治中云得臣。
开渠。
自龙门引黄河。
溉田六千余顷。
贞观十一年。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
以江都俗好商贾。
不事农业。
誉乃引雷陂水。
又筑勾城塘。
溉田八百余顷。
百姓获其利。
大历四年五月十五日敕。
泾堰监先废。
宜令却置。
十二年。
京兆尹黎干开决郑白二水支渠。
及稻田硙碾。
复秦汉水道。
以溉陆田。
建中元年四月。
宰相杨炎不习边事。
请于丰州置屯田。
发关辅民开陵阳渠。
人颇苦之。
京兆尹严郢。
常从事朔方。
晓其利害。
乃奏五城旧屯。
及兵募仓储等数。
奏曰。
按旧屯沃饶之地。
今十不耕一。
若力可垦辟。
不俟浚渠。
其诸屯水利。
可种之田甚广。
盖功力不及。
因致荒废。
今若发两京关辅民。
于丰州浚泉营田。
徒扰兆庶。
必无其利。
臣不敢远引他事。
请以内园植稻明之。
其秦地膏腴田。
称第一。
其内园丁皆京兆人。
于当处营田。
月一替。
其易可见。
然每人月给钱八千。
粮食在外。
内园丁犹僦募不占奏。
令府司集事。
计一丁一岁当钱九百六十。
米七斛二。
计所僦丁三百。
每岁合给钱二万八千八百贯。
米二千一百六十斛。
不知岁终收获几何。
臣计所得。
不补所费。
况二千余里发人出屯田。
一岁方替。
其粮谷从太原转饷漕运。
价值至多。
又每岁人须给钱六百三十。
米七斛二斗。
私出资费。
数又倍之。
据其所收。
必不登本。
而关辅之民。
不免流散。
是虚扰畿甸。
而无益军储。
与天宝以前屯田事殊。
臣至愚。
不敢不熟计。
惟当省察。
疏奏不报。
郢又上奏曰。
伏以五城旧屯。
其数至广。
臣前挟名闻奏讫。
其五城军士。
若以今日所运。
开渠之粮。
贷诸城官田。
至冬输之。
又以所送开渠功直布帛。
先给田者。
至冬令据时估输谷。
如此。
则关辅免于征发。
五城丰厚。
力农辟田。
比之浚渠。
十倍利也。
郢奏不省。
卒开陵阳渠。
而竟弃之。
贞元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泾阳县三白渠限口。
京兆尹郑叔则奏。
六县分水之处。
实为要害。
请准诸堰例。
置监及丁夫守当。
敕旨。
依。
八年三月。
嗣曹王皋为荆南节度使观察。
《唐会要》唐会要卷八(原阙 今照四库全书本增补)
《唐会要》唐会要卷八(原阙今照四库全书本增补)郊议元宗开元十二年闰十二月辛酉。
文武百官吏部尚书裴漼等。
上请封东岳曰。
臣闻道协乾坤。
圣人之元德。
功存礼乐。
王者之能事。
故旁征前载。
博考鸿名。
躬历数之期。
遇天人之应。
莫不发号施令。
升中合符。
泽浸黎元。
以茂声实者矣。
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
握符提象。
出震乘图。
英威迈于百王。
至德加于四海。
梯航接武。
毕尽戎夷之献。
耕凿终欢。
不知尧舜之力。
恶除氛沴。
增日月之光辉。
庆袭休荣。
杂烟云之气色。
灵物绍至。
休祥沓委。
江茅将鄗黍均芳。
双觡与一茎齐烈。
固可以稽典训。
设坛场。
悉符瑞之美。
答神祇之贶。
谦而不发。
虽在于圣心。
理则难辞。
孰违于天意。
臣幸遭昌运。
谬齿周行。
咸申就日之诚。
愿睹封峦之庆。
无任勤恳之至。
谨于朝堂奉表陈情以闻。
帝手诏报曰。
自中朝有故。
国步艰难。
天祚我唐。
大命集于圣真皇帝。
朕承奉丕业。
十有余年。
德未加于百姓。
化未覃于四海。
将何以拟洪烈于先帝。
报成功于上元。
至若尧舜禹汤之茂躅。
轩后周文之懿范。
非朕之能逮也。
其有日月之瑞。
风云之祥。
则宗庙社稷之余庆也。
地平天成。
人和岁稔。
则群公卿士之任职也。
抚躬内省。
朕何有焉。
难违兆庶之情。
未议封崇之礼。
甲子。
侍中臣干曜。
中书令臣说等奏。
臣闻自古受天命。
居大宝者。
必登崇高之邱。
行封禅之事。
所以展诚敬。
报神祇。
三五迄今。
未之阙也。
是以高宗因文武之业。
盛岱亭之礼。
方册所记。
虞夏同风。
圣移三朝。
年经五纪。
封崇之典。
缺而未修。
山川望幸。
属在今日。
陛下靖多难。
尊先朝。
天所启也。
承大统。
临万邦。
天所命也。
焉可不涉东岱。
禅云亭。
报上元之灵恩。
绍高宗之洪烈。
则天地之意。
宗庙之心。
将何以克厌哉。
且陛下即位以来。
十有四载。
创九庙。
礼三郊。
大舜之孝敬也。
敦九族。
友兄弟。
文王之慈惠也。
卑宫室。
菲饮食。
夏禹之恭俭也。
道稽古。
德日新。
帝尧之文思也。
怜黔首。
惠苍生。
成汤之深仁也。
化元漠。
风太和。
轩皇之至理也。
至于日月星辰。
山河草木。
羽毛鳞介。
穷祥极瑞。
盖以荐至而为常。
唐会要
论乐杂录
卷三十五
学校褒崇先圣(先师已下附)释奠经籍书法
卷三十六
修撰氏族蕃夷请经史附学读书
卷三十七
五礼篇目礼仪使服纪上
卷三十八
服纪下夺情葬辰日杂记
卷三十九
定格令议刑轻重
卷四十
君上慎恤臣下守法定赃估论赦宥
卷四十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断屠钓左降官及流人酷吏杂记
卷四十二
历浑仪图测景地震日蚀月蚀
卷四十三
彗孛五星临犯星聚流星山摧石陨水灾上
省号上
门下省中书省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左右散骑常侍给事中
卷五十五
省号下
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匦
卷五十六
起居郎起居舍人左右补阙拾遗符宝郎
卷五十七
翰林院尚书省诸司上
尚书省尚书省分行次第尚书令左右仆射
卷五十八
尚书省诸司中
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吏部尚书吏部侍郎吏部郎中吏部员外郎司封郎中司封员外郎司勋郎中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考功员外郎户部尚书户部侍郎
唐会要
卷三十
大内宏义宫通义宫庆善宫太和宫洛阳宫大明宫玉华宫九成宫奉天宫三阳宫(兴泰宫附)兴庆宫华清宫诸宫杂记
卷三十一
舆服上
裘冕章服品第内外官章服杂录冠巾子鱼袋
卷三十二
舆服下
笏异文袍辂车乘车杂记羃?戟
雅乐上
卷三十三
雅乐下太常乐章凯乐燕乐清乐散乐破陈乐庆善乐诸乐四夷乐
东夷二国乐南蛮诸国乐西戎五国乐北狄三国乐
卷四十四
水灾下火木冰螟蜮杂灾变太史局杂录
卷四十五
功臣
卷四十六
前代功臣封建封建杂录上
卷四十七
封建杂录下封诸岳渎议释教上
卷四十八
议释教下寺
唐会要卷八十九
唐会要卷八十九唐会要卷八十九开元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敕。
布帛不可以尺寸为交易。
菽粟不可以秒忽贸有无。
古之为钱。
以通货币。
岂无变通。
往者汉文之时。
已有放铸之令。
虽见非于贾谊。
亦无费于贤君。
古往今来。
时移事异。
亦欲不禁私铸。
其理如何。
公卿百寮详议可否。
秘书监崔沔议曰。
夫国之有钱。
时所通用。
若许私铸。
人必竞为。
各徇所求。
小如有利。
渐忘本业。
大计斯贫。
是以贾生之陈七福。
规于更汉令。
太公之创九府。
将以殷贫人。
况依法则不成。
违法则有利。
谨按汉书。
文帝虽除盗铸钱令。
而不得杂以铅铁为他巧者。
然则虽许私铸。
不容奸钱。
钱不容奸。
则铸者无利。
铸者无利。
则私铸自息。
斯则除之与不除。
为法正等。
能谨于法。
而节其用。
则令行而诈不起。
事变而奸不生。
斯所以称贤君也。
今若听其私铸。
严断恶钱。
官必得人。
人皆知禁诫。
则汉政可侔。
犹恐未若皇唐之旧也。
今若税铜折役。
则官冶可成。
计估度庸。
则私钱无利。
易而可久。
简而难诬。
谨守旧章。
无越制度。
且钱之为物。
贵以通货。
利不在多。
何待私铸。
然后足用也。
左监门录事参军刘秩议曰。
古者。
以珠玉为上币。
黄金为中币。
刀布为下币。
管子曰。
夫三币。
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
舍之则非有损于饱也。
先王以守财物。
以御人事。
而平天下也。
是以命之曰衡。
衡者。
使物一高一下。
不得有常。
故与之在君。
夺之在君。
是以民戴君如日月。
亲君如父母。
用此术也。
是为人主之权。
今之钱。
即古之下币也。
陛下若舍之任人。
则上无以御下。
下无以事上。
其不可一也。
夫物重则伤农。
钱轻则伤贾。
故善为国者。
观物之贵贱。
钱之轻重。
夫物重则钱轻。
钱轻由乎物多。
多则作法收之使少。
少则钱重。
重则作法布之使轻。
轻重之本。
必由乎是。
奈何而假于人。
其不可二也。
夫铸钱不杂以铅铁则无利。
杂以铅铁则恶。
不重禁不足以惩恶。
方令塞其私铸之路。
人犹冒死以犯之。
况启其源。
而欲人之从令乎。
是设陷阱而诱之入。
其不可三也。
夫许人铸钱。
无利则人不铸。
有利则人去南亩者众。
去南亩者众。
则草莱不垦。
草莱不垦。
唐会要卷八十五
唐会要卷八十五团貌武德六年三月。
令以始生为黄。
四岁为小。
十六岁为中。
二十一为丁。
六十为老。
开耀二年十二月七日敕。
百姓年五十者。
皆免课役。
至神龙元年五月十八日制。
二十二成丁。
五十九免役。
(因韦庶人所奏。
)至景云元年七月二十一日敕。
韦庶人所奏成丁入老宜停。
(省司举征租调。
殿中侍御史杨玚执之曰。
韦庶人临朝当国。
制书非一。
或进阶卿士。
或赦宥罪人。
何独于已役中男。
重征丁课。
恐非保人之术。
省司遂依玚所执。
奏停。
)延载元年八月敕。
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
皆县亲貌形状。
以为定簿。
一定以后。
不得更貌。
疑有奸欺者。
听随事貌定。
以付手实。
开元二十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敕。
天下诸州。
每岁一团貌。
既以转年为定。
复有籍书可凭。
有至劳烦。
不从简易。
于民非便。
事资厘革。
自今已后。
每年小团宜停。
待至三年定户日。
一时团貌。
仍令所司。
作条件处分。
天宝三载十二月二十三日赦文。
比者。
成童之岁。
即挂轻徭。
既冠之年。
便当正役。
悯其劳苦。
用轸于怀。
自今已后。
百姓宜以十八已上为中男。
二十三已上成丁。
至广德元年七月十一日赦文。
天下男子。
宜二十五岁成丁。
五十五入老。
四载七月二十日敕。
今载诸郡。
因团貌宜便定户。
自今已后。
任依例程。
应缘察问。
对众取平。
准今载三月五日敕处分。
八载闰六月五日制。
其天下百姓。
丈夫七十五已上。
宜各给中男一人充侍。
仍任自简择。
至八十已上。
依例程处分。
九载十二月二十九日敕。
天下郡县。
虽三年定户。
每年亦有团貌。
计其转年。
合入中男成丁。
五十九者。
任退团貌。
杂录武德九年十一月。
简点使左仆射封德彝等。
以中男十八已上。
简取入军。
敕旨已出。
给事中魏征执奏不可。
上怒。
乃召征作色谓。
中男若实小。
自不点入军。
若实大。
是其诈妄。
依式点入。
于理何嫌。
卿过如此固执。
征正色曰。
臣闻竭泽而渔。
非不得鱼。
明年无鱼矣。
焚林而畋。
非不获兽。
明年无兽矣。
若次男以上。
并点入军。
租赋杂徭。
将何取给。
且比国家卫士。
不堪攻战。
岂其为少。
但为礼遇失所。
遂使人无斗心。
若多点取人。
唐会要-唐会要卷八十二_国学经典
唐会要卷八十二考下大中五年。
吏部奏。
准今年选格节文。
经考停罢者。
一选集。
准旧格。
两选集。
今据格文。
一选即当年许集。
其京官及外官。
如有假故官人等。
请准旧格。
前两选集。
敕旨。
宜依。
如是别敕除替。
及非因假故者。
即许一选集。
六年七月。
考功奏。
近年诸州府及百司官长。
所书考第。
寮属并不得知。
升黜之间。
莫辨当否。
自今已后。
书考后。
但请勒名牒于本司本州。
悬于本司本州之门三日。
其外县官。
则当日下县。
如有升黜不当。
便任披陈其考第便须改正。
然后得申省。
如勘覆之后。
事无乖谬。
则论告之人。
亦必惩殿。
又准考课令。
凡官人申考状。
不得过两纸三纸。
刺史县令。
至于赋税毕集。
判断不滞。
户口无逃散。
田亩守常额。
差科均平。
廨宇修饰。
馆驿如法。
道路开通。
如此之类。
皆是寻常职分。
不合计课。
自今后。
但云所勾当常行公事。
并无败阙。
即得准职分无失。
及开田招户。
辨狱雪冤。
及新置之事。
则任录其事由申上。
亦须简要。
不得繁多。
又近年以来。
刺史皆自录课绩申省。
矜衒者则张皇其事。
谦退者则缄默不言。
自今已后。
其巡内刺史。
请并委本道观察使定其考第。
然后录申本州。
不得自录课绩申省。
又州府申官人覆得冤狱。
书殊考者。
其元推官人。
多不惩殿。
或云书考日。
当书下考。
至时又不提举。
请自今以后。
书辨狱官人殊考日便须书元推官下考。
如元推官自以为屈。
任经廉使及台省陈论。
其官人先有殿犯。
官长断云至书考日与下考者。
如至时不举。
其本州判官当书下考。
其所申到下考。
省司校其所犯。
如与令式相符。
便校定申奏。
至敕下时后。
并须各牒府州。
又近日诸州府所申奏录课绩。
至两考三考以后。
皆重具从前功课申省。
以冀褒升。
省司或检勘不精。
便有侥幸。
自今以后。
不得辄更具从前功绩申上。
又近日诸州府所申考解。
皆不指言善最。
或漫称考秩。
或广说门资。
既乖令文。
实为繁弊。
自今以后。
如有此色。
并请准令降其考第。
又准考课令。
在中上以上。
每进一等。
加禄一季。
中中者守本禄。
中下以上。
每退一等。
夺禄一季。
准令以此劝惩。
事在必行。
近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