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第4套真题
甘肃省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甘肃省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1.下图是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一项示意图。
这反映了()A. 耕作技术成熟使人地矛盾开始缓解B. 个体经营的农业经营方式开始形成C.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栗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各焉。
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材料所指的农具()A. 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 B. 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C. 便于深耕碎土,节省人力畜力D. 可以防旱排涝,增加粮食产量3.南宋时,“安丰之境,主户常若(苦)无客,”“流移至者,争欲得之,借贷种种(子),与夫室庐牛具之属,其费动百千计,例不取息。
”这反映了()A. 宋朝因战乱致流民甚多B.租佃关系中分成租盛行C. 佃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产工具得到革新4.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以内部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些举措()A. 打破了城市的市坊界限B. 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C. 导致传统经济政策瓦解D.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内在的原因在于()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6.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
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④为欧洲手下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签署条约:在地球上划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
河南省洛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与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与答案科目:历史试卷考试内容: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
……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B.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C.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D.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2.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
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B.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C.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A.西德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德B.两德交流方式单一,缺乏突破C.双边交流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D.两德掌握了双边关系发展自主权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一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并建立广泛的海外殖民地?()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5. 右图是某一时期发行的一幅宣传画,其主旨当是A.打败同盟国集团B.反对共产主义C.联合对抗法西斯D.建立联合国6. 20世纪初的中国,哪个事件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中法战争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主要领导国家不包括:()A. 英国B. 苏联C. 美国D. 日本8. 20世纪中叶开始的冷战主要是哪个两国之间的对峙?()A. 英国与法国B. 美国与苏联C. 中国与日本D. 德国与意大利9. 1950年代的“赫鲁晓夫解冻”指的是苏联政治的哪一方面的变化?()A. 经济改革B. 对外政策C. 个人崇拜的减少D. 军事扩张10. 下图漫画出自求是网,该漫画反映出的主旨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B.南北对话缓和世界局势C.世界经济秩序亟待改革D.逆全球化发展成为趋势11. 哪一事件引发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A. 四人帮的上台B. 毛泽东的政策调整C. 知识分子的抗议D. 中苏关系紧张12. 1978年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 农业集体化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 完全市场经济D. 军事现代化13. 苏联解体后的主要继承国是:()A. 乌克兰B. 俄罗斯C. 白俄罗斯D. 哈萨克斯坦14. 下图是1917年11月25日苏俄选举产生的立宪会议中各党派所占席位柱状图。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word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1.5分,共60分)1.读右图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2.右图可以用来说明(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传统农业精耕细作C.中国农业独立发展D.生产工具不断创新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4.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
”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筒车 B.桔槔 C.水排 D.翻车5.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中能够体现的是( )①小农经济②土地私有③精耕细作④男耕女织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③④6. 王安石与朋友的书信中说:“昨日以早事奏报.言今早者皆贫民,有司不得己,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
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
这反映出( )A.土地兼并严重影响民生 B.百姓赋役负担太过沉重C.土地因过度开发而贫瘠D.政府不断强化经济干预7. 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
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
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
”这说明汉代( )A.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B.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C.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春为岁首”,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
2010-2023历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又通过多年的战争,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A商业资本的代表 B政治制度的先进C工业资本的先锋D民主与法制的成熟2.清初《扬州竹枝词》中道:“乡音龢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
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
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是名。
”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①商业繁荣②资本主义萌芽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④农业集市出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3.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
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
”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B.推动水利的兴修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4.1962—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央开始了纠正“左倾”指导思想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 D 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5.1895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
1898年,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
”次年春开始生产。
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廉价。
据此材料分析,下列不是大生纱厂兴起条件的是()A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B封建政权的暂时支持C周边社会条件的优越 D 外国资本的大力支持6.据不完全统计,1500年以后欧洲市场上的亚洲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以及非洲的象牙等奢侈品价格比以前上涨了5倍,不仅如此,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也是飞速增长。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总分60分)1.(1.5分)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 站在今天, 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房屋建造B.谷物种植C.陶器制作D.牲畜饲养2.(1.5分)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这主要得益于(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3.(1.5分)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4.(1.5分)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盗贼的儿子永远是盗贼。
”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
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A.种姓制度B.禅让制度C.分封制D.分化制度5.(1.5分)“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独立自治C.人民主权D.轮番而治6.(1.5分)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格拉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
他的学生普罗狄克思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
他们的观点( )A.重视人与人之间平等B.彻底否定了神灵崇拜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强调了“美德即知识”7.(1.5分)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
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绝大多数世官只能传承三代,且世袭权利仅作为贵族子弟可以进入政府的资格;嫡长子仅具有继承祖、父辈职务的优先权,要想获得天子的册命则更看中个人的能力。
这种做法A.有利于血缘政治的优化 B.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C.推动了统治基础的扩大 D.导致了宗法观念的弱化2.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
最终,以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龙舟竞渡、采艾插蒲等习俗也相继为各地人民所采用。
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 B.民族融合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 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3.1272年,元帝国于岭北行省设和林宣慰司,由中书省直辖,并在此后的22年间,向岭北行省调入大批汉军、南宋降军、南人及蒙古军民,给予耕牛、农具,于怯鹿难、杭海、五条河、和林等地屯种。
这些措施A.表明元朝内部胡汉矛盾不可调和B.奠定了今天中国北部疆域基础C.属于典型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据统计,从1550年到1645年将近100年的时间内,从美洲、欧洲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总计大约有14000吨,相当于同期明朝白银产量的10倍。
仅1631年一年,从菲律宾马尼拉运到明朝的白银,就有1400万两。
这主要是由于明朝A.朝贡贸易的发达 B.抑商政策的废除C.社会经济的发展 D.长途贩运的兴盛5.1865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往在十二三岁时,强寇窃发岭外,慨然欲为经世实学,以备国家一日之用,乃屏弃一切而专力于是。
”这体现出薛福成志在A.弘扬程朱理学 B.致力科举入仕C.镇压太平天国 D.投身洋务自强6.民国时期,广告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工商界人士重视。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1.“它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大运河B.郑国渠C.都江堰D.赵州桥2.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l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3.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4. 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南方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5.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6.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7.唐朝长安城内宣阳坊里开设有彩缬铺,延寿坊里有金银珠宝店,丰邑坊有出租丧葬用具的店铺。
这表明当时A.宅第逾制现象明显 B.市民的商业观念发生了改立C.坊市分离制度难以维持 D.工商业者与政府的矛盾比较突出8.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乌市四中 2024—2025学年度其次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
……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这从本质上体现了A. 有安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动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先启动C.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D.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2.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心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
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心同意。
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A. 设立经济特区B. 试点家庭联产承包C. 实行市场经济D. 扩大企业经营权限3.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干脆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深厚的政治财政色调,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个体手工业4.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
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A.独创缂丝技术B. 起先养蚕缫丝C. 推动棉纺织业发展D.变更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5.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
画家胜利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季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下列所述现象不行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D.买卖昼夜不绝。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会宁四中2024-2025学年度其次学期高一级中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意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A.杜诗水排 B.高转筒车 C.马钧翻车 D.风力水车3.“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是:A.土地兼并 B.重农抑商 C.闭关政策 D.贫富分化4.假如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平安,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5.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更,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
有一本特地介绍这种商业活动变更的书籍,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书名A.《东京城的辉煌》 B.《西京城的衰落》C.《汴河两岸好风光》 D.《坊墙去除利工商》6.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彩瓷的一种)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该瓷瓶的制造年头最有可能在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7. 明朝万历年间,驾驭纺织专业技能的人起先进入苏州城。
早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
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有劳动力C.劳动力的商品化起先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先出现8.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部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9.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觉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雅安市四校联考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雅安市四校联考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古代的农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植物的人工栽培和动物的人工驯养,以人工栽培植物为特点的原始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
这种农业革命对人类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A.引发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B.促进了定居生活方式的出现C.推动了贫富分化和国家形成D.加速了知识保存技术的发明2. 古埃及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并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古代印度以主管宗教祭祀的婆罗门为种姓社会的第一等级。
这种神化统治者的行为旨在()A.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B.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与权威C.借肋神权激发公民参政热情D.建立完整的官僚政治体制3. 文字是一个民族最为深沉的记忆,是民族间相互交流的媒介,也是文明传承的纽带。
如图所示的四种古代文字彰显了()A.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B.世界文明交流的广泛性C.古代亚欧文明的丰富性D.四大文明古国的悠久性4. 学术界常常把希腊文化在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称为“希腊化时代”,这是欧亚非三大洲的古老文明开始交流融合的时代。
对这一时代的解读正确的是()A.罗马文化在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占统治地位B.波斯人的扩张引发东西文明碰撞C.古希腊人以移民的方式在中东建立众多城邦D.开启这个时代的主角是马其顿人5. 查士丁尼于公元527年登上皇位。
即位后,他在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向西地中海发动大规模的征服战争,使地中海几乎再度成为帝国的内海。
下面体现其“励精图治”的举措是()A.下令剔除罗马法中矛盾和过时的内容B.逐步蚕食了巴尔干地区C.把君士坦丁堡建成沟通东西方的桥梁D.建立并强化了中央集权6. 波斯帝国默许和鼓励将两河流域地区的神祇与波斯本土神祇融合起来,如将两河流域普遍崇拜的娜娜女神,与掌管水、星星和命运的波斯女神阿纳希塔合二为一。
该做法意在()A.维持帝国统治秩序B.维护信仰自由原则C.实现帝国宗教统一D.促进亚欧文明交融7. 史学家指出,一个玛雅农民在其妻儿的帮助下种植粮食作物可以养活12口人。
湖北省钢城四中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钢城四中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B.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C.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D. 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原始农业是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别形成规模,没有先后之分,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我国原始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说法正确,A选项排除。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说法正确,B选项排除。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C选项排除。
2.下表为“东汉、西晋政府户数、口数统计表”,据此可推知东汉157年西晋280年下降比例户数10677960 2459840 77%口数56486856 16163863 71.4%A. 西晋时期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得到加强B. 从东汉到魏晋土地集中现象十分突出C. 战乱死伤是魏晋户口统计下降的主因D. 东汉后期自耕农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内容反映了东汉到西晋人口数目出现大幅度下降,并不能体现西晋时期对地方控制力的强弱,也没有说明人口下降的原因,故排除A、C项;人口的大量减少势必造成土地的集中,所以可以说明从东汉到魏晋土地集中现象比较突出,故选B项;人口数目的下降与自耕农经济的是否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项。
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时期的漫画,它表明A. 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 古代民间手工业受到严格的限制C. 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 我国古代一直实行该项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图中皇帝不许造船引起人民不满,联系所学可以是明清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故选C。
AB二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
该政策只是明清时期实行,故排除D。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_00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A。 罗马帝国统治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B. 古罗马境内实现了人人平等
C. 古罗马维护社会秩序的自然法理念
D. 罗马妇女已经获得了公民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反映罗马法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证明是否属于罗马帝国,排除A;古罗马处于奴隶社会,不可能人人平等,排除B;罗马妇女不可能取得公民权,排除D.
C。 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合法性
D. 商业活动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英国商人需要海外市场,推动了英国政府殖民扩张,强调的是商业力量在对外扩张中的作用,故A正确;根据“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而不是仅仅跟随国旗走"可知,材料强调商业力量在对外扩张中的作用,B错误;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是侵略行为,无法体现殖民扩张的合法性,排除C;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英国的商业活动,D因果倒置,排除.
10。《马可·波罗行纪》描述:“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表述,与之最为吻合的是
A. 科技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
B。 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的渴求
C.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商道
D。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9。城内最大一座金字塔台庙其规模甚至可与古埃及的媲美.为了满足城市稠密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在湖泊中建造了独特的“水上园地”,以扩大种植面积.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把这座城市烧成了废墟。后来建立在这座废墟上的城市是
A。 墨西哥城B. 温哥华C。 布宜诺斯艾利斯D. 巴西利亚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会宁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中期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达地区的最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耜耕C.铁犁牛耕D.集体耕作2.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A.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生产方式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D.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3.《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文所述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井渠D.灵渠4.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
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A.冶铁业中开始使用灌钢法B.开通丝绸之路产品远销欧亚C.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5.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景象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6.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晋商等区域性大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7.史料记载:“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
”这反映的是( )A.市舶贸易B.民间贸易C.互市贸易D.朝贡贸易8.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清朝前期又出现了“计工受值”。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苏州( )A.官营手工业发达B.商品经济日益兴盛C.小农经济走向衰落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9.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
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D.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0.鲁迅笔下提到了“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茅盾笔下提到了欢迎西方的机器货物、保存中国旧思想旧制度的买办。
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郑州四中-下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命题:高一历史组试卷说明:(1)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所示犁耕法主要流行于A.春秋B.战国 C.西汉D.隋唐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产品主要满足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4.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同时,当时社会经济的其他的重要现象还有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城市贸易打破坊和市的界限C.传统的“重农抑商”逐渐废止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5.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A.打破了坊市界限B.商业繁荣C.出现了“夜市”D.手工业发达6.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在A.南朝时期D.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B.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8.汉朝和明清相比,“重农抑商”政策中相似之处是①重要商品由官府垄断经营②禁止商人长途贩运贸易③限制城市商业的时间和空间④对民间商业加征重税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 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
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
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A . 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 . 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C . 农业技术领先世界D . 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2.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 . 西周B . 春秋战国C . 唐代D . 宋代3. 太初三年,汉武帝出兵远征西域大宛国。
为备足兵源,汉武帝下令征调全国“七种人”当兵,即:罪吏、亡命(逃亡者)、赘婿、贾人(有店铺的商人)、有市籍者(原来是商人的人)、父母有市籍者(父母原来是商人的人)、大父母有市籍者(祖父母原来是商人的人)。
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A .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B . 商人在政治上遭受歧视C . 穷兵黩武,歧视少数民族D . 采取措施,维护国家统一4.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每年十月,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选,代表着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材料反映唐代官营手工业()A . 由官府集中管理B . 专门负责纺织及乐器制造C . 生产带有季节性D . 各行业均发展到最高水平5. (宋)王柏《鲁斋集》中说:“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
”材料反映了()A . 手工业商业获得高度发展B . 农村草市已出现C . 农民兼营农业之外的产业D . 农工商地位改变6. 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
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
这体现了()A . 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B . 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C . 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D . 拜金主义思想的严重7.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 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 .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8. 明朝嘉靖年间“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日促,转而从盗。
”有识之士认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材料说明“海禁”政策()A . 导致了沿海倭患出现B . 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C . 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D . 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9. 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
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
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
这表明清政府()A . 禁止中外贸易往来B . 重视海关税收征收C . 维护外商经济利益D . 废除闭关锁国政策10. 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记载:“就茶叶出口而言,在1846年由上海出口的只占全国出口的七分之一,1851年就增长到三分之一,紧接着在1852年超过全国出口的一半,1853年又进一步几乎达到70%,此后上海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
”这说明()A . 上海是重要的通商口岸B . 中国传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C . 上海取代广州贸易地位D .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1. 光绪年间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
该现象反映出()A . 近代工业集中于上海B . “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C . 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D .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2. 1878年,轮船招商局总办朱启昂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以蒸汽为动力磨面粉,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下列各项属于该企业创办的有利条件的是()A .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 . 洋务运动的诱导D .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3. 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省。
19世纪80年代后,沿海各省中哪一省需配备兵船就由该省筹款。
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企业,如果所产某种武器的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过多,就会停止生产。
这说明洋务运动期间的军事工业()A . 使沿海军事力量布局平衡B . 无法完全规避价值规律制约C . 高度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D . 逐渐由官办向官督商办转变14.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 . 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B . 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C .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 .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15.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A .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 .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 .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 .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16. 洋务运动期间,官员是否是科举出身仍很受关注,留学归国且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从1885年开始,四次返乡参加科举。
此现象说明()A . 科举制根深蒂固,无法破除B . 洋务运动面临的社会环境恶劣C . 维新派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D . 北洋水师急需科举人才17. 20世纪初,英美等国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
这一条款的施行()A . 使英美控制了中国海关B . 有利于中外企业公平竞争C . 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 . 增强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18. 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国货界一致响应,国货运动曾一度颇具声势。
特别在上海,作为经济大埠,全国经济重镇,提倡国货运动轰轰烈烈,民众踊跃参加,到1930年10月7日,已进行了第三次国货运动大会,成效显著。
这一做法有利于()A . 阻断西方的经济侵略B . 加快工业体系的形成C .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D . 调整失衡的国民经济19.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所有制结构情况。
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所有制形式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例55%33%8%3%1%A . 土地改革运动B . 稳定物价C . 社会主义改造D . 人民公社化运动20. 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
到1978年为止,我国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846亿元,年均增长9%。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 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及独立的工业体系B . 工业化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C . 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D . 没有苏联的经济援助就没有我国工业化的实现21. 1956年,广州机械厂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
支援建设的苏联专家见到后说:“条件不是不够好,而是很糟糕。
”然而在该年的劳动竞赛中,科室和车间每天都出现新记录。
材料表明()A . 苏联大力支持我国经济B . 工人建设热情高涨C . 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22.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
实施这项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 促进农业经济恢复B . 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C . 扩大公有制规模D . 增加城市的粮食供应23. 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中写到:“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
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
”上塘经济发展是由于()A . 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B . 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C . 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 . 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24.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以《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为题,在一版头条全文公布呼吁信,并配发了导语。
厂长、经理们“呼吁”的背景是()A .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B . 平均主义分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C .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D . “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5.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厂成立。
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者感慨:“大众汽车厂好像是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它)既可能是成功的史篇,也可能是失败的研究报告”。
这表明()A . 国企改革缺乏配套性措施B . 冷战思维影响外媒评价C . 外国对国企改革缺乏信心D . 工业发展与世界相脱节26. “(2000年)中国75%的国有小型企业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制以及中外合资等方式,转变成非国有企业……85%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成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其中520户国家重点企业有70%改成了多元持股的股份公司。
”材料说明当时的中国()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 .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C .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开始被打破D .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27. 1879年,上海租界管理当局为严守男女之大防,规定一辆人力车只能载客一名,如不遵行,便要罚钱。
这一规定()A . 为汽车拉客提供方便B . 严重违背了社情民意C . 体现新旧杂陈的现实D .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28. 近代某歌词中写到:“五龄女子吞声哭,哭向床前问慈母。
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
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
”此歌词意在()A . 提倡裹足B . 推行断发C . 废止缠足D . 婚姻自主29. 20世纪初,女学在中国开始兴起,几十年间中国女性走出闺阁,走向学校和职场,获得了独立和解放的可能。
而这一变化在上海这些近代大都市尤为剧烈和多样。
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 . 女性解放最早兴起于上海B . 男女间实现了权利上的平等C . 政治运动推动了妇女解放D . 女学兴起导致传统礼教崩溃30.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由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筑()A . 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B . 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C . 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D . 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31. 坊市制的发展变迁,是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