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高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13.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仿宋制,置华盖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而此时的大学士仅“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这说明,明朝内阁的性质为( )
A.决策机构B.监察机构C.秘书机构D.文教机构
14.雍正元年(1723年),川陕总督年羹尧在奏折中写道:“臣等请嗣后凡有紧要事情,先具奏稿密呈睿览……既经圣虑,自有乾断……而军务大事可避免错误矣。”据此可知,奏折制度( )
A.各少数民族政权在国家治理的政策上无任何差异
B.蒙古统治者始终奉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
C.儒学士大夫们在元朝的政治统治中没有话语权
D.各政权都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19.如表是某小组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搜集的史料集合,其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项目主题:
史料
出处
宋代择偶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起始于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农业文明,阶级分化明显,是华夏文明较早的文化痕迹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脉路”的直接证据。下述文化与红山文化属于同时期的是( )
A.河姆渡文化B.良渚文化C.二里头文化D.大汶口文化
广东省深圳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B、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国七雄中秦国实力最强C、秦朝统一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文化发展停滞D、汉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关于世界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D、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3、下列哪一项是秦朝统一六国的重要意义?A、确立了分封制度B、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开创了郡县制D、实现了文字的统一4、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哪方面能力?A、创新思维与实际治理能力B、文学创作与艺术修养C、儒家经典的理解与运用D、军事战略与外交策略5、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6、题干:以下哪个朝代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A、秦朝B、汉朝C、元朝D、明朝7、下列哪一项是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重要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三省六部制8、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 抵御外敌入侵B. 维护小农经济C. 防止沿海倭患D. 加强内陆贸易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B、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C、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D、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11、下列哪一项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12、宋朝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哪一项不是宋代的发明或重大发展?A. 活字印刷术B. 火药用于军事C. 指南针用于航海D. 地动仪用于地震预警13、题干: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C. 实行“焚书坑儒”D. 设立监察御史14、题干:唐朝时期,玄奘西游天竺的主要目的是?A. 学习佛教经典B. 传播唐朝文化C. 考察外国风情D. 借鉴外国政治制度15、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抗日战争胜利16、题干:在以下哪个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A. 北伐战争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夏朝建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C. 夏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登封D. 夏朝的建立时间为公元前2070年2、下列关于商朝历史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B.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C. 周武王建立西周,商朝迁都洛阳D. 商汤建立西周,周武王灭商3、题干: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 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为了寻找新的香料来源C.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与亚洲的贸易往来更加困难D.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非洲的殖民扩张4、题干:以下关于《权利法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B.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C.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D.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宪政国家5、题干:在春秋时期,以下哪个国家最先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社会改革,这一改革被称为“初税亩”?A. 齐国B. 晋国C. 宋国D. 吴国6、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西汉建立C. 东汉建立D. 魏晋南北朝时期7、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拥有最高权力,实行三公九卿制B、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推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强化中央集权D、设立御史台,加强对官员的监督8、下列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B、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C、推行法治,重视法律建设D、提倡节俭,减轻百姓负担9、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 10、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起点?A. 明末清初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1、题干: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和市场C.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D. 洋务运动的推动12、题干: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A. 新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北洋军阀统治1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国共第一次合作D. 抗日战争胜利14、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A. 大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政权D.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C.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D.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河北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5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唐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学科试卷(理备)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2分)1.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文化遗存发现了成堆的稻谷、谷壳、稻秆,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发掘出的夹碳黑陶则是由掺有碎叶、稻壳的陶土烧制而成;该遗存还发现了成排颇具工艺的卯榫结构的木构建筑。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A.人们生活逐渐稳定B.早期国家已经形成C.稻粟种植开始出现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2.“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首长的称谓;而夏、商、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
导致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3.晋国在献公以前,贵族主要依靠分封获取土地,分封的标准不是看功劳大小、能力高低,而是看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但到了晋文公时分封的原则变成了“尚贤使能”“论功行赏”。
据此可知,晋文公时期()A.官僚政治得以正式确立B.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C.尚贤标准得到普遍认可D.均田制度已渐趋崩溃4.古人常把一些技艺方法用与食物相关的惯用语来表达。
比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将治理国家比作烹饪。
在烹饪“小鲜”的时候,不能随意翻动,否则容易使其破碎。
同样,治理国家也不能随意干预,决策要谨慎,要尊重社会的自然规律和民心民意。
下列与“治大国如烹小鲜”理念相似的是()A.法家的“法治”思想B.墨家的“非攻”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5.先秦时期,秦国被封于西北,长期与戎狄杂处;楚国地处江汉,周昭王曾三次率诸侯伐楚。
但秦人和楚人都称自己是颛顼(传说为黄帝之孙)的后代,并积极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楚武王甚至宣称楚国的先祖曾率领军队辅佐过文王。
这一现象()A.体现了中华文明同源同向性的特征B.表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C.表明传统华夷观念已退出历史舞台D.反映出华夏认同感的加强6.“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约)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铁农具件数铁农具所占百分比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
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
《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
2023-2024学年北京通州区高一(上)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通州高一(上)期中历史一、选择题1. 如图为中国某一时期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图反映的是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②以磨制石器为工具③人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的生活④人类已经学会用火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 下面是某学生历史笔记的内容,它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3.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
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关于何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是实物史料②可用于研究西周的分封制度③有助于探究“中国”一词的起源④据此可推测“中国”地理位置的起源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 西汉学者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指出:“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国异政教,各自制断。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 传统的政治秩序走向瓦解B. 宗法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C. 诸侯国旨在争夺霸主地位D. 周天子保持天下共主地位5. 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实行宗法制②“废井田,开阡陌”③普遍推行县制④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 战国时期,某一学派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下主张同属该学派的是()A.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C.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D. 兼相爱,交相利7.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以下关于秦朝的描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①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②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铁农具件数铁农具所占百分比(约)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
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
《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60 分)1. 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是()A. 古埃及人B. 古印度人C. 古希腊人D. 中国人2. 夏、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主要有()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禅让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其中,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因素有()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推广③水利工程的修建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文化方面的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修筑长城D. 设立郡县5.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者的重视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涿郡D. 余杭8.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9. 唐朝时期,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
其中,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闻名中外的是()A. 青瓷B. 白瓷C. 唐三彩D. 青花瓷10. 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要表现为()①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③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 元朝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安徽省合肥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C、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林立D、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2、关于世界现代史的重大事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列强实力削弱,美国崛起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投降标志着战争的结束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3、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北伐战争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著名口号“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体现了什么原则?A、独立自主B、武装斗争C、统一战线D、党的建设5、题干: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 孔子B. 墨子C. 司马迁D. 沈括6、题干: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7、下列哪一项标志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A、实行郡县制B、推行分封制C、建立三公九卿制D、实施科举制8、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是由哪个机构负责组织的?A、礼部B、吏部C、户部D、兵部9、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六国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郡县制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10、题干:下列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B.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C. 唐太宗李世民提倡“以民为本”,注重民生D.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疆域不断扩大11、题干: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以下措施中不属于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是:A. 颁布“推恩令”B. 实行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实行焚书坑儒12、题干: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B.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C. 独尊儒术,实行九品中正制D. 吸引了众多外国使节和留学生13、以下哪项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流派之一?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美学1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魏晋南北朝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D. 隋唐时期15、题干:下列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颁布《秦律》B. 实行郡县制C. 建立长城D. 推行焚书坑儒16、题干: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国力强盛,政治清明B. 实行科举制度C. 开疆拓土,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D. 鼓励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朝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B、汉朝时期丝绸之路开始开通C、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D、元朝时期实行了行省制度2、以下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人物和事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达尔文——《物种起源》C、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D、拿破仑——法国大革命3、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唐朝建立C. 辽金元明清的更替D. 辛亥革命4、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人物被誉为“东方的拿破仑”?A. 孙中山B. 毛泽东C. 诸葛亮D. 康有为5、题干: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6、题干: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A、孔子B、秦始皇C、司马迁D、唐太宗7、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8、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主共和C.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D. 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9、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罗贯中创作。
B. 《三国演义》以历史为背景,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加工,成为一部历史小说。
C. 《三国演义》通过描绘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智勇双全。
D. 《三国演义》以蜀汉的兴衰为线索,揭示了三国鼎立的历史进程。
10、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D.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黄帝B. 尧、舜C. 禹、启D. 伏羲、女娲2.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 奖赏功臣B. 拱卫王室C. 发展经济D. 加强统治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C. 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D.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4. 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6. 西汉初期实行的“无为而治”政策,主要是基于()A. 法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7.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魏、蜀、吴三国建立9.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D.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10.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①迁都洛阳②推行汉化政策③实行均田制④采用汉族官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涿郡D. 余杭12. 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B.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C.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D.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13.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14.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藩镇割据D. 宦官专权15.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A. 海河流域B. 淮河流域C. 长江流域D. 珠江流域16.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消除了地方割据实力物质基础的是()A. 杯酒释兵权B. 收精兵C. 削实权D. 制钱谷17. 元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A. 郡县制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度D. 分封制18.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实行厂卫制度④八股取士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9. 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中,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是()A. 设立军机处B. 大兴文字狱C. 实行密折制度D. 设立南书房20.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 唐朝中期B. 北宋时期C. 南宋时期D. 元朝时期2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航海活动有重大意义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22. 明清时期,中国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防范西方殖民入侵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 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24. 被称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 《天工开物》B. 《农政全书》C. 《本草纲目》D. 《齐民要术》2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二、材料分析题(共3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3.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辽河流域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5. 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6.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7.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成效最大的是()A. 李悝变法B. 吴起变法C. 商鞅变法D. 申不害变法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布币B. 刀币C. 圆形方孔半两钱D. 蚁鼻钱9.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10. 西汉的建立者是()A. 刘邦B. 刘秀C. 刘备D. 刘彻11.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 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229 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13.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①迁都洛阳②推行汉化政策③改鲜卑姓为汉姓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4. 隋朝的建立者是()A. 杨坚B. 杨广C. 李渊D. 李世民15. 唐朝时,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16. 北宋的建立者是()A. 赵匡胤B. 赵光义C. 赵构D. 赵恒17.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 “苏湖熟,天下足”B.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 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18. 元朝的建立者是()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窝阔台D. 蒙哥19.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制度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③实行八股取士④大兴文字狱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0. 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设立军机处②大兴文字狱③实行八股取士④设立内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航海活动有重大作用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22.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23. 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A. 王羲之B. 王献之C. 颜真卿D. 柳公权24.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A. 《伤寒杂病论》B. 《金刚经》C. 《梦溪笔谈》D. 《天工开物》25. 被誉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A. 《伤寒杂病论》B. 《齐民要术》C. 《天工开物》D. 《农政全书》二、材料分析题(共5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B、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它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C、西周时期,我国实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诸侯争霸2、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而失败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全面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B.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C.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C. 辛亥革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D.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5、题干: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 ______ 。
A. 精耕细作B. 耕牛的出现C. 水利工程的兴修D. 耕作制度的变革6、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土地私有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确立B. 农业生产方式以个体小农为主C. 铁犁牛耕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进步D. 农业生产重视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8、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活动受到国家严格控制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汉代商业繁荣,出现货币经济D. 隋唐时期,商业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9、在以下关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中,哪一项不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观念?A. 崇尚“仁爱”B. 提出“礼治”原则C. 强调“忠诚”与“信义”D. 主张“民贵君轻” 10、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各诸侯国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B. 齐国在战国时期始终是最强大的国家C.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D. 楚国在战国时期以农业立国,商业发展缓慢11、题干:在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面临的主要矛盾是:A、外国侵略与国内阶级矛盾的交织B、民族危机与经济困境的并存C、封建统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D、内忧外患与科技进步的矛盾12、题干:以下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自强为口号,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抵制西方的政治制度C、在军事、经济、文教等领域进行了全面改革D、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最终以失败告终13、下列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秦朝统一六国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B.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C.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了郡县制D. 秦朝统一六国后,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但并未统一思想文化14、下列关于汉朝初年经济恢复和发展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B. 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C. 汉朝实行了均田制D. 汉武帝时期实现了大一统15、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说法,正确的是:A. 儒家主张“仁政”,提倡“以德治国”B.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C. 法家推崇“严刑峻法”,注重法律制度D.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约与互助1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B. 统一度量衡,规范货币C. 修建长城,抵御外敌D. 以上都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重庆市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距今约9000—7500 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上有粮食酿酒附着物。
该遗址还出土了四十多支骨笛,由丹顶鹤尺骨制成,是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比古埃及早两千年之久。
这说明,此时()贾湖先民曾在折断处的笛壁上钻了十四个孔,并用细线缀合后继续使用①原始的畜牧业开始产生②剩余产品增加,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贫富分化③该地区史前音乐较发达④手工技术和农业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A.玉器制造工艺高超B.专制集权不断加强C.分封制度等级森严D.神权与王权结合紧密3.《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的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存在集体耕作方式B.生产工具革命性进步C.土地私有制占主导D.以民为本观念已萌发4.有学者认为:“在荀子之前,儒家虽然是‘显学’,但其总停留在‘学’上,对政治没有很大的影响。
但经过荀子的调整,探索将儒学应用于政治实践中的具体方法,使儒家有了新的生气。
”材料中荀子的“调整”主要是提出()A.君舟民水B.人性本恶C.“制天命而用之”D.隆礼重法5.战国时期,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变法规定已传至三代以上贵族封君的子孙者收回爵禄;商鞅变法规定贵族中凡未立军功者不得入贵族籍。
这些规定()A.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需求B.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的时代需要C.推动了官僚政治逐渐走向瓦解D.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支持6.战国时代,秦人风俗与东方各国有较大差别,尤其是楚、齐、赵等地。
秦统一天下后,秦王朝以将秦地风俗推行全国以“匡饬异俗”,急欲实现“大治耀俗”。
山东省聊城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2、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是: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灭亡C、西周的建立D、春秋战国时期3、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要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焚书坑儒D. 推行分封制4、《史记》是由哪位历史学家编撰的?A. 司马迁B. 班固C. 陈寿D. 范晔5、题干: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变法内容?A、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实行阡陌制B、吴起变法: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位制C、李悝变法:推行法治,强化中央集权D、邹忌变法:重视农业,奖励耕织6、题干:以下哪一项不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直接原因?A、宦官专权,朝政腐败B、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C、豪强地主割据一方,地方势力强大D、东汉末年民族矛盾尖锐7、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 柏拉图B. 希罗多德C. 亚里士多德D. 爱德华·吉本8、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D. 隋唐时期9、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是:A、推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和度量衡C、焚书坑儒D、实行分封制 10、题干: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B、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C、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D、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中彻底失败11、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A. 黄巾起义B. 安史之乱C. 辽、金、元、明、清的更迭D. 鸦片战争12、题干: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 于1954年9月20日通过,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C.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D.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但没有规定国家机构的设置13、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4、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汉武帝15、下列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A. 希罗多德B. 埃斯库罗斯C. 荷马D. 柏拉图16、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A. 查理曼大帝的加冕B. 罗马法典的编纂C.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的兴起D. 但丁的《神曲》出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结合所学,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山东省济南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朝代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在《春秋》中,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以下关于“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仁是一种道德品质,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B、仁的核心是“爱人”,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C、仁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D、仁的实现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蒸汽机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6、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错误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C、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社会进步D、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7、以下哪个朝代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A. 汉朝B. 魏晋南北朝C. 唐朝D. 宋朝8、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推行郡国制C.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D. 宋朝的“重文轻武”9、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文景之治”?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 10、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欧阳修C. 苏轼D. 王安石11、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阶段?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2、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 司马迁B. 诸葛亮C. 王安石D. 苏轼13、题干:以下关于秦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B. 秦朝实行了法家思想,强调法治C. 秦朝设立了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加强了中央集权D. 秦朝修建了长城,用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14、题干:以下关于汉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B. 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C. 汉朝在军事上击败了匈奴,稳定了边疆D. 汉朝经济繁荣,出现了“文景之治”1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6、以下哪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实用主义D. 经验主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浙江省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浙江省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新文化运动2、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推翻清朝统治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 实现民主共和3、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4、题干: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A、民主、科学B、抵制日货C、反对帝国主义D、打倒孔家店5、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南宋时期?A. 唐朝灭亡B. 五代十国结束C. 赵构建立南宋D. 辽金战争爆发6、以下哪个文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典,对后世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A. 《诗经》B. 《史记》C. 《唐律疏议》D. 《资治通鉴》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尊称为“兵圣”?A、孙武B、诸葛亮C、白起D、曹操8、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错误的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长城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10、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史实,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B、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C、鸦片战争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11、题干: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造纸术C. 印刷术D. 火药12、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A. 商鞅变法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D. 隋唐时期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我国农业已基本实现了铁犁牛耕B.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局面C.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出现了“江南烟雨”的景象D. 宋元时期,我国农业经济逐渐衰落,人口锐减14、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我国手工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行业体系B. 秦汉时期,手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百工之巧”的局面C. 隋唐时期,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瓷器时代”和“丝绸时代”D. 宋元时期,手工业逐渐衰落,技艺失传15、题干:下列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B.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C.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D. 秦朝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16、题干: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推行“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B. 唐太宗注重选拔贤能,任用李靖等名臣C. 唐太宗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D. 唐太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
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此诗描述的致远舰管带是()A.刘永福B.邓世昌C.林永升D.丘逢甲3.下列有关生产工具的图片,按照其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1)(2)(3)B.(1)(3)(2)C.(2)(1)(3)D.(3)(2)(1)4.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于( )A.春秋B.秦朝C.魏晋D.宋朝6.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
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7.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A.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D.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8.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
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C.抑制相权,设立内阁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9.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交子”广泛使用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发展繁荣D.商帮活动频繁10.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
”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
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
”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B.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C.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11.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
这反映了当时A.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C.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D.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12.漫画能够形象诙谐地反映历史事件。
对如图所示汉初历史事件的解释,正确的是A.最终导致了封国叛乱B.弥补了分封制的弊端C.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D.解决了君与相的矛盾13.由亚洲协会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在纽约展出。
以下文物可能出现在展览中的是A.斜纹提花织物B.粉彩瓷C.珐琅彩瓷瓶D.纸币“交子”14.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经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A.散漫自私意识B.血缘亲族团结C.官僚制度确立D.社会宗法观念15.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
其成就,并没有由反秦农民起义造成政权转移而消失,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
”这场革命A.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有助于解决君主专制的弊端C.延续了血缘宗法制度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16.“继秦而起的汉皇帝……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予他的儿子们和近亲……它们被散置在由国家官员直接治理的州县之间。
"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A.汉初主要分封同姓为王B.汉初实行郡国制C.汉初地方官员由国家任免,不得世袭D.汉初在地方制度上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17.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种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18.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
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
”这表明A.监察机构庞大臃肿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19.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
”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
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20.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
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
这说明分封制A.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导致诸侯国离心力的不断增强C.推动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2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虽至尊 (皇帝)无如之何”。
后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逐渐增多,较低级别的宗亲贵族和大臣逐渐参与进来,雍正时期,所议之政只限于军务、皇帝出巡、旗务、少数民旅事务等具体事务,乾隆56年(1791年)被撤销。
这些变化说明( )A.汉族官僚对无法参政强烈不满B.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C.清朝贵族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D.政府进行机构改革以加强皇权22.“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与上述观点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23.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其意图是A.扩大地方的权力B.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整饬地方的吏治D.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24.《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A.君臣关系平等B.恢复官僚政治C.限制君主权力D.改革选官制度25.明武宗时,由太监掌管的司礼监“遂专掌机密,凡进御章奏及降敕批疏,无有不经其出纳者”,同时“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
这反映出A.中央机构的完善B.权力制衡的形成C.皇权专制的加强D.明朝政治的腐败26.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终结于明太祖。
废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设立内阁,奉旨办事。
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开始设立军机处,渐渐取代了内阁。
大学士成为了名誉职务,军机大臣更有实权。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内阁其实就是明代决策机构B.军机处是清代中央一级政府C.宰相制废除后相权随之消失D.废除宰相制后相权弱而未亡27.《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张居正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
材料说明明代内阁A.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B.使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C.推动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28.军机处是一特殊机构,它一方面可参议军国大政,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摘抄辑录,呈递奏章的部门;它既参与处理国家庶政,审议施政方案,而又做拟单、缮片等事。
这表明军机处A.集议政与秘书的职能于一身B.为法定独立的政府衙门C.是秉承皇帝旨意的行政机构D.是日常庶务的办理机构29.《广志绎》称:明代万历时,“天下马(码)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丝织品),谁阴之粮,维扬之盐……无锡之米”无所不有。
这说明当时A.商品经济繁荣B.抑商政策废弃C.坊市制度形成D.自然经济瓦解30.德国著名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提出,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
另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记载,15世纪初期明朝的米价为2—3钱/石,15世纪后半期有所上涨,达到5钱/石,此后一直到17世纪的100多年里,米价一直维持在这种超稳定状态。
这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停滞不前B.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C.明朝百姓生活相对稳定D.白银尚不是中国的通用货币31.史学家戴逸论述:“汉唐宋明均以关内富庶之区为立足点,北筑长城,抵拒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而康熙不同……不以长城为内外之界,而是平定青海,安抚西域,驻兵于乌里雅苏台和巴里坤、哈密一带。
”对康熙皇帝上述作为的评价,正确的是A.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B.为清兵南下统一中原扫清道路C.放弃长城使北方地区战事频繁D.大规模用兵导致清朝财力衰竭32.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
这反映了明清之际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的窠臼B.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C.中西文化同源的雏形初现D.古典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33.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存天理,灭人欲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34.有学者曾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
”结合下图片,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太湖地区的丝织业始终居全国之首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己形成C.该地区己经成为新的经济贸易中心D.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海港集聚地35.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市镇的分布十分密集,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
这些密集的市镇网络A.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B.表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C.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D.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36.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
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7.下图漫画中,宰相说:“你的权势不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