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1.北洋政府统治下政局混乱,社会动荡2.“尊孔复古”逆流;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传播3.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反思后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3.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鲁迅《狂人日记》2.提倡民主与科学。
(两大口号)陈独秀“德先生”“赛先生”3.进行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意义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③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④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局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近代化探索事件代表人物口号、思想学习西方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洋务运动中央:奕䜣;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自强、求富技术/器物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民主、科学思想文化第13课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2.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时间:1919.5.44.地点:北京5.主力:学生6.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集会演讲二、五四运动的扩大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的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1.农业技术: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发展十分重要,主要包括水利工程、耕地制度和农作物栽培等方面的进步。
例如,灌溉工程的发展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增加了农田的产量;轮耕制度的应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农作物的选育和耕作管理的改进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
2.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业技术十分发达,主要包括丝绸、棉布和毛织品等方面的制作。
丝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纺织品之一,通过养蚕、缫丝、织造等工艺流程,制作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和高品质的丝绸;棉布的种植和纺织技术的改进,提高了棉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毛织品则在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3.造船和航海技术: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相当先进,主要体现在木制船舶的制造和海上航行的技巧。
中国古代造船工艺十分精湛,如龙骨船、帆船等。
海上航行包括航海技巧、航行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印刷术和纸张的使用:中国古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印制变得更加高效快捷,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发展。
另外,纸张的使用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不仅使书写更加方便,还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的工艺和手工业1.陶瓷制作: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以瓷器为最。
瓷器采用高温烧制,具有独特的质地和艺术风格,如青花瓷、白瓷、五彩瓷等,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工艺的瑰宝之一2.金属加工:古代中国对金属加工十分擅长,特别是铜器和铁器的制作。
铜器以青铜器为代表,其工艺精湛、造型独特,被广泛应用于礼器和日常生活用具;铁器的制作也很先进,如铁锅、铁钉等,提升了生活质量。
3.丝织和刺绣:中国古代的丝织技术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纺织技术之一,丝绸的制作和装饰品的刺绣都具有独特的工艺和艺术效果,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标志。
三、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教育1.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度: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洋溢着仁爱、礼仪和孝道等思想。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基于儒家的价值观,使得教育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在八年级历史的第四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古代文明的知识,包括中国古代的尧、舜、禹三代和商、周两个朝代,还有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中国古代文明1. 尧舜禹三代:尧舜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位贤君,也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尧舜禹的治理成就被颂扬了数千年,被誉为“三代之治”。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时期文物丰富,特别是在青铜器方面,发展了精湛的铸造工艺。
商朝时期的在位皇帝被称为“商王”。
3.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周武王创建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周朝鼎盛时期,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文化事件,例如《书经》、《诗经》、《易经》等的创作。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1. 古希腊:古希腊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其对西方世界的发展影响深远。
古希腊人在哲学、政治、艺术、科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文化成就包括建筑、戏剧、文学、艺术和哲学等。
2. 古罗马:古罗马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帝国,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53年,绵延千年。
古罗马的贡献包括法律、道路、建筑、文化、科技等方面。
其遗产成为了整个西方世界的一部分。
三、古印度文明1. 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古印度最早的宗教,它崇拜的对象多是自然神灵。
婆罗门教的主义分为四个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夷陵、苏达拉。
这个四阶层制度影响了印度的整个文化。
2. 佛教:佛教是印度最著名的宗教之一,它是由佛陀创立的。
佛教主张的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佛教有自己的波斯语、梵语和拉丁语典籍,并在东南亚、中国、日本盛行。
综上所述,八年级历史的第四单元重点学习了中国古代、希腊、罗马、印度等古代文明的历史。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文明的历史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程和进程,更好地掌握人类历史变迁的规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历史八年级上册是人教版的教材范围,主要囊括了以下几个部分的知识点:一、第一单元:亚洲非洲的古代文明1.亚洲非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中国文明等。
2.亚洲非洲古代文明的特点:农业经济、城市建设、文字的发展、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
3.亚洲非洲古代文明的遗产:建筑、文字、宗教信仰、社会领域、技术等。
二、第二单元:世界的交流与变迁1.古代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世界其他重要贸易路线:地中海贸易路线、印度洋贸易路线。
3.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科技传播、宗教传播等。
三、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帝国的秩序与变革1.秦朝的统一中国:秦始皇的坐国、统一六国、统一文字、推行法律等。
2.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等。
3.秦汉时期的经济与农业:屯田制度、水利工程、冶铁业等。
四、第四单元:古代罗马的兴衰1.古罗马城的建设: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公共设施等。
2.罗马帝国的治理:政治制度、行政体制、税收制度等。
3.罗马帝国的军事与掠夺:军事制度、战争扩张、贫富分化等。
五、第五单元:古代西亚的帝国与伊斯兰文明1.古代西亚的几大帝国:亚述帝国、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等。
2.伊斯兰帝国的崛起:先知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等。
3.伊斯兰文明的特点:大飞翼型清真寺、阿拉伯数字、医药学、文学艺术等。
六、第六单元:中世纪的欧洲1.欧洲封建制度:封建主义制度、封建等级、封建土地制等。
2.教会的影响:教皇、修道院、十字军东征、圣殿骑士团等。
3.战争与文化传播:百年战争、黑死病、文艺复兴等。
以上就是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的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单元都包括了对特定时期、地域或事件的介绍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从而增加对历史的理解、思考和探索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以下是课件网为您推荐。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3课《背影》1.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3.重点字词交卸(xi egrave;) 狼藉(j iacute;) 簌(s ugrave;) 赋闲(f ugrave;) 惟(w eacute;i)游逛(gu agrave;ng)妥帖(tuǒ) 踌躇(ch oacute;u ch uacute;) 拣(jiǎn) 箸(zh ugrave;)迂(yū) 蹒跚(p aacute;n shān) 倾(qīng) 拭(sh igrave;) 晶莹(y iacute;ng)颓(tu iacute;)唐琐屑(xi egrave;) 惦(di agrave;n)记第14课《白杨礼赞》1.文学常识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文章思想内容(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第一单元人类社会史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原始社会的特点与发展- 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第二单元古代文明史- 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早期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三大古代文明的比较与交流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史的起源- 夏、商、西周的兴起和发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周朝的衰亡和春秋时代的变革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治理- 汉朝的兴起与发展-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疆域扩展第五单元古代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学发展第六单元唐朝与宋朝的政治统一-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繁荣- 唐诗宋词的盛行与文化繁荣- 宋朝的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成就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外交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封建制度与皇帝的统治- 中国古代的外交制度与边疆守卫第八单元世界古代史中的其他文明- 埃及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印度文明的形成与特点- 希腊罗马文明的辉煌与贡献第九单元中世纪西方世界的政治制度与宗教改革- 封建制度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___的兴起与中世纪的宗教改革- 西方世界政治制度的演变与特点第十单元总结与复- 人类社会史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时期与事件- 世界古代文明的比较与交流总结:本学期的历史学习主要围绕人类社会史的起源和发展展开,探讨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时期和其他文明的发展情况。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社会变革,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培养历史素养奠定了基础。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单元复习: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期末复习卷一、选择题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2.摆脱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使文化更接近于大众平民,我们真应该感谢()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A.《新青年》 B.《时务报》 C.《晨报》 D.《每周评论》4.“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二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建立5.“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这些诗句赞扬的是()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的爆发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
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7.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这次运动的主力是中国共产党党员8.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这次罢工是被哪一北洋军阀血腥镇压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段祺瑞9.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A.领导工人运动B.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C.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10.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知识点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1931-9-18 1936-12-12 1937-7-7 全面抗日战争 1945-4 1945-8-15【单元知识网络】开始标志: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时间:1931年—1937年中华民族开始标志:七七事变的抵抗全面抗战时间: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单元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时间行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体会:1.中国军民在强敌面前,不怕牺牲、顽强抗战的爱国精神;2.认识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一致才是民族唯一的出路,国共团结抗日,形成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中日关系1.中日关系:现在中日两国,以和为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2.中日如何妥善处理两国关系:(1)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2)日本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后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3.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的态度:(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相互尊重和理解(3)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简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简介
第四单元:两个文明的初次交锋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两个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之间的初次交锋。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发展出独特的宗教、艺术和社会制度。
古希腊文明则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具有重要的哲学、政治和艺术成就。
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学生将了解到古埃及是如何依靠尼罗河的农业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借助于法老王的管理和领导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2.探究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和特点。
学生将研究希腊城邦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到这一政治制度是如何影响到希腊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3.分析古埃及与古希腊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通过对两个文明的比较,学生将明白它们在艺术、宗教、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相似点与差异点。
4.了解古埃及的神秘石碑——罗塞塔石碑的发现和对人类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学生将回顾罗塞塔石碑的被发现的历史,以及它在解决古埃及象形文字难题中起到的作用。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将对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它们的起源、发展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同时,学生将提升跨文化交流和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希望本单元的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促进他们对世界文明的多元理解,培养他们积极的历史观和国际视野。
本单元教学时间预计为2周。
谢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章古代史的探索
- 人类起源与文明的诞生
- 古代文明的发展
-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
- 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规律
- 周朝的兴衰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第三章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统治
- 秦朝的兴起和统一战争
- 秦始皇的政治制度和措施
- 阅兵坑、长城和秦朝文化
第四章西汉的兴亡
- 西汉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 汉武帝的改革和开拓
- 内政外交的失误和西汉的衰落
第五章东汉的兴衰和三国时代的形成
- 新朝的建立和刘秀的政治措施
- 东汉的衰落和国家分裂
- 曹操、刘备、孙权的崛起和三国鼎立
第六章结束与反思
- 唐朝的建立和盛世
-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 唐末的政治腐败和安史之乱的发生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生们可以根据此文档来复习相关内容,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重要事件。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线索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从局部抗战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直到取得抗战的彻底胜利。
中国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知识要点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1、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
2、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4、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5、1935年夏,日军侵入华北,策划一系列事变,统称“华北事变”。
6、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
7、九一八事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避蒋抗日。
9、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
经双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这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形成。
第16课:全民族的抗战1、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2、1937年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
3、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日军占领上海后,分两路进攻南京。
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5、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被屠杀的中国军民达30多万人。
6、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7、1940年夏的宜枣战役中,第33集团的张自忠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对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单元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古代史
- 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
- 旧石器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二:古代文明与两河流域
- 法老的统治与金字塔
- 古代埃及的活动与思想
- 古代巴比伦的活动与思想
- 文字的诞生
单元三: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 希腊城邦和民主政治
- 希腊的社会文化与科学
- 罗马帝国的兴衰
- 古罗马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四:古代印度文明
- 印度的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 与的产生与发展
- 印度的社会制度和文化
- 印度的科学与艺术
单元五:古代中国文明
- 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
- 夏、商、西周的兴亡和文化- 东周的兴亡与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的统一和发展
单元六:古代非洲文明
-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 赤道非洲的文明
- 非洲的国家和城市
- 非洲的宗教和文化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识框架】【重点梳理】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1)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3)口号:民主与科学(4)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主要内容(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然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知识延伸】中国近代化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表现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2)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表现在维新变法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是中国在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3)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表现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人教统编版中考总复习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知识网络新代的曙光一、新文化运动1. 开始: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2. 阵地:北京大学,《新青年》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4. 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5. 旗帜: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6.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二、五四运动1.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 时间、地点:前期——1919年5月4日至6月3日,北京;后期——1919年6月5日,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3.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4.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中国共产党诞生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⑴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⑵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⑷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①主要内容:通过党纲、中心工作、成立领导机构②意义: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 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3. 工人运动高涨:京汉铁路大罢工【基础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各个事件的探索阶级不同。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探索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探索活动。
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主要代表人物: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3.戊戌变法——《时务报》《国闻报》;辛亥革命——《民报》;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知识点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⑴道德: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⑵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陈独秀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⑶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根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根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归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内容。
以下是本册教材中的主要历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秦帝国
- 大秦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
- 秦朝的法律制度和文化建设
第二单元:大汉帝国
- 汉武帝的扩张和国力巅峰
-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对外关系
- 汉朝的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
第三单元:三国鼎立
- 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个国家
- 三国时期的战争和割据局面
第四单元:南北朝时期
- 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民族融合
- 北朝和南朝的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特点- 北朝和南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第五单元:隋唐帝国
-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 唐朝的繁荣和辉煌
- 唐朝的科技、文化和外交发展
第六单元:宋元明清
-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技进步
- 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 明清两代的王朝变迁和社会变革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概览。
同学
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复习,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祝大家学习进步!。
八年级历史上册四个单元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1839.6.3~6.25,虎门销烟)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2.8.29中英《南京条约》)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掠夺中国领土最多国家)(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第3课收复新疆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第7课戊戌变法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第8课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第9课新文化运动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11课北伐战争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3.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4.八上第四单元知识点
【八上·单元知识梳理】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内容要点: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知识结构:知识要点: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5、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2)提倡民主和科学(3)新文化也是一场文学革命6、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内容要点: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知提示: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重点:五四运动知识结构知识要点: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主力:学生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扩大:时间:6月5日主力:工人群众地点:北京——上海形式: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5、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6、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内容要点: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识结构:知识要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全部转让给日本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学生示 威游行,罢课 经过 第一阶段: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 罢工,商人罢市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 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兴起
治地位,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
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 了道路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实现新旧民主革命的 转变提供了理论准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
主义开
始在中 国传播
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曙光”。他们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
使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运动
全国工人 运动的高 潮
概况: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 运动的高潮 代表: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推向了顶峰
单元框架构建
核心问题突破 核心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历 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核心框架:
核心要点:
辛亥革命的教训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破产,证 明中国革命必须走新的道路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一个新时代,标志着世界革命潮流已从
旧的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新的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是实现新旧民主革命转变的标
志。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 五四运动的发生 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
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革命进 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新 时 代 的 曙 光
五四运动
促进事件: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表现 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新 时 代 的 曙 光
组织基础: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随后,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相继Fra bibliotek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 工人阶级的壮大和
工人运动的发展 变,奠定了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工人队伍
壮大。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将作为一支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来领导中国民 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实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扫
清了道路。为了反击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激进民主 新文化 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反 运动的 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
答案:D
核心 二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
然一新。 核心框架:
知识要点:
新的理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
新的革命纲领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以统
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己任,以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利益代表 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
新的革命范畴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例2 (四川雅安)《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 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
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爆发了五四运动 C.发动了辛亥革命
)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D.建立了中华民国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相关知识。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
时间、地点:1921年7月,上海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的召开 内容: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成立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内容: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中共二大 新 时 代 的 曙 光 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 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单元知识解读方案
单元知识梳理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 《敬告青年》一文 新 时 代 的 曙 光 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最为重要的阵地 新文化运动
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倡导文学革命
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 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起了思想 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新的斗争方法
以无产阶级为领导,放手发动广大人民
群众进行革命,改变了过去资产阶级不敢 发动群众的做法
新的光明希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民主革命引向 社会主义的方向,开辟了革命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的革命力量
新的胜利
不断壮大,终于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改
变了过去老是失败的状况
例1 (湖南湘西)(改编)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在五四运动中,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 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 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择D项。
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择B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