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学科社团中落地生根

合集下载

让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中落地生根

让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中落地生根

让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中落地生根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我校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一是通过课程建设落实核心素养,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三是通过队伍建设落实核心素养。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同”课程体系我校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在“关注每一个”办学理念指导下,建构以“培养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以“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理念,顶层设计“三层七类”课程结构,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校本课程精品化设计,拓展课程系列化开展”为课程策略,建构了“大同”课程体系,实现“做最好的自己”的发展愿景。

这里的“同”首先是源于我校的校名是“大同”,意思是汇同,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经过不断交流、不断互相吸取、融合的过程,谓之“和”。

大同小学多元领域课程就是在“和”的教育环境下培育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谓大同。

基于六大核心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我们将其十八个基本要点交叉融合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三大板块中,加强各类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一)基础性课程:是指国家、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此基础上,学校自主开发的跨学科素养的课程形态趋向于多样化,可以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作为更广泛的课程或学习领域的一部分,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落地生根

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落地生根

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落地生根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为了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落地生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语言文字是传递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直接关系到他们对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如组织语言活动、讲述有趣的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

二、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和反思,培养他们对于文字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四、注重合作学习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非常重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小组写作等,让学生通过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重要场所。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人物情感等形式,让学生体验文字的情感力量。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通过讲授经典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品味不同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更好的培养。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落地生根——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让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落地生根——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432020.12[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依次探讨了“借助任务驱动”“开展小组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以及“进行丰富活动”这四种方式与手段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方面所发挥出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目标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较热的话题,具体是指学生所形成的对他们日后长远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与力量的关键素养与能力。

每一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来讲,其核心素养内容便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方面。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便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相关核心素养的发展,在积极探索与努力的过程中收获诸多。

以下,我仅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尝试对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借助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语文是一门以我们的母语——汉语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科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即学生要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更好地解决与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难题与挑战。

学生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不能局限让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落地生根——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张晨曦于认识,更要延伸到会用、善用的层次上。

基于此,我们小学语文学科将“语言建构与运用”纳入到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之中,并将其放置于首要位置。

这也便要求教师在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能力。

这其中,根据所学语文内容为学生设置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推动下、在接近真实的情境模拟中运用所学知识便不失为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此,我自身的语文教育实践便可以做出有力诠释。

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地生根——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

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地生根——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
末来教育家奠基 工程
l 论 坛
让核心素养墙养落地生根
— —
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
■ 王 建 宇
王建 宇, 天 津 市 实验 小学教 师 , 语 文特 级 教 师 , 天 津 市 中小 学“ 未 来教 育 家奠基 工 程 ” 三期学员, 和平 区小 学语 文 骨 干教 师 团队指 导教 师 。 获得 天 津 市模 范教 师 、 巾帼 建 功 明星 、 三 八 红旗 手 等 荣誉 称 号 。 所 带 的班 在 2 0 1 5年 被


以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奖 励增 强学 生 的责 任 意 识
来越关注对人的“ 责任教育” 。《 美 国的潜能——人 》 心理学家曾这样描述精 神奖励 的作用 :人在无 的报告 中指 出 : “ 面向 2 1 世 纪的人才应具有 明确 的 奖励状态下只能发挥 自身能力 的 1 0 %至 3 0 %, 在物 生活 目标 , 关心 、 合作 的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 ” 我 国第 质奖励状态下发挥能力 的 5 0 %至 8 0 %, 在得到适 当 三次全 国教 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精 神 奖励 的状 态 下 ,可 以将 能 力 发 挥 到 8 0 %至 定, 把培养学生 的创新 能力和责任感作为 2 1 世纪素 1 0 0 %, 甚至超过 1 0 0 %。 梳理 2 6 年 的班 主任工作 , 我 质 教 育 的核 心 内 容 。2 0 1 4年 3月 , 我 国教 育 部 颁 布 深切 感 悟 到 : 以爱 育教 、 以心 育 人 、 寓 德 于教 , 需 要践 了《 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行 在 班 级 工作 中 ,需要 针 对 学 生 的年 龄 特 点 给 予适

立足课堂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立足课堂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教学篇•经验交流立足课堂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李德沛(贵州省遵义市第三十二中学,贵州遵义)摘要:自2014年教育部倡导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起来了。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在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借此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呢?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教学内容;拓展策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应对现实生活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和关键品质。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与其生活的关系,其教学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技能提升,更是要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综合能力。

那么,我们如何将学生从传统的初中语文书本教学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呢?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一、教学内容拓展策略教材内容拓展策略要求教师在组织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课堂的限制,将学生从教材和课堂中解放出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给予培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元化解决文本,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加以培养。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从以下方面入手:1.实现学科内拓展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会立足教材内容,按照单元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篇章。

这样以单篇阅读为主的方式,将学生的阅读局限在了单一的文本之中,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以现代文教学为例,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打破单元区间的限制,对所使用的教材中的现代文按照主题、题材、文体等方式进行组合,将不同单元的现代文整合到一起,引导学生对所呈现的现代文进行群文、对比阅读。

比如,我将《再塑生命的人》《纪念白求恩》《老王》等整合到一起,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参与中,对所呈现的文本内容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中探析文本中的艺术特色。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中小学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需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道德和法治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从而真正使“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

教师应该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道德原则和法律条文变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在案例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应用道德和法律知识。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同和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温情故事、展示一些正能量的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善良之心,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道德是人类共同需要的重要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他们对他人困境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愿,从而使道德情感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指学生对法律权威的认同和尊重。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法律权威的形象、讲述一些法律英雄的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内心肯定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通过法治教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依法思维,明确制定行为规范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守法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责任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认识和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一些公共议题、参观一些社会机构等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培养他们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和关注公共事务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责任感的培养,学生将更加倾向于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成为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成员。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地生根,就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品德素质、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

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因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形成。

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从而更好地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道德与法治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让学生在情感上对道德和法律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案例、开展情感体验活动、组织实地参观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情感上深刻认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让“核心素养”在情感层面得到根植和传承。

三、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地生根,还需要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道德和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和行为习惯。

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道德与法治的道理,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

四、注重熏陶和潜移默化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需要注重熏陶和潜移默化,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培养和践行“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优秀的榜样和典型进行教育案例和教育实践,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感悟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意识,实现“道德和法治”的熏陶和潜移默化。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本文将探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这种教学理念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教学理念下,学生被视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扮演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调整教学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教育的基本素养,是学科的重要内涵和特质。

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学科核心素养也有所不同。

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调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2. 创新教学方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 强化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 关注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科学习,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往往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和理论讲解的阶段,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需要让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加注重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核心素养”。

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核心素养包括了思想品德、学习素养、身心健康、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这些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

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确的道德选择,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并且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表达。

也可以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注重学习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素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实践能力则是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保护人民利益的,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公安局等,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法治的理解。

注重身心健康的培养。

身心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关于身心健康的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

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常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注重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和违法事件,这说明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盲区。

提炼核心素养让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西区小学社团活动和课程

提炼核心素养让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西区小学社团活动和课程

们的 父 母 长期在 外 地 工 作 , 身 边 也没 有 亲 人 , 平 常 的 生活 学
全靠 自理 。 故事二: 羽 毛 球 社 团 潘锦 鸿 同学 , 他 在 我 校 就 读 二年 级
最 容 易获得成 功 的环节 留给 本 小组 学 习能 力较 差的孩 ,
问题最 难讲 解之 处 留给 学 习能 力较 强的孩 子 。他们 尽显 自己
新 教育 2 0 1 7. 7 ( 总第3 5 6 期)
◎ 科 研 纵 横 ◎
选举 团队 负责 人和 学 生骨 干 , 提 升学 生 团 队干 部 素养 , 培 脾 气很 暴 躁 , 打得 不顺 心 , 不开 心 时便 向队 员教 练 扔球 拍 , 发 识 , 脾 气 不训 练 了 。 后来, 经过 学 校老 师 的耐 心引 导 , 家长 的 极力 养学生的宽容意识, 提高他们的工作方法, 在团队中树立学生 配合, 经 过 一两 年 的 训练 , 潘 同学 改变 很 大 : 不仅 球 技进 步 很 干 部 的榜 样作用 , 以点带面 , 提升整 体 的团队合 作精 神 。 大, 性 格 也大 有 改变 , 开 始懂 事 了。 文 明有礼 、 尊敬 师长 、 团结
亿 羽毛 球 社 团的 队 员堪称“ 西 小羽 坛 双星 ” , 她们 不 仅羽 毛球 打得好, 成 绩在 班 一 直名 列前 茅 , 去年 毕 业 时间 被 纪 中、 实 { J 同 时录 取 。在 日常 生活 L f 』 , 她 们 知书 达 理 、 爱 校 爱 队、 尊 敬 师长、 独立 自土 、 自强 不 息 , 表 现 出坚 毅 勇 敢 的优 质 品质 , 她
◎ 科 研 纵 横 ◎
新教 育 2 0 1 7・ 7 ( 总第 3 6 6 期)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引言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学科学习中,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养。

它是学科学习的基石,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

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效的途径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使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一些建议。

1. 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学科核心素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参与项目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地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效果。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合作与沟通、创新与创造等学科核心素养。

2. 题目导向学习题目导向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题目导向学习中,老师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学生通过研究和探索来解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效果。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3.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一种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学科核心素养融会贯通,体现出真实的应用价值。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观察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的实际运用能力。

4. 社区合作社区合作是一种以社区为平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学科核心素养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通过与社区合作,学生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社区环境保护活动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技能,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效果。

5. 跨学科整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跨学科的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跨学科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效果。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本内容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有 验。这样,学生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心
深刻的感受与体验,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灵的震撼。同时,也获得思想的启迪、人
例如:在教学《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时, 生 的 感 悟 ,进 而 达 到目的。
守信教育。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我’
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
让核心素养 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
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 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 仱 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仱 仱仱 仱仱 仱仱 仱仱 仱仱 仱仱 仱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着力的
的诚实表现在哪里”的问题展开交流与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
讨论,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主旨与 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着力提升自
大意。与此同时,开展与文本中的人物 主学习能力。同时,进行人文素养等各
进行对话活动。通过这样的对话,让学 个方面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
一 、创 设 教 学 情 境 ,激 活 学 生 思 维 认知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阅读不仅让学生获取文本信息,更要在 阅读中提高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还 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他们对具体的、生动形象的事物更有兴 趣。因此,创设情境能把课文内容展示 得生动具体,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认知。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为创设 教学情境提供了条件。例如:在教学《埃 及金字塔》时,因为这是一篇说明文,整 篇课文结构条理清楚,而且语言平实,描 写细致。但是,埃及金字塔对于小学生 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尤其在理解“金字 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句 话时有一定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也为了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就 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 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走近埃及。接 着,播放一段与课文第一小节有关的内 容视频让学生观看,来激发学生学习课 文的兴趣。这样,让学生懂得建造金字 塔的不容易,明白了金字塔建造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效地激活了学 生 思 维 认 知 ,有 利 于 学 生 深 入 的 理 解 课文。

原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原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原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中所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要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并非易事。

本文将探讨原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1. 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之前,必须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能够覆盖学生在该学科中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

同时,目标的设定应该与学科的实际需求相符合,以便培养出具备真正实用能力的学生。

2. 制定合适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适的课程设计,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水平。

课程设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学科领域中进行探索和实践。

3. 培养学科综合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学科综合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学科领域中积极探索和实践。

4. 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对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践环节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学科素养的积累。

6. 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学术活动学科学术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科学术活动,如学术论坛、学术研究等形式,与同行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科素养的积累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中国新教育风暴》对我国教育现状和世界教育大趋势进行了广泛调研与深度思考。

指出我国历史上的重大教育转型,第一次基于铁耕问世,“官学制度”在春秋战火中失去垄断,出现了诸子百家。

第二次是蒸汽机出现,西方工业的冲击致使中国教育从学“四书五经”全面转向“文史地数理化”。

第三次就在21世纪, 全球共同面临“全球化、知识经济、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从教书走向育人。

经历落实“双基”的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

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学科学习之后而获得的;从表现形态讲,学科核心素养又高于三维目标,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观念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显然,三维目标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能力和品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产生的。

面对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我们学校如何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通过学习研讨,我校形成了三步走的思路:一是让全体教师形成共识,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二是向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转化。

三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问题化学习使核心素养落地。

一、全员培训形成课改共识,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加强前期的培训学习,依靠教师素质的提升,搞好传承与创新,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当今的课程改革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促进学校教育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转变。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保证培训学习跟上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步伐。

学校根据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重新建构教师培训目标、课程、模式。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探索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探索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探索1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是指在学校等教育机构中,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将学科理念、学科素养的重要基础性知识概念与学科素养的关键技能和态度素养系统地落实到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中,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的全面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路径依赖于学校、教师、教材以及学生等多方力量的支撑,主要涉及以下四个维度:1.1 学校建设学校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方面发挥着核心推动作用,要求学校要有健全的课程体系,把学科素养融入教学内容中与学科相关的素养尽量覆盖;同时学校要确立灵活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教学管理,应建立明确的学习考核制度,保证学科素养得到落实;还要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畅通校外合作渠道,让学生更全面发展。

1.2 教师教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关键在于教师,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将学科素养引入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教学,强调发现学生潜力、激发学生活力,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1.3 教师选用的教材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过程中,教材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依据,并能够反过来支撑学科素养的落地,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材,尤其要求能够支撑学科素养落地的教材,能支撑学生足够全面的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及开展活动,从而及时落实学科素养。

1.4 学生的参与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成功的方式在于学生的觉醒,学生要适应学校、教师的要求,并坚持多年的学习,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调动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探索学习的新方法,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涉及学校建设、教师教学、教材选用以及学生参与,这几个维度交织起来,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因此,要提高学科素养,既要从根本上调整学校教育改革观念,探索学科素养的建设路径,又要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参与到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科素养水平。

最新 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来自醴陵市姜湾小学的报道-精品

最新 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来自醴陵市姜湾小学的报道-精品

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来自醴陵市姜湾小学的报道时下,核心素养是我国界的新热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词。

醴陵市姜湾小学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之前,就先行一步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探讨。

而在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之后,姜湾小学积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可贵的校本化实践。

探索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2016 年 9 月 13 日,一则消息映入姜湾小学校长胡文权的眼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

根据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看完这些,胡文权异常高兴,激动地对学校党支部书记张细明说:“看来,我们走对了路!”早在2015 年,姜湾小学就将目光聚焦在提升学生素养上。

而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之后,学校已围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做出了大胆探索。

“大道至简!”在胡文权眼里,教育虽然是一项复杂且需要凝聚心血的工作,但教育的道理并不复杂。

他说,核心素养是每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石,但具体到每一所学校,不能只是口号式、学术式的表达,应有亲近“生心”的校本化定位。

不求你在这蹦得多高,但愿你能从这飞得更远。

亲近儿童,走进童心,姜湾小学将核心素养的校本定位为:健康、德馨、慧学、雅趣。

同时,发展孩子的四种关键能力:自主生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数字化能力。

为什么“三好学生”不是我?四年级 195 班学生王佳欣,成绩名列年级前茅,按照惯例被评为“三好学生”没有半点悬念,可上学期,她却榜上无名。

为何?小组评议,王佳欣是“弱不禁风的小公主”,体育课晒晒太阳就中暑,平常动不动就感冒,短跑测评,“羞答答”收场——“身体不好”,不能算“三好”。

家长也感叹:“的确不应该,因为孩子两岁多时在沙发上蹦跳,不小心造成手腕骨折,后来一直不许她多运动,生怕再出事儿,所以……”现在,王佳欣在课余时间坚持练习打羽毛球,正努力增强体质呢!在姜湾小学,分数不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健康!”胡文权的回答掷地有声,“不仅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

彰显学科特质 践行立德树人——让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落地生根”

彰显学科特质 践行立德树人——让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落地生根”

2021年20期┆235课堂彰显学科特质 践行立德树人——让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落地生根”唐培华摘 要:在现代化教育中,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指引方向,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践路径。

它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要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则要把握学科特质,细化学科核心素养,进而与实际教学融合,在教学设计、学习过程中进行培育,全方位引导学生,使其掌握适应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的必要能力和品格。

本文即以此高中生物为主,探究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学生;立德树人 生物是高中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命事物进行深度探索,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生命观念。

那么践行立德树人培育理念,让核心素养真正地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落地生根”成为当前教学关注的问题。

核心素养属于综合性的培育理念,除了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还需要在情感价值观念上有所引导,因此,要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开放、高效的学习环境中发展生物核心素养。

一、重塑教学过程,在生物课堂全面渗透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以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基础而提出的,并不是以学科为基准,但实际的学科教学则以知识为关键,那么在高中生物课堂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则需要把握学科特质,与学科知识紧密连接,重塑教学过程,将核心素养相关内容渗透在实际教学中。

首先,教师要明确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容,其中包括了四个维度,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科学探究,然后对每一个维度进行细分,在课堂通过讲解、探究以及练习来反映,使学生在各个层面发展核心素养能力[1]。

比如生物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又分为了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实际教学中需要做出系统性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形成完整、准确的生物意识形态。

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内容为例,结合学科知识结构,教师需要确立结构与功能观这一培育目标,进而将其渗透在实际教学中,使学生在知识分析和探究中建构生物意识形态。

技术与文化融合,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技术与文化融合,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技术与文化融合,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技术与文化融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不仅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还是文化多元化的反映。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更要重视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不仅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更要引导其在技术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例如,在数字化进程中,我们需要将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其传播效率,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

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了便利,更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此外,技术的发展也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撑与引导。

文化的精神内核可以使技术应用更加人性化、感性化,使得技术服务更为贴近人们的需求。

同时,文化还可以为技术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诉求,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科技进步。

总之,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需要依托于技术与文化的融合。

我们需要在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建设,注重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扬,并将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念贯彻于人才培养、社会管理、国家战略等各个方面,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聚焦“创意实践”,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聚焦“创意实践”,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聚焦“创意实践”,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威海市锦华小学264200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学生在了解自行车结构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学习设计,即通过自己的想象,对自行车的外形和功能进行新的改进,创作出个人独特风格的自行车。

这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的一课。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阶段,所以我把侧重点放在学生观察想象和创意过程,学生将通过一些图文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启发思维,借助绘画的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自行车,让学生迸发创新的灵感。

并通过教学案例片断来呈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镜头一萌生创意,读懂设计元素站在时代前沿的奇思妙想能生发创意,置身于我们身边的平常事物中也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让学生大胆想象,启发思维,萌发创意的灵感。

•[片断赏析]环节一:引导启发,了解自行车师:同学们,我们想要设计造型新颖的自行车,首先要了解自行车,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回到200多年前的自行车王国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图片师: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木制双轮自行车,它的造型有什么特点?生:没有脚踏师:是呀,这辆自行车就是用脚蹬前进的。

在行驶时速度自然会很慢。

1870年,英国设计师詹姆士.斯塔利设计了前轮大后轮小的自行车,随着自行车的不断完善,英国雷诺又发现了轮子一样大小的自行车。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伟大的发明,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才有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运用“引导启发了解车”的方法,引领学生了解不同年代自行车的发展史以及自行车特征。

让学生读懂不同自行车造型与设计的经典性,品味自行车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设计魅力。

】环节二:我点你说,找结构特征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辆自行车,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点你说”,说一下是自行车的哪个结构以及不同结构的作用。

(老师边点Flash课件,学生说,)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大家再看这一辆自行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UCATOR
49
校长新角色
XIAOZHANGXINJUESE
所得。

第四,结集出版学生作品,让学生体会写作带来的快乐。

数学奥林匹克社团 学校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组织学生活动,在竞赛中提升个人能力。

学校先后于2016年3月和12月两次成功举办数学节,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宗旨,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才智提供平台,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英语“EN 魅力”社团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校成立了英语“EN 魅力”社团。

社团使用学校专门配备的人机对话语音系统,让学生大胆开口。

学校开展了两次“我爱记单词”的社团比赛,激发了学生记单词的兴趣,学生识记的词汇量大增。

物理兴趣社团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兴趣浓,知识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物理学科着力打造“OM”社团,进行承压结构实验。

政史社团 学校在让学生了解书本知识的同时,组织国史知识竞赛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树立“红色精神信仰”,传承红色基因;并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加深对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提高社会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合作、
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地理社团 学校通过“我手画中华”、限时拼图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省的位置,在动手中感受地理的魅力,增进对版图的识记,升华爱国之情。

生物社团 本着提高学生的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的原则,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系列实验操作与创新活动。

历经层层选拔,社团对脱颖而出的优秀社员进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比赛,进一步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艺体社团 学校以打造“魅力文中,人人获得一项技能”为己任,有效利用各项社团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给学生们一个自我释放、展示的舞台。

校“嘹亮”军乐社团在元旦文艺会演前奏国歌,气势雄伟,振奋人心;书画社团每学期举办作品展,邀请家长、同学参观,作品成为会说话的墙壁文化;功夫扇、太极拳、健身操社团,学生表演有模有样,整齐划一。

在社团中,学生的学习力得到了发展,核心素养有了较大提升。

社团因学生而蓬勃壮大,学生也因社团而释放自我,二者相得益彰,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让核心素养在学科社团中落地生根
文│史坤波 王少亮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社团活动,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此,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语文社团
学校秉承“创新尚美”的文学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演讲比赛,展现学生风采。

第二,以兴趣为基点,乐于知书。

建立班级书橱,专人管理,让班级中充盈着浓郁的书香氛围。

第三,以笔记为依托,阅有所得。

学校充分利用每周两节的阅读课,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学生撰写阅读心得,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