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合集下载

打造先进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先进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26·EDUCATOR打造先进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文/李可 刘明龙——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武训希望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纪实编者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

所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培养国家栋梁之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ELITE SCHOOL武训希望小学坐落在文化名镇山东省冠县柳林,是一所百年老校,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千古奇丐——清末平民教育家武训先生创办的“崇贤义塾”,被誉为“义学第一处”。

1991年,被教育部命名为“中国名校”。

学校占地 36亩,现有29个教学班。

在校生1450人,教职工93 人,本科学历45人,专科学历38人。

其中,国家优质课获得者1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教研先进工作者1人,市级十佳校长1人,市级首席班主任1人,市教学能手10人,市骨干教师8人,市优质课获得者15人。

近年来,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农村小学快速发展,武训希望小学在柳林镇联合校的主导下,立足乡镇实际,积极作为,切实做好校园文化创建工作。

其中,在环境建设、阳光大课间、少年宫活动、艺术教育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

劝学亭坚持文化治校 确保理念先行理念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往大了说,它关系一个国家的存亡、兴衰。

而就一所学校来说,理念则关系着学校校园文化是否深植于师生的心中,让文化成为学校真正的文化底蕴。

2000年前的孔子有许多超凡的教育思想,武训希望小学融合孔子的仁爱和武训先生的坚毅思想,构建独具特色的“仁毅”文化理念。

所谓仁,含有仁爱之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其思想贯穿于孔子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

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亦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连陶行知先生都将“爱满天下”作为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魏传光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概念,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一所名校的成长离不开其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正所谓“名校的一半是文化”,它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反映了学校建设的外在美观程度,制度文化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优质化,而精神文化则成为学校的“主心骨”,体现了学校成长的价值和实质,也就是我们平常从管理学角度所讲的“环境反映文化”、“制度决定成败”、“学校精神创造持久生产力”。

可见,我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这样的学校才是创办优质教育的窗口,结合本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我认为,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应因地制宜,因校而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让“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

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

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

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我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认真落实五年规划,努力实现“把孙镇一小办成全市教育现代化的窗口、教育科研的基地、素质教育的典型”的总体办学目标。

二、让“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这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他仅仅有健壮的体魄(物质条件),合理的习惯(生活规范)还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它才真正代表着这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我们才说这个人有“内涵”。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关于学校内涵式发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目前尚无确切定论。

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全面进步,是更注重人的发展,注重质量提升,注重管理精细,注重文化立校,注重特色和创新,注重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模式和思路,内涵式发展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

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学校的内涵发展取决于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教育价值观;确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精心培养,都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起“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最适合于他自己的发展”的教学发展观;确立起“以终身学习促进终身发展”的教师发展观,使它成为统领学校全面工作的行动纲领,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

使学校的一切行为都能促进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品位。

二、实施系统科学管理,构建科学管理系统工程学校管理是学校办学思想得以实现和一切办学举措得以落实的保证,要提高学校质量、提升教育品位,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

1.创新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效益,激发办学活力。

实施分管校长领导、年级组长负责的年级部管理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年级组长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行政一班子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做到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实现过程管理的精细化。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积极推行用人制度改革,完善考评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作用,坚持校务公开制、收费公示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形象,保证学校稳步健康发展,实现制度管理的规范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内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内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内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发展,一直是教育事业中的重点任务。

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校园文化建设是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思想充沛的学术领域,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喜欢学校,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学校。

通过宣传和展示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学校的特色和发展。

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在学校中实施文化建设,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接受学校的理念和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探索。

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和潜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

如通过搞文化节、举办演出、举行文化竞赛等,可以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发挥其创造力和才能,并在心灵相通的基础上建立友谊,增强互相沟通交流的能力。

这种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可以使学生享受优惠的教育条件,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能。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和个性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承载着学校育人理念和使命。

通过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和成就感,从而使他们更加自信、自主和独立地面对未来的人生道路。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一个环节。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孔凡菊【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所有各项建设的最高境界.是一所优秀院校必须做强、做硬、做特的建设性工作。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发生在高职院校校园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所共同创造的文化现象。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特征:其一是文化的社会性,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性质决定了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社会基层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需要行业拉动、社会参与,其本身的开放性决定了校园文化不可能脱离社会和社会文化孤立地生存和发展。

其二是高职院校本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于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来说要差一些,因此不但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人文素养的教育。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理念要适应主导文化与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相一致。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构建。

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以实用感性文化为补充”的文化理念。

社会理性文化是一种社会参与意识和人生反思意识,是社会政治文化和人生哲学文化的结合。

这种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培养的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其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必须要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

确立“以德治校”的思想,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办学理念,否则将会与我国的教育目标相悖。

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学生的社会理性文化的受教育程度如何,直接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中体现出来,关系到单位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效益,它影响并制约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校园文化品牌打造 催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校园文化品牌打造  催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催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校园文化品牌是学校灵魂,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现,是承载师生希冀,学校愿景发展的有效载体。

因此,注重打造学校的文化品牌,能有效的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个性化,从而催生学校全面发展的内涵式发展。

一、绽放特色教育花蕾,主打校园文化品牌必不可缺作为一所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并不陌生,但是如何依据学校的特色,打造适合本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创设品牌,彰显特色?靠文化管理,靠品牌打造,靠共同愿景的召唤和凝聚,才是最重要。

什么是校园文化品牌?简单的说,一个学校的文化品牌就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文化外在形式与内涵发展的有机融合。

它激励、维系和约束学校中所有成员的行为,是对学校中所有成员行为的期待、要求和规范,是实现诸多学校目标必须遵循的若干价值原则。

具有主导性、全局性、稳定性、独特性、理想性、实践性。

比如白沙小学根据近二十年的办学特色,不断在厚重的文化基础上积淀、归纳、发展,逐步把学校的文化品牌定义为“责任教育”品牌,树立“让生命创造精彩”意识,“让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激发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的责任意识,激发教师的创新、乐学、协作的团队精神,让教师尽师责之职,享尽责之乐,做幸福的教师;让学生懂生之责,享学习做人之乐,做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校园文化品牌是外体现在与内涵发展的有机结合校训、校歌、校旗、校徽、学风、教风、班风等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外在表现,是学校特色的体现,是一所个性学校必不可少的文化体现。

与众不同的校训、校歌、校旗、校徽、学风、教风、班风这些元素就象是一张张名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校园文化要能创建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多元化发展,进而形成特色,形成个性鲜明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的校园文化品牌,这些才是一所学校存在的基石,是在学校形成之初就应该考虑好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的基本命题。

校园文化品牌不仅仅是学校外在文化氛围的营造,更是学校深层次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有效渗透。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1. 引言1.1 校园特色文化的重要性校园特色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学校的独特品牌和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校园特色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家园,是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是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校园特色文化能够凝聚学校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激发学校师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能够促进学校师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

校园特色文化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和追求的目标,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学校的精神纽带和文化联系。

校园特色文化不仅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更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观,是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和知名度,更能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凝聚力,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

校园特色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不可替代,不可取代。

只有不断强化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才能够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1.2 学校内涵发展的意义学校内涵发展的意义在于构建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内核,是培育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和条件。

通过发展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师生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校园文化的建设还能促进学校的内部融合和外部交流,拓展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

学校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和传承,注重特色与传统的结合,打造具有个性化和品牌化的文化氛围,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整体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明确校园文化定位在打造校园特色文化的过程中,明确校园文化定位至关重要。

校园文化定位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教育目标,确定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内涵,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明确了校园文化定位,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学校需要深入挖掘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明确学校文化的根本价值和核心理念。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促进学校内涵的全面发展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促进学校内涵的全面发展


化 和校 园精 神文 化之 间的制度 层。 主要 是指 校园 内各种 制度, 包括教 学管 理制 度, 校园环境 卫生管 理制度, 政值班 制度, 行 后勤管 理制度, 教师奖励 制度, 班级 管 理和班 主任管 理制 度等 。这 种制度 文化 形态使 得校 园环境 能够 对学 生实施 有 目的 、有计 划 、有 组织 、 有系 统 的全 面 教 育, 证 学校 各 项 工作 与 学 习 保 秩 序, 从而 对学 生起 到控制 和调 适 的功 效 。校 园精神 文化 是校 园文 化 的最高 层, 主要 指校 园 中主 导群 体共 同遵 循 的世 界观 、社 会观 、人 生观 、人才观 、 治学 观 、道 德观 及 其 作 为 表现 形式 的校 训 、 校 风 、学 风 等 。它 是 校 园最 主要 的组成 部分 , 是其 核 心和灵 魂 。校园文 化是 一所 学校 赖 以生存 和 发展 的 灵魂根 基 。 = 、较日文 化 t设的重 要 性 “ 朱 者赤 , 墨者 黑 ” 没 有 良好 的 教育 环 境,容 易将 学 生 引 向歧 路 。 近 近 , 作为育 人 阵地的学 校, 理应创 造一 种适合 学生 健康成 长 的外部环 境, 而学校 不 但是 学 习文化知识 的场所 , 更重要 的是育 人 的阵地, 良好 的校 园文化 对学 生素 质 的提 高及 影 响主要体 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 ) 良好 的校园 文化可 以帮 助学 生认 识到 自己的优势 , 展 自己的特 一 、 发 长 。首 先 是要 提 高教 师 人 文素 养 , 第一 、帮助 教 师及 班 主 任 提升 生 活 品 位 。我 校 坚持 开 展青 年 教师 “ 基本 功 ”大 比武 活 动 ( 笔 字 、粉 笔字 、普 钢 通 话) 和老 师 “ 书 ”活动 , 读 并要 求撰 写读 书 笔记 和开 展班 主任 经 验交 流材 料 活动 。学 校评选 出优秀 青年 教师和 优秀班 主任 , 家互 相交流 经验 , 大 通过这 些活动 的 开展, 潜移 默 化地培 养 了教 师 的气 质, 提高 了生活 品位 。第 二 、帮 助教师 提升 人文 关怀水 平, 教育 的真谛 是 人文 关爱 、是精 神 的感召 校 园文 化建设 的任务 是帮助 他们发 挥 自己的优 势, 让学 生感受 到教师 的关 爱, 要善 于 激发 学 生 的 自信 心 、进 取 精神 , 养 学生 的 自主 选 择 能 力 。 培 ( 、 良好 的校 园文 化有 利于 陶冶师 生 的情操 , 二) 培养 师生健 康 的个性 追 求 , 和谐 自然 ”建 设 生态 校 园 ,就 是 把 学校 建 成 “ 色 校 园 ”和 “ 明 “ 绿 文 校 园 ”的融合 体, 建成 人 与 自然和 谐相 处 的理 想家 园 。优美 的 校 园环境 , 起 着春 风化 雨、润 物无 声的作 用 。如布 局合 理的 校园 建筑 , 鸟语 花香 的校 园景 致, 园植物 资源挂 牌 ……无 不给 学生 以 巨大的 精神 力量 。学生 在优 美 的校 校 园环 境 中受到 感染 和熏陶 , 触景 生情, 因美 生爱 , 从而激 发 学生热 爱 学校 、热 爱家 乡、热爱祖国的品德 。 ( ) 良好 的校 园文 化有 利 于师 生群 体意 志和 谐共 振 。一支 优 秀 的群 三 、 体 是实施 教育 的主 体, 同时也 是所有 教 育力 量 的核心 。学 校要通 过他 们整 合 学 校 、家 庭 、社 会教 育 力量 , 形成 教 育合 力 。所 以, 设 好教 育 群体 , 到 建 达 群 体 意志 的和 谐共 振, 是建 设 和谐 校 园的首 要 条件 。 ( 、 良好的 校园 文化有 利 于提 高 师生 的竞 争能 力和 交 际能 力 。以创 四) 建活动 , 标活动 争先 创优活 动及种 种竞 赛活动 为载 体的文 化, 于学生 树 达 对 立强 烈 的竞 争意 识, 参与精 神有 着极 为重 要的 现实 意义 。它 既增 强了学 生 的 竞争 意识 , 又使 学 生在 争创 活动 中受 到锻 炼, 高竞 争能 力 。 提 三、校 ■文化t 设 的发晨, t和蕾 的人 文校 ■, 进学 校 内涵发晨 桷 促 有 容乃大 , 和谐 致远 。建 设和谐 校 园就是 我们 校园 文化 建设 的理 念和方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内涵发展是指学校在质量、文化、自主等多个方面的全面提高和完善,不仅包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还包括学校文化的培育和学校制度的健全。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每个学校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几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建议。

第一,注重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内涵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素质高、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师。

学校还应该完善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培育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注重培育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如读书节、运动会、艺术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校归属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加强学校制度建设。

学校制度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和学生的权责,营造公平公正的学校环境。

学校还应该积极探索创新,制定灵活有效的管理制度,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第五,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兴趣班、才艺班,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第六,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学校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活动,如师生篮球赛、课堂演讲比赛等,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以上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几点建议。

学校内涵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校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教育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不断推进学校内涵的提高和发展。

晋城市城区颐翠小学:校园文化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晋城市城区颐翠小学:校园文化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文张爱清晋城市城区颐翠小学创建于2018年,是一所区直四轨制完全小学。

目前,学校共有26个教学班,1212名学生,48名教师。

学校秉承文化兴校、立德树人理念,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用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激励学生群体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校园文化,育人润无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校训、校风、校徽、校花、校旗等校园标识文化体系,并置于学校的显著位置和目及之处,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矗立在学校四层教学楼上的“颐德、尊礼、笃行、育萃”的校训,彰显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目标。

同时,学校以“习礼、守真、择善、求美”为校风,以“真爱无痕,智慧无尽”为教风,以“自主乐学,健康乐行”为学风,营造了遵守规则、守护纯真、择善而为、美其所美的育人环境。

结合“双减”政策,学校创设教育环境,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将本校获得省、市、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荣誉的13名教师聘请为师傅,由师傅认领徒弟,构建长期成长共同体。

通过精品课、常态课示范教学技能,通过听课、评课、议课、磨课进行帮扶引领,以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打造一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团队。

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精讲、讲精,让课堂“活”起来,回归教育本真,保护孩子天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把探索“和”文化作为学校发展愿景,加强和善管理,实施和悦教育,培养和美人格。

学校从制度建设抓起,为“和”文化提供保障。

经教师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先后出台了《教师年度考核细则》《晋升职称细则》《绩效考核方案》《班主任绩效分配方案》以及相关学生管理制度等。

制度覆盖每一个岗位,如今已逐步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以公平、公正、公开构建和谐,并带动和悦教育的实施与和美人格的养成。

二、环境文化,寓教于情境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实施教育、培养人才的载体,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文环境。

学校通过不同的环境元素和具体的形态组合,传达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将所期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意志品格、道德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物态化,通过环境设计,延伸出走廊文化、书画长廊、班级文化、展板文化、非遗文化、护苗文化等,以期潜移默化教育人、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办学内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办学内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是实现新形势下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对于培养良好的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使学校的办学品位不断提高。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校园文化中最主要的硬件部分,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最外显的一项重要工程。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装饰与活动场所,能陶冶师生情操,塑造完美人格,激发校园师生开拓进取精神,约束校园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门庭设计制作了两块电子屏,一块对内,一块对外,实时发布通知、标语、宣传语、学校新闻、教育名言警句等,既影响了家长,又教育了学生,提升了办学形象。

在校园设计制作了主题文化墙,张贴安全常识、礼仪常识、国学选片、二十四孝图等,成为学生课余时间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各功能室、教室、办公室标志清晰美观,室内悬挂规章制度、张贴名人名言、标语,做到布置优雅大方、整洁卫生、富有文化气息。

教室布置,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发扬个性,努力打造特色班级文化育人环境。

校园内教育牌、提示牌,做到醒目美观,处处体现教育与文化内涵。

教学楼、办公楼走廊墙壁张挂师生优秀字画作品、名言警句,让师生随时随地受到教育和激励。

同时,学校还建成了学校网站、多功能室、校史室、师生作品展室、录播教室、科技馆等,既能吸引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娱乐中思考和学到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和创造精神。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建设,校院种植树木花卉,楼道教室窗台摆放盆花,保持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是校园成为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

二、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工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整的规章制度能够规范师生行为,建立良好的校风,保障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和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与落实。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下面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弘扬校训和校风、加强学校管理,以及与社会各界合作等方面探讨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学校要注重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学科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其次,弘扬校训和校风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将校训和校风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受和领会校训的内涵。

校风是学校的精神气质和风貌,通过在教育教学中弘扬正气、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在学校形成优良的校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第三,加强学校管理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加强教师管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加强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全体师生和学校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弘扬校训和校风、加强学校管理,以及与社会各界合作等方面的努力,可以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优良的校风,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用文化魅力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用文化魅力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的 文 化 底 蕴 ,包 含 着 学 校 鲜 明 的 文 化 个 性 。也 支 撑 着 学 校 管 理 者 和 教 育 者 的 思 想 、理 论 和 精 神 气 质 。 学 校 文 化 标 杆 的建 立 ,丰 富 了 学 校 文 化 的 内涵 。 彰 显 了 学 校 文 化 的 个 性 , 让 师 生 有 了 行 动 的 指 南 。 古
的。
的轨 道 , 向 全 体 学 生 , 面 提 高 学 生 的 思 想 道 德 、 面 全
文 化 科 学 、 劳 动 技 能 和 身 体 心 理 素 质 ,促 进 学 生 生 动 活 泼 地 发 展 ,办 出 各 自 的 特 色 。 ” 一 个 学 校 的 发
首 先 , 立 了学校 文 化标 杆 。 校 以“ 康 向上 , 建 学 健 享 受 成 长 ” 核 心 价 值 观 为 指 引 , 立 了 “ 设 富 有 的 确 建 文 化 底 蕴 、 想 含 量 的实 验 性 小 学 ” 办 学 愿 景 , 思 的 以 “ 力 ” 校 训 , 极 打 造 为 爱 而 努 力 、 着 思 想 行 努 为 积 带 走 的 实 践 家 、 究 型 团 队 、 性 化 教 师 , 养 “ 努 研 个 培 我
用 文化魅 力 引领 学校 内涵发展
查壹 崔 壹
《 国家 中长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展 规 划 纲 要 》 明确 指
出 : 中 小 学 要 由 应 试 教 育 转 向 全 面 提 高 国 民 素 质 “
造 的 行 动 .较 好 地 实 现 了 文 化 立 校 、 内 涵 发 展 的 目
事 学 习 、 诵 , 为 实 小人 的 自豪 感 油 然 而生 。很 多 传 作 后来 进 入 实 小 的老 师 ,特 别 是 那些 才 完成 从 学 生 到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第1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一、前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部门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原则1. 目标: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 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依法治校,遵循教育规律;- 坚持开放包容,鼓励创新与特色发展;- 坚持传承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具体措施1. 精神文化建设- 强化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

2. 制度文化建设-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 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法治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3. 环境文化建设- 优化校园布局,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4. 课程文化建设- 深化课程改革,将校园文化融入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开设特色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5. 活动文化建设- 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丰富师生校园生活;- 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

四、组织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2. 明确责任分工,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各部门工作计划,确保工作落实;3. 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成果;4. 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不断优化改进。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教育改革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学生,也在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内涵和素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学校开始关注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本文将从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义、意义、实施方案以及效果等方面探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内涵发展的作用。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义与意义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稳定的、可感知的价值体系、信仰、习惯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由此可见,学校文化是学校自身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加强学校的整体素质和内涵。

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使学校在校风、师德、学风、校园文明等方面得到提升。

同时,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在实施学校文化建设时,学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方法。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

通过领导团队和教育专家的共同制定,可以使学校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影响力。

2. 学校文化的传承与继承要求学生和教职员工了解学校历史、文化与传统,树立学校的荣誉感和文化认同感。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建设文化宣传园地、制作学校文化宣传册、组织文化活动等手段,推广学校文化。

3. 学校文化建设也需要注重教学管理机制的完善,如: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文化课程建设,调整学科体系,同时还需要精心设计课外活动和时间安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艺术创作。

4. 学校应培养一批以学生为中心、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丰富、思想成熟的学生文化志愿者。

这些学生除了宣传学校文化,也可以在校内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如:环保日、义卖活动等等。

1.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校整体的发展潜力。

2.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在不断地向着多元化、个性化和创新化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可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的优秀人才。

一、校园特色文化的意义校园特色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气质和独特风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内部教育的载体。

一个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学校,不仅能够提高师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还可以使学校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可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学校的灵魂。

有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学校才能形成自己的品格和风范,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可以使学校的教育理念更加鲜明,教育质量得以提升,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校园特色文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成长环境。

学生在校园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成长时光,校园文化的渗透和浸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校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自信心,让学生在锻炼品格中得到升华,在塑造优秀人格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打造校园特色文化的途径和方法1.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打造校园特色文化需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传承校园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凝聚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共同文化认同感。

学校还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让校园文化更加贴近时代和学生,更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可以组织学生创作校园文化产品,举办各种文化节目和活动,以此促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2. 加强文化教育与引导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校园中真正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增强对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于学生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重要任务。

一、意义和现状打造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的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校园文化的特色能够直接影响到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

校园文化是学校对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宣传和吸引力作用。

目前,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缺乏时代特色、缺乏校本特色等,需要加强和改进。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打造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首先需要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文化。

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学术氛围、校风校训等,这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

第二,制度文化。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校园风貌等,这是学校文化的保障所在。

民俗文化。

包括学校的传统文化、校园活动、学生社团等,这是学校文化的生活所在。

三、如何打造校园特色文化要打造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重视以下几点: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学校的文化建设来源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要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以此为根基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

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应合理设置管理制度,明确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保障。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应多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校园音乐会、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的文化氛围。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使之成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通过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

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

是 要 创 新 教 育 方 式 . 索 不 同 形 探
与 办 学 特 色 的 高 度 体 现 。走 内 涵 式
发展 之 路 是 深 化 教 育 改 革 的要 求 . 也 是 一 所 学 校 提 高 办 学 品 位 、 现 实 可持 续发 展 的必 然 选择 。
式 的 “ 化 …‘ 化 ” 人 途 径 和 模 润 内 育 式 : 是要 积极 探 究 并 构 建 学 生 自 二 我 管 理 系 统 . 实 学 生 在 发 展 中 的 落
开 发 人 的 潜 能 、 提 升 人 的素 质 的 “ 人 为本 ” 管 理 理念 。 以 的 制 度 建 设 要 随 着 学 校 的 发 展 不 断 改 革 和 完 善 。改 革 和 完 善 制 度 是 教 育 教 学 发 展 的 需 要 . 是 全 体 教 也 职 工 各 项 权 利 和 义 务 进 一 步 巩 固
不 相 适 应 的 环 节 . 革 和 完 善 部 分 改
与 学 校 发 展 不 相 适 应 的 制 度 . 制 使 度 合 乎法 规 . 乎 时代 、 现 民意 。 顺 体
五 、 强 物 质 文 化 建 设 , 实 加 夯
范 作 用 。 加 强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 进 促
学 校 内 涵 发 展 .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主 个方面:
三 、 加 强 教 师 文 化 建 设 。增 强 学 校 内 涵 发 展 实 力 教师 .是 学校 发 展 的 基石 。 是
学 校 文 化 建 设 体 现 在 精 神 文 化 和 物 质 文 化 两 个 方 面 . 神 文 化 泛 精 指学 校的历史 、 统 、 就 、 响 、 传 成 影
型 向 科 研 型 转 变
四 、 建 制 度 文 化 建 设 , 化 构 强

致力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致力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党的十八大指出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 民 的精神家 园。 高校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
更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生产者 。校园文化是大 学的精神 和灵魂 ,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 根基 ,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基本要素 , 是高校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状 况如何 , 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事业发展 , 关 系到人才 培养的质量 。 新形势下 , 高等教育更加注重以质量 提升谋求内涵发展 ,这是 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应有
定位 、 学科建设 、 人才培养 和学校特色结合起来 , 与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与学校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0 8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培养研 究” ( 项目编号:
C J S 1 l - 0 5 3 ) 的阶段性 成果。 作者简 介 : 徐涛( 1 9 6 3 一 ) , 女, 四川乐山人 , 乐山师范学院党委 宣传部部 长、 教授 , 研究方向 : 思想政 治教 育。
动全校师生开展“ 头脑风暴” 式 的探讨 , 在充分体 现一线师生员工作为我校校 园文化建设 主体的地 位 和作用 的基 础上 , 凝 练 出更具 体 实 在 、 更 赋 特色 和更能体现我们 “ 乐山师院人” 特质 的大学精神 , 同时确立反映这种精神的 “ 符号”系统和物观载 体 。三是开创“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且有机统一” 的我校校 园精神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也就是实
徐 涛 , 刘宗 泉
( 乐山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 , 四川 f t . 山 6 1 4 0 0 4 )


要: 高校校 园文 化是高校赖 以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 根基 , 是人 才培养的重要 载体 和基本要素 , 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

促进内涵发展

促进内涵发展

促进内涵发展摘要:本文通过对学校教师、管理、教研、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的分析,认为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打造能够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常规管理校本教研校园文化内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体现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品质与特征。

内涵发展是指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着健康、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

学校的内涵发展是与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观上的变化相对应的,是指“立足学校自身,以实现学校中人的主动发展” [1],重视人的潜能开发,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富有个性、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即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教育。

它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保证,以教育创新为动力,合理配置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经过科学、高效、创造性、开发性的运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水平,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1.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固学校内涵发展之基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基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所形成的教育理想及其相应的观念。

有人说,教育教学观念落后的人们如同呆在黑屋子里,他们羡慕屋外的美好和灿烂,但他们却不知道如何走出去。

而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

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

质量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要依靠教师来实现”[2]。

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长此以往,就很容易“画地为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师如何才能跳出教育看教育,这就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来引领教师,重新反思他们的教育行为。

魏书生老师的“商量,商量,再商量”,丁榕老师的“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卢仲衡教授的“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等,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着比普通教育工作者更为超前的教育观念,他们总能超前地认识到一个时代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作者:黄春方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5年第01期摘要:没有文化就没有教育,引领学校发展的就是文化。

我校通过营造“崇尚责任”的文化氛围,锻造“崇尚责任”的教师队伍,塑造“崇尚责任”的学生群体,打造“崇尚责任”的课堂模式,积极开展“崇尚责任”的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文化;责任;教育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05-2一、崇尚责任的学校文化的提出1.学校历史的积淀我校创办于1958年。

历经一代又一代师生的辛勤耕耘,形成了“有志好学,文明朴实”的校风,“严谨求实,互助创新”的教风,“慎思、精练、勤奋、进取”的学风和“务实求真”的校训。

近60年的办学历程积淀的文化底蕴,为我校建构崇尚责任的学校文化孕育了肥沃的土壤。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校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在骨干教师和主要领导频繁调离的情况下,取得了办学历程中最为辉煌的成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导墅中学没因主要领导的调离而改变办学的思路,没因骨干教师的流出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这是当时丹阳教育界对导墅中学的一致认可。

这里面究竟是什么发挥了作用,经过总结和提炼,我们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不是导墅中学的生源特别好,也不是导墅中学的教师特别优秀,更不是导墅中学的领导特别杰出,而是在这一块土地上孕育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学校精神。

这种精神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显现出了端倪,2001年《丹阳教育简讯》第12期以“弘扬学校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为题对本校进行了专题报道;2003年4月,在召开的丹阳市初中教育工作会议上,我校作“凝聚学校精神,追求一流质量”的经验介绍。

从此,“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学校精神就成为一面旗帜、一座路标,凝聚成学校发展的灵魂。

2010年我校在举行《导墅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论证时,一位专家指出,“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学校精神,仅限于教师层面,而学校精神应涵盖学校整个方面,不如改为“崇尚责任”。

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我校教师的一致认可,认为改得非常好!于是,我校在《导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0—2013)中把“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学校精神正式改为“崇尚责任”的学校精神。

2.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合我校座落在“孔学泰斗”匡亚明故里、丹阳市导墅镇鹤溪河畔。

江南水乡,文化古镇,这里民风纯朴,才子辈出,人文底蕴深厚。

近年来,导墅镇致力于打造匡亚明故里这张文化名片,弘扬匡亚明“尚文崇信”的文化精神,兴建了匡亚明广场,举行匡亚明文化节,还将建设匡亚明纪念馆、匡亚明步行街。

我校“崇尚责任”的学校文化建设,有机融入并传承了本土文化。

3.教育的担当与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已经十分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列为素质教育三大重点之首。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学校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传播的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因此,教育必须勇于担当起这一历史责任。

二、崇尚责任的学校文化的内涵从《现代汉语词典》对责任的解释来看,责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情,即尽责任;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即追究责任。

建构“崇尚责任”的学校文化,就是要把“崇尚责任”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育负责任的学生,做负责任的教师,办负责任的学校。

其根本目标是造就人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和履行责任的本领。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崇尚责任”的师生文化。

崇尚责任的教师文化:学会关爱,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学会钻研,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学会创造,为学校的品位提升负责。

克服职业倦怠,激发自身教书育人的热情,变“要我教”为“我要教”、“我善教”、“我乐教”,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和热爱拨动学生的心弦,走进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造就学生的责任,用有效的教学给孩子们赢得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促使教师争做“严谨求实,互助创新”的教育者,争做学生敬仰、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教师。

“崇尚责任”的学生文化:学会求知,对自己负责;学会关心,对他人负责;学会孝敬,对家庭负责;学会关爱,对社会负责;学会忠诚,对国家负责。

克服厌学心绪,激发自身学做真人的激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

让每一个导中学生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自信的人生。

让每一个导中学生都把勇于承担责任作为自己的天职,让每一个走出导中校园的学生,都被打上深深的责任烙印。

促使学生争做“慎思、精练、勤奋、进取”的学习者,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崇尚责任的学校文化的实践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崇尚责任”的文化氛围我校充分利用校舍加固工程这一契机,围绕“崇尚责任”这一主题,科学规划、精心布置校园环境。

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观都体现“崇尚责任”的价值取向,让师生在充满浓郁的“崇尚责任”的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健康成长、勇于担当。

首先,建设文化标志。

设计凸显“崇尚责任”的学校文化的形象标志,在校园醒目处放置镌刻着“崇尚责任”四字的文化石,彰显学校文化主题。

其次,建设景观文化。

我们把校友赠送的两座石雕付之新的寓意,即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同时,把校训、校风、学风镌刻到石头上,做成小的文化石,摆放在道路旁的草坪上,既点缀了校园,又时时处处给师生以激励。

第三,建设楼道文化。

围绕“崇尚责任”的办学理念,在全校开展“楼宇命名”征集和楼道文化设计活动。

我们分别把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命名为“明德楼”、“弘毅楼”、“博学楼”和“笃行楼”。

四栋楼的命名既各有侧重,又总成系统,作为综合楼的“明德”点明了教育的主旨,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主题,总领一切。

三栋教学楼命名总体概述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立志成材需“弘毅”,求知求学须“博学”,立身行事要“笃行”。

四栋楼的命名皆出自《论语》等中国古代典籍,其命名不仅高度概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融汇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言简意赅、意蕴深刻,充分发挥着警示、励志的教书育人的作用。

第四,建设班级文化。

开展以“责任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形成班队工作特色,使班级的管理逐步达到“物品整洁、行为规范、文化彰显、学风浓厚、个性突出”的要求,形成一班一品。

2.提升职业素养,锻造“崇尚责任”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的负责,就没有学生的发展,也就没有学校的发展。

我校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建设有担当、能负责的教师队伍。

首先,注重思想引领。

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我校把弘扬“崇尚责任”的学校精神作为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重点,通过政策文本解读、专题研讨、榜样示范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长期倡导,使之逐渐形成学校共同的价值理念,并最终内化成教师日常的行为表现。

其次,注重校本培训。

我校把校本培训作为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基础,建立校本培训的长效机制,拓展校本培训的形式,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学习、读书活动、责任课堂论坛、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等,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培训。

第三,注重教育科研。

我校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师素养的抓手,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关键是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引导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叙述问题、讨论问题、确定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第四,注重名师工程。

我校把名师工程作为提升教师素养的动力,每个教师制定学期个人发展规划,提出自我目标、自我要求、具体措施,激发教师提升素养的主体意识,建立教师发展层次梯队,使每个教师进入不同的发展轨道。

同时,发挥“校内名师”引领作用,开展好“榜样”辐射、示范、指导作用。

3.强化责任教育,塑造“崇尚责任”的学生群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标,而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责任感的培养。

没有学校今天“崇尚责任”学生的培养,就没有明天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强化责任教育,培养崇尚责任的公民,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强化班主任培训。

我校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中小学德育》等杂志,组织班主任外出学习,近距离聆听专家报告等,不断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艺术,初步形成班集体责任感培养的操作模式,即:诊断问题——摸清学生责任现状;确定目标——规范学生责任行为;设计方案——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行为实践——促进学生责任内化;反思重建——提高学生责任水平。

其次,强化“五心”教育。

我校扎实开展“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和促进青少年打牢思想基础、砥砺高尚品德、养成优良行为,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第三,强化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校在社团活动的建设中,秉承“崇尚责任”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社团活动校本化、课程化,发展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凸现办学特色;以社团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营造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强化责任评价。

做好各项检查评比工作,责任到人。

通过目标引领,规范学生责任行为;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责任意识;活动体验,促进学生责任内化。

4.聚集课堂教学,打造“崇尚责任”的课堂模式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责任教育离不开课堂,打造“崇尚责任”的课堂模式,在责任文化构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重视课题引领。

我校紧紧围绕学校重点课题《农村初中“三段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改革获得实质性进展和多维突破。

其次,重视学科建设。

教研组活动和集体备课做到扎实规范,凸现教研组、备课组的学术功能,营造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氛围,增强教研组活动的学术性。

第三,重视教学研究。

我校开展协作片的课堂教学研究、校级的研讨、教研组的开课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让教师在多个层面上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