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距离计算76471

合集下载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5 爆破安全距离为了保证爆破地点附近人员、机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爆破产生的各种危害作用确定安全距离。

5.1 爆破地震作用安全距离1)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重要工业厂房0.4cm/s;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1.0cm/s;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3cm/s;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cm/s;水工隧洞10cm/s;交通隧洞15cm/s;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10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15cm/s;围岩稳定无支护20cm/s。

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算: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5.2 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露天煤矿应尽量避免裸露爆破,露天裸露爆破矿山爆破安全距离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

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

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安全距离爆破作业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程作业,如果不注意安全,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为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必须严格控制爆破安全距离,避免人员和设备受到损伤或危险威胁。

一、爆破安全距离的定义爆破安全距离是指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需要在爆破场周围预设的一个距离范围内进行人员撤离和设备安置,以确保人员和物资不受爆炸冲击波、碎片、飞石等危害。

二、爆破安全距离的制定爆破作业前,必须对爆破场周围的环境进行评估,确定爆破安全距离。

通常爆破安全距离由国家或地方安全规定、人员安全规定、设备安全规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来的。

在实际作业中,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和变更。

三、爆破安全距离的四种类型1.人员撤离距离:该距离是指在爆破作业前,所有工人应在该距离之外撤离到安全区域。

2.安全作业距离:该距离是指在爆破时,应保证所有作业机械和设备距离爆破点足够远,以防止发生意外损害。

3.预防控制区距离:该距离是指在爆破过程中,需要设置的限制区域,以预防误伤和人员进入。

4.危险区距离:该距离是指在爆破过程中,应该完全禁止人员进入的区域。

通常这个距离是由所有其他安全距离叠加得出。

四、爆破安全距离和爆炸威力的关系爆破安全距离和爆炸威力大小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爆破威力越大,安全距离就必须越大。

此外,还应考虑地质条件、空气流动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爆破安全距离进行细化划定。

五、爆破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爆破作业前,必须验收爆破场地,确定爆破安全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所有浸水、损坏、老化的装药和导线必须剔出。

3.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安全服,进行适当的安全培训。

4.在设定了安全距离后,应禁止任何人员进入爆破安全区域。

5.爆破作业前应检查所有爆破设备、工具和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行情况。

6.在爆破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减少爆炸后的烟雾、灰尘和热气排放。

7.所有爆炸声音应满足当地环保标准,避免过度噪声对周围行人造成的不适情况。

爆破安全允许距离验算

爆破安全允许距离验算

爆破安全允许距离验算参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P42计算。

爆破地点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允许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有害效应(地震波、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

本例为临近500KV高压铁塔高边坡爆破,为保证500KV铁塔不受爆破造成的扰动,现场施工第四级边坡采用破碎锤破碎(距离铁塔<30m),一级、二级、三级边坡采用控制爆破。

为确保铁塔安全,分别计算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个别飞散物安全允许距离进行验算。

⑴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依据《爆破安全规程》有关爆破振动计算与安全控制的有关规定,并参考有关材料,确定的铁塔的安全振速V=2.0cm/s,估算允许单响装药量按下式计算:R=(K/V)1/a·Q1/3式中: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单段药量,kg;取值根据不同距离计算确定V-保护对象所在地安全允许质点振速,cm/s;K,a-与爆破点至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参考下表选取。

K,a的取值:标段主要为中硬岩石,K=200,a=1.6。

计算得如下参数:⑵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地表进行大当量爆炸时,应根据保护对象所承受的空气冲击波超压值,按下式进行验算。

∆P = 14Q/R3 + 4.3Q2/3/R2 + 1.1Q1/3/R式中:∆P —空气冲击波超压值,105 Pa;∆P按保护对象基本无破坏验算,依据《爆破安全规程》表4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超压关系,∆P取值0.4。

Q —一次爆破梯恩梯炸药当量,秒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毫秒延时爆破为总药量,kg;R —爆源至保护对象的距离,m。

将上述1中表2参数经上式验算,∆P均<0.4。

⑶个别飞散物安全允许距离根据标段其余非临近高压铁塔段落爆破施工反馈,爆破区炮孔采用稻草覆盖后,可以保证爆破飞石安全距离Rf<30m。

综合上述1、2、3计算,表2 爆破最大单段药量参数表中相关参数满足爆破安全允许距离要求。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2篇)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2篇)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象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式中R—飞石安全距离(m);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象有关的系数,一般取1.0—1.5;对着抛掷方向取大值,背着抛掷方向取小值;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

为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当遇大风天气,顺风方向的飞散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时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

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表1项次爆破方法最小安全距离(m)项次爆破方法最小安全距离(m)1炮孔爆破、炮孔药壶爆破xx小洞室爆破4002二次爆破、蛇穴爆破4007直井爆破、平洞爆破3003深孔爆破、深孔药壶爆破3008边线控制爆破xx炮孔爆破法扩大药壶509拆除爆破1005深孔爆破法扩大药壶10010基础龟裂爆破502.爆破震动对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距离地震波强度随药量、药包埋置深度、爆破介质、爆破方式、传播途径、爆心距以及局部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其中主要因素是爆心距离及装药量。

爆破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的安全距离,一般可按下式计算:Rc=Kca3√-Q式中Rc—爆破地点至建筑物的安全距离(m);Kc—根据建筑物地基土石性质而定的系数,见表2;a—依爆破作用指数n确定的系数,见表3;Q—爆破装药量(kg).土石性质系数Kc数值表2项次被保护建筑物的地基的岩性系数Kc值备注12345678坚硬致密的岩石坚硬有裂隙的岩石松软岩石砾石碎石土砂土粘土回填土含水饱和的土3.05.06.07.08.09.015.020.0药包如布置在水中或含水饱和的土中,则Kc值应增加1.5—2.0倍。

系数a的数值表3项次爆破条件系数a值备注1234药壶爆破n≦0.5爆破指数n=1爆破指数n=2爆破指数n≧31.21.00.80.7在地面上爆破时,地面震动作用可不考虑。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过程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过程

式中: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
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单段药量,kg;V——保护对象所在地安全允许质点振速,cm/s;
K,a——与爆破点至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浯溪口爆破安全距离计算表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2011》,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按下列式进行计算。

安全允许质点振速
其中:梯段开挖高度为8m,属于深孔延时爆破,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单响药量不大于25Kg;Q=25kg 根据表1,本工程爆破施工属于露天深孔爆破,频率范围f=10~60Hz,此处取最大值校验,
f=60Hz;针对一般民用建筑物,安全允许质点振动速度V=2.5~3.0cm/s,此处V=2.5cm/s;根据设计地质勘探资料显示,坝基部位岩性属于中硬岩石,根据表2可得K=150~250,a=1.5~1.8,此处K=250,a=1.8。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可得:
R=70.63
上游左岸鲍家屋里村居民区距离施工区域最近爆破点为220m,下游右岸洛溪村距离施工区域最近爆破点为312m,都远大于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37.77m。

因此,我部石方爆破不会对周边村民居房造
R =〖(k /v )〗
(〖250/2.5
202.0270525。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2.爆破震动对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距离地震波强度随药量、药包埋置深度、爆破介质、爆破方式、传播途径、爆心距以及局部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其中主要因素是爆心距离及装药量。

爆破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的安全距离,一般可按下式计算:Rc=Kca3√-Q式中Rc—爆破地点至建筑物的安全距离(m);Kc—根据建筑物地基土石性质而定的系数,见表2;a—依爆破作用指数n确定的系数,见表3;Q—爆破装药量(kg).土石性质系数Kc数值
表2项次被保护建筑物的地基的岩性系数Kc值备注12345678坚硬致密的岩石坚硬有裂隙的岩石松软岩石砾石碎石土砂土粘土回填土含水饱和的土 3.05.06.07.08.09.015.020.0药包如布置在水中或含水饱和的土中,则Kc值应增加1.5—2.0倍。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新编

第十二章 安全施工常用数据 第一节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①爆破中产生对人、设备、建筑物的主要危险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水中爆破冲击波、飞石、殉爆、有毒气体(炮烟)、噪音等,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为了防止杂散电流、静电、射频电引起雷管、炸药的早爆事故,亦应做好安全工作。

一、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1.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公式 公式(一):1K R V ⎫=⎪⎭,m式中:R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Q —炸药量,kg(齐发爆破总炸药;秒差爆破或微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药量;K 、a —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1-1选取,或由试验确定;表1-1 爆区不同岩性的K 、a 值V —爆破地震安全速度,cm/s,即测定地点建筑物基岩质点的允许安全震动速度,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见表1-2 表1-2 爆破地震安全速度(V )值公式(二):对于拆除控制爆破11KK R V ⎫=⎪⎭,m式中:K 1—系数,K 1=~1,近爆源且临空面少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K 见上表,有资料认为KK 1=;a=。

公式(三):爆扩桩头属于埋深较大而药量不多的深层爆破R =m ;式中:K —土质系数,软塑粘土K=;可塑粘土K=;硬塑粘土K=; A — 安全临界振动位移值,可取公式(四):R K =g m ;式中:K —系数,与岩土性质有关,见表1-3; a —系数,与装药类型有关,见表1-4 表1-3 系数(K )值注:装药在水中和含水土壤中时,系数值增加~倍。

表1-4 系数(a )值 公式(五):1R K =g m式中:R —单药室爆破,或只考虑被保护地下巷道的最近药室时,药室至巷道的安全距离,m ;W —最小抵抗线,m()f n --爆破作用指数函数;K 1—与巷道破坏状态有关系数,K 1=2(硬岩);K 1=2~3(中硬);K >3(破碎性围岩)可参考表1-5。

公式(六) R=KQ ,m式中:R —爆破地震效应对地下结构物的影响距离,m ; Q —炸药量,kg ;表1-5 在不同的K 1值时,爆破对巷道破坏的实际资料K —与岩石性质有关系数,K=2~3(完整岩石、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等);K=4~5(砖、石砌筑井、巷、地道等);公式(七)11.69276R V ⎫=⎪⎭,m ;式中:R —地面爆炸时爆源至测点距离,m ; Q —球形装药量(密度为cm 3,TNT ),kg ;V —地面爆炸时产生冲击压缩波的质点垂直振动速度,m/s公式(八):11aKR V ⎫=⎪⎭,m ;式中:R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对无衬砌隧道的安全距离,m ; K 1、a —岩石性质系数及装药衰减指数,见表1-6; V —岩体质点临界振动速度,m/s ; 当岩体处于弹性和弹塑性区时:'30211()10K K g V K r cσσ-=⨯g g ,cm/s ;当岩体崩塌时:'302113()110K K g V K r c K σσ-=⨯g g g ,cm/s ;式中:K 0—系数,当爆炸药室与相邻隧道垂直时,K 0=2,当爆炸药室与相邻隧道平行时,K 0=;K 1—与岩石结构有关的动应力集中系数;K 2—岩体动强度提高系数,当巷道表面岩石比较稳定且喷射5cm 厚的混凝土时,K 2=~;当巷道表面岩石不稳定并打锚杆,喷射5cm 厚的混凝土时,K 2=~;K 3—地震波卸载系数,K 3=~(局部崩塌小于1m 3);K 3=~(大面积崩塌); r —岩石容重,t/m 3; c —岩石弹性纵波速度,m/s ; g —重力加速度,cm/s 2; σ1岩体中产生的静应力,Mpa ; '1σ --岩石的静抗拉强度,Mpa ;表1-6 爆破地震岩石质点垂直振动速度系数表2.爆破地震有关参数下面列表表示爆破地震与自然地震、烈度、质点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对人、建筑物、结构物和土壤、岩石的破坏关系及其评定标准。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Blasting safety distance calculation.爆破中产生对人、设备、建筑物的主要危险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水中爆破冲击波、飞石、殉爆、有毒气体(炮烟)、噪音等,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为了防止杂散电流、静电、射频电引起雷管、炸药的早爆事故,亦应做好安全工作。

1、爆破震动安全距离计算选用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确定公式:R=α/1'3)/(V KK Q •。

R —爆破震动安全距离Q —一次所允许起爆的最大装药量或毫秒延期起爆时的单段最大装药量 K 、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见表1-1 K '—修正系数(在拆除爆破中引入此系数),K '=0.25~1,近爆源且临空面少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V —周围房屋安全允许震动速度,见表1-2表1-1爆区不同岩性的K 、a 值表1-2爆破地震安全速度(V )值2、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计算R =m式中:R —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m ;Q —装药量,kg ;K —与装药条件和爆破程度有关的系数。

如表2-1。

表2-1系数(K )值注:炸药库的设置,空气冲击波对建筑物和人员安全距离,也按此式计算。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装药量不得大于20kg ,并应按下式确定爆破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R =m式中:R —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安全距离,mQ —一次爆破的装药量,kg 。

K—系数,无掩蔽体时,K=30。

3、爆破飞石安全距离飞石距离2VV S≤<,mg式中:S—飞石距离,m;h—碎块飞散落差,m;g—重力加速度,g=9.8m/s2。

V—飞石初速度,经验取值在15~30m/s。

4、殉爆安全距离计算R=1式中:Q—炸药量,㎏;K—系数,与炸药种类与条件有关,见表4-1表4-1系数(K)值注:(1)“裸露”是指爆炸材料储存在没有防护墙的露面情况。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

5 爆破安全距离为了保证爆破地点附近人员、机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爆破产生的各种危害作用确定安全距离。

5.1 爆破地震作用安全距离1)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重要工业厂房0.4cm/s;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1.0cm/s;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3cm/s;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cm/s;水工隧洞10cm/s;交通隧洞15cm/s;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10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15cm /s;围岩稳定无支护20cm/s。

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算: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5.2 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露天煤矿应尽量避免裸露爆破,露天裸露爆破矿山爆破安全距离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

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

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候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 式中——飞石安全距离(m)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候有关的系数,一般取0.1——1.5 ;对着抛掷方向取最大值,背着抛掷方向取最小值;n_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

为了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党羽打分天气,顺风方向的飞石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事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表12、爆破震动对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距离地震波强度随药量、药包埋置深度、爆破介质、爆破方式、传播途径、炸心距以及局部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其中主要是掌心距离及装药量。

爆破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的安全距离,一般可按以下就算式计算:Rc=Kca3式中Rc—爆破地点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m);Kc—根据建筑物地基土石性质而定的系数;见表2a---依爆破作用指数n确定的系数;Q---爆破装药量(kg);表2系数a的数值见一下表3表33、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爆破冲击波的危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中形成的超压破坏,如空气超压值大于0.005Mpa时,门窗、屋面开始部分破坏;大于0.007Mpa时,砖石结构破坏,房屋倒塌。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可按一下计算式就算:RK=Kb式中Rk—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m);Kb—与装药条件和破坏程度有关的系数,见表4;Q---爆破装药总量(Kg)4、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爆破瞬时间产生的炮烟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的粉尘。

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可按以下计算式计算:Rg=Kg式中Rg—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m);Kg—系数,平均值160;Q—爆破装药总量(t);对于下风向的安全距离应增加一倍。

系数Kb值见表4表4注:防止空气冲击波对人身损害时,Kb采用15,一般最少用5—10. 以上数据来源:安全管理网。

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3篇)

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3篇)

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引言:施工爆破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通常用于在岩石较硬的地质情况下破碎岩石,以便进行基础开挖、矿石开采等作业。

然而,施工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碎石和飞石,对周围的人员和设施造成潜在的危险。

因此,合理计算爆破飞石的安全距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技术非常重要。

一、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方法:1. 施工现场安全距离计算方法:施工现场的安全距离是指在爆破作业时,人员和设施必须保持的与施工点的水平距离。

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如下:安全距离 = 最大飞石距离 + 防护措施距离其中,最大飞石距离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者实际测量获得。

常见的经验公式如下:最大飞石距离= k × h其中,k为飞石系数,通常取值在6-10之间;h为爆破物的高度。

防护措施距离是指为了保护人员和设施免受飞石威胁而采取的防护措施所需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该距离为最大飞石距离的1.5倍。

2. 临时封闭道路及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计算方法:临时封闭道路和建筑物是为了防止飞石对车辆和建筑物造成损害而采取的措施。

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如下:安全距离 = 最大飞石距离 + 防护措施距离 + 预留距离其中,最大飞石距离和防护措施距离的计算方法同施工现场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预留距离是指为了预防飞石距离计算时的误差和安全系数而设置的额外距离,一般情况下,该距离为最大飞石距离的10%。

二、防护技术:1. 覆盖物防护技术:覆盖物防护技术是指在施工现场和临时封闭道路上设置覆盖物,以减少飞石对人员和设施的威胁。

常见的覆盖物包括网状防护网、护盾、护栏等。

这些覆盖物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冲击性,能够有效地阻挡、吸收和分散飞石的冲击力。

2. 工作区域划定技术:工作区域划定技术是指在施工现场和临时封闭道路上设置工作区域,将工作人员和施工设备远离爆破点。

常见的工作区域划定技术包括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监控设备和安全警戒线,以及在临时封闭道路上设置交通标志、道路封闭线等。

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各类爆破,必然会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毒气体,这些因素危及爆区及周围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

因此,进行爆破时,必须考虑爆破危害范围,确定安全距离,设置警戒和采取安全措施。

爆破危害主要有地震效应危害、空气冲击波危害和个别飞石的危害,爆破安全距离按各种爆破效应分别计算,最后取最大值。

一、爆破地震安全距离爆破地震,是指炸药爆炸的部分能量转化为弹性波,在岩土中传播引起的震动。

爆破地震波,对爆区附近的地层、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井巷和露天边坡产生破坏作用。

爆破地震波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使用炸药的性能、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的性质、爆破方法以及地层地形条件。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地震波的危害,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1)爆破前应调查了解爆破区域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露天边坡稳定状况,井巷围岩稳定及支护等情况。

(2)根据爆区的周边环境,采用减震爆破方法和控制炸药量,如微差爆破、缓冲爆破、预裂爆破等爆破方法。

(3)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式中R爆破安全距离(m);Q炸药量(kg);U地震安全速度(cm/s);m 药量指数,取1/3;k、a-与爆破地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81选取。

岩性ka坚硬岩石50 ~1501 .3~1.5中硬岩石150 ~2501 .5~1.8软岩石250 ~3501 .8~2.0二、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一)爆破空气冲击波特性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压力决定于离爆破地点的距离与药包半径的比值、炸药爆炸的比能和周围空气的压力。

对于保护爆区及周围居民区人员的安全,一般以超压作为依据,以允许超压来确定安全距离。

不同超压对人体的危害情况如表82所示。

等级危害程度超压(X105 /m2)危害情况1轻微0 .2~0.3轻微的挫伤2中等0 .3~0.5听觉器官损伤,中等挫伤骨折3严重0 .5~1.0内脏严重挫伤,可能造成死亡4极严重1 .0大多数死亡注:当为(0.3~0.4)X105/m2时,气流速度达60~80m/s,夹杂着碎石加重了对人体的危害。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是指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要保证人员、设备和建筑物与爆炸源之间的一定距离,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本文将从安全距离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爆破作业的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定义】安全距离是根据爆炸物种类、重量、位置等因素确定的,是指在进行爆破作业时,保持人员、设备和建筑物远离爆炸源的最小距离。

安全距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设备损坏,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

根据爆炸物的威力和危害范围的不同,安全距离也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爆破作业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判断。

【计算方法】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通常是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计算的:1. 爆炸物种类和威力:不同种类和威力的爆炸物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破坏能力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具体的爆炸物种类来确定安全距离。

2. 爆破物距离:指爆炸物与人员、设备和建筑物之间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爆炸物距离越近,安全距离就越大。

3. 爆炸物的重量:爆炸物的重量越大,威力就越大,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破坏能力也就越强,所以需要根据爆炸物的重量来确定安全距离。

4. 爆炸物的配置:爆炸物的配置方式也会影响安全距离的计算。

如果爆炸物被分散配置或采取了合理的隔离措施,那么安全距离可以相对减小。

根据以上因素,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软件和计算公式来计算出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需要由专业爆破工程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注意事项】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除了计算和确定合适的安全距离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疏散人员:在进行爆破作业前,需要提前将周围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确保没有人员在爆破区内。

2. 防护措施:在确定安全距离后,需要在爆破区周边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搭建防护墙、设置警示标志等,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3. 预警程序:在进行爆破作业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预警,确保周边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警惕。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一、一般规定各种爆破、爆破器材销毁以及爆破器材仓库意外爆炸时,爆炸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效应(地震、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一)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

0 cm/s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2~3 cm/s;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 cm/s;4、水工隧洞 10 cm/s;5、交通隧洞 15 cm/s;6、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cm/s;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cm/s;(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式(1)计算式中: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Q—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微差爆破或秒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药量;V-地震安全速度,cm/s;m—药量指数,取1/3;K、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1选取.或由试验确定。

表1 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三)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的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三、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一)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得大于20kg,并应按式(2)确定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式中:R-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m;kQ—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秒延期爆破时,Q按各延期段中最大药量计算;毫秒延期爆破时,Q按一次爆破的总炸药量计算。

(二)药包爆破作业指数n<的爆破作业,对人和其他被保护对象的防护,应首先核定个别飞散物和地震安全距离。

当需要考虑对空气冲击波的防护时,其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三)地下爆破时,对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地下大爆破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应邀请专家研究确定,并经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四)水下爆破当覆盖水厚度小于3倍药包半径时,对水面以上人员或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的计算原则与地面爆破时相同。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候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 式中——飞石安全距离(m) 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候有关的系数,一般取——;对着抛掷方向取最大值,背着抛掷方向取最小值;n_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

为了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党羽打分天气,顺风方向的飞石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事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表12、爆破震动对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距离地震波强度随药量、药包埋置深度、爆破介质、爆破方式、传播途径、炸心距以及局部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其中主要是掌心距离及装药量。

爆破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的安全距离,一般可按以下就算式计算:Rc=Kca3√Q 式中Rc—爆破地点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m);Kc—根据建筑物地基土石性质而定的系数;见表2a---依爆破作用指数n确定的系数;Q---爆破装药量(kg);表2系数a的数值见一下表3表33、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爆破冲击波的危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中形成的超压破坏,如空气超压值大于时,门窗、屋面开始部分破坏;大于时,砖石结构破坏,房屋倒塌。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可按一下计算式就算:RK=Kb√Q式中Rk—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m);Kb—与装药条件和破坏程度有关的系数,见表4;Q---爆破装药总量(Kg)4、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爆破瞬时间产生的炮烟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的粉尘。

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可按以下计算式计算:3Rg=Kg√Q式中Rg—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m);Kg—系数,平均值160;Q—爆破装药总量(t);对于下风向的安全距离应增加一倍。

系数Kb值见表4表4注:防止空气冲击波对人身损害时,Kb采用15,一般最少用5—10.以上数据来源:安全管理网。

爆破作业飞石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飞石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飞石的安全距离
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
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候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
R—飞石安全距离(m)
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候有关的系数,一般取0。

1-—1。

5 ;迎着风抛掷方向取最大值,背着风抛掷方向取最小值;
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
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
为了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当遇到大风天气,顺风方向的飞石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时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
表1
2、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爆破冲击波的危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中形成的超压破坏,如空气超压值大于0。

005Mpa时,门窗、屋面开始部分破坏;大于0.007Mpa时,砖石结构破坏,房屋倒塌。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可按一下计算式就算:RK=Kb
Rk—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m);
Kb—与装药条件和破坏程度有关的系数,见表4;
Q---爆破装药总量(Kg)
3、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
爆破瞬时间产生的炮烟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的粉尘。

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可按以下计算式计算:
Rg=Kg
式中Rg—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m);
Kg-系数,平均值160;
Q—爆破装药总量(t);
对于下风向的安全距离应增加一倍.
系数Kb值见表4
表4
注:防止空气冲击波对人身损害时,Kb采用15,一般最少用5-10. 以上数据来源:安全管理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Blasting safety distance calculation.
爆破中产生对人、设备、建筑物的主要危险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水中爆破冲击波、飞石、殉爆、有毒气体(炮烟)、噪音等,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为了防止杂散电流、静电、射频电引起雷管、炸药的早爆事故,亦应做好安全工作。

1、爆破震动安全距离计算
选用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确定公式:R=α/1'3)/(V KK Q ∙。

R —爆破震动安全距离
Q —一次所允许起爆的最大装药量或毫秒延期起爆时的单段最大装药量 K 、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见表1-1 K '—修正系数(在拆除爆破中引入此系数),K '=0.25~1,近爆源且临空面少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V —周围房屋安全允许震动速度,见表1-2
表1-1爆区不同岩性的K 、a 值
岩性 K a 坚硬岩石 50~150 1.3~1.5 中硬岩石 150~250 1.5~1.8 软岩石
250~350
1.8~2
表1-2爆破地震安全速度(V )值
建筑(构)物 V (cm/s )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砖块建筑物
2~3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
5
水工隧道 10 交通隧道
15 矿山巷道
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2、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计算
R K Q =,m
式中:R —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m ;
Q —装药量,kg ;
K —与装药条件和爆破程度有关的系数。

如表2-1。

表2-1系数(K )值
破坏程度 安全级别
裸露药包 全埋药包 完全无损 1 50~150 10~50 偶然破坏玻璃 2 10~50 5~10 玻璃全破坏、门窗局部破坏 3 5~10 2~5 隔墙、门、窗、板棚破坏
4 2~
5 1~2 砖石结构破坏 5 1.5~2 1.5~1 全部破坏
6
1.5
__
注:炸药库的设置,空气冲击波对建筑物和人员安全距离,也按此式计算。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装药量不得大于20kg ,并应按下式确定爆破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325R Q =,m
式中:R —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安全距离,m
Q —一次爆破的装药量,kg 。

K —系数,无掩蔽体时,K=30。

3、爆破飞石安全距离
飞石距离
2
2h V V S g g ⋅≤<
,m 式中:S —飞石距离,m ; h —碎块飞散落差,m ; g —重力加速度,g=9.8m/s 2。

V —飞石初速度,经验取值在15~30m/s 。

4、殉爆安全距离计算
1R K Q =
式中:Q —炸药量,㎏;
K —系数,与炸药种类与条件有关,见表4-1
表4-1系数(K )值
主动药包
被动药包
硝铵类炸药 40%以上胶质炸药 裸露
埋藏 裸露 埋藏 硝铵类炸药
裸露
0.25
0.15
0.35
0.25
埋藏 0.15 0.10 0.25 0.15 40%以上胶质炸药
裸露
0.50
0.30
0.70
0.50
埋藏
0.30
0.20
0.50
0.30
注:(1)“裸露”是指爆炸材料储存在没有防护墙的露面情况。

(2)“埋藏”是指爆炸材料储存在防护墙内的情况。

(3) 当储存殉爆性能不同的爆炸材料时,应按最大敏感度的炸药选择K 值。

5、有毒气体安全距离计算
炸药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成份
炸药爆炸后产生炮烟,含有一氧化碳(CO ),氧化氮(NO 、NO 2)及硫化氢(H 2S )等有毒气体、其毒性如表5-1
表5-1
种类 吸入5~10min 的致死浓度(%)
吸入0.5~1h 的致死浓度(ppm )
一氧化碳 0.5 1800~2600 二氧化碳 0.05 320~530 硫化氢
0.08~0.1
420~600
注:(1)1ppm 表示一百万分之一;
(2)按毒性程度,每升NO 2相当于6.5升CO ; 爆破后有毒气体安全距离的计算
R K C Q =⋅,m
式中:Q —装药量,kg ;
K —系数,K=0.5~1;
C —每公斤炸药爆炸后放出的有毒气体量(可折算为CO 量计算),
L/kg 。

对于顺风方向的危害距离增大一倍。

6、爆破噪音安全距离
声波强度B
20g
P
B L P =,dB 式中:B —声压水平,表示声波强度,dB ;
p —测点声压,N/m 2;
P 0—基准声压(正常听到最小声压)2×10-5N/m 2。

表6-1爆破噪音对建筑物的损坏
声压级(dB )
压力(MPa )
建筑物损坏状况 169 0.06 窗玻璃开始破裂 171~174 0.08~0.1 窗玻璃部分损坏 177~180
0.15~0.2
窗框和外廊木窗破坏
7、水中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
3R K Q =,m
式中:K —水中冲击波的最小安全距离,m ; Q —一次起爆的炸药量,kg ; K —系数,见表7-1
表7-1系数(K )值
装药条件
人员
船舶
游泳
潜水 木船 铁船 水中裸露装药 250 320 50 25 水下钻孔或药室装药
130
160
25
15
20R Q =,m
式中:R —水中冲击波对鱼类的危险半径,m ;
Q —装药量,kg 。

8、炸药的换算
对于内容中提到的装药量,文中是以2号岩石炸药来进行计算的。

实际应用中要进行换算。

规定2号岩石炸药的e=1,并以2号岩石炸药的做工能力320ml 或猛度12mm 作为标准,其他炸药品种根据以下两式换算:
e b =
值所换算炸药的做工能力320或e m =所换算炸药的猛度值
12
Dracula1429搜集整理
2012年5月2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