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共34张PPT)

2、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 地震波
学生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 3、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 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的说明。 有。 (1)改进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2)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 成的相关信息。 (3)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 热资源。 (4)遥感技术 (5)其他的手段
平均17km
洋壳(6km)
陆壳(33km)
33km
2900km
地幔 地核
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幔
厚2800千米
33km
上地幔 900km 下地幔
地幔 地核
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为2800千米;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壳


地 核
厚 3400 千米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分为:内核和外核。
3、地球的内部圈层
速度(千米/秒) 深 度 千 1000 米 2000 3000 0 3 6 9 12 15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 速度有什么特征?
莫霍界面 A
E
F
横波 地幔 纵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地壳
4000
5000 6000
B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想一想: 活动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 态可能是什么?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纵波
地震波
横波
学生合作探究 二:地震波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读图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思考

人教版高一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一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地 莫霍界面 地 壳
幔 外核
内核
古登堡 界面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活动
•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 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 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 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 能是液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包括: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外部圈 层
概念
组成
特征或重要性
大 由气体和悬浮物 气体和悬浮物 是地球自然环
气 组成的包围地球 质,主要成分 境的重要组成
圈 的复杂系统 是氮和氧
部分
水 地球表层水体 地表水、地下 水圈里的水处
圈 构成的连续但 水、大气水、 于不间断的循
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水等
2.在莫霍界面以下(A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
3.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B )
A.氮和氢
B.氧和氮
C.氢和氧
D.氧和碳
4.水圈是________的圈层。(B )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不规则
幔 地
下地幔
外核
古登
2.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大陆部分厚
33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2900 温度、压力和密度
很大
岩石圈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由 坚硬的岩石组成,合 称岩石圈 。
地球的外部圈层
Copyright KB
C.不连续但规则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公开课课件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底部
全部
上部
渗透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 的 生物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大 气 圈水 圈大 气 圈岩 石 圈生 物 圈地
大气圈
A
B
C
分内核外核,地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
地球的内部圈层的特点
小组讨论
圈层名称分界面特征地壳地幔地核莫霍古登堡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由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的结构
小组讨论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由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的结构
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哪些深度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请用示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3.地球的内部圈层各有什么特点? 4.岩石圈在地球内部的什么位置?
小组讨论
2900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1730002800小组讨论人教
圈层名称
分界面
特征
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试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海拔低
海拔高
大气圈ABC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试分析A、B、C分别代表什


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
古登堡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小结
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划分依据组成地震波
课后作业
地理学家认为,人类生活的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想要深入认识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把你需要了解的知识列出来,和同学交流、讨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7张PPT)

图中字母代表的 圈层是?
12
四、知识梳理
13
随堂演练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22日22时21分,在南海海域 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公里,读图回答1-2题。
1. 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 )
A. 软流层 B. 地壳 C. 地核 D. 地幔
2. 岩石圈位于( )
A. A顶部 B. A的全部和B的顶部
C. B的全部 D. B的全部和C的顶部
14
随堂演练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3-4题。 3.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 A.17千米 B.5千米 C.33千米 D.2900千米 4.该地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南极点 D.太平洋
15
随堂演练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 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 重大损失。据此完成5-6题。 5.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传播介质
固、液、气 固
物体运动方向
上下颠簸 左右晃动5
一、认识原理:地震波
小组讨论: ➢ 地震时,横波和纵波在地面和湖中的传播状态是怎样的? ➢ 地面上的人是先感受到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晃?
6
二、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横波、纵波速度明显加快
33

2900
横波消失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液 固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波速发生了
外核
地核
内核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的坚硬岩石)
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
6371
9
2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

(2)“掌握数据”:读图时要结合一些相应的数
据去判断,如33千米为莫霍界面,2900千米为古
登堡界面,12千米为对流层的平均厚度,50~55
千米为平流层的上界。
15
2.结合位置,联系作用 (1)外部三大圈层,可用与岩石圈的相对位置图示 法来帮助识记,如下:
(2)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
互制约,如化石形成于生物圈和
• 33、.昼昼夜夜长长短短的的计计算算方法
• 公式一:昼长+夜长=24
• 公式二:昼长=昼弧/15°
• 公式三:1、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
• 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3、日出时间=12-昼长/2

4、日落时间=12+昼长/2
2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对称递减。
90° 90°
岩石圈之间,风蚀地貌形成于大
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喀斯特地貌
形成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
间。火山灰形成于岩石圈和大气
圈之间。
16
地球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过渡圈层: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 的顶部(软流层之上)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7
• 1—5 B A D D C 6—10 CB CD B • 11—15 DBBDC 16—20 B BCDA • 21—25 DBABA 26—30 CDDAB • 31—35 CBCDC 36—40 DDBBB • 41—45 DCCCC 46—50 DACAA • 51—56 DACBBC
2、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大陆部分厚
33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地球的圈层结构上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地球的圈层结构上课课件
平均17
约2800
特征
①地壳是一个连续的圈层,是由岩石 组成的坚硬外壳②地壳厚度不均, 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 间,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核
约3400 分为内核(固态)和外核(液态)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英文名称
纵波 横波
固/液/气



根据地震波特性和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图, 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Primary wave Secondary wave
速度km/s
(1)地震波传播速度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几次 明显的变化?
(2)根据这些变化,我们应该将地球划分为 几个圈层?
(3)在某次变化中,横波速度突变为0 ,说 明其下层介质肯定不是何种状态?
上天不易,下地更难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从宇宙看地球
提示点1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大陆部分平均33,大洋部分平均7-10千米左右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总:平均17千米
上天不易,下地更难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从宇宙看地球
大气圈(底部) 岩石圈(上部)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名师课件
上天不易,下地更难
水圈(全部)
从宇宙看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上天不易,下地更难
从宇宙看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关键点1:内部物质分异(岩石圈)

地球形成与演化 关键点2:大气圈及水圈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6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6张PPT)

天然气 石油 地下水
地垒
地堑
华山
泰山 庐山
岩石风化:岩石老化、脱落
石蛋地貌
花岗岩球状风化
新疆的“魔 鬼城”
风 向 迎风坡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侧视)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俯视)
丹霞地貌
顶平、身陡、麓缓 明显的水平层理构造 是丹霞地貌的显著特征
丹霞地貌
远古的红色砂岩沉积 随地壳上升后经流水切割 形成丹霞地貌
岩浆岩
冷 却 凝 固 重 熔 再 生
岩浆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沉积岩
变质岩
内力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 衰变的能量
1 2
外力作用
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 射能和重力能
地壳运动
最缓慢,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表现 形式
岩浆活动
剧烈变化,但改变有限 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塑造地表
长江三峡
黄 土 高 原 千 沟 万 壑
喀斯特地貌
• 峰林、石林、溶洞、石钟乳、石笋、地下河 • 都是喀斯特地貌的显著特征
黄河三角洲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岩浆岩
• 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 •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玄武岩(喷出岩) • 侵入岩坚硬致密,喷出岩有气泡
沉积岩
• 外力作用生成,如石灰岩 •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
变质岩
•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 如大理岩
②板块相撞挤压:
形成
山脉
A、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B、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 巨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

必修一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_图文

必修一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_图文

地核
里三圈,外三圈,中间夹着岩石圈。
大气圈 外部 圈层 水 圈
生物圈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
都明显减少 D .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
横波先到达地面
2. 岩浆可能发源于( B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① ②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利用可控震源人工激发地震波是进行石油 勘探的一种主要方式。我国塔里木、胜利 油田等均是用此方法找到的。下图所示四 幅地震波模拟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 的是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
2900
地壳 地幔
莫霍界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2.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速度{千米/秒) 33
2900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1)地壳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养闺女贴给那家美
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
界面 霍 莫 地幔
厚 度
大陆地壳:33千米 大洋地壳:6千米
平均地壳:17千米
地壳厚度差异:
1、大陆厚,大洋薄——海陆差异
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过450km;
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
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和横波
上下颠簸
左右颠簸
地震时,在海洋中航行的人有什么感觉?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8张PPT)

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14·江苏常州高一检测)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称,北京 时间2013年2月6日9:22,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东南端的圣克 鲁斯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8千米,震中位于所 罗门群岛东部347千米处。 美国国家海洋和气象局已发布海啸 预警。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2月7日22时57分,在云南 省昭通市盐津县(28.0°N,104.1°E)发生里氏4.2级地震,震源 深度为10千米。结合上述材料,完成(1)~(3)题。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 21/8/1 12021 /8/11 2021/8 /11Au g-211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 /8/11 2021/ 8/1120 21/8/ 11Wednesday , August 11, 2021
(1)地震波分为哪几类?其传播速度有何特点? (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两个界面的深度分别是多少?地 震波的波速有何变化?
(3)地球内部可分为哪几个圈层?它们分别是哪种物质形态? (4)下面是“岩石圈和地壳结构示意图”。
岩石圈和地壳有何不同?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厚度有 何差异?
答案:(1)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 度不同。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 气体;横波传。 C以上为___地__壳___,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 __地__核____(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2.岩石圈 包括___地_壳____和__上_地__幔_顶__部_____(软流层以上),由 坚硬的岩石组成。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A——__大__气_圈___: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 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的.圈B层——。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_连_续____但不规则 3占.有C大——气生圈物的圈底:部地、球_表_水_层_圈生__物__及的其全_部_生_和_存_岩环_石_境_圈_的_的上总部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生产者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分解者
Copyright KB
消费者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
大气圈 AB
C
2. 读地球四个圈 层构成的示意图 分析A、B、C分别 代表什么圈层?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课堂小结】
【反馈达标】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
分类
传播速度
特点 传播介质状态
纵波
较快
横波
较慢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
共同点: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固体>液体>气体
思考: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传播速度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振动方向为上下运动 横波较慢,振动方向为左右运动
(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II. 据此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可能是什么状态?
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地幔:横、纵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地核:横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3、地壳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 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1)海拔高低与地壳厚薄的关系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2)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区别
传播介质 纵波——固体、液体和气体
横波——固体
2、圈层划分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核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深度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
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 不是。生物圈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存环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与 其他圈层相互渗透。
练习:
1、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 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S波、P波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分 类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横波
较快 较慢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通过 物质的性质 而改变 固体
发生地震时,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速度快,地 面上的人首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 地面上的人感到左右摇晃。
1. 地震发生时, 走在路上的行人和坐在轮船上的人感觉是 否一样? 【提示】
不一样。走在路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
地球圈层结构ຫໍສະໝຸດ 我们如何到达地心?钻探技术
火山爆发
小资料: 世界上迄今最深的钻井 为12km,不到地球半径 的1/500;火山喷发能将 地下几百米的岩浆泛到 上层,但最深不过 450km;地壳运动能掀 起地下20~30km的物质 地壳运动
概念
地震波 横波
纵波
界面(不连续面)
1、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 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特 点
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 意到鸡蛋是分几层?
1、地球的内部圈层之最表层——地壳
(1)厚度差异:
大陆厚,大洋薄——海陆差异 高山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练习: 海岭厚,海沟薄——深度差异 1、地壳的平均厚度( ) C 海拔差异 高处厚,低处薄—— A、约为120Km B、约为8——9Kn C、大约为17Km D、大于岩石圈的厚度
得出结论
圈层名称
圈层的划分: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特征
地壳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 大陆部分厚
莫霍界面
上地幔
33
1、固态 2、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 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 幔
下地幔
地 核
外核 内核
古登堡界面 2900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 概 念 组 成 其 他
大气圈
包裹地球的 气体层 由各种水体 组成的外部 圈层
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的总 称
气体、悬浮 物
厚度2000— 3000M
水 圈
三态;地表 水、地下水、 连续但不规则 大气水、生 物水
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 分布于地壳、大 气圈和水圈中; 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
2.生物圈是一个独立的圈层吗?为什么?
2、地球内部圈层之中间层——地幔
地幔界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2900KM。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顶部有一软 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 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组成为岩石圈。
3、地球内部圈层之最里层——地核
范围:古登堡面以下的核心部分
成分:铁和镍
状态:外核为液态或融溶状态(判断理由), 内核为固态(现在一般认为内核为固态)
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 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坐在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不会感 到左右晃动,因为水只有纵波才能通过。
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 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划分依据: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 部传播的速度变化等因素来判断地球内部 的物质结构,从而划分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能在固体、 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 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地震波的传 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的物质的性质而不同。 意义: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 地震波的精确测量,从而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 结构和状态,划分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再演练应用] ——————————————— 读地球内部圈层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圈层名称:A 是________;E+F 是________。 (2)界面 B 的名称是________, 界面 D 的名称是__________。 (3)________ 层 ( 填字母 ) 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 ________的主要发源地。 【解析】 本题通过示意图的形式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
上 地 幔
岩石圈 软流层
下 地 幔 外 核
地 幔
地 核
内 核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图中 A 是地壳,B 为莫霍界面,C 为地幔,D 为古登堡界面, E 为外核,F 为内核。
【答案】 (1)地壳 地核 (2)莫霍界面 (3)C 岩浆 古登堡界面
总结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练习:
2、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C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3、大气圈的组成成份为( C A、氢、氧 C、氧、氮 D、大陆断层 )
B、二氧化碳、氧 D、二氧化氮、氮
4、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
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
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 石圈 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圈层的划分: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完成读图指导
根据地震波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速度变化, 将地球内部划分出三层。 界面 莫霍面 深度(KM) 地震波速的变 化 17(33或6) P波和S波的速 度都突然增加 分界意 义 地壳和 地幔
古登堡面
2900
P波速突然下 降,S波消失
地幔和 地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