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语文高考能力自测与评估
语文高考能力自测与评估
(0524、0531《792加油站•高考热线》节目内容)2005年语文高考能力自测与评估命题者:上海市延安中学周永蔚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阅读(80分)(一)阅读土曾先生的《永远的塔里木河》,完成下列五道试题。
(11分)(1)那年十月末,在新疆。
硬朗的风蘸着寒气,抒写秋霜的诗意。
夕阳下,是阔别多年的塔里木河,岸边沙坡,萋萋芦荻、丛丛红柳,杏黄与灰绿相杂的胡杨树参差,衬托着河水。
河水却怯生生地淌,似乎疲惫、有几分垂头丧气的模样。
莫非为丧失当年那狂野不羁气概,愧对那岸、那草、那树!(2)赴农场的路,仅此一截与塔河相伴相望。
路,紧扣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边缘,在沙丘中起伏,颠簸、摇晃着我搭乘的中巴。
根据电线杆穿越沙丘,向荒原前方执拗延伸。
沙丘重重,间或有那么一株沙枣或胡杨,树着。
它孤独地见证了人与荒漠的争夺:我进你退、步步紧逼。
路前方冒出一棵棵钻天杨,排列着,还有那绿得沉郁、呈银灰色的沙枣林带,就标志着某座农场的方位。
路,蜿蜒联结五座农场。
它们共同营造着犬牙交错状的绿洲带,如锁链坚韧地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扩张。
从这儿再往东南去,就是楼兰遗址,然后,是罗布泊。
(3)目的地是那座与楼兰、罗布泊最近的农场。
我人生的青涩与懵懂,就在这里被戈壁风沙和塔河水砥磨、消融。
(4)我有几分偏执地认为,没有在西部、例如新疆呆上几年的人,对西部的讴歌多半属飘浮的猎奇。
行色匆匆的骚人墨客惊叹风光之奇幻,可怎能看破风景,感觉奇幻景色后那份沉滞与悲凉触摸荒漠无言的狞笑在这里,人的生存、发展,就是时时与能吞噬、湮没一切的荒漠较劲。
(5)在这,唯有水,才让生命有了活的欢快。
(6)汇聚天山雪的塔河水,顺水库开闸流入农场,春来了。
草青树绿。
五月沙枣花香。
七月麦黄,过个十天半月,头藤哈密瓜诱得你溜进瓜园过把瘾。
瓜甜果香的秋仿佛一晃而过。
十月末,水库关闸,冬的寒意就肆无忌惮地日益张狂。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 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 .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 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D .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
B .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C .晋人向南翻越中条,不仅具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也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
所取。 人歌曰:“肥鲜不食, 丁庸不取。 裴公贞惠, 为世规矩。”朝野服焉, 号为“独立使君” 。
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①,数旬之内,
2/6
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
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
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
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005全国卷高考语文
2005全国卷高考语文2005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是全国卷,其中包含了多个题目,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
下面将按照任务名称的要求,分别回答每个题目的内容需求。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曹禺说:“戏剧是生活的放大镜。
”(《论戏剧创作的根本问题》)戏剧是一种通过语言、行动、表情、姿态、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通过人物形象与情节的构造,通过剧场的呈现方式,再现人生、揭示人生、批判人生的艺术。
要求:以“戏剧是生活的放大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戏剧是生活的放大镜曹禺曾说过:“戏剧是生活的放大镜。
”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戏剧的本质和价值。
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行动、表情、姿态、音乐、舞蹈等手段,将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呈现在舞台上,以此再现、揭示和批判人生。
首先,戏剧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再现了生活。
在戏剧中,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言语表达等展现给观众。
观众们可以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感受到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之间的共通之处。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有勇敢的英雄、聪明的政治家、痴情的恋人等等。
这些人物的形象在戏剧中被放大,使得观众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种人物。
其次,戏剧通过情节的构造揭示了生活的真相。
戏剧中的情节往往紧扣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将人们的欢乐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们可以通过戏剧中的情节,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在古希腊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悲剧命运和人性的弱点。
这些情节的揭示让观众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现实的残酷。
最后,戏剧通过剧场的呈现方式批判了生活中的问题。
剧场是戏剧呈现的空间,它可以通过舞台布景、灯光效果、音乐和音效等手段,为戏剧呈现增添更多的艺术魅力。
观众们在剧场中,可以通过戏剧的批判性表达,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在现实主义戏剧中,观众们可以看到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尖锐批判,这种批判有助于人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2005年语文高考能力自测与评估
(0524、0531《792加油站•高考热线》节目内容)2005年语文高考能力自测与评估命题者:上海市延安中学周永蔚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阅读(80分)(一)阅读土曾先生的《永远的塔里木河》,完成下列五道试题。
(11分)(1)那年十月末,在新疆。
硬朗的风蘸着寒气,抒写秋霜的诗意。
夕阳下,是阔别多年的塔里木河,岸边沙坡,萋萋芦荻、丛丛红柳,杏黄与灰绿相杂的胡杨树参差,衬托着河水。
河水却怯生生地淌,似乎疲惫、有几分垂头丧气的模样。
莫非为丧失当年那狂野不羁气概,愧对那岸、那草、那树!(2)赴农场的路,仅此一截与塔河相伴相望。
路,紧扣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边缘,在沙丘中起伏,颠簸、摇晃着我搭乘的中巴。
根据电线杆穿越沙丘,向荒原前方执拗延伸。
沙丘重重,间或有那么一株沙枣或胡杨,树着。
它孤独地见证了人与荒漠的争夺:我进你退、步步紧逼。
路前方冒出一棵棵钻天杨,排列着,还有那绿得沉郁、呈银灰色的沙枣林带,就标志着某座农场的方位。
路,蜿蜒联结五座农场。
它们共同营造着犬牙交错状的绿洲带,如锁链坚韧地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扩张。
从这儿再往东南去,就是楼兰遗址,然后,是罗布泊。
(3)目的地是那座与楼兰、罗布泊最近的农场。
我人生的青涩与懵懂,就在这里被戈壁风沙和塔河水砥磨、消融。
(4)我有几分偏执地认为,没有在西部、例如新疆呆上几年的人,对西部的讴歌多半属飘浮的猎奇。
行色匆匆的骚人墨客惊叹风光之奇幻,可怎能看破风景,感觉奇幻景色后那份沉滞与悲凉触摸荒漠无言的狞笑在这里,人的生存、发展,就是时时与能吞噬、湮没一切的荒漠较劲。
(5)在这,唯有水,才让生命有了活的欢快。
(6)汇聚天山雪的塔河水,顺水库开闸流入农场,春来了。
草青树绿。
五月沙枣花香。
七月麦黄,过个十天半月,头藤哈密瓜诱得你溜进瓜园过把瘾。
瓜甜果香的秋仿佛一晃而过。
十月末,水库关闸,冬的寒意就肆无忌惮地日益张狂。
2005年语文高考分析
错误设置点都在同音字,角度较为单一。尽 管有错别字的各组中只包含一个错别字,试题难 度并不高,但题目中出现的错别字是容易错的。 “坐阵”似是而非(在汉语词典上,根本就 没有“坐阵”。遗憾的是从互联网上的统计看, 至少有47800例是这样书写的)正确的写法应是 “坐镇”。 “贸然”似非而是(“冒然”生造,对考 生会有很大干扰。) 基础不够扎实的考生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 词语上。
二、2005年语文试卷分析
第一,关于语言知识。
第一卷由2004年的六小题减至今年的4小题, 分值由原来的18分减至12分。尽管2005年《考试 大纲》取消了“*”号的限制,扩大了考查的范 围,但试题毅然放弃了标点符号、文学常识和实 词虚词近义词的选用等考点,所剩四个选择题分 别考查了辨别字音、字形、成语运用和病句辨析。 字音、字形和成语题涉及到的材料普通而常见, 使用频率高,没有生僻的词语。而这四个考点关 乎语文知识的基础,应作为考查的重点、核心考 题,不可再减。
第三,人文性。从题料的性质来看,2005年命题 更加突显人文性,更加重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下面仅从主观题方面略作分析。 如果按题料的性质分类,40多道题可整理出近20 个类别。为避繁复,将其大致归并为10类: 藏书读写类(8)、禁毒防疫类(4)、 尽孝文明类(3)、写景状物类(4)、 情感友谊类(5)、哲理讽刺类(5)、 文艺科学类(6)、语知爱好类(4)、 政治政策类(3)、地方特色类(2)。
(2005年)1语音: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眩晕
B.羡慕 C.剽悍 D.舟楫
C
舷梯
募捐 漂泊 逻辑
炫耀武力
幕天席地 虚无缥缈 开门揖盗
改弦更张
蓦然回首 飘忽不定 缉拿归案
①2004年考查异形同音字的读音;2005年则考查形似音 近字的字音辨识。这两种方式难度相似,但 2005年所选 词语更为常见,也就降低了难度。“考查重点是对汉字 字音与声旁关系的辨识”。 ②选择的形似音近字是常用词语,可以避免多音字或生 疏字的读音干扰;过去考生感到生僻的豢养、盥洗、霰 弹都在课本中出现过,而现在基本不涉及生僻字。 ③一般考声母、韵母的差别,不单纯考核声调问题。声 母、韵母的差别,往往也不是方言地区难以辨别的平舌 与翘舌、鼻音与边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于带有地域特点, 对某部分地区的考生不公平,一般不作为语音考核点; 前后鼻音除了少部分地区外,本省绝大多数地区不能区 分,一般也不作为语音考核点。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
2005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浙江卷)第1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粘贴(zhān)玷污(zhān)龌龊(wò)运筹帷幄(wò)B.蹉跎(cuō)磋商(cuō)遭殃(yāng)怏怏不乐(yāng)C.飞镖(biāo)剽悍(biāo)绯红(fēi)妄自菲薄(fēi)D.蜿蜒(yán)筵席(yán)市侩(kuài)脍炙人口(ku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葱茏绊脚石怨天尤人一如既往B.迄今名信片提纲挈领老成持重C.幅射照相机有恃无恐竭泽而渔D.气概座右铭满腹经纶世外桃园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根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_______,作出诊断。
②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___________。
③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________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病症干涉虽然B.病症干预即使C.病征干预虽然D.病征干涉即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西)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江西卷)语文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悖(bèi)谬翎(lín)毛赧(nǎn)然咬文嚼(jiáo)字B.脉(mò)脉提(dī)防吮(shǔn)吸模棱(léng)两可C.福祉(zhǐ) 重(zhòng)听怔(zhèng)怔虚与委蛇(shé)D.游说(suì) 破绽(zhàn) 斡(wò)旋少不更(gēng)事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禅让震撼针砭惩前毖后 B.荟萃蕴籍屠戮天花乱坠C.糟塌疲惫寒暄标新立异 D.怄气伫立痉孪远见卓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晓华外语能力和攻关能力很强,被学校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
②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③有时她偷偷塞一点口香糖、瓜子什么的给小王,小王不想要,又不便当众。
A.委任不管推却B.委派尽管推却 C.委任尽管推诿D.委派不管推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晴朗的夏夜,躺在广阔的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B.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20综合0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huang
1 1十校联考200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7题。
(21分)梅花,中国花文化的秘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提起梅花,国人无—不联想到红梅赞所颂扬的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
从外形上说,梅花娇小玲珑,花形多样;从文化内涵上说,我国有关梅花的诗词歌赋比其他所有花的诗词歌赋的总和还婴多。
梅花的暗香和意境为我们打造了独特的中华花文化之秘境,从此意义上说,无花能敌。
千年铜鼎叹梅核梅原产于中国,无论野生还是栽培,我国当处首位。
梅最初是以果而名闻中华。
古人以梅代醋,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如《尚书·说命》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商王武丁对宰相傅说说:阁下的重要性就好比做羹汤时用的盐和梅。
直到现在,云南大理白族和丽江的纳西族同胞,仍然保持用野生梅子炖肉炖鸡的殷商古风。
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古的发现,正好印证了《尚书》里的记述,因铜鼎中炭化的梅核,经碳14鉴定,查明距今已3200年。
更令人振奋的是,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证明当时的梅核应当是公元前5495到前5415年左右的。
这就大大增加了我国梅树的历史,使她可与伊拉克椰枣树齐名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两种果树。
从吃用梅子到赋予梅子文化内涵,我们则需要到《诗经》中寻找答案。
在我国古代民间朴素歌谣《诗经》中,梅是体现古人浪漫情怀的最佳佐证。
在商朝时期的河南北部,梅子青时,就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时刻。
由于母系社会遗风尚存,姑娘会摘青梅(尚未熟透的梅子)扔给她欣赏的小伙子,以示爱意。
所以说,中国的情人节比外国人的还要早,只是好多人都不了解,反而依着西方文化,在西方的情人节时送所谓的“玫瑰”表示爱情。
其实充斥国内市场的“玫瑰”只是现代月季的误称。
古代先民采集野梅,主要系作加工食品或祭祀之用。
早期的梅花在千万年的历史中都是单纯的5瓣,在长期的驯化栽培中,梅个别出现了复瓣、重瓣、台阁等变异,有心人另行嫁接繁殖,就育成了专供欣赏的新品种,这就是花梅从果梅中分化而出的来龙去脉。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评析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评析今年命题严格依据现行的教学大纲、教育部《2005年考试大纲》以及我省制定的考试说明,继续保持命题思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试卷结构分主观、客观两部分,七个大题,26小题。
第六大题减少2分,加到了新增题——作家作品填空中。
考查内容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比如文言文阅读知识点跟中学教材密切相关,有利于中学教学。
总体上看,试题难度适中,与去年相比平均分可能略有下降。
今年的试卷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典雅厚实,文化意蕴浓,重在考查语文能力和素养。
1.突出语文的本质特性,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素养。
重视基础知识。
如第3、4两题考词语运用,所选词语均在常见范围之内。
词语本身难度不大,但对语境体察的要求较高。
比如第3小题对“病症”“病征”的选择,第4小题对“屈指可数”使用正误的判断,均需要联系语境,细加体察。
突出语文能力。
如第16题古诗的比较鉴赏,需要借助古诗鉴赏的基础知识(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
24题,如果了解汉字文化特点,有利于解答这类题目,题目巧妙处理文化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关系。
第5题考语病辨识,错项分别包含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不合逻辑(也可视为搭配不当)三种类型。
但C项和D项句式比较接近,都出现“是否”“如何”等词语,如果只会机械套用,不会具体分析,那就难以做出正确选择。
检测思维品质。
选文体现了不同的思维特点,检测考生不同的思维品质。
科技说明文阅读要求辨析概念,做出判断,归纳推理,侧重考查了抽象思维;文学作品阅读要求学生表达对文学形象、表现手法的理解、感悟,引导学生联想想像,侧重考查形象思维。
2.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对现代人文精神的思考。
如第18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很简单,而题干加上了作品的经典话语,丰富了知识的内涵,启发学生去阅读经典作品;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和第五大题现代文材料表现了不同时代社会精神现象的思考;24题蕴含了汉字文化,25题对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生动的描述;特别是作文题的选材与话题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20052005年高考语文分析
. . . ....2005年高考语文分析钱春良2005年省语文自主命题继续坚持“有利于大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命题原则,命题方向以能力、素质立意为先,同时注重基础考查,力求达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统一。
该试卷在与2004年自然衔接的基础上,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1、试题结构、考试内容及赋分值有了变化。
今年,国家对于未来高考的命题内容、试卷结构和赋分比重的规定由“统一要求”变化为是“统一要求与开放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
另外,也取消了星号,使命题变得更为务实。
我省自主命题也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小题数量由25题增加至26题;分值分配上,第四大题由18分增加到20分,第六大题由12分减少为10分。
2、重视语文素养的考察。
继续深化语文的人文内涵。
如鉴于考纲解除了文学常识这一考点的星号,增设了一道文学常识题,赋分为2分。
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会,合久必分”。
分值虽比以往的选择题要少1分,但更利于学生对文学的关注。
另外,主观性阅读分析题,材料选取李汉荣《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是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警醒与反思: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超越世俗,需要登高望远的精神追求。
24题蕴含了汉字文化,25题对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生动的描述;特别是作文题的选材与话题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3、加强了时代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注重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选材的视野更加开阔,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现代文阅读材料在思想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选文立意深远,文质兼美。
其他如茶文化、汉字文化、关于禁毒的漫画等等,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样,该试卷选取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脉博,关注国计民生,关注世界,关注未来。
[高考必看]2005年高考语文分析
2005年高考语文分析钱春良2005年省语文自主命题继续坚持“有利于大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命题原则,命题方向以能力、素质立意为先,同时注重基础考查,力求达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统一。
该试卷在与2004年自然衔接的基础上,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1、试题结构、考试内容及赋分值有了变化。
今年,国家对于未来高考的命题内容、试卷结构和赋分比重的规定由“统一要求”变化为是“统一要求与开放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
另外,也取消了星号,使命题变得更为务实。
我省自主命题也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小题数量由25题增加至26题;分值分配上,第四大题由18分增加到20分,第六大题由12分减少为10分。
2、重视语文素养的考察。
继续深化语文的人文内涵。
如鉴于考纲解除了文学常识这一考点的星号,增设了一道文学常识题,赋分为2分。
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会,合久必分”。
分值虽比以往的选择题要少1分,但更利于学生对文学的关注。
另外,主观性阅读分析题,材料选取李汉荣《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是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警醒与反思: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超越世俗,需要登高望远的精神追求。
24题蕴含了汉字文化,25题对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生动的描述;特别是作文题的选材与话题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3、加强了时代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注重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选材的视野更加开阔,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现代文阅读材料在思想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选文立意深远,文质兼美。
其他如茶文化、汉字文化、关于禁毒的漫画等等,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样,该试卷选取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脉博,关注国计民生,关注世界,关注未来。
4、注重语文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考察。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16份试卷)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16份试卷)2005年高考全国共有16套语文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全国若干省区命制了三套试卷,13个自主命题的省市各命制一套试卷。
由于2005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取消了对试卷结构、各类题型赋分比例的统一规定,所以各命题组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大胆尝试,使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试卷的总体结构和赋分比例呈现多元化。
全国甲卷、乙卷、丙卷均变为第Ⅰ卷10题30分,第Ⅱ卷11题120分,全卷七大题21题。
广东卷、江苏卷第Ⅰ卷均为12题36分。
福建卷第Ⅰ卷8题24分,未设语言知识板块,变为六大题21题。
重庆卷第Ⅰ卷13题39分。
湖南卷未设语用板块,变为六大题22题。
其余各省市卷均与去年保持一致。
以上变化的总趋势是简化结构,优化组合,减少客观题量和分值,增加主观表述题的分值。
如全国三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都增加了分值,现代文阅读也增加了分值,并把原多项选择题变为主观题。
福建卷作文增至70分。
湖南卷在现代文阅读中增设了一道15分的赏析短文写作。
二、试卷的整体构思和选材、设计都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学科特点。
各套试卷的语言运用题能注意植根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仅全国三套试卷就有拟写主题班会的会标、拟写生日请柬、填写敬辞谦语、推荐最喜欢的课文等源于生活、多姿多彩的鲜活试题。
其他试卷还有描述漫画、拟写贺卡、编拟广告、变换句式和多种形式的仿写等。
这类题注重检测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富有情趣,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
古诗文阅读题从选材到题型设计都丰富多彩,增添了鉴赏的韵味,呈现出多样的审美追求。
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不少是名家名篇,底蕴深厚,文情并茂,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设题在注意考查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同时,着力引导考生披文入情,发掘文本的人文蕴含。
例如全国乙卷选用苏叔阳《春天的梦》,丙卷选用冰心《一日的春光》,`两篇大家手笔,一种人文情怀,都深情抒写了对春天的呼唤与礼赞。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高考语文试卷与试题
A ①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B ①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
②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C ①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②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 ①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
②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
1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
10.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正确答案(B) A 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对开花植物进化的认识是一致的。 B 鲜花不仅能使人露出笑容,而且还能提高记忆力,促进思维功能发展。 C 科学研究证实,鲜花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所以人类"从感情上"喜欢花。 D 对人类来说,开花植物既没有食用价值,也没有其他基本生存价值。
1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⑴_______________,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 古》)[4分] 参考答案: (1)池塘生春草 (2)载舟覆舟 (3)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乎都不一样;更让人好奇的是,花卉可能利用了它对人类的这种独特影响来不断进化。进化生物学认为,植物往往为 了吸引众多不同物种而进化,从而使其不断传播开来。但是这种理论提出,植物━━人类共同进化的根据是花儿带来 的感情奖赏。
拉特格拉斯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他们认 为,人类至少5000年来一直在广泛种植花卉,与其他植物相比,它们拥有非常大的进化优势。他们还指出,花卉的形 状和香味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
得 分 的 答 案
①本文开头写了儿子与母亲都年 轻时的一场小冲突,表现了儿子 小时候与母亲年轻时生活的快乐, 彼此之间的朋友般的感情,对后 文作者腿坏后,母子之间为看病、 找工作都作了反衬作用,也为以 后母亲鼓励儿子成为作家起铺垫 作用。 ②引出下文,为下文作了铺垫。 ③为下文起了衬托作用,衬托我 虽然气过母亲,但心里还是深深 地爱着母亲。同时也写出了我、 母亲两个人的性格,为后文作了 铺垫。
2
得 分 的 答 案
相同点:都写自己已老。不同 点:夜游宫,记梦记师伯浑虽 然老了但心未老,书愤写自己 已老,心已死。 相同点:都是表达作者虽然老 了,但要积极参战衷心报国的 强烈愿望。不同点:前首诗, 作者运用了自问自答的设问表 达作者内心强烈的愿望,而后 句作者是通过镜中的外貌表达 力不从心的感情。
3
得 分 的 答 案
①引起下文,使下文母亲的形象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母亲的爱, 使文章的意境升华,冲突中突出 了年轻母亲同样有着年轻的梦, 同样会炫耀自己往日,与日后 “我”病重,母亲为“我”操劳 的形象对比。 ②为以后母亲“为我奔波、劳碌 在到死”做铺垫,衬托出母亲由 像孩子似的与我吵嘴的开心岁月 一下子转变为渐渐衰若(弱)的 母亲的悲惨岁月,衬托出母亲的 伟大,与母亲对孩子的爱。
3.相同点:都表达了一心为国效力 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不同点:词中表达作者虽未得到重 用,年岁已大,却满怀激情,“心 未死”,希望能为国效力的感情; 诗中则表达了年岁已大,报国无门 的悲愤心情。 4. 相同点:都写到了鬓,突出年纪 已老,但仍旧心系国家和表达的一 种忧国忧民之情;不同点:该词中 运用设问,巧妙的写出心未死,表 达陆游满怀信心,对祖国的统一充 满希望。而书愤中更多的是一种对 前线战场的不满和对衰败朝廷的愤 恨。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试题评析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试题评析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试卷长度有所缩短,思维含量明显增加。
全卷题目从去年的25道减至21道,其中第Ⅰ卷选择题由14道减至10道。
近几年一直作为必考内容的一些常规题目,如字音、词语选用、文言实词、现代文阅读双选题等,今年高考没有涉及。
但一些能够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思维含量较高、侧重鉴赏评价的试题,反而加大了比重,如文言文翻译、古诗鉴赏和散文阅读等。
以下是各小题评析:1.[考点]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能力层级为A级。
[答案]B。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别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能力。
A项“斐然成章”;C项“烦躁”;D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D级。
[答案]A。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词语特别是成语的能力。
百里挑一: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
形容十分出众。
A项句子强调的是人才稀少的意思,可以改为“凤毛麟角”。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个考点通常包括对现代汉语实词、虚词和熟语的考查,今年主要考查了成语的使用,试题难度有所降低。
3.[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D级。
[答案]D。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成分残缺,应当把“北京大学电影节”放到开头。
B项不合逻辑,“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
C项搭配不当,应当把“能否”去掉。
4.[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D级。
[答案]C。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语义性病句的能力。
C项句子中“批评的人”可以是文章中批评到的人,也可以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
这是典型的歧义句。
5.[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A。
[分析]A项仅仅强调中条山的山势特点,不能作为它“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的证据。
6.[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C。
[分析]A项与原文第二段“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的说法不一致。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真题高考语文试卷与试题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真题高考语文试卷与试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真题向来备受考生关注,既是历年高考英语考试题目的集锦,也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真题高考语文试卷与试题。
在2005年的语文全国卷1中,试卷共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下面我们将逐部分进行分析。
选择题部分总共有十五道题目,包括听力和阅读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听力,共五道题目。
每道题目都附有录音材料,并提供选项。
考生需要准确听取录音内容,并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第二部分是阅读,共十道题目。
这些题目包括诗歌鉴赏、阅读理解和短文填空。
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的材料,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其中,诗歌鉴赏要求考生对所给诗歌进行理解和解析,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韵律。
选择题部分的试题较为多样,题目难度适中,覆盖了语文知识的多个方面,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接下来是非选择题部分,共计六道题目,其中包含填空题、改错题、作文等。
这些题目更加注重考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和给定的提示词语填写空白处的合适单词或词组。
改错题要求考生找出每个句子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
这些题目考察了考生对语法和用词的掌握程度。
作文题是非选择题部分的重点,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或提供的题目进行写作。
在2005年的作文题中,考生需要根据一个提示,自由发挥并且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巧进行论述和写作。
作文题目的材料一般比较广泛,包括社会问题、文学作品、人物描写等等。
非选择题部分的试题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巧进行综合性的表达和应用。
综上所述,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真题高考语文试卷与试题涉及广泛的语文知识点,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和掌握,考生能够更好地备战高考,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2)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强求/牵强纤夫/纤尘不染来日方长/拔苗助长B.宿仇/宿将落笔/失魂落魄差可告慰/差强人意C.解嘲/押解蹊跷/另辟蹊径一脉相传/名不虚传D.卡片/关卡度量/置之度外方兴未艾/自怨自艾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2.“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3.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缩小控制B.圣地减少控制C.圣地缩小抑制 .D.胜地减少抑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太空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植物睡眠之迷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绳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迷。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全国卷2)
2005年高考语文参考答案(全国卷2)一、1. B 2. C 3. D 4. A二、5. B 6. D 7. C三、8. A 9. B 10. C四、11. (1)马患肥胖症而,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2)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12.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13.略14.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15. 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
(“短促”、“寒冷”、“风沙漫天”、“充满生机”、“充满色彩”、“带来希望”,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五点即给6点。
16. 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答对“故都的解放”给2分;答对“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给2分,意思对即可。
17. 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将“春天”和“梦”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出“春天”和“梦”的关系,给4分;分析出“春天”与“梦”在一起的效果给2分。
意思对即可。
18. ③②①(答对一处给1分)19. ①拜托②包涵③高寿20. 略(理由表述连贯给2分;符合课文特点给4分)21. (按等级评分标准评价)2007年参考答案一、1、(D)2、(D)3、(C)4、(C)二、5. ( C )6. ( A )7. ( C )三、8. ( C )9、( B )10、( B )四、11.(1)译文: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和
•
第1题语音题全省考生平均得分为1.79分,得 分率为59.7%。A项中“玷”字虽然易错,但平时 训练到位,出错的考生并不多;问题主要出在 “粘”字上,因为一般人都习惯于将其读为nián, 受浙江方言影响,读niān的也不在少数。B项中主 要的干扰是“怏”,本应读yàng,但很容易受声 旁“央”的影响而读第一声,选择错误的考生主 要是错在这里。C项中有两处干扰,一处是 “剽”,一处是“菲”,但两处只要有一处记住 了,就可以排除该项。D项全部正确,但考生易 将“筵席”与“宴席”混为一谈而将“筵”误读 为第四声。
•
第2题错别字辨析,全省考生平均得分为1.31分, 得分率为43.7%。就整题而言,这16个词语可以说无 一为生僻词,而且全部词语为常见常练词,或为平时 常用,或为课本中所常见。此题之所以得分率不高, 与部分考生基础不扎实,对字形印象模糊,似是而非 是分不开的。印象模糊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平日不 重视字形问题,而强化记忆时,脑中内容又太多,正 确字形和错误字形相混;另一方面则是死记硬背带来 的恶果,许多考生在记忆字形时采用孤立地死记词语 的办法,没有将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比如“明信片” 一词,有些考生总是将“明”和“名”混淆,其实, 只要想到明信片在邮寄时不用信封,所写的内容显露 在外,就知道“明”是公开、显露在外或不隐蔽之意, 就不会将它和“名片”(写着自己姓名、职务、地址 等,在交际时介绍自己所用)的“名”混在一起。同 理,只要记住“世外桃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 记》,就不会将“源”误作“园”了。
•
去年作文设题侧重于宏观性考查,今年此题侧 重于微观与宏观的关系,角度有更多的变化。去 年作文题属于供料话题,今年作文题题干简明直 捷,形理兼具,形象的引导与理性的概括相统一。 话题字面注意审美形式与内容的结合,给考生留 下较多的“空白”,题干本身具有更多的美学色 彩,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 (四)目标明晰 • 今年的试题命制突出了对语文能力的考查,并 有意识地逐步朝知识(knowledge)、能力 (ability)、素质(quality)相结合的KAQ考试模 式发展。 • 试卷体现了大语文观,目的在于引导中学语文 教育而不是迎合时下的应试教育,充分发挥语文 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让高考成为一生 中一堂最生动、难忘的“语文课”。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A.塑料sùliào 暂时zànshí纸屑zhǐxiè胳臂gēbeiB.擦拭cāshì察觉chájué撺掇cuànduo 串珠chuànzhūC.血压xuèyā档次dǎngcì鲫鱼jìyú体己tījiD.处理chùlǐ掠夺lüèduó享受xiǎngshòu 尽快扩jìnku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努嘴白内瘴信而有征怵目惊心B.保镖入场券味同嚼蜡按迹寻踪C.寒暄无明火虚左以待五行八作D.缘份胡萝卜所作所为俯拾即是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4.下列语句中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B.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
“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24、0531《792加油站•高考热线》节目内容)2005年语文高考能力自测与评估命题者:上海市延安中学周永蔚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阅读(80分)(一)阅读土曾先生的《永远的塔里木河》,完成下列五道试题。
(11分)(1)那年十月末,在新疆。
硬朗的风蘸着寒气,抒写秋霜的诗意。
夕阳下,是阔别多年的塔里木河,岸边沙坡,萋萋芦荻、丛丛红柳,杏黄与灰绿相杂的胡杨树参差,衬托着河水。
河水却怯生生地淌,似乎疲惫、有几分垂头丧气的模样。
莫非为丧失当年那狂野不羁气概,愧对那岸、那草、那树!(2)赴农场的路,仅此一截与塔河相伴相望。
路,紧扣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边缘,在沙丘中起伏,颠簸、摇晃着我搭乘的中巴。
根据电线杆穿越沙丘,向荒原前方执拗延伸。
沙丘重重,间或有那么一株沙枣或胡杨,树着。
它孤独地见证了人与荒漠的争夺:我进你退、步步紧逼。
路前方冒出一棵棵钻天杨,排列着,还有那绿得沉郁、呈银灰色的沙枣林带,就标志着某座农场的方位。
路,蜿蜒联结五座农场。
它们共同营造着犬牙交错状的绿洲带,如锁链坚韧地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扩张。
从这儿再往东南去,就是楼兰遗址,然后,是罗布泊。
(3)目的地是那座与楼兰、罗布泊最近的农场。
我人生的青涩与懵懂,就在这里被戈壁风沙和塔河水砥磨、消融。
(4)我有几分偏执地认为,没有在西部、例如新疆呆上几年的人,对西部的讴歌多半属飘浮的猎奇。
行色匆匆的骚人墨客惊叹风光之奇幻,可怎能看破风景,感觉奇幻景色后那份沉滞与悲凉触摸荒漠无言的狞笑在这里,人的生存、发展,就是时时与能吞噬、湮没一切的荒漠较劲。
(5)在这,唯有水,才让生命有了活的欢快。
(6)汇聚天山雪的塔河水,顺水库开闸流入农场,春来了。
草青树绿。
五月沙枣花香。
七月麦黄,过个十天半月,头藤哈密瓜诱得你溜进瓜园过把瘾。
瓜甜果香的秋仿佛一晃而过。
十月末,水库关闸,冬的寒意就肆无忌惮地日益张狂。
我的关于农场的记忆,犹如被夕阳下的塔河水濡湿,苏醒。
(7)那年月,塔里木河把持不住野性尥个蹶子,荒原洼地平添个湖荡、海子。
农场人们改善伙食去湖荡拉网,捕的鱼肥肥装了一马车拉回伙房。
开油锅炸鱼,锅里的鱼竟然越炸越多。
也有鱼顺水库的渠而下。
休息天、眼明手快的骑自行车扛着长柄鱼叉沿渠溜达,猎获的喜悦与饱口腹兼而有之。
也有‚拾皮夹子‛的。
那天同宿舍的杨君去渠边闸门洗衣服。
一条逆水上溯的鱼猛一窜,蹦上渠岸。
当晚我们就分享那条足有半人长的大鱼。
(8)塔河水还让我们这些生在黄浦江的上海人,仿佛重返了江南水乡。
在塞外,我们同样插秧、拔稗草。
自己亲手种的新大米粒粒晶莹,是回上海探亲时唯一可炫耀的。
那时,上海人老是吃陈年籼米的。
除夕,淘洗新疆大米煮年夜饭,与家人话离之惦念、聚之喜悦。
(9)好几年后才明白,在塔里木河下游耗费这么多水种水稻,可称为奢华的垦荒。
(10)说岁月如矾,澄析往昔的是非;说时光似酒母,消逝的日子纵然酸辛,也终被酿成醇厚的回忆。
不并非所有的苦涩都会转成甘甜。
那时人们追求的是垦荒面积扩大,何尝想到塔河水过度引流也会日见减少,尤其塔河下游的农场。
可是四五月间,那燥热得焦枯棉苗的热风暴,又频频造访绿洲。
那时的垦荒者很少想到生态平衡。
人们砍伐塔河畔胡杨,打制农场职工喜爱的上海式样家具。
斫挖沙窝里长了几十年的红柳,用作煮饭、取暖的燃料;挖甘草,将一根根手腕一般粗的甘草从地下掏出来,熬甘草膏出售,填补农场经济指标的亏损缺额。
干这些活餐风宿露,很苦。
可我们当时以生存发展的需要看待这个苦,甚至用战天斗地的豪情升华了这份苦。
(11)我沉思,回味当年某些愚昧的往事,无意间四周暮色渐起。
车到农场已是夜晚。
次日,与留在农场的昔日同伴相聚。
我看到新建的农场场部办公楼、棉花库房、轧花机房,都很气派。
听他们说如今农场只种棉花,科学地膜育苗,抗御了热风暴侵害,棉花收成见好。
令人担心的,是水一年比一年少,沙尘暴一年比一年多。
甚至因缺水,整整一个生产连队开垦的大片土地、营造的林带不得不放弃,任荒漠重新吞噬。
当话题转向塔里木的新油田;国家逐步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新疆调水入注塔河,改变下游缺水、断流现状规划时,聚会气氛重又热络起来。
无论一直留守在这里与荒原较劲的他们,还是如我这样已离开的,打心底里都期盼这片我们青春岁月和汗水曾浇灌的绿洲继续坚韧地生存,以符合生态平衡的方式发展。
(12)中巴车凌晨四时就要发车。
离别农场时,夜色还浓,我的感触,与我想再看一眼的那些菜圃、果园、林带、条田、营房都一齐被凝固在黑夜里,我无从与它们一一告别。
又何需告别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无论离开多远、分别多少年,心中永远惦念着塔河下游的这片绿洲!1.第(1)自然段主要修辞方法应该是(1分);它的文学作用是(2分)。
2.结合第(3)、(4)两个自然段,说说怎样理解“感觉奇幻景色那份沉滞与悲凉”?(2分)。
3.第(10)自然段中的“醇厚的回忆”具体确指的是(2分)。
4.第(11)自然段中“愚昧的往事”文中说了几件?它们分别是:a、有件(1分);b、分别是:(2分)。
5.第(12)自然段的结尾句“心中永远惦念着塔河下游的这片绿洲”,其最根本的原因是(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试题要求:(9分)(1)[甲]的凡尔赛宫座落在巴黎西南十八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
(2)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一六六一年动土,一六八九年全部竣工,至今约有三百四十年的历史。
全宫占地一百十一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十一万平方米。
宫殿建筑[乙]、布局严密、组合协调。
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丙]。
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丁]。
(3)如果说凡尔赛宫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更富有艺术魅力。
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宫内还存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的精致的瓷器。
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它全长七十米,宽十米,高达十三米,联结两个大厅。
长廊的一面是十七扇朝花园而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则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十七面镜子,镜子由四百多块镜片组成。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
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臵身在芳草如荫、佳木葱茏的园林之中。
(4)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别具匠心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它花草鲜艳,树木苍翠,景色优美,环境恬静。
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参天的大树浓荫蔽日、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笑Yè含春。
近处是两池碧波,浮光跃金,沿池而塑的铜塑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5)据说凡尔赛宫的建筑,有着一段有趣的轶事。
一六六一年,居住在陈旧的凡尔纳宫和枫舟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总监大臣富盖邀请,去他新建的宫殿赴宴。
富盖宫殿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
三周之后,路易十四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盖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
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
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部是给富盖修建宫殿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宫殿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6)历史上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宫,此外,一七八三年,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在此签订了《巴黎和约》。
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日,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7)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二百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
南北宫和正宫底层自路易〃菲利浦起已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艺术珍品。
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元首和外交使节。
6、(1)、(2)两个自然段中在[甲]、[乙]、[丙]、[丁]四格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栩栩如生驰名世界气势磅礴端正雄浑B、驰名世界气势磅礴端正雄浑栩栩如生C、气势磅礴端正雄浑栩栩如生驰名世界D、端正雄浑栩栩如生驰名世界气势磅礴7、第(3)自然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是“”(0.5分),应改为“”(0.5分);第(4)自然段中的一处拼音,填字释义:其字为Yè“”(0.5分),其义是(0.5分)8、第(5)自然段中的“据说”两字的说明作用是(1分);介绍一段有趣的轶事,是想说明。
(2分)9、第(6)自然段中的语序有些混乱,请调整好后填入空格内的正确序号应该是(1分)①一八七0年,普鲁士占领凡尔赛,②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
③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它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
④但在大革命它默无声息了,⑤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10、第(7)自然段除了有“举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有(0.5分)和(0.5分);全文的说明顺序应该是:(A、以时间为顺序;B、以空间为顺序;C、以时空为顺序;D、以事物的内部联系为顺序)(1分)(三)阅读下文,完成试题要求:(15分)(1)陶潜晚年穷困,‚老至更长饥‛,吃了上顿就没下顿时,则向东邻西舍告急。
他写过《乞食》诗,以记其事。
(2)诗人下笔落墨很爱夸张。
所谓乞食,并非路乞,乃是撞到他人家中,叼扰一顿酒饭。
主人理解来意,殷勤接待,边饮边谈,‚谈谐终日夕,殇至辄倾杯‛。
这原是一件韵事,不料却遭到摩诘居士的嘲笑。
王维在《与魏属士为》中说:‚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案官去。
后贫,《乞食》诗云‘抠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
当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惊讶一位诗人‚雅得这样俗‛,摩诘居士就是这号人。
(3)王维也作出了贡献。
他用嘲笑的形式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做官‛与‚做人‛的矛盾?(4)做官乐,乐在物质生活不用担心。
东晋时虽然还没有公费‚炒星‛、公费‚三陪‛之类的玩意,但公费吃喝还是有的嘛!如果官运亨通,一路福星高照,能爬到公卿,一生吃着不尽,且可荫给子孙。
(5)做官也有苦楚。
有官僚制就有等级制。
从上往下,一级管一级;从下往上,一级依附一级。
大官压迫小官,小官巴结大官。
芝麻绿豆官最苦,苦在上下都不能去讨好。
明末‚公安体‛学派袁宗道概括成三句话:‚对上司,要做狗;对同僚,要做鬼;对百姓,要装神。
‛(6)王维的宗旨是做官高于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