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15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问题研究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166
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当是什么样子【教材剖析】“经过对月球基本概略的剖析,我们知道月球上有合适人类生计的条件:引力,极地可能有冰、矿产资源等;对“生物圈”2号资料的剖析,使我们明确了与月球基地的异同点,也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得了经验和教训;在商讨完月球资源后,知道了月球上有资源能够用于月球基地建设。
经过以上内容剖析,明确建设月球基地是特别不简单的事,但经过我们人类的努力,月球基地最后会建成,有望成为人类在地球外星体上成立的第一个活动场所。
我们能够取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成立起多样的月球基地。
【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研究学习。
2.把前方学习的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稳固所学知识。
3.培育学生经过各样方式进行查找、采集、剖析资料的能力。
1.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勇敢假想和创新,科学地试试规划月球基地。
2.运用研究学习的方式增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行。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科学研究的修养和态度。
2.培育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课要点】1.研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采集、剖析资料的能力培育。
【教课难点】1.研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采集、剖析资料的能力培育。
3.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投影展现]中国“嫦娥一号”升空片段。
[导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漂亮神话,现在天这个漂亮的神话变为了事实。
在世界上像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科技大国,近来都燃起了对月球的兴趣,计划在此后的几年或几十年里对月球睁开研究,并提出要成立月球基地。
[问题1]:什么是月球基地?[问题2]:在月球上成立基地,主要有什么目的?[学生议论]分组议论,指定一位学生讲话。
[投影展现]1.月球基地是指人类在月球上成立的生活与工作地区。
2.在月球上成立基地,主要有以下目的:更好地睁开天文观察等科学活动;在月球上建立空间发电站供地球使用;开发月球各样矿物质源;为人类向更远的目标研究供给了一个落脚点;为飞向更远的行星的飞船供给建筑资料甚至供给推动剂;为更远的未来人类向月球移民打前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113
知识与技能
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把前面学习的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学生已经非常熟练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
3、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5、学生对月球资源的认识不深,对如何实施探月计划更加模糊。
6、学生对于可能存在生命的其他星球很好奇,迫切了解能否在宇宙之中找到另一个“地球”。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评价表3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等次
(星级评定)
1、活动态度方面
A、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B、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C、活动是否认真、善始善终。D、是否勇于克服困难。
7、要想在月球上建成永久性空间站,必须达到哪几个基本要求呢?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已经对月球做出的探测研究。
2.借鉴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
3.同组之间研究分析教材中有关“生物圈”2号的资料。
4.搜集其他国家的月球基地计划的相关资料,初步设计一个人性化的月球基地。
1老师根据一个学期以来,各小组活动情况,利用(评价表3)给出教师意见。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材分析]“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后的“问题研究”。
通过对月球基本概况的分析,我们知道月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引力,极地可能有冰、矿产资源等;对“生物圈”2号资料的分析,使我们明确了与月球基地的异同点,也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取得了经验和教训;在探讨完月球资源后,知道了月球上有资源可以用于月球基地建设。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明确建设月球基地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经过我们人类的努力,月球基地最终会建成,有望成为人类在地球外星体上建立的第一个活动场所。
我们可以拿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建立起多样的月球基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把前面学习的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和创新,科学地尝试规划月球基地。
2.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3.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集成的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投影展示]中国“ 嫦娥一号”升空片段。
[导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而今天这个美丽的神话变成了事实。
在世界上象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科技大国,最近都燃起了对月球的兴趣,计划在今后的几年或几十年里对月球展开探索,并提出要建立月球基地。
[问题 1]:什么是月球基地?[问题 2]: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主要有什么目的?[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指定一位学生发言。
[投影展示]1、月球基地是指人类在月球上建立的生活与工作区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96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向太空扩展生命的首选地。
地球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那么到底宇宙中有着外星人的存在吗?人类又如何走向太空呢?这是人类一直探索的问题。
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一章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设计这一研究性活动,配合地理新课程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推动新课程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根据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设计人类如何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2.能力目标①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合作意识。
③加强学生对未来领域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归纳学习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
(七)探讨与反思随着今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国逐渐步入航天强国之列,国家更加强了对宇宙特别是月球的航天探索,神舟五号和六号相继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这激发了欧美、俄罗斯、日本甚至印度等国家又一次对月球探险的高潮。
月球探索在停止了20年之后又重新被全世界所关注。
一部分国家都相继提出要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的设想。
但是月球和地球不一样,要想在月球上建立基地谈何容易?因此本课通过大量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对月球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展开了对月球基地的假想。
这节课在一个很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课堂中。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154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材分析]“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后的“问题研究”。
通过对月球基本概况自然表面特征的分析,我们知道月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极地可能有冰、矿产资源等;对“生物圈”2号资料的分析,使我们明确了与月球基地的异同点,也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取得了经验和教训;在探讨完月球资源后,知道了月球上有资源可以用于月球基地建设。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明确建设月球基地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经过我们人类的努力,月球基地最终会建成,有望成为人类在地球外星体上建立的第一个活动场所。
我们可以拿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建立起多样的月球基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把前面学习的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1.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和创新,科学地尝试规划月球基地。
2.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3.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集成的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言]略[研究探讨] 1:月球概况:联系教材P27页“知识拓展”资料1,结合下图图示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投影展示]结合探讨结果,借鉴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思考:[问题 3]:月球上已经有哪些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投影展示]月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有:引力,极地可能有冰、矿产资源等。
[问题 4]:如果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投影展示]月球尚不具备、需要人类自己解决的条件是:适合人类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条件、可以饮用的液态水、防御宇宙辐射的措施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79
从生命保障和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总结月球基地的构想流程。
补充完善设计流程。
重点剖析
总结月球的基本情况,并对比月球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基本情况:引力、大气、温度、水、矿产资源、能源……
讨论并总结月球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
难点深入
展示案例:生物圈二号,并引导学生此理解月球基地的建设难点。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生物圈二号”和月球基地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们可以从“生物圈二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阅读案例并讨论回答问题。
自主研讨
月球基地可以分为生活区、农业生产区、工业生产区、采矿区、科研区、发电站、航天站等部分。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资料,从形态、功能、防护等方面设计月球基地的各部分。
分组设计月球基地各部分并解说展示。
1.理解建设月球基地所需条件和难点
2.对比生物圈二号与月球基地的异同
教学方法
讨论法、对比法、材料分析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以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为切入点,导入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历程。总结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望月、观月、探月、登月、驻月。
总结对于人类探月的了解,理解人类探月的艰辛。
课堂小结
建设月球基地是人类探月历程的重要一步,由此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深刻认识地球存在生命的可贵和不易。
总结本课所学。
板书设计
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一、探月历史:望、观、探、登、驻
二、月球现况:引力、大气、温度、水、矿产资源、能源……
三、基地构想:案例:生物圈二号
课题
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1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概述(你要研究这一课题的原因与意义,字数1000字)(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课题的背景地图是实施地理教学必备的工具,也是考查地理学习情况的载体。
近年来辽宁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中,地理图表试题占了绝对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读图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做读图题会丢分很多,给出的原因最多的就是读不懂。
通过对一部分学生的调查,我发现学生失分多的原因不外乎是这两种:一是不会给题中地理空间准确的定位。
二是不能准确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很多同学做地理题目一遇到图就会晕头,找不到思路,无从下手。
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有时候会把地理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力相混淆,尽管地理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甚至读图能力是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
但是并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得分就完全归因于读图能力的问题,会存在读图过程清楚而没有得分的情况,有欠缺答题技巧和表述不当等各种原因。
进入高中后由于学科地位、学生基础、教师教学方法等原因,特别是在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阶段,发现很多学生基础很薄弱,对图掌握的能力很差,往往无从下手,得分普遍较低。
而地图可以把零散的地理知识点归纳到图中进行综合概括,使之条理化,能够清楚地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
可以这样讲,学生对地图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理学习成绩,进而影响到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读图能力较强的学生,他得地理成绩往往比较好,而且对地图有一种莫名的好感,而不是排斥。
读图能力强,对知识掌握的往往也准确、扎实与长久。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进行“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从而进一步改进地理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识图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成绩,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别人研究本问题的进展)国外地理教育普遍重视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124
第一章行星地球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探究月球适宜生命发展的条件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搜集材料,探索月球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找寻节标题、框题、段落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
2.识记教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3.初探问题:(1)想一想地球有生命的条件及地球与月球的环境不同。
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生物圈2号”实验材料,与地球生存环境中遇到的问题相比,可以从那些方面采取措施?我们可以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3)世界各国探月工程越来越多,想一想,为什么月球会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二、基础检测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超过180℃,夜晚温度低于-200℃,试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如此之大?【经典例题】例1下列有关地月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月球与地球一样有生命的条件②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方向与月球自转的方向相反③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例2 月球上有多种资源,其中重要的一种是地球上所没有的氦-3资源,氦-3是一种安全高效而又清洁无污染的重要燃料,据统计,月球上的氦-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月球土壤中的氦-3含量可达500万吨。
下列能源与氦—3能量的释放方式相似的是:()A.太阳能B.核能C.石油D.地热能【能力提升】1.由于月球的黄赤交角只有1°32′,远小于地球的23°26′,所以月球表面环境()A.昼夜温差小 B.不会产生极昼、极夜现象C.季节变化小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2.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91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以“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例问题探究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与老教材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每章后围绕本章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增加了“问题研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侧重点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开放性。
它不仅引导师生探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而且还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基本理念。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小时侯都会望着星空苦思冥想:星空当中,还有我们人类的邻居吗?在梦中,常常幻想着自己插上翅膀,飞向宇宙空间寻找外星人。
随着人类共同的探索,可能有生命有火星、木卫二、土卫六-泰坦,但现在还不能确定。
因为这些天体离我们很遥远,所以人类必许依靠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
拓展材料1:月球是太空时代的“第一站”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以后,人类便进入了太空时代。
科学家们想探测第一个天体就是月亮。
今天,宇航观测已证实了并大大扩充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古代传说中的琼楼玉宇实际上是一个荒凉死寂的世界。
月球上没有大气,因而也就不会有风;没有液态水,也就不会有雨,没有天气变化,就不会有像地球上风雨的侵蚀作用,月球的外貌总是保持不变;没有空气传播声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无声世界;月亮周围没有大气,即使在太阳照射的“白天”,天空仍然是黑暗的。
月面上主要有两种地形。
一种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被天文学家称之为月海。
月球上有22个月海,其中3个位于月球背面,4个跨越正背两半球,其它15个均在月球的正面。
说是海,其实一滴水也没有。
另一种地形是为数众多的环形山和林立的山峰。
大多数环形山是约40亿年以前形成的。
在月球上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直径小于1千米的则不计其数。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中国的海南岛还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229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2、理解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
情感目标:激情投入,享受成功。
二、学法指导1、以学案为路线图自学基础知识,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阅读材料: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月球表面自然状况月表无大气,只是在月球表面几十公分的空间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游离态氢,钠,镁等元素,使得这一空间的气压比一般的行星际空间的压力高3到4个数量级,达到0。
0000001Pa(注:地球表面的气压是100000Pa)。
同时,由于没有大气散射的影响,你可以在太阳当空的情况下欣赏美丽的星星,当然也不会遇到风雨云等天气了。
月球赤道附近表面温度(注:是地表辐射热,不是气温,月表无大气):白天超过120摄氏度,晚上降到-180摄氏度。
月球自传一周是680小时,大约相当与地球的28天。
也就是说,在月球上,你可以最多在14天内一直见到太阳。
月球表面没有液态水,至于有没有水冰,科学界还在探测研究。
表面有几厘米厚的月球土壤,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岩石而形成,(和地球土壤形成原因不同)。
薄薄的土壤下面是十分坚硬的玄武岩。
无人类已知的生命形态。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月球表面的环境,与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大不相同。
月球上没有大气,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
月球上也没有水,就是在对月球的岩石分析中,也没有发现水分。
那里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是一个没有生命活动的世界。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月面直接暴露在宇宙空间。
因而月表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
白天最热时,月表温度可达127℃;夜间最冷时,温度则可降到——183℃。
没有大气,又没有水,月球上也就没有云雾雨雪等气象变化。
因此,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可以清楚地看到月表的各种形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地提供能量。 • 4、科学家推测的两极冰物质,经探测或许
能为我们所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考虑到:
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还需要满 足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呢?
探究三、建立月球基地 需要的生存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基本条件有:
适宜的温度条件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液态水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要解决人的食物问题
为更远的将来人类向月球移民打前站。
把望远镜放到月球上去
天文学家经过仔细论证后发现,以月球为基地开展天文观测有着卫星天文观 测所不能企及的优点。月球为天文望远镜提供了一个巨大、稳定而又极为坚固的 观测平台,因而可以采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安装、指向和跟踪系统。这一点 是处于失重状态的天文卫星所望尘莫及的。月球上没有空气,因而也没有风,其 表面环境实际上处于超真空状态,故而在那里进行天文观测不会受到大气因素的 影响。如果我们想得更远一些,经过充分开发之后,月球将会逐步为我们提供各 种必需的原材料。这些因素对于在月球上安装理想的天文望远镜(特别是大型天 文望远镜)以及与之相配的观测室将是十分有利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178
第一章问题研究:(第一学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由于平时看相关方面的书籍较多,知识面比较丰富。
相对这方面内容也是科幻作品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恰当、妥善的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探究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相关知识,还能给学生提供极大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本部分为第一章《行星地球》的问题研究。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地球上的某些资源会枯竭的。
月岩中的氧、铝、铁、钛等资源,月球南北两极可能存在的100亿吨冰,成为在目前状况下人类向太空寻求的宝贵的资源。
那么,月球有可能在某些方面给予地球以支撑,来帮助人类解决这种困难。
于是科学家们就有了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从搜集《月球表面自然状况》的资料中,认识可供人类
开发利用的月球资源
2 简要分析月球基地的形成条件
3 绘制月球基地构想图
4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辨证的观点和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 月球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
2 人类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教学难点:月球基地构想图,
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问题研究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1
月球基地应当是什么样子[教材剖析]“月球基地应当是什么样子”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后的“问题研究”。
经过对月球基本概略的剖析,我们知道月球上有合适人类生计的条件:引力,极地可能有冰、矿产资源等;对“生物圈”2号资料的剖析,使我们明确了与月球基地的异同点,也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得了经验和教训;在商讨完月球资源后,知道了月球上有资源能够用于月球基地建设。
经过以上内容剖析,明确建设月球基地是特别不简单的事,但经过我们人类的努力,月球基地最后会建成,有望成为人类在地球外星体上成立的第一个活动场所。
我们能够取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成立起多样的月球基地。
[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研究学习。
把前方学习的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稳固所学知识。
培育学生经过各样方式进行查找、采集、剖析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勇敢假想和创新,科学地试试规划月球基地。
运用研究学习的方式增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行。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科学研究的修养和态度。
培育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 教课要点]研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查找、采集、剖析资料的能力培育。
[ 教课难点]研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查找、采集、剖析资料的能力培育。
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
[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施,集成的有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投影展现]中国“嫦娥一号”升空片段。
[导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漂亮神话,现在天这个漂亮的神话变为了事实。
在世界上象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科技大国,近来都燃起了对月球的兴趣,计划在此后的几年或几十年里对月球睁开研究,并提出要成立月球基地。
[问题1]:什么是月球基地?[问题2]:在月球上成立基地,主要有什么目的?[学生议论]分组议论,指定一位学生讲话。
[投影展现]1、月球基地是指人类在月球上成立的生活与工作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共25张PPT)
题
研
究
月 球 基 地 应 该 是 什 么 样 子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问
“生物圈2号”设施
题
研
究
月
球
基
地 思考:“生物圈 2号”和月球基
应 地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该 是 什 么 样
相 1.人工建造
同 之
2.背景为荒漠环境
处 3.内部形成完整的生态环境
子 不同之处
“生物圈2号”建在地球上,温度更适宜,更容易制造
问
题
研
月
究
球
月 球
南
基 地
极
应
该
是
什
么 美国科学家在今年9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撰文
样 说,“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发回的最新数据再次表明, 子 月球两极存在着冰冻状态的水,数量多达100亿吨。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问
题
研
究
月
球
基
地
应
该
是
什 么 样
月球上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有:固体表面, 两极可能有冰
球 基
球。不过,航天员的活动范围以登月点为中心,
地 半径不足8千米,那只是对月面的短暂探险。
应 目前,人们正计划建立月球基地。
该
是 什
科学家们设想,在月球基地上,人类可以通
么 过开发月球资源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建
样 立月球基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子
问
题
研
究
月 球 基 地 应 该 是 什 么 样 子
问题研究
问
题
研
究
月 球
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202
常见天气系统一、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锋等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在本单元中起到小结与实际应用转承的作用,在前面两节的基础上论述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影响,是从理论向实际的分析应用过渡的节点,也为下面介绍全球的天气变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本节课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全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暖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五、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七、学法指导:1、以提问导读,以图像导思(图示法),列表比较分析(比较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天气的一种常见天气系统。
什么是锋面系统?它如何形成?有何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
引出锋面系统生:请学生阅读课本,并且思考学案上的问题。
熟悉教材师: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113
3、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5、学生对月球资源的认识不深,对如何实施探月计划更加模糊。
6、学生对于可能存在生命的其他星球很好奇,迫切了解能否在宇宙之中找到另一个“地球”。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和创新,科学地尝试规划月球基地。
2.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6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个学期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一个学期探究让学生明白我们人类目前对月球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护和利用好地球,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月球上已经有哪些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如果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
3、看资料“生物圈”2号和月球基地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我们可以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5、“生物圈”2号实验能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6、月球上具有哪些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哪些月球资源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_119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把前面学习的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1.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和创新,科学地尝试规划月球基地。
2.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3.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投影)月球环形山图片。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先后有6次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千克的月岩样品。
科技大国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最近都燃起了对月球的兴趣,计划在10年内派太空船到月球展开探索,并提出要建立月球基地。
那么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推进[教师精讲]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人类已经对月球做了哪些探测研究。
(投影)就国际上的探月活动来说,从1958年至今,美国进行了9次载人月球探测,其中有6次为载人登月;前苏联、美国、日本和欧洲空间局向月球发射的无人探测器共计87个。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
这一年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千克的月岩样品。
1990年日本发射了“飞天”月球探测器,正在研制“月神”月球探测器。
1998年美国发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准备在2004年发射“破冰者”探测器。
2003年9月27日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在格林尼治时间顺利升空。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11月12日,发布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我国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卫星轨道设计、导航控制、微小相机视频成像等各项技术均得到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2、理解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
情感目标:激情投入,享受成功。
二、学法指导
1、以学案为路线图自学基础知识,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2、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阅读材料: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月球表面自然状况
月球表面的环境,与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大不相同。
月球上没有大气,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
月球上也没有水,就是在对月球的岩石分析中,也没有发现水分。
那里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是一个没有生命活动的世界。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月面直接暴露在宇宙空间。
因而月表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
白天最热时,月表温度可达127℃;夜间最冷时,温度则可降到——183℃。
没有大气,又没有水,月球上也就没有云雾雨雪等气象变化。
因此,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可以清楚地看到月表的各种形态。
满月时,在地球上用肉眼乍看月球,是一个洁白光亮的圆面。
仔细观看,则会看到在明亮的月面上有黑色的斑纹。
通过望远镜观察月球时,会清楚地看到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有些区域明亮,有些区域暗黑,大大小小的亮区和暗区交错布满月球表面。
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已从望远镜中观察到了月球表面的这种特征。
当时,人们以为那些大的暗区是月球上的海、洋,小的暗区则被当作是月球上的湖、湾,并以此给予命名。
这些名称,直到今天还继续沿用。
后来人们才知道,月球上的海洋和湖湾,与地球上的海洋和湖湾是完全不同的,那里根本连一滴水都没有。
月球上的暗区(即所谓的海、洋、湖、湾),实际上是一些面积大小不同的平原和低地。
由于那些地方广泛分布着熔岩流形成的比较年轻的岩石,又比较低洼,对太阳光的反射率较低,同周围地区相比,呈现为暗黑色。
而月表那些亮区,则是月球上的高原和山脉。
其组成物质主要是比较古老的岩石,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很强,相比之下显得非常明亮。
“阿波罗”号系列飞船在月球上实地考察的结果,证明这种对月面明暗区域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
在地球上看月球,只能看到月球的半个球面,而这半个球面基本上是月球的同一个半球的表面。
这个总是朝向地球的半个月球面,叫做月球的正面。
月球的另一个半球面,总是背着地球,叫做月球的背面。
在地球上,人们是无法直接观察月球背面的。
自从1959年月球探测器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后,人们才开始对那里的月面特征有所了解。
绕着月球飞行的宇航员,则直接地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景象。
在月球的正面,高原、山脉与平原、低地,差不多各占面积的一半。
月球的背面,也分布着高原、山脉和“海”。
与正面不同的是,背面的高原、山脉占据的区域非常广阔,而被称作海、洋的平原、低地,所占面积则比较小。
从整个月球表面看,月海约占总面积的20%。
现在已经知道的月海有22个。
在月球的正面,较大的月海有10个。
其中,位于西部的有危海、丰富海、澄海、静海和酒海;位于东部的有风暴洋、湿海、雨海、云海和汽海。
分布在月球背面的月海,主要有理想海、南海、史密斯海、边区海、莫斯科海、浪海、洪堡德海、齐奥尔科夫斯基海等。
月海中最大的是风暴洋,其面积达500万平方千米。
月海的周围被山脉所环绕,大多呈封闭的圆形。
月球上的山脉,大多是用地球上的山脉名称来命名的。
如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
比较高大的山脉有十多条。
其中,最长的是亚平宁山脉,其长度达1000千米。
位于月球南极附近的莱布尼兹山,是月球上的最高峰,其高度达9000米,比地球上的最高峰还要高。
环形山广泛的分布,这是月球表面最突出的特征。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又叫做月坑。
月坑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
环形山的中间,地势低平,有的还分布着小的山峰。
环形山的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
有些环形山的周围,向外辐射出许多明亮的条纹。
月球上的环形山,大多是用著名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哥白尼、开普勒、牛顿、柏拉图、第谷、祖冲之、张衡等环形山。
在月球上到处可以看到环形山。
无论是月球正面,还是月球背面,无论在明亮的高原,还是在低平的月海,都有环形山分布。
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万多个。
环形山的大小差别很大。
较大的环形山直径达100千米以上,小的直径则在1千米以下。
在月球的正面,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就有33 000个以上。
其中,直径超过100千米的约有40个。
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是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
月球正面的第谷、哥白尼、开普勒等环形山,周围都有很明显的辐射条纹。
特别是位于南半球的第谷环形山,周围的辐射条纹最为壮观,数量多达100多条。
其中最长的一条长达1800千米,一直延伸到北
半球的澄海。
在地球上,即使用最普通的望远镜,也能清晰地观察到那些较大的辐射条纹。
月面大部分地方的地势是平缓的,没有参差不齐的山峰和尖锐的岩石。
在月球的表面,普遍覆盖着一层厚薄不一的碎屑物质。
一般来说,高原、高山区碎屑覆盖物较厚,达1千米之多;而月海区域碎屑物较薄,多在1米左右。
覆盖物主要是碎石,上面是浮土。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
1.月球概况
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质量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表面引力只有地球的。
加上月球表面温度变化剧烈(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高达℃;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下降到℃),月球表面的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很容易逃逸到宇宙空间。
所以,月球表面没有,近乎。
月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约10厘米,像沙粒一样的物质,下面是岩石。
1998年1月6日,美国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宇宙飞船,发现在月球的北极和南极有,最多可能达到100亿吨。
2.月球资源
月岩中含有大量,可供建造各类建筑。
月球上有很多矿藏,如以及地球上缺乏的其他矿藏。
人类可以将这些矿藏就地开采、冶炼,用来制造各种设备,供月球基地使用。
由于没有大气的作用,月球上可建立高效率的大型太阳能发电站,为各类开发活动提供充足的能源。
二、合作探究
1.根据资料分析月球上有哪些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如果你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
3.“生物圈二号”和月球基地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我们可以从“生物圈二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