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这个世界的音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三篇课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Ⅲ-12——14 〔第四单元〕动物游戏之谜人类社会越来越现代化,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
由此而来的是生活的快节奏,学习和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种竞争一直波及到了儿童,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使作父母的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
祖孙三代4、2、1的局面,使12 只眼睛都盯在了孩子身上。
过分保护、溺爱及过早地灌输知识会得到什么结果呢?乐观者说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早熟,将来能更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悲观者那么认为豆芽菜式的孩子将来经不起风浪,小皇帝太多了很难凝聚成统一力量,将来谁去当兵,谁去干那些艰苦创业性工作……让我们来看看动物世界吧,也许会得到某种启迪。
■库宝善\动物的游戏〔节选〕玩耍,按原意来说应该是从觅食、自卫和各种约束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使肉体和精神充分放松的行为。
但对野生动物来说这种机会真是太少了。
例外的只是一些幼崽,围绕在母亲身边戏闹、玩耍。
因为有母亲守在旁边至少不用愁吃,不用担心敌人攻击等等。
这和人类一样,儿童时代好玩耍,一到成年那么越来越少。
设身处地想一想,一点也不奇怪,成年食草类动物,为维持其庞大身躯,不得不去寻找、嚼食大量食物。
一头大象每日要吃200~300公斤树叶和青草,为此24小时中就要花费12~14小时。
熊猫食竹,牛羊食草每每要跑几公里到十几公里;食肉动物也并不轻松,它们的食物是活的、能自动避开,并非肚子一饿立刻就可以到手,有时一周也吃不上一顿,加上它们自己也要躲避人类和更强悍的猛兽,有时还会生病,也有年老体衰,为满足食欲经常要处于精神和肉体极度紧张状态。
所以不管哪类动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野生动物世界里,真正能放松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动物,其幼年时代的游戏,除了单纯玩耍目的之外,与其将来生活〔这里主要是指觅食、繁殖和护身〕是密切相关的。
肉食性动物如虎、狮子,经常见到亲子间玩耍的场面,虽为猛兽但看到其兴高采烈的样子也颇为有趣。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教案4(精品教学设计)
6 琵琶行(并序)●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进一步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
了解歌行体的特点。
熟记名句,丰富积累。
2.体会诗人感情,鉴赏诗歌意境,品味音乐描写艺术,训练朗读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比较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描摹音乐的妙处,进而领会作者的感情。
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同”。
●解决办法1.反复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活动学生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全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认真阅读诗前小序,并与诗对照,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例如序文中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六句(“予出官二年……有迁谪意”)跟诗的第四段对应。
由此了解故事的梗概,这对整体感知这首诗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切实完成。
二、导入一位盲人将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
”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说自己“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
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共鸣。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欣赏作者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三、诵读请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然后放课文磁带(最好是配乐朗读),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如此范读有替代讲解、创造课堂良好氛围、帮助学生记诵等作用)。
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诵读指导——诵读这首诗要注意诗中的叙事脉络和诗人的体验。
托马斯·刘易斯《这个世界的音乐》原文阅读
这个世界的音乐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象嘈杂声,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
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们似乎不能把通讯仅限于携带信息的、切题的信号。
假如有任何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我们好象一定会用它来进行大量的闲聊。
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
不管它们有什么样的发声装置,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
需要长期的耐性和观察,才能把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
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然而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它信号之下。
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
据描述,这声音在人的耳朵听起来,象是沙粒落在纸上,但最近对这种声音的录音进行的摄谱学分析显示,在这敲打声中,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
这敲击声以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就象定音鼓部的谱号。
某些白蚁有时用上颚的颤动来发出一种很响的、高音的咔嗒声,10米之外都能听见。
费这么大的力气来制造这样一个音符,其中一定有紧急的意义,至少对发音者是这样。
发出这样的大声,它必须猛力扭动身体,以至于让反冲力把它弹到两三厘米的空中。
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整个生物声学领域都存在这类问题。
不妨想象一下,一个头脑糊涂的外层空间来客,对人类发生兴趣,在月球表面上通过摄谱仪听到了那个高尔夫球的咔嗒声,而试图把它解释为发出警告的叫唤(不大可能)、求偶的信号(没那回事),或者解释为领土占有的宣言(这倒可能)。
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
它们可以在飞行时准确地发现小昆虫,并象有导向装置一样准确无误地向喜欢的目标快速前进。
大傻教《这个世界的音乐》 教案教学设计
《这个世界的音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拓宽视野。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进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世界各地的音乐特点2.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3. 代表性音乐作品的欣赏4. 音乐在不同国家的传播与发展5. 音乐在各个时期的演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欣赏法:聆听和分析代表性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操作法: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体验音乐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这个世界的音乐》2. 音响设备:CD播放器、音响3. 乐器:吉他、键盘、鼓等(可选)4. 投影仪和幻灯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2. 讲解:介绍世界各地的音乐特点,阐述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3. 欣赏:分析代表性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5. 实践操作: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体验音乐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欣赏一首自己喜欢的外国音乐作品,并简要介绍其文化背景。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与投入程度。
2. 音乐欣赏报告:评估学生对代表性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互动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4. 乐器演奏: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乐器的掌握程度和音乐表现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音乐会: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家进行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音乐风格。
2. 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博物馆,深入了解音乐历史和文化。
《这个世界的音乐》高中语文教案
《这个世界的音乐》高中语文教案教案:《这个世界的音乐》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意义和作用;2.通过分析歌曲《这个世界的音乐》中的歌词和情感,培养学生们的情感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并引导他们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
教学重点:1.理解歌词并表达个人观点;2.增强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教学准备:1.《这个世界的音乐》的音乐文件;2.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Step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音乐《这个世界的音乐》,了解音乐的作用和意义。
让学生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摇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力量。
Step2:学习歌词(15分钟)将歌曲的歌词呈现在PPT中,让学生们阅读歌词并思考其中的意义。
引导学生们分析歌词中的情感和思想,并表达个人的观点。
Step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围绕歌词中的主题展开讨论,并列举自己所熟悉的代表性音乐作品。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音乐推荐。
Step4:个人思考(10分钟)让学生们个别思考1.你认为音乐对你个人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2.你有没有一首特别喜欢的音乐?为什么?3.你在生活中,如何运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和表达自己?让学生们用文字的形式回答这些问题,并鼓励他们在班级内分享。
Step5:小结(10分钟)请几位学生将他们的答案与大家分享,并对本节课的收获进行总结和归纳。
Step6: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一首他们特别喜欢的音乐,并写一篇作文,描述这首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音乐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们也学会了分析歌词中的情感和思想,并表达个人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能够互相启发,丰富彼此的音乐知识。
最后,通过个人思考和分享,学生们对音乐的个人感受和运用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节课的设计既加强了学生们的音乐欣赏和理解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中外小说序列写作1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针对性问题:对于学生在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家长,教师应详细沟通,共同探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重点题型整理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阐述作者选取立论的角度。
-例题: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并阐述作者选取立论的角度。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中外小说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分析小说主题和人物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能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但在选取立论角度、运用论证方法等方面存在困难。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待提升。
3.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课堂纪律良好,能认真听讲,但部分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上不高,主动性不足。个别学生存在迟到、早退等不良行为习惯,对课堂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之美,体验小说情感,提升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本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习能力强,对语文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二层次为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他们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第三层次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语文学科缺乏兴趣,需要老师更多的鼓励和关注。
《骆驼祥子》: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祥子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学生可以阅读这部作品,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探讨作者选取立论角度的意图。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之作,通过描绘安娜的命运,展现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风貌。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学习如何选取立论角度来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作者的创作手法。
高中音乐_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概念:通过欣赏本节课的音乐,认识多种音乐的演唱形式及基本特点。
2.技能能力:⑴通过欣赏音乐与视频,能够运用音乐要素对音乐进行分析,发现各种声乐形式的特点。
⑵通过感受音乐与理解特点,乐意主动体验与感受老师在课堂上所提供的体验活动。
⑶能记住本课所学到歌唱形式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对自己认为最具特色的歌唱形式进行评价。
3.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能够认识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主动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形式,增加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学生自己去分析音乐,总结并记忆各种歌唱形式的基本特征,并由此充分体验音乐。
2、难点:⑴用音乐要素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各种形式的音乐特点。
⑵学生运用自己分析到的音乐特点,主动体验音乐。
三、教学策略:在教学生主动采用欣赏法、引导法、启发法、演唱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艺术形式丰富多彩。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世界各地的音乐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绚丽多彩的世界音乐。
(导入课题)2.课程展开与深入:⑴恰克合唱:图片展示旅游胜地印尼巴厘岛自然风光。
简要介绍恰克合唱。
播放恰克合唱视频,聆听体验。
提出问题:a、这种演唱形式最独特的表现在哪里?感受体验:四声部《恰克合唱》将学生分成四组,一起体验。
学生分组练习。
2/4 Ⅹ0 |Ⅹ0 |Ⅹ0 |Ⅹ0 ||qi qi qi qi 2/4 0 Ⅹ|0 Ⅹ|0 Ⅹ|0 Ⅹ||bo bo bo bo 2/4 ⅩⅩ0 |ⅩⅩ0|ⅩⅩ0|ⅩⅩ0 ||chakchak chakchak chakchak chakchak 2/4 0 ⅩⅩ|0 ⅩⅩ|0 ⅩⅩ|0 ⅩⅩ|| chakchak chakchak chakchak chakchak(2)约德尔山歌:播放一段视频《约德尔山歌》,感受其与众不同。
简介约德尔唱法:带问题再次欣赏《约德尔山歌》视频。
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3一.知识积累1.重点字词:①字音湓(pén) 铮(zhēng) 贾(gǔ) 悯(mǐn) 徙(xǐ) 谪(zhé) 荻(dí) 幽咽(yè) 虾蟆(há ma) 绡(xiāo) 钿(diàn) 篦(bì) 春江花朝(zhāo) 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②释义左迁:贬官、降职。
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
命酒:派人整备酒宴。
悯然,伤心的样子。
恬然:安乐的样子。
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
长句:指七言古诗。
委身:托身。
这里是嫁的意思。
漂沦:漂泊沦落。
长句:指七言诗。
唐代的习惯说法。
回灯:重新掌灯。
掩抑:掩蔽,遏抑。
幽咽:低泣声,这里形容堵塞不畅的水流声。
沉吟:默深思的样子。
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等闲:随随便便难为听:难听,听不下去。
却坐:退回(原处)坐下。
掩泣:掩面哭泣。
2.名句名段: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文学常识:(1)关于“行”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的区别。
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
(2)关于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
下邽(陕西谓南)人。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著有《白氏长庆集》。
4.背景资料《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
《这个世界的音乐》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这个世界的音乐》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这个世界的音乐》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篇文章将介绍粤教版高一必修课程中的一堂课——《这个世界的音乐》。
这是一堂非常有意义的音乐课,学生们将会在这堂课中探索世界音乐的多样性,了解不同文化下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色。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一、课程设计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品味和审美能力。
2. 教学内容1)引入:带领学生思考“音乐是什么”,并从不同角度与学生一起探讨音乐的定义、性质和功能。
2)讲解:介绍世界音乐的多样性,重点讲解西方音乐、中国音乐、非洲音乐和拉丁美洲音乐四个方面的音乐特色和音乐民俗。
3)示范:通过播放不同种类和地域的音乐,引领学生了解和品味不同的音乐风格。
4)合作:分组活动,让学生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音乐方向,围绕音乐的风格、文化和习俗进行探讨,分享自己的认知和见解。
5)总结:回归到“音乐是什么”这个问题,带领学生回顾音乐的定义、性质和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合作和小组探讨等。
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通过互动和合作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
二、课堂实录1. 引入老师对音乐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了提问,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
学生们的回答十分丰富多彩,有的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有的认为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有的认为音乐是一种精神力量。
2. 讲解老师对世界音乐的多样性进行了介绍,重点讲解了西方音乐、中国音乐、非洲音乐和拉丁美洲音乐四个方面的音乐特色和文化背景。
老师通过简单的视频和音频展示,让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种类和地域的音乐所散发的魅力和风格。
3. 示范老师播放了不同种类和地域的音乐,从意大利歌剧到中国京剧,从非洲鼓舞到拉丁美洲舞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和习俗。
河北省昌黎中学度高中语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师说【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并解题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
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
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这个世界的音乐》教案
《这个世界的音乐》教案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的含义;    2、文章使用到的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理解作者将人类和动物界通过音乐的认同,表现出的生态观、生命观和社会观(只讨论,不要求掌握)    【教学重点】    1、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的含义;    2、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一、导入:    1、教师导入语:对于音乐,大家一定并不陌生,通常人们把音乐分成了若干个类型,比如:通俗、流行、民族、古典等等,人们对于各种音乐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各有所好,那么自然界也有音乐吗,如果有的话,是怎样的音乐呢,是否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根本不同呢,本文为我们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关注:    2、介绍作者:托马斯·刘易斯    指读课文68页下的注释,并补充:作者是一个具有先进的生态观、生命观和社会观,而又无比痴迷音乐(巴赫的协奏曲)的卓有成就的科学家。
高中散文教案
高中散文教案【篇一:(高中语文精品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5教案全集】(高中语文精品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5教案全集目录(高中语文精品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教案全集---2 (高中语文精品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教案全集---245 (高中语文精品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教案全集---321 (高中语文精品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4教案全集---635 (高中语文精品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5教案全集---665(高中语文精品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教案全集【背景资料】一、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
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 二、补充注释《沁园春》:词牌名。
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
《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
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
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示范教案】毛泽东【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 这个世界的音乐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2.理解辨析 (1)申明· 声明 申明:是“郑重说明”的意思,侧重于所持立场、观点、态度进行申说或 解释。声明:指公开表明态度或说明真相,用作名词时,指“声明的文告” (2)违反· 违犯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一般用于法则、规程等。违犯:违背和触犯,一 般用于法律、法规等。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1970 年,托马斯在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时,应邀在一个关于炎症的学术 讨论会上作“定调演说” 。演说的整理稿传到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的手 里。主编是托马斯实习医生时的年史契友,他喜欢这篇东西,便命托马斯为他 的杂志写一系列短文,让他照此泛泛而谈,题目不限,一文不给,一字不改。 托马斯本具文才,可惜大半生献身研究,只好去作那些刻板的学术论文。得此 机会,他自然乐于应命,一连写了六篇。热情的读者和批评家们要他把专栏写 下去。于是,他一发而不可收,连写了四年。这时,出版商已争相出版。于是, 我们就看到了这本辉煌的小册子《细胞生命的礼赞》 。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代表作《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 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 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有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 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高中语文必修3这个世界的音乐
这个世界的音乐[学习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①了解动物的发音方式和效果,懂得一些自然界生物的“音乐”表现形式。
②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学习通过列举大量事实来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说明方法。
2.能力目标:①训练和培养筛选有效信息解读科技文章的能力。
②培养品味语言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鄙弃人类的傲慢与偏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世界,热爱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培养树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生、依存、合作的观念。
学习提示1.筛选信息,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
2.举例子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材优化全析]一、内容详解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1~14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人类与动物的反复类比,说明动物界和人类一样,存在着美妙的超功利的音乐。
文章开头从人类的声音说起。
随着通讯系统的日益发达,人类发出了越来越多的声音,这些声音中的大部分更像噪声,是没有意义的“废话”。
但“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由此点出了本文的主题:音乐。
第2段,很自然地由人类的声音现象过渡到了动物界。
“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但其中也多是“缺乏句法和意义”的废话,作者形象地称之为“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把动物与人类声音的相似性凸显出来。
紧接着第3段,作者再次回到“音乐”主题:“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他信号之下。
”下面举出了白蚁的例子:白蚁在蚁穴中用头部敲击地面,发出打击乐式的声音,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
第4段还进一步描述了白蚁为制造某种很大的声音而“猛力扭动身体,以至于让反冲力把它弹到两三厘米高的空中”的生动景象。
但是,这种特别的声音,却未必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
第5段,又把生物的声音与人类做了类比:外星人,也许会把人类发出的高尔夫球的咔哒声解释为“警告的叫唤”“求偶的信号”或“领土占有的宣言”,显然这是牵强可笑的。
这个世界的音乐初中一年级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2)认识音乐的元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3)学习唱几首简单的儿歌,并能够正确地齐唱。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听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2)通过实际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演唱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与热爱;(2)通过听、说、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1)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种类;(2)让学生认识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音乐的元素(1)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元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2)通过实际听音乐,帮助学生感受不同元素带来的不同效果。
3.学习几首简单的儿歌:(1)选择几首简单的儿歌,如《小星星》、《童年》等;(2)分为小组,指导学生学唱这些儿歌。
4.小组合作(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唱或合奏;(2)让学生自由发挥,演唱他们喜欢的歌曲或演奏乐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通过让学生听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参与节拍的打击,让他们体会音乐的节奏性;(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音乐的节奏元素。
2.探究音乐元素(20分钟)(1)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聆听不同音乐元素的变化;(2)让学生分析不同元素带来的不同效果,并在小组讨论并总结。
3.学唱儿歌(30分钟)(1)选择一两首简单的儿歌,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唱;(2)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儿歌,自主学唱,并在小组展示。
4.小组合作(30分钟)(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可以合唱或合奏;(2)让学生自由发挥,演唱他们喜欢的歌曲或演奏乐器;(3)老师通过观察和指导,发现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1)学生交流各自学习的感受和收获;(2)学生展示自己的合唱或合奏成果;(3)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这个世界的音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根据课文理解“摄谱学”“声纳”“超声”等概念,积累有关科学知识;
3.掌握筛选信息的方法,提高辨析文章内容和筛选重要语句的能力;
4.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4.引发学生想象与联想,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用“跳读法”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筛选各段的关键信息。
明确:(1)音乐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有意义的东西。
(2)大自然的声音能使人聊以自慰。
(3)白蚁的敲击声有规律、有节奏。
(4)白蚁的声音有意义。
(5)不能界定大自然的声音有某种具体的意义。
(6)蝙蝠发声的奇异特点。
(7)不同的动物用不同的部位发声。
(8)猩猩、乌龟等动物的不同发声方式。
(9)鸟类声音的不同意义。
(10)歌鸲、野云雀等鸟儿声音丰富的曲调。
(11)唱歌像说话一样,是人类生物性活动的主导方面。
(12)蟋蟀或蚯蚓等的声音具有合成音响的特点。
(13)鲸鱼唱歌是为成功而喜悦。
(14)人类的音乐也具有迷惑不解的特性。
(15)音乐记载着生命形成的过程。
(16)大自然的声音给我们许多的启示。
三、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文章共计1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由现代生活引出说明的话题,指出大自然不喜欢长期间的沉寂,到处充满美丽而和谐的音乐。
第二部分(3~14)状写大自然中到处充满奇妙的乐章。
作者列举了许多例子,指出它们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音乐”。
第三部分(15~16)概述大自然的“音乐”给予我们人类的启示。
四、重点语句分析
1.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分析:我们人类拥挤地生活在一起,处于大量的无休止的废话噪声中,由于有了音乐,才避免了被废话毁灭的灾难。
这句写音乐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以引出下文对大自然音乐的介绍。
2.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现——是一种最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物质转化为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
分析:这段文字是作者对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创作音乐的驱力(原因)的一种解释,作者认为人类创作音乐是为了记载一种最古老的记忆。
记载人类从无生命物质转化为生命形式的过程。
3.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整个生物声学领域都存在这类问题。
分析:动物发出的声音往往难以确定具有某种具体意义,生物声学领域都存在着把某动物声音确定为某种意义的错误。
五、本文写作特色分析
1.举例丰富,具体可信。
本文共列举分析了20多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来说明动物充满音乐,由于举例多,涉及各级各类动物,分析又具体,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2.语言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是科学小品文的共同特点。
本文主要特点是运用拟人手法,对许多动物赋予人的行为特点,因而显得十分形象生动。
如:“骷髅天蛾用吻作洞箫,吹奏出高调的管乐声”“蟾蜍互相对歌,朋友们则报以应答轮唱”“我后院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
六、小结
本文描写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动物们的声音,指出动物们的声音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音乐。
说明了通过交流和合作表达生命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文章给人以积极的启迪和力量,引导人们对自然界和对生物圈持乐观的态度,感受到一切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