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科第十二章第3节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全)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全)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 、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第12章 第3节 机械效率(第1课时)

第12章 第3节 机械效率(第1课时)
返回
物理
8.(2017 广州)图 1 中力 F1 水平拉动重为 G 的物体 A 在水平 路面匀速移动了 s,改用滑轮组拉动 A 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 s,拉力为 F2(如图 2),此过程中滑轮组( D )
A.总功为 F2s C.机械效率为F2×Gs3s
B.额外功为 F1s D.额外功为 3F2s-F1s
返回
物理 7.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每只滑轮的质 量均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 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返回
物理
A.使用丙滑轮组与使用丁滑轮组一样省力 B.使用丁滑轮组最省力 C.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丙滑轮组 D.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乙滑轮 答案:D
示.
返回
物理
3.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叫总功,用 W总 表示. 4.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叫机械效率,用 η 表示. 5.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 η=WW有 总×100% .
返回
物理 6.利用下图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甲乙
返回
物理
实验表明:W2 > W1.
返回
物理
7.讨论:为什么使用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 机械在做功过程中总会克服自身摩擦力等因素,不可避免地 要做额外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由此可知=WW有 总进行有关计算.
的机械效率
知识链接:功的计算
返回
物理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P85~P87,思考以下问题,在课本中画出相关的重 点内容,并标注疑问)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是如何定义的? 2.什么叫机械效率,其表达式是什么?
返回
物理
课堂合作探究
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 1.对人们有用,人们必须做的功 叫有用功,用 W有 表示. 2.对人们没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叫额外功,用 W额 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2. 详细内容:a. 汽化的概念及其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b. 液化的概念及其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c. 汽化与液化的热效应(吸热和放热)d. 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二、教学目标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原理和热效应。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汽化与液化的热效应,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分析。

2. 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夏天饮料杯口出现的露珠,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现象。

2. 知识讲解:a. 介绍汽化的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b. 讲解液化的概念,介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c. 讲解汽化与液化的热效应,强调吸热和放热的特点。

3. 实验演示:a. 演示蒸发实验,让学生观察蒸发过程及温度变化。

b. 演示沸腾实验,让学生观察沸腾过程及温度变化。

c. 演示液化实验,让学生观察液化过程及温度变化。

4. 随堂练习:a.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是汽化还是液化的过程。

b. 分析实验中的热效应表现。

5. 课堂讨论:a. 让学生分享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互相交流心得。

b. 引导学生思考汽化和液化现象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汽化与液化的概念2. 汽化与液化的原理3. 汽化与液化的热效应4. 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描述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实验现象。

b. 分析生活中一个汽化或液化现象,说明其原理。

2. 答案:a. 蒸发:在液体表面,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不需加热,温度降低。

第3节 比热容九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第3节  比热容九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4)注意认真审题:“升高”“升高了”不同于“升高到”。
“升高”和“升高了”是指温度的变化量,即Δt;“升高到”
是指末温,即t。
2. 计算物体初温和末温的方法
Q
(1)已知初温求末温:先由Δt= 求出物体升高(或降低)的
cm
温度,再由t =t0+Δt(或t =t0-Δt)来求末温。
(2)已知末温求初温的方法同上。
4.热量Q=cmΔt,吸收热量Q吸=cm(t-t0);放出热量Q放=cm(t0-t)。
cΔt 4.2×103 J/(kg·℃)×20 ℃
1.物体的吸热能力: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有关。
2.比热容: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了Δt,

则 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3.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水的比热容最大,
为 4.2×103J/(kg·℃)。
把质量为2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80℃,水吸收的热
量是多少?
解析:从比热容表査知水的比热容是
c水=4.2×103J/(kg·℃)
即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
4.2×103J;则2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
4.2×103J/(kg·℃)×2kg×1℃=8.4×103J;
人类发展史也是利用燃料的历史,干木柴、煤的放热
热值
本领不同,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填“热值”“热量”或
“温度”)不同,完全燃烧0.28 m3 的天然气可放出
8.4×106 J 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全部被水吸收,可让
________
100
________
kg 的水温度升高20 ℃。[已知天然气热值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降低时,液面下降。
玻 管
c、原理

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
璃 泡
现象。
液体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正确使用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玻璃泡要与被测量物体充分接触; ◆待示数稳定时再读数,且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体温计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400 1 2 3 4 5 6 7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 态的过程。
一、熔化和凝固概念: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固态
熔化 凝固
液态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 2 ·假设和猜想: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实验器材及药品: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 烧杯 温度计 石棉网 搅拌器 火柴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晶体
4 ·获取事实与证据:(海波)硫代硫酸熔化实验 观察事项:A、熔化过程中的时间 B、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C、熔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非晶体
4 ·获取事实与证据:蜡的熔化实验 观察事项:A、熔化过程中的时间
使用之前甩一甩
思考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
从构造上:
1.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弯曲; 而普通的温度计是没有的.
2.体温计玻璃管内装的液体是水银;而普通的温度计可以是酒精,煤 油等.

九年级物理 十二章 知识要点

九年级物理  十二章 知识要点

九年级物理十二章知识要点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

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总结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3.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v):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m/s;km/h 1 m/s =3.6km/h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s除以所用的总时间t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即v=s/t(在变速运动中,运用该公式求出来的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时间的单位:s min h1h=60min 1min=60s 1h=3600s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单位: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光年=3×108m/s×(365×24×60×60)s=9.4608×1015m=9.4608×1012km1km=1000m1m=10dm 1dm=10cm1cm=10mm1mm=1000μm 1μm=1000nm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厚的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在被测物体上;(3)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c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 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 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总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知识总结第十二章运动和力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2、参照物:被选做标准(静止)的物体。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但不能将研究的物体本身当做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3、判断物体运动情况①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②选定参照物。

③根据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确定被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4、怎样判断参照物?①确定运动的物体。

②确定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运动。

③这个物体就是被选定的参照物。

二: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表示运动快慢的方式1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ν=s/t2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ν=t/s3、公式ν=s/ts=νtt=s/ν4、平均速度:v=s总/t总s1s2ν=t1t2s1s2(总路程/总时间)t1t2ssν=ν1ν22v1v2(相同路程)v1v2v1v2(相同时间)2ttν=ν1ν2三、1、时间单位:年月日时(h)分(min)秒(s)旬一刻钟测量工具:时钟手表停表秒表日晷沙漏一炷香2、长度单位: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埃()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卷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3、误差:测量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方法:1选用精密仪器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②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紧贴被测物体,并沿着所测直线放置,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必须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且只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特殊的测量方法:①棉线法:测短曲线(地图)②滚轮法:测长曲线(操场)③纸带重叠法:测圆柱体周长④组合法:三角板刻度尺测球直径四1、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基础训练》九年级物理第12章答案

《基础训练》九年级物理第12章答案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参考答案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运动的描述课前预习不一定 4.相对地面课堂练习1.静止2地面位置3.地球河岸月亮4.A 5.A 6.B 课后巩固1.运动运动2•西西东3.竹排河岸青山竹排4•船河岸(或山)5.D 6.C 7.D8.B 9.D 10.能追上,以窃贼为参照物可以看出警车离他们越来越近了,说明警车的速度比窃贼的车速快。

中考链接1 .月亮云 2.A第二节运动的快慢课前预习1 .运动的快慢慢短 2.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 t 3. 18 15 4.沿着直线快慢不变定值无关 5.平均课堂练习1.甲乙2. 2 每秒通过的路程是2 m3.C4.B5.B6.C 课后巩固1 •丙路程2. 555车(或车中的人)解析:汽车的行驶速度是36km/h,s 5550m即10m/s,故过桥所需的时间t=v= [。

口怡=555s;桥两边的路灯相对于汽车(或车中的人)是向后运动的,故选择的参照物是汽车(或车中的人)。

3. 1360 4.80 km/h 0.5 5. 0.75 解析:由图示可知,小车全程运动的时间t从10:5:4到10: 5: 10经历了6 s,s= 8 cm —3.5 cm = 4.5 cm,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v=4.5 cm/6 s= 0.75 cm/s。

6.B 解析:雷达发射电磁波到被监视目标所需4 x 10—4 s的时间t= 2----- = 2X 10—4 s s= vt= 3x 108 m/s x2x 10—4s= 6x 104m 故选B。

7.C 8.(1)静止⑵乙3⑶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变(速度不1.运动静止相对物体位置的变化2.标准参照物3.参照物解析:由v =_ s1 _ 96 cm _ —V1 —0.8 cm/s_9.能120 st2—支—逝V2 5 m/s 100 s厘米3秒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改进测量方法2. 3 38.3(或38.4)3. (1)1 cm 2.3(或2.4) (2)1 mm 2.406.B2.dm 0.13. 0.0644. 1 : 107 695km 解析:比例尺为63.00 cm : 6300 km= 1 : 107;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长s= 6.95 cm X 107= 695 km。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l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教学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教学课件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及应用
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 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 是什么现象? 升华
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 因为钨丝发生了哪种现 象?
先升华后凝华
人工降雨
1.升华是物质从 固态 直接变为 气态 的现象, 升华过程中要 吸 热。
2.凝华是物质从 气态 直接变为 固态 的现象, 凝华过程中要 放 热。
水 是 生 命 之 源
没有山就没有灵气,没有水就没有活力
观察下图,你能说出有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吗?
A
B
C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想一想:以下是从哪些角度加快或减慢蒸发?
蒸发吸热
说明:液体蒸发时,要自发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 使周围的环境和液体本身的温度降低,因验装置
铁架台 石棉网 大试管 搅拌器 蜂蜡 碎冰
酒精灯 烧杯 温度计 石蜡 水 火柴
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
时间(min) 0 0.5
温度(℃)
碎 冰 吸放热
状态
温度(℃)
石 蜡 吸放热
状态
1 1.5
2 2.5
3 3.5
4 4.5
5

分析数据
碎冰熔化的图像
温度/℃
20
石蜡熔化的图像
温度/℃
70
60
冬天的雾凇
清晨树叶上的露水
深秋形成大雾的水蒸气
三、温度
1.概念: 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称之为温度
2.摄氏温度 符号:t 单位:摄氏度(℃)
0℃的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 0℃
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冰水混合物
100℃的规定: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真题作业题答案与解析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真题作业题答案与解析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健康成年人的温度是37℃左右;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在25℃左右;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选C2.答案D解析:“-20°℃”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20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20摄氏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解析: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热源的温度要高于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故选A4.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热胀冷缩;(2)示数;停留;上表面(3)35~42℃;38.5;38.5;39;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

解析:(1)家庭和物理实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2)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停留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其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所以体温是37℃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5℃,体温是39℃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最新版)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最新版)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目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体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点灯发光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第五节测量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五节家庭用电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和电功率
第一节电流做功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磁是什么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能的输送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二十章材料的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半导体
第三节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一章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节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三节 长度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三节 长度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
知识链接




1.长度的单位和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
2.正确的刻度尺使用方法是什么?
3.长度单位的记录有何要求?
4.什么是误差?怎样减小误差?
5.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是什么?




1.国际单位制(IS制):为了各国间交流的方便,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IS制)
2.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④“滚轮法”
例题:小明测量出车轮的直径为0.5m,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车轮滚动了2000圈,则小明家到学校距离多少____________m。
⑤“步测法”
例题:小明为测量操场跑道内圈的长度,它先估算出自己正常步行时一不的长度为0.5m,然后他以正常的步速沿内圈走完一圈后他记下自己的步数为800步,则跑道内圈一圈的长度为_______m。


1.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使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C.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2.某同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51cm,5.51cm,5.53cm,5.55cm,则这个物体的
长度应记作( )
A.5.51cmB.5.52cm C.5.525cmD.5.53cm
课题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三节长度的测量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计人
导学目标
知道长度的单位和单位换算、知道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长度测量时记录结果的要求、知道什么是误差,知道减少误差的方法
学习要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中国的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是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火箭燃料中有液态氢,液态氢常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态氢有()A.较多的热量B.较小的密度C.较大的比热容D.较大的热值2 .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煤油比酒精的比热容大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相同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砂石的末温比铜块的末温高D.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都降低1 ℃,铝块比铜块放出的热量多3 . 下列关于热和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B.古人“钻木取火”,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C.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存在着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4 . 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吸收的热量多B.水上升的温度较高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6 .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沙子加热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烧杯中沙子的内能不变B.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不变C.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密度变大D.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比热容减小7 . 下列关于熔点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B.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不继续吸热C.所有晶体熔化时,都有熔点D.相同气压下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可以不同8 . 为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小明找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其中合理的是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二、填空题9 . 下表是1kg晶体在吸热过程中从固态变到气态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陕西省咸阳市启迪中学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比热容课件(共47

陕西省咸阳市启迪中学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比热容课件(共47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的温度将会升
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对它进行降 温,措施是在发动机外装水套,在水 散
热片后面还有一只风扇,水套中有流动的 水是因它 _比__热__容__大,__吸__收_ 热量__本领大, 风扇加快空气__蒸__发___,加快散热、实现 降温。
练一练:
1.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发生改变的是( B )
沙温比 度水 沙需比要水的吸时 收间的热_短_量_;_少_可_;知说,明升:高相同的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不___同__。
结论2: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 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符号:c。
2、单位:焦耳/(千克·℃) J/(kg ·℃)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样快。由此可以判定( C )
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 B.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 C.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 D.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解:由 m Q 得: ct
因为:c水>c煤 所以:m水<m煤
12、质量相等的某种液体和水在
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1:2,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
容的关系是( A ) A. c水= 2c液 B. c水= c液 C. c液= 2c水 D. 无法确定
5、规律: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水的比热容最大 (4)固体的比热容一般小于液体的比热容 (5)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物体的比热容不 同
注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科十二章3节:欧姆定律的应用学案
一、重点: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难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接线,并能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二、中考考点:(考纲)
理解:欧姆定律及其简单计算。

三、技能训练:(针对重难点、考点进行定题,要有浅、中、深三类题目,可分为课前准备、学生检测等方面,各科可上网参考) 学生检测
1.一只标有阻值20Ω的定值电阻,若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5A ,则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 )
A.40V
B.10V
C.1V
D.0.025V
2.根据欧姆定律 I=U/R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中电流就越大
3.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由闭合到断开时(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C.灯中电流变大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4.导体两端电压为15V ,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3A ,若导体两端的电压
增加3V ,则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分别是( )
A.0.6A 5Ω
B.3.6A 5Ω
C.3.6A 1Ω
D.4A 6Ω
5. 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丝的( )
A. 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B. 电阻变小,电流增大
图1
C. 电阻和电流都增大;
D. 电阻和电流都减小。

6. 如图2所示,R1=1Ω,R2=2Ω,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是( )
A.1:1
B.1:2
C.2:1
D.1:3
7.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每多开一盏灯,则教室内电路的( )
A .总电阻增大
B .总电压增大
C .总电流增大
D .总电压、总电流都不变
8.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其后果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可能烧坏
B.电压表不会烧坏
C.电压表可能烧坏,电流表不会烧坏
D.两表都不会烧坏
9.如图3,S 闭合,电源电压不变,滑片P 向左滑动时,A.A 读数变大,V1读数变大,V2读数变小;
B.A 读数变大,V1读数变小,V2读数变大;
C.A 读数变小,V1读数变大,V2读数变小;
D.A 读数变小,V1读数变小,V2读数变大。

10.右图是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1由5Ω变为10Ω
时,为使R1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滑片应向( )端滑动。

11.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12V ,导体中的电流是2A ,则此导体本身的电阻为 Ω;如果电压降为6V ,导体中的电流是 A ;电压降为0,导体的电阻等于 。

12.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阻值之比是5: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
比是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若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13.如图所示,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后,它们的总电阻是100Ω,已知R2=60Ω,
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A ,R2两端电压是 V 。

14.杨明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在一次修理收音机时,发现有一只阻值为30Ω的电阻需要更换,而现在只有10Ω、20Ω、40Ω、60Ω、120Ω几种规格的电阻(每种电阻都有若干个),请你再帮杨明想两种解决办法:例如:将三个10Ω的电阻串联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5.一个“6V10Ω
”的用电器,要使它接在9V 的电路中能正常工作则必须 联一个
的电阻。

四、中考连接:(曾出过的中考试题)
1、(2010年广西河池)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10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则该电阻的阻值是Ω;如果电阻两端电压为零,该电阻的阻值是Ω。

(学案为课前下发给学生,辅助学生进生目的性学习的资料,以中考训练为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