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捕捉和碳储存技术扩散问题研究
碳捕获与储存技术
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碳捕获与储存技术是一种应对气候变化和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捕获并将其安全地储存起来,以减少其对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一、碳捕获技术碳捕获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从燃烧过程中的排放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目前主要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膜分离等几种技术。
物理吸附利用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解吸和再生。
化学吸附则是利用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与吸附剂反应生成化合物,再通过加热或降低压力将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
膜分离则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渗透和选择性分离来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
二、碳储存技术碳储存技术是指将捕获到的二氧化碳安全地储存起来,以防止其进入大气并减少温室效应。
目前主要有地下储存和利用储存两种方式。
地下储存是将二氧化碳压缩成液态或超临界状态,注入地下深层岩石中储存起来,如盐穴、油气田或煤层等地质储层。
利用储存则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学品、燃料或建材等有用的产品,并安全储存或利用。
三、碳捕获与储存的应用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力行业,碳捕获技术可以应用于燃煤、燃气和生物质发电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工业领域,碳捕获技术可以应用于钢铁、水泥、化工等高碳排放行业。
此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还可以用于减少交通运输和建筑行业的碳排放。
同时,碳储存技术也可以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工业废气和发电厂的尾气。
四、碳捕获与储存的前景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它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还可以为高碳排放行业提供过渡期,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将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此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形成碳中和的能源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碳捕获与储存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降低温室效应。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国际动态与趋势 (4)二、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 (5)2.1 全球碳减排目标与合作机制 (7)2.2 各国政府与企业战略布局 (8)2.2.1 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 (10)2.2.2 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11)2.3 碳市场建设与发展 (12)2.3.1 国际碳市场规则与影响 (13)2.3.2 国家间碳市场链接与协同 (15)三、国际CCUS技术态势分析 (16)3.1 碳捕集技术 (17)3.1.1 提高捕集效率与降低成本的途径 (18)3.1.2 新型捕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9)3.2 碳利用技术 (21)3.2.1 能源化利用技术 (23)3.2.2 生物能源与其他新型利用途径 (24)3.3 碳封存技术 (25)3.3.1 地质封存与管理技术 (27)3.3.2 海洋封存技术与应用前景 (28)四、挑战与机遇 (29)4.1 技术挑战与突破方向 (31)4.2 政策与市场机遇 (33)五、结论与建议 (34)5.1 总结与展望 (35)5.2 对策与建议 (37)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全面分析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简称CCUS)的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碳捕集技术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概述将简要介绍国际范围内碳捕集技术的发展背景、主要战略方向以及科技趋势。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压力,阐述碳捕集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概述当前国际碳捕集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应用前景,分析国际碳捕集技术的几个主要战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应用等方面。
重点分析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态势。
我国碳捕获与封存(CCS)项目开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一)
我国碳捕获与封存(CCS)项目开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一)摘要:本文是一份综述性研究报告,以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为背景,介绍了CCS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例如成本因素、技术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CCS技术推广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进而提出了对我国推广CCS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碳捕获与封存(CCS);二氧化碳(CO2);成本一、引言为了保护和稳定人类的生存环境,世界各国都在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努力,2009年12月7日到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温家宝在会上说1]“我国计划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可见目前我国也是非常重视二氧化碳的减排工作,近年来兴起的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和国际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策略。
2009年10月29日到30日“中欧煤炭利用近零排放合作项目:第一阶段综合总结会与后续阶段合作展望”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会上欧盟代表、中国政府代表以及各国专家学者就在中国开展CCS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做了报告,报告指出目前该项目的主要难题是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困难。
国际能源署对这一技术较为看好,并预测说,到2050年,CCS技术可以减少全球20%的碳排放。
本文将针对CCS现状、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进而谈谈对我国开展CCS项目的建议。
二、CCS的概念及机理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captureandstorage,CCS)即把工业生产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进行收集并将其安全地存储于地质结构层及其它可以封存CO2的地方,从而达到减少CO2排放、防止气候恶化的目的。
CO2捕集和封存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5]:一是从电厂中捕集CO2;二是通过管道或油轮运输捕集的CO2;三是在深海底、耗尽的油层气或可开采的煤矿底部储存CO2。
CO2捕集的主要方法有燃烧后捕集、富氧捕集和燃烧前捕集,CO2被捕获后,必须对其进行安全、长期的封存,才能最终完成控制CO2进入大气的工作。
我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现状评估和发展建议
我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现状评估和发展建议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以下简称“CCUS”)技术是未来全球实现大规模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我国实现长期绝对减排和能源系统深度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选择。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在煤基行业和油气开采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规模化产业示范”、“推进工业领域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点示范”,为我国下一步发展CCUS指明了方向。
本文在深入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评估了“十一五”以来我国CCUS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推动CCUS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长期推动我国CCUS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我国发展CCUS的重要意义CCUS是实现我国长期低碳发展的重要选择。
国际上将碳捕集与封存(以下简称“CCS”)1作为实现长期绝对减排的重要措施。
在国际能源署(IEA)的2℃情景下,到2050年,CCS将贡献1/6的减排量;2015-2050年间,CCS累计减排占全球总累计减排量的14%,其中中国CCS的减排贡献约占1/3。
根据西北太平洋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测算,中国当前有超过1600个大型CO2排放源,包括火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等,技术上可实现的碳捕集量超过1 CCS与CCUS称呼略有不同但实质基本相同。
国际上常用CCS,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运输和地质封存;中国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提出CCUS,在原有三个环节基础上增加了CO2利用环节,可将CO2资源化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在现有技术发展阶段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38亿吨CO2,而通过强化采油、驱煤层气和盐水层封存等方式可封存的容量分别为10、10和1000亿吨CO2。
此外,中国源汇匹配条件好,90%以上的大型碳源距潜在封存地在200公里以内。
CCUS是实现我国煤基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虽然近些年国家已经采取了极为严格的控煤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预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煤炭消费总量仍将维持相当规模。
对中国新型低碳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而在 我 国, 今 为 止 只有 少 数 几 个 C 至 CS项 目 , 括 包
0 引 言 候 变 化 对 经 济 造 成 斯 气
Gr e Ge e n n,NZ EC ,COACH , Ya t i GCC ,Daq i l n a I i u n Oi
DOI 1 . 9 9 jis . 0 1 7 4 . 0 0 2 . 6 : 0 3 6 /.s n 1 0 - 3 8 2 1 . 3 0
中 图分 类 号 : 0 1 3 4 F 9 .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0 0 2 —0 00 1 0— 3 8 2 1 ) 30 2 —5
C S 技 术 在 中 国最 近 8年 以 来 的 扩 散 情 况 , 用 2 0 2 0 C ) 选 0 0 0 8年 我 国 C CS相 关技 术 的 研 发 存 量 和 国 外 8个
技 术 先 进 国 家 通 过 外 国直 接 投 资 ( o e n Di c I v sme t DI 扩 散 的 研 发 存 量 数 据 , 我 国 C S技 术 F r i r t n e t n ,F ) g e 对 C
殷 砚 , 翠 萍 , 黛青 廖 赵
( 国科 学 院 广 州 能 源研 究 所 , 东 广 州 5 0 4 ) 中 广 1 6 0
摘 要 : 究 了低 碳 技 术 中 的 一 种 新 型 技 术— — 二 氧 化 碳 捕 获 与 封 存 ( ab ndo ieC pu ea dSoa e 研 C r o ixd a tr n trg ,
一
个 地 方 的 应 用 推 广 。 它 包 括 从 技 术 生 成 部 门 ( 发 机 研
个 C S1 程 。 挪 威 的 Sep e C 即 l n r项 目 , 将 捕 获 的 C i 它 O
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原理与发展前景
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原理与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双重挑战,碳捕集与储存技术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碳捕集与储存技术主要是通过捕集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储存方式减少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从而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本文将就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原理1.1 碳捕集技术原理碳捕集技术主要是通过吸附或螯合剂等材料将二氧化碳截留下来,从而达到分离和回收的目的。
其中,吸附剂是一种可以将气态分子吸附在其表面的材料,而螯合剂则是一种将分子结合在一个复合体中的物质。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氧化钇、氧化锆等材料,而螯合剂则包括基于有机酸和金属离子组成的配合物等。
这些材料可以在恰当的条件下,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回收。
1.2 碳储存技术原理碳储存技术是指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永久地储存起来,从而减少其在大气中的浓度。
目前,碳储存技术主要采用地下储存的方式,包括三种不同的储存方式:(1)地下储存:将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到地下,存储在岩石层和地下水饱和带之中,常常与油气田和煤层气储层相关联。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多种安全措施以保证存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地下注入:在油气井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天然气和二氧化碳一同释放出来,这时可以将二氧化碳与地下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的井中,从而达到储存的效果。
(3)地球表面储存:储存在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主要采用制备燃料的方式,通过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备出甲醇等可燃性气体。
二、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发展前景碳捕集与储存技术是一项具有很高前瞻性的技术,目前已经在能源、环保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其未来发展的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 减缓气候变化由于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采用碳捕集与储存技术,将二氧化碳永久储存起来,可以减少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从而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与挑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 CCS)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减排手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
一、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原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碳捕集、碳运输和碳封存。
碳捕集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排放源(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目前主要的碳捕集技术有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
燃烧后捕集是在燃烧过程完成后,从烟道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燃烧前捕集则是在燃料燃烧前将其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然后分离出二氧化碳;富氧燃烧捕集是采用高浓度氧气进行燃烧,从而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便于捕集。
碳运输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船舶或公路槽车等方式输送到封存地点。
碳封存则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处的地质构造中,如枯竭的油气田、深部盐水层等,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离。
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一)技术进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燃烧后捕集技术中的化学吸收法不断优化,提高了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同时,新型的吸附材料和膜分离技术也在研发中,有望进一步提高捕集效果。
在碳运输方面,管道运输技术相对成熟,但对于长距离和大规模的运输,还需要解决一些工程和安全问题。
碳封存的地质评估和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以确保二氧化碳的安全封存。
(二)示范项目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一些碳捕集与封存的示范项目。
例如,挪威的 Sleipner 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二氧化碳封存项目,自 1996 年以来,已经成功将超过 1000 万吨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北海的海底盐水层中。
美国的 Petra Nova 项目采用燃烧后捕集技术,每年可捕集约 140 万吨二氧化碳,并将其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
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示范项目,如神华集团在鄂尔多斯的 10 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示范项目。
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需求日益迫切。
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因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潜力,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当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碳捕获技术的发展现状碳捕获技术指的是在工业过程中将二氧化碳从燃料气体中分离出来,以减少其排放至大气中的技术。
目前,碳捕获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和膜分离三种主要方式。
物理吸收是利用溶剂吸收二氧化碳,常用的溶剂有醇胺类和氨溶液。
这种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溶剂的再生和能耗问题仍然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较大难题。
化学吸收则是利用特定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而实现分离。
例如,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可以高效地吸附二氧化碳。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吸附、容易再生的优势,但是制备成本较高,仍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开发。
膜分离则是利用特制的膜材料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
这种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是由于目前可用的膜材料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问题,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二、碳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碳储存技术是将CO2捕获后,将其稳定储存在地下或其他地质储存介质中,以避免其排放至大气中。
目前,主要的碳储存技术包括地下储存、海洋储存和岩石矿化储存。
地下储存是将CO2储存在地下地层中,例如油气田或盐水层等。
这种技术相对成熟,已经有一些商业化项目实施,但是目前还面临着地层选择、监测和长期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
海洋储存是将CO2储存于海洋中,例如将其溶解在深海水或将其压缩为液态后储存在海底。
这种技术在理论上具有较大的容量,但是目前还存在生态环境和应对海洋酸化的问题需要解决。
岩石矿化储存是将CO2与岩石中的矿物反应,形成稳定的碳酸盐,以达到碳储存的目的。
这种技术相对较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验证。
三、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应用,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碳排放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被广泛关注和探讨。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和控制碳排放数量,碳捕捉与埋存技术被视为可行的解决办法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 碳捕捉技术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分离出来。
常见的碳捕捉技术包括化学吸收、吸附、膜分离和生物固定等。
化学吸收是一种将二氧化碳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反应,达到分离的目的的方法。
常用的溶液有胺类和碱性盐类。
吸收剂在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较稳定的碳酸盐类化合物。
化学吸收技术可以在烟气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吸附技术是一种利用选定材料或吸附剂,将二氧化碳分离和捕捉的方法。
吸附剂通常包括分子筛、活性炭和金属有机框架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大孔、中孔和小孔等细孔结构,可以吸附分子大小不同的气体。
吸附技术具有高效性、低能耗和低排放的特点。
膜分离是利用特殊的聚合物膜或陶瓷膜分离出纯度较高的二氧化碳。
膜分离技术具有过程简单、体积小和操作容易的优点。
但由于分离度问题而产生纯二氧化碳比一般的技术成本高的特点。
生物固定技术是一种通过微生物代谢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消耗二氧化碳,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但由于微生物生长代价的原因,造价可能比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
2. 碳埋存技术碳埋存技术是将捕捉的二氧化碳永久地封存在地下或海底,防止其被释放到大气中。
常见的碳埋存技术包括地质封存、水合物封存和生物固定封存等。
地质封存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注入油气田、盐岩层和煤矿废弃物等地质体中,将其永久地封存在地下。
这种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地质体,考虑到地质体的渗透性和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二氧化碳的安全封存。
水合物封存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合物,将其安全地封存在海底。
水合物是一种含水晶格的天然气化合物,以冰的形式存在于深海底部。
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
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
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是一种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捕获、提纯,并将其储存或转化成其他物质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二氧化碳捕捉、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旨在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碳捕捉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通过捕捉和储存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2.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利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可以降低企业的碳排放,推动经济结构向低碳发展转型。
3. 提高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进步,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在能源、工业、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政策、科研、产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然而,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广泛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成熟度、成本、政策支持等。
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大对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其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
碳捕集与封存面临的问题
碳捕集与封存面临的问题简介碳捕集与封存是一种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它涉及将二氧化碳从高排放源处捕集并将其封存于土壤或海底,已被广泛认为是降低大气CO2浓度的一种可能的方法。
然而,该技术目前仍然面临许多技术和环境上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技术上的问题成本问题碳捕集与封存需要大量的能源来把二氧化碳从气体中分离出来并将其封存,这导致该技术的成本很高。
虽然目前已经开发出一些更便宜的捕集技术,但封存的成本仍然很高。
因此,这种技术无法与其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案竞争。
碳泄漏由于钻井或封存设备的泄漏,可能会导致封存的二氧化碳泄漏到大气中,这将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从而增大全球变暖的风险。
因此,管道和设备的监测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地质条件限制二氧化碳需要被封存在深层岩石中,因此需要找到足够深的地质条件来实施封存。
这使得很难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该技术,因为只有部分地区具备这种地质条件。
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碳封存地点往往位于地震、火山和地质滑坡等风险高的区域。
如果封存的二氧化碳泄漏,将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海洋酸化封存技术所涉及的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而且物质会向上弥散,逐渐向海平面上部移动。
这会导致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而且,与陆地相比,海上气体接触面积大,意味着封存的CO2排放的速度会更快,从而增加海洋酸化的风险。
未来的不确定性当前正在研究如何长期地封存二氧化碳,仍然面临着许多未知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对封存技术可能产生影响。
这需要长期的监测和评估。
结论由于碳捕集与封存面临的技术和环境问题,其实现并不良好。
然而,尽管它面临重大的困难,但它仍然是一个有前途的解决方案,因为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严重。
因此,在不断努力克服这些问题的同时,继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推动这项技术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全球碳捕集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全球碳捕集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一、碳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1. 传统碳捕集技术传统碳捕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法、化学吸收法和压力摩擦法。
化学吸收法采用胺类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并经过脱降压脱除,成为目前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传统碳捕集技术存在高能耗、高成本和排放二氧化碳的问题,亟待改进和突破。
为了克服传统碳捕集技术的缺陷,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碳捕集技术。
化学循环法、离子液体吸收法、膜分离法和固定床吸附法等技术备受关注。
这些新技术在能耗、成本和排放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为工业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 多学科融合随着碳捕集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介入包括化学、材料、机械、电气等领域。
多学科融合的发展不仅加速了新技术的研发,也为碳捕集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举一反三,不断探索碳捕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碳捕集技术的未来展望1. 制定更为严格的政策法规要实现碳中和,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各国政府应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碳排放标准,推动企业加大碳捕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等手段,鼓励企业投入到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中去。
2.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大对碳捕集技术研究的投入,需要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产学研合作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碳捕集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撑。
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共赢。
各国应加强碳捕集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碳捕集技术的全球应用和推广。
建立国际碳市场,为碳捕集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4. 发展新兴技术目前,碳捕集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多元化、高效化、低成本化。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碳捕集技术在吸附材料、能耗减少、设备智能化等方面将迎来新的突破。
碳捕获和存储技术
前燃烧技术
减少碳排放 通过捕获二氧化碳
技术创新 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高效环保
应用于煤电厂等高排放 工业
后燃烧技术
后处理捕获
在燃烧后处理过程中捕 获二氧化碳
环保减排 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适用范围广
适用于天然气电厂等低 排放工业
气体分离技术
膜技术
利用膜分离二氧化碳 提高气体纯度
吸附技术
借助吸附材料分离气体 实现高效分离
应用领域
气体工业 化工领域
碳捕获技术的挑战
高成本
01 挑战之一
能耗大
02 需降低
运输困难
03 需解决
结语
碳捕获和存储技术是当今环保领域的热门话题,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这项技术将会对减缓气候变化、保护 地球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 03
第3章 碳存储技术
地下注入技术
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二氧化碳的迁 移路径
未来展望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捕获和存储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和研究,科学家们将不断探索更安全有效的碳存储方式,为全球环境保 护作出贡献。
● 04
第4章 碳捕获和存储技术应 用
碳捕获技术在钢 铁和水泥工业中
的应用
碳捕获技术在钢铁和水泥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对 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采 用先进的碳捕获设备,有效地降低了工业生产 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为建设绿色工业奠定了基 础。
解决方案
02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认知度
03
可持续发展
相关性
碳捕获和存储技术与可 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联
实现途径
通过技术创新 政策支持实现双赢效果
总结
碳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碳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不断增加,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
而碳捕集技术的出现,成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一、碳捕集技术的发展历程碳捕集技术最早应用于空分行业。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能源部将空分技术应用于煤炭气化,将其转化为合成气或燃料,同时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但是,由于这种碳捕集技术的成本过高,难以普及应用。
21世纪初,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碳捕集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陆续出现了多种碳捕集技术,如化学吸收、物理吸附、膜分离等,成为了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二、碳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1. 化学吸收技术化学吸收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该技术利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合物与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反应,将其捕集和分离。
这些化合物包括胺基、羧基、氧化石墨烯等。
其中,胺基化合物是应用最广泛的吸收剂。
目前,化学吸收技术在发电、石油提纯、化工、钢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物理吸附技术物理吸附技术是通过一定的吸附剂将二氧化碳吸附在表面,利用温度、压力等条件改变二氧化碳吸附和解吸的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分离。
目前,常用的物理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纳米孔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小、吸附能力强等特点。
但同时也存在着吸附容量低、脱附能力差等缺点。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具有选择性渗透性能的膜将气体或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通过差异压力、溶解度等多种因素实现分离。
这种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吸收剂和吸附剂,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分离。
目前,膜分离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天然气中甲烷分离、二氧化碳油藏开发利用等。
三、碳捕集技术的发展趋势1. 降低成本现阶段,碳捕集技术的应用受到其高昂的成本束缚,并不是广泛采用。
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将成本降低到接近或低于传统化石燃料加工生产的成本。
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逐渐成为全球的一个热议话题。
然而,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好的技术去捕集和处理碳的废气。
在此背景下,碳捕集技术应运而生。
碳捕集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在其他国家已有多年研究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在我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可以说,碳捕集技术是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被认为是当前环保领域的热门技术,并且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中有广泛的发展潜力。
一、碳捕集技术的研究方法目前,研究人员根据功能原理,将碳捕集技术分为3类,分别是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和膜分离。
其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收是目前最主要的技术手段。
具体来讲,物理吸附是指利用吸附材料吸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还原吸附材料以释放出被捕集的二氧化碳,继续使用吸附材料捕集二氧化碳。
而化学吸收则是指将二氧化碳通过与溶剂接触,使其在化学反应中生成化合物的过程。
二、碳捕集技术的应用前景1、应用于化学工业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其废气排放量也不断增加,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
通过碳捕集技术将二氧化碳废气进行捕集和处理,既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将二氧化碳重新利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
2、应用于煤电厂煤电厂是全球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之一。
通过碳捕集技术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处理,可以在减少排放量的同时,还可以将二氧化碳回收用于生产工业气体、化肥等,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3、应用于生物质发电厂生物质发电是近年来环保领域的热门话题。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产业,其废气排放的问题比较突出。
通过碳捕集技术对生物质发电厂的废气进行捕集和处理,可以达到环保目标,同时将被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生产深加工产业如气体、化肥等,实现了绿色生态和经济收益的双重提升。
4、应用于建筑物碳捕集技术也可以通过建筑材料的加工,利用建筑物本身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吸附。
如,家居装修中可以引入新型室内装饰材料,通过材料本身的多孔性结构,吸附室内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效果。
捕捉和存储二氧化碳的技术和方法
捕捉和存储二氧化碳的技术和方法当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在逐渐增加,尤其是近年加剧了这一现象,而这可能会造成恶劣的气候变化,地球面临着空前的威胁。
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去捕捉和存储二氧化碳,这一方面的技术和方法正不断地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本文将就捕捉和存储二氧化碳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捕捉二氧化碳的技术和方法1. 传统的化学吸收法传统的化学吸收法,是指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和溶解的方式吸收到吸收剂中进行密封,最终达到去除二氧化碳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吸收剂的选用和价格高昂,而且吸收效率并不是很高,还容易产生副产物。
2. 物理吸附法另外一种新型的捕捉二氧化碳的技术则是物理吸附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晶体结构的多孔物质来吸附二氧化碳,例如金属有机骨架和多孔性结晶材料,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捕捉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且具有很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
二、存储二氧化碳的技术和方法1. 海底储存海底储存是一种新型而又行之有效的二氧化碳储存方式,利用现代的海洋探测技术,将二氧化碳以压缩的方式输送到海底沉积层中,存储时间可以达到几个世纪甚至更久,而在海洋中,二氧化碳经过水的稀释,即使泄露出来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2. 储存在岩石中此外,储存在岩石中也是存储二氧化碳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一种特殊的岩石层将二氧化碳固定在地下,但是由于岩石内的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可能造成岩石层破裂,这也是需要注意的风险之一。
最后,在处理二氧化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仍然在不断努力寻找更加全面和完善的方法。
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二氧化碳的处理技术和方法也会越来越普及和完善。
碳捕捉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碳捕捉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第一章碳捕捉利用技术的概述碳捕捉利用技术指的是一系列将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捕捉并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或进行存储利用的技术。
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碳捕捉利用技术在工业、能源、农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碳捕捉利用技术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碳捕捉、碳转化和碳储存。
第二章碳捕捉技术的研究现状碳捕捉技术是目前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
目前,碳捕捉技术主要分为化学吸收、生物吸收、物理吸收和膜分离四种类型。
其中化学吸收技术是最常用的碳捕捉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与可溶性化合物反应产生稳定的化合物,然后通过加热或改变压力等方式释放出二氧化碳。
生物吸收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CO2产生生物质,同时降低CO2排放量。
物理吸收技术是通过将CO2与溶液分离来捕捉CO2。
膜分离技术则是使用半透膜对二氧化碳和氧气进行分离。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碳捕捉项目在进行实验和应用,但是会受到经济成本、技术可用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制约。
第三章碳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碳转化技术指的是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有机化学品、燃料等,以实现碳储存和利用。
目前,碳转化技术主要包括化学还原、电化学还原、光催化还原等技术。
化学还原技术主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光照下将CO2还原为烃类化合物。
电化学还原技术是在特定条件下,利用电能驱动CO2进行还原反应。
利用光催化还原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等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碳转化技术的应用还较为有限,因为它需要克服很多技术难题,如选择性、反应效率等问题。
第四章碳储存技术的研究现状碳储存技术是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存储在地下或海洋等地方,防止其释放到大气中。
目前,碳储存技术主要包括地下储存和海洋储存两种。
地下储存指的是将二氧化碳气体两个以上的岩层或经过加工处理的空腔中储存起来。
海洋储存是指将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至海洋深处,利用海底的稳定温度和压力进行长期储存。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标题: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引言: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二氧化碳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概念: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一种通过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永久地储存在地下的方法。
这一技术的核心目标是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碳捕获通常包括从工业生产过程、电力厂、以及其他高排放源中捕获二氧化碳的过程,而封存则是将捕获到的二氧化碳安全地储存在地下岩层中,避免其释放到大气中。
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原理: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实现涉及多个阶段的过程。
首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例如吸收剂、膜分离等,从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
其次,将捕获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净化,以确保储存过程的稳定性。
最后,将净化后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到地下储存层,这通常是深层地下岩石。
三、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 许多工业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水泥生产、钢铁冶炼等。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工业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2. **能源产业:** 电力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采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3. **碳中和项目:** 一些国家和组织通过推动碳中和项目,使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抵消其他领域的碳排放,从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4. **地质储存:** 封存过程通常选择深层地下岩层,如盐穴或油气田,确保储存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四、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挑战与机遇:1. **技术挑战:**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仍然面临技术上的挑战,包括成本高昂、能源消耗大、捕获效率等问题。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综述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综述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一种
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旨在减少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该技术包括三个主要步骤:首先是捕获CO2,然后
将其转运至合适的地点,并最终封存在地下储层中,以防止其逸出到大气中。
碳捕获技术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预燃碳捕获、后燃碳捕获和钙循环碳捕获。
预燃碳捕获适用于在燃烧过程中捕获和分离CO2,而后燃碳捕获则适用于从燃烧废气中捕获和分离CO2。
钙循环碳捕获是一种新兴的碳捕获技术,通过使用钙循环过程将CO2捕获并转化为石灰石,最终释放出纯净的CO2。
封存技术涉及将捕获的CO2储存于地下储层中,通常是在深
层地下岩石层中。
这些储层包括油气田、煤矿或者盐水层。
封存的目的是将CO2永久地储存起来,以避免其进入大气中并
导致温室效应。
虽然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潜力,并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这项技术的成本较高,且尚缺乏商业化应用的成功案例。
另一方面,封存过程中也存在安全和环境风险,如气体泄漏和地震活动。
总体而言,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潜力,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以确保其安全和可行性,同时也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支持和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碳捕捉和碳储存技术扩散问题研究院系滨江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黄栋学号20072330034指导教师张慧明职称讲师二O一一年 5月 30日目录摘要 (1)关键字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2)3 CCS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CCS高昂的运营成本 (3)3.2CCS相对滞后的技术 (4)3.2.1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分类 (4)3.2.2 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分类 (5)3.2.3 CCS滞后的捕集技术 (5)3.2.4 CCS滞后的封存技术 (5)3.3CCS扩散的不稳定性 (6)3.3.1 CCS扩散的安全性 (6)3.3.2 CCS扩散的公众意识 (6)3.3.3 CCS扩散的法律地位 (7)4 CCS技术扩散的模式比较 (7)4.1 政府强力推动模式 (7)4.2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企业模式 (7)4.3国际合作模式 (8)4.3.1 CCS国际合作项目 (8)4.3.2 CCS国际合作条约 (8)4.3.3 CCS在国际碳市场 (9)4.3.4 CCS国际合作阻力 (9)5 政策建议 (10)5.1降低CCS运营成本 (10)5.2研发CCS关键技术 (10)5.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0)参考文献 (11)ABSTRACT (12)KEY WORDS (12)致谢 (13)我国碳捕捉和碳储存技术扩散问题研究黄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南京 210044摘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
而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目前最受欢迎的技术手段莫过于CCS,合理有效的运用CCS不仅能解决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同时又能为枯竭的能源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CCS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及时、准确、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CCS发展的关键。
本文分析了主要研究CCS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字:碳捕捉与碳储存(CCS);减排;二氧化碳(CO2)1 引言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目前从技术层面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碳捕捉与碳储存技术(即CCS技术)三类,其中CCS的短期减排效果最为显著,因而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已相继制定了研究规划或政策法律,以保障CCS的开发与运行。
较之于发达国家,我国碳减排目标的艰巨性以及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的特征决定了CCS技术的发展更为迫切。
2009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在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对滞后、能效技术低下的背景下,该目标的设置意味着碳减排的任务紧迫,而发展CCS技术使得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以上,火力发电占整个电力装机比例达78%,进一步表明了发展CCS技术已是刻不容缓。
考虑到CCS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2006-2020)》、《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863计划及973计划中均将该技术作为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内容;实践层面上,已相继建设了华能“绿色煤电”项目、华能北京高碑店碳捕集项目和神华集团CCS示范项目等。
我国还处于CCS的初级阶段,实际经验严重匮乏,因此国际间交流密切,并以取得一定可喜的进展,如在C02 -EOR( 注二氧化碳驱油) 方面的进展尤其显著;2007 年4 月启动的科技专项“吉林油田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开发和二氧化碳埋存及资源综合利用研究”;2007 年启动了“中欧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合作行动(COACH)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首个大规模CCS 项目- - 神华集团煤转化项目即将开展,同时另一个CCS 的项目——华能天津IGCC 电站示范工程也在准备过程当中。
一切计划于行动正在进罗密布的进行当中。
尽管如此,我国CCS技术发展仍然困境重重,突出体现为:关键技术滞后、缺乏技术扩散的保障机制支持。
从碳捕捉技术来看,当前二氧化碳捕集大多采用燃烧后脱碳的方式,且多是用于二氧化碳纯度高,比较容易捕集的炼油、合成氨、制氢、天然气净化等工业过程,而燃烧前脱碳及富氧燃烧技术相对滞后;从碳储存技术来看,我国侧重于发展油气田封存,海洋封存、煤气层封存技术尚处于研发或示范阶段;从CCS的技术成本和技术扩散途径来看,由于高成本及火电厂缺乏CCS系统运行经验,政府在积极鼓励技术的研发和合作、CCS技术公司极力推动项目进展的同时,部分火力发电厂试图反对这种技术的可行性,阻碍了CCS技术的推广;从政策法律来看,我国缺乏适用的法律以及资金、税费等支持政策,缺少长期储存的赔偿责任和安全要求等明确规定,进而导致了项目的商业化运行存在一定的障碍。
关键技术滞后、技术扩散的保障机制缺失致使CCS技术产生较高的能耗与发电效率损失,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管道运输、地质封存泄露、商业运营等风险。
因此,如何打破技术供给瓶颈、建立有效的技术扩散机制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
考虑到技术供给是技术扩散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课题将着力于从技术扩散的形成机制角度探讨CCS技术的发展。
2 文献综述针对碳捕捉与碳储存技术,国内的研究相对匮乏且不够深入,重点围绕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展开;国外的研究则注重技术实施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经济与社会效应分析。
(1)减排技术的比较、选择及项目的介绍于方,宋宝华(2009)在论述并比较分析二氧化碳捕集的三种技术,即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和富氧燃烧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碳捕集项目;钱伯章(2008)着重评述了国外二氧化碳封存的潜力、利用封存二氧化碳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二氧化碳驱油的现状、前景。
张丽君(2007)、孙欣(2008)、刘嘉等(2009)将碳捕捉与碳储存结合起来比较了技术之间的差异性及优缺点。
(2)CCS技术供给或扩散的影响因素巢清尘,陈文颖(2006)认为环境风险评估与风险缓解与补救、公众意识、经济评估、市场障碍、法律地位影响了碳捕捉和碳储存技术的发展;张卫东等(2009)从技术本身的角度阐述CCS技术的影响因素,即二氧化碳泄漏、CCS技术工艺难点、建设和运行成本高昂、公众认知度低与政府政策;韩文科等(2009)认为CCS发展面临着缺少一体化的商业性示范项目、高昂成本、降低发电效率并增加能耗、尚未可行的独立运营商务模式、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推广与全球公众当前CCS技术的接受程度等问题;李宏军,黄盛初(2010)认为中国CCS技术发展面临着经济评估成本、融资、技术标准规范、工作激励机制、环境风险与封存风险等诸多挑战。
(3)CCS技术实施的经济、社会效应减排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利益相关者、能源损耗、减排技术所造成的能源价格波动及燃料品种变化的影响。
Keywan Riahi et al.(2004)量化了碳排放减少的三种贡献:(1)能源价格上涨所导致的能源需求减少;(2)燃料品种不再以煤炭为主;(3)从化石燃料中将碳捕获和封存。
文章认为,由于存在技术学习,CCS碳减排的成本下降迅速,因此全球范围内可大规模引进CCS;Klaas van Alphen et al. (2007)研究了荷兰的利益相关者对于CCS接受情况。
利益相关者的分析表明,在CCS部署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行业、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对于CCS持有积极态度;S.C. Page, A.G.Williamson ,I.G.Mason.(2009)评述了能源损耗的文献,并从热力学角度计算了理想和真实的能源损耗值,计算结果发现,现有的CCS的能源使用量比多数预测的要大得多,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认真质疑是否要进一步投资于CCS技术。
综上可见,相关学者已从技术供给或扩散的影响因素、技术实施的效应等多个维度对CCS技术发展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是仍然存在三点不足:一是缺乏CCS技术需求-技术供给-技术扩散的系统集成研究;二是缺乏CCS技术扩散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三是缺少针对CCS技术扩散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题着重研究我国碳捕捉与碳储存技术扩散的问题,以解决许多问题。
3 CCS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3.1 CCS高昂的运营成本CCS的成本为何居高不下,主要取决于其三个中心环节:捕集成本、运输成本、封存成本。
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而三者成本又有着轻重之分,只有抓住较轻的成本,改善较重的成本,才是降低成本的最最主要因素之一。
(1)捕集成本,中欧煤炭利用近零排放项目组研究发现二氧化碳的捕集成本为18欧元/吨,减排二氧化碳的成本为22欧元/吨。
经项目组评估,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的综合成本为25-30欧元/吨。
(2)运输成本,捕集的二氧化碳通过各种运输工具到封存地点而产生的相应的成本,可以简单的分为:基础费用、运行维护成本以及其他的如设计、保险等费用。
经过多方面分析,管道运输在中远程距离时最具有优势,其可以分为陆上运输与海上运输两种,陆上运输的成本将比同样规模的海上高出40%~70%。
因为管道运输的技术较为娴熟,所以其成本的下降空间预计不大。
清华大学的陈文颖研究发现对于500公里的运距,管道运输的成本一般为2~16美元/吨。
当运输距离属于超远距离时,此时船运将具有最强的竞争实力,其将大大减少运送成本。
当输送5 Mt 二氧化碳、运距为500km时,船运的成本为l0~30美元/t 二氧化碳。
当输送同样的二氧化碳,运距增加到1500km时,船运成本将降到20-35美元/t 二氧化碳,与管道运输的成本相当。
(3)封存成本,主要是将二氧化碳通过运送到储存到一定的地方,然后同时对其进行监督与检测。
目前最适合二氧化碳的储存地点是枯竭的油气田,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已有多年的经验,能顺利将二氧化碳注入油气田,并保证油气田的二氧化碳的最大储存量。
除了油气田,还可以使用盐水层,以及无法开采的煤炭层。
伦敦Tara La Force博士,“世界各地存在大量的盐水层,而且往往靠近V排放源,是深层存储气体的理想地点。
”找到最合适的存储地点,是降低成本的最快捷的方式。
经济评估图表3.2 CCS相对滞后的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技术主要分为捕集和储存两大类。
CCS相对落后的技术主要存在于捕集与储存这两个重要环节。
3.2.1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分类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可以分为3 类: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
(1)燃烧前捕集:首先化石燃料经过气化或重整转化成主要成份为CO 和H2的煤气,然后利用水煤气变换反应大大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分离后得到的富氢燃气燃烧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