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构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课时作业1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必修2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综合提升 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深化理解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三角贸易繁荣。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实现。
(2)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这两个重要条件。
(3)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人民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发展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差距大大拉开了。
但同时殖民主义者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专题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深化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
第17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命题趋势1.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6·江苏单科,T17)两次工业革命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在命题形式上会不断推陈出新,新情景、新材料、新设问、新角度会不断呈现。
建议复习备考时要全面把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和利用新史观从不同角度把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还要建立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国崛起、经济格局、世界市场的联系。
(2015·江苏单科,T23)两次工业革命与科技创新(2014·江苏单科,T17)知识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2014·江苏单科,T23)工业革命的条件、影响及其与农业变革的关系(2014·江苏单科,T23)圈地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考点一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一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资本: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过程(1)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2)内容⎩⎪⎨⎪⎧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重要发明(1)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②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4.影响(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26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背景(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劳动力: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3)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4)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5)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市场广阔。
【教材补遗】圈地运动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土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
莫尔在《乌托邦》中指责这是“羊吃人”。
2.过程(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2)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3.影响4.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条件①市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和原料产地。
②交通: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②英国成为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①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
②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③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误区警示】工业革命前后殖民扩张的不同工业革命前,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及资本输出的场所。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取得重大突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网络构建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
3.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抢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1)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控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
(3)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1. 下图是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图。
其变化反映出( )1870年1913年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 B .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 C .英国依然保持全球贸易垄断地位 D .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解析:选B 不能从世界贸易比重的变化判断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状况,故A 项错误;材料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法在世界贸易比重相对下降,美德、其他地区等相对上升,体现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故B 项正确;英国在世界贸易的比重下降,不具备垄断地位,故C 项错误;自由主义国家经济交流准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确立,故D 项错误。
二、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16世纪英国一个典型农户年产5吨谷物,同时期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农户年产量仅为英国的40%, 19世纪中叶也没有达到英国16世纪的水平。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21讲两次工业革命课件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1讲
两次工业革命
考纲清单
(1)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过程与影响。
内容索引
主干梳理 基础夯实 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 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 高考感悟 押题演练 课时作业
(2)过程 ①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从 棉纺织 业开始。 ②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③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 改良蒸汽机 ,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 完成了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不断修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
1690、 征收进口商品附加税,开启了关税壁垒不断增高的进程,多数进 1693年 口商品关税从5%增加到20%~25%。
1815年 1839年
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严格限制外国谷物进口。 在伦敦成立了全国性的反谷物法同盟。
英国保守党领导人皮尔出任首相,取消和降低了1 000多种商品的 1841年
(3)影响 ①世界市场:促成了世界市场的 基本 形成(19世纪中后期)。 ②经济结构:出现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 。工业城市的兴起,加快 了城市化进程。 ③社会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④思想意识: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①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渐确立。 ②经济条件: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③可能性: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主要国家: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20讲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202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20讲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20讲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20讲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第20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
”《申江百咏》描述的这一发明,最早出现于()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作者要强调的是()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3.如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
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A.马的驯养与使用 B.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C.电的发明与使用 D.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第3题图4.1893年,《哥伦比亚博览会指南》写道:“科学发现,工业应用,人类遵从。
科学发现,天才发明,工业应用。
人类则适应新事物或被其塑造。
”该宣传说明( )A.科研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B.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C.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D.科技促进近代城市兴起5.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 )A.工厂制到垄断组织B.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C.蒸汽化到电气化D.商业资产阶级到工业资产阶级6.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说:“19世纪最大的发明是找到了发明的方法,一种新方法进入人类社会生活中来了。
2017_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专题1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2021-2021)专题1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开展一、选择题:1.〔2021年全国卷ⅠT10〕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开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 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 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 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 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开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开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应选D;A、C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排除;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原因所在,B项排除。
2.〔2021年全国卷ⅠT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拟而得来的,故C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D项错误。
3.〔2021年全国卷II T33〕以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到达极盛【答案】A【解析】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大幅增加的,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一早期资本主义开展过程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应选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表达了英国,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D排除。
高考历史培优系列小题狂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高考历史培优系列:小题狂做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
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
这一变化()A. 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B. 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C. 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D. 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2.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
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反映了()A. 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B. 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 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 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3.阿梅斯托在《1492:那一年》中总结:1492年那一年,不只基督教国度改头换面,整个世界也脱胎换骨。
把过去分立的文明结合在一起,使名副其实的全球历史-真正的世界体系成为可能。
下列对那一年论述正确的是()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B. 葡萄牙在新航路开辟中抢占了先机C. 将大西洋由屏障转变成了通道D. 西班牙人寻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4.16世纪初,威尼斯人和埃及人力图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
后来,土耳其人也参与到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中来。
葡萄牙人遭到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A. 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B. 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经济利益矛盾C. 葡萄牙人主导了早期殖民扩张D. 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5.据(美)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A. 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柒B. 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C. 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D. 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6.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
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雏形出现、进一步拓展、基本形成与最终形成的过程。
线索1 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线索2 西欧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线索3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线索4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等多个资本主义国家,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16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考纲要求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的出现。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引发商业危机。
④思想动力:教会传播的狂热。
(2)条件①主观条件:葡萄牙、等国的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②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的发展,地理知识的丰富。
2.过程3.影响(1)对欧洲①西班牙、葡萄牙从海外掠夺了大量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②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加入了海外探险的行列。
③欧洲国家的一系列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个过程被称为“”。
④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⑤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的雏形开始出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从16世纪入手,指出当时促使欧、亚、非、美四大洲之间贸易往来增多的历史事件。
B项在时间上要晚,C、D 在内容和影响上与题意不符。
2、下图所示是人类历史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征。
以下对这些阶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第①阶段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B.第②阶段商品生产占据主导地位C.第③阶段大量劳动力聚集限制了人口自由流动D.第④阶段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答案:D.解析:从图中人物所拿获使用的工具来看,四个人物对应的分别是野蛮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个人类历史发展阶段。
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出现在人类进入农耕文明阶段,在第②阶段自然应该是农耕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在第③阶段伴随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人口的自由流动加速,因此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
而人类在信息文明时代,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比重上升,成为最重要的产业。
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3、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答案:D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对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材料第一句话应是欧洲发现了美洲;第二句以土著自身看问题应是美洲被殖民侵略;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应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角度,所以应是全球史观,两种不同文明的相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doc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知识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基点盘查]1.背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就其原因而言,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与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扩张性密不可分;就其阶段而言,则经历了雏形出现、进一步拓展、初步形成与最终形成的过程。
线索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及影响(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
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线索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1)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渴望到东方“寻金”。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引起商业危机。
④思想因素: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2)条件:①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②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2.过程3.影响(1)对欧洲:出现重大社会变革。
①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课件(36张)
哈格里 夫斯
珍妮纺 纱机
揭开了工业革 命的序幕
瓦特 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美) 蒸汽轮船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推动机器的发明和推 广,进入新阶段
推动以蒸汽为动 力的时代到来
◆特点:①从英国一国到多国;②蒸汽机为动力;③主
要在轻工业(棉纺织业)部门;④发明者主要为技工, 科学理论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⑤工厂制。
②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
①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商业革命”。 ②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引发“价格革命”。 ③开始殖民扩张与掠夺,出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④加速西欧封建制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对亚非美:
④世界格局:欧美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其统
治,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
三、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P31-32
1、性质:既是一次技术革命,又是一次社会革命。 2、作用(积极):
3、后果(消极): • 加快了殖民扩展和争夺的步伐(频繁发动侵略战 争);
•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恶 化,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P31-32
1、性质:既是技术革命,又是社会革命。
2、作用(积极): ①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②社会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 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 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 生活方式:开始城市化进程; • 思想观念:自由主义盛行、马克思主义诞生。 • 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比重渐增。
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知识梳理
专题十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5—16世纪)(一)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1、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马可·波罗行记》的刺激。
(3)直接原因:商路不畅造成商业危机。
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精神动力):西欧人热衷于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条件(1)主观条件:A.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B.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进步,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向东航行(1)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航行到了印度。
2、向西航行(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1、对欧洲:(1)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2)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3)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1)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2)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3、对亚非拉地区:(1)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2)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新人教版
解析:根据材料“物价上升了约四倍”“获利最大的……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 农场主……新贵族……佃农”可知,该运动是“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从事商 品生产的新兴资产阶级获利,使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衰落,从 而促进阶级关系的变动,C项正确。 答案:C
视角2 历史思维·审视现实问题 据统计,在非洲国家的边界中,仅有26%是由河流、湖泊和山脉构成的自然边 界,其余都是人为划定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非洲国家之间经常爆发战争 B.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所造成 C.非洲各民族是一种杂居的方式 D.非洲大陆的经济具有分散性
解析: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英国 城市化进程、苏联城市化进程。综合分析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东西方城市化 进程的对比分析,B项正确。 答案:B
视角6 史学热点·社会转型中的东西方世界
有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
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
推广,使资本主义世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
界体系初步形成
成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视角1 对重大历史现象的客观认知 “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 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 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 A.引发了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B.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 C.促进了阶级关系的变动 D.加剧了殖民扩张,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2018高考卷II)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2.(2017上海卷)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西欧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工业社会的来临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3.(2017浙江卷)下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D.“商业革命”的兴起4.(2018仲元中学模考)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5.(2018寿光中学模考)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REPERTA)。
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6.(2019武汉中学联考)下图是1890-1910年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对比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信息反映了A.英国的工业水平最为先进B.德国的工业发展程度最高C.法国的工业化水平最落后D.欧洲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7.(2018豫西中学联考)19世纪中期的英国被称为“法制时代”,1846年度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1842年颁布《矿井法》,1847年颁布《十小时工作日法案》,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这说明了政府A.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B.深受重商主义政策影响C.在法律方面取得的成就D.力图维护资本主义发展8.(2018高考卷I)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作业15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
课时作业15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出习俗的作用不相吻合,故B项错误;认为生产关系发展改变社会习俗的观点,与材料中突出习俗的作用的观点不相吻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难看出,过度地夸大了习俗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A5.(2017·潮州市高考模拟考试)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这种现象(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解析:据材料“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可知有助于加快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故D项正确。
答案:D6.(2017·潍坊市高三模拟考试)“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据此说明工业革命后( )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 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解析: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前,家庭为生存而组成,说明维系家庭的是经济,工业革命后,维系家庭的纽带是情感,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为劳动妇女提供走出家庭的机会,她们拥有和男子平等的经济地位,工业革命前后维系家庭纽带的变化反映了平等观念日益加强,故B项正确。
答案:B7.(2017·湖北省优质高中届高三联考)“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
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解析: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社会结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材料中涉及“穷困潦倒没有贵族身份的人,成为了权势顶峰”体现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2课时 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成和发展
第2课时 工业革命
知识整合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初步形 成
1.背景(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_君__主__立__宪__制_____的
栏
确立与发展。
目
(2)市场条件:18世纪成为“日__不__落__帝__国____”,海外市场不
___石__油的发明和应用:推动___汽__车___、__飞__机____等新 目
链
式交通工具的发明。
接
(3)新的通讯手段发明:__电__话____和电报的问世。
(4)新兴化学工业等发展。
知识整合
4.影响
(1)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人类进入“________”。
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极
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栏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
目 链
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
接
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核心探究
探究一 核心主题 ............. ♨
【主题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材料一 从1688年以后,虽然英国还不是一个民主国家, 栏
核心探究
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提示: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了经济
的发展,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条件;英国通过殖
栏
民扩张和争夺,18世纪中期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
目
的殖民地;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英国政府全
链 接
面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重视科技,奖励发明创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5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出习俗的作用不相吻合,故B项错误;认为生产关系发展改变社会习俗的观点,与材料中突出习俗的作用的观点不相吻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难看出,过度地夸大了习俗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A5.(2017·潮州市高考模拟考试)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这种现象(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解析:据材料“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可知有助于加快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故D项正确。
答案:D6.(2017·潍坊市高三模拟考试)“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据此说明工业革命后( )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 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解析: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前,家庭为生存而组成,说明维系家庭的是经济,工业革命后,维系家庭的纽带是情感,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为劳动妇女提供走出家庭的机会,她们拥有和男子平等的经济地位,工业革命前后维系家庭纽带的变化反映了平等观念日益加强,故B项正确。
答案:B7.(2017·湖北省优质高中届高三联考)“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
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解析: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社会结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材料中涉及“穷困潦倒没有贵族身份的人,成为了权势顶峰”体现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故D项正确。
答案:D8.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 A.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D.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解析:材料未涉及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B项错误;福利国家出现于二战之后,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德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政府颁布法律建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故D项正确。
答案:D9.(2017·淄博市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沃尔特·李普曼说:“人们已经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
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
”这种现象体现了( )A.科学的重要性显著增强B.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C.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D.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解析:根据材料中掌握方法已成为有系统、渐增的,故A项正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呈现的特点是技术工人凭借经验发明创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引导发明创造,故B项错误;材料更强调科技对发明(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是断章取义与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10.(2017·山东省聊城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
材料表明( )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解析:1876年(19世纪70年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所呈现的仍然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美国和德国则是展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A项正确;1876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故B项错误;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是在二战以后,与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就此得出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断章取义,故D项错误。
答案:A11.(2017·洛阳市高三年级统一考试)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
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解析:首先通过时间1890年判定此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然后结合“禁止” “限制”推理出对自由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美国国会立法目的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故B项错误;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不符合本题主旨,故C项错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A12.(2017·湖北省江汉平原部分重点高中教研协作体高三联考)有学者指出,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
其中有78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的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
材料表明托拉斯( )A.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C.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D.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解析:根据“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
其中有78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的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托拉斯控制着美国大量的资本和生产,是垄断的一种,故A项正确。
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面对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在不断努力改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之后,英国提出从整体上综合防治空气污染。
1990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从整体上控制空气污染的法律——《环境保护法案》,致力于寻求“最可行的环境保护选择”和要求“不至于产生过多成本的最佳可利用技术”。
……英国还实施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
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行政辖区内污染源的排放数据,并必须详细规划空气质量应如何改善。
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各部门必须紧密合作,充分审视各部门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还要求地方政府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必须与邻近地方政府进行协商。
英国能够最终扭转空气质量,也得益于全民的积极参与。
——摘编自蔡岚《空气污染整体治理:英国实践及借鉴》材料二:人人享有可养育生命并促进幸福之环境的权利。
如果经年累月的行为损害了这一权利,今日活着的人享有为将来的福祉而匡正过去的权利。
有一点不证自明:世世代代对环境的无意疏忽,已将人类带到了十字关头。
……我们对自然界的滥用威胁着我们的生存。
……我们侵占了上天赋予的空地和荒野;我们砍光了森林、剥落了草皮,使绿色的大地退化为荒漠;我们污染了生而呼吸的空气;我们……将自然界搞得丑陋不堪、喧嚣不已……我们深知,最终要消除这些基本问题,关键在于人心,而非机械。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生态意识,承认人是与其共享环境的生物群落的成员而非主人……我们必须重新界定“进步”,要强调长时间的质,而非眼前的量。
……我们将重新开始!——《圣巴巴拉环境权利宣言》注:1969年,美国发生的圣巴巴拉泄油事件使多种海洋生物遭殃。
罗德里克·纳什据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独立宣言》起草了《圣巴巴拉环境权利宣言》。
人们比较公认的生态史观由此产生并发展。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为治理空气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10分)(2)归纳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圣巴巴拉环境权利宣言》的主要观点。
(9分)(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6分)解析:第(1)问,注意从综合防治、议会立法、政府重视、地方配合、全民参与等角度归纳。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逐条概括即可。
第(3)问,注意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类环保意识的淡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政府管理的缺失等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1)措施:从整体上综合防治空气污染;议会加强立法;中央政府更加重视;地方政府各部门紧密合作;各地方政府相互协商;全民的积极参与。
(10分,任答5点即可)(2)主要观点:人类非大自然的主人,大自然具有人类应予以尊重的内在价值(或宣扬环境保护、自然权利和环境伦理思想);主张人与环境相互依存;为将来的福祉应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
(9分)(3)主要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或仅考虑利润,不关注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长期以来人们环保意识的缺乏;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政府不重视;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措施。
(6分,任答2点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博览会是对一国科技、产业和文化成果的展示。
下面图1反映的是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英国馆中陈列的机器,“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
图2反映的是1908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在历史上并没能给人留下太多的话题。
比较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说明英国大国地位的变化。
(12分)解析:本题依托图片,考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比较两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提取英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所体现的科技差异,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概括总结。
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比较符合史实。
示例:图1说明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心,重大的科技发明都是在英国完成的;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图2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不在英国;20世纪初,英国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
(8分)(2)概括总结。
示例: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愈来愈依赖科技的突破。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