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石库门的感受
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3篇

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3篇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xx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1篇今年是建党__周年,我们一起参观了几个红色旅游景点,中共一大会址、宋庆龄故居和孙中山故居,对革命前辈们的奋斗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一大会址中,保存了很多当时遗留的杂志和书刊,透过玻璃仔细阅读当时的文字,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冲击,在当时的国内形势下,这些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走到了一起,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他们的努力,为美好的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当年一大在这里秘密的召开,而今时间逆转不回当时的场景,但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的场面,因为每个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参加的,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党从无到有,历经艰难曲折无数,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怎不让人骄傲信服!时光不再,英雄虽逝,他们的精神长存,犹如黑夜的明灯盏盏,照亮着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
到徐汇区宋庆龄的故居,很想看看国母宋庆龄的起居环境,看看她老人家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小洋楼很漂亮,看见她老人家的雕像,很慈祥,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篇文章,宋奶奶分蛋糕,想象着她肯定是个很亲近的人。
文物馆内,藏有很多宋庆龄文物,如照片、来往书信、宋庆龄大学毕业证、藏书、生活工作用品、国务活动礼品、宋庆龄亲属物品以及历经磨难由宋庆龄保存的孙中山印章等。
这些都成了珍贵的遗物。
看见壁炉上方挂着宋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结婚后的合影,想起她当年是违抗父命与孙文结婚,但他们不离不弃的的爱情誓言令人钦佩。
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九岁入上海中西女熟学习,1907年赴美国留学。
教师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教师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心得体会为了庆祝建党91周年,2012年6月30日下午,张校长亲自带领我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追溯红色经典,感受革命情怀,所见所闻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党旗的引导下,我们进入到那一幢普普通通的石库门房子,(也就是中共一大会址),怀着虔诚与激动的心情开始参观。
这虽是我四十多年来第一次来这里,却与想象中的场景十分相似:老式的石库门,青色砖瓦,乌漆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质朴厚重,凝聚着不平凡的历史底蕴。
漫步中共”一大”会址的展厅,里面陈列着许多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再现了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史实。
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辈的资料,展品中有孙中山、秋瑾等革命志士的遗物、手迹;展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
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而变得凝重和肃穆,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了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仿佛亲身体验到那一刻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
展厅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
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当时的情形: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个个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载着光荣和梦想的巨舟,从这一刻起航。
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举行至7月30日,因为被法租界巡捕房密探发现,遂紧急停止开会。
在一大代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安排下,7月31日,一大的12位代表转移至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共产国际代表及陈公博未参加)。
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陈欣慧今天我和爸爸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而就是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踏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
进入纪念馆,我零距离地感受了那段创业维艰、卓绝奋斗的岁月。
馆内鲜红的党旗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
虽然是我第一次来这里,但是穿过老式的石库门,走进黑漆的大门,漫步在纪念馆展览厅,那里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让我透过时空的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在这次会议上,这批伟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
从这一刻起航,接下来的岁月里,无论狂风暴雨,无论巨浪暗礁,党始终是伟大的舵手和方向,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带领着苦难的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由,带领着苦难的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抚摸那些灰色的墙壁,我希望能将它那不卑不亢的存在烙印在我的心中。
这次参观,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作为当代小学生,我应该增强主人翁意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努力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篇一11月13日我第一次参加了我们党支部的活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那天的天气风和日丽,我们穿过人声鼎沸的街市,我们来到了一座青砖的普通石库门老楼,它就是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心中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
就是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内踏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第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
在党旗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人进入馆内,我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
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
我们在党旗下,见证了四位同事成为预备党员的光荣宣誓;我多希望那其中一位是我呀!在那时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早日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
随后我们参观了二楼的陈列馆,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包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一大会址中展出的实物,从泛黄的报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以及先辈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们沉思和感慨。
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我那年轻的心随着参观的脚步越加凝重平添了一份责任。
而那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再现了当时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场景。
在这里,我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的信念和激情,更让我体会到党的伟大。
我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颠扑不破的真理。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深的了解了党的历史,在思想上对党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学习,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一心,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篇二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去参观遵义会址。
一大会址参观后感

一大会址参观后感在繁华的上海,有这样一处宁静而庄重的地方——中共一大会址。
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崇敬,我走进了这栋看似普通却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石库门建筑。
踏入那扇古朴的大门,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眼前的每一间屋子、每一件陈设,都像是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仔细地端详着那些陈列的文物,老旧的桌椅、泛黄的书信、还有那一张张定格了历史瞬间的照片,它们如此真实而生动,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那些革命者的呼吸和心跳。
其中有一份手写的会议纪要,字迹虽然已经有些模糊,但那一笔一划间都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我凑近了去看,试图从那些笔画的走向中读懂书写者当时的心情,想象着他们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奋笔疾书。
继续往里走,来到了一个不大的会议室。
房间里的布置简单而朴素,十几把椅子围绕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摆放着。
我站在那里,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当年代表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的场景。
他们或许面色凝重,或许目光坚定,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抒己见,激烈争论。
在一个角落里,展示着当年代表们使用过的煤油灯。
那盏灯啊,玻璃罩已经有些磨损,灯芯也显得有些焦黑。
可就是在这微弱的灯光下,伟大的思想开始萌芽,星星之火即将燎原。
我想象着在那一个个深夜,这盏灯散发着昏黄的光,照亮着代表们的脸庞,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面墙上挂满了革命者的画像。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和勇气,那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革命者,照片中的他面容清秀,但眼神却格外坚定。
我不禁想,他当年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投身革命的呢?他是否也曾有过害怕和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勇往直前?也许他也曾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为了心中的信仰,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充满艰险的道路。
参观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本已经翻旧了的党章。
书页的边缘已经磨损,上面还有一些批注和笔记。
中共一大会址研学感悟300字初中

中共一大会址研学感悟300字初中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纪念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石库门五里桥背后的一个小巷中。
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中共一大会址研学活动,深有感悟。
我们在游览路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上海的历史背景和中共一大的重要意义。
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方,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那里,党的领导者们经过多次秘密会议,制定了党的方针政策,并确定了党的初步纲领。
这一历史时刻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我踏进一大会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热血澎湃的年代。
会址内部保留了许多当时的实物和图片,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我们还观看了一段简短而精彩的影片,了解了更多关于中共一大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被中共一大会议的场景所打动。
当时的党员们身临其境地讨论着各种重大问题,为了长远利益和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而煞费苦心。
他们面对的困难和压力是巨大的,但他们始终坚定地站在了人民一边,并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们的奉献精神和革命意志深深震撼了我。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更加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初衷和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利益的代表,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先锋队。
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
我也深深被这种奉献精神所感染,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一大会址的研学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将继续学习党的理论,坚信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真理,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石库门革命故事有感

石库门革命故事有感
石库门是上海特有的建筑风格,它见证了上海城市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努力奋斗。
石库门革命故事是指上世纪初期在石库门巷弄中发生的一系列革命事件。
这些故事让我深受触动,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在这些革命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许多革命志士在石库门里进行秘密的组织和活动。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当时的封建统治展示了勇气和决心,为推翻旧社会的不合理制度而奋斗。
这些革命志士在石库门的背后默默付出,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权益,不顾个人安危,坚定地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
同时,石库门革命故事也让我了解到革命者对于平民百姓的深厚的感情。
他们时刻关注着民众的困苦和苦难,积极为他们争取利益,并且为了民族解放而奋不顾身。
这种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让我感受到了革命者真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石库门革命故事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更是对于我们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革命者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是永恒的价值。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应该记得那些为我
们争取幸福的人们,他们正是为我们铺就了今天的道路。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民族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断努力。
一大会址观后感

一大会址观后感一直都知道上海有个一大会址,心里也一直想着要去看一看,这次终于有机会亲身感受了。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怀着既期待又敬畏的心情来到了一大会址。
这座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库门建筑,却承载着无比厚重的历史。
走进一大会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青红交错的砖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我轻轻触摸着那有些粗糙的墙面,感受着历史的温度。
大门上的铜环,虽然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庄重而神秘。
进入展厅,里面陈列着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瞬间把我拉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我看到了那些早期共产党人用过的笔、纸,还有他们的书信,每一个字都仿佛充满了力量。
其中有一封李大钊同志的信,字迹工整有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我不禁想象着他在灯光下奋笔疾书的情景,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激情和执着啊!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本破旧的《共产党宣言》。
书的封面已经磨损,纸张也泛黄了,但就是这样一本看似不起眼的书,却在当时点燃了无数人的信仰之火。
我凑近去看,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些年轻的革命者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它,从中汲取着前进的动力。
还有那些早期党组织活动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们目光坚定,神情严肃。
他们或许没有想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将会改变整个中国的命运。
我仔细端详着那些面孔,试图从他们的眼神中读懂他们的内心。
我想,他们当时一定是怀着无比的勇气和决心,才踏上了这条充满艰辛的革命道路。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组模拟的开会场景。
不大的房间里,摆放着几张简单的桌椅,十几个代表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
他们的表情严肃而认真,每个人都在为中国的未来出谋划策。
我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耳边仿佛响起了他们激烈的讨论声。
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看似平凡的会议,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起点。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在一面墙上,挂着一块小小的黑板,上面写着一些会议的要点和讨论的内容。
那粉笔字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却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的紧张和严肃。
中共一大会址研学感悟高中500字

中共一大会址研学感悟高中500字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中共一大会址研学感悟在那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石库门建筑中,我仿佛乘坐着时光机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中共一大会址,这座坐落在上海繁华都市中的静谧之地,无疑是我高中生涯一次涤荡心灵、启迪未来的研学之旅。
甫一踏入会址大门,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将我从现实拉回了1921年的那个夏天。
那一刹那,“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如同熠熠生辉的北斗星,照亮了我心中的迷雾。
"百闻不如一见",我亲睹了那简朴却神圣的会议室,脑中不禁浮现出一群热血青年在此共商国是,播下中国共产党辉煌事业的种子的情景,那种为了民族复兴而奋斗不息的决心与勇气,令我深感震撼。
沿着历史的脉络漫步,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宛如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深刻体会到中共一大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以及一代代共产党人如何从这里启航,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次研学让我有机会走出课堂,亲身触摸历史,感受那份坚韧不屈的红色情怀。
置身于这片承载着初心和使命的土地上,我由衷感叹:“此行无悔,收获颇丰!”这不仅是一次对党史的学习,更是一次对自我信念的坚定和对未来道路的选择。
在中共一大会址的研学过程中,我领略到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担当,领悟到的是矢志不渝、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
面对未来的人生旅途,我会以史为鉴,牢记初心使命,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心潮澎湃,满怀期待。
这段难忘的研学经历,已深深烙印在我心底,成为我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
我想说:“中共一大会址,你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你是一座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你是一首激励我们奋斗的赞歌!”。
在上海了解红色文化的收获与感悟

在上海了解红色文化的收获与感悟(最新版)目录一、上海红色文化的概述二、上海红色文化的景点与历史意义三、上海红色文化的体验与感悟四、总结正文一、上海红色文化的概述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自今年元旦开始,春秋旅游推出了 100 多款“红色足迹”的旅游产品,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
在上海,围绕独特的红色文旅资源,推出了十条主题旅游产品,通过徒步、骑行、车步结合等多种方式,让市民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
二、上海红色文化的景点与历史意义1.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位于上海的一栋石库门小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也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地方。
这栋被树木掩映的小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
2.社会主义青年团、干部学校和通讯社旧址隐藏在老上海石库门弄堂里的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所干部学校、第一个通讯社的旧址。
这些地方保留了许多当年的物件,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谈话,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三、上海红色文化的体验与感悟参观上海的红色景点,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革命历史。
在导游的生动讲解下,我深刻感受到了当年那些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念和赤忱之心。
他们怀揣着一腔热血,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坚定地奔向未来。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总结上海的红色文化之旅,让我深刻体验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丰厚底蕴。
通过参观红色景点,我更加敬仰那些为国家、民族付出巨大努力的革命先烈们。
上海石库门老街攻略

上海石库门老街攻略介绍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石库门老街是上海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到访。
这里保留了上海独有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上海石库门老街的特色以及游览攻略,帮助您更好地欣赏这一独特的地方。
石库门老街的特色石库门老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这种建筑风格是由当时上海富裕人家的住宅演变而来。
石库门由石头和砖砌成,门楣上方是华丽的装饰,整体设计精美,体现了中国和西方建筑风格的奇妙结合。
除了建筑风格外,石库门老街还展现了传统的上海生活方式。
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小巷,街上摆满了小摊贩,出售着各种当地特色的小吃和手工艺品。
您可以找一家小店品尝当地的美食,也可以在街边小摊上购买有趣的纪念品。
游览攻略交通前往石库门老街的交通非常便利。
您可以乘坐地铁,乘坐2号线到南京东路站,然后步行约15分钟即可到达。
如果您乘坐公交车,可以选择乘坐17、18、64、771、929、985路等,到达南京东路站下车,步行即可。
参观时间石库门老街每天都对游客开放,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参观的时间段。
建议尽量避开周末和节假日,以免人流过多。
如果您想要拍摄独特的照片,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光线更加柔和,石库门的建筑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游览路线当您到达石库门老街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由游览,但以下是一条常见的游览路线:1.从入口进入石库门老街,欣赏独特的建筑风格。
2.沿街道逛逛,看看摆满小摊贩的街头,尝一尝当地美食。
3.深入小巷,探索更多石库门建筑的背后故事。
4.参观当地手工艺品店,挑选一些有趣的纪念品。
5.在一家小店里品尝当地的特色茶点,感受悠闲的上海生活。
注意事项在游览石库门老街时,有几点需要注意:1.尊重当地居民和商家,不要随意进入私人住宅或摄影。
2.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3.注意个人财物安全,特别是在人多拥挤的区域。
结束语石库门老街是上海独有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老挝旅游经验总结汇报

老挝旅游经验总结汇报老挝是一个风景优美、文化独特的国家,拥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址。
在我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能够亲身体验到老挝的美丽和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的旅行经验,并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想谈谈老挝的自然风光。
老挝有着壮观的山脉和湖泊,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琅勃拉邦。
这个古老的城市位于美丽的湄公河畔,拥有壮丽的山脉和宏伟的寺庙。
在那里,我参观了万象凯旋门、琅勃拉邦博物馆和石库门庙等著名景点,深深感受到了老挝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老挝的文化遗产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佛教国家,老挝有着众多壮丽的寺庙和佛塔。
在卢安湖附近的卢士舍寺庙,我有幸目睹了一场恢宏而庄严的佛教仪式,感受到了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
此外,我还参观了万象的大佛塔,它是老挝最重要的佛教遗址之一,也是该国最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中心。
在那里,我学习了佛教的基本原则,并感受到了宁静和平的氛围。
此外,老挝的美食文化也是一大亮点。
当我到达老挝时,无论是在街边小贩还是高档餐厅,我都品尝到了各种美味的老挝风味菜。
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朵豆锅和大利(Larp)。
朵豆锅是一道以多种蔬菜和草药为主料的菜肴,清香可口,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大利是一道以碎肉(通常是鱼或鸡肉)和香草为主料的色拉,酸辣爽口,非常开胃。
在品尝这些美食的同时,我也了解了老挝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对原料的极端珍视。
最后,我想提及一下老挝人民的友好和热情。
无论是与当地人交谈、购物还是参观景点,我都感到受到了热情款待。
老挝人民非常友善和善良,他们总是乐于助人,并愿意与游客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文化。
在我离开时,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老挝有着真挚的友谊和美好的回忆。
总而言之,老挝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无论是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是壮丽的文化遗产,都深深地吸引了我。
而且老挝人民的友好和热情更是给予了我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这次旅行将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并且我强烈推荐大家也来亲身体验老挝的魅力。
上海石库门晚上的感受文章

上海石库门晚上的感受文章
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是具中国特色的居民住宅。
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
作为石库门中的小巴黎,位于上海旅游度假区的里弄花园酒店,不仅有着极具特色的上海传统石库门,还有欧洲联排式风格以及砖木结构的楼房,在此居住,将给你带来别样感受。
夜幕降临之际,石库门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外墙的肌理和原貌更清晰可见。
夜晚的这里也是缤纷多姿的。
在繁杂的石刻雕花下,从窗户后便透出琥珀色的暖光,霎时间还有了时光流转的错觉。
在各种灯光的映衬下,各具特色的建筑更显得美轮美奂。
夜幕降临,柔和的灯光会立马点亮起,或许,在夜色和灯光的交映下,一切会显得越发的意味深长。
石库门红色感想

石库门红色感想石库门红色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喜爱的颜色,它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
每当我看到石库门红色的建筑物或物品,我都会感到一种独特的亲切感和温暖感,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那是一个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时代。
石库门红色给我带来了一种热情和活力。
石库门红色是一种鲜艳而又饱满的颜色,它让人感到充满了能量和活力。
当我走在街上,看到一扇扇石库门红色的大门,不禁让我心情愉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这种热情和活力也影响着我自己,让我更加积极向上,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石库门红色给我带来了一种温暖和安心感。
红色是一种充满力量和温暖的颜色,它能够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
当我看到一扇扇石库门红色的窗户,透过窗户看到室内温暖的灯光和家人的笑容,我感到一种亲切和温暖,仿佛回到了家的怀抱,让我感到安心和舒适。
这种温暖和安心感也给我带来了一种归属感和亲密感,让我觉得自己不再孤单和无助。
石库门红色给我带来了一种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石库门红色的建筑物是上海独有的建筑风格,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当我走进一座石库门红色的建筑物,我可以感受到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石库门红色的建筑物常常蕴含着许多故事和传说,让人感到神秘而又有趣。
这种历史和文化的魅力让我对石库门红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愿意去了解和探索更多关于它的知识和故事。
总的来说,石库门红色给我带来了热情、活力、温暖和安心感,同时也让我对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它是一种充满力量和魅力的颜色,它能够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
每当我看到石库门红色的建筑物或物品,我都会被它所吸引,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石库门红色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向往。
无论是在城市的繁华街道还是乡村的宁静角落,石库门红色都是一种令人喜爱和向往的颜色,它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
我相信,石库门红色会一直伴随着我,给我带来更多美好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
母爱的升华上海石库门作文

母爱的升华上海石库门作文
石库门,是上海的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它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承载了无数上海人的生活记忆。
而在这些石库门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母爱的故事。
在石库门的狭窄弄堂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在这些人群中,母亲们的身影尤为突出。
她们早出晚归,忙碌于家务和工作之间,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未来,她们付出了无尽的辛勤和汗水。
我记得,小时候,每当我放学回家,总能闻到母亲正在厨房忙碌的气息。
她总是笑着对我说:“快去写作业,妈妈马上就做好饭了。
”那一刻,我能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甜蜜。
在石库门里,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自己却满足于最简单的生活。
我记得,有一次,家里只剩下一块蛋糕,母亲却把它切成了两半,一半给了我,一半给了弟弟。
当我问母亲为什么不吃时,她笑着说:“妈妈不饿,你们吃吧。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石库门里,母亲的爱是坚韧的,她们用自己的坚强和毅力,支撑起一个家。
我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家在外,家里的一切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
那段时间,母亲早出晚归,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但她从未抱怨过,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
那一刻,我看到了母爱的力量。
参观中共二大感想

参观中共二大感想穿越历史的回声——记中共二大的深度探访我站在上海的一条静谧小巷中,眼前是一座普通的石库门建筑,这就是中共二大的会址。
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此次探访的目标。
走进这座历史的殿堂,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脉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熟悉的红色标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六个字如同烙印,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心中。
我沿着狭窄的楼梯上行,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痕迹上。
展厅内,陈列着各种文物、照片和文献,它们无声地讲述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在中共二大的会议厅,我看到了那张熟悉的会议桌,仿佛可以看见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们围坐在此,讨论国家的未来。
他们的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
我闭上眼睛,试图想象他们在讨论什么,争论什么,那些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如何诞生的。
这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历史的抉择。
参观的过程中,我被一份名为《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文件深深吸引。
这是中共二大制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它规定了党的性质、任务和组织原则,为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看着那些字迹清晰、内容深沉的条款,我深深感叹,这是一部引领中国走向新未来的行动指南。
在二大会址的后院,有一片绿树环绕的小花园。
我想象着,当年的共产党人或许在这里休息、思考,或许在这里商讨策略,或许在这里寻找灵感。
这片宁静之地,见证了他们的辛勤努力和坚韧不拔。
走出二大会址,我心中充满了敬仰和感慨。
中共二大不仅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更是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这次参观,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共二大的精神仍在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份初心和使命,去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顾,都是对未来的启示。
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共同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二大会址观后感

二大会址观后感(原创版2篇)篇1 目录一、前言二、参观二大会址的经过三、二大会址的历史意义四、参观后的感悟五、结语篇1正文【前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上海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此次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辛的历程,也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参观二大会址的经过】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是一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二大会议的会场复原场景,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临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
接着,我参观了馆内的陈列展览,展览分为“党的创立”、“二大会议”、“党的建设”三个部分,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实物陈列和图片展示,全面呈现了党的创建历程。
【二大会址的历史意义】中共二大会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在 1922 年 7 月16 日至 23 日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党的纲领和章程,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决定党的路线和策略。
这次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党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参观后的感悟】参观完二大会址纪念馆,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结语】通过参观二大会址纪念馆,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篇2 目录一、前言二、参观二大会址的背景和目的三、二大会址的历史意义四、参观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五、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六、总结篇2正文【前言】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有幸参观了我国重要的历史遗址——二大会址。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国历史的厚重和伟大,也让我对现代社会有了更深的思考。
【参观二大会址的背景和目的】二大会址,全称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址。
介绍石库门的文章

介绍石库门的文章石库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门窗形式,它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石库门的名称源于其主要材质,即石头和木头的结合。
这种门窗的特点在于其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外观以及良好的保温隔音性能。
石库门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当时许多中国城市都兴起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石库门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将西方的建筑技术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风貌。
石库门的外观造型简洁大方,给人一种古朴而又不失精致的感觉。
门框和门扇常常采用石头制作,这不仅增加了门窗的稳固性,还为建筑增添了一份厚重感。
而门窗的上部则采用精美的木雕装饰,经过精心的雕刻工艺,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华丽而独特。
除了外观的美观,石库门还具有出色的保温隔音性能。
石门在夏季可以阻挡外界炎热的阳光和高温,保持室内的凉爽和舒适;在冬季则能够有效阻挡寒冷空气的侵入,保持室内的温暖。
此外,石库门还能减少噪音的传播,为居民提供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
石库门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门窗见证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记录了时代变迁的痕迹。
步入石库门,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积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石库门正在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和材料。
因此,保护石库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石库门的保护和传承,使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得以延续。
石库门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的外观美观大方,具有出色的保温隔音性能。
保护石库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城市历史的延续。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研学体验内容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研学体验内容穿越时空的旅程: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研学体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地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而其中最为熠熠生辉的无疑就是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
这里是红色革命的起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每一次踏上这片土地,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作为一所致力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场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每一个前来研学的人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当我们走进这幢石库门建筑,眼前立刻呈现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气氛。
这座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建筑,原为普通民居,却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1921年7月23日,这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摇篮,一群年轻的革命先驱在这里商讨国家的未来,描绘出一幅崭新的社会蓝图。
每一砖一瓦,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烽火岁月。
在纪念馆内,我们首先被引向的是“序厅”,它以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和历史进程。
巨大的LED屏幕播放着历史影像,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接着,步入“历史陈列厅”,珍贵的文物、文献和复原场景,如实地再现了当时会议的场景,让人深深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
“伟大历程”部分则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艰辛历程。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壮丽篇章,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与智慧。
每一个细节,都揭示了革命胜利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在“人物介绍”区域,我们有机会了解到那些为革命付出巨大牺牲的领袖们,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生平事迹,他们的坚韧与决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这些伟人的精神风貌,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
此外,纪念馆还设有互动体验区,通过模拟当年的会议现场,让参与者亲身参与到历史的模拟讨论中,更加直观地理解革命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走出纪念馆,站在黄浦江边,望着对岸的现代化都市,我深感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石库门的感受
简介
石库门是上海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中国现代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
本文将分享我参观石库门时的感受与体验,包括对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探索,以及对这些古老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历史背景
石库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典型的住宅建筑形式。
当时,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和移民。
这些富裕阶层在上海兴建了许多西式洋房,并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西方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石库门这一特色建筑。
建筑风格
石库门建筑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具有浓厚的欧式风情和传统中国特色。
它通常由青砖、灰瓦和木材构成,外墙多用花岗岩或大理石装饰。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天井和石头铺就的地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感觉。
房屋内部常常采用复式结构,楼梯、窗户和家具都体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
同时,室内还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如木质雕花、镂空窗扇和屏风等。
文化内涵
石库门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上海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象征。
它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的过程。
在这些古老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旧时上海繁荣时期的气息,想象那个时代里商人、外国侨民和普通市民们生活的场景。
参观体验
我参观石库门时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首先,我选择了位于上海法租界区域内的一个著名石库门小区作为我的目标。
当我走进这个小区时,立刻被它那独特而美丽的外观所吸引。
整齐排列的石库门建筑,古老的青砖墙壁和精致的雕花,都让我感到仿佛穿越回了上海的过去。
在进入其中一座石库门时,我被宽敞明亮的天井和花园所迷住了。
这里种满了各种鲜花和绿植,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
我沿着楼梯走上二楼,发现每个房间都布置得非常精美。
木质家具、红木地板和细致的装饰品展示出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参观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位居住在这里多年的居民。
他向我讲述了关于这个小区以及他们生活在石库门中的点滴故事。
他说他们珍惜这些历史遗产,并努力保护和传承着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现代价值与意义
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或改造成高楼大厦。
然而,石库门作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石库门是城市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见证。
它们记录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过程,展示了上海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保留石库门有助于让年轻一代了解和认识城市发展历史,并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其次,石库门也是城市景观中的亮点。
这些古老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保护和修复石库门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旅游业收入,还能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最后,石库门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虽然它们建造于近百年前,但经过改造可以满足现代居住需求。
许多人喜欢在这些具有历史韵味的房屋中居住,享受到宽敞明亮、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结
参观石库门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这些古老建筑承载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展示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保护和传承石库门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它们的历史价值,更在于它们对于城市文化、旅游业和居住环境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让它们继续为我们传递历史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