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徽州古建筑

合集下载

徽州古城古建筑:探访徽州古建筑,了解徽州建筑风格

徽州古城古建筑:探访徽州古建筑,了解徽州建筑风格
府衙是新建的,府衙对门的南谯楼,古城门, 城墙都是旧物;
斗山街,青石板的路很窄,两边都是人家,很 有戴望舒雨巷的感觉,配合下雨使用感更佳;
鱼梁坝,我从小到大都蛮喜欢的地方,岸上有 很多古民居,从游客中心走路过去也就20分钟 吧,石板路,路上景色很好,有时间建议自己 走过去。
• 古城有的时候是不收门票的,如果穿戴不像游客直接从正门进去, 实在不行就绕小路进去,条条大路通古城,里面保存的还算完好, 有古镇气息,是我比较喜欢的古镇。有些小景点还可以进入,登 记身份证和电话就可以了。绕2个小时差不多了。
徽州古城以前一直是徽州府治所在地,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 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徽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 坊主许国,因云南平逆“决策有功”,晋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牌坊立 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历经五百年风雨岿然屹立。这座牌坊建筑很有特点, 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 邹鲁、礼仪之邦",这里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 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2017年8月旅行至此,置身其中, 感受徽州文化魅力。Tips:不要从正大门进,外地的游客都要收 门票,并且100元。从侧面一个农贸市场进去,不收钱,如果实 在找不到,问问当地人。
• 古城很安静,仿佛昔日荣光都隐没在历史长河中。 • 古城之内颇有生活气息的,这里商铺众多,不是因为这里是旅游
区,很多当地人也喜欢来这里一边逛一边吃小吃。所以汇集了很 多物美价廉、味道好的特色小吃。比如毛豆腐,豆腐由于发酵的 作用,上面长了厚厚的一层毛,用油炸一下却香气四溢。还有河 里的小螃蟹,油炸之后香脆可口,连骨头一起嚼碎,有小时候的 味道。 • 年轻人在小巷中玩滑板,小猫小狗在家门口发呆,古城的生活安 逸又惬意。

古建筑之徽派建筑

古建筑之徽派建筑

古建筑之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

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在徽州地区现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

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

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

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

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

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

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

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

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

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

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

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之一,起源于安徽省南部地区。

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

在徽派建筑中,有许多典型的代表作,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著名的徽派建筑。

1. 怀宁洪岩古村怀宁洪岩古村位于安徽省怀宁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村落。

这里的建筑风格典雅精致,被誉为“徽派建筑的博物馆”。

在洪岩古村,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徽派建筑,如石头城、贡院、官宅等。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部结构复杂精巧,展现了徽派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2. 宏村宏村位于安徽黄山脚下,是中国最著名的徽派建筑群之一。

宏村以其独特的“卧牛山”和“青山堂”两座徽派建筑而闻名于世。

卧牛山是一座仿佛一头卧在地上的牛的山峰,而青山堂是一座供奉着祖先的庙宇。

宏村的建筑风格典雅简洁,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3. 呈坎古村呈坎古村位于安徽黟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村落。

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体现了徽派建筑师的审美标准和建筑理念。

在呈坎古村,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徽派建筑,如官宅、会馆、祠堂等。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部结构精致复杂,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4. 西递古村西递古村位于安徽黟县,是中国保护最完整的徽派古村落之一。

这里的建筑风格典雅精致,展现了徽派建筑的优美之处。

在西递古村,可以看到许多著名的徽派建筑,如贡院、官宅、祠堂等。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部结构精致复杂,体现了徽派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总的来说,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

以上介绍的几座著名徽派建筑,展现了徽派建筑的优美之处,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去这些地方,欣赏徽派建筑的美丽风采。

徽州古建三绝

徽州古建三绝

徽州古建三绝徽州古建三绝是指徽州地区独具特色的三大古建筑群,分别是宏村、西递和黟县。

这些古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们是中国传统古村落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卓越的文化价值,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宏村。

宏村是中国最著名的古村落之一,也是徽派建筑的代表性作品。

这个村落由巧妙的布局、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

宏村的建筑布局采用了典型的徽派围墙护城河的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例如青砖黑瓦、木雕石雕和精美的灰塑等。

此外,宏村还保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徽派商帮文化和古代礼制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西递。

西递与宏村一样,也是徽派建筑的代表性作品。

这个古村落坐落在山间,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景色优美。

西递的建筑布局非常有特色,村中的建筑按照文化层次分为内城、半城和外城,构成了三个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层次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递的偏斜屋檐,这是徽派建筑的独特之处。

每一栋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倾斜,这种偏斜的屋檐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具有美学上的独特韵味。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黟县。

黟县是徽派建筑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徽派建筑风格的代表性村落。

在黟县,你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将徽派建筑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黟县的徽派建筑除了保留了传统的建筑元素,还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使建筑更加美观实用。

除了建筑之外,黟县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宋代的庙宇、清代的古井和民间艺术等。

总之,徽州古建三绝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中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杰作。

宏村、西递和黟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和研究。

这些古建筑群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还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欣赏这些美丽的建筑,亲身感受徽派建筑的魅力。

徽州牌坊——徽州古建五大特色之一

徽州牌坊——徽州古建五大特色之一

徽州牌坊——徽州古建五大特色之一作为中国古建筑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徽州古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建筑风格、独特的建筑特色而备受世人瞩目。

其中,徽州牌坊作为徽州古建筑五大特色之一,以其高大雄伟、工艺精湛、艺术价值的特点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景观之一。

下面,本文将从一名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对徽州牌坊进行展开,从制作流程、设计特点、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制作流程徽州牌坊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选材、浇铸、雕刻、装饰四个阶段。

首先是选材阶段,因为徽州牌坊需要雕刻精美的图案,在这一阶段必须选择质地坚硬、质量上乘的花岗岩或大理石等石料。

选定材质后,就进入了浇铸阶段,采用铸造工艺将石料浇铸成坊体,然后再用铁环压制紧固。

接下来是雕刻阶段,徽州牌坊的雕刻分为文字和图案两大类。

前者主要包括祝福寿禧、纪念事迹、告往等文字内容;后者则主要由与生活、农耕、习俗等有关的图案构成。

雕刻完成后,再进行装饰阶段,采用彩画、贴花等形式进行色彩和纹饰的加工,使徽州牌坊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了装饰之美。

二、设计特点徽州牌坊的设计特点是尊重传统文化,融入人文景观,突出其礼制宗教特点。

徽州牌坊多以石制或木制为主,外部造型以柱廊为主,内部有门洞和闸室,两侧立有石柱、石雕等装饰物,外部覆盖瓦屋顶,形态古朴。

整个建筑的色彩、图案、文字等细节基本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要求,尤其是在雕刻及装饰方面的精益求精,突显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点。

三、文化内涵徽州牌坊作为古代的建筑文化遗产,其蕴涵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容忽视的。

徽州牌坊展现了徽商文化的风采,徽州牌坊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又反映出徽州古代的高度文化创造和艺术表现。

其意义不仅仅仅在于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内在含义。

徽州牌坊,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体现。

徽州牌坊至今仍被用于文化礼仪场所,包括祭祖、悼念、追悼等,已经成为无形的精神纽带,代表了人们对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的珍视和尊重。

总之,徽州牌坊在古代文化、建筑艺术、民族风貌三方面都有着独特而珍贵的价值。

徽州建筑常识

徽州建筑常识

徽州建筑常识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徽州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徽州建筑以其雄奇壮丽、精巧典雅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徽州建筑的常识。

一、徽州建筑的特点1. 建筑结构:徽州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榫卯结构,减少了使用钉子的数量,使建筑更稳固。

檐角上翘,屋脊翘起,形成了独特的飞檐翘角和揭山盖丘的造型。

2. 建筑材料:徽州建筑常用的材料有木材、砖瓦、青石等。

其中,徽派建筑常用的木材是雪松木,因其质地坚硬、耐腐蚀而被广泛使用。

3. 建筑布局:徽派建筑注重空间布局的对称和谐,一般以三进为主,前进为门厅,中进为正厅,后进为后厅。

建筑整体呈“回”字形或“品”字形,形成了宽敞的庭院和多个天井。

4. 装饰艺术:徽派建筑注重装饰的精细和繁复,常见的装饰元素有雕刻、彩绘、壁画等。

徽派建筑的门窗、斗拱、楼梯等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和石雕。

二、徽州建筑的分类1. 客家楼:客家楼是徽派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徽派建筑与客家民居建筑相结合的产物。

客家楼通常为多层楼阁式建筑,外观庄严典雅,内部布局合理,起到了居住、防御和社交活动的功能。

2. 四合院:四合院是徽州地区常见的民居建筑。

它以四面围合的庭院为中心,四周是厅堂和房间。

四合院的布局严谨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同时也方便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3. 古民居:徽派建筑中的古民居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也是徽州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

古民居通常由前厅、中堂和后厅组成,整体布局规整,建筑材料讲究,装饰精美。

三、徽州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徽州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需要得到保护与传承。

以下是一些保护与传承的措施:1. 法律保护:加强对徽派建筑的法律保护,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对徽派建筑的保护责任和措施。

2. 维修保养:定期对徽派建筑进行维修保养,修复破损的部分,保持建筑的原貌和风格。

3. 传承与教育:加强对徽派建筑的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教育,培养更多的传统建筑工匠和专业人才,保证技艺的传承。

《徽州古建筑》

《徽州古建筑》

《徽州古建筑》一、引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徽州古建筑独具特色。

徽州古建筑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南部地区一种别具一格而又富有韵味的传统建筑。

它以宏伟、精致、雅致、深沉为特点,其完美的设计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技术等方面对徽州古建筑进行探讨。

二、历史徽州地处安徽南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人居住,到汉代中晚期开始形成小规模城镇。

随着历史的推移,徽州得到了各朝各代的兴盛与繁荣,在唐宋时期,徽州成为安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

由于徽商的兴起,徽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继续发展繁荣。

在重建的铜陵市文庙中正室宣德、天顺年间(1426--1461),有很多徽州建筑的典型风格,它的风格清新雅致,别致花纹,造型优美,技艺精湛,受到了当时历代乃至后世的推崇和模仿。

其中,徽州古建筑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最大的建设和发展。

三、建筑风格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赞赏。

徽州古建筑以“雅、淡、朴、宁”为特点,讲究整体美、动静相宜、形神兼备,形、色、彩、墨协调统一。

在门、窗、墙、栏杆等设计上,徽州建筑强调多层次、多元对称,以及尊重自然,讲究实用性和审美性,体现了古代建筑师深刻的思想和审美心理。

1. 房舍布局徽州古建筑中最常见的房舍布局为“四合院”和“三明治”,四合院是指由四个“牌”通过围墙相抱,四合中央汇聚,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三明治建筑则是把两个相邻的四合院中间的围墙拆掉,变成两家整体连接在一起,共享一部分的空间。

2. 屋顶徽州古建筑中屋顶的形状多为"马背形"、"香炉形"或"虎头形"。

在设计的时候还常常赋予一些寓意,比如“四脊三开间”的屋顶寓意是“天人合一,万物通达”,因此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常常运用。

3. 建筑门窗徽州古建筑的门窗设计清新雅致、别具风格。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和文化印记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和文化印记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和文化印记徽州古民居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徽州是中国安徽南部的一个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其古民居建筑几乎遍布全境,被誉为“淮南古建筑之长”。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天井式”建筑布局。

每个居室都有一个结构完备的天井,天井由四面楼房围合而成,形成一个中央开阔的庭院。

这种建筑风格不光是因为徽州地形陡峭、建筑面积较小的特殊环境所造成的,更是徽州人崇尚自然、尊重严格布局式建筑原则的文化传统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二是“通坑式”建筑结构。

从大门进入,一条蜿蜒的“通坑”道路贯穿了整个院落,从而使各个房间之间互相连通。

这不光具有美学上的意义,还是为徽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三是楼、阁、轮、堡等建筑元素的运用。

楼房外墙有雕刻精美的木质花草图案,飞檐斗拱几何菱形装饰面饰丰富,地下一层常用作仓库、厨房和牲畜等存放,二层以上是起居之所,俱备客厅、卧室、书房、内外楼廊。

整个房屋结构因自身重心而各层平衡稳定,雨水侵渗良好。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四是富丽堂皇的内部装修。

居室的内部装修不仅风格独特,更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常见的有“千层式”梁架、层垛灰、砖雕、木雕、砖雕、景泰蓝等。

这些元素的精湛运用,使徽州古民居的内部空间显得更为优美、富丽堂皇。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五是重视宜居环境的规划和建设。

徽州建筑历经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体现出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兼俱优良的通风、采光、隔音和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形成了一种具有徽州特色的宜居环境。

这种环境因素的考虑和融入是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得以继承和传承的重要原因。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学的珍品。

其代表了徽州人的宽容、博爱、创新进取的精神,气魄恢宏、富丽堂皇的文化艺术内涵,为世人所推崇和追捧。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的内涵,也为我们所在的社会和时代提供了自身文化本土化和人类多元文化的一个范本。

徽州建筑故事

徽州建筑故事

徽州建筑故事
徽州建筑,又称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安徽省徽州地区。

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砖、木、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注重布局严谨、典雅美观。

徽州建筑的故事源远流长,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1.历史渊源:徽州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由于徽州地区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徽州人民在建筑方面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

2.建筑特点:徽州建筑讲究天人合一,布局严谨,注重风水。

它的主要特点有:砖雕、木雕、石雕三大工艺,以及黑白灰三色为主的建筑色调。

砖雕、木雕、石雕精美绝伦,展示了徽州地区高超的雕刻技艺。

3.建筑类型:徽州建筑主要包括民居、祠堂、庙宇等。

其中,民居是徽州建筑的代表作品,多为四合院式布局,内部设有天井,以利于采光和通风。

祠堂和庙宇则体现了徽州地区对宗族和信仰的重视。

4.文化内涵:徽州建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徽州商人文化、徽州民俗文化等。

徽州建筑既是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5.保护与传承: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徽州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许多古老的徽州建筑得到了修缮和保护,同时也有越来越
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徽州建筑技艺,将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总之,徽州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见证了徽州地区的发展变迁。

如今,徽州建筑的魅力依然不减当年,继续在新时代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古建筑、古村落、古桥、古塔、古道等。

1.古建筑:徽州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徽派民居、祠堂、牌坊等。

这些建筑风格
独特,装饰精美,体现了徽州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工艺水平。

2.古村落:徽州有许多古老村落,如西递、宏村、呈坎等。

这些村落的布局和建筑风格
都体现了徽州文化的特点,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3.古桥:徽州有许多古老的桥梁,如紫阳桥、万年桥等。

这些桥梁造型优美,结构巧
妙,体现了古代徽州人民的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

4.古塔:徽州有许多古老的佛塔,如七宝玲珑塔、文峰塔等。

这些佛塔造型各异,雕刻
精美,是古代徽州人民的文化遗产之一。

5.古道:徽州有许多古老的古道,如徽杭古道、仙源古道等。

这些古道是古代徽州人民
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徽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介绍,这些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徽州文化的瑰宝。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一.前言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早在商周时期,砖雕就已经成为皇室建筑的主要材料,但是这个时期的砖雕都是通过模印之后烧制而成,导致其形式千篇一律,基本以龙纹、凤纹等浮雕为主。

而砖雕在两宋时期的发展达到了巅峰,不同于前期的仿制,而是直接用砖或半圆形雕刻镶嵌在周围的墓墙上。

宋代以后,民族传统的砖雕在一般民间建筑中依旧十分发达,其中工艺最为考究的属明清两代的砖雕。

元代则继承了宋代传统,流行用砖雕来修饰砖制墓室。

明清两代砖雕已经发展成型,砖雕艺术遍布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广东,江西等地,并各自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而徽州砖雕作为中国砖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雕、石雕并称为“徽州三雕”,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继承了传统砖雕艺术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以及艺术特征。

徽州砖雕民间素有“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无宅不雕花”的美誉。

徽州砖雕由于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内容,大小和层次,需要不同的雕刻技术手法,即使在雕刻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也需要不同的技法。

本文在阐述徽州砖雕发展历史的同时,分析了它的艺术特征以及现状,并探讨了徽州砖雕艺术在古建筑中的应用。

二.砖雕的发展历史2.1 砖雕的初期形态——商周方砖。

砖的历史追溯至约公元前1600年,商周已经运用到房屋建造的材料中。

其可以分为方砖、条砖(小砖)、空心砖三种主要类型,当时人们将方砖用于铺设建筑物的地面和基层;将小砖用在水系疏通和密实建设中;空心砖用于墙体的构造之中。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砖雕技艺慢慢走上历史的舞台。

2.2 砖雕的一次飞跃——秦砖。

“秦砖汉瓦”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客观上推动着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其建筑风格、结构设计和装饰艺
术技法等各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徽州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是安徽省南部的一
个地区,其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多为明、清两代,主要分布在黄山市、歙县、祁门县、休宁县
等地,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建筑风格之一。

徽州古民居的主体结构为木
质结构,采用檩条、榫卯等木工技术,屋顶采用飞檐、歇山等形式,独具特色。

古民居的
屋面还配以瓦片或石板,放置得相当精准,既透气性又保证了防水性能。

在建筑中还存在
很多装饰艺术技法,如雕刻、描金、彩绘、纹样等较常见。

徽州古民居的色彩也较为独特,多以黑、白、灰、红为主。

古民居的讲究家族文化,整个房子都以养老为第一位,因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的房间都不同,“东养老、南纳凉、西纳阳、北临街”。

古民居的移步换景讲究“离脚却阴”,即从一处视点看到的景色切换到另一处视点看到的景色,要求人们在移动中保持阴
凉避热。

古民居室内装饰则多以石雕、木雕、砖雕等为主,欣赏这些精美的装饰艺术品可
以让你更好地感受到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内涵。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古
建筑文化遗产。

徽州人民凭借其独特的智慧和技巧,创造了这些地道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
术技法,矗立于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徽州古民居建筑文
化在丰富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成为了世界人民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

徽州古建筑发展概述

徽州古建筑发展概述

徽州古建筑发展概述原文下载作者程极悦机构黄山市歙县建委光盘号SCTC99S5文献号0中文刊名安徽建筑拼音刊名AHJZ英文刊名ANHUI ARCHITECTURE年1999期01CN34-1124/TUISSN1007-7359文件名AHJZ199901012.kdh页36-38分类号TU-09专题代码C038;子栏目代码17;全文徽州古代建筑是徽州地域文化的积淀物,具有卓越的成就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遗产。

远在新石器时代,徽州就出现了房屋和聚落。

撤县新州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烧土块,上有编织成骨架的植物干茎痕迹,反映了徽州当时的原始建筑已进展到干阑式建筑。

汉代徽州制砖技术的进步,使砖拱墓室出现在该口等东汉墓中。

唐宋时期徽州建筑有巨大发展,如唐代始建的渔梁坝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北宋时期的长庆寺塔的砖石结构至今完好。

由于金、宋的长期对峙,徽州建筑风格发展较北方滞后。

磺蔚出里门访和西溪南老屋阁来看,徽州元代建筑形式基本与明代无太大区别。

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二代,在当时十分发达的徽州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徽州古代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技术上和艺术上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太平桥、谁楼、圣僧庵及其壁画、岩寺水口神来培、紫阳书院等建筑,尤其突出的是大量营造的住宅、园林、柯里、牌坊,奠定了徽州古代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独特的传统手法则使徽州工匠群体成为当时中国建筑工程四大帮之一的‘’徽州帮。

”一、住宅徽州住宅平面的基本形式作内向矩形,以围绕长方形天井的合院为基本单元。

天井是徽州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徽州住宅的独特功能。

正屋一般面阔三间,前两侧建廊屋,由于明代营建制度的限制,明代较少有清代那样的大型住宅。

楼梯明代多设于一侧廊屋内,清代则多设于正属大师壁后。

住宅普遍由迭落山墙封闭,山墙高出屋面,循屋顶坡度而呈阶级形封火墙,参差错落,富有韵律。

徽州封火墙约始于明弘治本年,在此之前住宅屋顶形式以悬山为多。

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

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

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安徽徽州古城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以其独特的传统建筑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建筑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精髓,展现着古代徽州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本文将为您介绍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

1. 宏伟的牌楼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牌楼而闻名。

牌楼是古代徽州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宣示城市地位和重要场所的象征。

在徽州古城中,可见到多座宏伟的牌楼。

这些牌楼通常由三重或五重檐构成,形式庄重大气。

细密的雕花和各种精美的装饰物体现了古代徽州人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技巧。

2. 独特的宅院徽派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宅院。

徽州人崇尚家族和谐,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空间布局的平衡和谐。

宅院通常由内外两个院落组成,外院用于客人接待,内院则是家庭生活区域。

建筑的主体采用青砖、黑瓦作为基本材料,檐下及墙面上雕刻着独特精美的花纹,展现了徽派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3. 精美的园林除了宅院,古城中还保存了许多精美的园林。

徽派园林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常常巧妙地融入山水和植被。

园林中的假山、池塘、廊桥等都精心设计,以精美的石刻和雕塑装饰,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这些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徽州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4. 古老的庙宇徽派建筑中的庙宇也是徽州古城的一大亮点。

这些庙宇既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庙宇建筑通常采用大型的石雕和木雕,雕刻精美细腻,富有艺术价值。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徽州四大名刹之一的祈福寺。

这些庙宇见证了古代徽州人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总结:安徽徽州古城以其传统建筑而闻名,这些建筑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徽州人的智慧。

牌楼、宅院、园林和庙宇构成了古城的独特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游览徽州古城,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

安徽博物馆徽州古建筑解说

安徽博物馆徽州古建筑解说

安徽博物馆徽州古建筑解说1. 徽州古建筑的魅力徽州古建筑,嘿,这可不是简单的砖瓦堆砌,而是个个都藏着故事呢!走进安徽博物馆,咱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那些气派的古宅。

哇,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啊!说实话,这些建筑就像是历史的老爷爷,默默地在那儿守护着我们的文化。

每一根梁柱,每一块砖头,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听着就让人心里痒痒的。

想象一下,那些古老的徽派建筑,外表是黑瓦白墙,简直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一样。

那种“青山绿水,白墙黑瓦”的风格,不就是咱们心中最美的乡愁吗?而且,徽州的古建筑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背后还有很多实用的智慧。

比如,独特的风水布局,能够让人心情舒畅,生活安宁,真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存在啊!1.1 建筑的结构与工艺说到这些建筑的结构和工艺,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徽州古建筑的木结构特别有讲究,木头的选材、加工和安装,都是一门大学问。

每根梁柱都要经过严格挑选,力求完美,简直像在选媳妇一样认真呢!而且,它们大多采用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子就能把整个房子搭起来,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匠心独运啊!更有趣的是,徽派建筑的屋顶多为马头墙,真是个别致的设计。

你们知道吗?这不只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防风呢!想象一下,风刮起来,雨打下来,马头墙的设计就像是给房子穿上了一件防风衣,保持了屋子的温暖和干燥,真是“精打细算”的好办法呀。

1.2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再说说徽州的历史,那可是厚重得很啊!徽州,古时是个商贸繁荣的地方,徽商可真是个牛人。

他们的商业头脑和经营智慧,造就了徽州的辉煌。

而这些古建筑,正是当年徽商们财富与文化的结晶,多少故事都在这些墙里藏着呢!想想那时候的商人,一边谈生意,一边喝茶,简直就是“坐拥天下”的风范。

更值得一提的是,徽州的文化底蕴深厚。

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戏曲,徽州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那些古宅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文化的传承地。

就像一座座文化的“宝库”,守护着千年传统,传递着智慧。

走进这些建筑,你就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文化气息,简直让人醉了。

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民居现状及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民居现状及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民居现状及保护徽州古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古民居的现状以及保护情况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徽州古民居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明清时期的黄山徽派建筑的代表。

这些古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工艺精湛,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和青石,结构稳固,耐久性强。

其建筑形式多样,有庭院式、四合院式和楼房式等不同类型。

然而,由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徽州古民居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首先,由于徽派建筑多采用木材结构,很容易受到白蚁、风雨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导致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受到威胁。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徽派古建筑被拆除或改建,导致原有建筑风貌的破坏。

此外,对徽派文化的认识不足也给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许多人对徽州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缺乏了解,导致对其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为了保护徽州古民居的独特价值和文化意义,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徽州古民居的法律地位,严禁拆除和破坏。

其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于违法拆除和破坏徽派古建筑的行为进行惩罚,增加违法成本和风险。

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徽派文化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通过展览、讲座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徽派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此外,还加强技术保护和修缮工作,开展对徽派古建筑的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并采用适合的保护修缮技术,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原貌恢复。

虽然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加强监管和执法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精力,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并提高对整个保护过程的监管效能,以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其次,加强宣传和教育需要长期而持续的工作,需要通过多种媒体和渠道,向公众传播徽派古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社会对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最后,技术保护和修缮也需要专业的人才和经费的支持,需要加强对相关行业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技术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徽州古城美篇

徽州古城美篇

徽州古城美篇
徽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安徽黄山市徽州区。

这座古城保存完好,是中国最具有明清风格的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建于南宋,历经元、明、清三朝,是徽州文化、商业和教育中心。

古城呈现出典型的南方明清建筑风格,有着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和彩画,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

在徽州古城内,可以看到古老的城墙、古井、古桥、古街和古建筑,每个角落都透露着厚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城内的徽派建筑群,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之一。

徽州古城还有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徽州徽剪、徽州徽墨、徽州徽瓷等,这些传统手工艺品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徽州古城的美,不仅在于其建筑和手工艺品,更在于其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徽州人的智慧和勤劳,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徽州古城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值得全世界游客前来探访的古城之一。

- 1 -。

徽州古建筑

徽州古建筑

徽州古建筑徽州的古建筑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工艺,又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建筑上有很卓越的成就,所以自成一派,在学术界就把它叫做徽派建筑。

古徽州建筑是徽州人的骄傲,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宝贵的一个篇章,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建筑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所以我们了解徽派建筑的历史、特点、文化、将来弘扬和发展的方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徽州古建筑具有隋唐遗风、宋元做法、明清特点,它所承载的附带看的这些建筑文化的信息跨越的历史时间将近一千五百年。

所谓隋唐遗风,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徽派建筑梁和柱都呈现出粗大的状态;宋元的做法在一些建筑的构建上,如斗拱,柱础各方面都体现了那个时期的特色:至于明清的特点,明代房子楼层上下的结构,包括砖雕木雕石雕在今都有体现。

所以徽派建筑不仅历史跨度大,它所包含的艺术特色也十分丰富。

笔者试从环境、外观、布局、装饰等方面入手,探寻徽州古建筑的风貌神韵,重拾徽州徽州建筑文化风格,延续徽州文化的品质。

(一)地形徽州是徽商的发源地,徽商又是传统中国最大的商帮之一,十六至十九世纪是徽商发展最壮大的时代,当时,为了赚钱养家,光宗耀祖,徽州男子纷纷选择外出打工经商,以从事盐业为重点。

田徽州也是中国科举考试的胜地之一,明清两代出了很多靠读书做官的徽州人,这些人试图功成名就之后荣归故里,也在家乡大兴土木,造就了不少留存至今的徽州古村落以及徽州古建筑。

徽州深厚的文化积淀、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徽州官宦阶层的引导,让徽州古村落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其文化韵味值得我们一再细细去品味。

许多古村落的建筑风格.上留下了历史的足迹,庭院深深,藏着恬静的闲情逸致。

厅堂四周古朴典雅的檻联蕴含着中国特有的宗族文化气氛。

有梦里水乡之称的西递宏村古村落,作为徽州古建筑的最杰出的代表,当之无愧地被列入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之。

西递是--处靠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的古村庄,村头矗立着一-座座公元18年建的牌坊,它具体地记载着西递数百年来的荣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古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

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村落的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散落在山间或丛林之间,形成特色的风格。

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

徽州建筑建筑单体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

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
的投入。

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徽州村落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单体分为几类:民居、祠堂、牌坊,被誉为“徽州三绝”。

(一)民居
民居型制分类:徽州古民居从规模上来说大致分成大宅和小宅。

小宅的主体部分基本上分为:三合院、“H”型、四合院三种型制。

大宅则有这三种“合院”细胞组合而成。

民居多为楼房,以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为单元,少则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达24个、36个。

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

(二)祠堂
肃穆而磅礴的徽州祠堂,是山区古村落中最为显眼气派的大型建筑。

她集徽派建筑与宗法精神于一身,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富有极强的文化个性,留有鲜明的艺术表征,是徽州祠堂文化的缩影,家族血统维系的化身。

祠堂是封建宗法制度的载体,是族权自治的象征。

作为栖息祖先魂魄场所的祠堂,源于人类对自身祖先的自然崇拜。

最初由民间的祖庙和宫庭的太庙祭祀建筑发展而来,也称宗祠、家祠、支祠。

从徽州祠堂的演变看,可分三类:
一类是由前辈的住所改建而成;一类是按朱熹在《家礼》中
设计的模式修建,以供奉和祭祀高祖以下的四代先祖;一类是在居室之外另行修建的祠堂。

在这类祠堂的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建有牌坊、大门、享堂和寝堂。

1.支祠:
支祠一般比宗祠规模要少。

但如果支族中出了大官,或经商爆富,可超出宗族总祠。

2.家祠:
一般与居宅相连,设有寝室、仪门。

祠堂建筑占地开阔,由低及高,立柱横梁,错落有致,翘檐走壁,空间饱满,给人以厚重威严感。

祠堂的构架,为达到隆重目的,柱梁门窗均饰以“三雕”
2.其他类型祠堂:
除了宗祠、家祠、支祠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祠堂。

如行祠、女祠、专祠、特祭祠等。

(三)牌坊
中国古牌坊类型多样,有南北之分,其中徽州牌坊以其美轮美奂、蔚为壮观的形态,成为最为杰出的牌坊支系之一。

牌坊,民间又称牌楼。

牌坊分类有几种:按形式分,按功能分,按楼数分。

1.按形式分:牌楼从形式上分两类
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这类牌楼的间柱是
高出明楼楼顶的;
一类“不出头”式。

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

2.按功能分: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

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

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

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

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

3.按楼数分: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徽州牌坊多数为三楼形式。

建筑结构与构造
建筑结构可分为:
1.抬梁式构架
2.穿斗式构架
3.混合式
混合式结构体系特征:
1)兼收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之长。

徽州祠堂,需要获得威严的气度和肃穆的氛围,以抬梁式为主,仅在山墙处施以穿斗式;宅第,则仅在厅堂处用抬梁式,生活起居部分,尤其是楼层,用穿斗式。

2)适应性很强。

首先表现在对复杂地形和特殊功能的
适应,如地势低洼处,常用木柱架空,过街楼因功能需
要而架空。

其次是对不规则建筑平面的适应,这主要得
益于穿斗式。

最后,还体现在上下层结构的相对独立。

徽州宅第的楼上和楼下分间不一致时,就会导致楼上分
间立柱点下层无柱支撑,而立于梁上。

这种结构能够允
许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下层梁柱的硕材保证了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

3)遵循斗拱制度。

由于两种结构体系都分别用到了斗
拱,所以在徽州木构中,既有抬梁式惯用的成组的斗拱,
又有穿斗式使用的撑拱和插拱。

徽派建筑细部艺术
1.徽派建筑细部艺术–色彩与材质
徽派建筑色彩与材质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外部给人白墙灰瓦、清远而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得美感,内部却雕梁花窗、回廊挂落、雕刻精美,富丽堂皇。

2.天井:
徽派建筑附带的天井构造,是徽式建筑中很有实际意义的一项构思,也是徽居中最典型的房屋类型。

最常见的徽居都是那种以天井为中心的三间两进宅院,基本上秉承了明、清之法式。

建筑里的天井设置主要是为了利于采光、通风,并使建筑看上去更宽敞。

这种天井构造无论是普通的家居还是宗族的祠堂都被广泛的应用。

2.马头墙
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就如成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这也许是古徽州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设计为“马头墙”
的动机。

高大封闭的外墙,因有了马头墙而显得错落有致;呆板静止的墙体,因有了马头墙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从高处往下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的视觉带来一种“万马奔腾”动感冲击,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防火作用: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徽式建筑当中的重要构成元素。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的建筑密度往往较大,不利于防火;而且,这些房子除了外在的建筑材料是石头之外,内在的部分基本都是各种的木制品,这样的房屋构造最害怕的便是火势。

封火墙具有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防盗保卫作用:到了后来,由于徽商逐渐出名,聚落中的男子多出外经商,留在家中的皆为妇孺,高高的外墙也起到了防盗、保卫的作用。

3.三雕
徽州三雕:徽州的三雕包括木雕、砖雕、石雕,技艺精湛,闻名中国。

徽州三雕用于建筑时,总能从色泽、纹理、形态等各方面非常巧妙地与建筑的室内外构件、装修相结合,既为建筑增色,又凸显其自身。

建筑上的雕刻从不滥用技艺,总是在点睛之处小心使用,寻求在朴素中显示出华美,在粗狂中衬托出纤细。

建筑的门罩、斗拱、梁头、窗棂、漏窗、隔扇等多以雕刻修饰,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无不做工精细,层次多样,物种繁复,各不同形,形不同神,美轮美奂。

4.点窗
点窗:徽州建筑外界面通常比较封闭,开窗很小,有如点状,故称点窗,是徽式建筑中的一大特色。

高耸严闭的外墙上镶嵌着变化活泼的漏窗、点窗,既反映了古徽州人对居住安全的需要,也透露了他们希望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愿望,使得建筑更具人性化,符合人的各种生理、心理需要。

这些点窗常被饰予不同的雕刻,使得风格一致的众多白墙,因有了多式多样的点窗而各具特性,独成一道风景。

从整体外观而言,徽式建筑,是一种基于自然,崇尚自然,融入自然的建筑,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高度表现。

从内部细观来说,徽式建筑,体现了古徽州人追求儒雅、淡远的人生境界,是古徽州人谦恭避祸、退身养性、勤学守德的真实写照。

即便时光再如何荏苒飞逝,时代再如何更迭变迁,徽式建筑依然透射出其源远流长、触动人心的烁烁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