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汇总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概念解析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概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e832d828ea81c758f5787c.png)
当然 , 二者存在密不 可分 的内在联系 : ①二者 都强调 “ 依
法” , 强调 宪 法 法 律 在 国家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权 威 , 都 是 依 法 治 国
的重要内容。 ②依法执政是依 法行政 的前提 , 依 法行政是依法
执政的重要环节 , 是 依 法 执 政 在行 政 领 域 的具 体 化 。 3 . 我 国 的 民族 关 系 、 基 本 民族 政 策 、 处 理 民 族 关 系的 基 本
政治生活100个易错易混点
![政治生活100个易错易混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f9babc767f5acfa0c7cde7.png)
《政治生活》100个易混易错点1.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注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注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3.阶级性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注意: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XX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国家性质是由法律规定的。
(注意: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5.人民XX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注意:人民XX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6.XX是全社会的XX。
(注意:XX具有阶级性。
XX总是统治阶级的XX,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XX而是专政。
)7.人民XX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人民XX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同,公民属于法律范畴,人民则属于政治范畴,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8.我国人民XX专政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
(注意:广泛性和真实性是我国人民XX的特点,而我国人民XX专政的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XX,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9.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人民XX的广泛性。
(注意:错。
应该是真实性。
)10.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注意: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使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1.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选举权是指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12.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拥护党的领导。
(注意: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宪法和法律。
)13.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XX权利。
九年级政治易混易错点
![九年级政治易混易错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f9c687a0116c175f0e4828.png)
根本类: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解决我国社会现阶段主要矛盾(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7、我们党、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要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最根本的是: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2、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党和政府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14,、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15、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是:艰苦奋斗16、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1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18、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19、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2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1、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22、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3、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24、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25、党和人民九十多年来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生活判断题答案
![政治生活判断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469ead804d2b160a4ec065.png)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复习1.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
(错)2.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对)3.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错)人民4. 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享有的民主。
(错)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5.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
(错)人民民主6. 政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错)选举权与被选举权7. 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错)去掉8.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意味着公民有相同的权利。
(错)意味着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实用法律。
9.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
(对)10. 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11. 权力可以放弃,义务也可以放弃或不履行。
(错)不可以必须12.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就是要求放弃个人利益。
(错)不要求放弃13.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都采用差额选举。
(对)14. 差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错)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差额选举,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给选民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15. 我国现阶段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对)16. 等额选举的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错)不一定17. 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错)公民参与决策的意义有四个有利于28.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就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错)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监督的渠道19. 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是国家机关,是基层政权组织。
(错)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20. 村民会议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错)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1. 监督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可以采取任何方式行使监督权。
必修二《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必修二《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ce100f79563c1ec5da717e.png)
必修二《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主权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应该是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4.人民当家作主表明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5.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应该是真实性)6.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应该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政治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应该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8.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9.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10.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表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11.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12.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13.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24d80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8.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专题一:生活与消费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提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劳动产品若没有用于交换,就没有价值,但仍有使用价值。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所以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提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规定纸币的面值大小,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市场决定的。
)3.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所以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现象。
(提示: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只有在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才是通货膨胀。
)4.金银纪念币只能用于收藏,不能上市流通。
(提示:金银纪念币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上市流通。
)5.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
(提示:人民币汇率升高有利有弊,应该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6.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价格高,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质量决定的。
(提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质量好的商品往往投入的劳动多,因此商品价格归根到底还是由价值决定的。
)7.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能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提示: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8.等价交换要求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必须与价值相等。
(提示: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就商品交换的总体而言的,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并不是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都相等。
)9.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提示:判断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看是否超出家庭收入能力。
如果贷款消费没有超出自己的收入能力,能够一次还清或分期付款,仍然是适度和合理的消费。
)10.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错误的。
(提示: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高考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高考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https://img.taocdn.com/s3/m/a28b7e1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b.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常考知识点点拨(按课)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点拨:国家具有主权属性,并且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主权属性不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点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具有全民性,不具有阶级性。
(×)点拨:社会主义民主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当家作主,但它不是全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点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点拨: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6、在我国,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点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等方面的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年满18周岁,二是不能被剥夺政治权利。
7、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能放弃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可以不履行的。
(×)点拨: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可非法剥夺的,但自身享有的权利可以放弃;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不容推卸的、必须履行的。
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
(×)点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2778293b3567ec102d8ae6.png)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注意: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意: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注意: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6、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注意: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注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注意:错。
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9、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注意: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10、“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注意:错,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1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注意: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
(注意:错,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见课本第29页13、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注意: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1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f896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d.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易错点: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易混点: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易错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易混点: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纸币易错点:纸币的发行量越多越好。
易混点: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四、汇率易错点: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易混点: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汇率跌落,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五、影响价格的因素易错点:供求决定价格。
易混点: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六、价格变动的影响易错点: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
易混点: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
七、影响消费的因素易错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易混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是主要途径。
八、消费类型易错点: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易混点: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超前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的贷款消费,不属于超前消费。
九、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易错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可取的。
易混点: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具体分析,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
十、生产与消费易错点:消费决定生产。
易混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十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易错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易混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政治常识易错、易混、易丢分点集锦
![政治常识易错、易混、易丢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9ccd5422aaea998fcc220e14.png)
政治常识易错、易混、易丢分点集锦我国的国家制度1.关于民主的易错观点:①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民主的形式越完善,民主的主体就越广泛(错误,民主的本质和民主的发展程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②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因此,任何国家(民主制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③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机关(是村民自治组织)。
④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人民),因此,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权利具有强制性,公民不能直接行事国家权力)。
2.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意以下错误观点: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人大具有法律监督职能,但不是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县、乡人大代表是由选民选举产生);③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质询权(监督权。
质询权是专属于人大代表的监督权);④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⑤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由选举产生的(政协委员不是由选举产生的);⑥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的一种形式;⑧人民(人民代表)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3.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中,国家主席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因此,国家主席有权单独行使职权,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职权,它不具有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利);政府可以(不能)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4.注意下列正确..说法:①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②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是领导和被领导,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5.下列说法错误:①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立法权、行政管理权、司法权和独立的终审权、外事权和国防权(没有外交和国防权)。
②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国人(人民)的共同愿望6.在我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根本上是一致的,具体利益可能存在矛盾)。
高中政治易混易错点
![高中政治易混易错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9d1a302cc58bd63086bdec.png)
高中政治易混易错点(一)1.经济过热时应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性)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3.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按劳动成果分配)4.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
(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7.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8.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来实现的)9.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是非歧视原则)高中政治易混易错点(二)1.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注意: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相互监督。
)2.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注意: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注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6.人大是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
(注意:行政机关是人大的执行机关。
)7.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之一。
)8.中共中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注意: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9.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
(注意:中共中央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10.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注意: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政治常识易混易错知识点
![政治常识易混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1b9fb5a0116c175f0e48fc.png)
政治常识易混易错知识点我国的国家制度1.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改正: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或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是社会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改正: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3.国家性质决定统治阶级的性质。
改正: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反了)4.民主制国家不存在专政。
改正: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同样具有专政的职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5.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是工农联盟。
改正: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6.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改正: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或)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7.维护社会治安只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改正:维护社会治安即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也属于政治职能。
8.国体决定政体,因此国体相同,政体一定相同。
改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国体相同,政体不一定相同。
9.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政体是议会制立宪制。
改正: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制。
10.议会共和制中总统也拥有实权。
改正:议会共和制中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1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改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1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法律监督机关。
改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13.人大的职权有以下几类: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质询权。
改正:人大的职权有以下几类: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14.人大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改正: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15.在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改正: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16.人大和一府二院之间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改正:人大和一府二院之间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1-6课政治生活易混易错
![1-6课政治生活易混易错](https://img.taocdn.com/s3/m/8e4ae8366bd97f192279e974.png)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考点一我国的国家性质1.中国共产党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解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X解析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是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 )X解析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扩大了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切实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但并没有扩大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
5.在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X解析在我国,人民选举出的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考点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X解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2.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能放弃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可以不履行的。
×解析公民的权利不可以被非法剥夺,但自身的权利可以放弃。
公民的义务是不容推卸、必须履行的。
3.在我国,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X解析在我国,年满18周罗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受到国家的保护。
( )×解析国家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5.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X解析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通过网络行使的是监督权。
6.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解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会随意扩大或缩减。
7.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X解析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但不代表二者是完全对等的。
8.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X解析撰写提案反映的是公民的政治权利,而非政治义务。
[易错易混知识点]《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易错易混知识点]《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0071c19b89680203d825ba.png)
注意:人大代表由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
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在我国,人大代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注意:这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而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的权利有审议权、提案权、表决权和质询权。
4、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注意: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 被领导的关系。 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注意: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注意:是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5、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 实践,也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注意: 应改为“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6、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四、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要坚持对 人民负责的原则。 注意: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 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2、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要求政府应当直
注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的民族政
策。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注意:应当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9、独立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注意: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注意: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3、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 注意: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 宗教的交流和交往。
八、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注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5、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就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
八年级下册政治易错易混
![八年级下册政治易错易混](https://img.taocdn.com/s3/m/31c0b0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e.png)
八下易错易混(最终版)【宪法】1.我国国体(即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特别注意人民VS公民)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宪法是根本法。
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5.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6.最大的人权是人民的幸福生活,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7.人权主体广泛,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个人和群体。
内容广泛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8.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是一般性问题。
9.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是母法和子法的关系,不是总和)10.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1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基本权利和义务】1.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非所有权利和义务。
2.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监督权。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4.监督权: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5.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6.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7.财产权:占有权、使用权、获得收益、处分权(捐赠)8.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9.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0.劳动和受教育既是一项权利又是一项义务。
11.和解是最灵活、快速、便捷的维权方式。
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是最正规、最权威、维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12.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13.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点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180c75998fcc22bcd10ddc.png)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1、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法律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公民与人民不是一个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2、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并非人人都属于“人民”范畴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最广泛、最真实和最管用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和最管用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与专政两方面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6、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7、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会随意增减8、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9、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好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不能笼统地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10、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能够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体现。
公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11、我国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产生实行间接选举的方式我国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产生实行直接选举的方式,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12、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选举徒有形式,与差额选举相比没有任何优点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即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13、凡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人民群众进行决策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凡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人民群众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直接决策权,我国的决策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4、公民可以通过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途径15、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提高公民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前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1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17、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不是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18、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限制村级权力的运行,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最全汇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3、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民主具有阶级性;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4、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6、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守法平等正确;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和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是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体现;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12、民主选举的权利就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主选举是广义上的选举,其范围广泛,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村居委会的选举等;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13、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14、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15、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和权力不是一回事;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可以放弃转让,但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转让16、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17、“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18、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19、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或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年满18岁才能享有选举权20、等额选举就是当选者已事先“内定”;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21、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没有先后之分22、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23、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政权组织;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城市社区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24、政务微博的出现,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政务微博的出现,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25、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26、公民在微博上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公民在微博上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27、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扩大;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28、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29、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30、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的制约和监督;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31、专家联名建议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32、权力与权利是一回事;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对应方是服从,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对应方是义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权利为公民所享有;权力不能转让,不能放弃,而权利有的可以转让和放弃33、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34、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主要依靠舆论监督;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成为监督政府权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3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和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是一样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突出决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突出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主要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经济2、政府要直接参与食品生产和管理;政府不能直接参与食品生产3、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都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联系又有区别,合法行政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时,应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合理行政指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时,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受管理者平等对待,不能偏私,不能歧视,要符合理性4、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政府属于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5、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因此国务院是立法机关;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6、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在我国立法权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机关没有立法权7、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9、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10、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机构;村委会不是国家机关11、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四个方面的职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政府应该在法定的范围内履行职权,不能“错位”“失位”“越位”12、中国共产党行使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他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13、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网络反腐有利于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不能起到确保的作用14、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政府的职权是法律所规定,不能随意扩大15、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就是政府职能要逐步减少;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并不意味着职能减少16、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树立政府权威,而是更好地服务于民17、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都是我们在民主决策中应坚持的原则18、政府须切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19、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属于基层群众自治,不属于政府20、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科学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非政府21、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执政;前者是对政府来说的,后者是对共产党来说的22、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就是为了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23、法制部门的监督属于司法机关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属于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24、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司法机关、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人民政协和中国共产党不属于国家机关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5、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没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政府依法行政6、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7、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8、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9、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10、司法机关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国家立法权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无权立法11、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1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唯一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13、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14、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但是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直接选举15、中共中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16、在我国,公安机关属于司法机关;党政机关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合称;公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党的机关与国家机构合称为“党政机关”17、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19、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依法行政,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履行政府职能,党不能与政府相混淆20、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中共中央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即党的政治领导2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朝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在野党;党执政的目的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亲密友党的关系;党执政的目的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履行国家管理职能;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关履行23、中国共产党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24、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全国人大变为国家意志25、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26、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7、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9、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30、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相互监督31、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32、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都参与民主监督;人大代表通过行使质询权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不是民主监督,政协委员的监督是民主监督,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是人大代表而不是政协委员33、我国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民族问题不一定就是宗教问题34、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35、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36、我国已经消灭了民族压迫,所以不存在民族问题了;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37、中华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形成的;错38、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分布,界限十分清楚;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39、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我国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40、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4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使宗教信仰最终放弃有神论和宗教信仰,逐步消灭宗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宗教活动纳入政策、法律、法规范围42、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43、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4、在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一定积极作用45、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现实情况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历史特点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4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没有立法权4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50、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自治权51.立法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5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领导53、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独立主权5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55、民族之间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区别,表明民族有优劣之分;各民族都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一律平等56、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也是重要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只是政府和人大57、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别;民族差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是没有必要消除的,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消除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1、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各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的2、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3、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4、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共同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5、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独立权、平等权、自主权、管辖权;自主权不是主权国家的权利,应为自卫权6、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7、世界多样化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多样化是发展趋势,但尚未形成8、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9、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的10、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11、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12、人权高于主权;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因此说“人权高于主权”是错误的;一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其实质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3、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表现;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是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的表现;前者是独立权的表现,后者是平等权的表现14、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于国家性质不同,国家根本利益存在差别15、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6、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17、联合国不是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8、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联合国安理会才是19、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一贯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