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秸秆糖化研究
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培养条件的研究
菜渣 5 ,黄豆粉 5 ,N ., + . ,eO ̄H00 5 g HHP 0 % FS , : 0%.料水比 l 2 g O 4 7 . :。采用此优化的培养基在培养温度 3 ℃ 6 和
初始 p 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 。果胶酶酶活力可达 5 6 . Ug( H 58 / 干曲 ) 4 。 关键词 :黑 曲霉 ;甜菜渣 :固态发酵 ;果胶酶 中图分类号 :T 2 1 ’ S0.5 2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8X 2 0)5 0 6 - 4 0 7 9 4 (0 80 - 0 1 0 -
212 甜 菜渣与 黄豆粉 的 比例对 果胶 酶产 量 的影响 . .
玉米 粉 桔 皮Βιβλιοθήκη 黄豆 粉 麸皮 图 1 培 养基 中添加 不同碳 源对 产酶的影 响
甜菜渣与黄豆粉的合适 比例不但促进果胶酶的产酶量而且会减
少原 料 的浪费 ,因此 按甜 菜 : 豆粉 =1 0 黄 0: ,8: ,.: ,5: , 2 6 4 5
P A培 养基 D ’ 。
1 . 固体发酵基本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 3
甜菜渣 5 , 2 L 然 p 装于 20 L三角瓶中, 2 ℃灭菌 2 i。 水 O ,自 g m H, 5 m 11 0 n 接种量 1 m 个孢子,干曲, g 3 ℃培养 7 h 6 2。
14 粗酶 液制备 .
冯红 ,刘晓 兰 ,郑喜群
( .齐齐哈尔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 10 ; 1 6 0 6 2 齐齐哈尔大学 农产品加工黑龙 江省普通 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齐齐 啥尔 1 10 . 60 6)
摘要 :对黑 曲霉 HY 4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培养条件进行 了研究 ,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为 :2 0 A 5 mL三角瓶中甜
黑曲霉2277菌株产纤维素酶最佳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THE y I OIrMAL S UBMERGED ERMENTATI F ON CONDI n0NS F OR PRODUCI NG CEI ULAS E BY P AS ERGI LUS NI L GER 2 7 2 7 W U n,P Ke u Yu U —h a,L i g,DU a — e g IP n ’ Xin f n
摘 要: 对黑曲霉27 27茵株产纤维素酶最佳液体培养条件进行 了 研究。结果表明, 黑曲霉 27 27最适液体培养条件
为: 稻草粉( 源) , 碳 6% 豆饼粉( 氮源) %, 1 初始 p 6 ~ ,, H , 6 培养温度 2 ℃~O℃, 0 5 8 3 一级培养 时 间 10 , 2 二级培养 时间 h 7 h h接种量 1 %,5 m 三 角 6 4 , O 20 L 瓶装液量 7 m , 转速 10/i。 5 L摇床 5 n 在最适培养条件下 , D S r a r 以 N 法对酶活进行 定 量分析 , 测得发酵液 中 C C酶活达 9.I /Lmn以滤纸崩溃度对酶活进行定性分析 , M 2 g ・i; 1 m  ̄ 滤纸在 9 h内完全分解。 4 关键词: 黑曲霉 ; 纤维素酶 ; 液体发酵条件
Ab t a t Cel ls r d cin wa a re u ys b r e e me tto t s r i u ie 2 7 Th f sr c : l a e p o u to sc ri d o tb u me g d fr n ain wi a pegl sn g r2 7 . e e . u h l
[1 hn。 o n u ,y Jm ak n。 y u g uict n ad 5 S i - u g Jn o-a Pr, Y P Wo - o Jnr ria o n K P f i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作者:王娟王菲高娜刘东波来源:《农业与技术》2012年第08期摘要:本文对一株黑曲霉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因子分别为:Mandel盐、氮源、含水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值,接种量。
利用单因素实验,以木聚糖酶的酶活力为评价指标,测得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培养条件。
在此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酶活力比优化前提升倍。
关键词:玉米芯;黑曲霉;木聚糖酶;固体发酵;条件优化中图分类号:TQ925文献标识码:A中国年产约3000万吨的玉米芯,然而作为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农业废弃物,除了少量用于生产木糖醇、糠醛等外,绝大部分在田间放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木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最主要成份,其水解产物可应用于饲料、造纸及工业原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因此,寻找高产木聚糖酶系的菌株并深入研究提高菌体产酶活性的方法势在必行。
本文以微生物教研室保存的一株黑曲霉为出发菌株,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进行该菌株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优化研究,旨在提高玉米芯的利用率的同时为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材料菌株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东北师范大学生科院微生物教研室保存;固态基础发酵培养基:麸皮1g,玉米芯9g,含水量15ml,pH值自然。
木聚糖酶酶活定义及酶活力测定方法木聚糖酶酶活力国际单位定义为:标准反应条件下,每分钟生成1umol木糖所需要的酶量(以木聚糖为底物)为1个酶活单位。
酶活检测采用DNS还原糖测定法。
固体发酵粗酶液的制备在培养后的固体发酵物中加入100ml自来水,震荡摇匀,尼龙纱布过滤后,取至离心管中,12000r/min、4℃离心20min除去孢子,10倍稀释后测定酶活。
2结果与分析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对照组采用固态基础发酵培养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Mandel盐溶液(A盐:溶液=10%,B盐:溶液),28℃培养72h,测定并比较酶活力。
黑曲霉发酵产酶研究进展
黑曲霉发酵产酶研究进展张熙;韩双艳【摘要】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曲霉属真菌中的常见种,它生长旺盛、发酵周期短、不产生毒素,是美国FDA认证安全菌种(GRAS)之一,也是重要的酶制剂生产菌种.综述了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6(033)001【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黑曲霉;酶;发酵产酶【作者】张熙;韩双艳【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是丝状真菌的一个常见种,广泛分布于粮食、植物产品和土壤中。
人类运用黑曲霉的历史悠久,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利用黑曲霉制作酱料、酱油、米酒等。
由于黑曲霉生长旺盛、发酵周期短、不产生毒素,被美国FDA认证为安全菌种(GRAS)。
黑曲霉具有很强的外源基因表达能力及高效的蛋白表达、分泌和修饰能力,同时重组子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源蛋白在黑曲霉成功表达,且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活性,黑曲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酶表达体系,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工业酶制剂生产菌种[1]。
据报道,黑曲霉可生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果胶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多种酶。
作者综述了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碳水化合物,也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因其结构复杂、降解难度大,还未实现有效的转化利用。
纤维素酶由葡聚糖内切酶(EG)、葡聚糖外切酶(CBH)、β-葡萄糖苷酶(β-BG)构成[2],主要用于水解纤维素的β-1,4葡萄糖苷键,使纤维素分解成短链糖。
纤维素酶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的酶的总称 , 主要有 c 酶、x酶和 葡萄糖苷酶 , 1 c . 这三种酶协 同作用可将天然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 。 微 生物 产生 的纤 维 素酶对 纤维 素 物质 的酶促 水解具 有 良好 的应 用前 景 [ 。 1 .
() 3 仪器 :2 7 2型分光 光度 计 。
() 4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斜面培养基和液体种子培养见文献 []产酶固体培养基为稻草 和麦麸 , ] 6;
按 不 同质量 比混合 。在 20 L三角 瓶 中装 入 培养基 约 lg厚度 为 1 2m, 11 5m O, c 于 2 ℃灭 菌 3mn 按 1% 0 i, 0
的量接人液体菌种 , 3  ̄培养 3 。 于 0 C d () 5 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 ]用 D S 7 : N 法测定释放的还原糖量 , 其纤维素酶活力单位( ) u 定义为 : 在 4 ℃、H为 60的条件下每分钟水解纤维素生成 1m l 0 p . t o葡萄糖所需要的酶量。 L
2 3 不 同 瓶装量 对产 酶 的影 响 .
在 2 0 L三 角 瓶 中分 别 装 入 上 述 培 养 基 5 l ,5 2 g 接 种 后 培 养 3 , 其 酶 活 , 果 分 别 为 5m ,O 1 ,0 , d测 结 17 0 160 12 0和 12 % 。表 明 , 装 量 1 g 7 2 ,8 1 ,70 61 瓶 0 为最 好 。 以下 试验 均 采用 此量 。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 1 7 期
20 0 6年 2月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J u n lo n n U iest o c e c n e h oo y Nau a S i c o r a fHe a nv ri fS in e a d T c n lg : tr l ce e y n
黑曲霉突变株ZM-8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a tv t s e p ca l g c i iy wa s e i ly hi h.The c dii ns or r du i g e z me on to f p o c n n y we e ptm ie b r ho on le pe i r o i z d y o t g a x r—
su c ,. o re 0 6% nto e ,0 i g n3 0 r
wae ,h u l yrt fcr ta o e o w e t rnwa 1 te tr teq ai ai o on srw p wd rt h a b a s4: ,h t o
i o u a i n q a tt s1 :3 . e o tm u c lu ec n ii n r 5 ℃ f r7 t n t l H f6 5 n c l t u n iy wa o 0 Th p i m u t r o d t s we e 3 o o 2 h wi i ii h a p o . .
Un e h p i ie o dt n , h ciiis o PU , , d rt eo t z d c n ii s t e a t te fF m o v C1 CM C s n — g u o i a e we e5 2 , . 8 a ea d B lc sd s r . 5 0 4 ,
关 键 词 : 曲霉 ; 维 素 酶 ; MC 酶 ;一 葡 萄 糖 苷 酶 黑 纤 C 8 中图 分 类 号 : 9 9 9 Q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3 5 2 0 ) 50 5 —6 0 34 1 (0 7 0 —0 30
黑曲霉3.316固态发酵啤酒糟生产纤维素酶
DU a - i U oja Xiome ,F Gu -i ,GUO n -i ,WANG Xu y n Qi gje 。u
( le e o Co l g fChe c lEn i e rn mia g n e i g;Ke b a o y o e n Ch m ia o e sn g ne rn fSh n o g Pr v n e y La or t r fCl a e c lPr c s i g En i e i g o a d n o i c
第 3 。
2 1 6月 0 2年
期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J u n o n d oUnv ri fS in ea dTeh oo y Nau a ce c iin o ra fQig a iest o ce c n c n lg ( t rl in eEdto ) y S l 1 l
0 nka 。 t
关键 词 :啤 酒糟 ;黑 曲霉 ;固态发 酵 ;纤维素酶
中 图 分 类 号 :Q 9 6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Ce l l s o u to r m e r S S e t Gr i y S ld S a e lu a e Pr d c i n f o Br we ’ p n a n b o i - t t
Qi g a iest fSce ea c n lg ng a 6 0 2,Chn ) n d o Unv riyo inc ndTe h oo y Qi d o 2 6 4 ia
Ab t a t s r c :Ce l ls r d c i n wa a re u y S l _ t t r n a i n ( S l a e p o u to s c r i d o tb o i S a e Fe me t to u d S F)wih t As e g lu i r 3 3 u i g b e r S s e tg a n a h i a e i 1 p r il sn ge . 6 s n r we ’ p n r i s t e ma n m t ra .Th S o — 1 eS F c n
黑曲霉固态发酵酸性α-淀粉酶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 4 发酵 培养基 的优 化[ : 单 因素实验 的基 础上 进 一步 考察 各 因素对 黑 曲霉 产 a 淀粉 酶 的影 响 , 5在 ] 一 采 用 B x B h k n实验 设计 ( B ) 对 黑 曲霉 产淀粉 酶培养 基进 行优化 , o - en e BD, 实验 因素 水平见 表 1 .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3 期
20 0 7年 9月
安
徽
工
程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o . 2 No 3 12 . .
Se p., 0 2 07
J u n lo h i iest fTe h oo ya dS in e o r a fAn u v ri o c n lg n ce c Un y
1 材 料 与 方 法
() 1 菌种 : 曲霉 由安徽工 程科技 学 院生 物化 学工程 系微生 物实验 室保 藏. 黑
() 2 固态 发酵基 础培 养基 :5 麸 皮 ,0 玉米 淀粉 , 豆饼 粉 , 水 比 1: . 8 1 5 料 1
() 3 发酵 培养 条件 :5 2 0mL三 角瓶装 2 0g培养基 ( 料计 ) 接种量 为每瓶 一环 , 酵温度 3 干 , 发 0℃ , 培养
表 1 实 验 因 素 水 平
因 水 平 — — X 玉 米 淀 粉 ) % ( /
5 1 O 1 5
素 X NH C ) % ( 1/
2 4
X 豆饼 ) % ( / 法 : 据 中国食 品工业 标准 QB T1 0 - 9 根 P 8 3 3的测定 方 法 , 6 在 0℃ , H 6 0条 件下 , p .
目前酸 性淀粉 酶 主要采 用液态 深层发 酵生 产 , ] 在液 态发 酵生产 中 , 培养 基 中高浓度 葡 萄糖会 对产 酶
《化学工程师》2020年1~12期总目录
202012科研与开发一株高效异养脱硫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佟欣宇,李海红,宦臣臣,闫志英(1-01)低温环境下秸秆降解菌的筛选与性能检测*张国盛,颜婉茹,陈春亮,李掌印,李亚男,何新超(1-06)B o x -B e hn k e n 响应曲面法优化药对生-炒酸枣仁中总黄酮及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王艳艳,汪郁琦,闫金铭,黄莉莉,李廷利(1-10)纳米尖晶石型A 位替代钴铁氧体磁性流体磁性与抗磁沉降性能的分析黄波,李鹏,付东,那宏壮(1-16)铝柱撑膨润土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孙宇超,孙晓宇,程悦,高鑫,曹春艳(2-01)聚苯乙烯/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赵添琪,孟令欣,苏轲,陈奕昕,邓伟(2-05)N aO H 冷冻-H C l 再生预处理辅助碳基固体酸水解纤维素研究*陆佳,刘伟,王欣,苏小红,范超(2-08)金刚石线切割太阳能硅片高效节能型清洗剂的制备及清洗效果研究*马瑾(2-12)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白鲜皮SF E 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倪鹏辉,刘春峰,谢玲,王晓丽,郭丽娜,王伟明(2-15)基于碳化木材电极探究不同活化方式对其结构特征和电容性能的影响*辛福恩,刘沛静(3-01)熔盐电解法制备C u -E r 合金及其机理研究*田飞凡,任丽,马梦辉,孙怡,高筠(3-05)野生蔬菜低温-超声破壁浸提物对A B TS 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马娇,唐远菊,马泰(3-09)基于聚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的三唑交联弹性体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于倩倩,邹静(3-14)磁性阴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N i 2+离子的研究*李嘉伟,谷修成,陈洪龄(4-01)一种脱硫催化剂(四羟基酞菁铝复合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研究*薛科创(4-05)以生物质碳为基体的高性能V 02/C 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王晶,李婷,王洪梅,邓超(4-09)相转移一步法制备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工艺及性能表征姜海健,苏桂明,方雪,陈明月,崔向红,刘晓东,李天智(4-12)高弹高强度固定化载体填料P V A 微球形水凝胶制备研究*张洛红,王玥,王凡凡,柴易达,王瑜(5-01)N -(3-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基)-2-氧代环戊烷甲酰胺的合成*仝红娟,刘斌(5-07)P C-4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制备与室内评价*蔡丽媛,吴景春,石芳,张淼鑫(5-10)空心纳米SiO 2的合成影响因素研究*刘庆旺,孟丽慧,范振忠,王继刚,尉小明(5-14)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西红柿中果胶工艺*马松艳,靳晓东,李成晗,马晓阳,解俊玲(5-20)丙烯酸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邵康宸(6-01)黑曲霉固态发酵秸秆生产纤维素酶工艺条件优化*刘淼(6-05)星形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丙烯酸羟基乙酯的合成与载药性能*姚琳,余丽丽,马薇,申婷婷,胡浩男(6-10)致密型镍钴双金属氧化物电极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刘沛静,辛福恩(6-14)镍卟啉敏化g -C 3N 4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苏小琴,王春波(7-01)L iFe P O 4纳米片球/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电性能研究*刘晗,白增,文晓刚(7-06)纳米孔活化贝壳粉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柳滢春,黄勇,张娜,陈冬泳,曾能(7-10)树枝状大分子P A M A M 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陈维,马钰,谢婧婧,甄立达,牛瑞霞(7-13)LED 光源下g -C 3N 4催化降解抗生素的研究*黄思仪,林镕浩,李淇,周琳琳,周建敏(7-17)多壁碳纳米管/(A g/A g C l )复合材料制备及催化性质研究*王悦,刘雅娟,王越,杨朋飞,张锋(8-01)C u P c/g -C 3N 4的制备和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性能研究*郭炎,李晶,郭超凡,丛珊珊,杨照地(8-04)P SA Z S-C M C 复合絮凝剂对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苏学军,卢苇,纪雪(8-07)齐墩果酸-苯甲醛缀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鲁丹,蔡瑞雪,李雪枫,祝婷婷,方芙容,刘斌(8-11)N i-M o /Z r -ASA 催化剂的萘加氢工艺条件优化*李国峰,陆江银(9-01)甲基磺酸根插层镁铝型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对水中卤乙酸的吸-脱附性能研究*丁立平,王丹红,蔡春平(9-04)玉米淀粉微球制备条件优化及其载药性研究*问娟娟,崔建强,张爽(9-11)连续管用多功能金属减阻剂M A RD -2的合成与应用*闫秀,曹玉立,胡光,王冰,代磊阳(10-01)煅烧法提升磷酸银光催化清除氮氧化物性能研究*汤春妮(10-05)硅藻土负载铁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碱性品红*侯少文,王欢,王舒英,张强强,张快艇(10-09)芘磷光掺杂氧传感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李黎榕(10-13)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聚酰亚胺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王志鹏,刘彦坚,吕克宇,魏浩,王强,张春红(11-0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贾印霜,王鹏,王艳杰,梁婷,刘庆旺,范振忠(11-05)3-氯-2-羟基-环己-2-烯酮的合成*朱周静,黄腾,胡春龙,国昌昊(11-10)高锰酸钾改性油茶果壳活性炭的C u 2+吸附性能*黄敏,林玉丽,朱晓慧,范钦臻,程丽华(11-13)《化学工程师》2020年1~12期总目录8120201282三维结构铁氧体/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特性*蔡泽,张丰发,布和巴特尔,吴辰,刘明聪(11-18)磁性可分离助磨剂制备及在机械化学法降解甲基橙中的应用*赵青青,陈洪龄(12-01)石墨烯/环氧树脂防腐涂料性能研究*赵岱楠,王飞,杨雪松,许岩,孙皓瑜,胥焕岩(12-06)A u@Fe3O4固定化氯过氧化物酶研究*高丰琴,陈晓丽,郭向宇,牟萱(12-11)磁性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其对有机染料吸附性能研究*党韶丽(12-14)新型荧光示踪纳米微球制备及性能评价*王楠,孟祥海,李彦阅,鞠野,刘欢(12-18)继续教育sp i r o-O M eTA D类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性能研究*高洪泽,李旭,周波(1-22)丁酮-水非均相间歇共沸精馏研究李芳盛,王许云,齐云国(5-25)桨叶类型对搅拌槽固液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张晓雨,龙梅,孔德旭,王淑彦(6-18)HY S Y S动态减压模块在天然气分子筛脱水塔升降压孔板计算中的应用邸志国(8-15)分析测试HPL C测定当归芍药散中的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付新,张洪财,张贺,刘阳,王宇(1-25)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与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对比研究*黄增,黄红铭,滕云梅,韦江慧,吕保玉(1-28)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地表水中马拉硫磷、内吸磷和治螟磷张文龙(1-3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含量付欢,龚明峰,王超(1-34)补肾益智颗粒中8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薛傲,孙慧峰,徐姣,姚远,张宁(2-19)不同产地柴胡商品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于丹,吴军凯,谢海龙,都晓伟(2-23)山药及几种炮制品皮与粉质部位总黄酮差异*孟永海,孟祥瑛,付敬菊,秦蓁,翟春梅(2-27)气相色谱法检测工业废水中正磷酸盐的含量那宏壮(2-29)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提取白术总多糖工艺优化*孟永海,孟祥瑛,付敬菊,秦蓁,翟春梅(3-18)基于HPL C法测定广藿香水提物中香草酸及原儿茶酸的含量研究*齐乐辉,陈悦,孟鑫,范卓文,匡海学(3-22)磁固相萃取-HPL C测定环境空气中的苯并[a]芘赵雅芳,张峰、孙延昭、朱强(3-25)Q u E C h ER S-HPL C快速测定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于建玉,任合松(3-29)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高盐背景地质样品中的19元素*蔚志毅,薛福林(4-16)基于HPL C法对加入厚朴后广藿香水溶性物质的含量影响研究*齐乐辉,李嘉欣,孟鑫,田园,许树军(4-19)离子型金属荧光试剂法测定花类中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郭新颖,陈峰,杨清华,杨梅桂,戴志英(4-22)HPL C法测定含藤黄不同外用制剂中的藤黄酸含量*王蕊,杨大宇,许贵军,高宏伟,吕邵娃(4-24)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法测定含氟橡胶中全氟辛酸的含量周五端,梁杰,卓杰,黄惠雪(4-28)全自动分析仪快速测定水中六价铬*凌政学,凌玲,李昆明,姜同强,李铁林(5-30)超声雾化-I C P-O E S法测定铀矿尾渣中低含量的铀和钍*解原,黄浩,成景特,黄雯孝(5-32)金属离子显色法对不同种属天然药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郭新颖,陈峰,杨清华,戴志英,杨梅桂,顾俊(5-35)基于HPL C法研究广藿香中加入陈皮后水溶性成分的变化规律*齐乐辉,龙丹丹,孟鑫,田园,许树军(5-38)快速溶剂萃取-G C/M S法检测地表水中的环氧七氯、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溴氰菊酯残留量李靖,阎雪姣,武宁宁,王鹏(5-41)制马钱子中马钱子碱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翟佳莉,张云静,田蕾,张自品(6-22)G C法测定复方洋金花软膏中冰片的含量*郭玉岩,李春成,王力勋,孙爽,杨大宇,吕邵娃(6-27)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环境空气中痕量三氟化氮*于瑞祥,魏王慧,高艳秋(6-31)硫氰酸钾光度法测定铅精矿中微量钼溶样方法的选择施宏娟,张文娟,顾松(6-34)气相色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的烷基汞罗军侠,蒋丹萍(6-36)G C-F ID内标法测定复方丹参制剂醇沉上清液乙醇含量*赵波,熊皓舒,赵万顺,章顺楠(7-21)板蓝根中淀粉含量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李晓晨,魏巍,张建逵,李丽,牛蕾(7-24)C d Te-A l荧光探针痕量检测水体中环丙沙星含量*符东,龚燕川,况利腾,刘帅,王曦(7-27)HPL C法同时测定膜苞鸢尾中两种有效成分*杨阳,路姣,赵长琦,高文运(7-30)丙三醇浸取-苯甲酸滴定法测定炼钢铁水预处理用钙基脱硫剂中活性氧化钙陆娜萍,朱春要,赵希文,张珂(7-33)采用FACT技术消除钛基体对铌292.781n m谱线的干扰罗枫(7-36)离子色谱法测定汽车冷冻液中多种阴离子含量谷小凤,王婷,翟士星,李建兵,王晓滨(8-18)HPL C-RID法测定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陈希,鄢雷娜,吴燕红,刘绪平,段和祥,刘卫德(8-22)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环境空气污染事故检测中的应用石津旗(8-25)固相萃取-G C-E C D法检测土壤中的腐霉利、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罗钰(8-28)20201283快速密闭消解-基体匹配法测定土壤中镉含量研究张吴,徐义邦,熊鹏翔,姜云娜(8-31)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瑜伽垫中甲酰胺残留量*钱佳燕,吴逸雨,李玲玉(9-15)虫草花总黄酮,总氨基酸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罗丹,姜敏,李柯翱,田树革(9-18)广西土壤中重金属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黄小佳,许园园,黄红铭,覃华芳,黄增(9-22)I C P-M S测定固体废物中的三种重金属元素方法验证张文良(9-26)大气中有机氯类农药多残留的Q u E C h ER S-气相色谱分析赵雅芳,丁增辉,徐敏敏(9-2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鲜竹沥中抑菌剂苯甲酸的含量*陈希,刘良玉,张静,刘绪平,罗跃华,张文婷(10-16)富硒茶中硒元素原子荧光分析测定及其茶叶品质评价*王瑾,霍燕燕(10-19)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同时检测土壤中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赵增兵,孔维刚,柴勇利,成兰兴,陈波,杨舒程(10-22)固体进样-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汞刘海涛(10-28)石墨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铜、锌、镍、铬、钴和铋罗钰(10-32)柱前衍生化HPL C法测定麻黄粗多糖中4种单糖的含量*林晓婷,王秋红,匡海学(11-22)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砷和汞*霍燕燕,王瑾,刘雪婷(11-26)J16块聚/表复合驱注采液中表活剂浓度检测方法研究*张艳娟,战洪浩,徐玲玲,郭丽娜,赵晔(11-30)Q u E C h ER S-HPL C-M S M S快速测定牛奶中的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韩臣波(11-32)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三氯苯梁德友(11-36)基于HPL C图谱探究苗药八爪金龙3个基原不同药用部位的差异*王长彬,周永强,俸婷婷,雷传文,周英(12-23)G C-M S法快速筛查可湿性粉剂农药中34种非法添加杀虫剂*王婷,李建兵,翟钰,祁魁,王晓滨(12-28)HPL C法同时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两种成分含量*蒋荣,殷海霞,顾佳美(12-3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中微量铅的研究赵美(12-36)优化农田灌溉水中丙烯醛和苯的测定方法王冠,王驰(12-39)环境工程不同絮凝剂对养猪沼液废水混凝效果研究*陆健刚(1-37)钢铁酸洗废液制备聚合氯化铁及对炼油废水应用研究*李斌(2-33)广西大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特征研究*黄红铭,黄增,韦江慧,覃华芳,梁鹏,吕保玉(2-36)厌氧消化过程中挥发性固体产气率变化规律研究*梅冰,候志凌,顾成啟(3-32)连续搅拌槽反应器O3氧化印染废水工艺条件优化陈煜南(3-35)提高联合站污水外输水质达标率王金燕(4-31)潏、沣、皂河对渭河溶解性有机物的动态影响分析*王军锋,王琪,唐倩倩,朱凝(9-33)铅锌矿尾矿库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黄彦明,洪鸣,彭梦微,邓元秋,陆山(9-37)镍离子对Fe n t o n试剂处理甲基橙废水的影响杨雯(10-35)生态修复技术对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潘少伟(10-39)混凝-超滤组合工艺的模拟高含盐废水预处理性能*陈霞明(11-39)焙烧磷尾矿处理含磷污水的研究谢娟,刘旭,陶绍程,何薇(11-43)茶叶渣对苯酚废水的吸附及再生研究*赵业军,马灿,王莹莹(12-42)油田化学稠油油田组合调驱技术研究与矿场应用*代磊阳,张云宝,黎慧,王楠,吕鹏(1-41)N B35-2油田组合调驱剂性能评价及其注入参数优化薛宝庆,李彦阅,代磊阳,夏欢,黎慧(1-45)稠油乳化降粘输送优化运行研究贺亚维(2-40)三类油层二元体系乳化程度对驱油效率影响*裴桐,王克亮(3-39)一种油基钻井液提切剂的研制及评价陈波,侯珊珊,吴宇,鄢祥玉,吴娇(3-44)弱凝胶调驱体系微观驱油机理研究*张继红,相建昌(4-34)渤海曹妃甸区块钻井液体系优化研究董平华,张磊,刘海龙,霍宏博,李治衡(4-39)宝塔采油厂长2油层采出水配置压裂液技术研究应丹丹,张建成,章爱成,张军营(4-44)南海东部高含泥稠油油藏纳米SiO2辅助气水交替技术研究熊书权,李凡,林涛,孙玉豹,宋宏志(4-47)海上油田二元驱后调整模式制定及提采增效优选*刘佳瑶,徐太双,贺怀东(5-45)钻井液用抗盐聚合醇的优选与评价董平华,侯珊珊,吴宇,周书胜,可点(5-51)一种耐高温泡沫体系起泡及驱油性能的室内评价*万家瑰,刘庆旺,孙傲,范振忠,尉小明(6-39)甜菜碱二元体系对大庆原油乳化性能分析*韩伟宁,宋文玲,周朝晖,寇珂(6-44)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完井液解堵效果研究林枫,胡顺,张敏,赵强,彭石峰(6-47)20201284SA GD低物性段分支参数优选及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研究*暴赫,闫文华(7-39)特低渗油田压裂兼驱油一体化工作液体系评价魏宁,贺怀军,张建成(7-44)油田某区块结垢预测及阻垢剂性能评价宋良业,王大卫,张磊,王宇哲(7-47)高油水比油基钻井液在海上油田的应用研究*马双政,张耀元,南源,陈金定,王冠翔(8-35)榆树林油田硫化氢产生原因与防护措施实验研究*曹广胜,王大業,杨婷媛,安宏鑫,于城亮(8-38)聚合物微球调剖封堵性能实验研究孟晨曦,郝明,邵泽惠,张雪松(8-44)海上油田裂缝性油藏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代磊阳,刘义刚,刘长龙,高尚,兰夕堂(9-40)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反应中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惠园园,杨振华,高玫香(9-44)低温酚醛凝胶成胶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王楠,孟祥海,李彦阅,代磊阳,黎慧,刘欢(10-43)致密储层二氧化碳加砂压裂技术研究*梅艳,王振宇(11-45)新型抗温抗盐稠油乳化降黏剂性能评价鲍彦锋(11-49)非均相海水速溶粘弹驱油体系设计及研究吕晓华,刘正,杨力生,李二晓(12-46)综述可充锌空气电池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徐嘉琪,崔宝臣,刘淑芝,安亚苹(1-49)新型硅丙树脂防腐涂料的合成研究进展*赵维,李玉红,陈佑宁,胡江山(1-54)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含硫废水中阳极材料研究进展*鄂欢欢,江泓,高晟尧,李鑫,陈宇涵(1-58)川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李芊,吴效科(1-62)绿脓杆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孙玮玮(1-65)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研究进展*杨鸿,赵春森,陈根勇(2-46)中药菝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王江威,苏晓琳,郑秀茜,赵婉,王秋红(2-50)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沈国良,高尚,白云龙,刘佳鑫,朱天宏,陈远南(2-54)基于分子对接的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进展*刘玉甜,赵诗雨,吕邵娃(2-59)白花蛇舌草抗肿瘤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邹香妮,闫珺(3-47)聚阴离子纤维素的研究现状*张桂锋,杨楠,杜刚,杨博(3-50)影响有机硅用硅粉质量的因素分析庹保华,李书兵,王书萍(3-53)延胡索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关秀锋,王锐,曲秀芬,刘宇轩,殷悦,杨婧(3-57)油田结垢和化学除垢剂的应用瓮子文,谢国松,李勇(3-61)多元复合石墨相氮化碳/磷酸银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汤春妮(4-53)金银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关秀锋,王锐,李晓龙,温明圆,杨婧(4-59)聚苯胺改性涂料对抗金属腐蚀的研究进展*范炜昊,汪怀远(4-63)石墨烯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研究徐赫,张龙,周家孝,马一涛,罗斌,张素玲(4-66)润滑油的生态评价研究现状*王顺祥,方建华,彭宏业(5-55)四方藤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王宏社,赵卫星,王晓梅(5-60)曝气技术在黑臭河道上的研究进展陈平,平倪龙琦(5-63)以蛋白质衣壳为载体的纳米反应器研究进展秦钰(5-66)精细化工中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研究那宏壮(5-70)土壤中重金属检测的研究进展*孙会会,仲建军,袁明俊,胡琨,朱军,郭洪玲(6-50)—离子液体刘浩,蒋明俊,吴江,王川(6-55)新型高性能润滑剂——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应用技术研究进展刘庆,韩放,王国强,张金山(6-62)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罗欣欣,薛科创,成琳(6-66)浅谈柠檬酸石膏的综合利用范开明,于海彬(6-69)超声技术辅助酶技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孟永海,付敬菊,秦蓁,孟祥瑛,翟春梅(7-51)高比能量富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刘浩,吴江,陈浩(7-58)化工废水的处理及研究进展周彤,马健伟,张赛男(7-65)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现状与展望张金山,姜伟,刘庆,万红碧(7-69)纳米技术在化学强化采油中的最新应用进展解国松(7-73)α-酮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杨阳,刘雪懿,焦淑玲,高文运(8-48)生姜多糖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张文森,崔娜,野津,王知斌,匡海学(8-54)刺激响应型聚合物在靶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申婷婷,姚琳,余丽丽,马薇(8-57)杜香挥发油成分研究现状与展望*谢洋,隋新,李鹏,付东,杨帆,黄波,张晓臣(8-64)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韩敏(8-66)国内外纳米颗粒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王宇哲,单五一,李勇,付心怡(8-70)20201285 M C I吸附树脂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进展*张先梅,王蒙,张艺蓉,孙延平,王知斌,匡海学(9-48)唾液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杨阳,焦淑玲,朱美旗,高文运(9-51)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陈瑜(9-57)无溶剂型环氧涂料的研究进展余道轲(9-60)新型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在材料科学和医药学中的应用*曹高飞,张来新(9-64)纤维秸秆提取及再生利用*于熙昊,曹欢,王晓晨,赵常晖,金鑫(9-68)骨碎补总黄酮研究进展*关丽,黄兴雨(10-48)聚乳酸及其改性研究新进展*马喜峰(10-51)植根深远的咔咯化学*陈瑜(10-54)抗真菌药物Ta v a b o r o l e的合成进展李匡元,李娟(10-57)测流层析技术标记材料的研究进展*薛佳莹,崔向红,曹涤非,黄国庆,王雷(11-52)磷酸银及其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马喜峰,汤春妮(11-55)阻垢剂作用机理介绍及应用前景郝玉,陈证旭(11-58)烷基苯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孙向前,刘素丽,袁华,冯光华(11-62)手性磷酸及其催化的亚胺不对称反应*曹瑞,李红亮(12-49)室温下催化氧化甲醛的催化剂研究进展*牛惠翔,李茹,张宇,李茜(12-54)聚乳酸的合成及其微球制备研究新进展*马喜峰(12-58)汽油中有害物质检测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李军,骆天宇,马俊腾(12-61)生产与技术改造常减压装置初常顶钛制换热器泄漏原因分析谢俊杰(5-73)基于F ME A的反应釜故障诊断研究*袁瑗,郭欢,封春春,马迪(6-71)外购原料非芳烃含量对P X装置扩能的影响李建雷,胡畔,张勇,祁磊,孙宝灿(10-62)工程师园地介质对V c紫外吸收光谱特性影响及应用*王军锋,杨笛,李姝颖,张敏(1-69)“宁陕香菇”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王转莉,方振华,成孜晗(1-72)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测试刘博宇(1-74)丁苯橡胶门尼黏度标准物质的复制与应用黄世英,王春龙,曹帅英,汤妍雯(1-77)三种体系制备的Pt-C o/C催化剂阳极电氧化性能研究郎德龙(1-81)蒺藜的性状与其质量关系研究*李瑞海,贾天柱(2-64)体膨颗粒封堵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张继红,王瑞虹(2-69)白屈菜炮制方法的初步研究丁原全,李瑞海,贾天柱(2-73)硅酸盐钻井液在陆丰7-9-2中的应用邱文发,赵远远,狄明利(2-76)黄芪莲子口服液研制及其抗运动性疲劳研究董晶晶,石小鹏,马善波,张伟(2-80)蓝芩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及微生物生长趋势研究杨晶(2-84)T b3+/Gd3+/Ce3+/S b3+和E u3+/B i3+/S b3+共掺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刘晓霞,余渤,毛博,杨洁(3-66)何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纯化及其抗运动性疲劳研究*马艳(3-69)黄柏多糖的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薛娟,杨继东,刘龙江,赵春丽,柴慧芳(3-73)脉冲电沉积一步合成石墨烯/P A N I复合材料及其超电容性能*季鸣童,李豪(3-76)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性测定*李敏,罗琳璐(3-80)烧结助剂C u O掺杂对黄土基陶瓷支撑体性能的影响*张健需,同帜,孙小娟,杨博文,黄开佩(3-83)循环冷却水系统杀菌剂对碳钢缓蚀剂性能影响的研究*高丽丽,靳亚鹏,郭浩,崔振东,栗春雷(4-69)K2CO3反应器填料塔二乙醇胺促进CO2吸收工艺研究*武存喜(4-72)一步电沉积法制备针状镍钴双金属氧化物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刘沛静,辛福恩(4-75)药厂废液中的山梨醇纳滤分离实验研究宗刚,张婷(4-79)大孔树脂纯化杜仲多糖工艺及抗运动性疲劳研究张涛涛(4-84)1,1'-二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高艳蓉,赵梅梅,刘斌,仝红娟,唐文强(5-76)电化学沉积制备高比电容铁钴复合硫化物超级电容材料*吴路晶,刘晓彤,孙怡,秦占斌,高杰,高筠(5-79)以尿素为活化剂制备聚阴离子纤维素的工艺及其性能研究*张桂锋,杨楠,杜刚,杨博(5-85)水杨醛C-5位选择性碘化反应的研究牛鹏鹏,王锐(5-87)HPL C法检测晚期糖化产物前体物质的柱前衍生化条件优化*杨阳,严敏,朱美旗,高文运(6-75)固体废弃物热值测定方法优化研究*陈晖晖(6-80)20201286桦褐孔菌压片糖果的制备工艺研究*杨亮,常书源,陈海瑜,冯宇飞(6-85)知母多糖提取中的美拉德反应及影响因素*雷霞,张文森,薛慧,张宁,肖洪彬(6-90)油炸提取工艺对大黄中指标性成分的影响*汲丽丽,吕邵娃,侯立强,杨志欣(7-77)固定床和悬浮床上煤焦油加氢技术对比*李国峰(7-82)芒果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金属离子螯合活性研究*关丽,赵惠茹,许菲,李伟泽,徐远涛(7-85)聚合物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测试全瑞(7-90)埋地管道保护层腐蚀检测技术的研究邱花(7-93)麦芽炒制过程中消化酶活力的研究*贺倩,刘翠,李新欣,周霞(8-73)远志薄层色谱鉴别及生物自显影色谱筛选研究*刘雅晴,魏巍,段琦,袁宇,王海波(8-77)钛酸锂/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中水热法的应用唐婷,何栋(8-81)空调部件黄变原因分析及其改善方案修珙理,李焕新,刘美迎(8-84)S Y-J除垢剂对三元复合驱集油管线垢质清除效果研究吴昊(8-88)虫草益肾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贠捷,王旭,冯月男(9-71)山鸡椒果实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赵春丽,彭玉琳,周永强,薛娟,王泽欢(9-76)离子液体在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铜的应用*鲁鹏,程伟琴,冯明,霍二福,杨帅(9-81)纳米网状材料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张玉竹(9-85)基于物性特征对胶姆糖作为天麻咀嚼胶载体的研究*孙静莹,王婷,万军,仲瑞雪,冯光富(10-66)三相微乳柠檬烯体系的制备研究*柳滢春,黄勇,邹东秋,熊文明,陈雄纷,曾能(10-70)灯盏花素及灯盏乙素对肝细胞色素P450酶体内代谢的影响*李天英,石迪,郑岩,郑春宇,李秋红(10-73)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林红岩,李金莲(10-77)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刘蕾(10-80)微球增效的聚合物凝胶复合体系研制与评价*黎慧,鞠野,代磊阳,王楠,刘丰钢,刘光普,俞爽(11-67)马勃止血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隋新,李鹏,谢洋,付东,张晓臣(11-72)高阳离子度粘土稳定剂的合成与评价*尹剑宇,范振忠,刘庆旺,孙傲,乔三原(11-76)不同荷电性聚丙烯酰胺的纳滤膜污染研究朱超,诸鑫星,赵柳旸,魏廷文(11-80)2-(4-羟基)苯基酞菁钴的合成及对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研究*薛科创,杨艳丽,成琳(12-66)槲皮素在氧化锌半导体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李强,解丹萍,邵燕燕,王红阳,毛新月(12-69)三种药用植物精油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曲颖,高原,邹奇缘,高星宇,王亚旭(12-71)特高温中氟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研究纪建华(12-74)阻垢型静态混合器现场应用情况分析及效果评价赵千,宋茹娥,张丹,张立东,魏文文,高清河(12-78)。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动力学研究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动力学研究
江贤君;魏正平
【期刊名称】《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5)004
【摘要】以玉米粉和麸皮等混合物为发酵培养基,进行黑曲霉产糖化酶固态发酵动力学研究.用氨基葡萄糖含量表征生物量,通过试验数据用R语言进行数据建模建立黑曲霉固态发酵细胞生长和酶合成Logistic动力学方程.以酶合成Logistic动力学方程为基础考察了温度和水分对酶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用R语言拟合的Logistic 动力学方程可用于固态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页数】5页(P22-25,30)
【作者】江贤君;魏正平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湖北天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孝感4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5
【相关文献】
1.黑曲霉产糖化酶固态发酵营养条件优化研究 [J], 贺莹;高丽芳;焦红英
2.黑曲霉M2固态发酵产液化酶和糖化酶的研究 [J], 吴荣荣;张志民;张煜行;佟兰欣;安惠玲;陈建春;肖冬光
3.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研究 [J], 钟浩;谭兴和;熊兴耀;苏小军;杨泱
4.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动力学研究 [J], 江贤君;魏正平;
5.黑曲霉SP7-2固态发酵产生淀粉糖化酶工艺优化 [J], 朱强;王瑞鑫;吴铖迪;夏艳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研究
研究报告
中国酿造
2009 年 第 1 期
总第 202 期 ·27·
糖 化 酶(Glucoamylase,EC.3.2.1.3)又 名 葡 萄 糖 淀 粉 酶,是一种酸性糖苷水解酶,从淀粉或淀粉类似物的非还 原端按顺序切开 α-1,4 糖苷键,也能水解 α-1,6 糖苷键和 α-1,3 糖苷键,生成葡萄糖。糖化酶广泛地应用于酒精 、白 酒、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甘油、淀粉糖等工业中,是我 国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1]。
2009 No.1
·26· Serial No.202
China Brewing
Research Report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研究
钟 浩 1,谭兴和 1,熊兴耀 2,苏小军 2,杨 泱 1
(1.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
11000 9800 13790 15670 14350 19000 11200 12350 12450
由表 2 极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对于酶活的影响依次为 A>B>C。最佳的摇瓶发酵产酶培养基配比为 A2B3C1,即 麦麸:豆饼粉=3:1,(NH4)2SO4 含量 3%,K2HPO40.1%。 2.2 原料粉碎度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见图 1)
黑曲霉变异株:经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而成。 1.2 培养基
孢子培养基:察氏培养基。 产酶培养基:麸皮、豆饼粉、(NH4)2SO4、K2HPO4 等按 一定比例混合。 1.3 仪器 电子天平(ALC-2100.2 型):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 有限公司;pH 计(PHS-3C 型):上海雷磁仪器厂;数显式电 热恒温水浴锅: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总厂;立式蒸气压力灭 菌 器(LDTX-30FB):上 海 申 安 医 疗 器 械 厂 ;霉 菌 培 养 箱 (MJ-25085-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 燥器(101A-3ET):上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单人单面净化 工作台(SW-CJ-1FD 型):苏州净化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4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将保存于冷藏柜中的菌株取出,连续活化 2 次。再将 长满成熟孢子的斜面培养基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倒入 装有玻璃珠的无菌三角瓶中,再在 200r/min 的摇床中充分 振荡 30min,用灭菌后的脱脂棉滤去菌丝片段,制得单孢 子悬浮液。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将孢子数调整为 108 个/mL。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酶系均衡性研究
d s o u e fC— e o r e a o t t e c l l s y t m .Th o b n t n o C1 ( . ) o e v l m so r s u c b u h el a es se u e c m i a i fCa 2 0 3 o a d Tu n 8 ( . )a s h ws a c r a n e f c n t e s c e i n o n y e . n we 一 O O 3 l o s o e t i fe to h e r t fe z m s o
( )菌种 为 本 实验 室 筛选 , 1 经初 步 诱 变改 良 。 ( )孢 子 悬 液 的制 备 : 新 长 成 的斜 面 洗 下 孢 子 , 磁 力搅 拌 器 搅 拌 约 2 i , 散 孢 子 后 通 2 从 用 0r n 打 a
过血 球 记 数 板在 显微 镜 下 记 数 , 并调 节 孢 子浓 度 至 ( . 0 . 5 ×1 / 。 1 O ±0 0 ) 0 个 ml
作 者 筒 介 : 石 金 , ( 9 1 )硕 士 , 师 , 事 生 物 化 学 与 分 子 生 物 学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 吴 男 17 一 , 讲 从
维普资讯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 1卷
4 葡 聚糖 酶 (n o lcn s , 3 2 1 4 简 称 C 酶或 E ( ) 切 1 4葡 聚 糖 酶 (x gu a ae 一 e d gu a a eEC . . . , 1 G; 2 外 ,一 e o lc n s ,
o he b a c e l a e ys e s c e i oi c di t fe e r s n t al n e ofc lul s s t m e r ton c n i ng wih dif r nt C— e our e a d h c n t e
一株黑曲霉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安 徽 农 业科 学 。ora o nu gi c.07 3 (6 :14 JunlfAh i A .Si 0 ,5 3 )176—177 2 14
责 任 编辑
孙红 忠
责任校对
李 洪
一பைடு நூலகம்
株 黑 曲霉产 纤维 素 酶 的性质 研 究
冯 培勇, 执平, 刘 李红玉, 敏, 伟伟 (东 学 命 学 院山 烟 2 2 马学 李 鲁 大 生 科 学 ,东 台6 5 4) O
lt no ells so tie y sa ef s utr fA . ra d te at ie fC1Cxa dBG “wme eed tr n d t td te ifun e f ui fc l aewa ban db h k - a kc lueo o u l n n h ci t so vi , n e sw r eemie o=u y h n e cso l
摘要 [ 目的] 为黑 曲霉的 实际应 用提 供依据 。[ 方法 ] 摇瓶培 养黑 曲霉得到 纤维素酶粗酶 液 , 测定 c 酶 、】 、G酶的 活力 。 究温度 、 l c酶 B 【 研 p H值 、 底物 浓度 、 金属 离子对不 同酶组分活 力的影响 。[ 结果] 曲霉 分泌的 纤维素酶较全 , 不 同酶组 分的分泌 高峰 并不一致 。c 酶、 黑 但 1 B 酶 的最适温度 为 印 ℃ , x 的最适温度 为 7 G c酶 0℃。c 酶 、 G酶最适 p 】 B 【 H值 4~ , l 5 c 酶最适 p H值 在 4左右 。c 酶 、 G酶随底物 浓度 l B 升 高, 活力升高 , 底物 浓度 为 100 . %时活力最 高。C 酶在 底物 浓度 为 050 ~ . 5 时活力 最 高。C: 、 0 x . % 06 % 0 2 a+ 对酶有 强烈 的抑 制作
黑曲霉AS3.4309产糖化酶培养条件的研究
题目:黑曲霉AS3.4309产糖化酶培养条件的研究学院:生命科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时间:2010年3月1 日~6月25日共17 周中文摘要对黑曲霉AS3.4309产糖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
采用糖化力较强的黑曲霉进行液态培养,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对其产糖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糖化酶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15%,玉米浆7%,麸皮5%,豆粕粉2%,(NH4)2SO40.1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发酵液起始pH4.5,30℃,200r/min,摇瓶培养4d,最高酶活力达到382.734U/ml。
关键词:黑曲霉;糖化酶;发酵AbstractThe liqui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glucoamylase production by Aspergillus niger AS3.4309 were studied. Based on single factor test, the glucoamylase produ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L9(34)orthogonal tes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al medium contained 12% corn starch,1%corn steep liquor,3%bran,2%soybean flour and 0.15%(NH4)2SO4.The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inoculum size 10%,initial pH 4.5,temperature 30℃,shaker speed 200 r/min and culture time 4d. Under above conditions ,the highest glucoamylase activity reached382.734U/ml.Key words: Aspergillus niger ;glucoamylase ; fermentation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菌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木 质 纤 维 素 生 物 资 源 是 世 界 上 最 丰 富 的 有 机 原 材料 Ⅱ 。 由于 其 结 构 的 复 杂 性 , 物 转 化 需 要 多 种 酶 ] 生 的作 用 , 中包 括 纤维 二糖 水 解 酶 , 其 内切 葡 聚糖 酶 和 葡 萄糖 苷 酶 。 因此 , 立 低 成 本 的 有 效 的 酶 系 统 是 ] 建 研 究 中 的 一 个 关 键 问 题 。许 多 微 生 物 , 括 真 菌 和 细 包 菌 都 能 降解 木 质 纤 维 素 , 在 自然 界 中 , 质 纤 维 素 的 但 木 降 解是 这 些 微 生 物 混 合 在 一 起 , 互 协 作 , 同作 用 的 相 共 结 果 ( 如 , 木 的腐 烂 ) ] 本 研 究 以廉 价 的 木 质 纤 例 树 D。
二元混 茵体 系; 并通过正 交试验 , 对混茵体 系纤维素酶 固态发 酵条件 进行 了研 究。结果表 明, 二元 混茵 体 系黑曲霉和绿 色木 霉混合发 酵时 纤维素 酶 活力较 单 茵发 酵 大 幅度提 高 , 最佳产 酶 条件 : 粒度 为 颗 0 2 6 底物配比为 1: , .4 , 4 培养基起 始 p 为 5 混合 茵种 配比为 1: ,P H , 1 F A酶产酶 高峰 出现在 5 , MC dC 酶产酶高峰 在 7 , d 较单 茵绿 色木霉发 酵分别提 高 了4 . 和 4 . 。 89 34 关键词 : 混茵 ; 固态发 酵; 纤维素酶
Ab ta t Du lf n u y t m r c e n d t r u h s l — t t e m e t to sr c : a u g s s se we e s r e e h o g o i sa e fr n a in,a c r ig t h n e e f d c o d n O t ei d x s o a tvt ffle a e n c iiy o ciiy o itr p p r a d a tv t fCM Ca e T h o g rh g n lt s , Op i lc n iin o n y s. r u h o t o o a e t tma o dto fe z me p o ci n wih d a u g s s se o o i e m e t to e e su id r du to t u l n u y tm f rs l f r n a in w r t d e .T h e ut n ia e h tc l — f d er s lsi dc td t a el u ls c iiis we e g e ty i c e s d i o p rs n wih s l e m e tto . Theo tm u c n iin f a e a t te r r a l n r a e n c m a io t oe f r n a in v p i m o dto s o p o cn el ls r r du i g c lua e we e:t im e e fc lua e p w d r0 2 6 mm , t e r to o o n sa k a d w h a heda t ro el ls o e . 4 h a i fc r t l n e t b a a i :4,t ei iilpH t e r to o ih de ma v rde a dAs r lu i r 1 :1,Th e k r n r to 1 h nta 5,h a i fTrc o r ii n pe gil sn ge ep a v l e o FPA a d au s f n CM Ca e r s n 5 h a a d t d y Co p r d s p e e t t d y n 7 h a . m a e wih o e e m e t to o t s l f r n a in f
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
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工艺优化和控制纤维素酶是生物降解含β-1,4 糖苷键的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类复合酶的总称。
纤维素酶也是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酶的总称,纤维素酶系包括3 种水解酶,即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只有各组分酶共同作用才能将纤维素彻底水解为葡萄糖[1-2]。
纤维素酶已经广泛应用于酿造果汁与蔬菜加工,粮食工、食品、饲料、造纸、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纺织工业、采油工程、废水处理以及能源制造等各个方面[3-8]。
目前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大多属于丝状真菌,研究较多的有木霉属、曲霉属、根霉属和漆斑霉属,其中曲霉是公认产纤维素酶最高的菌种之一[9]。
而黑曲霉是公认安全(GRAS)的微生物,用其生产酶制剂安全、可靠,不产生毒素,而且生长快、发酵周期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望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
植物纤维是再生的生物资源,笔者是以植物纤维为碳源,对黑曲霉(A. niger)生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研究,为利用植物纤维素工业化生产纤维素酶提供技术参数。
故希望通过对黑曲霉A3 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以获得酶的高产量,为纤维素酶的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 菌种黑曲霉A3(Aspergillus niger A3):当地采取。
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1.2.1 营养盐液Mandels 氏营养盐液[3],再加入NaNO3 4.0 g/L。
1.2.2 斜面培养基(1)菌种保藏培养基(g/L):麸皮5,蛋白胨1,琼脂20,用营养盐液配制;(2)产孢子培养基:PDA 培养基。
1.2.3 发酵产酶基础培养基产纤维素酶基础培养基(g/L)[4]:玉米芯80,用改良Mandels 氏营养盐液配制,250 mL 三角瓶30 mL 装液量,起始pH5.5~6.0。
上述所有培养基均在1.0×105 Pa、121 ℃灭菌30 min。
1.2.4 斜面培养将接种后的斜面于28 ℃培养4~5 d。
论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的探究进展论文
论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的探究进展论文黑曲霉菌菌种特性: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
在发酵工业主要用于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的探究进展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论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的探究进展全文如下:摘要:作为地球上含量最为丰富,分布最为广泛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纤维素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粮食资源紧张等问题意义重大。
纤维素由D - 葡萄糖分子以β - 1,4 糖苷键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其分子结构结晶度与聚合度高,需要利用纤维素酶的水解作用,将其降解成为单糖,继而进行纤维素的合理利用与转化。
纤维素酶是一组复合酶系,通过多种酶的协同作用水解降解纤维素,纤维素酶主要来源于可产纤维素酶的细菌和真菌。
其中,由于丝状真菌纤维素酶产量高于细菌和酵母菌等真菌,被广泛应用于纤维素酶产业化生产。
作为丝状真菌中的一员,黑曲霉菌高产纤维素酶,且安全、无毒素,在产纤维素酶微生物研究领域,黑曲霉菌是开发、利用最为广泛的真菌之一。
近年来,在高产纤维素酶微生物,发酵产酶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国内外均开展了相关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纤维素酶的组成与催化机制纤维素酶是由三种不同酶组成的复合酶系,主要包括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或纤维二塘水解酶、β - 葡萄糖苷酶。
三种酶通过协同作用将纤维素降解为寡糖和纤维二塘,并最终水解为葡萄糖。
内切葡聚糖酶主要作用于纤维素分子的非结晶区,随机水解β - 1,4 糖苷键并产生大量带有非还原末端的小分子纤维,此外,也能水解纤维素的某些基团取代产物,如羧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等。
外切葡聚糖酶主要作用于微晶纤维素分子的还原端和非还原端,水解β - 1,4糖苷键,从而裂解下二糖分子。
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阳治康;殷运菊;徐伟伟;陈清华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杂志》
【年(卷),期】2024(60)5
【摘要】纤维素是植物性饲料原料中一类常见的抗营养因子,纤维素的存在使多种非常规原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纤维素酶作为糖苷水解酶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包括3种类型,即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
单胃动物机体内往往不能分泌纤维素酶,一般通过外源添加纤维素酶消化摄入的纤维素。
因此,在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纤维素酶,可将植物性原料中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等可溶性糖,消除饲粮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动物生产性能。
因此,纤维素酶在畜禽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为新型酶制剂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88-93)
【作者】阳治康;殷运菊;徐伟伟;陈清华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微瑞科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黑曲霉纤维素酶酶学特性及其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
2.纤维素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3.纤维素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4.纤维素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果胶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曲霉菌发酵产柚苷酶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黑曲霉菌发酵产柚苷酶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作者:张桃桃张萍石彦鹏牛春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07期摘要 [目的]筛选出黑曲霉菌发酵产柚苷酶的最优培养基。
[方法]以沙氏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察氏琼脂培养基作比较;选出最适黑曲霉菌生长的固体培养基,对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固体培养基;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不同碳源种类、氮源种类和无机盐的筛选和优化,确定黑曲霉生长和发酵的最适培养基,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柚苷酶最优培养基。
[结果]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柚苷酶最优培养基组成为0.1%磷酸二氢钾,4%鼠李糖,1%葡萄糖,0.2%无水CaCl2,0.2%七水硫酸镁,0.1%硫酸铵,02%柚皮苷,2%豆粉。
优化后的培养基(618 U/g)比优化前的基础培养基(401 U/g)的酶活提高了54.1%。
[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进行菌种遗传改造与分子育种提供了原材料,并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黑曲霉;发酵培养基;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中图分类号 TS20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7-0170-04Abstract [Objective] To screen out the optimal medium for producing naringinase by Aspergillus niger fermentation.[Method] Sartre’s AGAR medium,potato glucose AGAR medium and Tsar AGAR medium were compared.The best solid medium for Aspergillus niger growth was selected and optimized to obtain the best solid medium.Through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rbon source,nitrogen source and inorganic salts in the fermentation medium,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ulture medium for growth and fermentation of Aspergillus niger,the optimum medium for producing naringinase by solid fermentation of Aspergillus niger was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Result]The optimal culture medium was: 0.1%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4% sugar lee,1% glucose,0.2% anhydrous CaCl2,0.2% MgSO4 7H2O,0.1% ammonium sulfate,0.2% naringin,2% soybean meal.The enzyme activity of optimized medium (618 U/g) was 54.1% higher than the optimized base medium (401 U/g).[Conclusion] It provided raw materials for genetic modification and molecular breeding,and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largescale commercial production.Key words Aspergillus niger;Fermentation medium;Single factor test;Orthogonal test作者簡介张桃桃(1990—),女,宁夏银川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生物制药研究。
黑曲霉生产纤维素酶工艺设计
黑曲霉生产纤维素酶工艺设计1.维素酶1.1 纤维素酶的组分纤维素酶是水解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是由多种水解酶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
纤维素酶是起共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国内外多半根据纤维素酶的底物及作用的位点和开释的产物将其分为三类:(1)葡聚糖内切酶(endo-l,4-D-glueanase,EC3.2.1.4)来自真菌的简称 EG,又称 CMC 一 Na 酶;来自细菌的简称 Lne)。
这种酶不可以水解结晶纤维素如棉花和微晶纤维素等,主要作用于纤维素内部的非结晶区和一些可溶性的底物如羧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随机降解β-1,4 糖苷键,将长链纤维素分子截短,产生大批带非复原性尾端的小分子纤维素、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 其分子量大小约 23-146KD 。
(2) 葡聚糖外切酶 (exo-1,4-β -D-glucanase,来自真菌简称 CBH; 来自细菌简称 Cex)。
作用于纤维素线状分子尾端,分解 1,4-β-D 糖苷键,每次从底物的非复原端切下一个纤维二糖分子,故又称纤维二糖水解酶,能够水解无定形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对棉花有轻微的作用分子量约38-118KD 。
(3) β - 葡萄糖苷酶( β -D 一glucosidase,简称 BG)纤维素大分子第一在 GE 酶和 CBH 酶的作用降落解为纤维二糖,再由 BG 酶水解成二个葡萄糖分子。
其分子量约为 76KD 。
1.2 纤维素酶的作用体制当前对纤维素酶的分子体制大概有 3 种假说 :改良的 Cl 一 Cx 假说、次序作用假说和竞争汲取模型。
它们都以为,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时,先吸附到纤维素表面,而后此中的内切酶在葡聚糖链的随机位点水解底物产生寡聚糖,外切酶从葡聚糖链的复原或非复原端进行水解产生纤维二糖,β-葡萄糖苷酶水解纤维素二糖为葡萄糖。
在纤维素溶解糖化过程中内切酶和外切酶的比值会明显地影响纤维素溶解活力,并且在纤维素糖化过程中β-葡萄糖普酶组分的加入会使这种共同作用大大增强[1],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共同作用不单作用次序不是绝对的,而且各酶的功能也不是简单、固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秸秆糖化研究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秸秆糖化研究
摘要:纤维素酶在生物能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有效降解秸秆等废弃物,并转化为发酵产物,如生物乙醇。
本研究通过固态发酵的方式培养黑曲霉,优化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并利用优化的酶解液对秸秆进行糖化实验,探究最佳的糖化条件。
关键词:黑曲霉;固态发酵;纤维素酶;秸秆糖化
1. 引言
随着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环境友好的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的一种,具有庞大的潜在能量价值,但其利用率低下。
纤维素作为秸秆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难以降解的特点,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不能有效降解纤维素。
2. 方法及实验步骤
2.1 培养黑曲霉产生纤维素酶
选择黑曲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固态发酵培养。
黑曲霉菌种接种于固态培养基中,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
根据黑曲霉固态发酵产酶曲线,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
2.2 优化产纤维素酶的条件
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试验,探究培养基配方、碳源浓度、氮源浓度、pH值等因素对纤维素酶产量的影响。
通过分析实
验数据,确定最佳的产酶条件。
2.3 秸秆糖化实验
利用优化的纤维素酶酶解液对秸秆进行糖化实验。
调整酶解液的酶解时间、温度和pH值等参数,探究最佳的糖化条件。
通
过测定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评估糖化效果。
3. 结果与讨论
3.1 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在黑曲霉固态发酵条件下,最佳培养时间为7天,最佳培养温度为32℃。
该条件下,纤维素酶的产量达到最高。
3.2 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碳源浓度5g/L,氮源浓度4g/L,pH值5.5。
3.3 秸秆糖化效果评估
在最佳糖化条件下,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值,说明纤维素酶能够有效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释放出糖分。
4.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确定了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并利用优化的纤维素酶对秸秆进行糖化实验,证实了纤维素酶能够有效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
这为秸秆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为生物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5. 展望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究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底物特异性、酶解反应动力学等方面,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力,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糖化效率。
此外,还可结合其他生物酶和发酵菌株进行协同作用研究,提高生物能源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通过本次研究,确定了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并证实纤维素酶能够有效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释放出糖分。
这为秸秆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为生物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究纤维素酶的底物特异性和酶解反应动力学,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
活力,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糖化效率。
此外,还可结合其他生物酶和发酵菌株进行协同作用研究,以提高生物能源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