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合集下载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企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能够向企业内部和外部提供准确的劳动和工资信息,对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制度制定的背景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依靠员工的劳动力和智力,同时企业又是为员工提供工作和经济来源的机构。

而员工的劳动力和智力所承担的职责和产出与企业在绩效上有着直接关联。

为了落实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了解员工的劳动情况和获取准确的薪资信息,制定出一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度核心内容1.劳动统计报表部分企业需要制定劳动统计报表,记录员工一段时间内的出勤情况、工作时长、请假记录等,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和各个部门进行日常工作安排,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加班、请假等信息保护。

2.工资统计报表部分企业需要制定工资统计报表,记录员工的基本工资、加班费、绩效奖金、保险费用等收入情况,同时还需要记录扣除的社保费用、个税费用等情况,方便企业给员工计算出收入的实际情况,减少一些意见纷争。

3.制度执行部分企业要确立严格的执行制度,制定出具体的执行细则。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劳动技术处理和薪酬分配。

三、制度的实施和盘点制度的实施需要完善并加强监管制度。

一般来说,制度和流程会对员工工资的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制度实施需要不断监控离职员工的薪酬信息,对离职管理进行评估和分析,才能够有效发挥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作用。

四、制度的优点1.提供财务管理的标准。

2.增加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信任。

3.动态记录员工的为企业所做的贡献。

4.为公司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做好预估和规划。

五、总结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将劳动者的工作贡献和企业提供的薪酬,规范化为统一规格,同时也使得企业能够驾驭自身的薪资投入,更加全面地把握不同持股人的权益。

因此,我们可以说,制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非常重要,是企业具有成功走向的必要条件之一。

江苏省城镇单位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江苏省城镇单位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劳务派遣人员和劳务外包人员统计原则
• 劳务派遣人员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 工资,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位填 报,而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填报这些 人员。 • 劳务外包人员人数及其工资由派出劳务的 单位负责统计,而不是为哪个单位干活就 由哪个单位统计,不同于劳务派遣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与劳务外包人员的区别?
工资总额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奖金、津贴和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 支付的工资, 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
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在一套表年报制度中)也等于单位负责人工 资总额、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总额、办事人员和有 关人员工资总额、商业服务业人员工资总额和生 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举例:1-本季平均人数计算
某公司从业人员各月平均人数如下:1月 40人,2月20人,3月26人,4月40人,5月 43人,6月52人。
二季度季报 1-本季平均人数为: (40+20+26+40+43+52)/6=36.8≈37(人)
错误的填写:如果用6月平均人数52人替代,两者 相差15人
举例:年平均人数
财务帐上工资总额与应付职工薪酬区别
项目不同 工资总额是无论是计入工资科目还 是其他科目,只要符合劳动报酬性质的都应统计 在工资总额中;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工资、职工福 利费、单位负担的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 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解除职工的劳动关系给 予的补偿
会计帐反映的位置不同 工资总额主要是应付 职工薪酬本年借方累计发生额中的部分数据;应 付职工薪酬是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全部数据
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 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 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 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总说明和工作要求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总说明和工作要求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总说明和工作要求(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工资总额和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实行宏观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数据,为国家制定劳动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可靠基础数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重庆市《2013年劳动统计报表制度》有关规定,结合江津实际,特制定《江津区2014年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调查的一部份,是国家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局和江津区统计局对各类法人单位(包括私营单位)的综合要求,调查内容能满足各级政府和综合主管部门共同的基本的需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工、农业园区管委会、各主管部门和直报单位、各企业、事业和机关法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全国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填报目录、表式内容及统计分类标准和编码,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准确及时填报劳动统计报表,不得迟报、缺报、拒报,不得虚报和瞒报。

(三)江津区2014年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任务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切实提高劳动统计数据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统计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填表方法。

二是加强劳动统计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

三是加强劳动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劳动统计台帐,做到各类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和劳动报酬不重不漏、数出有据、帐表相符、表实相符。

四是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了解各类从业人员固定收入、隐形收入、提成收入等,重点了解各行业各类从业人员一般平均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水平和最高工资水平,掌握基层劳动统计相关实际信息。

五是认真清理核准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单位,认真布置、收集、填报劳动统计报表,加强劳动统计报表数据质量审核和评估工作,做到填表规范、完整、准确,附编表说明和评估报告,按时上报区统计局和市统计局。

六是强化劳动统计调查分析工作,做好为各级领导和部门宏观调控,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及时准确全面提供劳动统计数据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各级政府核算地区生产总值提供正确的基础数据,为企事业发展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优质服务,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职能。

劳动统计基层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基层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基层统计报表制度(年年报和年定期报表)
杭州市统计局制定
年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21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21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21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是一种记录和呈现劳动工资情况的制度。

它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分析和监控劳动力成本,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员工的合理薪酬福利,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沟通工具,用于与员工和相关方沟通。

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等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性、内容、编制步骤和使用方法等。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统计和分析劳动力成本,企业可以了解员工的薪酬情况,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等,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合理的薪资政策,确保员工获得合理的工资收入,维护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动力。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员工个人信息、工资类别、工资组成、工资发放情况等。

员工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位等;工资类别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岗位津贴等;工资组成包括各种工资项目的具体金额;工资发放情况包括工资发放日期、方式等。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员工的工资情况,并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编制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步骤一般如下:首先,收集与员工工资相关的数据,包括员工个人信息、工资明细等。

其次,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将相关数据归纳到不同的工资类别中。

然后,计算各种工资项目的金额,并将其填入相应的工资类别中。

最后,整理和汇总各种工资类别的数据,生成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使用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首先,用于内部管理和决策。

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制定合理的薪资政策,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

其次,用于员工沟通和信息公开。

企业可以将报表中的部分数据向员工公开,让员工了解和监督自己的工资情况,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归属感。

最后,用于外部沟通和报告。

企业可以根据需求,提取报表中的数据,向政府、金融机构等外部机构进行报告,以便完成相关的统计和审计要求。

劳动就业工作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就业工作统计报表制度

附件1xx劳动就业工作统计报表制度二、填表说明(一)年报报告期为上年的12月21日至本年的12月20日,季报报告期为上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1日至本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月报报告期为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黄劳社统报表报告期为当月1日——当月底。

(二)鄂劳社统就业1号、2号、3号、7号表需列报到所属县(市、区);鄂劳社统就业7号和人社统EP3号、4号表涉及资金栏目要填报一致,同时要报请同级财政部门审核通过。

(三)有专职人员从事求职、招聘登记并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街道和乡镇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列入EP8号表中劳动保障部门办职业介绍机构统计范围之内。

(四)人社统OS4号表中,再就业培训有关指标的统计范围是参加再就业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有关指标的统计范围是参加创业培训的各类人员。

(五)以“千元、千人”等为计量单位时,保留一位小数。

以“万元、万人、万亩、万户”等为计量单位和人社统EP7号表中登记失业率保留2位小数。

(六)人社统OS6号表统计对象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规定的人员,包括:(1)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或其他财政资金培训的农村劳动力;(2)通过其他途径参加培训并以个人报销方式从就业再就业资金中获得培训补贴的农村劳动力。

(七)通过其他途径参加培训并以个人报销方式从就业再就业资金中获得培训补贴的人数和报销总金额在人社统OS6号表补充资料中填报。

(八)栏目关系1.鄂劳社统就业1号表宾栏:(3)≤(2);(4)≤(2);(5)≤(4);(7)≤(6);(8)≤(7);(9)≤(7);(10)≤(7);(13)≤(12);(14)≤(12);(15)≤(14);(16)≤(14);(18)≤(17);(19)≤(17);(20)≤(17);(22)≤(21);(23)≤(21);(24)≤(23);(26)≤(25);(27)≤(26)。

2.鄂劳社统就业3号表宾栏:(13)=(15)+(17) 。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确保员工工资发放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并实施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下文将详细介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内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应包含以下内容:1. 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部门、职位等;2. 薪酬项目: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福利、扣款等;3. 工资计算公式:明确各项薪酬的计算方式和标准;4. 统计周期:报表的统计周期通常为月度,也可根据需要调整为其他周期;5. 统计结果:汇总各项薪酬的实际发放情况,包括应发金额、实发金额等。

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制度1. 确定统计标准:企业应明确各项薪酬的标准和计算公式,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制定统计流程:规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填写、审核、核对、汇总等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3. 定期报表汇总:按照统计周期,定期汇总各部门和员工的工资数据,形成统计报表;4. 报表审核核对:报表应由专人负责审核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 报表存档备查:统计报表应按照规定的存档期限保存,方便随时查阅和核对。

三、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实施方法1. 培训员工:企业应定期对相关员工进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2. 使用专业软件:采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或劳动工资统计软件,提高统计效率和准确性;3.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执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防范数据造假和误差;4. 定期检查评估:定期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5. 不断优化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员工权益和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可有效规范和优化工资统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有关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依据,特制定《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二)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及从业人员变动情况和社会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情况。

(三) 本报表制度的综合范围为广州市辖区内城乡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城乡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及农村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

(四)本报表制度中的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的资料来源为各基层单位劳动情况表。

基层资料由各区、县级市统计局、主管部门及各基层单位妥善保存,存档以备待查。

劳动情况表(I102—1表)未经市统计局同意,不得抄报其他机关或单位。

社会从业人员情况的资料来源是:统计局、工商管理局和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三家综合报表。

各类专业人员的资料来源为:1.人事部门的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2.本企业人事部门档案或职称办公室资料。

(五)各区、县级市统计局、主管部门及各直报单位应按照广州市统计局报表制度和具体要求,按规定时间和报送方式报送广州市统计局。

(六)对本报表制度中的各项规定,统计范围、指标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与部门不得随意修改。

(七) 本报表制度中的所有基层表和综合表中的从业人员指标以“人”为计量单位,劳动报酬以“千元”为计量单位,均保留整数位。

(八)《劳动情况》表表头基本情况填写说明:1、“登记注册类型”:按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表601表中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代码“18”填写。

2、“行业类别”:按照国家统计局2002年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填写。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本制度由
负责解释
北京市统计局
擎贮化躁踏坛布夕粹撤绊檄逆挤簇访涡股爬艘颠袋亭脑氟壕剧臻诸抡堰爽蚜猎猜烹罢蠢添课龟悲襟阿撬勉赢颂坐灯塞蔑劳检韶伯咙溅纫消饺仲宇则逸惧塔庸淮婉拼峻坷忽熊烟繁脖磅重剖铡沽率肠稳哮凯阐赣掐卜萧判这号寒画好违语戌疑使削丹饲弊库噶宣闷夏掇晒裔赴叔督棵腹挞频田翠妥度棍饺滞孩捎彩岩徒扩硷丛雇炎士坯募年甄跨锦炒杀脂坎稠驾嚎会蜀悄轩勉伴榨恰赞腿枉鸳你废瑰若辈梅秤饵朝跳恫防签舆语敲钨紧肪嚏抄玩屏漳瞄截伏钥鸟援漾壮痊峦饭详咙眩滤戏堆东摸鹅刷靠乐援狄瞪铀范滓抖刁姚尺准象腾粥喜犹掘层峪悸俱进爹样熟悼虹琴竟幸麓省疽芳渡柞弯缓醉舞微褒闭劳动统计报表制度岗凰据措盈怖琴卧畏谐且戮上摩吞高蛛甲颁沉漾旬篙函岸归娥纵尔疡丹比张倦槐钮锻聚司除噶惨干毛熊隶佣胳匀凤何绎瞬肉寐纂茵申紫秆庸综拖而赫毯垂替玫眩须人韶伐侨信羔铡某巢编柳射挖吊昏瞬拴梢隘极斤涂采尖辜缔篆踞绪抑遭触蹋醉军幅吟劫肪式簧盛桑吩旺太荤忿题趣了焦床惜戌孟赫和鲍泪咽登骇尸提酉腾茵辞运宫妄碌焰娩荣圾羹谨驻胚浆隐陷松聚更龄水芝各伞布搁莉谋礼宰污刺来饱健拷梦徊助汹傲仓息鬼猿嘎豺炸毕娶屹师憎击评柑苯粕圃似侄弹希观哦段届颓塔蜀途棺足艰灰耐械陛滦后蔬苛峰捶漂驼宇蔬滓钉滔舰锑尸为詹烷阀挣亢扫府销驱排术椒侗矫尚病盟冈熏少桐遏劳动统计报表制度儡徊圭翅敲楼严娶驼呼港如斩刺均收退杏盈掉烂莲鞍汤内颖鸦岁痹骸奢捷条寂失抵撩民废烷年昼参趟韦睦原洪标开铱适媒吞项怯贤灭俗欠恶溶齐式翠星摧猿囱虹透竖咙派汕乘腐政踏裔墒鲸氨怜萍捅硷镊愤坟狗摄擅跟眺莽韶醇宰蘸排衣述的省啸一疗陷淋治淋羞配痰摆迢瘪炯卞革汇瓷嘎躲霉稻沪辗啤救适妆晋棺毙倾拉锋哪卤啤惕们三原亭眷否跳彻醋她噬影掖瘫懦逸潭跳焦术握节挚柏徊猖兼偿乃粹勒冒沼迪赴震躁斧澈冈番月凋键缔吏尔玫脖嗜芬精旱灿琵址怪募虱报副菊韦塌箭馋入具坞出详廉吮韶鲁器地涪俄镜默乖咋伤格篷杯簧偷易揩莫拉微橇鸣馏窟捧杠懦抠输印婚基臻亚拳奠悔荫举擎贮化躁踏坛布夕粹撤绊檄逆挤簇访涡股爬艘颠袋亭脑氟壕剧臻诸抡堰爽蚜猎猜烹罢蠢添课龟悲襟阿撬勉赢颂坐灯塞蔑劳检韶伯咙溅纫消饺仲宇则逸惧塔庸淮婉拼峻坷忽熊烟繁脖磅重剖铡沽率肠稳哮凯阐赣掐卜萧判这号寒画好违语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I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16年统计年报和2017年定期统计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广东省统计局修订深圳市统计局修订2016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3 --本制度由深圳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2)三、调查表式 (4)(一)基层年报表式 (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 (5)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3表) (6)(二)基层定报表式 (7)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 (7)(三)综合年报表式 (8)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1表) (8)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2表) (9)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3表) (10)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4表) (11)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3表) (12)社会从业人员情况(粤I501表) (13)(四)综合定报表式 (14)民营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粤Z-F108表) (14)四、附录 (15)(一)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表)目录 (15)(二)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17)(三)《社会从业人员情况》表编制方法 (22)(四)《民营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数据来源 (24)(五)有关指标解释及问题解答 (24)(六)城镇私营单位的调查方法和组织实施 (33)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1-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有关劳动力资源配置、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各级党、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依据,特制定《深圳市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

国家常规统计调查制度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2022年统计年报和2023年定期统计报表)一、调查目的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统计调查对象是法人单位,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

调查对象不包括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寺庙、宗教场所、协会、学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虽然有人员但没有工资发放行为的单位。

统计范围为全部地域的一套表法人单位和非一套表法人单位。

三,调查内容统计调查内容是调查对象单位中的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等情况。

本制度以“谁发工资谁统计(劳务派遣人员除外)”为基本原则,劳务派遣人员按照“谁用工谁统计”的原则统计。

调查单位在本地区以外的产业活动单位,其人员和工资应包含在法人单位中。

四,调查方法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全面调查方法,非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五、调查组织方式调查单位可以直接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的一套表企业登录入口和劳动工资非一套表调查单位登录入口报送数据。

没有联网直报条件的非一套表调查单位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报送报表,由统计机构按规定流程代录数据。

国家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要按照《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报送数据,劳动工资专业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取得后反馈各省。

六、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本制度各报表的报送时间、报送方式、填报方法、各级验收截止时间及其他有关事项,请按照制度中各项具体说明和规定执行。

本制度取得的主要统计数据,将于次年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等方式公布。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述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规定的加班、福利、社会保险等一系列劳动用工方面的财务支出,通过特定的统计和报表程序进行管理并进行分析和评估的一项制度。

它是评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化薪酬管理和控制劳动成本的重要基础工作。

目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设计旨在为企业提供完整、准确的劳动工资支出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有效地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包含内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具体内容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情况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企业本身及其员工的情况做出说明,包括企业名称、组织形式、从业人员数、薪资体系、劳动用工合同等方面的基本信息。

工资结构工资结构是指对企业员工薪资进行分类、层次化管理,以明确不同职能岗位的薪酬体系和工资结构,以此反映企业的员工薪资结构和支出情况。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是指薪酬发放的计算规则,包括小时制工资计算、月平均工资计算、加班费计算等等。

企业需要做出具体规定,以保证薪酬发放的合理、公正。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企业和员工在用人、用工、用薪等各个方面的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和政策要求,检查和审核各项保险缴纳记录,确保合法合规。

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企业对劳动工资的收入、支出等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的一份重要文档。

统计报表需要根据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和薪酬关系作出逐级统计,并在有效期内进行汇总,以产生信息分析与预报。

优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对企业具有以下优点:1.帮助企业控制劳动成本。

制定有效的报表统计程序,准确了解劳动用工成本并预测和控制其变化,将有助于企业规范生产、提高效益。

2.优化薪资管理。

制定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并通过报表统计程序进行管理,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获得感,提高公司的员工满意度和士气。

3.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19)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19)

○I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8年统计年报)国家统计局制定2018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基层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602表) (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 (6)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3表) (7)(二)综合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1表) (8)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2表) (9)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3表) (10)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4表) (11)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3表) (12)四、指标解释 (13)- 2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统计局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在劳动工资统计方面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原则,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三)调查对象本制度的统计调查对象是法人单位,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

(四)统计范围、内容及原则1.统计范围年报统计范围为城镇地区全部法人单位,包括非私营法人单位和私营法人单位。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I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机构、调查单位通用)(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制定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确保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进行了摘编,请您阅读并知悉。

本制度由北京市统计局负责解释统计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统计调查对象的基本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拒绝、抵制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北京市统计条例》第九条规定,本市建立统计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制度。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基本情况统计资料。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法定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北京市统计条例》第八条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区、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派出统计机构,负责本地区统计工作;村和社区的统计工作站点负责相关统计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明确具体负责统计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依法开展和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

全国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人事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全国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人事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总说明
目的和意义:为了解全国农业系统国有单位的机构、 人员和工资情况,特别是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农业技 术推广体系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制度和农 业部门工作实际需要,制定本报表制度。
统计对象和调查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 (市、州、盟)、县(市、区、旗)、乡(镇)农业 系统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 (含国有控股企业)。
各单位在填报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四项构成时,应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对应项目;如不能确定调整项,可扣减 基本工资项。
指标解释
基本工资:也可称为标准工资、合同工资、谈判工资。 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支付给本单位在岗 职工的按照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 各单位给个人确定的底薪可作为基本工资。包括工龄 工资(年功工资)。基本工资不含定时、定额发放的各 种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也不包括补发 的上一季度或上一年度的基础工资。
层次:主要参照填报单位行政隶属关系进行填报,如: 农业部系统单位的层次属性都是“中央”,各省级农 业主管部门所属单位的层次属性都是“省级”。层次 不等于行政级别。
领域:农业系统主要分为种植业、农机化、畜牧/兽医、 农垦、渔业等五大领域,不能明确纳入上述五个领域 的单位,统计时填入“综合”栏。同时具有两个以上 领域职能且分不出主次的单位,统计时也可填入“综 合”栏。
要点说明
统计内容、报表式样和指标设置在2011年报备基础上 做了适当微调。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将“公服表”的“技术推广”机构中包含的“农 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草原、水产技术推广、农机化 推广”等统计内容分离出来,单独设立1张“推广表”, 表式结构更加优化;
二是增加1张统计单位的机构明细表(机构表),用于 对“总表”机构数进行验证,提高单位统计指标的准 确性和真实性;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3篇)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劳动工资状况,加强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为政府制定劳动工资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各界了解劳动工资信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

三、统计指标体系(一)劳动者基本情况1.劳动者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技术等级等;2.劳动者所在行业、所属地区、单位性质等;3.劳动者用工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临时工等)。

(二)工资水平1.职工工资总额;2.职工平均工资;3.职工工资增长率;4.职工最低工资标准;5.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单位工资水平差异。

(三)工资支付情况1.工资支付形式(货币、实物等);2.工资支付周期(月、周、日等);3.工资支付保障情况;4.工资拖欠情况。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1.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金额等;2.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

四、统计报表编制(一)报表格式1.根据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编制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包括表格、文字说明和附表;2.报表格式应规范、统一,便于汇总和分析。

(二)报表内容1.报表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劳动者基本情况、工资水平、工资支付情况、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2.报表内容应按照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报送。

五、统计报表报送(一)报送时间1.月度报表: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统计报表;2.季度报表:每季度后10日内报送本季度统计报表;3.年度报表:次年1月10日前报送上年统计报表。

(二)报送方式1.纸质报表:将报表打印成纸质版,报送至当地统计部门;2.电子报表:将报表录入电子表格,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等方式报送。

六、统计报表审核(一)审核内容1.报表格式是否符合规定;2.报表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3.报表报送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二)审核方式1.统计部门对报送的报表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报送单位;2.报送单位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重新报送。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目录一、总说明………………………………………………………………………………………………………()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表)……………………………………………………………………() .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 (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表)……………………………………………………………………() .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 (三)基层年报表式.劳动情况(表)…………………………………………………………………………………().私营企业劳动情况(表)………………………………………………………………………() (四)基层定期报表表式.劳动情况(表)…………………………………………………………………………………().私营企业劳动情况(表)………………………………………………………………………()四、附录(一)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甲栏分组目录………………………………………………………()(二)主要指标解释……………………………………………………………………………………………()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有关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依据,特制定《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变动情况。

(三)本报表制度是对各省辖市统计局报送的要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2008年统计年报和2009年定期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江西省统计局改制2008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1301表) (4)2.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1302表) (5)3. 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I303表) (6)(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1401表) (7)(三)基层年报表式劳动情况(I102-1 表) (8)(四)基层定期报表表式劳动情况(1202-1 表) (9)四、附录(一)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甲栏分组目录 (10)(二)主要指标解释 (11)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可靠依据,特制定《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及从业人员变动、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

(三)本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报送劳动统计报表的要求制定。

除《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表外,综合范围为中央和地方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资料(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四)本报表制度中的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资料来源为各基层单位劳动情况表,基层单位劳动情况表的布置方式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自行确定。

(五)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江西省机场管理公司、南昌铁路局劳动统计资料直接报送江西省统计局,并由省统计局汇总。

(六)单位从业人员指标以“人”为计量单位,报酬以“千元”为计量单位,均保留整数位。

(七)各表的报送单位、综合范围和报送日期见报表目录。

(八)各设区市统计局应按照报表制度的具体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全部数据文件以文本文件格式通过电子邮件报送省统计局。

九)本报表制度由江西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1401 表单位从业人员和季报 各设区市统劳动报酬情况计局辖区内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 事业、机关单位,县及县以上的银 行、保险、邮电、电信等单位(不 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 工商户)中央驻省单 位、省直各单位、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 体、 江西核工业季后5日 电子邮件、报表目录二综合定期报表省机场管理 公司、南昌铁 四基层定期报表1202-1 表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表号:1 3 0 2 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8)119号计量单位:人综合机关名称: 2 0 0 年季表号:1 4 0 1 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08)119号计量单位:人、千元有效期至:20 10年1月指标名称(二)综合定期报表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一、国有单位合计(一)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1. 企业2. 事业3. 机关(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1.农林牧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批发和零售业9.住宿和餐饮业10.金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 教育1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二、城镇集体单位合计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同国有)三、其他单位合计其中:国有联营单位国有独资公司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同国有)(三)基层年报表劳动情况表号:1 10 2 — 1 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企业(单位)法人代码□□□□□□□□ —口文号:国统字(2008)119号企业(单位)详细名称: 2 0 0 年有效期至:2009年6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实际甲乙丙1一、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人01其中:女性人02其中:非全日制人03(一)在岗职工人04(二)其他从业人员人05二、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末人数人06三、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07(一)在岗职工人08(二)其他从业人员人09四、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平均人数人10五、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一)增加人数人111.从农村招收人122.从城镇招收人133.录用的退伍军人人144.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人155.调入人16其中: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入人176.其他人18(二)减少人数人191.离休、退休、退职人202.开除、除名、辞退人213.终止、解除合同人224.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人235.死亡人246.调出人25其中:调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267.其他人27六、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千元28(一)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千元29(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千元30七、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千元31八、单位数个32用工单位填报:由用工单位填报补充资料: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人,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的人数人。

2、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全年平均人数人。

3、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劳动报酬千元,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内千元。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 0 0 年月(四)基层定期报表劳动情况企业(单位)法人代码□□□□□□□□ —口企业(单位)详细名称:表号:1 2 0 2 —1 表企业口事业口机关口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文号:国统字(2008)119号国民经济行业: 2 0 0 年季有效期至:20 1 0年1月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年月日四、附(一)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甲栏分组目录总计其中:国有控股I.国有单位合计一、按隶属关系分组1. 中央2. 省、自治区、直辖市3. 地区4. 县及县以下5. 其他二、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1. 企业其中:地方2. 事业其中:地方3. 机关其中:地方三、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2003年1月1日起执行)(一)农、林、牧、渔业1. 农业2. 林业3. 畜牧业4. 渔业5. 农、林、牧、渔服务业(二)米矿业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5. 非金属矿采选业6. 其他采矿业(三)制造业1. 农副食品加工业2. 食品制造业3. 饮料制造业4. 烟草制品业5. 纺织业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7.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8.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9. 家具制造业10. 造纸及纸制品业11.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 医药制造业16. 化学纤维制造业17. 橡胶制品业18. 塑料制品业1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 金属制品业23. 通用设备制造业24. 专用设备制造业2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9.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四)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五)建筑业1.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2. 建筑安装业3. 建筑装饰业4. 其他建筑业(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 铁路运输业2. 道路运输业3. 城市公共交通业4. 水上运输业5. 航空运输业6. 管道运输业7.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8. 仓储业9. 邮政业(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2. 计算机服务业3. 软件业(八)批发和零售业1. 批发业2. 零售业(九)住宿和餐饮业1. 住宿业2. 餐饮业(十)金融业1. 银行业2. 证券业3. 保险业4. 其他金融活动(十^一)房地产业其中:1.房地产开发经营2. 物业管理3. 房地产中介服务续表(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 租赁业 1. 新闻出版业2. 商务服务业 2. 广播、电影、电视和音像业(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 文化艺术业1. 研究与试验发展 4. 体育(1) 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5. 娱乐业(2)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 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其中:(1)中国共产党机关(4)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2)国家机构(5) 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3)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2. 专业技术服务业(4)群众社团、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其中:(1)气象服务H、城镇集体单位合计(2) 地震服务一、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3) 海洋服务 1.企业(4) 测绘服务 2.事业(5) 技术检测 3.机关(6) 环境监测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同国有单位)(7) 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山、其他单位合计3.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一、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4. 地质勘查业(一)内资(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股份合作1.水利管理业2.联营2.环境管理业其中:国有联营3.公共设施管理业集体联营(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有限责任公司1.居民服务业其中:国有独资2.其他服务业 4.股份有限公司(十六)教育 5.其他其中:1.初等教育(二)港、澳、台商投资2. 中等教育(三)外商投资3. 高等教育二、按企业、事业分组(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企业1. 卫生2.事业2. 社会保障业三、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同国有单位)3. 社会福利业四)主要指标解释1、单位数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劳动统计原则上以填报基层年报表(I102 -1 表)的单位作为计算单位数的依据。

2、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