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高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标签:工程造价技能型培养模式0 引言随着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

从各方面来看,入世对我国各行业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是必然的,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也不例外。

我国以往的工程计价模式为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而国际通行的工程计价模式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因而我国工程造价领域同国际上同行相比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基本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建筑企业人才紧缺,力不从心,企业要求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就要独当一面。

因而我国以往的高等学校关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们对工程造价人才的素质要求。

1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工程知识、经济和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

2 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们专科教育,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

具体地说,就是该专业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既有良好的工作素质又有较强的技术岗位技能,具备工程建设一线造价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

专科工程造价专业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素质而言,学生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心理素质以及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广博的专业基本知识。

2.1 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高专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对于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工程造价人才是负责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估算、招投标、合同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专业能力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工程造价人才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目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传统教育模式目前,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以高校为中心,通过开设有关工程造价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然后,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一定的实习实训,熟悉相关工作流程和技能。

最后,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进入工程公司或相关机构从事工程造价工作。

传统教育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传统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较快,相关技术和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传统教育模式的课程无法及时跟进。

其次,传统模式强调理论学习,缺乏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实践环节。

学生毕业后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而这些经验在学校期间很难得到真实模拟。

二、实践导向模式为了解决传统教育模式的问题,一些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实践导向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通过实践中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造价实操水平。

实践导向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学生与真实工程项目结合起来,让他们亲身体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工程造价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实践导向模式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行业实践,与企业和专业人员建立联系,增强就业竞争力。

然而,实践导向模式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首先,实践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大量学生的需求。

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缺乏指导和管理,导致实践效果不佳。

因此,实践导向模式需要配备足够的教师和实践导师,提供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Engineering economy 工程经济245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王康(东营职业学院,山东东营257000)中图分类号:TU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08-0245-01摘要:建筑产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变革,其中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造价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本文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出发,呼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新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工程造价;复合型人才;BIM技术1997年,我国正式实施了造价工程师执业考核制度,相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其中高等教育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随着建筑产业信息化革命的到来,BIM技术在建筑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人才基础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因此,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动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 定位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本身是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三者结合的一个专业。

[1]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围绕造价员这一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展开,毕业生就业市场范围较广,包括建设单位、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公司、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企事业单位,这一特征决定了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既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照搬国外。

新时代背景下,培养目标要知识和能力并重,以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经济管理类知识的教授,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只是拘泥于课堂理论。

然而从造价师考试的改革来看,试题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经济管理类知识点。

并不是教学大纲里没有这一部分,而是在培养过程中不够重视,忽略了实践的巩固,培养目标中对经济管理类课程应该明确其重要性,在课程体系把经济管理课程也设置为理实结合课程。

另外一方面,BIM技术已经进入到很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中,但是不够明确。

新工科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工科型方案”

新工科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工科型方案”

新工科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工科型方案”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工科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国家顶尖的工科院校,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工科教育模式。

本文旨在阐述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工科型方案”的内涵、目标、实施路径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以期为国内外高校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首先对新工科教育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然后详细解析了哈工大新工科型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接着,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展示了哈工大在新工科教育中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文章对新工科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新工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工科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新工科模式是一种适应新时代工程教育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跨学科融合和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新工科模式的内涵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跨学科融合:新工科模式强调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传统工科专业的界限,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设立跨学科的创新实验班,让学生在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产教融合:新工科模式注重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等方式,将工程教育的实践环节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问题,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多家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资源。

创新能力培养:新工科模式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创新课程、开展创新实验、组织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专业领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及抗压能力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已成为各大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一、传统培养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践教学的比重约为3:7。

在校期间,学生需要学习土建工程、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等专业课程,在就业中往往需要借助实习等方式接触专业领域内的实际工作。

不过,该模式的缺点是不能够直接面对实际工作日常,在工程质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模式的培养目标也适用于传统工程造价岗位的工作。

二、实践性培养模式实践性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实践为主,学习理论基础为辅的混合培养模式。

扬长避短,更加注重实践开发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育,集中工程实践、技术案例分析、专业操作技能培训等多种实践教育环节,将学生的实际工作环境打造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工程造价的工作经验,同时降低岗位到位的时间成本。

该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具有实际操作经验、人际交往能力、多任务处理技能、高度的责任心等优势,因此在企业中也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三、国际化培养模式国际化培养模式是指采用国别之间各种培养形式,运用国际化视野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在国际合作机构推动下,形成多领域全面合作框架,加速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二、融合全球视野。

其中包含面向国际、贯穿全球、以海外学生为主体的国际课程;三、实践环节深化。

开设双向交流、国际视野课程、国际化交流等多种实践性教育环节,强化学生的跨境素质。

综上所述,不同的培养模式,有其优缺点,在实际组织情况下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

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方向,进一步深化职教专业建设、强化教学质量、加大实践能力培育,以各种培养模式结合进行人才培养,真正能够获得工地实战经验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工程造价人才,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工程建设项目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确保工程造价合理、透明和公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复杂多样化,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采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变化和发展。

一方面,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和造价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造价软件操作技能,能够进行工程造价核算、估算和预算等工作。

另一方面,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解决工程造价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并提出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加强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工程技术和造价实践课程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国际交流和信息化应用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科研和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除了在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外,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与社会需求和实践需求相结合。

一方面,学校需要与工程建设单位、工程咨询公司等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工程造价实习、实训和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工程项目和实际的工程造价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的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与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工程造价人才。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工程造价人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工程造价的理论知识只是第一步,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样重要。

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例如组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导师制度的建立导师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工程造价人才的方法。

通过与工程造价领域专家的交流与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实际操作技巧。

导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实践项目的参与参与实践项目是培养工程造价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与企业、工程项目进行合作,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工程造价项目,提供实际案例和数据,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分析。

这样的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锻炼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四、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工程造价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可以开设相关公共课程,如职业道德与职业规划,提供学生与职业人士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

五、持续学习的机制建立工程造价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学校可以建立持续学习的机制,为工程造价人才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和研究的机会。

例如,开设相关的研修班、研讨会,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讲座和交流。

这样的机制可以帮助工程造价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造价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学生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工程造价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际会议、交流项目等机会。

浅谈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正在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当前,随着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也面临着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培养模式上,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的设计和整合,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操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模式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培养。

工程造价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比如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学、建筑技术等。

在培养模式上,应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能力。

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领域也在不断创新,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在培养模式上,应该注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传授知识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学习的合作者。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讲解为主,而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课堂互动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课程设置要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课程设置应该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增加实际案例和实际工程操作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要优化配置。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注重实践设施和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条件,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

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只有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工程造价人才。

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它要求总承包商具备较为全面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能够在一个项目中承担设计、施工、资源配置等多项工作。

因此,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了培养适应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要探索和实践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

首先,在知识体系方面,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要注重建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建筑工程造价课程需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计量和清单编制技术等专业技能。

同时,还应注重工程概预算、投标报价和费用控制等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工程造价计算和预算工作。

其次,培养体系还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通过企业实习、工地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并掌握工程造价的各项工作内容和流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培养体系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人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并能够与项目团队密切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目标。

因此,大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通过项目实践、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方面,可以考虑与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企业导师的指导和组织实践项目的参与,将学生培养过程与实际工程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总之,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要求工程造价人才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探索和实践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

该体系应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增加实践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在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工程造价人才担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承担着工程造价计划编制、成本核算、项目经济分析等职责。

因此,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

一、背景1、工程造价人才的定义和需求工程造价人才是指从事工程造价领域的专业人才,其任务是对工程的成本进行评估和控制,包括编制工程造价计划、控制工程成本、工程变更管理、工程索赔处理等。

随着中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对工程造价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建筑工程不仅需要专业的设计和精湛的施工,也需要有严密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同时,工程材料和施工人力的成本逐年上升,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难度加大。

因此,培养合格的工程造价人才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行业的重要任务。

2、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现状当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工程造价行业本身的特殊性质,导致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不容易。

其次,由于行业发展的迅速和不断的技术更新,传统的教育培训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

此外,由于行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培养出实践能力强、掌握先进成本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工程造价人才也不容易。

二、模式探讨1、学校与行业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行业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工程造价行业企业、机构合作,共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程造价人才。

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以致用”,通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充分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实践经验。

此外,该模式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行业内的关系网,为其今后求职提供更多的选择。

针对该模式,建议有以下实践措施:合作机构的建立:建立合作机构是联合培养的前置条件。

学校需要与工程造价行业的企业和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的了解,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课程设置的改进:学校的课程设置需要与合作机构的需要相符合。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摘要:新经济的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

未来新兴产业和经济对新工科人才的定义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基于新工科对工程造价专业产生的变革与挑战,文章着重分析了传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5-0086-03收稿日期:2019-05-08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636183)作者简介:曾思媛(2000—),女,四川内江人,在读本科生,攻读方向:工程造价。

指导老师:霍海娥(1974—),女,山西代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环节。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行进,给中国的工程教育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工程科技人才的竞争力,我国必须致力于成为工程教育大国和工程教育强国,为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工程科技人才奠定基础[1]。

未来新兴产业和经济对新工科人才的定义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以实际工程为主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将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放在首位,致力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成长。

四川师范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服务四川省区域经济进而辐射全国经济发展需求。

在新工科背景下,提出以成效为导向进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发展专业内涵,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群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加快工程造价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

工程造价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索

工程造价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索

摘要: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党支部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这一发展重心,以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卓越技能人才为专业发展目标,提出了“岗赛一体、做学合一”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卓越人才;工程造价1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效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党支部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这一发展重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卓越技能人才为专业发展目标,提出“岗赛一体、做学合一”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岗赛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了以土建造价员为主体,以装饰造价员、安装造价员为两翼的专业目标岗位群;按照“做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创设了工程造价情境实训室、BIM实训室等一批高水平实训室,实现了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对接。

在“岗赛一体、做学合一”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专业的师生在各种技能大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3位老师先后获得江苏省工程造价技能大赛教师组金牌,2位教师获得江苏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

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团队近3年先后获得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造价项目团体一等奖2次,建筑识图项目团体一等奖1次;获得江苏省住建厅工程造价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次;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大赛一等奖1次。

近年来,管理工程学院党支部领导本着将大赛的优秀成果惠及到全体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小组帮带的形式让获奖学生带着一组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大大改善了互助学习效果,提高了课程实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2.1对接行业企业需求,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想编制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素质需求。

由党支部书记带队的造价专业党员骨干教师队伍到江苏安厦项目管理公司、江苏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苏州中亿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进行了参观与交流,并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造价岗位技术骨干深入探讨,精准定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五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五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五篇第一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一、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不但可以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还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提高其自主创新的能力。

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首先就是要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专业教师要到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公司、设计单位、工程承包公司、建设监理公司等用人单位了解他们对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然后,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大多都是应用型人才,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期间的专业资质取证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科学、合理、实用,可构建如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造价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知识结构和造价能力两大部分,其中知识结构形成课程体系,造价能力形成能力培养模式,而且能力培养模式中,专业实践是一部分,认知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设计是另外一部分。

知识结构可以形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满足造价员资格考试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和我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对知识结构的要求;造价能力可以满足造价员、造价工程师能力的要求和工程造价业务市场化要求以及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对工程造价人才能力的要求。

最后,以知识结构和造价能力培养要求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制定的教学计划不但覆盖我国造价工程师制度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现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相符合。

构建课程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一,把职业能力作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二,以专业能力需要为基础,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其中对于专业的理论知识,重点是突出它的应用性,明白他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就可以,不需要懂其推导过程;三,在构建的课程体系中,要注重可以培养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注重实践教学,推行素质教育工程造价专业对人才的实践性要求很高,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形势下建设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新形势下建设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新形势下建设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摘要】建设领域企业和人才发生了系列变革,企业和个人都在进行快速转型升级,企业在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问题爆发式增长,产生的系列问题对企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和制约,与此同时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遇到瓶颈和困惑,个人发展方向凸显迷茫,本次将从企业和个人角度,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与发展进行穿针引线,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变革、思维、体系、结构引言近几年,建设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与行业不断推出BIM、PPP、装配式、VR/AR等新技术、新规范、新清单、新定额、新标准、新政策等,企业经营模式及业务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导致工程造价领域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思路、方法都必须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也必须进行自我学习和升级以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与变革。

新时期企业造价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2010年~2016年期间,造价从业人员的数量急剧上升,造价员的数量已经超过134万人,造价师的数量突破15万,全国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的本科院校达到170所,专科院校630所,每年大量的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进入到房地产、施工单位、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等企业,使得企业的造价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多,面对变化多端的建筑行业,新形势,新技术、新规范、新业态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得传统造价人员具有单一的计量和计价能力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高标准与高要求。

优秀的造价技术人才招聘难,综合业务能力的人员培养周期长,培养的成本非常高,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的管理体制与创新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业务发展需要,管理机制、模式和方式比较传统,员工的晋升通道和工作机制趋于老化,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的责任心、归属感和忠诚度逐渐减弱等问题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 赵兰

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 赵兰

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赵兰摘要: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发展。

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良好的综合素质是造价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制定和优化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国家和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是目前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重新定位,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

关键词:工程造价;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引言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建筑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建设项目从数量到资金都有了显著增加。

这既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给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而工程造价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造价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市场上从事计量与计价工作的人员,一部分是仅经过简单的职业资格培训就上岗的,一部分是由相近专业转化而来,真正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很少,本科院校中成立工程造价专业的也很少,由此导致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

因此,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一、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改革第一,知识、能力、素质集成。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较多,而且不同体系的知识相互交织,因此,首先需要对知识、能力、素质所属体系和领域进行集成。

第二,课程学习内容集成。

需要将这些知识、能力、素质转化为学习性内容,经过有机的组合,成为一门课程。

这个过程的工作量很大,因为一种能力往往在很多课程中都能体现,而一门课程也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怎么能让课程系统、全面,而又不重复的为学生呈现所学知识,这是一门艺术。

2.以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工程思想教育。

工程造价专业从事的工作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在整个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工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科学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可以节约成本、有利于建筑企业实现较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本文就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人才培养引言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尤其对于工程造价这类主要以应用型素质培养为主体的专业。

影响教育改革因素诸多,其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1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1)技能目标。

培养具有工程意识强、实践能力强、工作适应性强、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可在建设、设计、施工、咨询中介等单位从事工程招投标代理、建设项目投融资控制、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工程审计、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等工作,掌握现代工程造价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有效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把握建设项目单位工程经济命脉、实现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2)知识目标。

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坚实基础,掌握工程制图与CAD基础、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工程经济学、建筑设备概论、安装工程施工、建筑与装饰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的专业人才。

(3)素质目标。

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能正确处理国家、单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

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职业素养,正确看待执业资格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含义,自觉维护和履行规划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

浅析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

浅析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

浅析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摘要:文章基于学校办学的特点,综合其它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现状,探究讨论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教育方面的基本要求,建立出工科类院校在工程造价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专业化的角度开展了专业思想教育,以课程为终身的学习方面能以培养为目标,着重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为重点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引言:工程造价是一门跨度大,交叉性强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工程造价这门科目的大概内容是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性和合理性,为了达到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的目的。

因为我国工程造价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当前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方面人才的需要,我国从2003年就开始了对于工程造价方面人才的培养。

一、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需求(一)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人才培养的现状工程造价的专业管理主要是针对将建和在建方面的工程进行估计计算,编写投标的报价或者是招标的标底来确定合同的价格,并且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控制并且编排出竣工后的结算工作。

这类专业的人员不但要懂得工程造价方面的经济和相关的造价理论,还要懂得建筑方面的技术和相关的专业方面的工艺,且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懂得如何的运用法律方面的合同这一方面的控制手段,所以该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

我国为了全方面的掌握工程造价方面的人才培养现状,近来走访了几十家相关的单位并且查阅了很多建筑方面的年鉴并且在苏北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

该调查基本的了解了苏北地区工程造价方面队伍的现状,但是形势不是很乐观。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我国苏北地区的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人员非常缺乏,达不到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其中只有还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员有大专或者以上的学历,并且大部分的人员还是其它专业改行前来,所以就业人员的现实工作的能力和工程实际方面的需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二)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在我国当前的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人员的现状来看,不论是管理人员方面的质量、数量还是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范围,都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方面对这类人才的大量需求。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执业资格制度是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除了部分领域以外,我国已全面实施执业资格制 度。工程造价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包括造价员和造 价师考试,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参加造价员 资格考试。获取造价员执业资格证书就成为工程造 价行业、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之一。研究如何通 过执业资格与执业能力培养相融合来培养工程造价 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 实意义,也是专业谋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及研究现状
支柱产业,其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处于扩张 阶段,尤其是对执业资格与执业能力兼备的人才需求 更是供不应求。
二、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特点及考试 存在问题 1.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及其特点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由建设部、人力资 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统 一组织实施。浙江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是 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领导下和浙江省工 程造价从业人员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的,具体 工作由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组织实施,各市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协助配合。该项资格考试任务 重,涉及面广,主要面向企业从业人员。浙江省从 2008年开始允许工程造价专业在校学生参加考试。 以宁波为例,近三年的报考人数都在3000人以上,且 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2012年宁波报名 参加造价员考试的人数已经达到3910人,为历年之 最。造价员资格考试之所以如此广泛受到社会关注,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资格证书具有如下特点: (1)全国通用。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全 国范围内通用,跨省使用只需要进行变更注册,不需 要重新参加当地组织的考试。 (2)含金量较高。根据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总站提供的资料,浙江省历年的通过率在20%一

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时代发展需求了,针对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对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各个高校应该积极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民办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人才的原则,提出了民办高校工程造价的培养措施,希望以此来提高民办高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字:民办高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引言:新工科的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也是工程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为高校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发展,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成为一流人才,缺乏自身的特色以及创新能力,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对于高校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应该积极改变教学策略,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一、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特色工程造价专业在设立的初期主要是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而从工程管理专业中独立出来的专业学科,因此,会有很多高校关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计划与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极其相似,这会导致工程造价专业缺乏自身的专业特色,只是照搬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些培养模式,导致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发展出现脱节,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素养上并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存在无法胜任工程造价工作的可能性,这对于学生、学校以及行业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人才创新能力的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其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也较为陈旧,不能够适应现在时代的需求,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也不是很好,这会减少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佳,而且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难以建立系统的逻辑思考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也不能够提供较大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了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国际化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
首先分析了国内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然后阐述了“新工科”理念下工程
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最后提出了“新工科”理念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新工科”理念
引言
随着工程领域技术和管理革命的推进,新经济应运而生,新产业、新模式、
新技术每日都在发生变化。

工程造价作为一门以工程技术为核心,同时囊括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交叉专业,已成为在国际上受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专门学科。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并将工程造价专业作为重点专业,
同时工程造价学科教育发展周期长,已形成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学科教育体系。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专
业设置调整结果,工程造价作为新增专业进入了高校本科专业目录。

国家住建部
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提供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企业员工数量年均复合
增长率为11%。

作为工程建设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在项目建设和管理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
增长。

这就要求高校从根源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拥有较高的专业综合素养、跨学科思维、跨界整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管理能力,能够在工程建设、房地
产及相关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对此,以“新工科”为
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传统通识教育与工科专业教育的桥梁,是促进工科本
科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建设项目投融资、工程造
价管理、概预算编审、招投标管理、竣工结算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于学校学科建设、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确立了
“应用为本、技术至上、学以致用、德能兼备”的办学理念,创新了以“卓越工
程+红色工匠”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土木
工程、经济、管理和法规基础知识以及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
和综合技能,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引领未来工程造价咨询行业
发展的一流造价科技人才;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具备优秀的个
人品质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定量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进行房建、市政、公路等建
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具备严谨认真、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具备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自立自律的红色工匠精神,具备家国情怀、责任精神、敬业精神、求实精神、协作精神和献身精神,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一流工程造价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可聚集为三个目标,即: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

2国内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增加了工程造价领域的人才需求。

庞大的市场需
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中国工程造价人才的技能水平和视野提出了更高、更专
业的客观要求,也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跨文化沟通水平、全球胜任力等复合能
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即需要拥有深厚工程科学基础、跨文化和跨学科沟通能力、开放国际管理能力及适应能力的现代工程师。

基于此,如何实现更广泛、更
高和更深层次的人文沟通互动,是工程造价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工程造
价作为在工科领域中偏商科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2.1量多质短,缺乏国际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随着“新工科”理念的深入,我国在工科人才培养水平方面获得了极大提升。

但放眼世界,差距仍然显著。

《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工程科技
人才可用性这一项我国仅排名第29位,与芬兰、美国等工业强国的差距十分明显。

由此可知,我国工程科技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与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严重不
匹配,可用人才在世界排名靠后(29名),落后于美国及制造强国日本、德国,
甚至于大大落后于北欧的芬兰,与我国基建强国和制造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这
说明当前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出现了量多质短的问题。

对此,我们必须加强
工程科学基础教育,有意识地强化对工程科技领域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训练。

2.2专业课程体系重点模糊,课程交融性不足,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
“新工科”理念的跨界性和交融性特征决定了工程专业首先需要加强课程的
交融性。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要适应该理念的发展要求,课程设置和内容设置须通
过多学科专业知识、原则和方法的交叉融合,着重突出专业课程体系的交融性。

我国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工程造价专业与
相关专业融合的本质体现,片面地在本学科基础课程中增加其他专业课程,无法
真正体现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第二,课程与企业实际应用联系较为松散,课程
实际教学结果无法达到行业预期,缺乏应用性;第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
环节相脱节,课程体系设置的实践性不足;第四,教学内容前瞻性较弱,讲授内
容集中在成熟的知识理论上,较少涉及对最新发展性和挑战性问题的分析。

而要
想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加强课程的交融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3“新工科”理念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将立德
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以高尚的思想品质、渊
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不断提高教学团
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用科研反哺教学。

不断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从造价咨询公司、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工程项目一线聘请工程经验丰富且具备
一定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励专业教师报考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如二级建造师、二级造价师、AutoCAD工程师、“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BIM建模师等,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改、以考促创。

不断推进专业教师寒暑假深入校企合作实训教
学基地实践锻炼,参与“1+X”系列证书、工程造价数字化证书等课程教育培训,更好地服务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3.2校企结合、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采取校企结合、产学研合作
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操作、思考等参与和互动的方式,获
得最直观的感受,提升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获得更扎实的专业技能,提高
职业素养。

在持续改进理念的要求下,学校要尊重学生个性,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嗅探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走向,形成随行业发展持续改进的培
养方案动态机制。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国外工程造价专业培训成果为
基础,结合行业需求,整合相关知识和职业标准,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入手,设计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实训基地,形成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而言,合作双方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人才需求,共同研发专业标准、协同进行专业设置、合作研发教学标准,从而为学生实
习实训、就业创业及教师实践、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建议和支持。

结语
随着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和经济的发展,行业对造价咨询人员的需求呈现上
升趋势,为了适应新工科和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本文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
养模式,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一流工程造价人才提供参考路径。

参考文献:
[1]严健,陈嵘,张克跃.交通特色“双一流”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建筑经济,2021,42(4):102-107.
[2]王璐瑶,陈劲,曲冠楠.构建面向“一带一路”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生态系统[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3):6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