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与亚铁盐》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之铁盐与亚铁盐(课本 P57—— P58)二、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课时内容。

铁是高中化学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之一,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之前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习,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

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通过探究实验,学习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与两者之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深化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2、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前几节课也应用这些原理学习了金属元素钠的性质,这为探究金属元素铁的性质打好了基础。

心理特征:对探究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此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师要鼓励这些热情。

3、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先从小魔术“会流血的纸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3+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学习检验Fe 的两种方法:明 Fe3+和 Fe2+的性质。

接着,引导学生对化学药品进行分类,选择相应药品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合作探究 Fe3+和 Fe2+转化的条件,得出结论。

本节课实验属于基础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速度快,由老师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还采用多媒体技术及实验演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3+2+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 Fe 和 Fe 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巩固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自主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展现才能,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1.3.《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3.《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分类思想和氧化还原知识,研究重要含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从实施后的效果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组织学生分小组经过预测、选择试剂,自主设计实验和有关活动方案探究Fe3、Fe2的相互转化。

在此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

实施实验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确定含有不同价态铁元素物质具有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这一环节由于受到高一学生化学知识和实验能力的限制,开放程度的确定需要慎重把握,学生的探究能力也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循序渐进的培养。

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验得到的结论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实验室中配制试剂的注意事项,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和落实。

本节课实施后的情况来看,开放程度总体把握比较合理,几个开放点的设置体现出了一定梯度,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根据课上学生的配合情况和各方面表现,体现出了较好的课堂实效性。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和转化片段教学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理论上,学生对于铁及其化合物都是比较熟悉的,这样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降低了门槛。

通过对Fe2+与Fe3+的检验和转化实验的学习,不仅为前面的实验部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学情分析处于高一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学习了铁及其化合物、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分析能力。

这为学习铁盐和亚铁盐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时的学生思维活跃,比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这为学习提供了动力,但是学生又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降低难度。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Fe2+、Fe3+检验方法。

②认识Fe2+的还原性以及Fe3+的氧化性,归纳Fe2+与Fe3+相互转化的条件,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教师演示探究Fe2+、Fe3+的检验方法,探究Fe2+、 Fe3+相互转化的条件,引导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Fe3+、Fe2+的检验,Fe3+、Fe2+的相互转化2、教学难点:Fe3+、Fe2+的相互转化五、教法学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为此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学案导学法、对比实验法、问题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合作探究法、思考总结法、自主探究法,具体方法的应用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溶液中Fe3+、Fe2+?”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检验Fe3+、Fe2+以及Fe2+和Fe3+转化的课题。

二、探究Fe2+、Fe3+检验方法探究Fe2+、Fe3+检验方法主要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往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滴加KSCN 溶液,学生发现FeCl3溶液明显变红,FeCl2溶液没有明显的变化。

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课题: 铁盐和亚铁盐一、分析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与其变化的基础上, 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铁与其氧化物初中时学生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 再者关于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 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通过对3+ 与2+ 的检验和转化实验的学习, 总结出物质的基本检验方法, 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 其心理特点是处于发展成熟期, 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 而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学习完化学实验和化学性质与变化后接触到金属元素化合物其中一个内容, 要求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掌握, 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 作为联系前面知识, 设计这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与总结归纳知识能力,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 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 并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 正确分析各种现象, 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2+ 、3+的检验方法,②理解3+的氧化性、3+ 与2+的相互转化, 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 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并动手参与,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 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培养学生用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结合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实验, 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高中化学高中 金属及其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高中 金属及其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检验Fe3+的方法。

2. 掌握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与归纳,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在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进行设计、反思,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 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整理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Fe3+的检验,Fe2+、Fe3+的相互转化;难点:探究Fe2+、Fe3+的相互转化三.实验准备:仪器:试管、滴管、烧杯等药品:FeSO4溶液(加铁粉)、FeSO4溶液(不加铁粉)、FeCl3溶液、还原铁粉、KI淀粉溶液、KSCN溶液、酸性KMnO4、硝酸、双氧水等四.教学方法: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同时有效实施实验促学法和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流程设计六、教学过程七、课堂练习【牛刀小试】1.要除去 FeCl2溶液中的少量 FeCl3,可行的是()A.加入铜粉 B.滴入 KSCN 溶液C.加入铁粉 D.通入氯气2.(1)FeSO4·7H2O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检验其是否已被氧化,可取少量样品溶于适量水后加入溶液检验;(2)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实验探究。

主要意图在于:学生以后学习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生活过程中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可自己解决。

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方案的实施,现象的观察,结论的反思,到问题的解决,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求学的兴趣,打造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重点放在Fe2+与Fe3+的相互转变上。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提出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较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铁盐和亚铁盐 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铁盐和亚铁盐 说课教案

《铁盐和亚铁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铁盐和亚铁盐》,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本节课。

一、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本理论之后,我认为教材的用意有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积累材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方面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

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综合运用氧化还原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材介绍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

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且学生已建立起研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应用环节促进发展,才能纳入学生长时的记忆系统。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

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探究的应用环节,能促进学生对研究物质性质思路和方法的认识发展。

3.1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铁盐和亚铁盐【教材分析】铁是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典型金属元素之一。

因此,对于这一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教材单独安排了一节内容。

教材引导学生在复习、拓展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视角,提升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强调铁元素不同价态间的转化关系,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学科核心素养。

无论是生活还是理论上,学生对于铁及其化合物都是比较熟悉的,这样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降低了门槛。

教材先通过实验介绍铁离子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实验讨论了铁离子被还原成亚铁离子及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并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总结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相互转化关系。

最后,通过“思考交流”栏目把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进一步系统化和网络化。

【设计理念】坚持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为目标,重视开展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开展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使每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节是“铁及其化合物”中的第2课时,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实验介绍离子检验,二是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总结出不同价态铁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三是化学服务与社会——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首先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两个角度给含铁元素的物质进行分类入手,分析生活中铁盐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引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实验探究的流程。

再从学生熟悉的氧化还原反应开始分析,总结不同价态铁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最后,和学生一起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感受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能辨别铁盐和亚铁盐溶液的颜色,学会Fe3+、Fe2+的检验方法,了解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规律。

(2)能设计并完成Fe2+、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体会理论知识在探究物质性质上的具体作用。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教案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教案

普通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铁和铁的化合物----亚铁盐、铁盐》教学设计南宁外国语学校汤希雁一、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内容是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重点介绍Fe3+的检验方法以及Fe2+的还原性与Fe3+的氧化性。

2.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

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3.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

教材介绍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

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

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

(2)学会用多种方法鉴别铁离子、亚铁离子。

(3)了解铁离子、亚铁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2)体验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亚铁盐和铁盐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亚铁盐和铁盐教案设计

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亚铁盐和铁盐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从日常生活的实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设计的一节实验探究课。

在上一章中,教材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教学。

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前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进一步熟悉理论,增强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最终达到能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效果。

铁作为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元素被学生所熟知;作为过渡族元素,铁元素的可改变化合价更成为它的一重要特征。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这一探究性学习课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教学的良好素材。

其次,此处的实验反应原理简单,操作也多是试管实验,适合安排实验探究。

第三,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在途经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相互学习、合作的机会。

【学情分析】首先,教材在第一章中就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得学生有了基本的实验技能,让这节课的探究活动成为了可能。

其次,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适合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知识教学,更要注意让学生对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形成清晰思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最后,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课堂上获益。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学会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②运用氧化还原规律及实验探究掌握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③应用Fe2+、Fe3+的性质分析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2)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2)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依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开发的一节实验探究课。

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的标准是: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教学的良好素材。

其次,此处的实验反应原理简单,操作也多是试管实验,适合安排实验探究。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积累宝贵经验。

另外,“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在途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心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

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本节课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Fe2+与Fe3+的鉴别及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

高中生心理特点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能说出Fe3+的检验方法,学会检验Fe3+;2、经过实验探究能说出Fe3+与Fe2+的相互转化的条件;3、通过课堂探究实践,知道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4、进一步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认识水平和巩固离子方程式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1、本节课紧扣“补铁剂”,以此情境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缺铁性贫血→如何补铁(亚铁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检验补铁剂是否变质?(检验Fe3+)→补铁剂需要与Vc同时服用的原因?(Fe2+与Fe3+的转化)→补铁剂外层包衣的作用(铁盐性质的应用)”2、通过实验探究Fe2+与Fe3+的鉴别及相互转化,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流程“遇到问题→提出猜想→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精品教案)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精品教案)

人教版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部分铁的重要化合物。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及铁的化合物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金属元素铁的阳离子(+2和+3)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涉及化合价的变化,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章已学过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对于亚铁盐和铁盐的相互转化,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增加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设计,并组织学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化学的魅力在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情有独钟,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学习更是充满着期待与好奇,根据课前初步统计学生选择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思路相当的开阔。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选择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师给与必要、恰当的指导,并应用实验、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掌握Fe3+和Fe2+的常用的检验方法。

②掌握Fe2+和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微粒化学性质的方法②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化学研究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联系实际和实验来激发兴趣,初步形成运用化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②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养成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Fe2+和Fe3+相互转化教学难点:Fe2+和Fe3+的检验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Fe2+、Fe3+检验、Fe2+和Fe3+相互转化教学难点:Fe2+和Fe3+相互转化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上课,同学们好!现在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创设情境激引入新课魔术,老师往这个Fe的F上喷一下氯化铁溶液,大家看一下会有什么变化?【教师】往板上喷氯化铁溶液【讲述】我们看一下颜色变化。

铁盐及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及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的教学设计----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随堂教学中应用冯美娜;新疆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841100;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的第二课时。

铁作为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元素被学生所熟知,铁的重要化合物以物质分类为线索,依次安排了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铁的盐,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为铁的盐即铁盐和亚铁盐。

作为过渡族元素,铁元素的变价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它的一个亮点,更是高考、学考的重点,铁盐和亚铁盐为学习铁的变价的主要载体,在铁的化合物学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在第一章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这两部分的教学内容,教材之所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前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不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运用,最终达到能自觉运用化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境界。

依据课标,根据教材,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他们的终生发展,将这节课中“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这部分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了一个探究性学习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也是可以巩固和加深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练习离子方程式书写。

最后,“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在途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学习的基础上,在必修1第一章中又学习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使这节课的实验探究成为可能。

其次,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了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行“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的理论探究提供了知识基础。

再次,铁元素是学生熟知的金属元素,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操作多为试管实验,比较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1.2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2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在作业反馈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和指导为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3.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板书设计
1.标题:《3.1.2铁盐和亚铁盐》
-性质与区别
-制备方法
-相互转化
2.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3.1.2铁盐和亚铁盐》,涉及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相互转化。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铁的性质和铁的氧化物,对铁的基本性质有一定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铁盐和亚铁盐的组成、性质和转化,加深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的理解。同时,结合教材中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铁盐和亚铁盐的制备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艺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后作业
1.解释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 FeSO4 + H2O2 → Fe2(SO4)3 + H2O
- FeCl3 + Na2S → Fe2S3↓ + 3NaCl
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H2O2氧化FeSO4生成Fe2(SO4)3,同时被还原成水。
(2)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铁盐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亚铁盐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2.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物理性质。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铁盐和亚铁盐的颜色、溶解性等性质。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
3.铁盐和亚铁盐的制备
-氧化还原反应:FeCl3被还原成Fe2S3,同时氧化Na2S。

高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3.1.2 铁盐、亚铁盐 教案

高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3.1.2 铁盐、亚铁盐 教案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铁盐、亚铁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铁的多种化合物的特点和用途,从微观上辨析不同化合物之间的区别与相似点,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铁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各类铁盐、亚铁盐的区别,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并掌握多种铁的化合物的概念,熟练掌握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能力,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铁单质以及铁的化合物的规律的学习和探究,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掌握Fe、Fe2+、Fe3+相互转化的途径,强化变化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Fe2+、Fe3+的检验方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教师: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有关铁单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举例①Fe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②Fe与非氧化性酸反应(H2SO4) Fe+H2SO4===FeSO4+H2↑③Fe与盐溶液反应(CuSO4) Fe+CuSO4===Cu+FeSO4氧化铁物质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Fe2O3)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化学式 Fe(OH)2 Fe(OH)3 物质类别 二元弱碱 三元弱碱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Fe(OH)2+2H +=== Fe 2++2H 2OFe(OH)3+3H +===Fe 3++3H 2O稳定性Fe(OH)2=====△FeO +H 2O (隔绝空气)2Fe(OH)3=====△Fe 2O 3+3H 2O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对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为新授知识打下基础。

【新课讲解】铁盐和亚铁盐教师:常见的铁盐有硫酸铁(Fe 2(SO 4)3),氯化铁(FeCl 3)等,常见的亚铁盐有硫酸亚铁(FeSO 4),氯化亚铁(FeCl 2)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依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开发的一节实验探究课。

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的标准是: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极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教学的良好素材。

其次,此处的实验反应原理简单,操作也多是试管实验,适合安排实验探究。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积累宝贵经验。

另外,“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在途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心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

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本节课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Fe2+与Fe3+的鉴别及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

高中生心理特点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能说出Fe3+的检验方法,学会检验Fe3+;
2、经过实验探究能说出Fe3+与Fe2+的相互转化的条件;
3、通过课堂探究实践,知道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4、进一步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认识水平和巩固离子方程式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本节课紧扣“补铁剂”,以此情境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缺铁性贫血→如
何补铁(亚铁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检验补铁剂是否变质?(检验Fe3+)→补铁剂需要与Vc同时服用的原因?(Fe2+与Fe3+的转化)→补铁剂外层包衣的作用(铁盐性质的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Fe2+与Fe3+的鉴别及相互转化,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流程“遇
到问题→提出猜想→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2、锻炼动手操作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的价值与快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Fe3+的检验,Fe3+ 和Fe2+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结论得出。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