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管道压降和储气量计算
管存气计算方法

如何计算管道气存储能力例题:压力在2MPa-3MPa之间.管径为300,长度约15.6KM.如何计算管内的气量.1、管容=0.3*0.3*3.14/4*15.6*1000气量(标准立方米)=压力(bar)*管容(立方米)1MPa=10bar一般这样就可以了,再精确点就再除以一个压缩因子。
2、长输管线距离长、管径大、输送压力较高,管线具有一定的储气能力,长输管线中间设有加压站时,按最末一个加压站至城市配气站的管段计算其储气能力;设有中间加压站的长输管线,可按全线计算其储气能力。
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往往利用大口径输气管线储存一定气量作为高峰负荷时增加用户气量之用,其储气能力为储气终了时与储气开始时输气管中存气量之差、一条已投产的输气干管的长度、容积、管线起点允许最高工作压力、终点允许最高工作压力、终点用户要求的最低供气压力及该管线正常输气量等都是已知的,可按下列步骤计算其储气量:(1)根据压气站的最高工作压力或管线强度允许压力,确定储气终了时管线起点压力。
由起点压力和正常输气量按下式算出储气终了时的管线终点压力:式中Q——天然气通过能力(m3/d);(20℃,101,3kPa)D——输气管内径(cm);P1——输气管线的起点绝对压力(106Pa);P2——输气管线的终点绝对压力(106Pa);S——天然气相对密度;Tf——天然气平均绝对温度(K);L——输气管线长度(km);Z——天然气平均压缩因子。
(2)求储气开始时起点压力式中P1min——储气开始时起点绝对压力(106Pa);P2min——储气开始时终点绝对压力(106Pa);P1max——储气终了时起点绝对压力(106Pa);P2max——储气终了时终点绝对压力(106Pa);(3)计算管线的容积V=(Л/4)D2L(4)储气开始时的平均压力(5)储气终了时的平均压力(6)储气量式中Q。
——输气管线储气量(m3);(20℃,101.3kPa)V——输气管线容积(m3);To——293(K);Tm——天然气平均温度(K);Po——标准状态下的压力(101.3kPa);Z1、Z2——在Pm2、Pm2下的压缩因子;Pm1——储气终了时的平均压力(106Pa);Pm2——储气开始时的平均压力(106Pa)。
天然气管存量的两种计算公式

天然气管存量的两种计算公式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天然气管存量计算公式1、第一种计算公式Q=*V*P 均/(T 均**Z) 其中V 是该管段内容积(即管段管容),Z 是压缩因子,Z=1/(1+*1000000*P 均*10^^C 2/T 均^,P 均=2/3[P 1++(P 2+)2/(P 1+P 2+2*]T 均=(T 1+T 2)/2+P 1、P 2、T 1、T 2分别为管段起、终点压力和温度;C 2是天然气相对密度(注:一定周期内会有小调整)。
总管存Q n 为各分段管存的求和。
2、第二种计算公式(1)管段管存计算公式:100001pj pj V P T Z V P T Z ⨯⨯⨯=⨯⨯式中:0V ——管段在标准状态下的管存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 1V ——管段的设计管容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计算公式为:4V 21L d ⨯⨯=π 式中:π=;d ——管段的内直径,单位为米(m );L ——管段的长度,单位为米(m );pj P ——管段内气体平均压力(绝对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0T ——标准参比条件的温度,数值为;0Z ——标准参比条件下的压缩因子,数值为;P——标准参比条件的压力,数值为;T——管段内气体平均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pjZ——工况条件下的压缩因子,根据GB/T 《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1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计算求得。
(2)平均压力计算公式:式中:P——管段起点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1P——管段终点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2(3)平均温度计算公式:式中:T——管段起点气体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1T——管段终点气体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2注:气体体积的标准参比条件是p0=,T0=。
天然气管存量的两种计算公式

天然气管存量的两种计算公式天然气管存量的两种计算公式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天然气管存量计算公式1、第一种计算公式Q=*V*P 均/(T 均**Z) 其中V 是该管段内容积(即管段管容),Z 是压缩因子,Z=1/(1+*1000000*P 均*10^^C 2/T 均^,P 均=2/3[P 1++(P 2+)2/(P 1+P 2+2*]T 均=(T 1+T 2)/2+P 1、P 2、T 1、T 2分别为管段起、终点压力和温度;C 2是天然气相对密度(注:一定周期内会有小调整)。
总管存Q n 为各分段管存的求和。
2、第二种计算公式(1)管段管存计算公式:100001pj pj V P T Z V P T Z =??式中:0V ——管段在标准状态下的管存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 1V ——管段的设计管容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计算公式为:4V 21L d ??=π 式中:π=;d ——管段的内直径,单位为米(m );L ——管段的长度,单位为米(m );pj P ——管段内气体平均压力(绝对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0T ——标准参比条件的温度,数值为;0Z ——标准参比条件下的压缩因子,数值为;P——标准参比条件的压力,数值为;T——管段内气体平均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pjZ——工况条件下的压缩因子,根据GB/T 《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1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计算求得。
(2)平均压力计算公式:式中:P——管段起点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1P——管段终点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2(3)平均温度计算公式:式中:T——管段起点气体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1T——管段终点气体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2注:气体体积的标准参比条件是p0=,T0=。
管存气计算方法

如何计算管道气存储能力例题:压力在2MPa-3MPa之间.管径为300,长度约15.6KM.如何计算管内的气量.1、管容=0.3*0.3*3.14/4*15.6*1000气量(标准立方米)=压力(bar)*管容(立方米)1MPa=10bar一般这样就可以了,再精确点就再除以一个压缩因子。
2、长输管线距离长、管径大、输送压力较高,管线具有一定的储气能力,长输管线中间设有加压站时,按最末一个加压站至城市配气站的管段计算其储气能力;设有中间加压站的长输管线,可按全线计算其储气能力。
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往往利用大口径输气管线储存一定气量作为高峰负荷时增加用户气量之用,其储气能力为储气终了时与储气开始时输气管中存气量之差、一条已投产的输气干管的长度、容积、管线起点允许最高工作压力、终点允许最高工作压力、终点用户要求的最低供气压力及该管线正常输气量等都是已知的,可按下列步骤计算其储气量:(1)根据压气站的最高工作压力或管线强度允许压力,确定储气终了时管线起点压力。
由起点压力和正常输气量按下式算出储气终了时的管线终点压力:式中Q——天然气通过能力(m3/d);(20℃,101,3kPa)D——输气管内径(cm);P1——输气管线的起点绝对压力(106Pa);P2——输气管线的终点绝对压力(106Pa);S——天然气相对密度;Tf——天然气平均绝对温度(K);L——输气管线长度(km);Z——天然气平均压缩因子。
(2)求储气开始时起点压力式中P1min——储气开始时起点绝对压力(106Pa);P2min——储气开始时终点绝对压力(106Pa);P1max——储气终了时起点绝对压力(106Pa);P2max——储气终了时终点绝对压力(106Pa);(3)计算管线的容积V=(Л/4)D2L(4)储气开始时的平均压力(5)储气终了时的平均压力(6)储气量式中Q。
——输气管线储气量(m3);(20℃,101.3kPa)V——输气管线容积(m3);To——293(K);Tm——天然气平均温度(K);Po——标准状态下的压力(101.3kPa);Z1、Z2——在Pm2、Pm2下的压缩因子;Pm1——储气终了时的平均压力(106Pa);Pm2——储气开始时的平均压力(106Pa)。
计算管道储气量计算公式

月
月
293086.7
274698
日
日
月
月
36451.85183
日
日
月
月
32748.18774
日
日
月
月
分子 14685.036
日
日
月
月
结果 0.0501048
日
日
月
月
100%
日
日
月
月
管线平均压力计算方式
日
日
月
月
日
日
首站出站
月
月
压力
末站进站压力
日
日
月
月
3.2
3.3
日
日
月
月
压力和
2
日
日
月
月
6.5
3
日
日
月
月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Q
月
月
入: 总输入量
日
日
Q
月
月
出: 总输出量
日
日
Q
月
月
存: 管道容积储气量变化值
日
日
(Q存=当日储气量-前日储气
月
月
量)
日
日
大气压=
0.101325
日
日
月
月
括号= 4.8753846
日
日
月
月
结果= 3.2502564
日
日
月
计算气体流量和压降的简化公式

气体流量和压降简化公式是用来计算气体流量和压降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体流动的特性,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利用气体流量。
简化公式的基本形式是:
流量=空气粘度×管长×管径×(压力降-静压降)/(入口温度×入口压力)
其中:
空气粘度:空气的动力粘性,也叫做空气的动力粘度,用米制单位μm2/s表示。
管长:气体流动管道的实际长度,单位是米。
管径:气体流动管道的内径,单位是米。
压力降:气体流动管道中压力的减小程度,单位是帕。
静压降:流体在管道中静止时的压力降低,单位是帕。
入口温度:气体流动入口处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入口压力:气体流动入口处的压强,单位是帕。
根据上述简化公式可以看出,气体流量与空气粘度、管长、管径、压力降和入口温度等参数有关。
通常情况下,空气粘度、管长和管径是定值,压力降和入口温度是变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
此外,简化公式还可以用来计算压降,公式为:
压力降=静压降+流量×(入口温度×入口压力)/(空气粘度×管长×管径)。
天然气管存量的两种计算公式

天然气管存量计算公式1、第一种计算公式 Q=293.15*V*P 均/(T 均*0.101325*Z)其中V 是该管段内容积(即管段管容),Z 是压缩因子,Z=1/(1+5.072*1000000*P 均*10^1.785^C 2/T 均^3.825), P 均=2/3[P 1+0.101325+(P 2+0.101325)2/(P 1+P 2+2*0.101325)] T 均=(T 1+T 2)/2+273.15P 1、P 2、T 1、T 2分别为管段起、终点压力和温度;C 2是天然气相对密度(注:一定周期内会有小调整)。
总管存Q n 为各分段管存的求和。
2、第二种计算公式 (1)管段管存计算公式:10001pj pj V P T Z V P T Z ⨯⨯⨯=⨯⨯式中:0V ——管段在标准状态下的管存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1V ——管段的设计管容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计算公式为:4V 21Ld ⨯⨯=π式中:π=3.1415926;d ——管段的内直径,单位为米(m ); L ——管段的长度,单位为米(m ); pj P ——管段内气体平均压力(绝对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T——标准参比条件的温度,数值为293.15K;Z——标准参比条件下的压缩因子,数值为0.9980;P——标准参比条件的压力,数值为0.101325MPa;T——管段内气体平均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pjZ——工况条件下的压缩因子,根据GB/T 17747.2《天1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计算求得。
(2)平均压力计算公式:式中:P——管段起点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1P——管段终点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2(3)平均温度计算公式:式中:T——管段起点气体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1T——管段终点气体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2注:气体体积的标准参比条件是p0=0.101325MPa,T0=293.15K。
管道储气量公式

2016/12/10
1
计算式中: • VS——管束储气量Nm3 • VC——管束几何容积m3 • T0——标准状态温度273K • P0——标准大气压0.101325MPa • T——平均储气温度K • Z1——平均压力Pm1下气体压缩系数 • Z2——平均压力Pm2下气体压缩系数 • Pm1——最高平均压力,即储气结束时管道内平均压力Pa • Pm2——最低平均压力,即储气开始时管道内平均压力Pa • P1max——管道起点最高压力,即储气结束时起点压力Pa • P2max——管道末端最高压力,即储气结束时终点压力Pa • P1min——管道起点最低压力,即储气开始时起点压力Pa • P2min——管道末端最低压力,即储气开始时终点压力Pa
3
2016/12/10
2016/12/10
2
管道内气体平均温度计算式
t1 t 0 aL t to (1 e ) aL
• • • • • • • • • • •
KD a GC p
t——管道计算段内气体平均温度,℃; t0——管道铺设处的土壤温度,℃; t1——管道计算段内起点气体温度,℃; a——计算常数; L——管道计算段的实际长度,m; K——管道内气体到土壤的总传热系数,W/(m2•℃); D——管道外直径,m; G——气体质量流量,kg/s; CP——气体定压比热,J/(kg•℃) e——2.718 ——3.14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管道压降和储气量计算
一、气体管道压降计算
气体在管道中输送会产生压力损失,这个损失称为压降。
正确计算气
体管道压降可以保证气体输送的效率,避免发生压力不足的情况。
1.管道内阻力:由于气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管道越长、直径越小,阻力越大。
2.凸耗散:气体在管道的弯曲和局部收缩处发生污染和湍流,会导致
能量损失。
3.突破及扩张:当气体通过突然变化截面积或管道直径的地方,会发
生局部的能量损失。
4.气体输送速度:气体的流速越大,压降越大。
根据Darcy-Weisbach公式,气体管道的压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f*L*ρ*V^2)/(2*D)
其中:
△P表示压降,单位为帕斯卡(Pa)
f表示摩擦系数
L表示管道长度,单位为米(m)
ρ 表示气体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
V表示气体流速,单位为米/秒(m/s)
D表示管道直径,单位为米(m)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摩擦系数。
一般可根据
管道材质和管道内壁状况选择常用值,如钢管的摩擦系数一般取0.02储气量计算是指计算在给定的压力和容器大小下,可储存的气体总量。
储气量的计算对于气体储存和输送系统的选型和设计至关重要。
储气罐的储气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P*π*R^2*H
其中:
V表示储气罐的总容量,单位为立方米(m^3)
P表示气体储存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
π表示圆周率,取近似值3.14
R表示储气罐的半径,单位为米(m)
H表示储气罐的高度,单位为米(m)
储气罐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球形或其他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形状和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和储气罐的
利用率。
例如,需要留出一定的安全裕度,避免储气罐充满后压力过高;
同时,还需要考虑储气罐的利用率,尽量提高储气设备的装载量。
综上所述,气体管道压降和储气量计算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
们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合理选择管道尺寸和容器大小,保证气体输送的效率
和安全。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和公式,
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