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公众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作为拥有庞大网民群体的国家,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中国网络舆情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快速化的特点。
网络舆论场日益活跃,各类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等成为公众发声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议题日益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既有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讨论,也有对个人权益的维护和诉求。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难以保证,虚假信息、谣言等在网络空间中泛滥网络舆论的情绪化、极端化倾向明显,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网络舆论的监管难度加大,对政府部门和媒体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也是保障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
1. 背景介绍:网络舆情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网络舆情不仅反映了民众对于各类事件、政策、社会现象的观点和态度,更是影响政府决策、社会舆论乃至国家形象的关键因素。
网络舆情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
网络舆情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网络舆情是民众意见表达的重要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使得网络舆情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窗口。
网络舆情对政策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了解民众需求,优化政策制定网络舆情的传播和反馈也能够推动政策的执行和改进。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及引导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及引导分析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公众参与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广泛的途径,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愈发凸显。
然而,由于信息自由度的提高和传播速度的加快,网络舆论的质量参差不齐,虚假信息、恶意炒作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因此,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舆论监督的必要性、方法和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必要性1.保护公众利益网络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众的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因此,必须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虚假信息、恶意炒作等行为,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2.维护社会秩序网络舆论的泛滥和传播速度的快速增长,可能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和社会恐慌的蔓延。
通过监督网络舆论,可以及时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3.保护个人隐私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也日益突出。
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确保个人隐私的保护,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恶意攻击。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方法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权责分工,对恶意引导舆论、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进行惩罚,同时加大对受害者的保护力度。
2.加强技术手段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监测和分析,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实时跟踪和识别,及早发现并应对不良舆论。
3.推动行业自律加强自媒体和互联网企业的自律机制建设,制定行业规范,加强对自媒体账号的注册审核和管理,防止恶意账号的滋生和传播。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性1.促进信息的真实性网络舆论监督可以追踪和排查虚假信息,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这将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真实信息的需求,减少虚假信息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2.引导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可以提供一个规范的传播环境,引导和激发社会舆论的积极正能量,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开题报告】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及完善途径研究
开题报告行政管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及完善途径研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选题依据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评价,对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言行进行监督。
其本质是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媒体参与党和政府的公共事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缺少专业的把关人员,缺少理性的规范,网络舆论的产生更多地呈现出自由随性的特点,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宽容有余而严谨不足,自由有余而规范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网络舆论监督应有的严肃性,使其陷入非正义非道德的伦理困境。
从实践层面看,由于地方行政干预过多,导致网络环境差,丧失监督职能,网络监督无法可依、监督效力不足,因此,改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选题的意义加强网络舆论监督,让民意得到真实和充分的表达,人民能够间接地广泛参与管理国家政府事务,人民民主专政得到更加好地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网络监督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
网络监督的特点决定了网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表达意志,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自己的民主权利。
其次,网络新媒体为人民群众了解国家事务和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了简单、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推动信息公开和透明,更能激发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能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第三,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可以加快政府机关传统的监管制度改革创新。
通过网络加强对干部作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监督,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1. 国内研究动态: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
1998年5月,因印尼排华动乱而引起了网上“黄丝带运动”是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 加强网络监管,打击虚假信息和恶意言论的传播。政府应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 管力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审核和管理机制,防止恶意信息的传播。其次,提高公 众的网络素养和媒体素养,使公众能够正确理解和看待网络信息。公众应具备辨 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三、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
针对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
1、加强信息审核和管理
为了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应该加强信息审核和管理。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应该 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的信息审核和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信息,确保信 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引导网民文明上网
为了减少网络暴力问题,应该引导网民文明上网。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 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网民的素质和意识,倡导文明上网行为,促进网络空间的健 康发展。
二、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 题
虽然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下 是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真实性难以保障
互联网上信息来源复杂,虚假信息难以避免。一些不实信息可能误导公众, 导致舆论监督失效。因此,需要加强信息审核和验证,提高信息的真实性。
2、网络暴力问题突出
网络暴力是网络舆论监督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网民在表达观点时使用攻 击性言辞或者恶意举报等行为,对其他人的权益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应该得到重 视和有效管理,保障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3、网络舆论场管理难度大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多样化,网络舆论场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一些自媒体平 台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得以传播。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的 海量性和复杂性,政府也难以全面有效地管理网络舆论场。
舆情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舆情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分析1.信息泛滥与真假难辨:在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使得舆情事件呈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其中不乏虚假信息、恶意谣言等内容,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同时,受到时间和资源限制,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信息真伪也变得困难。
2.网络暴力与恶意攻击:面对互联网匿名和追责难的特点,一些网络用户利用这种环境开展网络暴力行为和恶意攻击他人。
这不仅伤害了他人合法权益,还容易引发集体愤怒或干扰社会稳定。
3.监管手段滞后于技术创新: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并且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舆情管控领域。
然而,由于监管机构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或处于反应性阶段而无法及时跟进科技发展。
二、解决对策建议1.提高公众媒介素养:(1)教育系统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批判思维和媒体素养。
(2)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与指导,提高公众对互联网风险和网络暴力的防范意识。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应对舆情管控中遇到的新挑战。
需要关注社交媒体平台审查机制、隐私保护等方面,并明确责任主体及违规处罚等问题。
(2)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互联网舆情传播问题,并共同制定和执行适用于各国的标准和要求。
3.增加监管力度并利用技术手段(1)设立专门部门或机构负责舆情监测与管理工作,密切关注重要时刻节点、特殊事件和热点话题,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预警措施。
(2)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化系统,实现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快速准确地辨别出虚假信息,并进行追责处理。
4.推动社会参与舆论引导(1)积极引导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高舆情传播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鼓励互联网公司与用户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共同参与虚假信息抵制活动以及网络素质培育等行动。
5.加强舆情预警机制的科学研究(1)增加技术投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在舆情预警上的应用,并注意保护用户隐私。
(2)通过跟踪热点话题、社交媒体分析等手段建立更加全面准确的舆情数据库,提升对事件信息判断和处理的效率。
探讨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监督对策
1 . 1 网络舆论监督具备广泛性 网络舆论监督不受地域 、 时空 的限制 。民众可在 第一时间 ( 相 同时 间) 了解掌握大小信息 。还能够及时对该事件进行关 注和评论。在一定 意义上增加 了评论 的无 限性 。 故其在监督范 围的广泛性方面显著强 于传 统的舆论监督 。 1 . 2 网络舆论监督体现 高效率 互联 网交织万千 网民 , 本 身是一个公共 的论 坛 。 近年来 , 随着新媒 体 的发展 , 互联 网更是 日 趋壮 大。 越来越 多的人通 过这一平台。他们在 起” 学 习交 流 , 分享。人数增多 的同时 , 舆论压 力 自然而言也就增 加。 在某种层 面是 , 强大的粉丝 团便是促使 网络舆论快速传 播的关 键因 素。 也 因为其快速性 , 任何人可 以利用新媒 体在第 一时间接收 、 捕 捉到 所关注所有 的的新 闻热焦 ,并可选择的匿名发表 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
我国网络舆 情 近年来 , 已经有许 多舆论 事件在互联网上发生 、 发展 , 并且造成了 巨大 的社会影 响。究其本质 ,网络舆论都有着相似 的发 生机制 :1 ,经
一
、
由传统媒 体报道 、网友 爆料 。2 ,网友讨论 , 信息跟帖 。3 ,网络舆论压 力形成 。4 , 媒 体争相报道 , 挖掘 。5 ,有关部 门应 对 ( 应对不 当 , 再掀
2 、必 要 性 2 : 人 民行 使 监 督 权 力 的 需要
与民众能够通过网络反应真实需求相对应。 网络也成为人 民行使监 督权力的一大途径 。民众能够通过 网络探求隐藏迷雾背后的事实。更可 以通过网络打击不正当行为 , 传播社会正能量。近年来 , 在 网络上 出现 了越来越多 的 “ 你听我说 ” 、“ 网上信访 ” 、 “ 我要反 映” 等 的民意放 映通
浅析我国当前网络舆论监督
浅析我国当前网络舆论监督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中,除了行政内部监督外,还包括行政的外部监督。
它是行政体制外权力与非权力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其中权力主体的监督包括人大的监督、党的监督及司法机关的监督;非权力主体的监督包括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及社会民众及新闻舆论的监督。
在近几年,网络作为社会舆论集中的地方,在行政监督体制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概念界定(一)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具体的方式,它以网络为载体,区别于传统的新闻媒介,以其广泛的民众参与度、低廉的成本等等优点迅速成为我国目前新闻舆论监督的先锋。
(二)腐败与网络舆论反腐腐败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及生活当中利用权力与职务获取不正当收益的行为,主要有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跑官卖官等等现象,这种利益是以损害国家的公共利益为前提的。
腐败并不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它具有普遍性,存在于任何类型和任何时代的国家,但是它也具有差异性,在各个地方和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
腐败还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这就为国家和人民的反腐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利益重新分配,社会阶层差距不断明显。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干部和公职人员受到利益的诱惑,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地为自己和家人谋福利,从而导致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的三十多年中伴随着大量的腐败现象,并且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腐败的范围和领域不断的蔓延。
从现在查处的腐败问题来看,腐败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一些粮食、建筑和财政部门,还蔓延到了证券、地产、资源等等部门,人员已经从传统的中层扩散到如今的下中上三层。
其次就是腐败的程度也加深了。
通过检察机关的披露,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腐败程度比改革开放之前乃至20个世纪来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上千万已经成为常态。
再次就是手段不断更新。
为了躲避国家对于腐败的打击,一些腐败分子不断地进化腐败手段。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第一篇: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摘要: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传统媒体无法发挥的作用,在监督中解决了许多问题,但由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起步晚,普及率低,所以网络监督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以“华南虎照”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实现网络监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网络舆论监督能得到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华南虎照”事件出路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网络舆论监督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监督形式,一方面能促进社会公平、有序、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兴产物,人们对其了解得还不充分,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不足一时还难以克服,所以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有利于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但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人们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在国家的发展机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何谓“华南虎照”事件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据称为陕西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在当年10月拍摄到的华南虎照片,由此推翻了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的观点。
媒体的报道引发了民间和网络的热议,围绕着照片的真假,媒体、专家、公众质疑的声音从网络上汹涌而起,**愈演愈烈。
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影像鉴定中心邀请数码、动物学、植物学等各路专家,就40张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在北京举行鉴定会,认为照片中的华南虎影像是不真实的,但在质疑声中周正龙本人坚持,老虎是真的,陕西省有关部门也对虎照进行了鉴定,认为照片中的老虎是真的。
网友也在网络上就此进行积极讨论,部分网友质疑“老虎颜色为什么这么艳红、眼神与嘴巴为什么这么像布老虎公仔、老虎的耳朵跑哪儿去了、老虎身边的植物没有一棵是倒的、居然有穿头而过的小藤条”。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公共领域,它已经成为现代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主要渠道之一。
而网络舆论监督则是一种针对网络上的舆论言论进行的调节和监督的行为。
然而,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对策。
第一,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
当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完全满足网络舆论监督的需求。
例如,许多网络舆论监督机构使用的监测工具只能识别关键词,不能对句子的语义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解读。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更先进、更智能的技术手段,以更全面、更准确地监测网络舆论。
对策:加强技术研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高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在人工智能支持下,以社交媒体为主的网络舆情表达,能够更好地被分析出其主要情感和态度,荟萃现实舆情态势,拓宽网络舆情监测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风险。
网络舆论监督机构作为舆情信息的收集者、分析者、发布者,其必然涉及大量敏感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而这些信息存在着泄露的风险,一旦泄露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
对策: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升信息安全能力。
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机制,保障信息安全,加强维权手段,引导专业舆情机构合法合规经营,规范行业发展,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泄露问题。
同时加强数据分类、屏蔽敏感信息,加强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信息的处理和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第三,舆情处理缺乏人性化。
当前的网络舆情监督机制采取的是全自动化处理方式,导致网络舆情中缺乏个性化的处理元素。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网络舆情监督机制存在着对网络舆情的非人性化处理问题,缺少了舆情背后的人性关怀,这无疑会影响到网络舆情监督机制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对策:加强机构人性化的建设。
加强舆情分析与研究的人文因素,注重分析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对于舆情的影响,实现人性化监测与处理。
同时在舆情处理中融入情感元素,及时响应并关注网民的情绪和需求,做到有情怀、有温度,做到及时回应网民的声音,及时纠正错误的网络舆情,为公众服务。
网络时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研究
网络时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对于新闻报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网络时代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方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重点就网络时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进行研究,并探讨其特点和问题。
首先,网络时代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以互动性、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为特点。
相比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平台使得用户可以即时发布和传播新闻信息,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此外,网络时代的新闻舆论监督也具有高度互动性,使得公众有了更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公众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对新闻进行评价和传播,进一步推动了舆论的形成与传播。
然而,网络时代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也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是信息真实性问题。
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门槛较低,不可靠、虚假的信息大量涌现,使得新闻舆论监督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由于舆论传播的快速性,有些不负责任的个人或机构可能会散布谣言或不实信息,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
网络新闻的主观性也比传统媒体更为突出,个人和媒体的立场可能对舆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网络时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信息过载是指因为互联网上信息大量涌现,而导致人们无法有效处理和筛选信息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新闻的评价容易受到干扰,有时很难准确理解和判断事实的真相。
此外,由于新闻报道广泛、粉丝经济盛行,一些热门新闻容易成为网络指数,形成话题热潮,导致公众对其他重要新闻的关注度下降。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网络时代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
首先,加强信息真实性的监管。
政府可以建立更加严格的信息发布规范,对不实信息和谣言进行打击,同时加强对新闻媒体和网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
其次,加强舆论监督的多元化和专业化。
不仅应该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新闻舆论监督,还应该建立专业的舆论监督机构,加强对新闻报道的监督和评价,提高社会对新闻行业的信任度。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应该加强对用户发布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用户行为规范。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大数据时代反腐 的网络舆论监督应 势而生
据权 威部 门统计 ,截 至 2 0 1 6年 6月 ,我 国网 民数 量 可 达 7 . 1 亿 人 ,可 以认 为大 数 据 时代 已 经来 临 。也许 正是 因为看 到 了大数据 时代 来 临 ,2 0 1 3年 4月 1 9日,人 民网 、新华 网 、中国 网等 8家 中央重 点新 闻 网站 同 时开 辟 了 网络 监 督 专 区 ,直 接 链 接 中纪委 、监 察 部 、 中组 部 、最 高 法 院 、最 高检察 院等 中央核 心部 门 ,鼓 励广 大 网民依 法如实 举报 违法 、违 纪 、违 规等 行为 ,从 而开
务大 小两 个层 次进行 了分 类统计 。
笔者从 相 关 网 站查 询并 统 计 了 自 2 0 1 2年 1 2月 到 2 0 1 5年 2月 的正 厅 级及 以上 的落 马 官员 ,
明显增 加 ,拍 打苍蝇 也呈 现渐增 趋 势 ,反 腐倡 廉永 远在 路上 。 反腐 案例在 不 断增加 ,反 腐 的效果显 著 。为 了分 析 当今 大数 据 时代影 响下 的反腐 政 治 生 态 ,
笔者 统计 了 自 2 0 1 2年 1 2月到 2 0 1 5年 2月 的 2 3 2名正 厅 级及 以上 的落 马官 员 ,从 落 马人 数 和 职
大 数据 时代 网络 舆 论监 督机 制 的现 状及 对 策分 析
彭 长 华
内容 提 要 :在 互 联 网 时 代 ,“ 大 数 据 时 代 反 腐 之 网络 舆 论 监 督 机 制 ” 已成 为 我 国反 腐 倡 廉 工 作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文 章 借 助 自 2 0 1 2年 1 2 月到 2 0 1 5 年 2 月 之 间代 表 性 的反 腐 数 据 ,分 析 了 当前 我 国 的 反 腐 政 治
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探析新闻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借助新闻媒介,以公开的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事件、国家公务员及一切社会成员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
新闻舆论监督属于法律监督体系中的社会监督系统,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媒体舆论监督的背景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方针原则、实践要求、队伍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在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报刊、电视、微信、抖音、快手……各类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细致的、甚至无孔不入的报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即时的反应速度、广泛的传播范围使得新闻舆论监督在生活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法律监督方面发挥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
二、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互联网时代,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时爆料社会上的假、恶、丑问题形成话题,引发社会极大关注。
《焦点访谈》《南方周末》等一批代表监督性媒体的出现,体现了媒体对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视,表现了新闻媒体监督权力得到行使。
但受法律、公众、媒体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着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少数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新闻内容。
做好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体经营的物质基础,也是关键工作,但一些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存在与社会焦点相去甚远,为了利益夸大广告效果,赚取外快,忽视了对于时事类、权威媒体的报道内容,严重违背了读者的需求。
同样,部分地方新闻媒体,由于经济效益受地方政府影响,运转资金由地方财政拨付。
在这样的条件下,新闻媒体会选择忽视地方问题,敷衍态度,难以起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
二是新闻侵权事件频发。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报道,隐私侵权、名誉侵权、著作权侵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记者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表现为:有些记者追求实效性,随意发表报道内容;有的没有得到原作者同意,随意摘抄文章,背离原作者初衷。
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论文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根据这些原因想出及时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的威力在不断加强,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主要力量。
但是现在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发达,网络舆论监督的力度还是不够,存在着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当的解决办法。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力度,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1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1.1网络舆论监督依据的事实不够客观真实网络舆论监督是以网络信息为条件,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电子数据库等多种网络技术形式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进行评论。
与传统的舆论监督不同的是,传统舆论一般都是通过记者进行深入地调查,从而得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但是网络舆论监督大多是根据网民自己的兴趣来发表感想的。
网络的快速性就造成了网民没有对网络事实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缺少有效的依据。
现在很多的网名不知缘由,故意扭曲事实,使舆论监督起不到该有的作用,这是网络舆论监督中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1.2网络舆论监督情绪化问题突出网络舆论监督情绪化主要就是因为很多网民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一味地转帖、跟帖,别人的评论怎么样,自己的评论就怎么样,人云亦云。
还有的网友不希望与自己相悖的言论出现,一旦发现有这样的言论就会大加批判。
若是遇到与自己想法一致的言论,就会大加赞扬,纷纷跟帖,扰乱了民心,影响了网络气氛的和谐,造成网络舆论功能的正常发挥。
1.3网络舆论监督方式存在侵权倾向网络舆论监督方式存在侵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网络当事人的隐私权主要就是在网上享有的人格支配权,而且不会被他人所侵犯、搜集和复制。
可是现在网络上明星的隐私被曝光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这些行为都是侵犯当事人主权的错位行径,失去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本意。
二是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侵犯名誉权主要就是在网络论坛上发表不当的言论,因为侵权言论散播的范围十分广泛,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
浅谈网络舆论监督
浅谈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和技术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
网络舆论监督既可以帮助政府及时了解社会民意,也可以促使企业加强自律,更可以推动社会舆论的公正和平衡发展。
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推动政府治理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在过去,政府工作的信息透明度较低,很多重要决策和政策都是在幕后完成的。
而如今,通过网络舆论监督,政府行为不仅能够被及时曝光,也能够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使得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更加注重民意和舆论的影响,也促进了政府的公开透明和负责任。
网络舆论监督有助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正常的行为,但同时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通过网络舆论监督,社会公众可以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网络舆论监督也能够引导社会舆论的公正和平衡发展。
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受到发行量和传媒控制的限制,容易受到一些利益集团和权力机构的操纵。
而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够质疑和监督传统媒体的报道。
这使得舆论更加多元化,也更加能够反映社会的多元声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网络舆论监督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广泛的公众,因此网络上的言论泛滥和不实信息的传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这容易导致网络舆论的失真和偏颇,也容易引发一些不良的社会情绪。
网络舆论监督也容易受到一些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操纵和控制。
利用网络舆论,一些不法分子和政治势力可能会进行造谣、攻击和煽动,破坏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如何规范网络信息传播,防范网络舆论的不良影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网络舆论监督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网络信息管理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网络舆论监督情况汇报
网络舆论监督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凸显。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监督和评论,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公正、公开、公平。
在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情况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全面的汇报。
首先,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除了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外,网络上的自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也成为了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
这些新兴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舆论监督的主体更加多样化,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其次,网络舆论监督呈现出立体化的特点。
传统的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传播,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的舆论监督也逐渐兴起。
这种立体化的舆论监督形式,使得监督更加直观、真实,也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共鸣。
再次,网络舆论监督的效果逐渐显现。
通过网络舆论监督,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得到了及时曝光和舆论引导,一些不法行为也得到了舆论的谴责和制止。
同时,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也开始重视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积极回应和处理社会关注的问题,使得网络舆论监督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最后,网络舆论监督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网络虚假信息、谣言的传播给舆论监督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需要加强网络信息真实性的监管和管理;另一方面,一些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着过度炒作、偏激情绪等问题,需要规范和引导舆论监督的方向。
总的来说,网络舆论监督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体多元化、形式立体化、效果显现等特点值得肯定。
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网络舆论监督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引导,推动网络舆论监督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就是对网络舆论监督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共同促进网络舆论监督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网络舆情监管对策研究报告
网络舆情监管对策研究报告
网络舆情监管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任务之一,有效的舆情监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以及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网络舆情监管现状分析
1. 社交媒体的高度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网络舆情形势日益复杂。
2. 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和散布谣言等手段,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群众恐慌。
3. 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备,监管手段滞后于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
二、网络舆情监管对策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力度。
2. 加大对网络舆情的舆论引导力度,引导公众理性对待舆情事件,减少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3.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布、监测和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4. 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三、推进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前景和挑战
1. 技术的发展将为网络舆情监管提供更多可能,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运用。
2. 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破坏网络舆情监管的难度将逐渐增加,
监管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3. 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舆情监管是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和多方合作的格局。
结论:
网络舆情监管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在技术的支持下,有效地引导舆情,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环境,实现网络舆情监管的目标。
网络舆论监督及应对策略探讨
关键词]网络舆论;民主监督;网民;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社会热点的重要平台。
据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超过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
基于这一背景,网络舆论监督成为继报纸、电视媒体后的重要监督形式,这是因为网络舆论监督传播及时,涉及范围广,具有透明性。
本文通过研究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功能。
网络舆论监督概念界定1.概念界定网络舆论监督是网络主体通过交流讨论,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实现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重要形式。
网络主体主要指网民,监督的客体包括相关部门机构,网民一般通过微博、博客、贴吧论坛等形式,对相关政策、社会热点事件发表意见。
2.重要性和传统监督形式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更加广泛和透明。
通过互联网,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这已超过传统媒介的范围,同时互联网的信息是透明的,网民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到各种信息,这是网络媒介的优势。
网络舆论监督一方面有利于网民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利;另一方面有利于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互联网是传达民意的重要渠道,政府通过互联网国家相关政策,网民可以借助网络获取信息并发表言论,政府在考虑民意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政策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诉求。
同时网民可以将一些违法乱纪、违背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的事情到网上,引起社会的关注,督促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行动,对相关企业及部门有所警示。
例如,地沟油、三聚氰胺等事件出现后,政府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药家鑫事件告诫人们司法权威不可动摇;北大学生杀母事件告诫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等。
人们在关注社会热点的同时也会有所启发,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民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
除此之外,国家司法机关也与时俱进,采用网络公示的方法,使法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司法机关在进行审判时,注重审判过程的透明度及执法的公正性。
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对司法机关进行有效监督,更有利于表达人民意愿,让网民有归属感和参与感。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由于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自身的局限性,公民在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可以从政府、互联网和公众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标签:网络舆论监督;数字鸿沟;绿色监督环境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主要方式。
但是由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1 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内涵,大多数人认为,凡是通过网络监督的行为,都属于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一国公民以互联网为媒介,对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提出看法,进行交流的舆论监督新兴模式。
2 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
是当下群众进行舆论监督的主要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客户端的应用,网络舆论监督在公民参与政治、发表意见、促进民主进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发端于1999年的“黄丝带运动”。
2007年被称为‘网络舆论公元元年’,这一年也是我国网络舆论十分活跃的年度,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即“华南虎事件”。
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得到了媒体的争相报道。
2008年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也被称为“网络舆论监督元年”。
2016年2月28日,李克强同志做客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广大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这次行动又一次表现出政府对民意的高度重视。
2.2 网络舆论监督发展的现状纵观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的历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2.1 网络舆论监督的低门槛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3G网络的成熟以及4G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用户也越来越多,公众参与网络舆论监督也越来越方便、快捷,网络的普及使普通群众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开辟了公众与政府对话交流的新途径,大大降低了他们表达和传播个人意见的门槛。
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舆论监督以其高效灵活的方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舆论监督在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其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与分析。
作为信息化时代反腐倡廉重要途径的网络监督,对于反腐倡廉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表现在网络监督对反腐倡廉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网络监督也具有局限性甚至对反腐倡廉建设产生消极作用。
1.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低。
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上过于随意,虚假新闻频频出现,这不仅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也极大的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
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发上网,转发或引用虚假新闻和有害息,误导公众,混淆视听,不仅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败坏了网络新闻的名声。
在制作环节上,一些网络谣言的“始作俑者”采用新闻报道的手法,在形式上力求”逼真”,甚至公然盗用媒体的名义,通过互联网肆意散布虚假信息,干扰正常的信息交流环境,甚至进行一些别有用心的行为;在传播环节上,网络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把关不严,对假新闻的识别、分辨力不够,误入圈套,通过他们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传播平台以新闻形态进行再传播,以证实其可信度,未能肩负起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在对一些新闻素材的后期制作中,肆意运用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妄加窜改。
2. 监督信息具有片面性。
由于每一个网民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和自己的生活阅历,对待同一件事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网友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发表对事件的看法,使网民发布的信息具有片面性,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3. 网络舆论监督主体具有情绪性。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面对巨大压力的人们往往需要寻求减压的出口,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恰恰给人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人们可以在匿名的情况下宣泄自己的非理性情绪,这种感性而又偏激开放的言论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干扰人们对监督客体进行客观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受人关注;同时,政府的行政权也在不断扩张,公共权力的扩大易导致乱用、滥用而滋生腐败.传统的监督方式因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积极地发挥应有的效能,而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方式将成为规范政府行政的一种必然的监督方式.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积极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公民在这里平等的传播信息,发表意见,这些意见在网络中集合,进而形成无法忽视的舆论压力,引起政府高层的关注,对事件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规范政府行为,限制公共权力,完善监督体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网络舆论监督对现实事件的影响来看,其所折射出的普通民众对公共权力制衡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毫无疑问,网络在影响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新兴力量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当前网络舆论监督中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找出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多方面、深层次健全的舆论监督体系,将其引向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特点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使得舆论监督有了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渠道.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民群众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其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来实现的.我们应当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和完善,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网络舆论监督相对于传统舆论监督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1.网络舆论监督便捷、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网络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快了舆论监督的速度,一旦某个地方发生一件事情,各个地区的网民都可以了解到这些事情所发生的前因后果,将各地的网民意见聚集到一起,通过共同交流观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范围的凝聚起多数民众,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聚集起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很大的效用.网民对热点事件的关注会加速推动整个事件的解决.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传播的快捷性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微博及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的普遍运用,基本上舆论传播已经达到了及时性和实时性,每个人都是播音员,每个人都是发布者.2.网络舆论监督制约公共权力,推动廉政建设,是反腐败的利器.网络舆论监督由于其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和关注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它在揭露滥用权力行为、关注权力腐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信息来源广泛,传递便捷,网上舆论一旦形成,将形成网上网下的共同互动,包括专门监督机构和被监督人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对话,那些原来人们敢怒不敢言的腐败罪行可以首先在网络上被揭批,未被发现的谎言可能在网络上被捅破.这些特点使普通网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也使公共权力不可能完全在暗箱中操作,有利于促进公共权力公开、公正地行使.事情一旦曝光,舆论的压力就成为推动事件解决的动力.由于网络媒体的便捷性,匿名性,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广大网民利用互联网这种电子媒体进行批评、检举、揭发、控告、发表文论等现象,从而对官员及政府进行监督,成为反腐败不可或缺的利器.3.网络舆论监督方式灵活多样.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可以在互联网中直抒胸臆,自由交流,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多样化的报道方式使得上网浏览信息和发布信息成为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自己的电脑和手机,享受着网络空间的便利.信息来源的匿名性造就了网络舆论的丰富多彩,增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生机和活力.表现手段的多样性,现在的科技发展带来了传播技术的解放,实现了传播内容的生动性和传播方式的灵活性.文字、图片、多栏目出击,多样化的形式带来了传播内容的多样性,赋予网络信息更为绚丽的着装.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舆论监督报道更为立体、形象、直观,进而增强舆论监督的力度.手机移动端的迅猛发展,更让表现形式突破了时空限制,对有些事件的描述已经无需长篇累牍的文字,几张图片和几段视频就可以向公众展现事件的基本情况.由上可见,对于舆论的形成,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可匹敌的优势.同时,网络舆论作为“原生态”的公众意见,真实反映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从而以舆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以互联网和4G移动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作用,在监督中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网络舆论监督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历史中,不断有典型的案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这些事件中可看出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1.政府对网络舆论监督十分重视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政府给予网络舆论监督充分的重视.习近平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这“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同时,提出“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这就意味着,网络意识与走进网络,是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是否坚持群众路线的检验标准和重要尺度,而这种新标准、新尺度的确立,必然内含或奠基于新网络舆论观.2.网络舆论持续升温,力量不可忽视由于传统媒体侧重舆论导向而舆论监督功能严重弱化,互联网成为民众表达诉求唯一比较畅通的通道.2016年,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7.31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6.9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3.1%,虽然低于美英日韩均在85%以上,但中国的网络舆论场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力度最强的.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增强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已经日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其地位的重要性也正在得到提升,但大量事实表明,报纸等传统媒体在事件的调查报道、原因分析、经验总结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更能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所以两种媒体的互动,才能使舆论监督达到最佳效果.4.隐患仍然存在,亟待解决完善任何一种舆论形式都是一把“双刃剑”,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网络舆论也不例外.人们在乐观地看到网络舆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笞腐败的力量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带来的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由于网络开放性、匿名性、低门槛、后果的无责任性等特点,网络中充斥着各种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这些不良信息的随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受众的社会判断、行为方向以及政府工作的相关决策.任其发展,则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同时,网络舆论还混杂着大量的谣言、暴力、色情内容,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和谐.另外,网络侵权现象也时有发生,最典型的就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对事件的走向和最终演化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它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生活.因此,如何根据网络舆论的特点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消除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隐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二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舆论监督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如果弄成那样一个局面,就不符合人民利益,也不符合国家利益.”这点出了网络空间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善的现象,内含着对广大网民的期待.1.网络舆论监督主体能否真正代表民意何为民意从性质上看,民意是指公民的意愿,它应当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共同性,它反映的应该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意愿.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统计,我国网民的人员结构却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截至2016年12月,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73.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0.2%、23.2%,农村网民占比为27.4%,规模为2.01亿,城镇网民占比72.6%,规模为5.31亿.因此,根据我国网民的人员构成和分布,可以说,网络舆论最多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一定经济能力、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发表意见的青年人.2.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很难核实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而当前现有的网络技术也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由于信息的传播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主观色彩,这就必然会造成信息的失真,甚至会出现谣言.一些个人或网站,为了博得点击率不惜发布虚假消息,或者就某一热点问题进行炒作,夸大事实,这就给网络舆论监督的可信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在全民参与下,网络舆论监督形成一种重要的舆论压力,使人民的监督权利得到充分实现.但是,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仍然是一种无法克服的障碍,网民提供的虚假、片面信息使得事件更加扑朔迷离,难分真假.同时,网民中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人云亦云,不注重调查研究,.3.网络舆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网络暴力不容忽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人们对问题的探讨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盲目性.一些网友或媒体风闻言是,捕风捉影,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呈现出一种混乱和非理性的状态.如果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此外,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较为突出,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充满着谩骂与人身攻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4.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舆论监督缺乏力度网络互动中的侵权问题,在诽谤、侵犯个人隐私、侵害知识产权等几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纵观网络热门事件,很多都是通过人肉搜索出现在网络上的.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这种缺乏理性的肆意搜索攻击,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严重影响了他人的生活.此外,一些“人肉搜索”背后的逐利性或者某种目的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肉搜索”的社会意义,甚至把舆论引向歧路.在中国,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发育还未成熟,网络舆论监督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目前既没有相关法律的认可,也没有相关部门的授权,更没有什么组织团体的支持,因而在实施舆论监督的道路上必然是困难重重.这也是网络舆论监督缺乏力度的一个最大软肋.三、解决当前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正以其实时、快捷、廉价、有效等独特优势和时代特征,成为舆论监督阵营中的主力军,其对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基于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完善和突破.一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加速互联网的普及正如上文所提到的,2016年,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刚刚超过50%,远不及发达国家的80%以上,网民的人员结构较单一,网络媒体的受众范围仍然偏小.近一半的人还是依赖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得新闻信息.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还要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络的普及力度,积极平衡互联网发展的地域差距,降低互联网使用的资费和技术门槛,帮助广大的西部地区和人口众多的农民兄弟拥有更多网络上的话语权,调动更多的老百姓的积极性,方便更多的人民群众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监督.二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素质教育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负责人、技术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以向大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的信息,确保对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提高网络舆论的社会公信力.同时,网民自律和网络素养教育是正常开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网民的网络素养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网络舆论问题的消除,关键在于广大网民要提高自身素养,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侵犯他人权利.三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和引导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初露锋芒,它的形成和发展固然遵循一定的规律.为了使新的技术性的舆论监督手段健康成长,顺应时代潮流,政府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本着平等的心态、开放的视野、法治的理念去正确支持和规范引导网络舆论监督,主动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了解网民的普遍心态和兴趣爱好,及时调整改进引导方法,强化正确的主流声音,以科学的理论分析祛除无知和谣言,促使网民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众所周知,网络舆论监督往往是自发的,盲目的,如果政府各个部门能够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和决策进展情况及时向社会通报,有目的性的引导群众参与,就会大大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四建立健全监管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自1994年互联网进入我国以来,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规范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比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方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等.但是目前网络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以至于产生一些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因此,需要大力提高网络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约束网络舆论传播.特别是对一些介于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给予明确的界定,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逐步实现网络舆论监督有法可依刻不容缓.要加强新闻媒体立法,建立健全监管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实现新闻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权健康有序发展的统一,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侵权现象,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加以防范和调控.必须加强网络应用管理的立法,明确舆论监督权的法律界限,包括具体的禁止性规范和惩罚措施,以有效解决网络侵权纠纷.另外,要加强对互联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的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的审查把关制度,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为.五网络舆论监督应加强与传统舆论监督的互动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舆论监督比较而言,网络媒体的确具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传播优势,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网络媒体专业报道的能力毕竟有限,而相比之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事件的调查报道、原因分析、经验总结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更能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大量事实表明,在强化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或轻视传统媒体在监督中的作用.因此,网络舆论监督若要充分发挥其功用,就必须加强与传统舆论监督方式的互动合作,而不能单枪匹马.为了促使监督效果的最大化,二者应当在监督过程中相互配合,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才能使我国的舆论监督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总而言之,网络舆论监督凝聚了强大的民意,并以其开放性、实时性、广泛性等鲜明的特色,开启了中国舆论监督的一个崭新时代,并成为舆论监督的主力军.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作为新生事物,也存在诸多弊端和法律方面的缺失.2016年4月,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舆论监督,正确加以引导和规范,克服其存在的弊端和缺点,发扬其优点,使其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载体,成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成为激发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