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酸碱盐等化合物,并了解了每一类物质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构建电解质的电离的过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能更进一步从本质上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
再者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已建立了物质的分类的观点—即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学生在此基础上容易接受化合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进而建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与酸碱盐之间的关系。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
学生通过3道题的练习,从中反馈得知前两道习题掌握很好,而第三道习题中对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部分学生出现模糊知识,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概念理解不透彻,不管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一定是从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而部分同学错理解为只要能导电的就属于电解质,从而错选了铜、石墨、氯化钠溶液和氨水。
还有部分同学没有从本质上认识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的电离,而氨气的水溶液之所以导电,不是因为氨气是电解质,而是一水合氨的电离,因此一水合氨属于电解质,而氨气属于非电解质。
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要求是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对实验的要求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本节教材在继第一节学习了物质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之后,通过对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导电性实验引出化合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根据物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关于电解质的电离知识体系,教材通过对NaCl晶体、NaCl溶液及熔融状态的NaCl导电情况进行比较,从微观结构认识电离过程。
进而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
盐的概念及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
教材在介绍电解质的过程中也介绍了人类生活和生产处处离不开电解质。
特别是人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离子都是通过体液这种电解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B )
A.熔融的氯化钠B、KNO3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
2.下列物质中导电能力最差的是(D )
A、熔融的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
D、氯化钾晶体
3.下列物质中:
1.硫酸
2.蔗糖
3.氨气
4.醋酸
5.铜
6.氨水
7.乙醇
8.二氧化碳
9.石墨
10.碳酸11.醋酸铵12.烧碱13.氯化钠溶液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 3 7 8
属于电解质的是1 4 10 11 12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练习请同学们思考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相同点不同点本质区别和所属物质类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对于电解质的导电条件这部分内容,给学生呈现熔融的NaCl导电视频加深对电解质与导电条件的理解。
但学生对于熔融的HCl不导电还是不能十分理解,说明学生对于酸只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而熔融状态不电离不理解,这在后面学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概念时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在这里只是让学生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还有学生判断电解质时在单质和混合物上仍频繁出错,说明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还不十分透彻,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改进,在讲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时,再从分类的角度进一步理清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关系。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效率
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要求是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对实验的要求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本节教材在继第一节学习了物质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之后,通过对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导电性实验引出化合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根据物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关于电解质的电离知识体系,教材通过对NaCl晶体、NaCl溶液及熔融状态的NaCl导电情况进行比较,从微观结构认识电离过程。
进而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
教材在介绍电解质的过程中也介绍了人类生活和生产处处离不开电解质。
特别是人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离子都是通过体液这种电解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