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慰藉(jiè)黝黑(yǒu)胆怯(què)风雪载途(zǎi)
B. 匿名(nì)脑髓(suí)商酌(zhuó)随声附和(hé)
C. 蹒跚(shān)蓬蒿(hāo)虔信(qián)吹毛求疵(cī)
D. 狩猎(shǒu)潺潺(cán)推崇(chóng)锐不可当(dā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来湖北博物馆看越王勾践剑的观众络绎不绝。
B. 辽宁男篮夺冠后,一系列庆祝活动戛然而止,队员们进入休假状态。
C. 近五年来,盘锦乡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D. 《非凡匠心》节目试图将“工匠精神”通过鲜活的电视画面进行表达,在潜移
默化中鼓励人们在钟爱的领域做到极致和非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
够实现。
B.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
大有改善。
C.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
大举措。
D.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
规划的。
4.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
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
娘了。
A. ③①⑥②⑤④
B. ③⑤②⑥①④
C. ③⑥①②⑤④
D. ③②①⑥⑤④
5.请选出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
庸》、《春秋》合称为“四书”
B.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
C.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飞溅了,使困倦
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这句话使用了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
D. “他的办公桌上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这个
句子的主干是“
他铺满稿纸”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 。
(许浑《咸阳城东楼》)
______ ,殊未屑。
(秋瑾《满江红》)
______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_____ ,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
东皋薄暮望,______ 。
(王绩《野望》)
此中有真意,______ 。
(陶渊明《饮酒》)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出美好愿望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表现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以积极、乐观、鼓舞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7.名著阅读。
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要求填空。
【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
A.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
(1)上述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______。
(只填序号)【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
A.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
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B.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
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2)上述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8.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
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④,下见文砾金沙。
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
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⑤,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
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
然其跳达⑥刺泼⑦,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⑧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
②罅:裂缝。
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
④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
⑤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
⑥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⑦剌泼:鱼击水声,⑧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可久居______
②不里许______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①其长尺许者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①乃记之而去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①投饼于左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D.①以其境过清②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属于间接写水清澈的一组是______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③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
④写影潭底,清慧可怜。
⑤下深丈许,了若径寸。
⑥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③
【甲】【乙】两文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
9.植物在早晨冒汗
①春末、夏日、秋初的清晨,正是气候潮湿、天气凉爽、空气清新的时刻,如
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许多植物,如栎树、苦楝树、黄果树等高大乔木,水稻、高粱、玉米等禾本农作物,西红柿、辣椒等蔬莱,滴水观音等观赏性植物,它们均“怕热”,从叶尖或叶缘淌下一滴滴“汗珠”来。
这些“汗珠”
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犹如夏夜里的群星。
植物“挥汗如雨”,第一滴“汗珠”从叶子上掉下后,叶尖马上又形成第二滴“汗珠”,体积再逐渐增大、掉落,然后第三滴“汗珠”、第四滴“汗珠”,滴滴答答掉个不停。
②许多人会问:这难道不是露珠吗?其实不然,露珠是指凝集在地面及地上物
体表面的水珠,通常在睛朗少风的夜晚出现。
而那些植物,冒出来的“汗珠”掉落后,马上又会冒出新的“汗珠”,如此反复,显然不是露珠。
况且,露珠的水滴很小,一般覆盖于整张叶片的表面,也不会从叶尖滴落。
很明显,我们见到的水滴就是从植物体内流出来的“汗珠”。
③科学家为此做了实验,发现这些“汗珠”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他物质,
就跟人类的汗水一样。
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反其道而行之,如此“怕热”而“汗如雨下”呢?
④原来,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是需要排出体外的。
白天,它们在阳光下进
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大量水分就通过这些气孔蒸发掉了,所以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它的“汗水”。
可到了晚上,气孔“打烊”,全部关闭,而根仍在源源不断地吸水。
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需要寻找出口。
于是,叶尖、叶缘上的“水孔”就成了它们的“闸口”。
⑤植物生理学上,科学家们把植物“出汗”称为“吐水”。
植物“吐水”越多
,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根系也就越发达。
这说明,吐水是植物健壮的标志,是农作物高产和树木繁茂的基础。
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吐”出一百五十滴左右的水。
被移栽不久的农作物,如果开始“吐水”了,就说明它们已经成活了。
⑥说来也奇怪,许多植物的“汗水”里竟然含有特定物质。
如白桦、棕榈树含
糖,一般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排出,这些“汗水”香甜味美,早在远古时就被人们用来酿酒、熬糖。
⑦此外,植物的“汗水”还有利于自身繁衍。
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袭人,
常引诱某些昆虫前来传粉。
植物的“汗水”有相生或相克的特性,如小麦的“汗水”对马铃著晚疫病就有预防作用,所以马铃薯可以种
在刚收割完小麦的土地上;而
在向日葵旁种豌豆,则会两败俱伤……
⑧另外,人们还利用植物的“汗水”为病人服务。
如松树的挥发性分泌物可治
疗肺结核;五味子对减轻人的疲劳、增强视力、养脾安神等有一定功效;云杉、白桦、椴树的叶片有杀伤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7期)(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怕热”而“汗如雨下”。
(2)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3)选文④⑤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说说理由。
(4)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0.董师傅游湖
宗璞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若让那些教师们来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
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或学生宿舍。
都有他的业绩。
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
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
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
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
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
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
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
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
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
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天渐渐暗下来,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照得湖水通明。
他最喜欢那座
塔,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
这时月亮却看不见。
也许日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
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
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
她怯怯地说:“奶奶说我可以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
”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
”想一想,又说:“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
”董师傅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从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
”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
小翠惊呼道:“还有一条大鱼呢!”那是一条石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
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四周美景。
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
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
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
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户没有评论。
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
大家都是这样的。
”他顿了一顿,又说:“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了。
”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
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
一个卖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
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
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
他很快乐。
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概括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
(说出两点即可)
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3.0分)
11.一年一度结束时,媒体总会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总结回顾,这就是年度汉字。
中学
阶段的最后时光,是汗水和泪水混合,是智慧与激情碰撞,是白天与黑夜共明……
于是,有了一个个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年度汉字,如拼,搏,智,变,闯,笑,趣,忍……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你的初三一年作为单位的话,你的初三年度汉字是什么呢?
请把“我的初三年度汉字--______”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以小见大,有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不得套作抄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有误,“胆怯”的“怯”应读“qiè”,“风雪载途”的“载”应读“zài”;
B.有误,“脑髓”的“髓”应读“suǐ”,“随声附和”的“和”应读“hè”;
C.全部正确;
D.有误,“狩猎”的“狩”应读“shòu”,“潺潺”应读“chán”。
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
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B
【解析】A.使用正确,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B.使用错误,戛然而止:戛:象声词。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在句中表示活动的结束,用错对象。
C.使用正确,翻天覆地:覆:翻过来。
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也指闹得很凶。
D.使用正确,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句中表示节目中表现的精神对人的影响。
故选:B。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3.【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把后面的句子改为“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或“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搭配不当,“素质”和“加强”不能搭配,可把“加强”改为“提高”;
C.没有语病;
D.语序不当,“建设和规划”应调整为“规划和建设”。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
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
4.【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寻找句子之间内
在的联系,本题所给六个句子,是借用诗句描写雪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③句是总领句,①句是日暮时的雪,②句是更深人静之时(深夜)的雪,⑥句是描写冬宵三友,⑤句是雪后第二天早晨的景象,④句是总结句,所以可排序为③①⑥②⑤④.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
,A是排序恰当的一项。
故选:A。
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也就是考查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
这个题目是组句成段,也就是变相考查学生感知、梳理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句子排序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有的以空间位置为序,有的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有的以思维规律为序,只要培养语感,增加积累,多思考,多训练,这类题目就不会困住我们。
5.【答案】C
【解析】A.有误,《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B.有误,应该是“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
C.正确;
D.句中主干是“办公桌上铺着稿纸”。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6.【答案】【小题1】蒹葭杨柳似汀洲
【小题2】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小题3】瀚海阑干百丈冰
【小题4】一抹晚烟荒戍垒
【小题5】徙倚欲何依
【小题6】欲辨已忘言
【小题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题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答案:
(1)蒹葭杨柳似汀洲(注意“葭”的书写)
(2)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3)瀚海阑干百丈冰(注意“阑”的书写)
(4)一抹晚烟荒戍垒(注意“戍”的书写)
(5)徙倚欲何依(注意“倚”的书写)
(6)欲辨已忘言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厦”的书写)(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答案】C D;A
【解析】(1)C.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和D.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都出自《海底两万里》.AB出自《格列佛游记》,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2)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
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故为A 项.
答案:
(1)C D (2)A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本题不难,学生对所要填空的知识比较了解,容易记忆.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8.【答案】【小题1】待、停留
【小题2】大约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不可长久停留。
居:待、停留。
②句意:大约不到一里路。
许:大约。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①其:那些。
②其: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
B.①之:代词,指这里的情景。
②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①于:到。
②于:比;
D.①以:因为。
②以:因为。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灭,暗,看不见。
句意: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重点词:其,那些。
许,大约。
食,食物。
句意: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
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
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一定要看准题干的“间接描写水清澈”一句。
“水尤清冽”“下深丈许,了若径寸”“喷吐冰雪”都是直接写水。
所以,间接写水的句子有:②③④。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甲】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乙】文通过描写西山优美的景色和可爱的游鱼,表达了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
答案;
(1)①待、停留;②大约。
(2)D。
(3)①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
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4)B。
(5)【甲】文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
【乙】文表现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
【参考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从香山寺沿着石磴俯阶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约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
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荡漾。
一棵老树因雷击起火,树心空洞倾斜,将泉水导入寺中,泉水绕寺廊周围流淌,喧闹着流进石渠,水下但见有彩纹的碎石和金黄色的细沙。
石渠通到殿前成为方池,周围以石块砌成,水深大约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
池中有金鱼万尾,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一池的鱼红得耀人眼目。
阳光照射着清清的池水,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灵动,惹人喜爱。
有人把饼子投在池子的左边,鱼群便蜂拥向左边;把饼投向池子的右边,鱼群便争先向右,一片吞服之声。
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
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