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
摘要: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不断增强的成人感和自主意识与
尚未成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极大的反差,导致青少年遇事易冲动化、情绪化,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而自控力是人心理活动重要的调节机制,它是青少
年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和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以提高青少年的自控力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紧迫且必要的。
本文主要从内外因
素两个方面来论述该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自控力。
关键词:青少年;提高;自控力
一、自控力的概念界定
自控力又称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在学术
领域,国内外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视角对自控力作出界定。
其中,心理学词典对
自我控制能力是这样界定的:它是指不受外界诱惑因素影响,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的情感冲动和行为的能力,是一种意志力强的表现[1]。
笔者综合诸多心理学家们的观点,对其概念作出以下界定:自控力就是个体
在无人监督或约束的自由情境下,有意识、自觉地依据个体目标的要求,对个体
自我以及外部情景进行选择和控制,以期实现其目标的能力。
一般而言,自我控
制能力较强的人,善于控制其情感,支配其行动;善于克服困难,抗拒外界诱因
的干扰[2]。
而自我控制能力缺乏或较弱的人,往往不能按社会的道德要求克制
其直接欲求,很难经受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3]。
二、培养青少年自控力的必要性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高峰期,此阶段身心发展很不平衡,心理发展
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情感和意志相对脆弱,自我控制能力不够稳定和持久。
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所以很容易受到各种新鲜事物的诱惑,然而青少年自控力又相对缺乏,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事物对他们产生消极影响。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和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同时,青少年的心里发展的矛盾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机遇,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通过各种合理的手段,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措施,对他们加以引导、教育。
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实现良性的自我控制。
三、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
(一)内部因素
1、激发青少年的内部动机
由于本文针对的群体是青少年,而青少年主要面临的任务是学习,所以以下主要讨论的是青少年的学习动机。
不同的学习动机对自控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方面,我们把通过考试或者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作为目标的动机归为外部动机,这类动机易受外部条件影响,是被动的、难以持久的,青少年一旦达到目的,自控行为就难以维持。
另一方面,我们把以学习本身为目标的动机归为内部动机。
拥有这类动机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能促使青少年调动意志和相应的策略去维持学习,有意识的控制自身行为,同时在学习时能够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调节。
研究发现,能力相同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表现出积极的自我监控和自我策略指导,而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则较少使用有效的策略。
如果学生在内在动机方面表现出消极特点,那么他的自控力也不可能获得提高。
因此,只有让青少年真正意识到学习的价值,唤醒和激发他们的内在求知欲望而不是外在驱力时,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控力。
2、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
第一,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提高自控力的重要性。
首先,让青少年内化标准,只有当他们认可社会规范或道德标准,才会认为根据其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是有必要的。
然后,当他们认识到自控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时,才能促使他们更有效的进行自我控制,调节行为。
第二,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水平,如果个体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就很容易行为冲动,难以自控。
自我认知是要求青少年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能力、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都有明确的意识。
要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水平,就要求他们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肯定发展正确的行为,改正错误或不良行为,只有提高了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水平,才有助于他们在实际认知活动中对自身进行有效的控制。
总之,关于自我认知的体验和经验越多,自控力就越强。
3、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控力的最主要因素,经常性的自控失败会使人产生低的自我效能感,而低的自我效能感又反过来影响个体今后的自控,甚至使人放弃自控。
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青少年群体对自己行为过程中采取有效控制策略会更有信心。
只有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高,才能帮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的进行自控,从而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4、提高青少年的意志力
青少年处于急剧变动的青春期,情绪与行为很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心理波动和行为冲动,表现出相对较弱的自控力,而缺乏意志力也正是影响青少年自控力的重要原因。
训练青少年的意志力对于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至关重要。
首先,要为青少年创设困难情境,磨炼他们的意志。
意志行动的实现往往与困难的克服相联系,克服困难,就意味着对行动的预定目标的坚持。
教育实践表明,为青少年创设特定的
困难情境,向他们提出“高难度”的奋斗目标,对磨炼青少年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老师或家长应该陪同孩子一起分析自身的意志薄弱之处,教他们认清自己意志行动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同时采用奖励和惩罚的措施实施控制,从而训练青少年意志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最后,让青少年采用言语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制定计划或进行有效的注意策略,从各途径来进行意志上的自我教育,从而帮助青少年在实际的意志行动中逐渐培养意志力。
5、帮助青少年树立清晰的目标
目标是思想的核心,更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目标,人就不可能有具体的有效行动。
目标是影响自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制定一个确切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增加青少年行动的自觉性。
如果青少年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盲目被动甚至放纵自己,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
帮助青少年树立目标时,要注意将目标清晰化,把总目标分解成阶段目标,阶段目标分解成初级目标,同时让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各级目标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这个计划既要有长期计划以及短期计划,还有具体到每天的任务量。
一方面,确定详尽细致的计划能够避免青少年无目的性的学习,有利于他们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形成“实干”的习惯;另一方面,在青少年不断努力完成计划,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从中获得的成就感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在以后的活动中对自己的言行、情绪进行主动的控制,达到良性循环。
6、提高青少年的情绪控制力
相关研究证明,情绪是影响自控力的直接因素之一,同时很多外界干扰也是通过影响情绪而干扰青少年的自控力。
然而,青少年在此特定的年龄阶段情绪时常不稳定,所以我们需要帮助青少年提高情绪控制力,有效的调节自身情绪,从而改善他们的自控力。
第一,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当青少年能够正确
对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时,他们才能在面对任何事情时表现出稳定的情
绪特征和良好的性格特征。
第二,学会情绪管理。
当青少年体验到消极或不良情绪时,要学会冷静控制,学会识别情绪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另外,可以通过倾诉释放的情绪以保持心理的
平衡。
(二)外部因素
1、学校教育
(1)创设良好环境
虽然内部因素对于青少年的自控力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外界环境因素对青少
年自控力的提高同样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创建有凝聚力、有竞争力的良好班集体氛围对于青少年自控力的形成与发展
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优秀班干的传、帮、带作用,使整个班上
的学生养成主动、自觉的行为习惯,将外在的约束和要求内化,提高自身的自控力。
其次,以班级中一批自控能力强、意志品质好的学生为核心,开展各种有针
对性的“帮扶”活动,帮助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慢慢地纠正在平常生活中表现出
来的那种随意性行为,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最后,运用好他律的力量。
他律是指除人内心以外的其他一切约束手段,包
括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同学、老师的舆论监督,其根本功能就是利用外
部力量来控制人的行为,其特点是权威性、约束性、强制性、被动性和他教性[4]。
当班级形成同学间互相监督的氛围时,能更好的促进班级内每个个体自觉
养成努力控制行为的好习惯。
(2)教师要作好表率
青少年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往往把老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作为学校的内容,效仿的对象,耳闻目睹地学习[5]。
所以,身为教师,必须做到“身正为范”,用自己良好的形象、高尚的品质、完善的人格为学生树
立学习的榜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于无声中让学生理解是非的标准,把
握正确的准则,培养自制的能力[6]。
具体而言,老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自控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渐养成良好
的品德行为和习惯,自觉按要求办事,发展和提高他们的自控力。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无疑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自我控制
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具体而言,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自
我控制能力。
(1)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青少年自控力的培养是其它环境所不可比拟的,温暖和谐的家庭
氛围对青少年自控力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在好的家庭氛围中,青少年受到关注
与爱,在控制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冲动的过程中会得到较多支持,使他们在发展自
控能力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效感。
所以,父母既要尊重、关爱青少年,视他
们为平等发展的人,同时在此基础上,限制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他
们的自控力。
(2)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
父母必须有不断学习的精神,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
在帮助孩子树立目标、细化目标、实现目标这一过程中,始终贯彻民主与权
威结合的家庭教育,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较强的自控力,促进孩
子健康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
学位论文,2001年6月:6-7.
[2]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4(1):8-14.
[3]张灵聪,邹丹杰.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力与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J].漳州
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0-122.
[4] 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特点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4):476-479.
[5]范惠洁:《关于培养中学生自制力的探讨》,《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6]谢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罗海军,(1985-)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中级教师。